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中存问题及对策几点思考
农村与城市、农村与农村之间的文化交流较少,缺乏横向联系和互动。
Hale Waihona Puke 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教 育课程设置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
VS
教育质量不高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原因 ,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02
的对策
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04
的意义与价值
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01
02
03
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 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培养农民的综合素质,推 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农村文化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 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 级。
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加 强技术创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加强品牌建设等, 以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 关键,有助于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 市场营销、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以实现农村文 化产业的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
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是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 保障,有助于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 障。
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政策 引导、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以实现农 村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繁荣。
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些思考
新农 村文 化 建设 中 关键 是发 挥农 民的主 体创 造 作用 ,肯 定农 民是 农村 文化 建设 的主 体 。 作 ?下 文笔 者作 一 浅谈 。 三 、 用 科 学 的 、 发展 的 思想 加 强 新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工 作 。 首 加 强 新农 村文 化建 设 的 意义 。提 高农 民科 学 文化 水 平, 先 ,必 须加 强文 化硬 件 建设 ,诸如 图书 室 、阅 览室 、娱 乐室 、科 是新农 村 建设 的必 然要 求 。建 设 社会 主义 新 农村 的 出发 点和落 脚 普 室、 体育 健 身室 、文 艺宣 传 队等 。鉴 于 当前 农村 社区 文化 设施 点 ,是进 一步 解放 和 发展 农村 生 产力 ,发 展现 代 农业 ,遵 循 社会 和载 体 建设 普遍 滞 后 ,要认 清 形势 ,深 刻认 识 文化 建设 在经 济社 主义 市场 经济 运 行规 律 。那 么 ,加 强农村 文 化建 设 ,提 高农 民思 会 全面 发展 中的地 位和 作用 ,在充 分挖 掘和 掌 握文 化资 源和 项 目 想 道德 水 平 ,是新 农村 建 设 的精神 动 力和 思想 保 证 。建设 社会 主 的基 础 上制 定符 合 实际 发展 的 文化 建设 政策 和 规划 。政 府 的优 惠 义新农 村 ,不 仅要 大 力发 展农 村 经济 , 不断 改善 农 民生产 和 生活 政 策应 包括 财政 支 持 、土地 划 拨等 方面 ,也 包 括吸 引和 留住 人才 条件 ,还 要 与时俱 进 地推 动 农 民生活 方 式和 价值 观念 的转 变 ,努 方 面 的 优 惠 政策 。要 吸 引 和 调 动 社 会 资 本对 我 县 文 化 事 业 的 关 力 培 育文 明 向上 的社会 风 尚 ,努 力培 养 与建 设新 农村 相适 应 的新 注 ,将 资源 优势 转化 为 产业 优 势 。可 以挖掘 民族与 进行 文化 品牌 型农 民 。这些 必须 通过 加 强农 村 文化 建设 ,充分 发挥 文化 启迪 思 的经 营 ,创 出 一批 富有特 色 的 文化 品牌 。其 次 ,整 合资 源 ,建立 想 、陶冶情 操 、传 授 知识 、鼓 舞 人心 的积 极 作用 ,推 动 农村 思想 和 完善 农村 文化 公 共服 务体 系 。从 现阶 段来 讲 ,一 是要 整合 一切 道 德建 设 ,不 断提 高 农 民的 思想 道德 水平 , 保障 社会 主义 新 农村 用 于农 村 、服 务农 民的 各项 文 化资 源 ,统筹 规 划 ,综合 利用 。如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没有及时跟进,反而出现了逐步退化的趋势,二者的失衡导致了农村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进行不断加强和完善,才能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新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问题;对策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从思想认识方面,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严重不足,这些不足主要存在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农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村群众的参与性不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氛围不断增强,农村群众忙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种漠然的态度,第二是地方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不足,尽管从最近几年来看,国家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关注度不断上升,投入也不断增加,但作为地方政府来说,对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也缺少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设施缺乏,形式单调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缺乏必要的场地和设施,即使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些地方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场地和设施进行了规划和建设,但这种建设只是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缺乏实质性的东西,比如在规划和建设中,都是千篇一律的选出一个群众集聚的地方,简单的建一些运动器材或者搞一个阅览室了事。
这种规划和建设的实用性不强,不但起不到激发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积极性和热情的作用,反而由于建设的不实用性造成了国家资金的浪费。
同时,从形式上来看,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比较单调,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几乎完全依靠群众的自发性,而农村群众由于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导致了文化建设形式的单调。
(三)基层文化站所的作用有限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基层文化站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层文化站所直接面对、服务于农村群众,并对农村群众文化的方式、内容等方面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基层文化站所的这些作用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发挥,基层文化站所功能存在严重的缺位,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作用也极其有限。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设 对 策 。要 加 强和 改 善 农 村 社 区组 织建 设 , 实文 化 建 设 发 展 # t; 新 农 村 社 区 文 化 建 设 的 体 制 和 工作 运 行 机 制 ; 分 发 挥 农 民 的 主 体 作 落 Li 创 , 】 充 用 ; 强农 村 社 区 文化 硬 、 件 的 充分 开 发 与利 用 。 加 软
