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和汉赋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体裁,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品代表。

1.唐诗: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多样的题材
而著称。

唐诗大致可分为两大流派,分别是"豪放派"和"婉
约派"。

代表性的唐诗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王维
等。

2.宋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词的鼎盛时期,宋
词以其婉约柔情、写意细腻而闻名。

宋词突出描写情感、
咏史抒怀和山水田园等题材。

代表性的宋词词人有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3.元曲:元代(1279年-1368年)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
段,元曲是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

元曲以其戏剧性强、音
乐性浓郁、表现形式多样而独树一帜。

代表性的元曲剧种
有元杂剧和元杂剧,代表作品有《西华山》、《窦娥冤》等。

4.汉赋: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种骈文体裁,汉代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汉赋的鼎盛时期。

汉赋
以其华丽辞藻、雄奇豪放而闻名。

汉赋通常以描述景物、
讴歌英雄或抒发感慨为主题,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
赋》和贾谊的《过秦论》。

这些文学流派和体裁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承载着
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与多样性,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元曲相对于唐诗宋词不同

元曲相对于唐诗宋词不同

元曲相对于唐诗宋词不同
元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和唐诗宋词相比,元曲没有那么更倾向于文人雅士的情怀,而是更倾向于民间文化元素,其中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历史背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统治者来自草原,对中原地区的文化和人民相对陌生。

这种统治者的背景和态度,使得元朝在文化政策上更加倾向于民间文化,以示与中原文化的区别和独立性。

民间文化繁荣:元朝时期,民间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这一方面是由于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陌生和疏远,使得汉族知识分子在元朝政治中受到排斥,转而投身于民间文化事业;另一方面,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交流也促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影响:元曲中的故事情节既有历史题材的描绘,也有民间风俗与传说的体现。

这些故事情节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更是对当时社会、生活、人文等方面的真实写照。

元曲中的语言表达和音乐形式也充分吸收了民间文化的元素。

民间文化的艺术价值: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往往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

元曲在吸收民间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社会需求:元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

民间文化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形式,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和慰藉。

因此,元曲在创作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喜好,吸收了民间文化的精髓。

由此来看,元曲之所以更倾向于民间文化,是有它那时的当下文化现实和历史原因决定的,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元曲和宋词的区别 词和诗的区别

元曲和宋词的区别 词和诗的区别

元曲和宋词的区别词和诗的区别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

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从本质上说没区别。

要说有区别,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为应和社会生活需求而对诗进行的改良,说白了,词就是方便演唱的诗。

而元曲则是在宋词的基础上,融入了胡人特色的词,是随着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而强制性推行的表现形式,所以元曲也叫胡曲,元就是元朝的意思。

宋词与元曲的最大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元曲在正字之外可在句首或句中加衬字,更自由,更灵活也更适合使用口语。

②两者用韵不同。

元曲用的是当时北方话音韵。

协韵方法是通押一韵不换韵。

③元曲对仗形式比较丰富,除偶句外,三句四句皆可对。

还有隔句对联珠对等。

此外,元曲还有”务头”、”俳体”等形式特点。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

词别名“长短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与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与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与特点唐诗、宋词和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三大瑰宝,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各自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唐诗、宋词和元曲的区别与特点。

一、唐诗的特点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凝练的语言:唐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为主,注重用意象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句来表达思想感情。

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两句简短的诗句,却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感悟。

2. 崇尚自然和豪放的情感:唐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唐诗还强调个人的情感表达,追求豪放的情感表达方式。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诗句既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表达了作者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3. 多样的题材和形式:唐诗的题材十分广泛,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有描写社会风俗的诗歌。

同时,唐诗的形式也多样,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等等。

二、宋词的特点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细腻、婉约含蓄:宋词注重描写细节,表达内心情感。

宋词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等细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同时,宋词也注重含蓄和隐晦的表达方式,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词句简短,但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追问。

2. 音乐性强:宋词注重音乐性的表现,追求词句的韵律和节奏感。

宋词常常配以曲调演唱,使词与曲相得益彰,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爱情题材广泛:宋词以爱情题材为主,描写了丰富多样的爱情经历和情感体验。

宋词中的爱情描写既有宫廷爱情,也有田园爱情,既有纯洁的爱情,也有悲欢离合的爱情。

三、元曲的特点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作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舞台化的表演形式:元曲是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因此注重舞台效果和表演形式。

