《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

合集下载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物进化的证据》精品学案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物进化的证据》精品学案

生物进化的证据【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马的进化过程,认同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2.通过列举生物进化在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认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学习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

【学习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生物进化的证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____________。

4.越是古老的地层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______,越是晚期地层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______。

5.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最重要的证据是________。

________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________和________不同的器官。

6.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结构能够反映生命活动的本质,通过测定其结构可以准确地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7.研究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相似度__________;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差别就___________。

8.预习后存在的疑惑。

课堂探究知识点一:化石证据1.根据视频《化石(一)》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是怎样形成的?(2)化石的存在说明了什么?(3)化石存在的地层意味着什么?(4)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什么?2.请同学们“马及其前肢的进化过程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1)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2)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与马的进化又是什么关系?(2)马的系列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说说你的观点?3.根据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的研究,思考下列问题。

(1)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出现的规律,能说明什么?(2)各类生物化石在底层中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什么?知识点二:解剖学证据4.根据视频及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案胡月玲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案胡月玲

第七章第一节人体的呼吸教学案一、教材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说出生物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实例。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原鸡进化,初步形成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2)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解释有关桦尺蛾的数据图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通过环境变化可以导致生物数量变化的事实,提高环保意识。

(3)领悟达尔文的科学成就、精神和态度。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1.重点: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难点:自然选择学说。

三教学设计:1、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演示法、讲授法、问题法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等优点,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到理性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指导读书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读书法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3、情境教学法(老师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四、教学过程导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进化的历史和规律。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但是,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也就是说,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一)自主学习活动安排:学生读书,自主完成知识填空,老师提供参考答案,学生自查自纠。

生物进化的原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基础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3.理解进化与生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1.掌握进化的基础知识;2.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3.了解进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进化的原因;2.掌握如何进行自然选择。

教学过程一、概念介绍1.生物进化的定义,即物种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形态、生理、行为等特征的变化;2.进化的意义,即通过进化,物种能够适应环境,增强生存能力。

二、进化的原因1.环境变化,包括地理、气候、地质等方面的变化,物种为了适应环境进行变化;2.生物间的竞争,资源有限,物种之间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进行竞争,只有适应环境、适应竞争才能生存;3.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些变化是物种进化的基础。

三、自然选择的作用1.自然选择的概念,即只有适应环境、适应竞争的个体才能生存繁衍,不适应的个体将会被淘汰;2.自然选择的条件,包括多样性、遗传性、适应性;3.自然选择的结果,即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传递其适应性基因给后代,使得下一代更加适应环境。

四、进化的影响1.物种多样性增加,物种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物种适应性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竞争;3.物种发生分化,随着环境和竞争的压力变化,某些物种会形成新的物种。

五、实验演示通过设定不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竞争环境,利用种群进化仿真器模拟物种进化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种进化的过程。

教学评估1.课堂笔记,检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掌握程度;2.课后作业,提供学生练习生物进化的机会;3.课堂讨论,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对进化的理解。

教学参考1.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材;2.《生物进化理论》论文。

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学历案

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学历案

八年级下册第11学历案课题生物进化的原因设计者生物组课标要求1.运用进化与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习目标1. 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评价任务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建议用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演示法进行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恐龙灭绝”和“生物进化树”图片,同时提出问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58-62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课内探究】1.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都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A.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异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10.“超级细菌”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

下列关于“超级细菌”形成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促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B.耐药性变异对细菌来说是有利变异C.耐药性细菌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耐药性变异遗传给下一代D.“超级细菌”的形成是耐药性变异经过逐代选择和积累的结果11.下列观点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B.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C.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D.进化的方向是由遗传决定的12.如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的进化》教案14篇

《生物的进化》教案14篇

《生物的进化》教案14篇《生物的进化》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ⅱ——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

本节主要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动画、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形成“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内容了解很少,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素材,来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2、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观看bbc演化之旅、未来狂想曲片段,设问:地球上是如何产生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类型的?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共同进化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分析事例一: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生存时时处于危险之中。

生物进化教案

生物进化教案

生物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进化的概念,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2. 掌握进化的作用和意义,理解物种起源和多样性的过程。

3. 了解自然选择的原理和适应性进化的机制。

4. 掌握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

5. 能够运用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现象,如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人类起源等。

