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合集下载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3篇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3篇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计算机发展史简介3篇》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计算机发展史简介3篇》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正文:就一般而言我们的计算机发展史简介3篇具有以下内容:计算机发展史简介(一):从起源到机械化一、引言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它的起源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本文将带您回顾计算机从起源到机械化的重要历程。

二、早期计算工具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已经使用了各种计算工具来帮助完成计算任务。

早在公元前,人们就开始使用算盘、算筹等简单工具进行计算。

到了中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数学和天文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计算工具也相应得到了改进,如纳皮尔算尺、对数计算尺等。

三、机械化计算时代巴贝奇差分机:19世纪初,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发明了差分机,它可以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并且能够自动打印结果。

差分机的出现为后来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继电器与开关电路:随着电磁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继电器和开关电路来构建复杂的计算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逻辑运算,从而推动了机械化计算的发展。

四、总结从起源到机械化,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改进计算效率。

虽然这些早期的计算工具和技术与现代的计算机相比显得原始和简陋,但它们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二):电子计算机与微处理器的诞生一、引言在机械化计算的基础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本文将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以及微处理器的诞生。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工具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

1. 早期计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工具,比如算盘和计算尺。

这些工具通过挪移珠子或者滑动尺子来进行计算,虽然功能简单,但是为后来的计算机打下了基础。

2. 机械计算机19世纪末,机械计算机开始浮现。

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

这台机械计算机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但是由于创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它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3. 电子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约翰·冯·诺伊曼领导的团队在普林斯顿大学研发的,它被命名为ENIAC。

ENIAC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然而,它的浮现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开始。

4. 进入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计算机,比如IBM 360和DEC PDP-8。

这些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还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

5.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市场。

苹果公司的Apple II和IBM的IBM PC是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之一。

个人计算机的浮现使得计算机再也不是大型机构和企业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各种活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

7. 挪移计算时代21世纪初,随着挪移设备的普及,挪移计算时代正式到来。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计算和信息交流。

8. 人工智能的崛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汇总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汇总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如下:
1.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第一代计算机基于真空电子管,特点是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运算速度低。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克特和莫齐利拉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2.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第二代计算机基于晶体管,特点是体积缩小、能力增强,可靠性大为提高。

晶体管数字机的发展得益于晶体管、磁芯存储器、磁带、磁盘等硬件的发明及应用。

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1年)
第三代计算机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特点是电路集成度进一步提高,功耗进一步降低,运算速度增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集成电路数字机的发展得益于集成电路的发明和集成度的提高。

4.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机(1971—2008年)
第四代计算机基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点是电路集成度大大提高,功耗进一步降低,价格进一步降低,运算速度大幅提升,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此时期计算机的发展表现出多元化趋势,出现了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软件也越来越丰富。

5.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008年—)
第五代计算机基于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特点是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大幅增加,价格大幅降低。

此时期计算机的发展表现出多元化趋势,出现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概念,软件也越来越丰富。

总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经历了电子管数字机、晶体管数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机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五个阶段。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

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史一、引言二、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为了解决军事和科学研究中的计算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摩尔电机学院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ENIAC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它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实现了高速计算和自动计算。

三、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在ENIAC问世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然而,它们在科学研究、军事、工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体积缩小、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开始采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计算机软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级编程语言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编程变得更加便捷。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大幅提高,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功耗降低,性能提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商业等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微处理器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发明使得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微处理器将中央处理器(CPU)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大幅提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办公室等场所,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

四、计算机的现状1.科学研究:计算机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模拟实验、数据分析、计算化学等。

2.工业生产: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等。

3.商业应用:计算机在商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电子商务、企业管理、金融分析等。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重量 30吨 10kg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二、计算机发展历史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

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

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

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

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发展简介

计算机发展简介

计算机发展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计算机已经经历了数次革命性的变革,如今,它们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其主要里程碑。

一、第一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1940年代,人工智能开创者图灵和电子工程师阿滕伯勒共同创建了第一台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这是一台巨大而庞杂的机器,由14000个管子、60000个电子开关、18000个电池和200英里的电线组成。

它的功能很局限,只能够进行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如体积过大、能耗大等等,但这台机器成为了计算机业之后的样板,并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的奠基之路。