唐诗宋词元曲的比较研究

唐诗宋词元曲的比较研究

唐诗宋词元曲的比较研究1. 引言•简介唐诗、宋词和元曲三种不同文学形式;•目的:探讨它们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2. 唐诗•背景介绍:唐朝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特点:•古典主义风格,追求严谨、规范;•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的结合;•叙事性强,注重意境和音乐美。

2.1 杰出代表•杜甫:抒发民生疾苦与自然感慨;•白居易:咏史怀古、纪实性写作;•王之涣:抒发壮志豪情。

3. 宋词•背景介绍:宋朝政治稳定,文化昌盛;•特点:–私人情感的表达,为个体而写;–建立于口头音乐的基础上,追求音律节奏美;–内容丰满、意境深邃。

3.1 杰出代表•苏轼:豪放派,热爱自然、抒发个人感情;•岳飞:军事词人,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李清照:女词人,抒发婉约柔情。

4. 元曲•背景介绍:元朝的大一统政权和繁荣文化;•特点:–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要素;–抒发复杂的情感和社会问题;–明确的角色设定和多样性的剧情。

4.1 杰出代表•关汉卿:创作《汉宫秋》等触动人心的散曲;•白朴:擅长描述在家庭环境中的爱情纠葛;•郑光祖:善于书写社会现象和历史题材。

5. 比较分析•根据时代背景和创作风格进行比较:•唐诗强调音乐美与意境,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思考;•宋词强调口头音乐的节奏美,聚焦私人感情与自然描写;•元曲注重戏剧性、多样性和社会问题的表达。

6. 结论•唐诗宋词元曲各有其独特之处,代表了不同时期文化对诗歌形式的影响;•它们在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并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古体诗近体诗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有啥区别?

古体诗近体诗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有啥区别?

【导语】“近”这个字指的是唐,“古”对应的是唐以前。

因为近体诗的成熟,唐朝涌现出了⼀⼤批的诗⼈,如:李⽩、杜甫、王维、⽩居易等。

下⾯就给⼤家介绍下古体诗近体诗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有啥区别?欢迎阅读! 近体诗⼤概形成于隋朝,成型于唐初,⼜叫格律诗。

将球对仗,合辙押韵,有严格的诗韵。

对字数、平仄、句式都有⾮常严格的限制。

但是⾃从唐朝成型以后完全成为准绳,以前的乐府诗,古风诗都边缘化。

近体诗需要有极⾼的⽔平,更加⽂⼈化,所以只要你是唐朝的⼈,不写两⾸诗那就不好意思说你是唐朝的。

不论是⼈⾯桃花相映红还是⼀⽚孤城万仞⼭! 宋朝的诗则是吹⾯不寒杨柳风,满园春⾊关不住。

但是因为宋词的原因,诗被弱化,退居⼆线。

近体诗的出现使得诗歌这个词完全分离诗⾬歌⽆关了,也代表职业化。

古体诗是有了近体诗之后对应的叫法,有五⾔六⾔七⾔四⾔以及杂⾔等等,还有乐府诗。

甚⾄还参杂了六朝时期的骈⽂如李⽩的《梦游天姆吟留别》,他的特点就是不拘平仄,不管对仗,完全平民化的诗。

古体诗的韵则⽐较宽。

词,本来是乐府词,起源于南朝梁,起初是谱曲唱的,但是⼀开始格律要求就⽐诗的更加严格,虽然韵更加的宽阔,但是平仄⼀个都不能错。

在宋朝出现了⼀⼤批的词⼈,苏轼、⾟弃疾、李清照、李煜等。

但是也是因为职业⽂⼈的介⼊,最终词不搭调。

也步了诗的后尘。

词在唐朝开始成型,全盛于宋朝,故称宋词。

宋朝的⼈要么唱⼀唱春花秋⽉何时了?可惜⼤江东去浪淘尽,或者说说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忧愁。