二、教学重点1. 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2.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的机制3. 进化的证据和应用三、教学难点1. 进化的证据的理解和运用2. 适应性进化的机制的深入理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生物进化的概念,提出进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2.1 进化的基本原理- 遗传变异: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遗传变异的贡献。

- 遗传力量:探讨基因漂变、基因流动和基因重组对遗传力量的影响。

- 适应性:解释适应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2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 自然选择的原理:介绍达尔文的观点和自然选择的三个要素。

- 适应性进化的机制:解释适应性进化的过程,包括选择压力和适应性。

3. 讨论与实例(25分钟)3.1 讨论进化的证据- 化石记录:解释化石作为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 比较解剖学:介绍同源性器官对进化的启示。

- 生物地理学:探讨地理隔离与物种分化的关系。

- 分子生物学:解释DNA序列的比较对物种关系的研究和进化的证据。

3.2 进化的应用- 抗生素耐药性:解释抗生素耐药性的进化机制和应对措施。

- 人类起源:了解人类进化的证据和原因。

4. 知识巩固(15分钟)结合练习题,进行进化的相关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10分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讨论其他进化相关的应用领域,如植物的驯化、家畜的改良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答一些进化相关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生学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生学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辅助案)课堂流程:环节一:观察课本13-14页:植物类群的有关特征填写学案表格环节二:观察课本14页: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环节四:总结纵观生物进化的历史,其总体趋势是:形态结构上是从到;生活环境上是从到;进化地位上是从到。

环节五:讨论有关进化树的以下问题:1.进化树中没有的生物种类是:、。

2.古老的物种都灭绝了吗?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是谁?4.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课堂检测:A类: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2.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原始的→原始的种子植物。

3.动物的进化历程: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逐渐进化成原始的,后来又出现了古代的鱼类→原始的两栖类→原始的→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

B类:1.下列植物类群中,受精作用已经完全脱离水的限制的是(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2. 下列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

A.原始的苔藓植物B.原始的藻类植物C.原始的蕨类植物D.原始的裸子植物3.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

A.从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高等C.从水生到陆生D.从少数到多数4.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的鱼类B.古代的两栖类C.原始的节肢动物D.古代爬行类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B.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C.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6.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进化系统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B.鸟类和被子植物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C类:1、右图为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1)原始生命形成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具有的的A。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精华学案《生物进化》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精华学案《生物进化》

一、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精华学案《生物进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知道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

3. 让学生掌握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概念,理解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进化的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因2.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3. 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 生物进化的实例分析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概念、证据、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作用。

2. 教学难点: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具体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化石或比较生物的形态结构,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演化的。

2. 教学环节一: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因1. 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含义。

2. 讲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如环境变化、遗传变异等。

3. 教学环节二:生物进化的证据1. 讲解化石证据,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 讲解比较解剖学证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生物的形态结构来推断其进化关系。

3. 讲解胚胎学证据,引导学生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进化现象。

4. 教学环节三: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作用1. 讲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和过程。

2. 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5. 教学环节四:生物进化的实例分析1. 通过分析具体生物的进化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2.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进化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如物种的形成、灭绝等。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进化的意义和作用。

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生物进化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生物进化证据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作用的理解。

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学习目标:1、通过概述自然选择的过程,巩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能分析例子,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

二、学习重难点:1、能分析例子,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

2、通过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学习,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三、学习过程:温故知新:生物的变异可以分为那几种类型?(让学生复习上册课本变异内容)(一)探究一、长颈鹿的长颈是如何进化的?阅读课本19页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图片及文字),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长颈鹿的祖先的颈有的长有的短是什么现象?可以遗传吗?那一种更容易存活?2、长颈鹿的长颈变异是环境变化引起来的吗?若不是,是怎么出现的?2、你认为环境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尝试分析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知识小结: 1、生物进化的基础(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2、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环境在进化过程中起了_______________作用,选择______变异,淘汰_____变异小试身手:阅读课本18页第一段,解释桦尺蛾颜色进化的过程(提示:黑色桦尺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二)探究二、自然选择学说阅读课本23页最后一段,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阅读课本20页,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你是如何理解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的?(参考课本23页思考题3苍蝇问题)?什么是生存斗争?什么是遗传变异?什么是适者生存?2、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3、生存斗争是谁与谁之间的斗争?引起生存斗争的原因是什么?生存斗争的结果是什么?4、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5、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请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知识小结: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三)探究拓展:新物种的形成达尔文在南美加拉巴哥斯群岛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中陆生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