【 关键词 】 农村社 区; 文化建设 ; 和谐发展 ; 思考 目前 , 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背景下 , 农村社区建设 取得 了 发展缓慢 。乡镇政绩考核仅 限于追求经 济效 益而不包 括文化 发展 , 干 阶段性成果 : 公用设施基本完 备 , 村容村 貌发 生了 日新月异 的改变 ; 新 部认为抓经济立竿见影 , 抓文化难见成效 , 无意将有 限经 费和更多精力 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可是在农村物质 文明生活迅 速提高 投入到文化事业当中。 的今天 , 许多地区的农民虽然 脱贫致 富 , 但文化 生活 却显得 十分 贫困 , 2 农 村 社 区文 化 建 设 管 理 难 度 大 、 文化建 设却发 展缓慢 , 相对 滞 后, 这一 切都 制约 着农 村社 区建 设的 发 农民生产生活分散 , 心不 齐。农村 社区干 部要发展 和管理 集体 人 展, 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健 全文化体 制 , 探索文 化发 展模式 , 以此来 推 事业 、 特别是公益事业 , 可谓心有余力不足 ; 另一方面 , 随着 经济快速发 动农村社区建设又好 又快的发展。 展, 农民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 的改善 , 但是部 分农民却只满足 于现有的 农村 社区文化是加 强农 村文化 建设 、 全面建设 小康 社会 的内在 要 物质生活 , 对精神生活看得 很淡。集体观念 淡薄 , 特别对公 益文化事业 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 , 建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重 要内容 , 构 是 不热心、 不关心 、 不用心。折射 出个 体意识 强烈 , 体观念 淡化 的思想 集 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 、 满足广大 农民群众 多层次 多方面 精神文 化需 求 观念。由于外出务工经 商的农 民增多 , 留守 山村 的青壮年 人 口比例急 的有效途径 。 剧下降 , 老幼病残 人口比例迅速上升 。常年在外 的人 口主 要是三部分 , 当 前 农 村 社 区 文 化 建 设 的 基 本 现 状 是基本放弃农业生产 , 年累月在外务 工经 商人员 , 长 占在册人口的 1 / 1 农 民 文 化 素 质 不 高 阻 碍 社 区 文 化 建设 发 展 、 4以上 ; 二是原分居两地 的“ 半边户 ” 随夫( 或妻 ) 一些农村 子女随父母 、 文化素质 是衡量农 民整体素质 的集 中体 现。一 方面 由于国力的不 进 入其工作单位 所在地社区 ; 三是一些年轻 父母携 带子女进 城择 校读 足 和历 史的原 因 , 我国的教育资 源大都 集中于 城市。农 民 自身 知识 水 书 , 成为一边“ 伴读 一边 打工 的城市 “ 暂居 ” 口。这些 户口在 农村 、 人 平和知识来源 渠道十 分有 限 , 因而农 村受 教育 的程 度相对 比 较薄 弱。 但 是常年在 外的农 民或农 民工 , 基本上都是年 富力强的青壮年 , 村社 农 农 民的 教育 、 不能 很好地跟 进 , 培训1 农民应 对新 事物 、 新环 境的 能力 还 区务农年轻 人的大幅减少 , 严重制约农村社区精神文化的开展。 3 农 村 社 区 文化 建 设 缺 乏 资金 、 比较弱 。尽管现在各种通讯 技术和 手段都十 分发 达 , 但是 先进 的科学 文化知识 由于各种自然环境 和社会 环境 的因素 , 先进 的科 学文化 知识 大部分基层政府对于文化 工作的 投入主 要来源 于政府 行政拨 款 , 在农村社 区的普及和推厂 明显落 后于城市 的推广 速度 , 难为农 村社 缺乏长效 投入机制 。近年来 , 很 政府对农村文化的 投入严重不足 , 为农村 区文化建设创造一个 良好 的氛 围。另一方 面, 受传统 的小 农意识 的影 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及经费使用存在着较为严 重的缺失现 象。农 民 响 ,读 书无用” 在许 多农 民的心 目中根深 蒂固 , 从而在思想上对 学习没 当然想有 自己的文化活动 , 可没有钱 , 乡村干 部再 巧 也难 为 “ 无米之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 愈来愈多稚气未脱的孩子加入“ 打工 的大潮之中 , 炊 ” 农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 脱节” 的主要原 因就在于 , 级政府用 于 各 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较少 。 早早的为生计奔波忙碌。 2 社 区农 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不高 , 区凝聚 力薄弱 、 社 4、 村 社 区 文化 队 伍 建 设 不 足 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农村 经济体 制改革 和集体 化生 产方 式的解 农村基层文化单位缺乏担纲人才 , 在当地不能发挥 应有作用 , 农 对 体。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 多元化竞 争 , 导致 农村丧 失凝 聚力 的核心 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 ; 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 , 展 文化工作业务难 能力难提高 , 工作难应付 ; 民间文化资源家底还未 完全摸清 , 非物 与载体。农民的金钱意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 强化。这对正在 起步发展 熟悉 , 保护不到位 ; 传统 民间艺 术传承无人逐 渐 的农村的公共事业来说无 疑于雪上 加霜。宗族 观 念、 家族 意识在 不 同 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发掘 、 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的民主化 进程 , 村中党 员的发 展、 农 村支 书 的选 举 、 消亡 。农村文化事业人才短缺 , 已经严重影响到其平稳 和长期的发展 。 村中重大事务的 民主决策都受到了影响 ; 新建 的广场 、 花圃 、 健身器材 、 所 以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照明设施等一些公用设施均由于维护意识不到位 也遭到不 同程 度的破 三 、 形 势 下加 强 农 村 社 区文 化 建 设 的 对 策 新 1 加 强 和 改 善 农 村 社 区组 织 建 设 , 实 文 化 建 设发 展 规 划 、 落 坏。在这种思想多元化 , 社区凝聚力普遍薄弱的 情况 下 , 缺乏有 效的将 农民组织在一起的平台与基础 , 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也变得无从谈起。 首先 , 要牢牢把握农村社 区基层 组织建设 的 指导思想 。农 村基 层 3 农 村 社 区文 化 生 活 比 较 单 调 , 代 文 化 栽 体 缺 乏 、 现 党组织 、 社区组织要充分认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中, 先进文化所发挥 农村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 发展不 协调 。随 着市场 经济 的发展 , 农 的积极作用和落后文化所 产生的 消极 作用。增 强忧患 意识 , 持党 管 坚 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 而文化生活发展相对 滞后 , 乡差距依 文化 ; 城 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当作 社会主义 新农村 精神文 明建设 的重要 组 切实加强对文化事业 的领导 和管理 , 弘扬文化 生活主 旋律 , 推 然明显。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 , 群众性的文化娱乐 活动开展 的比较少。 成部分 , 些乡镇由于思想上不够重 视和疏于 管理 , 已有的文 化基础设 施 使用 动社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 率不高 , 形同摆设。冷落了群众对 文化需求的热情。 其次 ,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应 着眼于未来 , 要把农村社 区文化建设纳 目前 , 的、 低俗 无聊的东西充斥 了农村 文化的空间 , 健康、 积极、 向上 入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的整体规划 , 改革完 善农村 社 区 的文化生活难以进入农村社区。缺乏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农民在致富的同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体制 和机制 , 立健全 农村社 区公共文 化基 建 时就会把空闲的8间交给了宗教 , 寸 从中寻求精神寄 托于心灵的慰藉。出 金和公共文化设施 管理制度。将文化建设 的发 展纳入 国民经 济和社会
