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78观后感

合集下载

激荡四十年1978年新中国发展感悟

激荡四十年1978年新中国发展感悟

激荡四十年1978年新中国发展感悟1.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

In 1978, China started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and its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2.四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 China has achieved tremendous success, with its economy ranking second in the world.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as made it an important player in the global economy.4.中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China's technological strength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hanced, making it an important driver of global innovation.5.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Reform and opening-up has brought new vitality and momentum 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6.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

China's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 has continuously expanded, attracting a large amou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7.中国的经济改革深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中国1978

中国1978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是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拍摄的纪录电影。

1978年的中国,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如果说1949年中国的变化是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那么1978年的变化则是中华民族走向富裕道路的开始。

从这一年开始,有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将引起全世界目光的关注!
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自从1978至今中国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中国从贫穷落后逐步走向富裕。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许多在中国人兴高采烈的迎接着红火的将来。

与此同时,《祝福》,《李双双》等十七部文化大革命禁止播放的电影也迎来了上映的机会。

许多过去批判的节目也开会重新播放。

1978年年底,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中断了11年的高考终于迎来了春天!有的班的同学可以相差十几岁。

是高考让这些人走到了一起!一起为国家奋斗!有志青年终于可以进入大学,放飞理想的翅膀。

这一幕幕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正如《光明的中国》这个名字所说,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怀揣着对未来中国光明的向往和期盼!
各种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陈景润》掀起了向科学文化看齐的热潮。

就在知识和教育赢得社会人士尊重的时候,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在十年文革后再次相逢,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和不尽的感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中国的春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今天看来很正常的道理,在当时一经刊登引起了巨大反响,就连作者也没有想到。

就在批判声音最高的时候,邓小平表态,这是解放思想的理论,这是正确的思想,这是前进的思想。

学习《1978-2008》有感

学习《1978-2008》有感

金贸系教工党员学习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文献片有感——《中国1978-2008》观后感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院党委号召各系收看大型电视文献片《中国1978—2008》,金贸系教工党支部高度重视,从9月15日起连续五周,每周四下午组织系部教工党员观看并学习该片,并在观后展开讨论,广泛听取收集各位教工党员的观后感。

《中国1978-2008》运用翔实丰富的资料和大量形象的事实,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编年体形式,较为全面地反映了30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推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伟大历程。

我系教工党员一致认为:中国这三十年走过的历程,是非常值得我们珍视和铭记的。

1978-2008年,致力于发展经济的中国,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这30年里,我国的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令世界惊叹”,经济总量、国民收入、对外贸易额、外汇储备都在不断增长,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百姓民生的变化,无不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次次思想解放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发展。

在改革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同时,中国人放眼看世界,逐渐融入世界,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农村改革全面推开到城市改革整体推进,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香港、澳门回归到两岸“大三通”正式实现,从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30年来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应该始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奋进。

1978纪录片观后感

1978纪录片观后感

1978纪录片观后感1978年的一部纪录片让我深受触动。

这部纪录片名为《时光之旅》,它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望过去四十年的历史变迁。

通过展现那个年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这部纪录片让我对过去的社会状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这部纪录片通过丰富的档案材料和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1978年的社会背景。

在那个年代,中国正处于经济改革的起步阶段。

由于前一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整个国家正在努力恢复生产力和经济秩序。

虽然生活还很艰难,但人们开始有机会追求更好的生活。

纪录片中展示的城市街道、人们的穿着、交通方式等细节,让我仿佛穿越时光回到那个年代,亲眼目睹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画面。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人们勤劳工作的场景。

1978年的中国农村,农民们辛勤耕种,为祖国的粮食产量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城市里的工人们也在不懈地努力,为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奋斗。

人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个时代的人们都饱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们的付出和奉献无疑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劳动生活,纪录片还展示了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人们通过自学、读书、参加集体活动等方式丰富自己的娱乐文化生活。

我记得有一个镜头,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黄金剧场,他们开心地分享着剧情。

这让我深感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能从文艺作品中找到乐趣和慰籍。

这也让我想到现在的科技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纪录片的另一个亮点是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们依然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们愿意为自己和下一代付出努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一定能够改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

正是这样的信心和希望,成就了现在中国的辉煌成就。

自那个时代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幸福和幸运。

我是在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代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过那个艰苦的时期。