取⽽代之的是曲,曲这种⽂学形式出现是因为五代时期,⾦元以来关外等地少数民族涌⼊,他们的⾳乐与内地的完全不⼀样,最后词演变成了散曲。

散曲在元朝⼤放光彩。

张养浩、⽩朴、马致远等都留下了不少佳作。

散曲也⼀样,没有逃过⽂⼈的⼿,曲⼜称元曲,⾔外之意就是元朝的曲⼦,由于元朝⽂⼈地位格外底下,所以⽆所事事的⽂⼈只好寄情于⼭⽔之间。

闲暇之余写⼀写古道西风瘦马,读书⼈⼀声长叹!扩展阅读:唐诗宋词成就 扩展阅读:唐诗宋词成就 宋词不同于⼀般宋诗的散⽂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景完美结合。

元曲与唐诗宋词的风格差异

元曲与唐诗宋词的风格差异

元曲与唐诗宋词的风格差异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体裁和类型。

唐诗、宋词以及元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

尽管它们都是由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题和艺术风格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元曲与唐诗宋词在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

一、风格的根源元曲、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两大代表体裁,它们的风格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学传统。

唐诗宋词以音乐性为主要特点,这一特点源于唐宋时期的音乐艺术。

而元曲的创作则深受汉唐时期的散文和曲艺的影响,具有更明显的戏剧性和叙事性。

二、主题的区别唐诗宋词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关于山水、爱情、家国和人生哲理等方面的。

这些主题通常反映了诗人或作家的人生感悟和社会情感。

而元曲中的主题多与宫廷政治、历史事件以及爱情等社会现实有关。

而其中的历史事件则往往在戏曲中有一定的变通和夸张。

三、表达手法上的差异唐诗宋词中的表达手法注重于抒情、借景和比兴,优美、流畅的词句和音乐经常被用来表达情感。

而元曲通常以抒情、描写、抨击和讽刺为主要手法,用丰富的视觉语言表现场面,故事情节中常融入多种方式的表达方式,包括音乐、舞蹈、杂技等。

四、节奏和韵律的不同唐诗宋词往往有着规范的诗体、句式和韵律。

而元曲则没有很明显的固定格式,有很大的自由度。

元曲的节奏则较唐宋诗词更富于变化和跌宕,也更加注重于节奏的对比和变化。

五、现实与虚构的不同唐诗宋词通常侧重于诗人对现实的感受和认知,内容多与自然、生活等相关。

而元曲则偏重于虚构,其中的故事情节常受到历史事件和传说的影响。

同时,唐诗宋词中,情感并不是所有作品的重心,而在元曲中,情感往往是戏曲中的主要线索。

综上所述,元曲和唐诗宋词在历史、文化、主题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尽管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魅力,但是在细节和技巧上的不同,让这两种文化表现形式更加细腻和精妙。

这些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也提供了我们拓展欣赏领域和文学欣赏方向的广阔空间。

唐诗宋词元曲民歌有什么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民歌有什么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民歌有什么区别?篇一:宋词和元曲的区别宋词和元曲的区别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宋、元时,代有新变,诗之余为词,词之余为曲,各相争雄。

文学史上所说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诗体。

唐诗基本上是五、七言诗,词、曲则都是长短句。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后两个阶段是词与散曲。

词与散曲在本质上都属于诗,它们和诗一样,有着大体相同的渊源;共发生和发展都和音乐密切相关;它们都既可唱可咏,又同样要倚声填词,合辙押韵,讲究形、音、意的俱现。

词与散曲原本都是“民间物”,属于民歌一类,久已有之。

其曲调,依民族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时代的改换而有所变迁。

它们的发展规律正所谓“人民创造,文人加工,新陈代谢。

”词和散曲产生后都走了一条由俗到雅,由民间而人文人的道路。

如同鲁迅所说:“词曲之始,也都文从字顺,并不艰难”,“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

我们这里不谈诗,只谈当时词和曲这两种新诗体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上的区别。

一、词和曲在内容上的区别词与散曲,共主体并不属于浴文学,它们反映的大都是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和思想情趣。

只有少数表现人民痛苦的作品,这是值得注意的。

就内容而言,宋词一般反映了:1.爱国的激情和抗敌的壮志。

2.都市的繁荣和个人的享乐。

3.世情的感伤和归隐的清高;4.丧国的悲恸和人民的痛苦。

(人们对宋词知之较多,这里不例举了)散曲是在师承诗词和宋金民歌、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从一开始在创作上就兼具了稚俗两种倾向,前者更多地接受了诗词的熏染,后者更多受到了民歌的影响;再加上新的时代的条件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散曲的美学形态与传统诗词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词之异于诗也,曲之异于词也,道迥不侔也。