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 发 掘 资 源 , 展 农 村 特 色 文 化 发
搞好 农 村文 化建 设 , 首先必 须立 足农 村 、 面向
农民, 抓住 农 村 的特 点 , 力发 展 农 村特 色 文化 。 大 开展 形式 多样 的文 化 活 动 , 极 培 育农 村 文 化 市 积
场 , 农 村文 化 建设 与建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目 使
针对 这 种 情 况 , 府 从 农 民喜 闻乐 见 的 “ 政 花
儿” 民歌 人手 , 将相 关 政 策 编 成 歌舞 剧 巡 回演 出。
养 和造 就 农 民文 艺 骨 干 , 营造 积 极 、 健康 、 和谐 向 上 的文化 氛 围和 社 会 风气 , 施 特 色 文化 品牌 战 实 略 , 育一 批 文化名 乡 、 村 、 园、 培 名 名 名人 、 品。 名
想, 引导 人们树 立和 追求 和谐 理念 , 而为建 设和 从
艺大 师” 称 号 。对 农 村 传统 文 化 生 态 保持 较 完 等
整 并具 有 特殊 价值 的村 落 或 特 定 区域 , 行 动 态 进 整体性 保 护 。积极 开发 具有 民族传 统 和地域 特色 的剪 纸 、 画 、 瓷 、 塑 、 刻 、 织 等 民 间工 艺 绘 陶 泥 雕 编 项 目, 曲 、 技 、 戏 杂 花灯 、 舟 、 狮 舞 龙等 民间 艺 龙 舞 术 或 民俗 表 演 项 目, 镇 游 、 态 游 、 家乐 等 民 古 生 农 俗 旅游 项 目。实施 农 村 特 色 文 化 品牌 战 略 , 力 着
2 1 () 0 0 5
陕西农ຫໍສະໝຸດ 业科学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的思 考 与建 议
祁 广科 ( 陕西工业 职业技 术 学院 ,陕西 成 阳 7 2 0 ) 1 0 0
关于对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和文化都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是农村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但是现阶段,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发展水平与群众的实际需求之间也存有一定的差距。
基于此,文章对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有效策略前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群众文化不仅是重要的课题,而且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因此,新时期背景下,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1.1丰富群众日常生活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的周期性较为明显,在农闲时节,打牌、闲聊是较多群众消磨时光的方式,群众的日常活动较为单一。
过于单调的日常生活,不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容易导致其产生怠惰的心理。
通过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贴合农村文化的活动调动群众共同参与,可使农闲时节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丰富起来,使群众沉浸在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氛围之中,为群众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2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是近年农村地区的重要现代化建设目标,使文化建设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契合,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农村文化与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但其自然发展速度较慢。
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角度切入进行除弊立新,能有效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新农村建设。
1.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自党中央提出“文化旅游”概念后,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
开展各类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乡村文化产业,使群众文化与当地旅游业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可以体现出旅游产业的差异化特征,还能以文化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从而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因此,以文旅为乡村振兴赋能,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几点思考
关于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展开,基层文化尤其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阵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依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文化机构名存实亡;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农民文化骨干培训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要改变农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完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文章。
一、在建设投入上,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具有公益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无论从工作力度还是资金投入上,都应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重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消除思想认识上“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一些误区,要形成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科技、政法等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运行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保证农村群众文化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所需的经费,尽主体之责,处主导之位。
农村群众文化公益性的特点,政府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起主导地位,并不是排斥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
相反,要努力开发社会资源,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在坚持自愿的原则下,参与的方式既可以是社会捐助,也可以是群众集资;既可以是无偿贡献,也可以是市场化运作等。
只有创新农村群众文化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结合,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才能保持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二、在建设内容上,坚持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内涵与注入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
广大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内容越来越广,标准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既要体现农民自身需要,又要注重社会正面引导;既要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内涵,又要不断注入现代文化元素。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4 不断提 高文化 生命 力 , 创作 出更适合 农村群 众所 需
要 的精神作品 。一是 大力发展 民间文化艺术 , 打造一批具有 浓郁地 方特 色农 民喜 闻乐见的农村 文化活动项 目; 二是创作 出一批反映 3代精神 , - " 体现农村生活的优 秀作品 , 上舞 台, 搬