中国1978观后感(共五篇)

中国1978观后感(共五篇)

中国1978观后感(共五篇)第一篇:中国1978观后感《中国1978》观后感看这部纪录片之前,其实心中隐隐有些许期待。

虽然在这个速食至上的年代,爱国心早已成为了一种象征意义的符号。

许多老一辈看到现在的所谓的“90后”,都会冠以“叛逆”、“独立”、“非主流”等标签,甚至会批评我们“不爱国”。

但其实,作为仍旧成长于传统式教育,见过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我们,在改革开放30余年后的今日,爱国心早已成为了一种图腾抑或烙印,跟着我们身上那些同样鲜明的个性,深深融入血液。

正因为如此,听到老师的推荐,我立刻去网上搜索资源,然后熬夜认真看了一遍。

看完了《中国1978》之后,我并没有像看完肥皂剧那样哭得稀里哗啦,也不像看完每一场抗战电影那样痛心疾首,更没有像看完喜剧那样哈哈大笑,反而是我久久不语,字幕演完后过了很久才起身,关掉电脑。

因为,我在为那一幕幕惊愕,在那里,我看到了老百姓生活的不断变化,看见了老一辈政治家不懈的努力,看见了中国的天翻地覆的新模样,看见了中国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脚印。

《中国1978》用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和资料,揭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对中国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人民群众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的喜怒哀乐和生活情感的变迁。

既有宏大的数字,也有细节刻画,是一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成功的文献纪录作品。

影片虽然以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改革为背景,但穿插其中的都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活故事,比方说在集市上看大戏、公园里谈恋爱、理发店里烫头发等场景,还穿插有著名作家巴金、数学家陈景润、电影人邓婕等,让我对1978年的中国状态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1978年的中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令人怀念的。

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里,也蕴藏着无数个体的情感记忆。

1978年,是中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政治家邓小平这样论述中国的1978年。

1978年的中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中国1978观后感1500字

中国1978观后感1500字

中国1978观后感引言中国的历史长河中,1978年被视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中国开始着手进行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发展时代。

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观察和回顾中国1978年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探讨我对中国1978年的观后感。

经济篇1978年,中国经济正处于困境之中。

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有企业面临巨大的问题。

然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决定勇敢地迈出改革的第一步。

通过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放开了农村、城市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活动,引进了外资和先进技术。

这一举措改变了中国经济的面貌。

我观察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迅猛,GDP持续增长。

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人才。

这一经济成就令人震惊,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等。

然而,我相信这些问题能够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得到解决。

政治篇在政治领域,中国在1978年发生了重要的变革。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例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法治建设等。

这些措施展示了中国政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而付出的努力和决心。

作为一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国的政治体制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政府开始尊重公民的权利,加强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这些改革举措为中国政治体制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也注意到,政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腐败问题和权力滥用等。

我相信,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加强监督来解决。

社会篇社会变革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1978年之前,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和教育问题等。

然而,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注意到,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人摆脱了贫困。

同时,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得到了改善,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中国1978观后感(一)

中国1978观后感(一)

中国1978观后感(一)观后感:《中国1978》导演:陈可辛•记录历史,瞰今日•通过个人故事,呈现时代变迁•打破固有印象,展现真实中国记录历史,瞰今日电影《中国1978》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轨迹,从决策层到百姓生活,全面呈现了当时各个领域的变革。

观影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漫长与不易,也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

此外,影片所展现的背景下,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的变迁与发展,也为现今中国的进步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启示与思考。

通过个人故事,呈现时代变迁影片以三个家庭(领导人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农村家庭)的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这种以个人为主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更具有代入感,想象当时生活的真实感,也能多角度地理解当时的变革与进步。

打破固有印象,展现真实中国电影《中国1978》通过镜头记录了当时中国的人、事、物、景,打破了一些固有的印象与误解。

比如,影片展示了改革前国家领导人艰辛筹备、敢于推动改革的不易;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改革前前行困难、改革后又面临失业的现实;还呈现了农民在改革后从摆地摊到开小店铺的变化,以及城市年轻人的激进与追求。

这些真实的描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知当时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

总的来说,电影《中国1978》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影片。

影片通过多角度的呈现,让观众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中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对今天的中国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也对未来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艺术表现技巧在影片的拍摄上,导演采用了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为观众们呈现了丰富的影像感官。

