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47分模拟小卷(二)

合集下载

苏锡常镇四市2017年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苏锡常镇四市2017年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P/pa
300
A
100
B
01
C V/m3
5
B.(选修模块 3-4)(12 分)
(1)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图景如
图所示.他按正确的方法插了大头针 a、b、c、d.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入射角应适当大些 B.该同学在插大头针 d 时,使 d 挡住 a、b 的像和 c P
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 a 和 b.当输入电压 U
为灯泡额定电压的 8 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则 A.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7:1
×
×
a
b
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8:1
U
C.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1:1
·P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
S
C.换用电动势更大的电源
3-5图1
D.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
(2)由玻尔原子理论,氦离子He+能级如图所示.电子在 n=3 轨道 n
He+
0
上比在 n=4 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 ▲ (选填“大”或“小”). 6
当大量处在 n=3 的激发态的He+发生跃迁时,所发射的谱线
5 4
有 ▲ 条.
演算步骤.只有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 分)在我国南海上有一浮桶式波浪发电灯塔,其原理如图甲所示.浮桶内的磁体
通过支柱固定在暗礁上,浮桶内置圆形线圈随波浪相对磁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上下运
动的速度 v=0.4πsin (πt) m/s,且始终处于辐

2017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7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a bBr2rBA AxE kOE k0xE kOBE k0xE kOCE k0xE kODE k0BA CO MP P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 理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5题,共6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 、b 的半径分别为r 和2r .圆形匀强磁场B 的边缘恰好与a 线圈重合,则穿过a 、b 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A .1:1 B .1:2 C .1:4 D .4:12.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A .t B .22t C .2tD .4t 3.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 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 k 与位移x 关系的图线是4.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 、B 、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 、M 、P 点.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 点。

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 ′点,则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 A .运动到P 点返回B .运动到P 和P ′点之间返回C .运动到P ′点返回D .穿过P ′点5.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 ,到小环的距离为L ,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

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LM vP夹子 L 1 输入信号C 1C 2 L 2甲乙Ox 1x 2xφ A B CmmmLLα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 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

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

2017苏锡常镇高三第二次模拟试卷调研考试物理(含答案)

2017苏锡常镇高三第二次模拟试卷调研考试物理(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物 理2017.3注意事项:1.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值为120分.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一平行板电容器,其一个极板带+5.4×10-3C 电量,另一极板带-5.4×10-3C 电量,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450V ,则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A .2.4×10-5FB .1.2×10-5FC .8.3×104FD .4.2×104F2.某同学玩飞镖游戏,先后将两只飞镖a 、b 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已知飞镖投出的初速度v a >v b ,不计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插在竖直靶上的状态(侧视图)可能是3.某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坡道向下滑行,其车把上挂有一只水壶,若滑行过程中悬绳始终竖直,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行车一定做匀速运动 B .壶内水面一定水平C .水壶及水整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绳正下方D .壶身中轴一定与坡道垂直A .B .C .D .ababbaba4.钳形电流测量仪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其铁芯在捏紧扳手 时会张开,可以在不切断被测载流导线的情况下,通过 内置线圈中的电流值I 和匝数n 获知载流导线中的电流 大小I 0,则关于该钳形电流测量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测量仪可测量直流电的电流 B .载流导线中电流大小I 0=I /nC .若钳形部分铁芯没有完全闭合,测量出的电流将小于实际电流D .若将载流导线在铁芯上多绕几匝,钳形电流测量仪的示数将变小5.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到最高点之后,又落回到抛出点,假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E 随离地高度h 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个选择题有多个选项符 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6.2016年8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在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周围发现了一颗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并将其命名为“比邻星b ”,这是一颗可能孕育生命的系外行星。

2017年高考江苏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精编版)

2017年高考江苏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精编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江苏,1,4分】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 、b 的半径分别为r 和2r 。

圆形匀强磁场B 的边缘恰好与a 线圈重合,则穿过a 、b 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A .1:1B .1:2C .1:4D .4:1 【答案】A有匀强磁场,所以磁场的区域面积为:S 是相等的,所以磁通量都是:2Br πΦ=?2.【2017年江苏,2,4分】如图所示,A 、B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

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为()A .tBC .2tD .4t 【答案】C3.【20170k E ,与斜k E 与位移x 关系的图线是()A .B .CD . 【答案】Cθ,物块的质量为0sin cos k mgx mgx θμθ-,?所以()0sin cos k k E E mg mg x θμθ=-+;下滑过程中:sin cos 0k mgx mgx E θμθ'-'=-,所以()sin cos k E mg mg x θμθ=-';?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最后的总动能减小,故选C 。

4.【2017年江苏,4,4分】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 、B 、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 、M 、P 点。