、
现 状
1农村 文化设施有所改善, 乡镇级文化 阵地萎 缩。 . 但 村级 文化 阵地缺 少, 而且 面积 小 , 设施 简陋 , 功能单一。 乡镇 文化 站基本上无站所 , 仅有 一间办公 室, 无文化活动 中心 , 会议 室
兼用于乒乓室、 图书阅览室, 挂着 多块牌子。近年来 , 村级文
众 文化 活动 的 目的 。
以开展 , 中有许 多问 , 其 题 但最主要 的还是 经费投入 不足 。 一 是地方文化事业经 费总量有所增加 , 占财政总 支出的比例 但 并没有随着财政增长而增长 , 多数地 方文化 事业经 费占财政
况 总 支 出的 比 例 , 多年 徘 徊 在 1 下 ; 是 文 化 活 动 虽有 上 %以 二
组织活动 , 身兼多职 , 多数从事联 系等 中心工作 , 没有机会训
练专业知识 , 节庆 活 动 来 时 突 击 性 地 抓 一 下 活动 , 了名 不 成
心的专业干部工作 。其 次, 制止文化 专业干部 身兼 多职现 象,
使 他 们 做 回本 职 工 作 。再 次 , 强 对 乡镇 文 化 专 业 干部 的 业 加 务培训和提 高,定期 召开 乡镇文化工作 与专业业务会 议 , 并 列入 年 终 目标 考核 内容 , 实行 奖 惩制 度 。 再 通 过 文 化 专业 干
符实的“ 文秘站” “ 牌站 ” 、挂 。村级没有 文化 工作人 员, 学校 、
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不 开 扎 实深 入 的 正 确舆 论 导 向。 农 村 文 化 建设 是 积 极 推 行 宣 投 入 少 ,公 共 文 化 设 施 总 量 少 , 阵 地 萎缩 , 队伍 不 稳 。只 传 教 育 工 作 的强 大 动 力 。 营 造 和 谐 的 舆 论 环 境 ,最 根 本 的 重 视 经 济 建 设 轻 视 文 化 建 设 , 对 文 化 建 设 “ 起 来 重 要 , 说 是 牢 牢 把 握 正 确 的 舆 论 导 向 , 用 正 确 的 舆 论 引 导 人 。 因 做 起 来 次 要 , 实 际 上 不 要 ” 对 文 化 工 作 “ 里 重 视 , 眼 , 嘴 。 此 ,在 农村 文化 建设 中,充 分弘 扬主旋 律 、提倡 多样化 , 里 忽 视 , 心 里 轻 视 ” 部 分 基 层 党 员干 部 对 文 化 建 设 的 重 要 性 缺 乏 正 确 认 识 , 把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当 成 软 任 务 , 认 为 只 坚 持 以科 学 的理 论 武 装 人 , 以正 确 的 舆 论 引 导 人 , 以 高 尚 的 精 神 塑造 人 , 以 优 秀 的 作 品 鼓 舞 人 。通 过 宣 传 ,进 一 步 要 把 经 济 工 作 搞 上 去 , 其 他 工 作 自然 就 上 去 了 。 目前 在 对 支 持 健 康 有 益 文 化 、 努 力 改 造 落 后 文 化 、坚 决 抵 制 腐 朽 文 干 部 的管 理考 核 内容 中 ,还 没 有 真 正把 文 化 工 作 的考 核 纳 入 到 对 基 层 各 级党 委 政 府 的 政 绩考 核 范 围, 也 没 有 把 文 化工 作 化 、大 力发 展 先 进 文 化 。 ( ) 发 展 农 村 文 化 有 利 于 提 高 农 民 素 质 。 农 村 需 要 的优 劣 作 为 领 导 干 部 职 务 晋 升 考 核 的 重 要 依 据 。 二 ( ) 农 村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落 后 。 农 村 文 化 设 施 是 传 播 二 文 化 ,农 民 渴 求 文 化 。发 展 农 村 文 化 能 够 丰 富 农 民 的 文 化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一
、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的 主 要做 法
一
( ) 共服 务 能 力 与农 村 文化 建设 不相 适 应 二 公
紧密结合实 际 , 抓机制 、 重建设 、 突特 色 , 着力促进城 乡文
化 事业 协调 发 展 。 主要 做 法 有 : ( ) 政 推 动 , 善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运 行机 制 一 行 完
三 、 一 步 推 进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的 对 策 和 措 施 进
以结对共建 为抓手 ,开展 ” 种文化 ” 活动 。结合挂 钩扶贫制
度 , 展 ” 化扶贫 ” 动 , 取 ” 对一 ” ” 对一 ” 开 文 活 采 一 或 二 的
形 式 , 织 机 关 、 业 单 位 、 会 团体 帮 助欠 发 达 乡 ( ) 展 组 企事 社 镇 开 ” 文化 ” 动 。 种 活
一
文化工作考核机制 。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纳人党政领导政
绩 评 价 内容 , 设立 各 项 考 核 指 标 , 年 终 时 对 乡 镇 进 行 量 化 考 在
核。 ( ) 级 联 动 , 强农 村 文化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二 三 加
一
些地方 的文化工作人员 ,长期被抽调兼职从事乡镇其它工
的 ” 富 、 知 、 美 、 乐 、 新 ”的多 元 化 需 求 。 二 是 农 村 求 求 求 求 求 文 化 建 设 还 不 能 适 应 服 务 对 象 多层 次 的 特点 。 工业 化 、 镇 化 城
” 网 、 室 ” 设 。 入 实 两 一 建 深
( ) 乡互动 , 富 农 村 群 众精 神 文 化 生 活 三 城 丰
” 治 、 范 、 谐 ” 艺 巡 回演 出等 送 文 化 下 乡 活 动 。二 是 整 示 和 文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完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地有效途径;在当下农村基层,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却趋于停滞,这与我们习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
农村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缺少这一环节,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社会便不可能实现。
因此,加强文化建设,重点在农村基层,难点也在农村基层,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但基层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得以解决。
一、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近年来,云阳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辖43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成立了专门的综合文化站,70%的村建立了专(兼)用村文化活动室,并用中宣部捐赠的”万村书库”图书及共享工程配置的电子阅览室等硬件设施来完善了村文化活动室的配置,并免费向村民开放,从而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进程,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但对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要求,我县基层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1.基层文化建设不健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县群众收入逐年增加,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群众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随着人民群众知识结构的改变,由过去对文化生活的单纯需求变为现在广泛的”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等多元化需求。
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相应提高,逐渐成为基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
2.基层领导干部认识不够对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基层领导干部还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思考
重 要 的是 让 农 民 在精 神上 也 要 实现 小 狮 、秧歌等传统文化活动一般都是集市、 康 文明的公 共文化形式 更是走 向式微 。 庙会或逢年过节才开展 ,且 由于其形式落 农村 传统 的丰富多彩 的 “ 草根 儿文化 ” 康 。”只有加强 农村文化建 设,让丰 富 如 自编 自演 的 戏 班 、春 节 前 后 的 在 农 村 多 彩 的 文 化 成 为 广 大 农 民群 众 精 神 生 活 后 ,受 众 已大 量 减 少 。 由于 农村 文 化 活动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品种②③④ 比品种 ⑨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品种⑤比 品种⑧增产 ,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品种 ②⑨④⑤⑥⑦之间产量虽有差异,但未达 到 显著水平 。 由此 可 以认 为,参式 品种