比如,影片中的三个家庭被呈现在颜色、服装、家具等方面上的鲜明差异,凸显出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生活巨大差异。

此外,影片使用了大量的彩色镜头以及真实的历史影像,让观众们更好地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氛围。

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影片不仅呈现出了真实的历史,更呈现出了文艺性的魅力。

反思与启示电影《中国1978》虽然充满了回忆与怀旧的元素,但更多的,是在呼唤当代中国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深入思考。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观后感中国1978年,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此年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1978让我深受触动和感慨,它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回顾中国1978年,这一年我国正处于毛泽东时代的末期,中国社会因“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混乱、困境和落后开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的呼声渐高,人们期待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1978年,正是中国决策层明确推进改革开放的关键之年。

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向,跳出了封闭、僵化的局面,为中国人民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的举措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建设。

农村改革让农民率先受益,土地承包制度的引入为农民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使他们拥有了劳动收益的稳定来源。

城市的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商品、服务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有了显著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政治方面,中国1978年推动的改革开放政策也为政治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的初衷是为了使中国社会更加开放和自由,给予人民更多的权力和自主决策的空间。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开始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和规章,增强了政治透明度和公正性。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公平的环境。

改革开放策略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是全面的,不仅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有所体现,同时在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中国的学术和文化界开始与国际接轨,各种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中国社会逐渐走出封闭和保守的状态。

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它的成功无疑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中国1978年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在于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中国。

然而,回顾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也要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

电影中国1978观后感

电影中国1978观后感

电影中国1978观后感《中国1978》是一部以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的电影,由导演李平执导,刘德华、林忆莲、范伟等实力派演员主演。

电影以1978年为时间节点,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在经历政治、经济、思想等层面上的变革。

观看完《中国1978》后,我深深感受到此片的情节紧凑、演员出色的表演以及真实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

电影以一个普通的家庭为切入点,通过原本纷繁复杂的家庭关系描绘了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主人公马小军(刘德华饰)是一个年轻的工人,他对手艺崇尚追求,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追求。

他娶了家境贫寒但善良的芳芳(林忆莲饰),两人结婚生子后,面对社会的诸多挑战,他们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电影通过展现马小军一家人的生活轨迹,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

在片中,我们看到了马小军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努力工作,向上求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在工作中的勤奋与钻研,体现了当时年轻人追求进步的精神。

与此同时,电影也通过马小军的妻子芳芳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转变。

在整个片中,芳芳从一个默默支持丈夫的家庭主妇,逐渐转变为一个有自己事业追求的女人。

这一变化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也代表了整个社会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妇女观念的更新与变迁。

除了主人公家庭的刻画,电影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事件,如华国锋辞去了党和军队的领导职务,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等。

这些历史事件的呈现,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贴近真实历史,也使得观众更能够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变革的重要性。

影片的服装和场景布置也值得一提。

通过精心布置的布景和服装,电影成功地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风貌。

老旧的街道和建筑,粗糙的布料和衣物,都让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时期。

这种细腻入微的制作手法,加深了观众对历史背景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电影中的演员表演也非常出色。

刘德华在片中饰演的马小军形象鲜明,他将角色的善良、坚定和努力都表现得十分到位,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观后感第一篇:中国1978观后感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

赭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这年的高考,积聚了太多的期望,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30余年来,这一“国考”深刻影响了3千余万人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在成就国家中流砥柱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社会现实。

恢复高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更是许多个人的人生拐点。

当年的老三届、新三届,不管是否考上了大学,他们都构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的一部分。

中国迎来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春天。

无数的学子笑容满面的步入校园。

随后还相继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普及义务教育,免除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的学杂费,让无数因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学子重新回到了学堂。

这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恢复高考是一次对国民公平竞争理念的重要启蒙。

在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小农社会,高考这样的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安排,对于培养青少年上进心、竞争意识,启蒙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价值理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正向激励意义。

而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仍然维持“文革”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然而这种办法缺公平性和合理性,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多亏当时邓小平力挽狂澜,排除众议,这才得以恢复高考,才有今日的中国。

若没有这次改变,中国很难取得今日的成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最近几年教育制度的实践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很多,但我们缺人才;我们有一些人才,但却没有理想和责任心;我们有一部分得力干将,可是却不知道追求什么。