”(王骥德:《曲律》)由于“主旨”、“作意”的不等、不同,才导致诗词往往讲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元散曲则可哀可伤,敢怨敢怒,狂歌当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者执行民族歧视政策,对汉人、尤其是南人中的知识分子特别歧视,有所谓九儒、十丐之说。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首先,他们形成的时代不同。

唐宋元三个朝代不同,自不消说;其次,他们的格式不同,唐诗讲究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和韵。

宋词,体式灵活,又称“长短句”。

元曲继承了唐诗和元曲的主要特点,只是更加灵活一些。

再次,产生的背景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唐诗是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江山大一统和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诞生的。

唐人总结了诗经和乐府等前人诗歌的成就基础上,将诗歌的格律进行系统化和格式化。

使得唐诗的创作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体式。

为了区别于以前朝代的诗歌,史称“新体诗”。

宋词是在唐诗以后形成于青楼乐坊,用来和着音乐进行演唱的,由于有固定的曲式(又称“词牌”),所以将创作宋词称为“填词”。

元朝以后,蒙古人统治中国,对汉族的知识分子实施打压政策,很多文人郁郁不得志,于是,转入到民间戏曲的创作中来。

所以,促进了元曲的大繁荣。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词最初主要流行於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和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终於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

《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

唐诗、宋词、元曲三者韵律的对比分析

唐诗、宋词、元曲三者韵律的对比分析

唐诗、宋词和元曲韵律的对比分析一. 引言唐诗、宋词和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成就,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审美特色。

其中,韵律是这三种文学形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对唐诗、宋词和元曲在韵律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二. 唐诗的韵律特点1.平仄:唐诗以平仄格律为基础,平指声调平缓,仄指声调变化;通过平仄的变化来形成押韵。

2.押韵方式:唐诗以多义押韵为主,即在同一字音下存在多个意义的字作为押韵字。

3.音节长度:唐诗中每个字都有固定的音节长度,这种恰当选择可以使整首诗节奏感强烈。

三. 宋词的韵律特点1.平仄: 宋词以平仄格律为基础,但相较于唐诗更加自由。

2.押韵方式:宋词倾向于叠韵,一个音节或者多个音节与前一句的某个音节押韵。

3.音调变化:宋词中的音调变化较为灵活,这使得整首词的韵律感更加生动。

四. 元曲的韵律特点1.平仄: 元曲以平仄格律为基础,但相比唐诗和宋词更加自由,不拘泥于传统规则。

2.押韵方式:元曲兼容并蓄,采用了许多不同押韵方式,包括押头、押尾等。

3.音乐性:元曲在表演形式上注重娱乐性和表现力,以歌唱、舞蹈等形式展示其独特的韵律美。

五. 唐诗、宋词和元曲韵律的异同点1.形式上的差异:唐诗是四言或五言绝句,宋词是七言或十一言绝句,元曲常见的形式有杂剧、散曲等。

2.平仄与自由度:从平仄格律角度看,唐诗最为规范,宋词稍有放松,元曲则相对自由度更高。

3.押韵方式:唐诗以多义押韵为主,宋词倾向于叠韵,而元曲兼容并蓄采用了多种押韵方式。

六. 结论唐诗、宋词和元曲在韵律特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唐诗注重平仄格律和多义押韵,宋词更加注重音调变化和叠韵,而元曲则倾向于自由多样的押韵方式。

这些不同的特点使得这三种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不同时期所呈现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内涵。

唐诗宋词元曲的风格特点解析

唐诗宋词元曲的风格特点解析

唐诗宋词元曲的风格特点解析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风貌。

本文将分析这三种文学形式的风格特点。

一、唐诗的风格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唐诗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唐诗注重形象描绘。

唐诗家善于运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使诗歌更加具体、鲜活。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些形象描写使诗歌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唐诗注重音韵美。

唐代的诗人们很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节奏感,追求声调的和谐与优美。

他们善于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使诗歌的语言更加优美动听。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种音韵的和谐使诗歌更加悦耳动人。

最后,唐诗注重意境的营造。

唐诗家追求意境的深远和超脱,他们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这种意境的营造使诗歌更加富有哲理和内涵。

