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精品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精品学案--新人教版

11敬畏自然班级______学习小组小主人XX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课文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理解反问的表达效果。

2.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品味课文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理解反问的表达效果,树立环保意识。

资料题目解读:“敬畏”有两层含义。

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

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层为“畏惧”,但不是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

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

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

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字词。

鲲( )鹏斥鴳( ) 蓬蒿( ) 咫尺(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咫尺:狼藉:自不量力:相形见绌:佳肴:3.认真朗阅读课文,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

①作者认为对待自然的态度应是什么?②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③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1.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明确:敬畏自然就保护了人类的家园,就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存空间。

或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的生存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八年级下11课 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11课 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11课敬畏自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培养学生的自然敬畏情怀。

2.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自然之美,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到自然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生命的宝贵: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 敬畏自然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敬畏自然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4. 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培养敬畏自然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将敬畏自然的理念转化为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建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 讲解自然的重要性:讲解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自然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 讲解生命的宝贵: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4. 讲解敬畏自然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敬畏自然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5. 案例分析:分析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建议。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敬畏自然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敬畏自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

敬畏自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

敬畏自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学习目标】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学习重难点】1、把握作者的观点。

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前置自学】一、初读课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 )鹏斥鴳( ) 蓬蒿( ) 咫尺(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咫尺:狼藉:自不量力:相形见绌:佳肴:二、再读课文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2、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作者是怎样认为的?3、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提出问题:二、()分析问题:三、()解决问题:【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合作探究】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论历史人类:人与自然相比论关系人类只是人类:论智慧宇宙:自然智慧是大海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人类常狭小。

2、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 3、不值得骄傲1、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 2、3、1、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2、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生命结论是人类应该【分组交流】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2、“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第三课时【合作探究】1、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这此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②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的伟大和无私,构建对自然的敬畏态度;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3.能够就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
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然的伟大和无私,构建对自然的敬畏态度;
难点: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思维导图、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伟大,引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二、阅读理解
1.请学生阅读《敬畏自然》一文,并进行思考:
(1)自然是什么?
(2)自然的伟大和无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珍爱自然?
2.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进一步了解自然的伟大和无私,构建对自然的敬畏态度。

三、课堂讨论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1)自然界中有哪些例子表明了自然的伟大和无私?
(2)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与自然相处?
(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总结提高
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重点回顾自然的伟大和无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鼓励学生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环境。

课堂反思:
本堂课主要以阅读理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然的伟大和无私,构建对自然的敬畏态度,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敬畏自然》 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敬畏自然》 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敬畏自然》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敬畏自然》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敬畏自然》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一些自然界中具有威力、与人紧密相关的自然灾害,以及它们的形成原因和预防。

2.加强地球的自然环境观念,促进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二、教学内容:1.认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的破坏。

2.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台风等的特点、危害和预防措施。

3.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介绍保护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了解自然界和人类发生的关系。

2.认识和熟悉自然灾害,灾难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现实情况。

3.认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深刻地认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如何解决这个不断加剧的问题。

2.培养学生重视自己,降低环境破坏,从小为人类文明作出积极奉献。

五、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介绍一些自然灾害的例子,如2011年九州大雨、2018年山东沂蒙山区特大山洪灾害等,引导学生认识和防范自然灾害。

2.学习环节:以《敬畏自然》为主线,介绍自然环境及环境污染现象、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

并介绍环境保护的方法。

3.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分工合作,自行组织宣传社团或宣传队伍,向校园里的同学进行专题演讲或自由发声表达,宣传环保知识,提高校园的环保意识。

4.总结:通过学习、实践,总结成果,带领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及目标达成。

五、教学工具:1.多媒体投影。

2.图书资料。

3.实地调查研究。

4.视频及图片。

六、教学评估:1.大家讨论、小组讨论与反馈。

2.学生的作文和演讲或表现。

3.广泛收集学生的自互评、相互评估、教师评估、家长评估等。

4.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的反省和对自我的评估通过本次教学,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及环境污染现象,认识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掌握环保知识,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境的责任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敬畏自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敬畏自然》教案