我认为如今的教育现状也和恢复高考前类似,已不符合当下的国情,需要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当然这需要在深入剖析中国教育现状的前提下,否则都是艰难的,不成功的。

第二篇:《中国》观后感纪录片《中国》观后感——文革中的中国与改革开放的必然对现在大多数人来说文革只处在他们的想象中,他们对文革所有的想象都来自文字和老人们的对话。

荡漾40年.1978 1979观后感观后感

荡漾40年.1978 1979观后感观后感

荡漾40年.1978 1979观后感观后感这本书读了67个小时,从商业方面,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可以说改革开放的40年,就是中国建国之后商业发展的全貌,两次工业革命中国正处在动荡年代,没跟上,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中国发展的近几十年,工业化成果显著,成为世界第二个全工业基地,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储蓄率第一,人民有钱了,国家富有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页岩、天眼,北斗,风洞,蛟龙号,墨子号通讯,石墨烯,919大飞机,无人机,基建设备,太多太多研究成果,近几年都呈现井喷式,民营企业方面,对中国变革贡献最大,却又一直命运多舛。

它们从草莽崛起,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扶持,成长受到多重局限,并每每在宏观调控时刻成为整顿和限制的对象,不过,它们却是变革最重要也是最坚决的推动力量,移动支付,物流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中国的吞吐量太大,国家核心战略,一带一路,八纵八横,核心就是高铁和重载铁路,正是解决工业输出的关键,其兴起象征着陆权时代的再次回归,互联网的3.0时代,我们跟上了,也超前了,还有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4.0时代,发生变革的正中心,就是中华大地,一切新兴高科技都将率先在这片大地开花结果,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五千年华夏璀璨文明,中国站在人类之巅四千八百年,而且即将再次复兴,再次引领时代的潮流!。

1978观后感

1978观后感

1978观后感《1978》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带领观众回到了上世纪末的中国社会。

通过这部影片,我对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中国的变革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影片以1978年为背景,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期。

这个年代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的转型和腾飞。

影片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农村的年轻男人,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家庭的生计,他不得不在城市打工。

影片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和残酷现实。

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不公平使他产生了对现状和制度的质疑,同时也激发了他的不屈和奋斗的决心。

在电影的剧情中,除了主人公个人的成长和奋斗,还铺陈了一系列代表社会现象的故事情节。

比如,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被剥削的遭遇,城市和农村的巨大代沟,国家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等等。

这些情节都让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影片的镜头语言非常独特,它通过真实的画面和细腻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了那个年代的氛围中。

无论是乡村的贫困景象,还是城市的繁忙街道,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再加上导演对细节的把控和故事的完整性,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温度和气息。

影片中的演员们的演技也非常出色,他们将角色完美地诠释出来,使得观众看到了真实而鲜活的人物形象。

特别是主人公,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给了观众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普通人,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赢得了尊严和尊重,他的故事也让观众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除了故事和表演,影片还通过音乐和声音的运用,将观众带入了情节的内心世界。

背景音乐的温婉和悲壮,使得影片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

其中一场场景,主人公在城市漂泊时,与他的父亲通电话的时候,电话那头传来的微弱声音和曲调,让观众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思念。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对中国的发展进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电影1978观后感

电影1978观后感

电影1978观后感电影《1978》观后感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名为《1978》的电影。

这部电影以1978年为背景,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风貌,并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矛盾和追求。

观看此片,我不由地沉浸其中,感受到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氛围。

首先,电影《1978》刻画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动荡和人民的辛苦奋斗。

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主要描绘了农民工人、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迁。

其中,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年轻人因批判思想觉醒,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电影通过他的个人命运,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奋斗和追求崇高目标的精神。

其次,电影还展现了一些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变迁。

在1978年之前,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而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种子悄然萌芽。

影片中出现了改革后的经济活力和文化繁荣,比如电影中描绘的城市建设、工厂运营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革带给人们希望和进步的信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电影《1978》所展现的场景和细节也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

服装、道具、建筑等方面的精心设计,都使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我能够感受到电影中人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欢笑与泪水。

导演通过优美动人的画面和情节,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生活和人们的情感。

无论是庙会上的喧嚣声,还是江边的渔夫,每一个镜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电影中角色的刻画也相当到位。

他们和观众息息相通,他们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变化令人动容。

其中,一个农民工人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用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为自己和他人争取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个角色既代表了1978年代中国农村人民的普遍命运,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电影《1978》还留给观众一些思考。