农村支 建设 现状与对策思考
杨凤 杰
(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河北 石家庄 0 0 1 ) 5 0 8
【 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 民的观念 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文化 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农村的文化建设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得 到全面的发展,相当一部 摘
分农村,农民的文化设施 比较落后 ,文化形式还仅 限于一些传 统的娱 乐形 式,不能满足农 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对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 ,总结其深层 次的特点,并寻 找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问题所在,进而从 改变政府工作思路、提升农 民自身素质、 引导农 民观念变化、创 新农村文化形 式、发动农 民参与热情
商 品率低,没有 多少推广价值 。
下值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采用2 D S 法作 品 率 高 。我 县芸 豆 产业 发 展 的关 键 在 于 品 2 3 产 量 结 果表 ( 4 . 表 ) 多重 比较 如 下 : 质 和商 品率提 高 ,所 以在 进 一步 搞 好 品 比 是 由表4 以看 出, 可 品种 间的产量差 试验、观察鉴定基础上,作为推广 良种进 i i= — = 丽 狐 = 04 1 异 , I、 选 I、 丽 引 白芸 豆 1 ,昭 通 选 I 号 用 误 差 自 由 度 查 七 表 得 P % 2 1 5 行 扩繁 和 参 加 区试 ,以作 为 审 定 品种 的 依 5 = . 4 芸豆四个 品种都 比对 照品种本地 芸豆增 P1 =2. 77。 % 9 据 ,是 完全 可 行 的。
关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
1文化 观 念 转 变 随 着农 村 经 济 的 迅猛 发 展 . 民生 活 水 . 农 平 的不 断 提 高 , 播 电视 网络 的 不 断 延 伸 , 村 文 化 网络 体 系 广 农 基 本形 成 。 村 接 收 社会 信 息 途 径 多 了 , 与社 会 讨 论 渠 道 顺 农 参 了 . 解 社会 市 场 渠 道 通 了 , 受 礼 会 教 育 面 更 广 了 。广 大 农 了 接
器”
确 把 握 文化 发 展 的 脉 博 , 乏 对 群 众 文化 发 展 趋 势 的认 识 。 缺 5不 良习俗 犹 存 没 有先 进 文 化 感 染 和启 迪 , 朽 落 后 思 . 腐 想 必 然 滋 生 。 一些 乡村 神 汉 、 婆 、 相 、 命 、 水 等 封 建 迷 巫 看 算 风 信 活 动 还 时 有 出现 , 村 红 白喜 事 巾还 存 在 大 操 大 办 的 现象 。 农 近 年 来 , 、 、 等 丑 恶 现 象 义 有 所 抬 头 , 多 农 民认 为 在 茶 黄 赌 毒 许 余 饭 后 打 打牌 、 搓 麻 将 、 赢 几 个 小 钱 没 有 什 么 大 不 了 的 , 搓 输
好 经 济 就 行 了 . 村 文 化 建 设 可 有 可 无 , 费 投 入 与 以往 相 比 农 经
的社 会氛 围 .这 对 促 进 农 村 经 济 社 会发 展 、农 村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 民综 合 素质 提 高 , 具有 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 合 实 际 , 农 都 结 我 就 如何 加 强 农 村 基 层 文化 建 设 谈 几 点认 识 。 正 确 认识 农 村 文 化 建设 的现 状
代 远 程 教 育 终 端 等 为 依 托 , 坚 持 向 广 大 农 户 辐 射 优 质 农 村 文 化 . 到 J 大 农 民 群 众 的 好 评 。这 些 活 动 载 体 小 仅 是 农 村 义 化 受 一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逐步受到重视。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仅关乎农民群众的人文素质提升,也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途径。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仍存在不足,亟需加强和改进。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依然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状态。
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稀缺,公共文化场所不足。
大部分农村缺乏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农民难以方便地接触到文化资源。
文化设施的现代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文化设备和科技支持。
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与城市相比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使农民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
注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引入先进的文化设备和科技支持,提升文化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鼓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举办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亟需提升。
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人才短缺,专业素养不足。
很多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导致文化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乏与农民群众的互动,使得文化服务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三、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还比较薄弱。
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机构多为政府主导,缺乏社会参与和定制化服务。
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机构与社会资源融合度较低,文化服务缺乏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供给。
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机构融入度不够,与当地群众的联系和交流不足,使得文化服务难以深入基层。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建议思考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建议思考摘要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社区文化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但从现实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态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制约着社区作用的发挥。
本文在认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其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区文化现状建议一、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由其带动起来的配套产业与投资将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对农村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有助于加强城乡互动交流,这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经途径。
(二)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农民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便自然而然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强烈渴望,物质水平的提高已然无法填补文化建设的空白。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以多种多样的文化设施及活动吸引农民参与,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生活思想与态度,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农村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社会安全与稳定受长期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差距悬殊。