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 点。

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 '点,则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A .运动到P 点返回B .运动到P 和P '点之间返回C .运动到P '点返回D .穿过P '点 【答案】A【解析】设AB 间电场强度为1E ,BC 间场强为2E ,根据题意由O 点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1200OM MP eE x eE x -=-①,BC 板电量不变,BC 板间的场强2244rr U Q Q kQE S d Cd S d kdπεεπ====⋅②,由②知BC 板间的场强不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C 板向右平移到P '时,BC 板间的场强不变,由①知,电子仍然运动到P 点返回,故选A 。

2017年高考江苏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精编版)

2017年高考江苏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精编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江苏,1,4分】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 、b 的半径分别为r 和2r 。

圆形匀强磁场B 的边缘恰好与a 线圈重合,则穿过a 、b 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A .1:1B .1:2C .1:4D .4:1【答案】A【解析】由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故穿过该面的磁通量为:BS Φ=,半径为r 的虚线范围内有匀强磁场,所以磁场的区域面积为:2S r π=结合图可知,穿过两个线圈的磁感线的条数是相等的,所以磁通量都是:2Br πΦ= .与线圈的大小无关,故选A 。

2.【2017年江苏,2,4分】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 中相遇。

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 A .t B .22t C .2t D .4t 【答案】C【解析】两球同时抛出,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根据A B x v t v t =+知,当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2t ;故选C 。

3.【2017年江苏,3,4分】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

物块初动能为0k E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k E 与位移x 关系的图线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的质量为m ,去沿斜面向上为位移正方向;根据动能定理可得:上滑过程中:0 sin cos k k mgx mgx E E θμθ--=-, 所以()0sin cos k k E E mg mg x θμθ=-+;下滑过程中:sin cos 0k mgx mgx E θμθ'-'=-,所以()sin cos k E mg mg x θμθ=-';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最后的总动能减小,故选C 。

2017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2

2017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2
2 ������ ������
4.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 A、B、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 O、M、P 点。由 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 P 点。现将 C 板向右平移到 P′点,则由 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 (A)运动到 P 点返回 (B)运动到 P 和 P′点之间返回 (C)运动到 P′点 (D)穿过 P′点 5.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 细杆上。物块质量为 M,到小环的距离为 L,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 F。小 环和物块以速度 v 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 P 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 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 2F (B)小环碰到钉子 P 时,绳中的张力大于 2F (C)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速度 v 不能超过
-3
1
2.45 2.31
2.92 2.73
3.35 3.12 3.61
3.81 4.00
4.26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 ΔEk-W 图象。 (4)实验结果表明,ΔEk 总是略小于 W。某同学猜想是 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用题中小车和钩 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 F=__▲__N。 11.(10 分)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 实验原理电路图如题 11-1 图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 Rt、 滑动变阻器 R 串联接在电源 E 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 15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 停止加热, 实现温控。 继电器的电阻约 20Ω, 热敏电阻的阻值 Rt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Rt/Ω 30.0 199.5 40.0 145.4 50.0 108.1 60.0 81.8 70.0 62.9 80.0 49.1

