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太阳能辐射量的区域分类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50x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
从全国太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阳辐射总量很大。
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大气层薄而清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
例如被人们称为“日光城”的拉萨市,1961年至1970年的平均值日照时间为3005.7h,相对日照为68%,年平均晴天为108.5天,阴天为98.8天,年平均云量为阳总辐射为816kJ/cm2·a,比全国其它省区和同纬度的地区都高。
全国以四川和贵州两省的太总量最小,其中尤以四川盆地为最,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
例如素有“雾都”之称的成平均日照时数仅为1152.2h,相对日照为26%,年平均晴天为24.7天,阴天达244.6天,年平达8.4。
其它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居中。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度的增加而增长。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cm2·a。
相当于225~285kg 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太阳能辐射量分类
太阳能资源分四类(最新):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按辐射强度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地区,其中:一类地区大于6700MJ/m²,>159.5千卡/cm2二类地区是5400-6700MJ/m², 128.6-159.5千卡/cm2三类地区4200-5400MJ/m², 100-128.6千卡/cm2四类地区小于4200MJ/ m²。
<100千卡/cm2我国主要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可以划分成四类地区。
一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一类地区有乌鲁木齐、拉萨、西宁、银川、呼和浩特、沈阳等,二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500小时之间,二类地区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南昌、太原、长春、哈尔滨、兰州等,三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1000-2000小时,三类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南宁、广州、昆明、海口,四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1000小时以下,四类地区有重庆、成都、贵阳。
【我国太阳能资源】旧版本在我国,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
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
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
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况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概况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x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
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
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
例如被人们称为“日光城”的拉萨市,1961年至1970年的平均值,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05.7h,相对日照为68%,年平均晴天为108.5天,阴天为98.8天,年平均云量为4.8,太阳总辐射为816kJ/cm2·a,比全国其它省区和同纬度的地区都高。
全国以四川和贵州两省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其中尤以四川盆地为最,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
例如素有“雾都”之称的成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仅为1152.2h,相对日照为26%,年平均晴天为24.7天,阴天达244.6天,年平均云量高达8.4。
其它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居中。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cm2·a。
我国太阳能辐射量的区域分类
我国太阳能辐射量的区域分类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一类地区:年日照时数3200~3300小时,辐射量670~837kJ/cm2·yr。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特别是西藏,地势高、太阳光的透明度也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达921 kJ/cm2·yr,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拉萨是世界著名的阳光城。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 kJ /cm2·yr。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 kJ /cm2·yr。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 kJ /cm2·yr。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419 kJ /cm2·yr。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
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辐射总量高于586 kJ /cm2·yr,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适宜使用光伏发电系统。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发布时间: 2009-05-31 15:49:03 文章来源:光电新闻网导读:太阳能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能资源按日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大致上可分为五类。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二类地区,太阳辐射比较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在2300—2700小时。
太阳能辐射资源我国西部太阳能的年总辐射约为140-200 Kcal/cm2·year,高于东部的80-160Kcal/cm2·year;我国东部、北部地区的年总辐射约为120-160 Kcal/cm2·year,高于南部地区的80-120 Kcal/cm2·year;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的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年总辐射大于140 Kcal/cm2?year,应用太阳能空调的前景很好。
特点:1。
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和最差的地区,都分布在北纬22°~35°区域内。
尤其是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理想的地区,年辐射量达180~200Kcal/cm2·year。