注重农村的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文化层次,进而带动了经济进步,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有助于缓解城乡矛盾,维护社会安定,这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一)投入不足,文化服务设施薄弱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农村本身缺乏充足的人财物资源,加上地方政府对农村投入力度较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陷入停滞状态。
这首先表现在“硬件”即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落后,大多数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农村根本不具备文化服务设施、场所等基础条件,农民进行文化活动便无从谈起。
(二)思想观念落后,积极性不高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许多农民认为这是政府的职责,与自己无关。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农民抱着“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不仅阻碍了农村教育发展,更是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基于新疆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基于新疆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新疆作为我国的边疆,拥有丰富多样的农村文化资源。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新疆农村文化,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要加强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新疆农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民风等,这些文化是新疆农民的瑰宝,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相关制度,加大对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鼓励农村居民参与传承和发扬好传统文化。
要加强新疆农村文化的挖掘和发展。
当前,新疆农村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要加大对新疆农村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发掘农村特色文化,推动其成为农业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可以通过开展农村文化节、文化展览等形式,将新疆农村文化展现出来,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加强农村文化的教育和培训。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导致了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相对较低。
要加强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可以开展农村文化培训班、讲座等,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
要加强农村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
新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为农村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新疆农村文化,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加强农村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新疆作为我国的边疆,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独特优势。
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新疆农村文化,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促进新疆农村文化的发展。
加强新疆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通过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挖掘和发展、教育和培训、与旅游业的结合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推动新疆农村文化建设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文化的传承和振兴。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高文化服务质量,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优质、丰富、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农村文化服务正常运行的基础,必须重视农村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使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文化服务。
要加大对农村图书馆、文化站、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建设的投入,并配备先进的设施和设备,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还要加强对乡村电影院、文艺演出场所的建设和改造,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与文化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要注重选拔和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文化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
要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培养和管理,发挥他们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要丰富文化活动形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注重丰富和多样化文化活动的形式,使广大农民能够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要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满足农民对于文化娱乐和知识增长的需求。
要加强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使广大农民能够了解和参与到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去。
四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要加大对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自信和道德素质。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于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文化视野Cultural Perspective推进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文化领域深层次矛盾,推进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我国农村地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我国文化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
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地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承担着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乡镇文化站的文化职能,构建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乡村文化事业运行机制成为目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方面。
