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蜀素帖单字高清之一《拟古》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https://img.taocdn.com/s3/m/59870bb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4.png)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第一帖-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原本只是王羲之致朋友的尺牍(短信)。
在一场大雪之後,天晴的时刻,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遂提笔写信问候。
缩略图局部图《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
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
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
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
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第二帖---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缩略图局部图第3帖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本帖无款印,纸本25.5×33.6CM,七十八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
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
蜀素帖单字放大
![蜀素帖单字放大](https://img.taocdn.com/s3/m/887e637a27d3240c8447ef2e.png)
蜀素帖单字放大《蜀素帖》,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
今藏于台北的国立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诸体诗》,清乾隆末年编篡《石渠宝笈续编》时取今名。
《蜀素帖》纵长27.8厘米,横长270.8厘米。
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用的。
当时许多书法家只敢在蜀素上书写少许字,直到米芾才在上面写的满满的八首诗句。
此作可说是米芾早年的力作,董其昌以“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来形容。
用笔的快慢、轻重、起收及转折,不拘一法,收放自如。
结体偏纵长倾侧,表现灵动。
相同字都有不同的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
书风完全显露出米芾“不偶于俗”的人格特质。
《蜀素帖》真迹在明代时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人收藏,清代曾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
《蜀素帖》曾摹刻入《戏鸿堂帖》及《三希堂帖》等,民国初年,其墨迹经北京的延光室(书画出版社)按黑白摄影柯罗版印刷的形式出版。
北宋时,蜀地(四川)生产一种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为蜀素。
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个长卷,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只在卷尾写了几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诗,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
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
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米芾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他在上面题了自作五七言八首诗,这就是《蜀素帖》。
此卷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此卷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
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
米芾蜀素帖释文
![米芾蜀素帖释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f0a6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2.png)
米芾的《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此帖是米芾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其中《拟古》二首是其代表作。
释文: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
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絳烟,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羽介所託殊。
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
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
报汝慎勿语,一欲堕泥涂。
吴江垂虹亭作。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瑠桑霜金破柑。
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
何须织女支机石,且戏嫦娥称客星。
时为湖州之行。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诵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綵牋书尽翦江波。