通过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思考历史变革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思考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抗战胜利78周年观后感心得

抗战胜利78周年观后感心得

抗战胜利78周年观后感心得《抗战胜利 78 周年观后感心得》78 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一段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篇章。

当我深入了解那段历史,心中涌动的情感难以言表。

在各种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中,我看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畏惧。

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轻的战士,他满脸尘土,衣衫褴褛,但手中紧握着步枪,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

他或许刚刚与战友们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身边的战友有的已经倒下,但他依然挺直了脊梁,准备迎接下一轮的冲锋。

他叫小李,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过着朴实而平静的生活。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打破了这份宁静。

小李看着被烧毁的房屋,被杀害的乡亲,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他告别了年迈的父母,毅然投身到抗日的队伍中。

刚开始的时候,小李什么都不懂,连枪都不会用。

但是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每天刻苦训练,向老兵请教。

很快,他就掌握了战斗技巧,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战士。

在一次战斗中,他们的部队接到了坚守一个重要阵地的任务。

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阵地上。

小李和战友们躲在战壕里,头顶上不时有子弹飞过。

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死死地守住了阵地。

战斗持续了几天几夜,小李他们没有水,没有食物,但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放弃。

小李的嘴唇干裂得出血,他的嗓子渴得冒烟,但他仍然咬着牙坚持着。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在战斗的间隙,小李会想起家乡,想起父母那慈祥的面容。

他知道,自己是在为家乡而战,为亲人而战,为了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家庭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而战。

终于,援军赶到,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小李在这次战斗中表现英勇,受到了表彰。

但是他并没有骄傲,他知道,这只是漫长抗战中的一次小小的胜利,还有更多的战斗等着他们。

像小李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观后感40多年前,改革开放如同春雷唤醒大地,一代人筚路蓝缕,用自己的青春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让改革开放的中国步步走向光辉的山巅。

1978年的中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如果说1949年中国的变化是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那么1978年的变化则是中华民族走向富裕道路的开始。

这一年,有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将引起全世界目光的关注。

首先,让我感到无比惊奇的是1978年初次恢复高考时中国有志青年的热血沸腾!当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教育资源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我们是没法比的,但对知识的渴望是生活在改革开放优越环境中的我们没法比的。

不分界限,不分年龄的人坐在同一个考场里为理想奋斗的画面,莘莘学子脸上洋溢的喜悦的等,每一个场景都深深的震撼着着我的心灵。

因为高考让这些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能够得以冲破以家庭出身决定命运的枷锁,有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如今的我们很多人对学业不够重视,总是觉得人生有很多条路,读书并不是唯一的路。

确实如此,但我想说的是“读书确实不是唯一的路但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读书是更公平的路。

”世界本不公平,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在当时,数学家陈景润成为了当时中国拥有最高人气和最多粉丝的“全民偶像”,而想想现在,又会有哪为搞学问的大家被青年人视为偶像呢?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当时各大媒体的头条却被黄晓明花费二亿元举办婚礼抢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报道却显得冷清很多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论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贡献显然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更大。

只能说今天的人们对学术的关注度还不够。

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经济贸易考察团开始出访世界各地。

他们被称为共和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改革开放的侦察兵。

1978年,美国的《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为这一年的年度世界风云人物。

其文章说: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

1978观后感范文

1978观后感范文

1978观后感范文1978》观后感姓名:班级:自动化1101 学号:1103021161《中国《中国1978》观后感三十余年沧桑巨变,三十余年积极进取,三十余年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的中国改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世界强国。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虽未曾亲身经历,不曾亲眼见证每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但透过历史课本的文字隐隐约约也能感受到到这三十余年的迷惘﹑彷徨﹑喜悦﹑激动,然而通过毛概老师的介绍观看《中国1978》后,却使我对这三十余年的历史变化有了一个更加立体的认知,这种真实的画面所带来的冲击与震撼是文字远不能及的。

《中国1978》充分利用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从人民生活、科学教育、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等方面回顾了1978年这一年里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影片一开始就用年轻人的一段Rap,唱出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变化。

虽以重大政治改革为背景,但穿插其中的例如集市上看大戏、公园里谈恋爱、理发店里烫头发都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活故事。