2013版八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2013版八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合作学习二、自然选择
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 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 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 应环境的被淘汰,这就 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
家 1809-1882)
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
为什么各种生物没有把地球占满?
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 : 2、生存斗争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2、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难点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合作学习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有人说:99.999%的生物在进化的过 程中灭绝了,剩下的都是精英„„为 什么那么多曾经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 生物种类会灭绝呢?新的生物种类又 是怎样形成的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 的原因是什么呢?
•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 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 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 B.自然选择的结果 •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 D.动物聪明的表现 • (4)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 )、 ( )、( ) 、( )四个阶段,我们 把这种发育类型叫做( )。
桦尺蠖的变异对它的生存和繁衍 来说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为什么?
对生存繁衍是有利的。适应了环境, 产生了保护色,有利于保护自己避 免被天敌发现。
小结:生物进化的原因
遗传变异——内因
生物进化的原因
环境变化——外因
小结 :
遗传变异——内因
生物进化的原因
环境变化——外因
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 烟,使曼彻斯特地区的自然环 境尽量恢复正常并得到保护。

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主题:生物进化的原因
目标:
1. 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
1.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进化的原因;
3. 生物进化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变化的思考,引出生物进化的话题。

二、讲解:
1. 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变化,最终形成新的物种的过程。

2.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主要有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突变等。

解释这些原因是如何促使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三、实例解析:
通过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如达尔文的雀儿喜,摩尔加博士的蛾子实验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并让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五、总结:
总结生物进化的原因,并强调生物进化在生物多样性和生存竞争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找出身边生物的一些特点和变化,思考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七、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作业进行评阅,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延伸: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和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以上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人教版教学教案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学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学案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学案班级()组姓名探究点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一.提出者: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是法国博物学家。

二.主要内容: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的,而是有更古老的生物来的。

2.生物是由逐渐进化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和。

三.进步意义:拉马克最早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生物进化学说,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四.局限性:1.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

2.拉马克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探究点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一.自然选择学说提出的标志:“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

二.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基础):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2.生存斗争(手段):生物赖以生存的资源有限,每种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种间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内因):生物界中普遍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4.适者生存(结果):在生存斗争中,适者能够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三.解释模型课本图7—3四.进步意义:1.它论证了生物是不但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2.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原因,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较好的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它指出了生物界千差万别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大大促进了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4.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五.局限性1.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应立足于群体水平。

3.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同学们请思考:你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吗?特别注意:拉马克和达尔文观点的最大不同1.拉马克的观点:环境的改变导致了变异性状的出现,变异是定向的。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二、自主学习(请独立根据课本完成些列问题)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阅读课本第53-55页,完成下列问题)(1)化石:生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________的结果。

(3)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_______,确定他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处。

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_________,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_________,认识事物的_______。

对不同生物种类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________关系。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阅读课本第55、56页,完成下列问题)(1)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鱼类进化成___________,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为被覆羽毛的_______,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_________。

(2)一般来说,生物的进化总体趋势,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_。

3.2006年5月17日,四川自贡发现巨型恐龙化石,你知道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吗?4.生物进化的许多环节还缺少化石证据。

化石证据不够全面的原因是?5.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6.请完成54页中资料分析中的三个题目。

7.请完成课本55页“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图。

8.请完成课本56-57页的技能训练。

三、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前面不能解决的内容展开讨论)四、展示、交流与纠错(将前面学习的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五、达标测试(独立完成)1.化石记录显示,在时间越晚地层越近的底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低等。

第一章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提纲

第一章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提纲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激趣导入认定目标】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巩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概述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4.明确生物进化的基础和外在动力.激趣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录像认识了勇敢的总鳍鱼祖先是如何从水生生活艰难地登陆的。

1938年人们在南非又捕获了这种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鱼类。

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对这种鱼的研究,重现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吗?很多进化现象由于需要历经漫长的时间而没有办法被人类观察到,可是也有些进化现象在比较短的时间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英国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就是这样的例子。

