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第三章
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分工
(二)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1)垂直型国际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4)外包型国际分工 (5)网状型国际分工
当代国际分工
(二)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 (1)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2)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 的思想进行了深刻比判,他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不是其所
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少,而是这些贵重金属所能购买的商
品数量。一国拥有的贵重金属再多,但如果可供消费的商
品的数量和种类少得可怜,那么该国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会
高。可供消费的商品增加,才意味着一国财富的增加。怎 样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亚当·斯密认为扩大生产才能提 高本国的生活水平,而生产的扩大最根本的动力是劳动生 产率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取决于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简而言之,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 这就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的基本思想。
在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经济 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重商主义认为货币 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在当时,货币主要是一些贵重 金属,如黄金、白银等。所以重商主义强调国库 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 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所以,他们为政府 开具的调节经济的处方是取消进口,因为进口会 导致本国贵重金属的流失,同时鼓励出口,因为 出口会导致贵重金属的流入。这一观点反映了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重金属 的认识。
分工后
酒的总产量 毛呢的总产量
英国 0 2.7
葡萄牙 2.4 0
交换后
《国际贸易学》(第四版)
• (二)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
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 度高。
• (三)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程度 •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
LOGO
第六节 其他贸易理论
• 一、可获得性理论
• 可获得性商品,是指一国能以有利条件,如特殊的资源、 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的供给弹性大的产品;不可获得性商 品,是指一国无法生产或即使能生产也必须付出很高代价 、供给弹性小的商品。
•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 •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 • (三)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 •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LOGO
•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 (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
•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三)政府的政策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
活动。 • (二)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 • 1.国际贸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 2.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 3.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学说 • 4.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 • 5.国际贸易的重大现实问题
LOGO
• 二、国际贸易的特点
• (一)手续与操作较复杂 • (二)经济环境与政治制度不同 • (三)国际贸易风险大 • (四)业务处理困难
内均衡点的边际机会成本不同,因而成为贸易产生的原因
LOGO
YX
YX
E Y2
CIC3
CIC2
Y1 AX
CIC1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交流和贸易的学科,它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原理、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是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
2. 国际贸易的原理有哪些?国际贸易的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绝对优势原理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相对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存在相对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制度和政策1. 什么是国际贸易的制度?国际贸易的制度是指国际贸易所遵循的规则和机构。
国际贸易的规则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规定,国际贸易的机构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等。
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有哪些?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
通过制定适当的贸易政策,国家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1.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比较优势、生产要素的差异、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2.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等。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和措施1. 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国际贸易学(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教学课件3
(5)两者的发展趋向不同。
产业内贸易由于并不是建立在现实 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因而无法对产业 内贸易进行预测;
而产业间贸易由于是建立在现实的 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因而在一定程度 上是可以预测的。
(二)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 易的联系
虽然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存在 上述区别,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 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该
理论的
核心思
净 出
想是制 口
成品贸 易是由
t0
t1
其产品
净 进
的生命 口
周期决
定的。
如图3-
3所示。
发展中国家
t2 创新阶段
t3 t4
t5
发达国家 时间
创新国
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
图3-3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是从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和不完全竞争来解释产业内贸 易的成因和贸易模式,是目前最具有代 表性和影响力的“新贸易理论”。 这里 先从规模经济视角来分析产业内贸易。
因为高收入群体会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从而表现出对异质产品的旺盛需求。
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结构和需求 偏好,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两国间的 需求结构也会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样就会导致两国对对方的产品形成广泛 的相互需求,从而产生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这 也就是产业内贸易大量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 原因之一。