物理卷·2017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物理卷·2017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5题,共6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学科&网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b的半径分别为r和2r.圆形匀强磁场B的边缘恰好与a 线圈重合,则穿过a、b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A)1:1 (B)1:2 (C)1:4 (D)4:1【答案】A考点:磁通量2.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A )t (B )22t(C )2t (D )4t 【答案】C考点:平抛运动3.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k0E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k E 与位移x 的关系图线是【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k00()f E mg F x -=-+,同理,下滑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k00()f E F mg x -=-,故C 正确;ABD 错误. 考点:动能定理4.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 、B 、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 、M 、P 点.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 点.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点,则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A)运动到P点返回(B)运动到P和P'点之间返回(C)运动到P'点返回(D)穿过P'点【答案】A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电容器5.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到小环的距离为L,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B)小环碰到钉子P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C )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v g(D )速度v 不能超过(2)F Mg LM-【答案】D考点:物体的平衡 圆周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约380 km 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 (A )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B )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D )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答案】BC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22MmGmr ma rω==知,“天舟一号”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而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所以“天舟一号”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角的速度,周期小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故A 错误;C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的环绕速度,所以“天舟一号”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 正确;地面重力加速度为2GMg R =,故“天舟一号”的向心加速度a 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 ,故D 正确.学科&网 考点:天体运动7.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A)电感L1的作用是通高频(B)电容C2的作用是通高频(C)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D)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答案】BD考点: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8.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有(A)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D)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x1处的电势等于零,所以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A正确,图象的斜率描述该处的电场强度,故x1处场强不为零,B错误;负电荷从x1移到x2,由低电势向高电势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由图知,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场强度越来越小,故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所以D错误.考点:电势电场强度电势能9.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A与B、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α由60°变为120°,A、B、C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下降过程中(A)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32mg(B)A的动能最大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32 mg(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3 mgL【答案】AB考点:物体的平衡能量守恒牛顿第二定律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 10.(8分)利用如题10–1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的质量为M =200.0 g ,钩码的质量为m =10.0 g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 的交流电.(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2)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题10–2图所示.选择某一点为O ,依次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 ∆,记录在纸带上.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v 1=______m/s .(3)将钩码的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取g =9.80 m/s ,利用W=mg x ∆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 .利用2k 12E Mv =算出小车动能,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k E ∆.计算结果见下表. 3/10J W -⨯2.452.923.35 3.814.26 3k /10J E -∆⨯ 2.312.733.123.614.00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k E W ∆-图象.(4)实验结果表明,k E 总是略小于W .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 =__________N . 【答案】(1)小车做匀速运动 (2)0.228(3)(4)0.093考点: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11.(10分)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11–1图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 t 、滑动变阻器R 串联接在电源E 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15 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 Ω,热敏电阻的阻值R t 与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 1(3 V ,内阻不计)、电源E 2(6 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 Ω)、滑动变阻器R2(0~500 Ω)、热敏电阻R t,继电器、电阻箱(0~999.9 Ω)、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应选用(选填“E1”或“E2”),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选填“R1”或“R2”).(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11–2图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选填“A”、“B”、“C”或“D”).(3)合上开关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题11–1图中,若只有b、c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入a、b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a、c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50 ℃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①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②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④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⑤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 Ω【答案】(1)E2R2(2)C(3)不偏转偏转(4)⑤④②③①考点:多用电表的使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传感器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12A–1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C)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答案】BC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2)题12A–2(甲)和(乙)图中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答案】甲 乙 【解析】试题分析:温度相同,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所以若水温相同,甲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故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考点:布朗运动(3)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 ,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 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 –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33110kg/m ρ=⨯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B .[选修3–4](12分)(1)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A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B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C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答案】AC 【解析】试题分析:飞船相对地球高速运动,所以地球上的人观测飞船上的时钟较慢,而地球相对飞船高速运动,所以飞船上的人认为地球上的时钟较慢,所以A 、C 正确;B 、D 错误. 考点:狭义相对论(2)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_______(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频率 不变考点:机械波 频率 波速(3)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 ,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 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 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2,且D =2R ,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答案】30° 【解析】试题分析:由几何关系sin 2D i R=,解得45i =︒则由折射定律sin sin in γ=,解得30γ=︒且2i αγ=+,解得30α=︒考点:光的折射、反射C .[选修3–5](12分)(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A )42He 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 )42He 核比63Li 核更稳定(C )两个21H 核结合成42He 核时释放能量 (D )23592U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8936Kr 核中的大【答案】BC考点:比结合能 结合能(2)质子(11H )和α粒子(42H )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 ▲ . 【答案】小于 2:1 【解析】试题分析:动量与动能的关系:2k 2p mE =,又质子的质量小于α粒子的质量所以质子的动量小于α粒子的动量,且112212p m p m ==;根据h p λ=,可得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2:1. 考点:物质波(3)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 ,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 和2 m/s .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答案】3:2 【解析】试题分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1222211m v m v m v m v ''-=-解得122211m v v m v v '+='+ 代入数据得1232m m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如图所示,两条相距d 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右端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质量为m 的金属杆静置在导轨上,其左侧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MNPQ 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当该磁场区域以速度v 0匀速地向右扫过金属杆后,金属杆的速度变为v .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不计,导轨光滑且足够长,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求:(1)MN 刚扫过金属杆时,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l ; (2)MN 刚扫过金属杆时,杆的加速度大小a ; (3)PQ 刚要离开金属杆时,感应电流的功率P .【答案】(1)0Bdv I R = (2)220B d v a mR =(3)2220()B d v v P R-=考点:电磁感应 14.(16分)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 ,三者半径均为R .C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都为2m,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 ,使A 缓慢移动,直至C 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未拉A 时,C 受到B 作用力的大小F ;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3)A 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答案】(1)33F mg = (2) min 32μ= (3) (231)W mgR μ=-(3)C 下降的高度(31)h R =- A 的位移2(31)x R =-摩擦力做功的大小2(31)f W fx mgR μ==-根据动能定理 00f W W mgh -+=-解得(21)(31)WmgR μ=--考点:物体的平衡 动能定理 15.(16分)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大量的甲、乙两种离子飘入电压为U 0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0,经过加速后,通过宽为L 的狭缝MN 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到照相底片上.已知甲、乙两种离子的电荷量均为+q ,质量分别为2m 和m ,图中虚线为经过狭缝左、右边界M 、N 的甲种离子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1)求甲种离子打在底片上的位置到N 点的最小距离x ;(2)在答题卡的图中用斜线标出磁场中甲种离子经过的区域,并求该区域最窄处的宽度d ;(3)若考虑加速电压有波动,在(0–U U ∆)到(0U U +∆)之间变化,要使甲、乙两种离子在底片上没有重叠,求狭缝宽度L 满足的条件.【答案】(1)04mU x L B q =- (2)2002424mU mU L d B q qB =--(3)002[2()2()]mL U U U U B q<-∆-+∆(2)(见图) 最窄处位于过两虚线交点的垂线上2211()2L d r r =--解得 2002424mU mU L d B q qB =--考点: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