重九会郡楼,山清气爽九秋天。
黄菊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甯有后。
群贤毕至猥居前,杜郎闭客今焉是。
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
老来情味向诗偏,和林公岘山之作。
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
赏析:此帖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
《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
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
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
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原文及译文
![《蜀素帖》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7d1bd3b90d6c85ed3ac64a.png)
《蜀素帖》原文及译文《蜀素帖》,顾名思义,就是写在蜀地产丝绸上的帖子。
相对于常用的纸,丝绸是一种新的书写材料,质地粗糙且吸墨能力差,这就对笔的掌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纸上的美,呈现于丝绸。
写字嘛,就是笔与纸的游戏,当一个角色生疏时,只能寄托于熟悉的那个角色了。
从效果来看,米芾对笔的掌握,炉火纯青了。
蜀素主人林希,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好的东西,就要方方面面都要好,字好,书写材料也要好。
这样,才可以反复把玩欣赏,怡悦身心。
这一点,本人感同身受:一张牛皮席,就要最大的,最厚的,最贵的;一把梳子,就要牛角的,还要白牛角的,还要最长的,最贵的。
当然,现在虽然条件受限,但那份心是不会变的。
米芾寄情山水,但是对于庙堂还是有些眷恋的,这也是读着四书五经长大的通病,再道家,也只是表象。
此地无银三百两,一直说自己钟情山水、没有庙堂之苦的人,越是心情复杂啊!否则,怎么会“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呢?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美,在太湖;杭州之美,在西湖。
那么,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才算是美景呢?从历代文人评判的结果看,就是江浙地区:有山、有水、有雨、有雾;随后,有茶、有桥、有车、有船、有运河。
图1蜀素帖拟古(一)原文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
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
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
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
报汝慎勿语,一语堕泥涂。
译文青松刚劲,身姿挺拔;直插云宵,耻于曲盘。
好多滕蔓杂树,互相牵连着露出松端,与之相争高下。
秋天到了,山花灿烂,如紫烟一般;彩云旖旎,如织锦般华丽。
对此,青松无感,也不标新立异与之争艳;只是在阳光的照射下,从自身的缝隙中,向松林里射出一圈圈光斑,美丽极了!柏树见此,吐出了柏籽效仿;仙鹤看到了,也缩起了脖子,自愧不如。
青松原本并不华丽,它是如何位列岁寒三友呢?龟与鹤年寿相当,可它们外形差异甚大,一个是羽毛,一个是鳞甲。
北宋四大家之米芾的作品《蜀素帖》详情
![北宋四大家之米芾的作品《蜀素帖》详情](https://img.taocdn.com/s3/m/9dc5c07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b.png)
北宋四大家之米芾的作品《蜀素帖》详情米芾蜀素帖米芾,字元章,汉族人,姓米也姓芊,陕西人,后来迁到了北襄阳,也曾在江苏镇江定居过,米芾是北宋的书法家、鉴定家、画家和理论家,在北宋当时很有名的“宋四家”中,其中一位就米芾,他曾经在学校里当过老师和书画博士,还当过礼部员外郎。
米芾《蜀素帖》部分米芾擅长写诗文,画书画,还懂得鉴别物品的真假,米芾创立了米点山水,米芾的性格很怪异,行为举止也有些疯狂,曾有人叫他“米颠”。
《蜀素贴》是米芾的作品,长29.7厘米,宽284.3厘米,71行658个字,上面一共有八首诗,蜀素贴也叫做“拟古诗帖”,为什么会叫蜀素贴呢?蜀是指蜀地,现在指的是四川,四川有一种质量好的本色绢布,就叫做蜀素,蜀素的制作很讲究,上面织的是乌丝,是很珍贵的物品。
当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将它裱成了长卷,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在上面题诗写文什么的,但是传了三代却没人敢在上面写什么,后来米芾见到之后便在上面写了五七言八首诗,写得随手自如像如鱼得水一般一挥到底,当时米芾三十八岁,他的文采令人瞠目结舌,这就是“蜀素贴”。
米芾蜀素贴结构笔法很率意,结体很诡异,独具一特的风格跟晋唐以前和平简远的书风大不相同,蜀素贴创造出了神采奕奕的意境,后人称它为中华第一美帖,现在它被收藏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里。
米芾作品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要么是在词赋上有很高的造诣,要么是在书法上功夫精妙,要么是在诗文创作上独有成就,而很难有人精通各家所长于一身,比如说欧阳修,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最高,再如李白,写诗无数,被称为“诗仙”,再比如张旭,在书法艺术上有极深的造诣,等等,众多著名的古代文人都有其精通的艺术,虽然对于别的方面有所涉猎,却也未达到精通的境界,而有一个人与他们都不同,他不仅能写诗,能作文,擅长书画,精通鉴别,对于收藏也有很高的热情,此人便是米芾。
米芾像说起米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另一个雅号“米颠”,这是由于他在行为举止穿着方面的怪异和癫狂形态而被当世人起的一个名号,他遇见奇石都会称兄道弟,故而得此名号也算是吻合他的性格和行为。
学米芾行书的朋友都收藏了,多图详解米芾的每一个字!