二、宋词的风格特点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

首先,宋词注重抒情。

宋词家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感受,他们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种抒情的方式使词歌更加贴近人心。

其次,宋词注重细腻的描写。

宋词家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使词歌更加具体、生动。

他们注重细节的描写,通过细腻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词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最后,宋词注重音乐性。

宋词家注重词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追求声调的和谐与优美。

唐诗宋词元曲的异同

唐诗宋词元曲的异同

唐诗宋词元曲的异同唐诗宋词元曲的异同唐诗宋词元曲的异同有哪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唐诗宋词元曲的异同吧~异:一是朝代不同,分别是唐和宋;一是题材不同,分别是诗和词。

对于第二点,大致说一下:诗分律诗和古风两类。

律诗大约开始出现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有严格的格律,字数和句数都有严格的规定。

例如七律、五律、七绝、五绝等,分别是八句每句七字、八句每句五字、四句每句七字、四句每句五字等。

古风没有严格的格律,字数和句数也不规定。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就属于古风类,名作有我们熟悉的〈卖碳翁〉等。

词又叫长短句,句子长短不齐,但并不是自由诗,在每一个词牌下,对于字数、句数、压韵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故作词又叫“填词”,即根据词牌的规定填出词。

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

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

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

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

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

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

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

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

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宋词与元曲的区别一、曲字数上更自由。

比如说一个词牌限定字数很少能再变化,即便有变化也会在词牌上反映出来,比如添声,偷声,摊破,添字,减字。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介绍

了9861 唐朝唐朝诗歌发展路线:唐代诗文大概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几个阶段。

初唐前期时主要受南北朝的影响,追求华丽词藻,讲究声律对偶,题材单一,代表为宫廷诗人上官仪的“上官题”;初唐中期“四杰”的作品中以“诗言志”为创作取向。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对初唐浮艳诗风或较单一的体制有所突破和革新。

其创作在形式上虽未完全摆脱齐梁遗风,但内容与气骨方面已大有突破;后期陈子昂明确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既抒写社会现实内容又抒发具有时代美学深度的思想感情,给唐代诗人指出了一个正确的创作方向。

盛唐时期: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

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

盛唐诗人主要分为浪漫主义诗派、现实主义诗派、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四派。

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中唐时期:以元稹和白居易为领袖的中唐诗歌流派元白派,其诗文特点是重写实、尚通俗。

晚唐时期:晚唐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晚唐诗风偏于寓古刺今,诗风带点颓然伤感的色彩。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 宋词宋词的发展路线: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最初主要用于配合宴会的音乐进行演奏,供娱乐之用。

词始于唐代,定型于五代,兴盛于宋代。

词开始主要以描写艳情为主,所以有“诗言志词言情”的说法。

晚唐时期的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以及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词体奠定了词的抒情风格。

到北宋前期苏东坡等人提出复古,正是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诗的高远古雅复归。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花间派。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晏殊、秦观、李煜、欧阳修等。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3 元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的风格特点与区别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的风格特点与区别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的风格特点与区别1. 唐诗的风格特点与区别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其风格特点和其他时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唐诗注重表达感情和描绘景物,形式多样化,包括律诗、绝句以及长篇叙事诗等。

唐代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更为细腻含蓄,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2. 宋词的风格特点与区别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繁盛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宋词追求自然真实、婉约清新,强调借景抒情和婉转表达思想感情。

同时,在题材选择方面,宋词不仅涉及爱情、离别等传统题材,也开创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主题。

3. 元曲的风格特点与区别元曲是指元代戏曲艺术形式中的四大剧种:杂剧、元曲、西皮和南曲。

元曲在剧本结构上有一些独特之处,如快板、拍场等形式的运用。

在表演风格方面,元曲注重舞蹈和音乐的配合,力求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丰富戏剧效果。

4. 明代文学的风格特点与区别明代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小说,《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中的经典之作。

明代小说注重写实,对社会现实进行揭示与批评;同时也注重刻画人物心理状态,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情节安排来吸引读者。

5. 清代文学的风格特点与区别清代文学对古典主义传统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在诗歌创作上往往追求规范和秩序,讲究语言雅致、意境深沉。