二、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到20世纪70年代,简单的电子计算器变成了更高级的计算机。

Altair是当时最流行的微处理器,人们可以使用基于语言——BASIC——编写程序。

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 II电脑,它不仅价格合理,还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易用性。

接着,微软的Bill Gates也加入了个人电脑的竞争中。

逐渐地,人们逐渐将电脑视为商业、家庭、教育和娱乐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三、互联网浪潮1989年,在瑞士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创建一个可以让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的网络。

互联网的雏形很快在科研界流行开来。

在沃兹尼克创立应用程序的帮助下,互联网进一步地迅猛发展。

90年代晚期,万维网(简称Web)和国际互联网涌现而出。

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购物、进行金融交易,甚至可以用电子邮件来联系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四、移动时代的崛起2007年,苹果公司首次推出了iPhone智能手机,这个创新的设计改变了人们使用移动设备的方式。

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和电话等各种功能融入了同一个设备中。

计算机发展历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历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历史简介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一、计算机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在解决问题时就开始使用一些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尺等。

然而,真正的计算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是由电子元件构成的大型机器,用于解决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

二、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这些计算机巨大而笨重,采用真空管作为主要的电子元件。

它们的计算速度非常慢,且需要大量的空间和能量供应。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的ENIAC团队研制成功的,它占据了一个大房间的空间,重达30多吨。

三、第二代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第二代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出现。

这一代计算机采用了晶体管代替了真空管,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能耗大大减小,计算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第二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的IBM 1401。

四、第三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这一代计算机采用了集成电路技术,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使得计算机更加小型化和高效。

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DEC公司的PDP-8。

五、个人计算机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开始出现。

这些计算机采用了微处理器技术,使得计算机更加便携和实用。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普通人也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娱乐。

六、互联网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普及。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极大地拓展了计算机的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邮件、聊天、浏览网页等活动,使得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和便利。

七、移动计算的发展21世纪初,移动计算开始快速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和应用。

移动计算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使用更加个人化和便捷。

简述计算机发展历程

简述计算机发展历程

简述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的电子设备,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经历了从巨型机到个人电脑的演变,从单一的计算功能到多功能的智能化发展。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述。

一、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的计算机是由人类手工操作的机械计算器。

到了20世纪初,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电子时代。

在19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它是一台巨型机,占地面积达到了18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

ENIAC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开始。

二、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是指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的计算机,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元件。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但是它们的出现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ENIAC、EDVAC、UNIVAC等。

2.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计算机,主要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元件。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体积缩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高,同时也出现了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等新技术。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BM 7090、IBM 1401等。

3.第三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是指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计算机,主要采用集成电路作为计算元件。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体积更小、功耗更低、运算速度更快,同时也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新技术。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BM System/360、DEC PDP-8等。

4.第四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是指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计算机,主要采用微处理器作为计算元件。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体积更小、功耗更低、运算速度更快,同时也出现了个人电脑、图形用户界面等新技术。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Apple II、IBM PC等。

5.第五代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是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计算机,主要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元件。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3篇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3篇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计算机发展史简介(一)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受指令进行运算、逻辑比较、决策并存储结果的智能机器。

起初,计算机是为处理数学运算而设计的。

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最初的计算机可以追溯到1822年,英国的Charles Babbage发明了“差分机”,它能进行多项式函数的计算。

后来,Babbage又发明了分析机,该机器构思了循环指令和可编程内存,这些构想成为了现代计算机的核心概念。

20世纪的第一半,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需求,计算机的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计算机的代表性产品,比如:1941年美国IBM公司的MarkⅠ型计算机,它是一个电子计算机,用于为美国海军编制弹道表;1946年,ENIAC电子计算机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广泛认为的计算机;1951年,美国UNIVACⅠ型计算机上市,这是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计算机以及第一个被销售给商业客户的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小,更加高效便捷。

到了196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实用阶段,IBM公司推出的Stretch、System/360、System/3、System z等系列机型,成了当时的主流计算机。

到了1970年代至1990年代,计算机逐渐走向个人化时代,微处理器、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成为带动计算机进入个人化时代的技术。