![学米芾行书的朋友都收藏了,多图详解米芾的每一个字!](https://img.taocdn.com/s3/m/5976d7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3.png)
学米芾行书的朋友都收藏了,多图详解米芾的每一个字!16个字代表米芾特色《蜀素帖》是练习行书的书法爱好者的必修课之一,米芾的这件作品写得十分灵动,用笔和结构特色非常明显,最能体系米芾沉着痛快的感觉。
本文选取16个最能代表米芾好书法特色的字,进行单字解析,以飨读者。
一、凌凌字本是左右结构,一般人行书往往容易把它写得很散。
米芾这个凌字处理得很巧妙,他把左边两点水,有意地往上提升,跟右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左右两部分非常紧凑。
二、古这个字字形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并不好写。
米芾的巧妙之处,将“古”字写得像一个倒三角形,上面大,下面小,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险绝之势。
用笔比较厚重,中锋行笔缓慢,写出了古朴厚重的味道。
三、牵“牵”字写得非常灵动轻巧,笔法上以中锋用笔为主,上大下小的结构,加上造型上取斜视,配以柔韧的线条,起笔很高,有意拉开距离,使全字斜中求正、收放自如。
四、旖这个字的结构上左右相互依靠,下半部分形成巨大空间。
笔法上左边的首点圆润,撇与横折挨得很紧。
右边的最后一笔,拖得很长,以蟹爪钩收笔,这是米芾的典型写法。
五、得“得”字左右结构,左边取斜势,右边取起正势,一斜一正,相得益彰。
左边形体收敛,右边结构放纵,左右间相互依靠,中间又有大片的空白,显得疏密有致。
六、寒“寒”字写的形体挺拔,侧锋起笔,宝盖头的提按,使得笔法跳跃,很有韧劲。
中间两竖写得很挺拔,右边捺笔收敛为点,与下面两点参差错落,收放有度。
试想一下,如果把右边的捺画写长,那就不好看了。
七、附“附”字写得非常巧妙。
一方面,在形体上进行了笔画精简,将原本复杂的笔画,化繁为简。
另一方面,写得参差错落,重点体现在三笔竖画上面,无论是长短、轻重、方向,都不相同,体现了求同存异、不拘一格的艺术特色。
八、雨“雨”字写得活泼可爱,疏密有致。
以中锋的用笔方式轻盈流畅地写下,起笔化横为点,下半部分开张,中间四点以牵丝相连,浓重收敛,形成虚实对比关系。
九、垂垂字写得张扬而又稳重,如果把外形用笔画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米芾拟古原文与翻译
![米芾拟古原文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f7c55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2.png)
米芾拟古原文与翻译
【最新版】
目录
1.米芾简介
2.米芾的《拟古》诗
3.《拟古》诗的翻译
4.《拟古》诗的赏析
正文
1.米芾简介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著称,诗风多样,富于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米芾的《拟古》诗
《拟古》是米芾创作的一首诗歌,全文如下:
寒夜客来茶,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3.《拟古》诗的翻译
寒夜里有客人来访,主人煮茶招待。
竹炉中的水烧开了,火苗初现红色。
窗前的明月与平常并无两样,但有了梅花的点缀,景色便显得格外不同。
4.《拟古》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寒夜客来茶为背景,通过窗前月、竹炉火、梅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雅、宁静的意境。
诗人通过梅花的点缀,将平常的窗前
月景色升华,寓意着平凡的生活中,只要有了艺术的熏陶,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同时,这首诗也抒发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美好生活的向往。
01蜀素帖
![01蜀素帖](https://img.taocdn.com/s3/m/43d52f3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3.png)
01蜀素帖创作背景米芾生性常喜欢到太湖之畔游山玩水,吟诗赏石。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的九月,应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之邀请,赴太湖近郊的苕溪游览。
正值时宜,米芾遣兴抒怀之余赋诗数首。
临行前,林希取出珍藏二十多年的蜀素一卷,请他题写诗文。
米芾信手而成此《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赏析:北宋时,蜀地(四川)生产了一种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为蜀素。
有个叫作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个长卷,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只是在卷尾写了几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来题诗,以遗子孙,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
因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而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
一直到了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米芾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般,他于上面题了自作五七言八首诗,这就是《蜀素帖》。
此卷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得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此卷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所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在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简/繁体原文及译文:《拟古/擬古》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