1978,是中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强国立稳脚跟的开始;1978,是中国实现伟大思想解放的一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在今天看来极为普通的哲学命题让那个年代人们真正感受到了思想的解放;1978,是中国科学的春天,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让知识、教育和科学在1978年的初春更加获得尊重。

时间作为见证,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推动下,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综合国力都有了显著地提高,获得了瞩目的成就!虽然作为一个90后,也许是因为怀旧的性格,我很喜欢了解以前的历史。

由于家里属于乡镇,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有好多老师都是民办的,大多数都经历过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我的作文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老师和我们提到过 1一些关于自己写大字报,批斗,红卫兵··的故事,姑父也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不过好像是由于当时写大字报的时候犯了点错误然后就被批斗了。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观后感
《中国1978》是一部记录中国改革开放的纪录片,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真实场景,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这部纪录片在镜头运用上非常考究,不仅有高空航拍的大场面,还有细致入微的局部特写,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更多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同时,影片也深入挖掘了改革开放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让观众不仅看到表面的变化,更能够理解背后的历史脉络和逻辑。

在人物塑造方面,纪录片不仅关注了领导层的决策过程,也关注了普通人的生活变迁。

通过讲述各行各业人们的经历和故事,让观众更加感受到改革的真实影响和人们的努力与付出。

最后,这部纪录片也提醒了观众,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前进。

同时,改革开放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要尊重事实、打破迷信、勇往直前,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总之,《中国1978》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纪录片,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抗战胜利78周年观后感心得(精选3篇)

抗战胜利78周年观后感心得(精选3篇)

抗战胜利78周年观后感心得(精选3篇)抗战胜利78周年观后感心得篇1我们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曾被世人称为“屹立在东方的巨龙”,可是在这之下,还有一段不能忘记的大耻辱。

时间回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攻陷了北京,分区占领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

而世界名园圆明园被烧毁,里面的财产被洗劫一空,其详数永远不能查清。

其实,侵略中国的哪里止一个?日本只是一个代表。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但长期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一直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经过长期的准备,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了我国东北地区。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在此过程中,日本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虽然中国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外国侵略者们,有一部分正在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给予中国人民安慰。

但还是有些侵略者却丝毫不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给中国人民又带来了一阵心痛。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着宣泄仇恨,更不是为了反攻倒算,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国民,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居安思危来催已奋进!同学们,作为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好迎接千锤百炼,经历万千磨难的准备吧!因为只有百炼才能成钢,只有磨砺才能成长!同学们,作为新生力量的我们,要做到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扬和平!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抗战胜利78周年观后感心得篇2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历史。

它带给我们太多的痛苦,夹杂着悲伤和愤怒,带着血腥和杀气的风掠过了原本寂静的中国。

拥有5000灿烂历史的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日本对于中国这片土地垂涎欲滴。

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响起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第一声炮声。

然后他们肆无忌惮地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夺。

残忍地实行“三光”政策。

1937年12月,这是个灰色与血红色交杂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中,在南京日军的刀枪下,原本繁华的南京只剩下漫山遍野的血红,灰蒙蒙的天空还有候鸟在空中绝望的低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

赭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这年的高考,积聚了太多的期望,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30余年来,这一“国考”深刻影响了3千余万人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在成就国家中流砥柱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社会现实。

恢复高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更是许多个人的人生拐点。

当年的老三届、新三届,不管是否考上了大学,他们都构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的一部分。

中国迎来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春天。

无数的学子笑容满面的步入校园。

随后还相继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普及义务教育,免除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的学杂费,让无数因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学子重新回到了学堂。

这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恢复高考是一次对国民公平竞争理念的重要启蒙。

在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小农社会,高考这样的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安排,对于培养青少年上进心、竞争意识,启蒙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价值理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正向激励意义。

而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仍然维持“文革”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然而这种办法缺公平性和合理性,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多亏当时邓小平力挽狂澜,排除众议,这才得以恢复高考,才有今日的中国。

若没有这次改变,中国很难取得今日的成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最近几年教育制度的实践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很多,但我们缺人才;我们有一些人才,但却没有理想和责任心;我们有一部分得力干将,可是却不知道追求什么。

我认为如今的教育现状也和恢复高考前类似,已不符合当下的国情,需要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当然这需要在深入剖析中国教育现状的前提下,否则都是艰难的,不成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