一、现阶段我国乡镇文化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乡镇文化站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差距日益凸显,导致相关政府部门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领域,历年来用于支持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阶段农村居民的娱乐活动大多是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进行,开拓新型的文化活动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平衡的状态[1]。
(二)乡镇文化站建设缺乏专业工作人员队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黄金阶段,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文化工作者更加倾向于留在生活便利、发展潜力大的城市地区,而不愿意深入农村一线地区为服务乡村文化建设作贡献,导致我国农村地区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缺乏新鲜血液力量的注入。
我国各地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老龄化现象,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尚未接受过系统的文化工作专业教育,缺乏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对待上级文化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存在喊口号、走过场的应付心态,不利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三)乡镇文化站建设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现阶段我国相关文化部门对于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只具备部分管理职能,乡镇政府对于乡镇文化站同样拥有管理的权利,这种现象容易导致职能文化部门与乡镇政府职能的冲突,导致乡镇文化站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乡镇领导阶级的决策,然而目前我国部分乡镇尚未将文化管理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体制当中,乡镇财政存在吃紧的状况时就会采取取消文化活动的方式,无形之中限制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2]。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化品 牌 。 农 村 文 化 事业 要想 得 到健 康 发
展 . 重 要 的是 建 设 一 个 着 农 经 经济 的发 展 , 业 结 构 的 调 随 产 整 ,开 放 程 度 的 扩 大 .农 民已 不 满 足 于 “ 日出 而作 、 日落 而 息 ” 的传 统 生 活 方 式 , 越 来 越 渴 望 丰 富 多 彩 的 文 化 生 活 ,以 满 足健 身 、 身 、 乐 的 需 求 。但 目前 多 数 健 娱
余 饭 后 打 打 牌 、 搓 麻 将 、 赢 几个 钱没 搓 输 什 么大 不 了的 。 别 是 冬 季 农 闲时 节 , 特 赌
直 接 影 响新 农 村 建 设 的进 程和 结 果 。
一
解 农 村 . 动 在 农 村 。 们 的 艺 术修 养 直 活 他 接 来 自于 农 村 ,和农 民 有着 天然 的亲 近 性 , 易 为 农 民 所 接受 。 文 化 中 心户 把 容 村 文 化 办 在 农 家 民宅 ,弥 补 了 乡镇 文化 设 施不足的缺陷 , 培育文化人才的同时 , 在 各 地 应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文 化场 地 定 期 不 定
期地举 办科技 、 法 、 术 、 影 、 学 、 书 美 摄 文
、
当前 农 村 文化 建设 存 在 的 问题
和 原 因
1文 化 发展 水 平 不一 。通 过 对 周 边 .
县 市 和 乡 镇 文 化建 设 的调 查 看 ,发 现 目
前农村 文化建设水 平大致可分 为三类 :
一
类 是 较 好 的 ,所 占 比例 大 约 为3 %左 0
对农村文化现状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思考
的开 展 。
化农 村生产生活环境 。抓好【 十星级 】 文 明户 , 乡村好人 , 美德
家庭等创建活动 。抓 好村规 民约 , 提 高村 民的思想道德 和科 学文化素质 。在创建 要求上突 出群众 的实惠 ,引导 资金 , 技
三、 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术, 人才 向农 村流动 , 推动政治 , 经济 , 人文, 市场, 生活, 生 态 【 六大环境 】 向建设新 农村延伸 , 使农村群众 共享文 明创建 成
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2 . 是加大文化资源 向农村倾斜的力度 ,
建立政 策推动 机制 , 实施 文化信 息共享 工程 、 农 村 电影 放映
工程 、 农 家书屋 、 文化大 院等 工程 , 保 障农村群众基本 文化权 益, 推进广播 电视村村通 工程 , 扩大有线 电视覆 盖面 , 确保农
用, 对农 村 的文化建设 知道 的越来越 清 晰了 , 让农 村 的文化
生活越来越 充满 了希望 。今后 , 农村文化 建设的现实 即堪忧 又使人充满着期待 。
二、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困 难
一
化队伍体制改革 , 创建农村文化 队伍管理制度。通过 培训班 、 选送深 造 、 骨干示 范 、 专 干下 乡等多种形 式 , 培 养一批 音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村级文化是农村文化的主体,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对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继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xx区4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比例达到了95%,发展农村文化在全区文化建
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xx区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区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文化四大工程建设,不断深
化立足区情、下移重心,服务基层、快乐群众的文化工作理念,全区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一)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开通流动舞台车,成功举办市农家乐大篷车首
场演出和两周年四百场演出活动,深入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近三年累计送戏415场、送电影3200场,惠及群众80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
文化生活,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街道)每两个月演一场戏的目标。
同时,坚持面向基层,深入农村,服务农民,重点实施种文化工程,一大批农村文艺人才和农村特色文艺团队得到发现、扶持与培育,如云溪乡王车塘村恢复组建了十番锣鼓队和舞龙队,村民自编节目三句半上台表演;高家镇欧塘村村民组建了业余婺剧团,自编婺剧《杨炯断案》在当地演出,深受群众好评。
2、群众文艺汇演掀起新高潮。
相继举办全区文学艺术作品系列大赛、全区戏曲大
奖赛、全区军旅歌曲演唱赛、全区腰鼓表演赛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吸引了众多农民的积极参与。
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群众文艺汇演,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教育自我的大舞台,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每年一台戏的目标。
各地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樟潭街道乌溪桥村群众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喜庆党的十七大的生动场面上了《人民日报》头版。
3、文艺创作取得新突破。
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推进文艺创
作与指导工作,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演群众看得懂的戏。