物理_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某校高考物理二模试卷_复习

物理_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某校高考物理二模试卷_复习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某校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图片显示的技术中,属于防范静电危害的是()A静电复印 B 静电喷涂 C避雷针 D静电除尘2. 如图所示,某跳伞运动员正减速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与运动员对伞绳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 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C 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D 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对伞绳的作用力3.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发的全球导航系统,它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与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已知月球公转周期约为27天,则静止轨道卫星与月球()A 角速度之比约为27:1 B 线速度之比约为27:1 C 半径之比约为1:27 D 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1:274.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如图,质量块右侧连接轻质弹簧,左侧连接电介质,弹簧与电容器固定在外框上.质量块可带动电介质移动改变电容.则()A 电介质插入极板间越深,电容器电容越小B 当传感器以恒定加速度运动时,电路中有恒定电流C 若传感器原来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时弹簧会伸长D 当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右加速瞬间,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电流5. 一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固定斜面的底端向上冲,到斜面上某一点后返回底端,斜面粗糙.滑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象分别表示滑块运动过程中位移x、速度v、动能E k和重力势能E p(以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6. 如图甲所示,扬声器中有一线圈处于磁场中,当音频电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俯视图乙表示处于辐射状磁场中的线圈(线圈平面即纸面),磁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图乙中()A 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B 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 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D 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7. 如图所示,置于竖直平面内的AB光滑杆,它是以初速为v0,水平射程为s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的,A端为抛出点,B端为落地点.现将一小球套于其上,由静止开始从轨道A端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gs22v02B 小球运动至B端时其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0C 小球从A端运动至B端的时间为sv0 D 小球运动至B端的速率为gsv08. 如图所示,面积为0.02m2、内阻不计的100匝矩形线圈ABCD,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100rad/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2T.矩形线圈通过滑环与理想变压器相连,触头P可移动,副线圈所接电阻R=50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100√2cos(100t)VB P上移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C t=0时,电压表示数为100√2V D 当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50W9.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水平轨道BC与斜面CD平滑连接在一起,斜面足够长.在圆弧轨道上静止着N个半径为r(r≪R)的光滑刚性小球,小球恰好将圆弧轨道铺满,从最高点A到最低点B依次标记为1,2,3⋅⋅⋅,N.现将圆弧轨道末端B处的阻挡物拿走,N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会散开B 第N个小球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R C 第1个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2gR>v>√gR D 第1个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v<√gR三、简答题(共42分)10. 读出下面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①________mm;②________cm.11. 转动动能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用来表示物体因为转动而具有的能量,求表达式为E k=12Iω2,其中ω表示物体绕轴或点转动的角速度,I称为物体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与物体的质量、形状、转轴位置有关.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装置,待测物体装在转动架上,线的一端绕在转动架上,线与线轴垂直,轮轴的轴体半径为r,线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与纸带相连,被测物体与转动架的总转动动能表达式为12(I测+I0)ω2,若已知转动架的转动惯量为I0,不计轴承处的摩擦,不计滑轮和线的质量,细线不可拉伸.①将重物由静止释放后,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A,B,C,D,E为连续的五个点,OA间的距离为S0,AC间的距离为S1,CE 间的距离为S2,则点C的速度v c=________;加速度a=________②当打点计时器打到C点时,被测物体绕转轴运动的角速度ω________③被测物体的转动惯量I测=________.12. 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来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如图甲所示.先将选择开关旋至倍率“×100”档,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进行测量,红表笔应接电压表的________接线柱(选填“+”或“-”),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电阻为________Ω.该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A.电流表(0∼0.6A∼3A)B.电压表(0∼3V)C.滑动变阻器R(0∼15Ω, 5A)D.滑动变阻器R′(0∼50Ω, 1A)E.定值电阻R0为1ΩF.开关S及导线若干本次实验的原理图如图丙,则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序号).按照原理图连接好线路后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待测量12345由上表数据可看出,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试分析引起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现将上述器材的连线略加改动就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更明显,请在图丁中按改动后的原理图完成连线.A、选修模块(3-3)(12分)13. 在大气中,空气团竖直运动经过各气层的时间很短,因此,运动过程中空气团与周围空气热量交换极少,可看作绝热过程.潮湿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变得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降时升温,气象上称这股干热的气流为焚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1)空气团沿背风坡下降时,下列描述其压强p随体积V变化关系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图中虚线是气体的等温线).(2)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温度降低,原因是空气团________(选填“对外放热”或“对外做功”);设空气团的内能U与温度T满足U=CT(C为一常数),空气团沿着背风坡下降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团做的功为W,则此过程中空气团升高的温度△T=________.