《敬畏自然》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难点: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阐述主题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介绍作者严春友的知识背景和写作此文的初衷。

三、分析课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的态度是什么?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会自然的美好。

2.解读课文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支持他的观点?3.这些事例给你哪些启示?2.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四、拓展延伸1.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讨论内容可以包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2.分享交流。

1.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2.通过分享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加深对自然保护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2.强调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

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短文,可以是议论文、记叙文或散文等文体形式。

2.通过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敬畏自然》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敬畏自然》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敬畏自然》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一、自主学习二、合作探究1、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

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⑴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⑵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⑶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3、挑战自己(质疑思辨):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

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列举你提出的问题:三、拓展提升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四、我的收获与疑问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一、自主学习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2、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拟人)B.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拟人)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11敬畏自然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3、阅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5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教案5 人教新课标版

11《敬畏自然》教案一.教学目的:知识: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

人类对待自然要转变理念:不要宣称什么“要征服自然”,应该是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3、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论述观点。

能力:1、学习本文形象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2、掌握各种论证方法。

3、揣摩关键词语,体味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自然给人类的一切。

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设想:自读、讲读三.教学的重点:1. 把握作者的观点。

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 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

“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2. 理解本文形象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点拔法并用。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爱护环境”是我们当今一个“时髦”的话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话题,我们只要用肉眼仰视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不必违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视野中,已难以找到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珞沉淀,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此外,我们曾经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喊着要创造自然。

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

几百年才长成的树木,人类可以在短短十分钟让它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绝迹。

人类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

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精选五篇)

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精选五篇)

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敬畏自然》学案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学习能力与方法: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B、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C、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2、句段品读:细读5~7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①第5自然段中说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二、知识方圆: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主要论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

三、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并在后面的横线上工整书写一遍。

蓬蒿.()______咫.()尺______狼藉.()______相形见绌.()_______精巧绝伦.()_________鲲.()鹏______美味佳肴.()_______深邃.()______混淆.()_______2、借助工具书,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

咫尺:狼藉:相形见绌:精巧绝伦:喜形于色:深邃:四、问题研究:1、整体感知: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与的关系,作者否定了“”的口号,提出了“”的观点。

②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2、问题探究: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4、语言品析: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

请找出文中的反问句,请将它变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当堂训练1、品析下面三个句子,体会其中的含意。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敬畏自然》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敬畏自然》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敬畏自然》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敬畏自然》教案课文: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2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

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敬畏自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关键语句,理解文中所包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把握作者观点;重点品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听一首音乐《愚公移山》,里面有位伟人引用了一则寓言,大家可知道这个寓言故事叫什么?愚公移山。

那位伟人是谁?他是毛泽东。

他曾说过,人定胜天。

这个“天”就是大自然。

试问一下:人们真的可以征服自然吗?当代散文作家严春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要敬畏自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敬畏自然》!(板书课题)二、浅层阅读,理解字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蓬蒿(hāo)zhǐ尺(咫)不自量力(liàng)相形见chù(绌)..美味佳肴(yáo)鲲鹏(kūn)斥安鸟(yàn)....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也说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3.走近作者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本文中作者严春友以散文(文体)的形式表达了他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写出了本文。

4.课题浅解《敬畏自然》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

“敬畏”,是又敬重又畏惧,三、深层阅读,师生互动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列出这个语句包含哪些方面的信息。

1.否定征服自然:3..主张尊重自不量力,无法征服(1比喻)狂妄无知、相形见绌(2-5拟人、比喻、对比)来自自然,人即自然(6拟人)2.否定蚕食生物:4.主张平等兄弟关系,拒绝相残(7-10拟人)5.得出结论: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自己通过以上信息的整理,我们明白:对大自然要“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案

《敬畏自然》教案精选根据教学大纲精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天人合一”的的哲学观,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感受“对比思维”的魅力,逐渐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

3.“呐喊”、“不自量力”、“相形见绌”等词语;理解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设想】1.设计理念:阅读,即对话。