而四川盆地由于处在南北两股暖冷气流交汇处,云雨天气多,形成太阳能资源的低值中心。
2。
在北纬30°~40°之间,太阳能资源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3。
北纬40°以上,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4。
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5。
台湾地区太阳能资源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海南岛太阳能资源和台湾基本相当。
太阳能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能资源按日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大致上可分为五类。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二类地区,太阳辐射比较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在2300—2700小时。
有专家测试,在相同水量和温度的前提下,兰州市夏季每天每平方米所接受的太阳热量相当于4千瓦时电转化的热量,冬季则大约相当于2千瓦时到3千瓦时电。
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
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太阳能年辐射量标准光照下地区类别地区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日照22时间,时,MJ/m?年kWh/m?年宇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6680-8400 1855-2333 3200-3300 5. 08-6. 3 西藏西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宇夏南部、甘肃中部、二5852-6680 1625-1855 3000-3200 4. 45-5. 08 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南部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三5016-5852 1393-1625 2200-3000 3. 8-4.45 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台湾西南部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四 4190-5016 1163-1393 1400-2200 3. 1-3. 8 南部、江 苏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台湾东北部五四川、贵州 3344-4190 928-1163 1000-1400 2. 5-3. 1、6、3、cis 、Ys 值 附录B 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太阳高度太阳方位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太阳时角城市名角角(°) , S (°) 3(。
)□ (°) Ys(°) s南京 32. 04 -23. 43 0 34. 53 0江宁 31. 95 -23. 43 0 34. 62 0 南六合 32. 36 -23. 43 0 34. 21 0 京江浦32. 07 -23. 43 0 34.5 0 市涕水 31.65 -23. 43 0 34. 92 0高淳 31. 32 -23. 43 0 35. 25 0苏州 31. 32 -23. 43 0 35. 25 0张家港 31. 86 -23. 43 0 34. 71 0 常熟 31. 64 -23. 43 0 34. 93 0 苏 0 市昆山 31.39 -23. 43 0 35. 18 0吴县 31. 32 -23. 43 0 35. 25 0吴江 31. 16 -23. 43 0 35.41 0无锡 31. 59 -23. 43 0 34. 98 0 无0 市 宜兴 31. 36 -23. 43 0 35. 21 0 常武进31.78 -23. 43 0 34. 79 0州金坛 31.74 -23. 43 0 34.83 0 市澡阳 31.43 -23. 43 0 35. 14 0镇江 32. 2 -23. 43 0 34. 37 0州太仓 31.45 -23. 43 0 35. 12 锡江阴 31. 91 -23. 43 0 34. 66 常州 31. 79 -23. 43 0 34. 78 0丹徒32. 2 -23. 43 0 34. 37 0 镇江扬中32. 24 -23. 43 0 34. 33 0 市丹阳32 -23. 43 0 34. 57 0句容31. 95 -23. 43 0 34. 62 0扬州32. 39 -23. 43 0 34. 18 0江都32. 43 -23. 43 0 34. 14 0 扬刑江32. 39 -23. 43 0 34. 18 0 州仪征32. 27 -23. 43 0 34. 3 0 市高邮32. 78 -23. 43 0 33. 79 0宝应33. 23 -23. 43 0 33. 34 0泰州32. 49 -23. 43 0 34. 08 0晋江32. 03 -23. 43 0 34. 54 0 泰州泰兴32. 16 -23. 43 0 34.41 0 市姜堰32. 51 -23. 43 34. 06 0 兴32. 93 -23. 43 0 33. 64 0南通32. 01 -23. 43 0 34. 56 0通州32. 08 -23. 43 0 34. 49 0启东31. 8 -23. 43 0 34. 77 0 南通海门31.89 -23. 43 0 34. 68 海安32. 57 -23. 43 34 0如皋32. 39 -23. 43 34. 18如东32. 33 -23. 43 34. 24徐州34. 26 -23. 43 32.31奉县34. 79 -23. 43 31.78沛县34. 73 -23. 43 31.84赣榆34. 83 -23. 43 31.74州东海34. 54 -23. 43 0 32. 03 新沂34. 38 -23. 43 32. 19 0 邳县34. 3 -23. 43 0 32. 27 0睢宁33. 89 -23. 43 0 32. 68 033. 46 -23. 43 0 33. 11 0 市响水 34.2 -23. 43 0 32. 37 0大丰 33. 19 -23. 43 0 33. 38 0东台 32. 84 -23. 43 0 33. 73 0连云港 34. 59 -23. 43 0 31. 98灌云 34. 3 -23. 43 0 32. 27 03P 水在各种温度下的密度〜kg/m (压力lOOkPa 时)温温温温密度密度密度密度度度度度3333, kg/m, , kg/m, , kg/m, , kg/m, , ?, , ?,992. 24 66 980. 05 84 969. 30 50 988. 07 68 978. 94 86 968. 00 52 987. 15 70铜山 34. 26 -23. 43 0 32. 31 0淮安 33. 62 -23. 43 0 32. 95 0楚州 33. 5 -23. 43 0 33. 07 0 淮洪泽 33. 28 -23. 43 0 33. 29 0 安吁跆 33 -23. 43 0 33. 57 0 市涟水 33. 77 -23. 43 0 32. 8 0金湖 33. 01 -23. 4333. 56 盐城 33. 38 -23. 4333. 19 滨海 34. 01 -23. 4332. 56 阜宇 33. 78 -23. 4332. 79 0盐射阳33. 77 -23. 43 0 32. 8 0城建湖灌南 34. 09 -23. 43 032. 48 0 东海 34. 54 -23. 43 032. 03 0 港宿迁 33. 96 -23. 430 32.61 0 市 泗阳 33. 73 -23. 43 0 32. 84 0 泗洪 33. 46 -23. 43 033. 11 0 沐阳 34. 12 -23. 43 032. 45 0999. 8 58 984. 25 76 974. 29 94 962. 61 10 999. 73 60 983. 24 78973. 07 95 961. 92 20 998. 23 62 982. 20 80 971. 83 97 960. 51 30 995. 67 64981. 13 82 970. 57 100 958. 38 40977. 81 88 966. 68 54 986. 21 72 976. 66 90 965. 34 56 985. 25 74 975. 48 92 963. 99。
我国是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我国太阳能分布情况一、概述我国是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量在2200小时以上,年辐射总量大约在每年3340~8360MJ/平方米,相当于110~250kg标准煤/平方米。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按年辐射总量划分为五类地区:丰富地区(6690~8360MJ/平方米),较丰富地区(5852~6690MJ/平方米),中等地区(5016~5852MJ/平方米),较差区(4180~5016MJ/平方米),最差区(3344~4180MJ/平方米)。