(3)若水汽在高空凝结成小水滴的直径为d,已知水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求:①一个小水滴包含的分子数n;②水分子的大小d0.C、(选修模块3-5)(12分)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 C 对于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这三种射线而言,波长越长,其能量就越小 D 黑体辐射的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15.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两个带有等宽遮光条的滑块A 和B,质量分别为m A、m B,在A、B间用细线水平压住一轻弹簧,将其置于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使A、B能在任意位置实现自由静止,这表明________,烧断细线,滑块A、B被弹簧弹开,光电门C、D记录下两遮光条通过的时间分别为t A和t B,多次实验后,若关系式________(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成立,则说明该实验中动量守恒.16. 室内装修污染四大有害气体是苯系物、甲醛、氨气和氡.氡存在于建筑水泥、矿渣砖、装饰石材及土壤中.氡看不到,嗅不到,即使在氡浓度很高的环境里,人们对它也毫无感觉.氡进入人的呼吸系统能诱发肺癌,是除吸烟外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静止的氡核 222 86 Rn放出某种粒子X后变成钋核 21884 Po,粒子X的动能为E k1,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成钋核和粒子X的动能.试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上述衰变的核反应方程(请用物理学上规定的符号表示粒子X);(2)求钋核的动能E k2.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7分)17.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空旷的场地上做“摇绳发电实验”的示意图.他们将一铜芯线像甩跳绳一样匀速摇动,铜芯线的两端分别通过细铜线与灵敏交流电流表相连.摇绳的两位同学的连线与所在处的地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垂直.摇动时,铜芯线所围成半圆周的面积S =2m2,转动角速度ω=10√2rad/s,用电表测得电路中电流I=40μA,电路总电阻R=10Ω,取π√2=2.25.(1)求该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从铜芯线所在平面与该处地磁场平行开始计时,求其转过四分之一周的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量q;(3)求铜芯线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路产生的焦耳热Q.18. 如图所示为仓储公司常采用的“自动化”货物装卸装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货箱A(含货物)和配重B通过与斜面平行的轻绳跨过光滑滑轮相连.A装载货物后从ℎ=8.0m高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时,A和B同时被锁定,卸货后解除锁定,A在B的牵引下被拉回原高度处,再次被锁定.已知θ=53∘,B的质量M为1.0×103kg,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g取10m/s2,sin53∘=0.8,cos53∘=0.6.(1)为使A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下滑,其质量m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若A的质量m=4.0×103kg,求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3)为了保证能被安全锁定,A到达底端的速率不能大于12m/s.请通过计算判断:当A的质量m不断增加时,该装置能否被安全锁定.19.为了进一步提高回旋加速器的能量,科学家建造了“扇形聚焦回旋加速器”.在扇形聚焦过程中,离子能以不变的速率在闭合平衡轨道上周期性旋转.扇形聚焦磁场分布的简化图如图所示,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等分成六个扇形区域,其中三个为峰区,三个为谷区,峰区和谷区相间分布.峰区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谷区内没有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以不变的速率v旋转,其闭合平衡轨道如图中虚线所示.(1)求闭合平衡轨道在峰区内圆弧的半径r,并判断离子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2)求轨道在一个峰区内圆弧的圆心角θ,及离子绕闭合平衡轨道旋转的周期T;(3)在谷区也施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新的闭合平衡轨道在一个峰区内的圆心角θ变为90∘,求B′和B的关系.已知:sin(a±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1−2sin2α2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某校高考物理二模试卷答案1. C2. B3. A4. D5. D6. B,C7. A,D8. A,D9. A,D10. 1.880,1.04411. S1+S24T ,S2−S14T2,S1+S24Tr,32mgT2r2(S0+S1)(S1+S2)−mr2−I012. -,4000,C,电源内阻过小13. C对外做功,WC(3):①一个小水滴包含的分子数为πρd 3N A6M ;②水分子的大小d0为√6MπρN A314. D15. 气垫导轨水平,m At A −m Bt B=016. 解;①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该核反应方程为:86222Rn→84218Po+24He.故该衰变方程为:86222Rn→84218Po+24He.②设粒子x的质量为m1、速度为v1,钋核的质量为m2、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m1v1−m2v2钋核的动能:E k2=(m2V2)22m2=m1V122×m1m2=2E K1109故钋核的动能为:2E K1109.17. 求该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2×10−5T;(从铜芯线所在平面与该处地磁场平行开始计时,求其转过四分之一周的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量q为4×10−6;(求铜芯线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路产生的焦耳热Q为7.2×10−9J18. 为使A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下滑,其质量m需要满足m>2.0×103 kg若A的质量m=4.0×103kg,求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为2√10m/s;当A的质量m不断增加时,该装置能被安全锁定19. (1)闭合平衡轨道在峰区内圆弧的半径r为mvqB,离子旋转的方向是逆时针;(2)轨道在一个峰区内圆弧的圆心角θ是2π3,及离子绕闭合平衡轨道旋转的周期T为T=(2π+3√3)mqB;(3)B′和B的关系是B′=√3−12B.。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含解析)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图片显示的技术中,属于防范静电危害的是()A.静电复印B.静电喷涂C.避雷针D.静电除尘2.如图所示,某跳伞运动员正减速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与运动员对伞绳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C.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D.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对伞绳的作用力3.“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发的全球导航系统,它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与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已知月球公转周期约为27天,则静止轨道卫星与月球()A.角速度之比约为27:1 B.线速度之比约为27:1C.半径之比约为1:27 D.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1:274.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如图,质量块右侧连接轻质弹簧,左侧连接电介质,弹簧与电容器固定在外框上.质量块可带动电介质移动改变电容.则()A.电介质插入极板间越深,电容器电容越小B.当传感器以恒定加速度运动时,电路中有恒定电流C.若传感器原来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时弹簧会伸长D.当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右加速瞬间,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电流5.一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固定斜面的底端向上冲,到斜面上某一点后返回底端,斜面粗糙.滑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象分别表示滑块运动过程中位移x、速度v、动能E k和重力势能E p(以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6.如图(a)所示,扬声器中有一线圈处于磁场中,当音频电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俯视图(b)表示处于辐射状磁场中的线圈(线圈平面即纸面),磁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图(b)中()。