**后H-O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典型的产业内贸易理 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三大理论体系和流派。
后H-O贸易理论是在H-O贸易理论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比较有代表性 的理论包括新生产要素理论、偏好相似 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
促进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发展,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增加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
贸易协定的影响
有利于加强双边或多边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05
结论
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通过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分配效率, 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创造就业机会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01
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 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促进 经济增长。通过出口,一个国 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外部需求, 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机会。
02
推动技术创新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转移和 知识共享,推动全球范围内的 技术创新。通过进口,一个国 家可以获得其他国家的先进技 术和产品,从而加速本国的技 术进步和创新。
局限
比较优势理论忽略了技术进步、市场结构、需求偏好等因素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定义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在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
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会导致各国之间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即一国相对丰 裕的生产要素会出口到其他国家,而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则会从其他国家进口。
02
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定义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商品时,如果该商 品的生产成本比其他国家低,则该国有绝对优势。
内容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在生产效率上的差异,即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商品时所 花费的成本比其他国家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8
二、绝对成本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主要内容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熟练程度、有利于发明
创造) ,增加社会财富。(为什么进行分工) ●一国应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 产同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 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生产成本之间 的绝对差别。 (依何标准进行分工) ●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 生产条件。绝对优势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可获 性优势。有利的自然禀赋(natural endowment)或后天 的有利条件(acquired endowment)都可以使一个国家 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因而在该产品的生 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导致绝对成本差异的 9 原因)
●在两国情形下,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
产上更有效率或生产成本更低时,称之为有绝对优势; 相反,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 较低或生产成本较高时,被称为有绝对劣势。斯密认 为,一国之所以进口另一国的商品,是因为:该国在 该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而贸易国在同种商 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一国之所以向他国出口商品, 是因为:该国在该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 贸易国在同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贸易发 生的基础) ●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自己绝对成本低或者具有绝对优 势的商品,然后相互交换,互利贸易就产生了。贸易 模式是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 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模式)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呢绒 (1单位/年) 英 国 葡萄牙 100人 90人 酒 (1单位/年) 120人 80人
按照绝对成本理论,英国生产呢绒与酒的成本都比葡 萄牙高,葡萄牙两种产品的成本都比英国低,英国没有什 么东西可以卖给葡萄牙,葡萄牙也不必向英国购买。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 成本差异,各国并不一定要生产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只 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 本”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上 述情况下,两国仍可以进行分工与贸易,并从中获得好处。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教学⽬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具体内容、运⽤⽅法、作⽤与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具体内容2.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运⽤⽅法3.掌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作⽤与影响三、参考书⽬1.尹忠明,《国际贸易学》,西南财经⼤学出版社,2005年2.吴百福,《进出⼝贸易实务教程》,上海⼈民出版社,2002年3.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学出版社,2005年4.⾦镝、朱芸,《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教程》,重庆⼤学出版社,2005年5.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商务培训认证考试办公室《全国外贸跟单员培训认证考试复习指南》,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关税种类2.有效关税3.技术性贸易壁垒五、教学步骤1.回顾上节课的教学要点,导⼊本节课的内容。
时间2分钟2.分析、讲解本节课的内容3.总结概括本节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时间2分钟。
六、教学⽅式1.多媒体教学为主2.讲授为主七、教学时间:4学时⼋、作业要求练习九、教学内容第⼀节关税措施⼀、关税概述1.关税的概念:关税(Tariff、Custom Duties)是⼀国海关在进出⼝商品经过关境时,向本国进出⼝强制征收的⼀种税收。
2.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政管理机构,是执⾏本国进出⼝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具。
任务: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私、临时保管统管货物、统计进出⼝商品。
3.关境的概念:关境是海关管辖的范围,即其征收关税的领域,关境和国境可以不⼀致。
⼆、关税的种类(⼀)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1.进⼝税(Import Duties)(1)概念:是进⼝国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时对本国进⼝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
(2)种类A.最惠国税(正常关税):适⽤于与该国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
B.普通税:适⽤于与该国没有签订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基本范畴-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 国际贸易的基本范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要素流动。