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如《屋顶人家》、《xx水涟涟》、《创卫歌》、《中界线》、《道情唱廉政》、《大爱无边火中行——赞颂和谐卫士胡建嵩》、《计划生育人人夸》、《合作医疗好》等等,充分展示了xx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文汇报》等媒体相继予以报道。
(二)文化阵地建设有序推进
充分利用农村老祠堂、闲置校舍、村级办公场所等资源,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使之成为群众施展文体才能的重要舞台。
全区已建成面积100㎡以上村级文
化活动室135个,占全行政村总数的26%。
深入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送书
下乡等工程,相继建起民工图书室、军民共建图书阅览室等。
组织开展市民齐捐书,
建设新农村活动,积极推广流动图书点模式,方便群众阅读。
目前,全区建有农家书屋(村级图书流动点)42个,从2006年起已向农村配送了10.1万册图书,社
会力量投资建造的百姓书院成为全区推进文化阵地建设的新亮点。
农村广播联网率达100%,有线电视终端用户达7.6万户,入户率达到69%。
群众看电视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三)文保工作不断加强
2007年10月,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区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
查工作,全区共普查出各类线索51738条,种类165种,基本摸清了全区非物质
文化遗产资源家底、确定了一批重点线索,理清了传承脉络,建立了保护机制。
有9个项目被公布为区首批非遗名录代表作,4个项目被列入市首批非遗名录,杨炯
出巡、茶灯戏、全旺板龙等3个传统民间艺术被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代表作。
(四)特色文化打响品牌
各地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特色文化建设,如湖南镇的孝文化,全旺镇的善文化,莲花镇的廉文化,杜泽镇的旧祠堂、新文化、高家镇的杨炯文化、峡川镇的古道文化、灰坪乡的红色文化、举村乡的茶灯戏文化等等,一大批特色文化品牌打响。
特色文化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全区有东海明珠乡镇3个,xx金走廊
乡镇11个,省级文化示范村2个,市级特色文化村13个。
(五)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把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键。
积极探索乡镇文化站工作激励机制,建立文化站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绩效考核,有效调动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入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农村文化示范户创建工程,加强对现有文化人才的培训,去年先后举办全区文化员、村级文化管理员、农村业余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物普查和十七大精神学习等培训班6期。
同时,选送13名文化干部参加全省文化干部培训班,全年累
计培训250多人次,2007年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户38户。
一大批农村文艺团队与
文化艺人得到挖掘和培养,基层文化队伍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区有农村业余婺剧团3个,有563个文体演出团队8000多人活跃在乡村。
二、当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薄弱。
由于我区经济欠发达,加上文化体制的多变,造成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区文化馆正在建设之中,至今仍无区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仍存在一站一人一桌的现象,离国家、省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完成县有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乡有一站(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活动室)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二)经费紧张。
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虽然区政府逐年加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有限的区乡财力和农村文化建设薄弱的基础,已难以满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经费紧张成为困扰全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人才缺乏。
现有的文化队伍,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等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
区级文化部门人员少,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很难承担培训、指导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任;乡镇(街道)文化员大部分身兼数职,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文化工作上;农村大部分中青年外出务工,在家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妇女,缺少从事文化活动的有生力量。
三、对策建议
(一)以夯实基础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文化阵地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一馆一站一场所建设。
在完成区文化馆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区文化设施。
抓住建设文化大省之契机,借力借势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
进一步拓宽思路,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努力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并对达到一定标准的村级文化活动室给予配置一定数量的文化活动器材。
二是大力实施广电百千万工程。
继续深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效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8年建好百个村广播室,送千台电视机给困难群众,有
万户家庭装有线广播。
深化文明网吧创建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
(二)以快乐群众为目的,进一步推进群文活动开展
一是实施好文化百千万工程。
以流动舞台车为载体,广泛开展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全年为农村送戏120场、公益电影3000场以上。
搞好流动图书配送服务,今年新建农家书屋17个,为农村送图书2万册以上。
二是抓好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围绕传统节庆日以及全区重大活动组织好各类文化活动,并做好相关文化服务和宣传工作,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加强文艺创作和辅导,选送文艺作品参展参演,促进文化对外交流。
鼓励农村群众自编自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每个乡镇(街道)开展一次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展演活动。
(三)以传承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保护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认真开展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摸清区内文物资源,并对重要的、有一定保护价值的文物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做好申报、公布等工作。
继续抓好金仙岩摩崖石刻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相关工作。
2008年重点抓好
吴氏宗祠维修工作,并把此项工程列入年内文物保护单位维修重点项目。
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的安全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