1981年,IBM发布了第一台个人电脑(PC),这标志着个人电脑时代的到来。

同时,个人电脑的发展也使得计算机应用迈进了新的阶段。

从此,计算机逐渐走向了普及化,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总的来说,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经历从巨型计算机逐步向个人电脑的转变的过程,也是由科研单位、政府向企业、个人化的转变。

计算机的发展史,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计算机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二)在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的现代,人们通常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即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人机界面和智能化时期。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整理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整理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整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计算机的世界。

然而,计算机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进行整理和回顾。

一、早期计算设备的雏形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借助各种工具进行计算。

最早的计算工具之一是“计数棒”,它是一种使用刻度作为记数标记的简单工具。

这些古代计算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于计算需求的认识和满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更复杂的计算设备。

二、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子通用计算机——ENIAC。

这个巨大的机器占据了一个整个房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电力来运行。

ENIAC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来临,它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和处理任务,但是操作起来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工调整和维护。

三、存储器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早期的计算机主要采用的是电子管作为存储器件。

然而,电子管存在体积大、功耗高等问题,限制了计算机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晶体管的发明引领了计算机存储器技术的革新。

晶体管小巧而可靠,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紧凑和高效。

四、集成电路的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成为计算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集成电路将数百个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20世纪60年代后期,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逐渐走向了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

五、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在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PC)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的格局。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共同创立的微软公司于1975年发布了第一款商用个人计算机。

这种小型而便携的计算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催生了计算机的普及和大众化。

六、互联网的崛起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走入了全球化的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信息交流、学习和娱乐。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的机械计算器到如今的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 第一阶段:机械计算器的诞生机械计算器是计算机发展的最早形式。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比伦人就发明了一个由齿轮组成的计算工具,称为“巴比伦计算板”。

此后,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也设计了一种机械计算器,用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机械计算器虽然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但为后来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第二阶段:电子管计算机的出现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克特和莫奇利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

这台计算机体积庞大,使用了约18000个电子管,但计算速度相比机械计算器大大提高。

此后,电子管计算机逐渐取代了机械计算器,成为计算机发展的主流。

3. 第三阶段:晶体管计算机的崛起晶体管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的升级版。

20世纪5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发明了晶体管,它比电子管更小巧、更可靠。

1958年,美国的杰克·基尔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TX-0。

晶体管计算机的问世,使得计算机体积大大减小,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4. 第四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展集成电路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摩尔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预言了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问世使得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减小,性能进一步提升。

1964年,IB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System/360,标志着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时代正式到来。

5. 第五阶段:个人计算机的崛起个人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人推出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Apple I,引领了个人计算机的风潮。

此后,微软公司推出了操作系统MS-DOS,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计算机是在机器和人之间进行信息处理的设备,虽然计算机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比如古希腊的阴影时钟、巴比伦的太阳钟等,但是现代的计算机发展是从机械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再到今天的微型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等逐步发展而来的。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来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一、机械计算机(1642-1890)在机械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只能手工计算,这种计算方法非常耗时间,也容易出错。

因此,机械计算机的出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帕斯卡计算器(1642)法国科学家帕斯卡设计的帕斯卡计算器是一种早期的机械计算机,它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并且自带进位和借位。

2、莱布尼茨计算器(1673)德国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莱布尼茨设计了一种型号小巧、结构简单的计算器,能够进行四则运算和函数计算。

3、雅卡尔多计算器(1820)法国工程师比泽尔发明了一种能进行乘、除、开平方、立方等乘除运算的雅卡尔多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在当时曾创下了计算速度之最。

二、电子计算机(1937-1945)电子计算机是指利用电子元件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不同于机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具有高度的可编程性、大规模并行、计算速度快等特点,因此逐渐取代了机械计算机。

1、Atanasoff-Berry计算机(1937)美国物理学家阿塔纳索夫和工程师贝瑞发明了Atanasoff-Berry计算机,它是一种电子计算机,利用了二进制和光电传输的原理,可以进行基本的计算,但是它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2、冯·诺伊曼体系结构(1945)1945年,冯·诺伊曼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将存储器和运算器分离开来,这种计算机被称之为是最早的存储程序计算机,这一设计方案至今仍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