青松勁挺姿,淩霄耻屈盤。
译文:青松刚劲地挺着它的身姿,直插云宵而耻于曲盘。
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
種種出枝葉,牽連上松端。
译文:好多滕蔓杂树,互相牵连着露出松端,与之相争高下。
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
秋花起絳烟,旖旎雲錦殷。
译文:秋天到了,山上的适季花儿忽然盛开,紫红一片,美丽得象云锦一般。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
译文:对此,青松不感到羞辱,也不标新立异与之争艳,只是在阳光的照射下,从自身的缝隙中向松林里射出一圈圈斑斓的光丸,美丽极了!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
柏見吐子效,鶴疑縮頸還。
译文:柏树见此,吐出了柏籽效仿;仙鹤看到了,也缩起了自己的颈项,自愧不如。
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青松本無華,安得保歲寒。
蜀素帖
![蜀素帖](https://img.taocdn.com/s3/m/cda4984fbe1e650e52ea99b3.png)
一业
元 舍夷肘漫 佑 殊漫。仕 戊 涂存少平 辰 莫口有生 九 回。俳四 月 首一辞方 廿 。官能走 三 聊骂。 日 具鬼多 。 三。与 溪 径老英 堂 资学才 米 。鸱并 黻 fú 取 肩 记
题识: 增城嗜书,又好米南宫书,余在长 安得蜀素摹本,尝与增城言米书无第二,但 恨真迹不可得耳。□二十余年,竟为增城 有…… 犹有蜀素存米者,幸逭郁攸献晋卿。 堪与渔村为合璧,似争兰畹擅连城。书虽涉 放原归整,□固云颠颇具英。磬折幽光非谬 誉,谓狮捉象是精评。 癸卯仲春上澣
鱼断《一将厌 金云吴语上曳 ( 一 江 堕 云 yè 霜 片 垂 duò 衢 尾 ) 洞 虹 泥 qú 居 破庭亭涂。。 柑帆作。报以 。,》 汝竹 rǔ 两 好玉 慎附 作破 勿口 新鲈 语, 诗 ,相 继
时机辨泛苎 为石水泛, 湖,天五垂 州且形湖虹 之戏。霜秋 行常何气色 娥须清满 《称织,东 入客女漫南 境星支漫。 寄。 不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 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 装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宝,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 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 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 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蜀素帖》经宋代湖州 (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後,一直到北宋元 祐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邀请,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 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请米芾书写,米芾才 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诗。卷中 数诗均是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卷末款署“元祐戊辰, 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
自旖连屈青拟 立 yǐ 上 盘 松 古 ,旎松。劲》 nǐ 舒 端种挺 光云。种姿 射锦秋出, 丸殷花枝凌 丸。起叶霄 。不绛,耻 羞 jiàng 牵年。本效 。种寿 无, 鹤种齐 华鹤 有是, ,疑 冲灵羽 安缩 霄物介 得颈 心,所 保还 。 ,相 龟得
[转载]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三篇(高清图配完整释文)
![[转载]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三篇(高清图配完整释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20427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0.png)
[转载]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三篇(高清图配完整释文)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前后共三跋。
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释文:增城嗜书,又好米南宫书,余在长安得蜀素摹本,尝与增城言米书无第二,但恨真迹不可得耳。
凡二十余年,竟为增城有。
亦是聚于所好。
今方置棐几。
日夕临池。
米公且有卫夫人之泣。
余亦不胜其妒也。
董其昌题。
释文: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余先得摹本,刻之鸿堂帖中。
甲辰(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新都吴太学携真迹至西湖,遂以诸名迹易之。
时徐茂吴方旨吴观书画,知余得此卷,叹曰:已探骊龙珠,余皆长物矣。
吴太学书画船为之减色。
然后自宽曰:米家书得所归。
太学名廷,尚有右军《官奴帖》真本。
董其昌题。
释文:崇祯七年(1634)。
岁在癸酉(1633)子月。
申甫计偕入都门。
再观于东华门邸中。
一似米老重观研山。
第无玉蟾蜍泪滴之恨。
董其昌识。
时年七十九岁。
米芾神作《蜀素帖》高清晰,附释文
![米芾神作《蜀素帖》高清晰,附释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b7fbe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3.png)
米芾神作《蜀素帖》高清晰,附释文北宋时,蜀地(四川)生产一种质地精良的本色绢,称为蜀素。