物理_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_复习

物理_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_复习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宫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16年,神州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在距地面393千米的圆轨道上顺利对接,天宫二号运行轨道比天宫一号运行轨道高出了50千米()A 天宫二号运动的周期大于天宫一号的运动周期B 天宫二号运动的速度大于天宫一号的运动速度 C 天宫二号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天宫一号的运动加速度 D 天宫二号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天宫一号的运动角速度2. 如图所示,闭合导线框匀速穿过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区域宽度大于线框尺寸,规定线框中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则线框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B.A C D3.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块B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质量m1的物块A,A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与质量为M的物块C连接。

释放C,A和B一起以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A MgB Mg+MaC (m1+m2)aD m1a+μ1m1g4. 体育课进行定点投篮训练,某次训练中,篮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所做的调整肯定不能使球落入篮筐的是()A 保持球抛出方向不变,增加球出手时的速度B 保持球抛出方向不变,减小球出手时的速度 C 增加球出手时的速度,减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D 增加球出手时的速度,增加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5. 实验表明,地球表面上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且方向竖直向下,说明地球表面有净负电荷,设地球表面净负电荷均匀分布,且电荷量绝对值为Q,已知地球半径为R,静电力常量为k,选地面电势为零,则在地面上方高ℎ (约几十米)处的电势为()A −kQℎ(R+ℎ)2 B kQℎR+ℎC −kQℎRD kQℎR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对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6. 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R 是半导体光敏电阻,R 1为滑动变电阻,现用一束光照射光敏电阻则( )A 电流表读数变大B 电压表读数变大C 电源的总功率变大D 电源内阻的功率变大7.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槽,A 、C 等高,B 为圆槽最低点,小球从A 点正上方O 点静止释放,从A 点切入圆槽,刚好能运动至C 点.设球在AB 段和BC 段运动过程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 1、t 2,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 1、W 2,则( )A t 1>t 2B t 1<t 2C W 1>W 2D W 1<W 28. 如图所示,空间有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 ,在竖直平面内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虚线以速度v 0斜向上做匀速运动.当小球经过O 点时突然将电场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电场强度大小不变,小球仍沿虚线方向做直线运动,选O 点电势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原电场方向竖直向下B 改变后的电场方向垂直于ONC 电场方向改变后,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D 电场方向改变后,小球的最大电势能为mv 0249. 霍尔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图如图所示,传感器固定在圆盘附近,圆盘上均匀固定4个小磁体,在a 、b 间输入方向由a 到b 的恒定电流,圆盘转动时,每当磁体通过霍尔元件,传感器c 、d 端输出一个脉冲电压,检测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可得到圆盘的转速,关于该测速传感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图示位置时刻,d 点电势一定高于c 点电势B c 、d 端输出脉冲电压的频率是圆盘转速的4倍C 圆盘转动越快,输出脉冲电压峰值越高D 增加小磁体个数,传感器对转速变化的分辨率提高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 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中力传感器读数和纸带的测量数据等可分別求得外力对小车做的功和小车动能的变化.(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平衡摩擦力时,调整垫块的高度,改变钩码质量,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B 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C 实验中要始终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D 若纸带上打出的是短线,可能是打点计时器输入电压过高造成的(2)除了图甲中注明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交流电源、导线、刻度尺和________.(3)某次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其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各个打点是连续的计时点,A、B、D、E、F各点与O点间的距离如图,设小车质量为m,打点周期为T,本次实验过程中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则A到E过程外力做功W=________,小车动能变化ΔE k=________;在不同次实验中测得多组外力做功W和对应的动能变化ΔE k的数据,作出W−ΔE k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斜率约等于1,由此得出结论是________.(4)若实验结果显示拉力F做的功W总略小于小车动能的变化ΔE k,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11. 在探究“决定电阻丝电阻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根据下表中给出的电阻丝,分别探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2017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高考真题)

2017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高考真题)