1.2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售商品和服务。
- 进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 自由贸易:指国家间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不设限制或关税。
- 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关税: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等。
2.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通过专业化和自由贸易,各国可以最大化全球生产效率和福利。
2.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相对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即生产一种商品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力。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槪念。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4、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出口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即使有些商品是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的,但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商人分别与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贸易关系,这种活动仍然属于转口贸易.4.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讲授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知识点: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第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岀了掠夺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髙,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朿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还不断爆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总体上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左的和平与发展时期。
国际贸易学课件 第三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产生和发展
的基础; • (2)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开展活动的场所,是国
际分工的重要实现手段; • (3)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
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 因此,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形成和发
• 3、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 • 人口多寡、生产规模和市场大小制约着国际分工的
发展:(1)人口多寡直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因而 影响国际分工;(2)生产一旦大规模生产,分工越 来越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生产, 必须参与国际分工。(3)世界市场的扩大对国际分 工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一国的市场规模越大, 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就越大,实现国际分工的程 度就越高。 • 4、国际生产关系 • (1)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有国际分 工,就有世界市场,就有国际生产关系;(2)国际 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超出民族和国家界限发展 的结果: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重要的国际生 产关系,是国际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国际间 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 5、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一般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 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国家力量、经济政策、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
• 上层建筑可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殖 民主义者所采取的武力征服政策、各种超经济的强 制手段以及自由贸易政策,对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 形成过程起了重要作用。如亚非拉国家的种植园经 济、单一经济以及世界农村和世界城市的分离与对 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关税 政策,等,都极大地阻碍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而战 后的GATT的多次谈判,则大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展开。
国际贸易(章节重点归纳)
国际贸易(重点知识归纳)第1章国际贸易发展简史(出题少,一般出简答和论述)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1)战后国际分工的特征(1)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削弱。
2.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及其原因(1)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和扩大(3)战后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4)国家加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5)跨国公司的发展3.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国际贸易转入缓慢发展及其原因(1)能源危机的爆发(2)两次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3)货币制度危机的爆发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发展从低速走向高速(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3)服务、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4)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5)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6)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增强(7)全球性的协调管理贸易时代出现5.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1)跨境交付,是服务的提供者在成员国的领土上向另一成员国领土内的消费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为后者领土的消费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过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6.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年内,一国的对外进出口总额占国内GDP的比重。
(问:中国对外贸易依程度很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重要章节,每年必考,简答和论述为主)1.重商主义1)两个阶段:(1)早期的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认为商品不是财富,金银才是财富。
国际贸易各章节习题答案(最全面)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一、判断正误题及参考答案1.按DES术语成交,卖方是否投保,由其自便,按CIF术语成交,卖方则必须投保。
(对)2.买卖双方按CIF Liner Terms成交,卖方发运的货物必须采用班轮装运。
(错)3.买方采用FOB条件进口散装小麦,货物用程租船运输,如买方不愿承担装船费用,可采用FOBTrimmed 条件成交。
(对)4.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在CFR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错)5.按CIFEx Ship's Hold Louis port条件成交后,卖方应负担从装运港到目的港为止的费用和风险。
(错)6.根据《INCOTERMS 1990》的解释,采用D组术语成交,卖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的义务,所以卖方可不必提交保险单。
(对)7.按CFR Landed Singapore成交,货物在新加坡港的卸货费及进口报关费应由卖方负担。