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一个长卷,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只在卷尾写了几句话,空出卷首以待名家题诗,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
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
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米芾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他在上面题了自作五七言八首诗,这就是《蜀素帖》。
此卷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此卷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
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
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
总之,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
所以清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
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蜀素帖》释文:拟古。
青松劲挺姿。
凌霄耻屈盘。
种种出枝叶。
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絳烟。
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
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
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
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
羽介所託殊。
种种是灵物。
相得忘形躯。
蜀素帖(释文)
![蜀素帖(释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4b1271a417866fb84a8e6f.png)
米芾《蜀素帖》,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校,欹正相生。
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激越痛快、神采奕奕。
【释文】拟古。
青松劲挺姿。
凌霄耻屈盘。
种种出枝叶。
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絳烟。
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
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
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
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
羽介所託殊。
种种是灵物。
相得忘形躯。
鹤有冲霄心。
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
相将上云衢。
报汝慎勿语。
一语堕泥涂。
吴江垂虹亭作。
断云一片洞庭帆。
玉破鱸鱼霜金破柑。
好作新诗继桑苧。
垂虹秋色满东南。
泛泛五湖霜气清。
漫漫不辨水天形。
何须织女支机石。
且戏常娥称客星。
时為湖州之行。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扬帆载月远相过。
佳气葱葱听诵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
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
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
綵牋书尽翦江波。
重九会郡楼。
山清气爽九秋天。
黄菊红茱满泛船。
千里结言寧有后。
群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闭客今焉是。
谢守风流古所传。
独把秋英缘底事。
老来情味向诗偏。
和林公峴山之作。
皎皎中天月。
团团径千里。
震泽乃一水。
所占已过二。
娑罗即峴山。
谬云形大地。
地惟东吴偏。
山水古佳丽。
中有皎皎人。
琼衣玉為珥。
位维列仙长。
学与千年对。
幽掺久独处。
迢迢愿招类。
金颸带秋威。
欻逐云檣至。
朝隮舆驭飆。
暮返光浮袂。
云盲有风马?丘。
蟾餮有刀利。
亭亭太阴宫。
无乃瞻星气。
兴深夷险一。
理洞轩裳偽。
粉粉夸俗劳。
坦坦忘怀易。
浩浩将我行。
蠢蠢须公起。
送王焕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梢歇。
神武天临光下澈。
鸿臚初唱第一声。
白面王郎年十八。
神武乐育天下造。
不使敲抨使传道。
衣锦东南第一州。
棘璧湖山两清照。
襄阳野老渔竿客。
不爱纷华爱泉石。
相逢不约约无逆。
舆握古书同岸幘。
淫朋嬖党初相慕。
濯髮洒心求易虑。
翩翩辽鹤云中侣。
士苴尪鴟那一顾。
邇来器业何深至。
湛湛具区无底沚。
可怜一点终不易。
枉驾殷勤寻漫仕。
漫仕平生四方走。
多与英才并肩肘。
少有俳辞能骂鬼。
老学鴟夷漫存口。
一官聊具三径资。
米芾神作《蜀素帖》高清晰,附释文
![米芾神作《蜀素帖》高清晰,附释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d1238add88d0d233d46a5d.png)
《蜀素帖》释文:拟古。
青松劲挺姿。
凌霄耻屈盘。
种种出枝叶。
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絳烟。
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
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
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
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
羽介所託殊。
种种是灵物。
相得忘形躯。