即使我国太阳能较差的地区,年辐射总量也接近东京(4220MJ/平方米),高于伦敦(3640MJ/平方米)、汉堡(3430MJ/平方米)这些世界上太阳能利用较好的城市,可见我国东北地区在建筑中的太阳能利用还大有潜力可挖。
城市斜面日均辐射量峰值日照时数计算公式(峰值日照时数)哈尔滨15838 4.3997964长春17127 4.7578806沈阳16563 4.6012014北京18035 5.010123 一、(斜面日均辐射量×2.778)/10000 千焦/米2天津16722 4.6453716呼和浩特20075 5.576835太原17394 4.8320532乌鲁木齐16594 4.6098132 二、(年总辐射量×0.0116)/365 千卡/厘米2西宁19617 5.4496026兰州15842 4.4009076 ...................0.0116是单位转换系数银川19615 5.449047西安12952 3.5980656上海13691 3.8033598 1卡=4.18焦1kal=4.18J南京14207 3.9467046 J=W·S W= J/S合肥13299 3.6944622杭州12372 3.4369416南昌13714 3.8097492 注:此表是按公式一计算的福州12451 3.4588878济南15994 4.4431332郑州14558 4.0442124武汉13707 3.8078046长沙11589 3.2194242广州12702 3.5286156海口13510 3.753078南宁12734 3.5375052成都10304 2.8624512贵阳10235 2.843283昆明15333 4.2595074拉萨24151 6.7091478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概况1.太阳能资源状况分析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
全国太阳辐射强度表摘要:一、引言二、全国太阳辐射强度概述1.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2.太阳能资源一般地区3.太阳能资源匮乏地区三、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1.地理位置2.大气层状况3.季节和天气四、太阳辐射强度的利用1.太阳能发电2.太阳能热水器3.太阳能农业五、结论正文:【引言】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发电、热水器、农业等领域。
太阳辐射强度是衡量太阳能资源的重要指标,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我国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强度。
【全国太阳辐射强度概述】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辐射强度分布不均。
根据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大小,可以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1.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西北地区以及四川盆地。
这些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2.太阳能资源一般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
这些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适中,太阳能资源较为一般。
3.太阳能资源匮乏地区:主要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些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
【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决定了纬度,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2.大气层状况: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等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和散射作用,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3.季节和天气: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不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天气状况如阴晴、雨雪等也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强度的利用】太阳辐射强度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太阳辐射强度应用方式:1.太阳能发电:通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2.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节省传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太阳能农业:利用太阳辐射强度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业产量。
【结论】太阳辐射强度在我国分布不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太阳能辐射量分类
太阳能资源分四类(最新):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按辐射强度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地区,其中:一类地区大于6700MJ/m²,>159.5千卡/cm2二类地区是5400-6700MJ/m², 128.6-159.5千卡/cm2三类地区4200-5400MJ/m², 100-128.6千卡/cm2四类地区小于4200MJ/ m²。
<100千卡/cm2我国主要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可以划分成四类地区。
一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一类地区有乌鲁木齐、拉萨、西宁、银川、呼和浩特、沈阳等,二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500小时之间,二类地区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南昌、太原、长春、哈尔滨、兰州等,三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1000-2000小时,三类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南宁、广州、昆明、海口,四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1000小时以下,四类地区有重庆、成都、贵阳。
【我国太阳能资源】旧版本在我国,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
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
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
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
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精选】
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ϕ、δ、ω、αs、γs值附录B 江苏省部分地区的水在各种温度下的密度ρ,kg/m3(压力100kPa时)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顶岗实习总结专题13篇第一篇:顶岗实习总结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学校的计划要求,本人进行了为期个月的顶岗实习。