2017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b的半径分别为r和2r.圆形匀强磁场B 的边缘恰好与a线圈重合,则穿过a、b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A.1:1 B.1:2 C.1:4 D.4:12.(3分)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A.t B.t C.D.3.(3分)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

物块初动能为E 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 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A.B.C.D.4.(3分)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B、C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M、P点.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点.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点,则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A.运动到P点返回 B.运动到P和P′点之间返回C.运动到P′点返回 D.穿过P′点5.(3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到小环的距离为L,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B.小环碰到钉子P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C.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D.速度v不能超过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约380km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A.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B.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7.(4分)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A.电感L1的作用是通高频B.电容C2的作用是通高频C.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D.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8.(4分)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有()A.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能减小D.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增大9.(4分)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A与B、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α由60°变为120°,A、B、C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下降过程中()A.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mgB.A的动能最大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mg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mgL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的质量为M=200.0g,钩码的质量为m=10.0g,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2)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选择某一点为O,一次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记录在纸带上.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v1=m/s.(3)将钩码的重力视位小车受到的拉力,取g=9.80m/s2,利用W=mg△x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利用E k=Mv2算出小车动能,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E k.计算结果见下表.W/×10﹣3J 2.45 2.92 3.35 3.81 4.262.31 2.733.12 3.614.00△E k/×10﹣3J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E k﹣W图象.(4)实验结果表明,△E k总是略小于W.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11.(10分)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1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1、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15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Ω,热敏电阻的阻值R t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t/℃30.040.050.060.070.080.0 R1/Ω199.5145.4108.181.862.949.1(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1(3V,内阻不计)、电源E2(6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Ω)、滑动变阻器R2(0~500Ω)、热敏电阻R t,继电器、电阻箱(0~999.9Ω)、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80℃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应选用(选填“E1”或“E2”),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选填“R1”或“R2”).(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2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选填“A”、“B”、“C”或“D”)(3)合上开关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图1中,若只有b、c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入a、b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a、c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50℃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①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②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④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⑤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Ω【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分)12.(2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C.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3.(8分)(甲)和(乙)图中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物理卷(考试版)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物理卷(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2017年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