鹤有冲霄心。
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
相将上云衢。
报汝慎勿语。
一语堕泥涂。
吴江垂虹亭作。
断云一片洞庭帆。
玉破鱸鱼霜金破柑。
好作新诗继桑苧。
垂虹秋色满东南。
泛泛五湖霜气清。
漫漫不辨水天形。
何须织女支机石。
且戏常娥称客星。
时為湖州之行。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扬帆载月远相过。
佳气葱葱听诵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
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
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
綵牋书尽翦江波。
重九会郡楼。
山清气爽九秋天。
黄菊红茱满泛船。
千里结言寧有后。
群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闭客今焉是。
谢守风流古所传。
独把秋英缘底事。
老来情味向诗偏。
和林公峴山之作。
皎皎中天月。
团团径千里。
震泽乃一水。
所占已过二。
娑罗即峴山。
谬云形大地。
地惟东吴偏。
山水古佳丽。
中有皎皎人。
琼衣玉為珥。
位维列仙长。
学与千年对。
幽掺久独处。
迢迢愿招类。
金颸带秋威。
欻逐云檣至。
朝隮舆驭飆。
暮返光浮袂。
云盲有风马?丘。
蟾餮有刀利。
亭亭太阴宫。
无乃瞻星气。
兴深夷险一。
理洞轩裳偽。
粉粉夸俗劳。
坦坦忘怀易。
浩浩将我行。
蠢蠢须公起。
送王焕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梢歇。
神武天临光下澈。
鸿臚初唱第一声。
白面王郎年十八。
神武乐育天下造。
不使敲抨使传道。
衣锦东南第一州。
棘璧湖山两清照。
襄阳野老渔竿客。
不爱纷华爱泉石。
相逢不约约无逆。
舆握古书同岸幘。
淫朋嬖党初相慕。
濯髮洒心求易虑。
翩翩辽鹤云中侣。
士苴尪鴟那一顾。
邇来器业何深至。
湛湛具区无底沚。
可怜一点终不易。
枉驾殷勤寻漫仕。
漫仕平生四方走。
多与英才并肩肘。
少有俳辞能骂鬼。
老学鴟夷漫存口。
一官聊具三径资。
取捨殊途莫迴首。
元祐戊辰九月廿三日。
溪堂米黻记。
蜀素帖的八首诗全文
![蜀素帖的八首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9ba0d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e.png)
蜀素帖的八首诗全文蜀素帖原文如下:《拟古》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
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
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
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
报汝慎勿语,一语堕泥涂。
《吴江垂虹亭作》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
何须织女支机石,且戏常娥称客星。
时为湖州之行。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颂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彩笺书尽剪江波。
《重九会郡楼》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
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
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
《和林公岘山之作》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
震泽乃一水,所占已过二。
娑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
地惟东吴偏。
山水古佳丽。
中有皎皎人,琼衣玉为饵。
位维列仙长。
学与千年对幽操久独处。
迢迢愿招类。
金飔带秋威。
欻逐云樯至。
朝隮舆驭飙。
暮返光浮袂。
云盲有风驭。
蟾餮有刀利。
亭亭太阴宫。
无乃瞻星气。
兴深夷险一。
理洞轩裳伪。
纷纷夸俗劳。
坦坦忘怀易。
浩浩将我行。
蠢蠢须公起。
《送王涣之彦舟》集英春殿鸣捎歇。
神武天临光下澈。
鸿胪初唱第一声。
白面玉郎年十八。
神武乐育天下造。
不使敲枰使传道。
衣锦东南第一州。
棘璧湖山两清照。
襄阳野老渔竿客。
不爱纷华爱泉石。
相逢不约约无逆。
舆握古书同岸帻。
淫朋嬖党初相慕。
濯发洒心求易虑。
翩翩辽鹤云中侣。
土苴尫鸱那一顾。
迩来器业何深至。
湛湛具区无底沚。
可怜一点终不易。
枉驾殷勤寻漫仕。
漫仕平生四方走。
多与英才并肩肘。
少有俳辞能骂鬼。
老学鸱夷漫存口。
一官聊具三径资。
取舍殊涂莫回首。
元祐戊辰九月廿三日。
溪堂米黻记。
译文:《拟古》:青松刚劲地挺着它的身姿,直插云宵而耻于曲盘。
天下第一行书美帖米芾《蜀素帖》及临习要点
![天下第一行书美帖米芾《蜀素帖》及临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bd44daf01dc281e53af0f5.png)
天下第一行书美帖米芾《蜀素帖》及临习要点米芾,可谓北宋书画界的天才,其山水画因其大写意之风,被誉为“米家山水”,而其书法因其癫狂个性和不拘一体被后世称为“米体”,可见功力。
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因其为书痴迷,癫狂而怪诞,米芾又被人称为“米疯子”。
据传,米芾路遇石头,膜拜不已,遂称石头为兄,可见其为书而痴,为人而痴之性情与境界。
米芾行书《蜀素帖》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帖,融裹藏、肥瘦、疏密、简繁于一体,书写中一泻千里而又随意而安,举重若轻,独出机巧。
而侧倾体势尚能欲左先右,欲扬先抑。
向背、转折、顿挫体式之曼妙,俊逸飞扬、跌宕跳跃的华美神气得千古书法之雄厚底气。
出水芙蓉,点石成金而丝毫不矫揉造作。
米芾《蜀素帖》墨迹绢本行书纵31厘米,横231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
《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
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
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
