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高考政治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1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精神
【备战2013】高考政治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13 生活智慧
与时代精神
【2012年高考真题精选】
(2012·江苏卷)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012·天津卷)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

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

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

”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

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2高考江苏卷2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
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的正确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清楚的看到,人类社会从本质上是物质的,社会生活从本质上也是实践的。

③④说法与题目无关。

答案选A。

【2011年高考真题精选】
1.(2011·全国新课标)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根底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根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 (2011·北京)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3. (2011·天津)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4. (2011·广东)“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5. (2011·浙江)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

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

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质变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2011·江苏)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 D。

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项入选。

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

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7.(2011·江苏)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意的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解析: B。

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属于主观,所以,都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因此,
A、C、D三项说法错误。

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因此,B项正确。

8. (2011·江苏)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

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 A。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B、C、D三项,A项符合题意。

9. (2011·山东)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有利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

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0.(2011·重庆)右边漫画《失败者找借口成功中找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
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
解析: D。

客观决定主观,A、B两项的观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是错误的;根据漫画主题“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可以看出,成功者依据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故C项片面,D 项正确。

本题是漫画说明题,解题时关键在根据漫画主旨判断取舍选项。

11.(2011·重庆)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

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回答29—30题。

12.(2011·全国旧课标)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发展沙柳产业,不仅仅是看中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有生态效益,故选项①不选。

选项②不符合材料信息,农牧民并没有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④两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3.(2011·全国旧课标)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 (2011·四川)《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此,只有根据敌人变化的情况而取得胜利的,才是最重要的,体现题意。

15.(2011·重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定了“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

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随着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

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减低关税税率,引导民众“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7)结合材料四,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10 分)
【2010年高考真题精选】
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3、(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A 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

歌词的改动反映了“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是上帝还是科学,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④与题意无关。

4、(2010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是不可知论。

5、(2010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解析】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故A正确。

【2009年高考真题精选】
1.(2009·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项。

2.(2009·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3.(2009·江苏,29)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2009·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故B项错误;AC两项知识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D 项。

5.(2009·广东,2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6.(2009·全国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09·福建,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答案 A
解析我国借助于国际力量的帮助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方法,体现了人们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故A项正确;B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或消灭,故C项错误;意识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项错误。

8.(2009·广东,39)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

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

【2008年高考真题精选】
1.(2008·广东文基,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B
解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①②不符合题意。

2.(2008·广东理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B
解析认为自身感觉第一,“物”第二,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选B。

3.(2008·山东文综,22)《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

这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④重视做好量的积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08·江苏单科,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案 B
解析“心外无物”、“理在气先”、“存在就是被感知”属唯心主义,而B项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5.(2008·海南单科,16)“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造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因素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③说法违背规律的客观性,错误;④非哲学范畴;立足本地特色正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6.(2008·江苏单科,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答案 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故C项符合题意。

7.(2008·天津文综,29)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热切期盼的盛事。

漫画《情有独钟》蕴含的哲理是 ( )
①现象是本质的表现②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④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漫画的寓意是少年儿童喜欢奥运五环,体现了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哲学寓意。

③④不符合题意。

8.(2008·全国Ⅱ,32)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

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

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
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
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
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
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
9.(2008·广东单科,39)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
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

”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答案(1)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10.(2008·四川文综,39(5)(6))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1)联系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材料二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
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2)联系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答案(1)国家利益是每一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国家
既重视自己的国家利益,又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共同点。

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关系到下一代的持续生存和发展。

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利益。

在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材料全面进行分析。

【最新模拟】
1. 【宜昌市高三模拟】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

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

”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

”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的争辩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同④生活处处有哲学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错误。

人们关于公平问题的哲学争论是因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遇到了困惑,所以③错误。

2.【2013汕头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离
不开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学习哲学。

这是因为
A.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哲学以具体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答案】B
【解析】材料设问是“这是因为”,因此应回答哲学的作用,CD与题意不符合。

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B不准确。

3.【2013吉林省吉林四中模拟】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
4.【乌鲁木齐地区2012年高三模拟】“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

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

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