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1
■ 单选题
1. 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D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专家点评: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
2. 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
D
)。
A.观念文化、学生文化和制度文化
B.教师文化、物质文化和组织文化
C.精神文化、教师文化和制度文化
D.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学校文化从形式上看,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3.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要迅速得多。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C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题中现象正体现了这一规律。
4. 美育即(
A
)。
A.审美教育
B.美术教育
C.艺术教育
D.美学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广得多。
5.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属于教师的(
C
)。
A.学科专业素养
B.职业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人格素养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B
)。
A.讲义
B.教科书
C.参考书
D.活动指导书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教科书。
7. 《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C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专家点评: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说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的境地。这体现了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
8. 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D
)。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克伯屈首先提出设计教学法
。
9.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
D
)提出的。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彼得·麦克费尔
D.皮亚杰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0. 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的哪种类型?(
B
)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专断型
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
11. 埃里克森是(
A
)国(
A
)学派的心理学家。
A.美 行为主义
B.法 精神分析
C.美精神分析
D.德 行为主义
埃里克森是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他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2. 布鲁纳是(
A
)学习观的代表人物。
A.结构主义
B.建构主义
C.行为主义
D.要素主义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3. 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B
)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种乐趣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专家点评: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ACD三项均属于学习的外部动机。
14.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的具体领域中,错误的是(
D
)。
A.学习态度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气质不可以迁移。
15. 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B
)。
A.并列结合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两者仅是一种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时,便产生相关类属学习。
16. 以下属于技能的是(
B
)。
A.婴儿吃母乳
B.刷牙
C.随意地眨眼睛
D.化妆的指导书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AC选项属于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化妆指导书不是活动方式。
17.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
B
)构成。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认知策略
D.经验和方法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
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8. (
C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专家点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9. 程序教学的关键是(
C
)。
A.教师的良好指导
B.有好的教材
C.编制出好的程序
D.有良好的教学管理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20. 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C
)。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
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 多选题
1. 学校制度文化的形式大体可分为(
ACE
)。
A.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传统
C.学校仪式
D.学校物质硬件
E.学校规章
专家点评: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现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2.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内发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ACD
)。
A.孟子
B.荀子
C.威尔逊
D.格塞尔
E.洛克
荀子和洛克都是外铄论者。
3. 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ABCDE
)。
A.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
B.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
D.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E.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专家点评: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①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学生能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②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教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4.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
BCD
)三个发展过程。
A.自我同一性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
E.认识自我
专家点评: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5. 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ABDE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潜意识的挖掘
D.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展
E.道德品质和健
康心理的培养
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6.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AB
)。
A.个体的成败经验
B.个体的归因方式
C.个体的成就动机
D.个体的学习需要
E.个体的生活环境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和归因方式。
7. 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ABD
)。
A.认知结构
B.学习态度
C.学习材料的特性
D.学习的心向
E.教师的指导
学习材料的特性属于影响迁移的外在客观因素。
8.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CD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断续型操作技能
E.开放型操作技能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操作技能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9.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应该要考虑的因素有(
ABCD
)。
A.教学情景
B.学生的学习特点
C.教学目标的性质
D.教学媒体的特性
E.教学材料特点
在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
10. 课堂的三大要素有(
ACD
)。
A.学生
B.教师
C.学习过程
D.学习情境
E.作业
专家点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
■ 填空题
1.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雅典)
。
2.我国近代
(梁启超)
主张培养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生利分利、毅力、义务思想、尚武。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
(研究)
能力。
4.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全面深入
(了解)
、
( 研究)
学生,并争取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5.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明确的共同目标)
。
6.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
(场依存)
。
7.现代迁移理论中,以
(加特纳)
和
(吉克)
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8.通过
(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
,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程序计划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9.,
(家庭)
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10.教师期望应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接受)
、
(
反馈)
、输入和输出。
■ 简答题
1. 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A.会
B.不会
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到引导和培养、塑造作用。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是一项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这有助于有效地加速个体发展的进程。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学校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发展。
当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
2. 什么是教学目标?它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有何关系?
A.会
B.不会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3.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A.会
B.不会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它扩大了个体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4. 简述课的结构。
A.会
B.不会
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
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1)组织教学。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进行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
(2)检查复习。它的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检查复习的方式,有口头回答、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等。
(3)讲授新教材。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4)巩固新教材。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及时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做好准备。巩固新教材的工作,可以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
(5)布置课外作业。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作业,应当进行认真检查、批改和评定。
5. 什么是德育内容?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A.会
B.不会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6. 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A.会
B.不会
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7.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A.会
B.不会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完形顿悟说,其基本内容是: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和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顿悟是在做出外显反应之前,在头脑中要进行一番类似于“验证假说”的思索.区别于桑代克所说的那种盲目、胡乱的冲撞。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
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
8.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A.会
B.不会
学习动机的分类: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联的。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联的。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9. 在运用变式时,时常发生什么错误?
A.会
B.不会
在运用变式时,常出现的错误有:
(1)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成本质特征。例如,在动物分类中,由于鲸和鱼类一样,都有生活在水里的共同特征,于是就把鲸列入鱼类。
(2)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例如,有的学生把直线看成是处于垂直或水平位置的线,而认为处于倾斜位置的线不是盲线。
10.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A.会
B.不会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
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 论述题
1. 试论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A.会
B.不会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
才。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做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2.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各种教学方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A.会
B.不会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
要求是: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⑧严格要求。
(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进而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实验准备。②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③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④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⑤做好实验小结。
现实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种教法综合应用。针对不同的科目,根据不同的科目性质,来选用不同的教学法,同时还可以在同一科目的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About Light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