散文方面,则更多地关注宏观社会问题,并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议论和批评。

结论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在风格上存在一定差异。

唐诗多变化形式,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宋词婉约风格凸显,追求情感的细腻表达;元曲在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独辟蹊径;明代小说以写实刻画为主,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与批评;清代文学则较为规范、注重雅致。

通过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古代诗词的风格特点与区别,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其独特价值。

了解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的流派特点

了解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的流派特点

了解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的流派特点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又以唐诗、宋词和元曲三个流派最为闪耀。

这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潮流。

本文将深入了解唐诗、宋词和元曲三个流派的特点。

一、唐诗的流派特点唐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大谱系,而五言又有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两个流派。

唐诗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五言绝句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体形式,其每首诗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计二十个字,形式固定。

五言绝句通常以抒情、描写自然、讴歌英雄或表达哲理为主题。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静夜思》等都是五言绝句的经典作品。

五言律诗是以律诗的形式创作的五言诗,它相比于五言绝句更加宽松,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五言律诗既能表现作者的情感,又能展示诗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都是五言律诗的代表作品。

二、宋词的流派特点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流行于宋代,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巅峰。

宋词分为南宋和北宋两大流派,其特点是婉约、唯美、情感真挚。

南宋时期,词歌发展达到了顶峰,形成了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

婉约派注重意境抒发,以细腻委婉的表达方式,描绘了温馨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深情厚意。

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婉约派的经典之作。

北宋时期,与婉约派相对的是豪放派,以苏轼为代表。

豪放派追求豪情壮志,气势磅礴,一派豪放不羁的风格。

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都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作。

三、元曲的流派特点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其分为元杂剧、元散曲和元近体诗三个流派。

元杂剧是以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为主要特点的曲艺形式,它包括元杂剧、元曲、元宝选等多种形式。

元杂剧以其丰富多样的剧情、多样化的角色和强烈的感情表达,吸引了大量观众。

王实甫的《西华山》、郑光祖的《汴京赋》等都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品。

元散曲是元曲中最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的形式,它既可以描绘现实生活,又可以表现抒情情感。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篇一:唐诗宋词元曲上联: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七朝六绝唱下联:李篆曹隶颜楷王行张草金石刀刻,传统书法五体一脉承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

某个时代的文学是某个时代的文化的一个元素,同时某个时代的文化是某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文化与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特定时代的文学必然会深深地烙上这个时代的印记。

唐宋以及宋元的朝代更替,是政治上的巨大变革,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热切地期待社会稳定,经济在受到战争破坏后渐渐复苏、发展,文学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渐渐突显出来。

随着宋代政治、经济的成熟繁荣,宋词也进入了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

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

元曲也称元戏剧,它的出现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文学更加地平民化,这是受到元朝政治体制的影响。

以汉人为主的文学创作主体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社会中下层的大众生活。

诗词曲等文学样式的更新,也彰显了文学创作者的勇于创新的精神。

宋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

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

“词”就这样产生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宋诗步唐诗后尘,虽也自成景象,但总体水平难以超越唐诗。

既然诗这种文学样式不能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特征,人们就将目光放在了在唐时刚萌芽、起步的词上,随着一大批优秀词人的涌现,使宋词达到了一个新的文学高峰,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也使词成为了宋代的一个特征。

同样是咏史怀古的文学作品,元曲和唐诗、宋词有何本质区别?

同样是咏史怀古的文学作品,元曲和唐诗、宋词有何本质区别?

同样是咏史怀古的文学作品,元曲和唐诗、宋词有何本质区别?文|丁十二怀古,是文学中的一个热门题材,唐诗、宋词自不必言,元曲中也不乏诸多怀古散曲。

那么同样都是怀古,元曲和唐诗、宋词有何不同?要说三者的不同,首先要说一下三者之间的关联。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我国历史悠久,从《诗经》到现代诗,诗歌见证和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而唐诗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和里程碑。

与唐诗相对应的则是宋词和元曲。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又称长短句、诗余,所以词的本质是诗。

另外由于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至宋达到顶峰,故后世多称之为宋词。

但这并不意味着宋代没有诗,唐代没有词,所以唐诗宋词的说法多少有点互文的手法在里面。

与之不同的则是元曲,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统称,元曲虽然同样由诗歌发展而来,但它的确只属于元代,在唐、宋时期是看不到的。