【学案引导自主学习】学生观察课本18页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蛾成虫越来越少,深色桦尺蛾的成虫越来越多,你能解释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吗?【合作探究求同存异】一、自然选择学说(一)观察19页长颈鹿进化的示意图,自主学习19-20页自然选择内容,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古代的长颈鹿,有长颈的,有短颈的,颈的长短是可以的。

1.长颈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下去,并繁殖后代,短颈的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就会体质虚弱,活下去的可能性就少,经过许多代后,短颈的长颈鹿就会被淘汰,这就是大自然对它的选择。

2.教材P20讨论题1、2、34、什么是自然选择?5、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你知道吗:1、大象的寿命一般是一百岁,一对大象一生可生6只小象,740——750年后一对大象的后代可以达到1900万头。

2、若按一只家蝇一次产卵1000个,每十天产生一代,且全部成活来计算,一对家蝇在一年中产生的后代可以把整个地球覆盖2.54厘米厚。

过度繁殖会带来什么问题?3、生存斗争包括哪些方面?4、小组讨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人工选择看课本21页,(2分钟)讨论问题。

(5分钟)回答问题(3分钟)1、什么是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新)人教版生物八下《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公开课(教案)word版

(新)人教版生物八下《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公开课(教案)word版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目标1.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研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课前准备1.彩色气球、彩色衬纸2.视频、图片材料教学过程设计课时一教师: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录像认识了勇敢的总鳍鱼祖先是如何从水生生活艰难地登陆的。

1938年人们在南非又捕获了这种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鱼类。

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对这种鱼的研究,重现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吗?学生:不能。

要几百万年的时间。

教师:很多进化现象由于需要历经漫长的时间而没有方法被人类观察到,可是也有些进化现象在比较短的时间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英国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就是这样的例子。

学生表演:学生扮演爷爷和孙子上场。

孙子将自己捕捉的昆虫标本拿给爷爷看,爷爷奇怪怎么找不到浅色的桦尺蛾,并拿出祖爷爷的研究笔记证明:1850年曼彻斯特的桦尺蛾是浅色占多数。

孙子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找到的桦尺蛾都是黑的呢?教师:大家能不能帮助他找找原因?学生:因为环境污染,树皮都熏黑了,浅色的虫子容易被天敌发现,就减少了,黑色的不容易被发现,就存活了下来。

教师:是这样吗?我们通过一个模拟探究活动来检验一下你们的推测。

〔指导学生讨论课本上模拟探究活动的步骤,组织学生活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记录数据,书写活动报告。

课时二学生:发布探究活动结果。

教师:从上述实验中我们能够的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和环境颜色一样的生物容易生存下来。

教师:在人们对桦尺蛾的观察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阅读课本58页〕桦尺蛾从浅色品种变成深色品种,也是一种进化。

这种进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教师: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污染直接引发的吗?由于煤烟,一只浅色的桦尺蛾会被熏黑,变成深色的桦尺蛾吗?学生:不是,桦尺蛾本来就有深色和浅色两种。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3章 第3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3章 第3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2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4.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第1课时)●导入新课[复习回顾]1.始祖鸟是进化到的过渡类型。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3.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重要方法是。

4.科学家通过对的纵向比较和的横向比较来推断的大致过程。

●探究新知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62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从1850年到1950年华尺蠖有什么变化?2.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3.这种变化遗传吗?4.这种变化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第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模拟探究]阅读教材第64---65页,并在课本上填写相关内容。

●课堂小结1.是生物进化的基础2.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3.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随堂检测1.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时()A.生物具有保护色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D.夏天阳光较强烈2.下列关于动物保护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B.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C.能保护动物的皮肤的美丽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3.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人工选择B.天敌的影响C.环境的改变D.温度的改变4.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产生了有利变异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C.产生了不利变异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5.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850年(森林时期)1950年(工业城市)浅灰色桦尺蛾深黑色桦尺蛾浅灰色桦尺蛾深黑色桦尺蛾99%1%1%99%(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_________现象。

生物进化的原因作业

生物进化的原因作业

广外中山外校八年级生物学案第三十一次作业 2011-2-15 班级姓名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适应者下来,不适应者被,这就是。