2.教学策略:(1)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引导学生体会理趣、情趣。

3.布置预习:(1)运用字典等工具,扫清语言障碍。

(2)熟读课文。

(3)提出一两个问题。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说说“自然”。

本文中的“自然”,是指什么?2.“敬畏”的反义词是。

“亵渎”“征服”……,有哪些表现?3.面对如此种种,作者持怎样的态度?哪里可出来?理解关键词:“宣称”、“殊不知”、“竟然”、“不自量力”、“狂妄”、“沾沾自喜”、“卖弄小聪明”……师: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当然是人的天责,但以“万物之灵”、“万物主宰”自居,就显得狂妄无知了。

4.作者认为,人应该怎样对待自然?请找出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

(注意:“不应该……应该……”,正反叮咛,何其急切,何其关切!)二、咀嚼涵咏:问题一:我们真的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吗?(与作者对话)1.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相形见绌”意思是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说是“相形见绌”,是否过分了?能用文中一个比喻句来说明吗?能这样比喻吗?人的智慧怎样?大自然的智慧怎样?2.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由此可想到什么?(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据此,我们可推出怎样的结论呢?(人类只是宇宙肌体上的一部分,一个器官……)师:当然,这只是拟人的说法,但从拟人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两千年前圣贤的呐喊:“天人合一”。

3.宇宙中真地有生命吗?这一段,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强调反问句)我们来说说“石头里”“生命的呐喊”。

恐龙蛋,是沉淀的生命;“石猴出世”,是作家笔下生命的涌动;………由此可见,宇宙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人类的兄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案设计《敬畏自然》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敬畏自然》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敬畏自然》这篇文章从宏观上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观点独特新颖,作者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章充满哲理,语言富有文学性,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自然观有着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这类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文章,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自然的描写性文章,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并鼓励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咫尺”“蓬蒿”“狼藉斑斑”等。

-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 学习文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

-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中的哲理。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敬畏自然,热爱自然。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敬畏自然”的内涵。

- 学习文章运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技巧。

- 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

2.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体会人类应敬畏自然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敬畏自然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2.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

3.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学案人教版

《敬畏自然》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蓬蒿、咫尺、狼藉、呐喊”等词的词义,学习运用“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等成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本文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意,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的个性化目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难点1.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展示课[教学要点]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并汇报自主学习成果,教师为探究定向并导航;品读课文,揣摩课文中富含哲理和运用修辞的句子,体会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

[教学步骤]一、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

1.体会语句运用的修辞,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一、二小组找出文章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用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品味。

)二、合作研讨,延伸拓展(三、四小组就这个问题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这篇文章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2、.保护身边的环境,你有哪些建议?(五、六小组就这个问题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3、树,是一种生命,有人曾观察过,当有人要锯掉一棵古树时,这棵树会温度升高,会分泌出一种液体。

而当一个人伏在这棵古树上保护它时,树又变得正常了。

澳大利亚的一个人抚摸黄瓜,对它说话,为它放音乐,黄瓜竟长到两米多长。

智慧不光存在于灵长目身上。

你发现过类似的情况吗?请把它讲给同学们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自然》
教学目标
1、把握“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作者观点
2、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3、品味兼有哲理性文学性的语言。

一、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上的字词(包括拼音)在作业本上抄写2遍。

2.借助工具书,在作业本上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在作业本上。

敬畏殊不知深邃混淆狂妄买弄不自量力喜形于色相形见绌高深莫测精巧绝伦不可思议壮丽无比硕大无比死气沉沉美味佳肴
二、学法指导
(一)自学互帮
1 解题题目中的“敬畏”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题目的含义?
2 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3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4.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5.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二)检测练习:
1、把下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说说表达效果。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3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效果:
2、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三中考写真
气候的威力(节选)
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

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

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

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

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

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

这还不是最低温度。

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

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

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

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
基地。

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

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

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

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

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8.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

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

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

(1)造福于人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第④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语言简明概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