3、恩尼阿克计算机(1945)美国宾州大学的工程师冯·恩尼阿克设计了一种巨型的电子计算机,叫做恩尼阿克计算机,它占地约18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可以完成复杂的数学运算。

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趋势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趋势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趋势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计算盘等。

然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

1. 第一代计算机(1940年代-195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是由真空管构成的巨型机器,如ENIAC。

这些计算机体积庞大、能耗高,性能较低。

2. 第二代计算机(1950年代-1960年代):第二代计算机开始使用晶体管代替真空管,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

同时,采用批处理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3. 第三代计算机(1960年代-1970年代):第三代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使得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提升。

同时,出现了多用户和分时操作系统。

4. 第四代计算机(1970年代-1980年代):第四代计算机出现了微处理器,计算机成本下降,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

此外,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发展也起步。

5. 第五代计算机(1980年代至今):第五代计算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改进,计算能力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 更小、更强大的计算机:计算机的体积将继续缩小,同时性能将不断提升,趋于更加强大。

2. 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硬件和算法的不断改进,人工智能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医疗、机器人等。

3.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机,具有超强计算能力。

虽然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研究人员对其发展寄予厚望。

4.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高,云计算将继续发展,提供更为灵活和高效的计算资源。

同时,边缘计算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计算资源更靠近用户。

5. 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将大量的传感器和计算能力引入到日常生活中。

总之,计算机的发展将持续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者缺的工具,它的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和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早期计算设备的浮现到现代计算机的应用。

1. 早期计算设备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人类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棍等。

然而,真正的计算机发展始于19世纪。

1822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了一台名为巴贝奇分析机的机械计算设备,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资金问题,这台机械计算设备并未得到实际应用。

2. 电子管时代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尼阿克计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彻底电子化的通用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使用了大量的电子管,体积庞大且能耗高。

然而,它的浮现标志着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3. 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晶体管比电子管更小巧、更可靠、更耐用,并且能耗更低。

1959年,美国仙童公司推出了第一台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TRADIC,它的体积和能耗大幅度减小,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4. 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紧凑和高效。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1964年,美国IBM公司推出了System/360系列计算机,这是第一台采用集成电路的大型机,引领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方向。

5. 个人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市场,标志着计算机的普及化。

1975年,美国微软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Altair BASIC,这是个人计算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随后,IBM推出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 PC,个人计算机逐渐成为家庭和办公室必备的工具。

6. 互联网时代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1990年,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这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一、计算机的五代变化
第一代为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数据处理
第二代为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工业控制
第三代为1965—1971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小型计算机
第四代为1972—1990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第五代为1991年开始,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单片机
二、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所有计算机存储器都是由微小的铁磁体环
1970年,仙童半导体公司生产出了第一个较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
从1970年起,半导体存储器经历了11代:单个芯片1KB、4KB、16KB、64KB、256KB、1MB、4MB、16MB、64MB、256MB、1GB。

三、微处理器的发展
1971年Intel公司开发出Intel 4004。

这是第一个将CPU的所有元件都放入同一块芯片内的产品,于是,微处理器诞生了。

微处理器演变中的另一个主要进步是1972年出现的Intel 8008,这是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它比4004复杂一倍。

1974年出现了Intel 8080。

这是第一个通用微处理器,而4004和8008是为特殊用途而设计的。

8080是为通用微机而设计的中央处理器。

20世纪70年代末才出现强大的通用16位微处理器,8086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发展趋势中的另一阶段是在1981年,贝尔实验室和HP公司开发出了32位单片微处理器。

Intel于1985年推出了32位微处理器Intel 80386。

到现在的64位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但现代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以下是计算机发展历史的详细描述。

1. 早期计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们开始使用原始的计算工具,例如算盘和计算棒。

这些工具主要用于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和减法。

2.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这台计算机被称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普雷斯班特(John Presper Eckert)和约翰·威廉·莫奇利(John William Mauchly)研发。

ENIAC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据了一个大房间,它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和开关来进行计算。

3. 存储器的发展在ENIAC之后,计算机的存储器得到了改进。

早期的计算机使用的是磁鼓存储器,它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数据。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磁芯存储器取代了磁鼓存储器。