5.生物通过、和,不断进化。

﹝﹞6.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 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7.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和变异﹝﹞8.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变化﹝﹞9.在经常遭到暴风袭击的岛屿上,大部分昆虫无翅,部分昆虫的翅很发达,两者都适应当地环境,这一事实说明A适应是相对的 B变异是定向的C变异是不定向的 D两种变异,都是环境变化引起的﹝﹞1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主要观点是A遗传和变异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过度繁殖 D气候的变化影响生物的适应性进化﹝﹞11.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12.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

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13.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生物_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一课时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1.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与变异2.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环境的改变3.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三、自然选择2.通过对达尔文小故事的学习,你受到哪些启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赏性评价引领过渡:了解了达尔文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历经千难万苦,呕心沥血完成巨著《物种起源》,你们想了解他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吗?板书:三、自然选择出示问题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1.你是如何理解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的?2.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3.引起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

有的变异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

但哪些变异可以遗传呢?4.试着概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5.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请用自然选择聆听阅读课本70—71页,然后思考投影片上的问题。

小组讨论,讨论完毕,选派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身科学的态度。

顺势导入自然选择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等生物知识,并亲手做过了许多生物探究实验,形成了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好本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进行高效的学习指导。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效果分析本节课我的第一个设计是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教具。

当我认真咀嚼过课程标准后,我对书中的探究实验产生了质疑。

是不是一定要做这个实验呢?这个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态度要求很高,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吗?有没有可替代的方式呢?这个探究能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如果只是让学生体会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能不能找一个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呢?当我利用这个用废纸壳和彩纸做成的简单教具,使学生直观得到生物体色与环境颜色间的视觉感受,利用这个教具,我顺利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判断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进化的历程》精品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进化的历程》精品学案

进化而来的
2.研究方法——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
,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
,确定它们的相同
和不同之处。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生物进化树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 (2)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探究一:如何研究生物进化
问题 1-1:不同地层的生物化石记录表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这个趋势不包括( )
(1)图中的 D 代表

(2)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B]
;最适于陆地生活的优势植物类群
是[E]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A]
进化来的。
(4)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

思路导引: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理解。原始生命向两个方向进化,一部分进化成能
自养的植物界,另一部分进化成动物界。图中 A 为爬行类,B 为节肢动物,C 为原始生命,D 为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小型到大型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低等到高等
思路导引:从生活环境分析:生物的进化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形态结构分析:生物的进化
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分类地位分析:生物的进化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
自主解答:
问题 1-2: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 C 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表 是几种生物和人的组成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之间的差异,判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晚近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D.在晚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5.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 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 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巩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学习,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引导学生分析达尔文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1、重点: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难点:自然选择。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按照提纲认真自学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在卷面右侧标记出来)
1、英国博物学家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他提出了以_________________位基础的生物进化论,并于1859年出版了轰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_______________》。

2、生物进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课本长颈鹿的进化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大量繁殖而又少量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存斗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存斗争的结果(即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然选择的选择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工选择的选择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讨:
青霉素刚被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但现在有些细菌对青霉素已经不再敏感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试结合生物进化的原因来解释。

4达尔文认为,在生物生存竞争的过程中,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个体是
A双亲特别宠爱的个体 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C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 D变异很小的个体
5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又有许多差异,人们把原鸡驯化成家鸡,是因为生物具有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代谢作用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适应环境的能力
6日本的长尾鸡是著名的观赏鸡,全身羽毛雪白,短小的身体拖着约两丈长的尾羽;北京白鸡产蛋量高,长尾鸡和北京白鸡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竞争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7长颈鹿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B繁衍后代的需要
C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D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选择的结果
8自然选择主要有利于下列哪项的进化
A生物群体 B生物个体 C幼小生物 D某些器官
9枯叶蝶的腹面出现鲜艳的黄色,在飞行时格外引人注目,但落到地面时,其颜色和形状俨然一片枯叶,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枯叶蝶的祖先
A变异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经自然选择后在变异的结果
C变异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经人工选择后在变异的结果
10生物中存在生存竞争的根本原因是
A生物的本性 B生物的强弱 C生物生存条件有限 D适者生存
11达尔文发现,远离大陆的某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的树木花草大都低矮,许多昆虫翅退化,很弱,不能飞;少数昆虫能飞,但翅异常发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不同形态最初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翅都是对岛上环境的
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