(错)8.按FCA术语成交,应由买方订立运输合同或指定承运人。
按惯例,当卖方被要求协助订立运输合同时,只要买方承担费用和风险,卖方也可以办理。
(对)9.业务中常将CIF价格称作“到岸价”,也就是说,按CIF术语成交时,卖方要承担货物运达目的港之前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
(错)二、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INCOTEMS 2000》C组贸易术语与其它各组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C)。
A.交货地点不同B.风险划分地点不同C.风险和费用划分的地点相分离2.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货物在运输途中因火灾被焚,应由(C)。
A.卖方负担货物损失B.卖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C.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3.CIF和CFR两种贸易术语相比,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C)A.CIF比CFR大B.CFR比CIF大C.CIF与CFR相同4.按FOB术语签订的合同,采用程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应在合同中具体订明(A)。
国际贸易学(第五版)
国际贸易学(第五版)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第四节贸易利益实现的限制条件
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第二节比较成本理论
第三节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要素理论
第四节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章世界市场
第一节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作用
第二节世界市场的形式
第三节世界市场价格
第五章贸易条件
第一节贸易条件的涵义
第二节关于贸易条件决定的理论
第三节贸易格局与贸易条件的变动
第四节关于不平等交换问题的理论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及其发展
第三节当代发达国家的外贸政策及其理论分析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第一节关税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
第三节出口鼓励的政策措施
第四节其他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第八章从GATT到WTO
第一节贸易条约和协定
第二节从GATT到WTO
第三节 WTO基本知识
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贸易发展与要素流动
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节贸易与经济一体化
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贸易发展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第三节贸易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杨帆老师课件-第三章 WTO
(2)例外:
A、货物贸易领域
给予同类产品完全的国民待遇 例外:
(a)政府采购:未参加《政府采购协议》
的成员方政府,在为自用或公用目的采购 货物时,可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b)只给予某种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补贴 (c)有关外国电影片放映数量的限制
B、知识产权领域 给予知识产权所有者或持有者完全的国
(3)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
员领土上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领土 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特点:服务者跨界并设立机构(最主要)
(银行、律所)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
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特点:服务者跨界但不设立机构(聘请外教)
民待遇 例外:主要体现在程序方面 C、服务贸易领域 给予服务或服务提供者非完全的国民待 遇 国民待遇受各成员承诺(市场准入和国 民待遇两个方面)的限制
(二)WTO的货物贸易规则
附件一A:货物贸易多边协定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1994) 12个配套协议
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的基本要求 减让 外贸管制措施和贸易救济措施 (限制使用条件)
严要求
TRIPS”高标准、严要求”的体现:
知识产权权利水平 (提高) 权利的取得 和维持程序 防止侵权和打击 侵权的执法措施
TRIPS属于一揽子文件之一 知识产权争端纳入WTO争端解决机制
(四)WTO的服务贸易规则——GATS
1、特点:框架性协议,强调逐步自由化原则
框架性:没有各成员方统一的行为准则 逐步自由化:是否给予市场准入、是否给予国
提 中国在WTO中的权利义务由两部分构成: WTO多边贸易协议规则;中国入世承诺
国际贸易学第三章(精)
3. H-O理论能指导我们的实践吗?
•
H-O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Endowment curse,资源诅咒论)
•
H-O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战略。 (Lucas1998,要素互补模型)
• H-O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Michael Port1990,竞争优势论 )
•
H-O理论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
3. A Equal Proportional Rise in Pc and Pw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五点第二1十8页一分,。共55页。
Wcloth
4. A Rise Only In Pc(Say: Pc/Pw ↑)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五点 二十一分。
第19页,共55页。
5. The Key Conclusions
The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H-O model (esp: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free trade will equalize not only commodity prices but also factor
(林毅夫与洪银兴的不同观点)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五点 二十一分。
第25页,共55页。
4. 自由贸易推进了要素价格均等化了吗?
•
随着资本密集部门生产与出口的扩大,劳动力的工资不降反升。资本深化与教育深化。
•
实证数据:美国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石化、飞机与汽车,而不是IT,人均推动的资本越多,工资越高。
古典理论 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新古典理论
的研究方法
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版)第三章
03
第三章 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常用贸易术语的变形 与交货有关的其他问题
第一节 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一、贸易术语的含义
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 、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
(二) 使 用 DPU术语应 注意的问题
1. 关于DPU与DAP的区别 2.注意卖方责任的限度 3. 精准确定目的地的交货点
第二节 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三)关于买卖双方义务的规定
01
卖方必须提交符合合同规定的货 物和商业发票或电子记录。
02
卖方承担将货物交给买方 控制之前的风险,买方承担 货物交给其控制之后的风 险。
(二)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和作用
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的,因为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贸易双方不具有强制性约束 力,故双方有权在合同中作出与某项惯例不一致的规定。只要合同有效成立,双方均要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一旦 发生争议,法院和仲裁机构也要维护合同的有效性。 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适当采用这些惯例,有利于外贸业务的开展,而且,通过学习掌握有关 国际贸易惯例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或减少贸易争端,即使在发生争议时,也可以引用某项惯例,争取有利地位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 使 用 FCA 术 语 应 注意的问题
1.承运人和交货地点 2.有关责任和费用的划分
第二节 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三)关于买卖双方义务的规定
01
卖方必须提交符合合同规定的货 物和商业发票或电子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