磁芯存储器更加可靠和高效,成为了后来计算机存储器的主要形式。

4. 第一代计算机到了195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开始出现。

这些计算机使用了晶体管来取代真空管,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效率。

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是UNIVAC (Universal Automatic Computer),它是第一台商业化的计算机。

5. 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出现到了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概念被提出。

集成电路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从而使计算机更加小型化和便携化。

此后,微处理器的发明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微处理器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使得计算机更加强大和高效。

6.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到了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兴起。

最著名的个人计算机是1977年发布的Apple II。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不再只是大型机构和公司的专用设备,而是普及到了家庭和个人用户。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整理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整理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整理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一大杰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它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发展的历史非常漫长,从最早的打孔卡到现在的云计算,每一个阶段都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对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行整理和总结。

1. 机械计算时期:1642-1945年机械计算机时期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机械计算机是人类第一个可用于计算的机器。

最早的计算器是十位计算器,发明者是德国考古学家威廉·施兰兹发明的。

此后约100年,各种计算器如加法器,乘法器等不断被发明和改进。

直到1900年左右,美国人赫尔曼·哈勃(Herman Hollerith)发明了打孔卡机,该机器被广泛用于数据处理,并且成为现代电脑的前身。

2. 电子计算时期:1937-1957年在20世纪30年代,电子计算机开始得到发展。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几台重要的计算机,例如:美国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然后出现了EDVAC和UNIVAC计算机。

在这个时期,发明了许多关键技术,如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还发明了计算机的二进制数制和布尔代数,为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集成电路时期:1958-1964年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了微观电子技术。

这使得下一代计算机得以使用集成电路而不再使用单片式电路。

IBM7094是第一台使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

集成电路的发明使计算机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也更加节约能源。

4. 微处理器时期:1965-1971年20世纪60年代末期,摩尔定律被提出。

它预测了在未来的18个月内,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将增加一倍,而元器件成本没有增加。

这个定律一直延续至今。

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它的出现标志着微处理器时代的开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

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

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

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

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

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

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

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里程碑。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计算工具到现代计算机的演变。

1. 早期计算工具的出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和石板。

这些工具通过移动珠子或刻画符号来进行计算,虽然速度较慢,但为人们解决了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

2.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成为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ENIAC是一台巨大的机器,占据了一个大房间,它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和继电器来进行计算,虽然速度相对较慢,但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转向集成电路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小型化和高效。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和性能。

1964年,IBM公司推出了IBM System/360系列计算机,它是第一台采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引领了计算机技术的新时代。

4. 个人计算机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市场,这标志着计算机的普及化。

微软公司推出了DOS操作系统,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 II系列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具有更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更强大的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中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娱乐。

5. 互联网和移动计算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计算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移动计算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和上网。

这个时期,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相继崛起,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

6. 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兴起21世纪,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热门话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功能。

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一、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人类早期使用的计算工具有算盘、石头计算板等,这些工具虽然原始简单,但已经具备了进行基本的计算功能。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的出现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初。

二、机械计算机的发展20世纪初,机械计算机开始出现。

最早的机械计算机是由齿轮、滑轮等机械装置组成的,如巴贝奇的分析机和希罗的差分机。

这些机械计算机虽然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操作复杂、体积庞大、速度慢,且只能完成特定的任务。

三、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二战期间,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克特和莫奇利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ENIAC采用了电子管作为计算元件,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可靠性。

此后,电子计算机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台代表性的电子计算机,如EDVAC、UNIVAC等。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电子时代。

四、集成电路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速度进一步提高。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大。

五、个人计算机的普及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个人计算机是指一种小型的、可由个人使用的计算机。

最早的个人计算机采用了微处理器作为计算核心,具备了较高的性能和较强的可编程能力。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技术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了人们对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

六、互联网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它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在线交流和在线购物等。

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七、移动计算的时代21世纪初,移动计算的时代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以下操作:
1.标题设置为黑体三号居中,其它各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

2.设置纸张大小为A4纸,方向为横向。

3.设置上下左右边距为1.5厘米。

4.设置为2栏。

※※※※※※※※※※※※※※※※以下为答题区※※※※※※※※※※※※※※※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
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

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

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
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
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
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
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