(注:本文中讲到的元曲均指元散曲,不含杂剧。

)既然宋词、元曲都是由唐诗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又有何区别?为什么会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用今天的话来说,宋词是一种高大上的文学体裁,而元曲则属于接地气的艺术表达形式。

词贵雅,曲贵俗。

这是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辞藻华丽,读完一遍只觉得好,但真正好在哪里却又说不出来,甚至连作者表达的意思也未可知。

词中涉及太多典故和高雅含蓄的说法,需要深挖、查阅大量资料才能一步步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相较于宋词的“雅”,元散曲则完全不一样,不仅语言通俗易懂,其中还多用俚语,甚至将用典与俚语、俗语、方言结合,形成其独特的“俗”的艺术表达形式,成为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的一座丰碑。

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

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唐诗与宋词历来并称“双绝”,是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两朵奇葩,她们以奇崛的'姿态、脱俗的神韵争奇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代表作品,欢迎阅读。

一、唐诗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二、宋词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点绛唇曾允元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三、元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文坛的瑰宝,那么大家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1】首先,他们形成的时代不同。

唐宋元三个朝代不同,自不消说;其次,他们的格式不同,唐诗讲究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和韵。

宋词,体式灵活,又称“长短句”。

元曲继承了唐诗和元曲的主要特点,只是更加灵活一些。

再次,产生的背景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唐诗是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江山大一统和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诞生的。

唐人总结了诗经和乐府等前人诗歌的成就基础上,将诗歌的格律进行系统化和格式化。

使得唐诗的创作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体式。

为了区别于以前朝代的诗歌,史称“新体诗”。

宋词是在唐诗以后形成于青楼乐坊,用来和着音乐进行演唱的,由于有固定的曲式(又称“词牌”),所以将创作宋词称为“填词”。

元朝以后,蒙古人统治中国,对汉族的知识分子实施打压政策,很多文人郁郁不得志,于是,转入到民间戏曲的创作中来。

所以,促进了元曲的大繁荣。

诗与词的区别【2】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词最初主要流行於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和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终於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

《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

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好象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

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若强盛,那么它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这里文指的是文风或者说一个社会的风气吧,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专门读书,钻研学问的话,那么就必须脱离生产劳动,也不能去打仗,这在宋朝就叫做"养士""八股"确立之后,天下的秀才就专门来钻这个东西捞取功名利禄养活自己,所以也就没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个国家"文风"越盛,那么做实事的人就越少,这个国家也就会出问题了。

历朝写诗的人很多,宋诗也很有名,为什么独独诗以"唐"命名呢?唐诗就算是歌颂风花雪月,也有一股质朴的美,透露出这个民族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而宋词则是比较多矫饰浮夸的文风,一个国家的文化若是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那么它就是强势的,有生命力的,比如现在的美国,和亲政策如果是汉朝使用,那么是一种缓兵之计,修养生息的方法,但是宋朝,我看不到它起了什么好的作用,割地求和,苟延残喘而已,有的论者居然还说“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和解”,我真不知是何居心所在?倘若日本灭了中国,那么慰安妇也可谓民族和解的先锋了,呵呵。

在进化论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和“假设”,只有残酷的现实,呵呵,宋朝被野蛮民族灭掉,这就是结果,而士大夫群体人格的堕落,从这个帮闲享乐的社会就开始出现征兆了。

“诗中有画”是诗词创作的高境界,也是诗词评论中常用的褒扬之辞。

这里的诗中这“画”大体上蕴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形体,二是色彩。

李清照照词《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划了娇弱的体态。

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闰中少妇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诗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诗词画意。

本文试图略去诗词中有关形体的刻划,单纯对其色彩加以品评。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诗词中生动的形体刻划影响我们对色彩的品味,另一方面暂时放置“形体”不论,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诗词中有关色彩描绘的丰富内含和艺术魅力。

一、两类色彩,风格各异。

唐宋时代的诗人十分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并在作品中把这些色彩生动地表现出来。

他们不像画家那样把色彩直接铺陈在读者面前,而是通过对于色彩的描绘和形容,通过读者的想象,间接地把动人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总观诗人笔下描绘和形容色彩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有明确色相的色彩的词。