这个月里的时间里,经过我个人的实践和努力学习,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村的概况和村委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村村委会的日常工作及内部制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在与其他工作人员交谈过程中学到了许多难能可贵经验和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使我对村委会实务有所了解,也为我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实习工作情况村是一个(此处可添加一些你实习的那个村和村委会的介绍)我到村村委会后,先了解了村的发展史以及村委会各个机构的设置情况,村委会的规模、人员数量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忙清理卫生,做一些后勤工作;再了解村的文化历史,认识了一些同事,村委会给我安排了一个特定的指导人;然后在村委会学习了解其他人员工作情况,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我在村委会主要是负责管理日常信件的工作,这个工作看似轻松,却是责任重大,来不得办点马虎。
一封信件没有及时收发,很有可能造成工作的失误、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很感谢村委会对我这个实习生的信任,委派了如此重要的工作给我。
在实习过程中,在信件收发管理上,我一直亲力亲为,片刻都不敢马虎。
为了做好信件的管理工作,我请教村委会的老同事、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了一套信函管理的具体方法。
每次邮递员送来的信件,我都要亲自检查有无开封、损坏的函件,如果发现有损坏的函件,我马上联络接收人亲自来查收。
需要到邮局领取的函件,我都亲自到邮局领取,并把信函分别发放到每个收件人的手里。
我国太阳能分布特点
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cm2·a。
相当于225~285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
特别是西藏,地势高,太阳光的透明度也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达921kJ/cm2·a,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拉萨是世界著名的阳光城。
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x104kJ/cm2·a,相当于200~225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x104kJ/cm2·a,相当于170~200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x104kJ/cm2·a。
相当于140~170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表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 /cm2•a。
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
特别是西藏,地势高,太阳光的透明度也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达921kJ/cm2•a,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拉萨是世界著名的阳光城。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x104kJ/cm2•a,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x104kJ /cm2•a,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x104kJ /cm2•a。
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419x104kJ/cm2•a。
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我国西部太阳能的年总辐射约为140-200 Kcal/cm2·year,高于东部的80-160Kcal/cm2·year;我国东部、北部地区的年总辐射约为120-160 Kcal/cm2·year,高于南部地区的80-120 Kcal/cm2·year;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的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年总辐射大于140 Kcal/cm2?year,应用太阳能空调的前景很好。
特点:1。
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和最差的地区,都分布在北纬22°~35°区域内。
尤其是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理想的地区,年辐射量达180~200Kcal/cm2·year。
而四川盆地由于处在南北两股暖冷气流交汇处,云雨天气多,形成太阳能资源的低值中心。
2。
在北纬30°~40°之间,太阳能资源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3。
北纬40°以上,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4。
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5。
台湾地区太阳能资源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海南岛太阳能资源和台湾基本相当。
太阳能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能资源按日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大致上可分为五类。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二类地区,太阳辐射比较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在2300—2700小时。
有专家测试,在相同水量和温度的前提下,兰州市夏季每天每平方米所接受的太阳热量相当于4千瓦时电转化的热量,冬季则大约相当于2千瓦时到3千瓦时电。
其实这个太阳能的能源分布是有表格的.国内最好的是西藏,青海,最差的是四川,贵州一部太阳辐射能量不仅具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几乎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所以了解和认识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对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指导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太阳辐射能分布是影响农业生产光照热量条件的重要因素,也是考试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在知识上我们既要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又要会分析太阳辐射分布不同的原因。
太阳辐射分类表
太阳辐射分类表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cm2•a。
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x104kJ/cm2•a,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x104kJ/cm2•a,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x104kJ/cm2•a。
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419x104kJ/cm2•a。
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
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西昌位于川西高原,西昌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据1951—1990年观测:年平均日照2432.1小时,总辐射量比成都多45千卡,比昆明多13.4千卡,比长沙多37千卡。