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

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
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

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
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
之一。

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

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

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5.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

它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

二、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

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

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

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

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

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 (CPU为8086)。

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第四阶段便是从1983年开始为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微处理器相继推出80386、80486。

386、486微型计算机是初期产品。

1993年,Intel 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

现在Pentium III(也有人称P7)微处理器己成为了主流产品,预计Pentium IV 将在2000年10月推出。

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CPU)的性能。

三、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如下:
1、记忆能力强
在计算机中有容量很大的存储装置,它不仅可以长久性地存储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资料,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

2、计算精度高与逻辑判断准确
它具有人类无能为力的高精度控制或高速操作任务。

也具有可靠的判断能力,以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从而保证计算机控制的判断可靠、反应迅速、控制灵敏。

3、高速的处理能力
它具有神奇的运算速度,其速度以达到每秒几十亿次乃至上百亿次。

例如,为了将圆周率兀的近似值计算到707位,一位数学家曾为此花十几年的时间,而如果用现代的计算机来计算,可能瞬间就能完成,同时可达到小数点后200万位。

4、能自动完成各种操作
计算机是由内部控制和操作的,只要将事先编制好的应用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自动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

四、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诞生,及其飞速的发展,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问世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可现在人们很难设想没有计算机的生活会怎样。

有人会问,如此高性能的计算机与老百姓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从应用的角度看,计算机的应用是潮流,更是财富。

以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业为例,由于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这两个国家的造船工人人数从十几万下降到2万多,年造船排水量近千万吨,我国有30万造船工人,年造船300万吨排水量,效率相差数十倍。

在当今时代,制造业,拼人力是不行的,一定要靠计算机技术提高产业水平。

在谈到计算机的应用时我们总会提到普及率,这与计算机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当然有。

简单理解,计算机普及率低说明应用水平落后。

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率不到10%,而美国是50%以上。

从统计上来说,任何一项技术普及率到50%时,才可以说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效益。

在美国波音公司,飞机从设计到制造,全部是计算机来完成的,整个过程看不到一张图纸,日本的造船也是如此,从船的设计到造完全是无纸化的。

计算机的外形也不是我们过去熟悉得样子,对我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未来计算机不仅具有非凡的记忆功能,而且具有判断能力,真正成为人脑的延伸。

但目前的计算机的功能与人脑相比还相差很远。

现代计算机虽然"智商"很高,具有人无法相比的计算速度,但"情商"很低。

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就像今天的电网一样,我们一按开关,信息就流进来。

五、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化,使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复杂。

但无论系统有多复杂,任何一台计算机系统都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机电的或光学的元件/装置,或者由它们所组成的计算机部件。

主要由输入设备、主机和输出设备组成。

例如,计算机的机箱、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大底板(母板)、各类扩充板卡等都是计算机硬件。

下面一一介绍:
CPU:CPU即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电脑处理数据的能力和速度主要取决于CPU。

通常用主频评价CPU的能力和速度,如PⅢ800CPU,表示主频为800MHz。

主板:也称主机板,是安装在主机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有电脑的主要电路系统。

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主板上安装有控制芯片组BIOS 芯片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件、扩充插槽及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CPU、内存条插接在主板的相应插槽中,驱动器、电源等硬件连接在主板上。

主板上的接口扩充插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这些接口卡扩展了电脑的功能。

常见接口卡有显示卡、声卡等。

光盘驱动器:读取光盘信息的设备。

是多媒体电脑不可缺少的硬件配置。

光盘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保存时间长,适宜保存大量的数据,如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电影等多媒体信息。

光盘驱动器主要有三种,CD
—ROM、CD—R和CD—R W,CD—ROM是只读光盘驱动器;CD—R只能写入一次,以后不能改写;CD—R
硬盘等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相关的数据文档。

相对于硬件而言,软件用来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提高计算机的效率,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软件和硬件是密切相关和互相依存的。

没有软件的硬件机器,称为裸机。

当代的裸机只有极为有限的功能,甚至不能有效的启动和正常的进行最起码的数据处理工作。

软件与硬件在逻辑上有着某种等价性,即软件功能可以用硬件设法加以实现,硬件功能也可以用软件加以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