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实拍细节怎样临习蜀素帖?要正确读贴。
临摹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帖,这里所说的读,是指对范本的细细揣摩、欣赏与分析。
第一,要领略《蜀素帖》的总体风格及其精神气质。
米芾书法取径甚高,做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精研晋法,同时对历代名迹也都精临过。
帖中所透露出的那种“天马脱衔,追风逐电”和筋骨丰润,仪态万方的风神气质,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把握的,必须长时间的观幕、领会。
《蜀素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实拍细节第二,要注意通篇的章法。
天下第一美帖:米芾行书《蜀素帖》
![天下第一美帖:米芾行书《蜀素帖》](https://img.taocdn.com/s3/m/ea96aa0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0.png)
天下第一美帖:米芾行书《蜀素帖》米芾,可谓北宋书画界的天才,其山水画因其大写意之风,被誉为“米家山水”,而其书法因其癫狂个性和不拘一体被后世称为“米体”,可见功力。
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因其为书痴迷,癫狂而怪诞,米芾又被人称为“米疯子”。
据传,米芾路遇石头,膜拜不已,遂称石头为兄,可见其为书而痴,为人而痴之性情与境界。
米芾行书《蜀素帖》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帖,融裹藏、肥瘦、疏密、简繁于一体,书写中一泻千里而又随意而安,举重若轻,独出机巧。
而侧倾体势尚能欲左先右,欲扬先抑。
向背、转折、顿挫体式之曼妙,俊逸飞扬、跌宕跳跃的华美神气得千古书法之雄厚底气。
出水芙蓉,点石成金而丝毫不矫揉造作。
米芾《蜀素帖》墨迹绢本行书纵31厘米,横231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
《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
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
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
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实拍细节怎样临习蜀素帖?要正确读贴。
临摹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帖,这里所说的读,是指对范本的细细揣摩、欣赏与分析。
第一,要领略《蜀素帖》的总体风格及其精神气质。
米芾书法取径甚高,做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精研晋法,同时对历代名迹也都精临过。
帖中所透露出的那种“天马脱衔,追风逐电”和筋骨丰润,仪态万方的风神气质,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把握的,必须长时间的观幕、领会。
《蜀素帖》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实拍细节第二,要注意通篇的章法。
米芾拟古原文与翻译
![米芾拟古原文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4d2e9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a.png)
米芾拟古原文与翻译(最新版)目录1.米芾其人及其书法成就2.米芾的《拟古》原文及其创作背景3.《拟古》的翻译及意义解读4.米芾《拟古》对后世的影响正文1.米芾其人及其书法成就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的书法造诣极高,尤擅行书,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米芾的书法风格独特,追求个性和自由,对后世影响深远。
2.米芾的《拟古》原文及其创作背景《拟古》是米芾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骈文,其原文如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是谓义战。
兵戈既息,天下大康。
赏善罚恶,国之典也。
《拟古》的创作背景正值北宋繁荣昌盛之际,文人士大夫热衷于骈文创作,以此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米芾的《拟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3.《拟古》的翻译及意义解读《拟古》的翻译大致如下:天地一片混沌,宇宙广阔无垠。
太阳和月亮交替升起,星辰罗列在天。
寒冷和炎热交替到来,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闰月使年份成为规律,音律和节气协调阳光。
云彩升腾带来雨水,露水凝结变成霜。
金属生于美丽的水,玉石出自昆仑山。
宝剑名为巨阙,宝珠称为夜光。
水果中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重要的是芥子和姜。
海水咸涩,河流淡水,鱼鳞潜游,鸟羽飞翔。
龙为师,火为皇帝,鸟为官员,人为皇。
最初创造文字,然后开始穿衣。
把地位让给有德行的人,有虞陶唐。
安抚百姓,讨伐罪恶,这就是所谓的义战。
战争结束后,国家繁荣昌盛,奖赏善行,惩罚恶行,这是国家的法则。
《拟古》的意义在于展示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秩序。
同时,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生活,强调了和平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4.米芾《拟古》对后世的影响米芾的《拟古》对后世骈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文人士大夫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研究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