如:赤、红、橙、蓝、紫、黑、白等。

这类词每一个都表现了明确而固定的色相。

不论是单独出现,还是同别的词组成其它语汇,这类词所表现的色相都有是固定不变的。

无需依靠上下文义来判断。

例如:1、“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2、“朱门酒肉臭。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3、“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4、“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5、“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6、“霜黄碧梧白鹤。

”(杜甫《暮归》)7、“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8、“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这类描绘色彩的词不论在什么环境中,其色相不变。

第二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没有固定色相的色彩的词。

这类词所描绘的色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各不相同,要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

如:青、绿、碧、苍、翠等词。

例如:1、“青”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不同的色相。

“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其中青为蓝色;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青为灰蓝色;在“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漫兴》)中青为石绿色;在“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中青为灰绿色;而在“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中青则为黑色。

2、“碧”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色相也是各不相同。

“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明月不归沉碧海”(李白《哭晁卿衡》)“闲来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万里浮云卷碧山”(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这些句子中碧空、碧水、碧山、碧草所描绘的色相各异。

碧空描写蔚蓝色的天空;碧水形容澄澈的绿水;碧山指的是翠绿的山峦;碧草即是嫩绿的青草。

碧字所描绘的具体色彩,只有品味全诗方可领会。

3、“翠”字在“翠掩重门燕子闲”(郑会《题邸间壁》)中为绿色,而在“燕姬翠黛愁”(杜甫《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中则为浓黑色。

4、“苍”在色相的表现上更为宽泛。

“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游园不值》)“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高标跨苍穹”(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日暮苍山远”(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山转苍翠”(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此五句中苍字所表现的色相各不相同。

总观上述两类词在诗词中的具体运用,会让人明显地感觉出不同的色彩风格。

第一类词表现了明确色相,产生出一种明快、清爽的色彩效果。

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强烈的激情。

红、黄、橙、蓝、紫等每一个词都浸透了诗人的心绪。

第二类词与第一类词相比显得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在苍、翠、青等词汇的运用上,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这类词像是寄托了某种弦外之音,造成一种细腻、繁复、微妙的色彩效果,以其丰富的节奏韵律创造了另一种美的境界。

二、两种手法,各显千秋。

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手法是各不相同的。

如同画家用同样的颜料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一样,其手法是丰富多样的。

这里把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典型手法粗略地归纳为两种,并加以简单地分析。

一是对比调合法。

这是唐宋诗人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描绘色彩的手法。

这种手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生活中各种色相的个性。

根据色相之间的对比程度,我们可以把这种手法归纳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强烈对比,即不同色调的色彩对比。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江南绝句》)中“红”对“绿”,“紫蝶黄蜂俱有情”(李商隐《二月二日》)中“黄”对“紫”‘“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中“白”对“青”,这些不同色调的色彩都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又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中莲叶和天色形成一个绿色的调子,而荷花和落日又形成了红色的调子,两种调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再如“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乡村四月》)其中山野之绿和江水之白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晚花红片落庭莎”“一霎好风生翠幕”(晏殊《浣溪沙》)其中的色彩对比也属此类。

此类对比,色彩反差强烈,色调明快。

表现的情感多为欢悦、活泼,意境通常是柳暗花明,生机盎然。

第二种类型:和谐映衬,即相同色调的色彩对比。

“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客路青山外,行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这些诗中的“紫”与“红”、“青”与“绿”等都是同一色调的色彩构成了和谐的映衬。

以上两种类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许多情况下是同时存在相互映衬的。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大面积的江水之碧和小面积的飞鸟之白相对比,江水愈绿就显得飞鸟愈白;大面积的山色之青和红得欲燃的山花相对比,山色愈青显得山花愈红。

但水面和青山又是和谐地统一于青绿色的调子之中。

这样使整个画面既有和谐的基调,又有鲜明的对比,色彩丰富,清新明快。

又如“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白玉蟾《早春》)其中“浓”与“淡”、“深”与“浅”可说是鲜明的对比,又形成了和谐的映衬。

淡淡的烟雾和浓重的月色罩住初放的梅花,梅花的影子随着月亮的移动,或深深地投入水中,或浅浅地印在沙滩上。

在浓淡、深浅的对比和变化之中形成了一幅色调丰富的画面。

第三种类型:点彩调合。

在交替使用对比和映衬的过程中,抓住一对色相由强烈对比向和谐映衬转化的一瞬间进行描绘就产生了这第三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