相当于上表中的三类地区,辐射量在502~586x104kJ/cm2•a。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中国太阳能总辐射量大致在930~2330MJ/㎡之间。
以1630MJ/㎡为等值线,则自大兴安岭西麓向南至滇藏交界处,把中国分为两大部分,则西北地区高于1630MJ/㎡,此线东南侧低于这个等值线。
大体上说,我国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太阳能资源较好,特别是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内蒙古一带,利用太阳能的条件尤其有利。
一类地区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MJ/㎡。
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
尤其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MJ/㎡,(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为中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能辐射总量5850~6680MJ/㎡,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
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为中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5000~5850MJ/㎡,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苏北、皖北、台湾西南部等地。
四类地区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辐射总量4200~5000MJ/㎡,相当于日辐射量3.2~3.8kw〃h/㎡。
这些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
五类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3350~4200MJ/㎡,相当于日辐射量只有2.5~3.1kw〃h/㎡。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状态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状态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x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
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
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
例如被人们称为“日光城”的拉萨市,1961年至1970年的平均值,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05.7h,相对日照为68%,年平均晴天为108.5天,阴天为98.8天,年平均云量为4.8,太阳总辐射为816kJ/cm2•a,比全国其它省区和同纬度的地区都高。
全国以四川和贵州两省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其中尤以四川盆地为最,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
例如素有“雾都”之称的成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仅为1152.2h,相对日照为26%,年平均晴天为24.7天,阴天达244.6天,年平均云量高达8.4。
其它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居中。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cm2•a。
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我国太阳能辐射资源
资源丰富带 资源较富带 资源一般带 资源贫乏带
6700M J/ ( m2 a) * 5400- 6700M J / ( m2 a) 4200- 5400M J / ( m2 a)
< 4200M J / ( m2 a)
M J / ( m2 a) 兆焦 / ( 平方米 年)
图 1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108 焦耳/ 平方米 年 )
脂、乙酸丁脂和二甲苯混合物为溶剂, 采用多次喷涂 法, 在钢板底材上涂层厚度不超过 3 m。该涂层的太 阳吸收比为 0 94~ 0 96, 发射率比为 0 37~ 0 39。该 涂层成本低, 性能较好, 装饰性强, 适合在太阳房和热 水器上应用。
涂料型涂层制备简单, 光学性能较好, 成本较低, 但涂层附着性较差, 易发生剥落。
在金属上电镀一层防锈金属保护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涂层 用带羟基的丙烯酸树脂改性硅氧烷低聚物作粘结
剂, 以 FeM nCuO x 作颜料的涂层, 太 阳吸收比可 达 0 96, 发射比约为 0 4。
采用 酞菁绿 和自 制的 铁铜 复合 氧化 物 F e3 CuO5 为颜料, 以丙烯酸树脂为粘合剂, 以 乙酸乙
我国太阳能辐射资源
王炳忠 邹怀松 殷志强
太阳 能对人 类是用 之不竭, 取之 不尽 的广泛 存 在、平等给予和可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利用将是
21 世纪的重 大课题。 我国太阳辐 射资源 比较丰富 , 而太阳辐射资源受气候、地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 此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根据过去测量太阳能年
辐射总量的大小, 我国可划分成以下四个太阳辐射资 源带, 如表 1 所示。我国的四个太阳辐射资源带分布 如图 1 所示。
19
我国太阳能分布特点
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cm2·a。
相当于225~285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
特别是西藏,地势高,太阳光的透明度也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达921kJ/cm2·a,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拉萨是世界著名的阳光城。
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x104kJ/cm2·a,相当于200~225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x104kJ/cm2·a,相当于170~200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x104kJ/cm2·a。
相当于140~170kg 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太阳能辐射量的区域分类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年日照时数3200~3300小时,辐射量670~837kJ/
cm2·yr。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特别是西藏,地势高、太阳光的透明度也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达921 kJ/cm2·yr,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拉萨是世界著名的阳光城。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 kJ /cm2·yr。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 kJ /cm2·yr。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 kJ /cm2·yr。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419 kJ /cm2·yr。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
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辐射总量高于586 kJ /cm2·yr,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