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MBA-清华总裁课堂组织行为学EMBA课程3页 精品002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堂课
1、以4—5名学员自愿组成一组,并选出一名组长; 2、由组长组织本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⑴你们希望这门课讲些什么?(课程内容) ⑵你们希望这门课怎么讲?(教学方法) 3、组长认真作好讨论记录。讨论15分钟后,由组长代 表本小组发言,汇报本组讨论结果。 4、教学目的: ⑴教师了解学员的需求 ⑵学员了解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学员的要求 ⑶实施参与教学,双向教学。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形成的疑 惧心理,对立情绪和成见。
(四)心理嫉妒
心理嫉妒是对品德、才能等各个方面比自己 好的人心怀不满和怨恨的不良心理。这种怨恨心 理一旦产生,轻则对对方猜疑、不满,进而疏远, 甚至不予理睬;严重者失去理智而给对方以诽谤, 使其受挫、失败而感到大快人心,从而使过去的 友谊变成仇恨。
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特点是从多个角度对管理问题展开研究,众说纷 纭;形成众多学派;
新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 点是反思传统,进行再造。
2.霍桑实验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霍桑实验是指在1927年—1932年间在美国芝加哥 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 验。最初的目的是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间的关系。 几次著名的霍桑实验主要有:
组织目标。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学发展历程的简 要回顾
霍桑实验与组织行为 学的产生
1.管理学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早期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前)。特点 是凭经验管理;
古典管理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前后)。 特点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即物本管理;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特点 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人本管理;
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的含义 组织行为学中的
“组织”不是指所有的 社会组织,而是指工作 组织,如工商企业、政 府机关、学校、医院等。
3.组织行为学中“组织”的特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织能形成一种新的合力,即实现 “1+1>2”
有效的组织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 可以提高效果
组织能满足人的多种需求
4.组织行为学中“行为”的含义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何谓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一、何谓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由来 组织行为学中“组织”的含义 组织行为学中“组织”的特点 组织行为学中“行为”的含义 组织行为学中“行为”的特点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1.组织行为学的由来
组织行为学是个舶来品,其原文是: ORGNAZITIONAL BEHAVIOR,简称OB。 翻译过来应该是“组织行为”,为体现 它是一门学科,故在组织行为后面加上 了一个“学” 字,因而形成了 “组织行为学”。
·照明实验(1924年11月—1927年4月); ·访谈计划实验(1928年9月—1930年5月); · 电话线圈装配工实验(1931年11月—1932年5月)。
2.组织行为学中“组织”的含义
组织的一般意义
·静态的角度:组织是指社会集团,即人 与人、人与事的关系的系统。
·动态的角度: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 术系统,是管理者把分散的、没有联系的人 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知识等因素,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联系起来而创造的一 个有机整体。
2. 组织行为学中“组织”的含义(续)
(一)对职工的评价
现在职工听话不听话?
结论:
现在的人不是不听话,关键是听谁 的话;
现在的人不是不听话,关键是听什 么话。
❖讲理想,让有理想的讲理想; ❖讲纪律,让有纪律的讲纪律; ❖讲道德,让有道德的讲道德。
否则: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
(二)职工教育管理的新方法
结 论:
对现代职工进行教育与管理,必须在 原来一些有效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组织 行为学等现代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研究 人的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及其规 律,并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去做好人的 工作。
3、硬的教育方法 硬的教育方法即惩罚的方法。 惩罚有两种:
⑴精神惩罚—纪律处分 ⑵物质惩罚—罚款 4、软的教育方法 软的教育方法即做思想政治工作、学文件、 谈心,过支部生活,作报告…… 由于客观的种种变化,以上方式方法满足不 了职工的要求。因此,必须研究在新形势下,职 工教育管理的新方法。
三、职工教育管理的新方法
行为是一个极具普遍意义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中的行为是指人的行为 一般认为:人的行为是人的器官和机体在客观
事物的刺激下所发生的反应形式。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认为:人
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行 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B = f(p,e)。其中, B—Behavior;P—Person;E—Environment。
二、职工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
1、传统教育方法
典型的传统教育方法是回忆对比,忆苦思 甜。
实质:“思维方式”的变化 计划经济—封闭—纵向思维;满足感; 市场经济—开放—横向思维;不满足感。
传统教育方式适应了“纵向思维”的需要, 但却满足不了“横向思维”的需求。
2、物质刺激方法 物质刺激的方法即用物质诱因,去驱 动人的积极性。 物质刺激的方法并非调动人的积极性 的唯一动力; 物质诱因与人的积极性并非直接因果 关系。
5.组织行为学中“行为”的特点
因果性 目的性 能动性 社会性 持久性 变动性
6.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所谓组织行为学,就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有关 的知识,专门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 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 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可见,组织行为学侧重于:
·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 ·运用有关知识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 ·其目的在于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
绪论
当代职工的心理特点 及组织的对策
—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
一、当代职工心理上出现的新问题
(一)心理退化
退化原指有机体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某 一部分器官结构变小,机能减退以至消失。
退化泛指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
心理退化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人的心理 活动由积极变消极。
(二)心理逆反
心理逆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形 成的与常态性质完全相反的心理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