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同学想粗测一下粗细均匀的某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该导线的直径为d =0.200 mm ,然后用刻度尺测出导线的长度为1.0×103 mm ,用调好的欧姆表测出导线的电阻为5.0 Ω,由此可算得该铜导线的电阻率约为( )A .71.510m -⨯Ω⋅B .71.510/m -⨯ΩC .81.510m -⨯Ω⋅D .81.510/m -⨯Ω2.我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高铁(如图甲所示)在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放在桌上的水杯几乎感觉不到晃动.图乙为高铁车厢示意图,A 、B 两物块相互接触地放在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 的质量比B 的质量大,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相对于桌面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 .A 受到2个力的作用B .B 受到3个力的作用C .A 受到桌面对它向右的摩擦力D .B 受到A 对它向右的弹力3.竖直向上抛出一物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物块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4.如图所示,平板MN 和PQ 水平放置,O 、M 、P 在同一竖直线上,且OM =MP =h ,PQ 长为h ,MN 明显比PQ 短,从O 点水平向右抛出一个小球,落在MN 上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方向分速度等大反向,结果小球刚好落在Q 点,则小球从O 点抛出的初速度为( )A .gh )12(+B .gh)12(-C .gh 2)12(+ D .gh 2)12(-5.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升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m ,降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为n ,输电线的电阻为R ,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一理想变压器,发电机输出的电压恒为U ,若由于用户的负载变化,使电压表V 2的示数减小了U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了RU∆ B .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RUn ∆ C .电压表V 1的示数减小了U ∆D .输电线损失的功率增加了R RU n 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半圆形容器固定在地面上,一物块从容器边缘A 点以向下的初速度开始运动,恰好能沿容器内壁以大小不变的速度运动到容器底部O 点,则在物块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小B .重力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小C .重力与摩擦力的合力越来越大D .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7.2017年1月24日,报道称,俄航天集团决定将“质子-M”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召回沃罗涅日机械制造厂.若该火箭从P 点发射后不久就失去了动力,火箭到达最高点M 后又返回地面的Q 点,并发生了爆炸.已知引力常量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在M 点的速率最大B .火箭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在M 点的速率小于7.9 km/sC .火箭从M 点运动到Q 点(爆炸前)的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守恒D .已知火箭在M 点的速度为v ,M 点到地球表面的距离为h ,则可求出地球的质量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二极管和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 ,平行板间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液滴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中的是( )A .将A 板向上平移一些,液滴将向下运动B .将A 板向左平移一些,液滴将向上运动C .断开开关S ,将A 板向下平移一些,液滴将保持静止不动D .断开开关S ,将A 板向右平移一些,液滴将向上运动9.如图所示,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水平向里,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并在最低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向左摆到最高点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小球的大小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qmg θtan B .小球从释放到摆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了C .小球从释放到摆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θ时,悬线拉力最大 D .增大悬线的长度,θ会增大第II 卷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10.(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长木板的上表面在O 点相切,一竖直标尺紧贴圆弧轨道左侧放置,圆弧曲面与标尺竖直面相切.(1)在A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经圆弧轨道滑上长木板,最后停在a 点,改变滑块释放的位置于B点,物块最后停在长木板上的b 点,量出A 、B 间的高度h ,a 、b 间的距离L ,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多次改变物块释放的位置,测出每次物块释放的位置离A 点的高度h ,最后停在长木板上的位置离O 点的距离x ,作出x h -图象,则作出的图象应该是 (填“过原点”或“不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求出图象的斜率为k ,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1.(10分)某同学想要测量一个阻值大约为20 Ω的电阻的阻值,实验室给出了以下器材:①电流表G 1(0~5 mA ,内阻r 1=3 Ω); ②电流表G 2(0~10 mA ,内阻r 2=1 Ω); ③定值电阻R 1(150 Ω); ④定值电阻R 2(15 Ω); ⑤滑动变阻器R (0~5 Ω);⑥干电池(1.5 V );⑦开关S 及导线若干.(1)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电路图,图中电阻 (填“A ”或“B ”)为被测电阻,电阻 (填“A ”或“B ”)为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应选 (填“R 1”或“R 2”).(2)实物图已连接了一部分,请将实物图连接完整.(3)若某次测得电流表G1、G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被测电阻的大小为(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4)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的I1、I2,作出I1–I2的图象,如下图所示,求得图象的斜率为k=1.85,则求得被测电阻的大小为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2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气球越吹越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B.超级钢的组织细密,强度高,韧性大,它的晶体颗粒有规则的几何形状C.空气中的水蒸气压强越接近此时的饱和汽压,人感觉就越潮湿D.一定量的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气,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2)(4分)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的p-1V图象,其中AB段是一段圆弧,A、B两点的连线与1V轴平行,BC为延长线过原点的直线,则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内能(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气体(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4分)某同学做实验时,用滴管往量筒中滴入100滴水滴,测得100滴水的体积为10 c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水的摩尔质量M=1.8×10-2 kg/mol,试估算:①滴管滴下的一滴水中约含有多少个水分子;②一个水分子的直径约为多大.(以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选修模块3-4)(12分)(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肥皂泡呈现的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露珠呈现的彩色的是光的色散现象B.电磁波中电场能量最大时,磁场能量为零;磁场能量最大时,电场能量为零C.照相机镜头上会镀一层膜,有时会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这样做都是为了增加光的透射强度D.火箭以接近光速飞越地球,火箭上的人看到的火箭的长度比地球上的人看到的火箭的长度长(2)(4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的光路图,PO1与O1B的夹角为θ,O1O2与O1A 的夹角为α,则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若该同学不小心将三棱镜AC边的边界画在了虚线的位置,其他边界没问题,则测得的折射率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4分)如图所示,一列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5 s时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t=0时刻处于x=4 m处的质点P正沿y轴正向运动.若3T<0.5 s<4T,则这列波的波速为多少?C.(选修模块3-5)(12分)(1)(4分)关于近代物理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B.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C.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汤姆逊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4分)某实验小组成员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其中光电管的极限频率为υ0,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光电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计的示数刚好为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则照射光的频率为,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增大照射光的强度,则电流表的示数(填“仍然为零”或“不为零”)(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3)(4分)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放出一个质量为m1、速度大小为v1的α粒子,产生一个质量为m2、速度大小为v2的反冲核,同时放出一个光子,光子的运动方向与反冲核的运动方向相同,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①释放出的光子的波长;②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5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水平面上,导轨两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1、R2,R1=6 Ω,R2=3 Ω,导轨间距为L=1 m,导轨放在垂直于水平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 T.一根长度也为1 m的金属棒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的电阻为r=2 Ω.现给金属棒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金属棒从静止开始运动,结果金属棒两端的电压U的平方,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导轨电阻,求:(1)t=4 s时,金属棒的速度大小;(2)通过电阻R1的电量为0.1 C时,金属棒运动的距离;(3)0~4 s内,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14.(16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θ=30°,B与斜面底端的固定挡板接触,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块C相连,各段绳均处于刚好伸直状态,A上段绳与斜面平行,C左侧绳与水平面平行,C的质量也为m,斜面足够长,物块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为g.现给C 与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当C向右运动到速度为零时,B刚好要离开挡板,求:(1)物块C开始向右运动的初速度大小;(2)若给C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F1(未知)使C向右运动,当B刚好要离开挡板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v,则拉力F1多大?(3) 若给C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F2(未知)使C向右运动,当B刚好要离开挡板时,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此时拉力F2做的功是多少?15.(16分)如图甲所示,竖直虚线MN、PQ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MN左侧有水平的平行金属板,板的右端紧靠虚线MN,在两板的电极P、Q上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在板的左端沿两板的中线不断地射入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粒子的速度均为v0,侧移最大的粒子刚好从板的右侧边缘射入磁场,两板长为L,若vL远大于T,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qmvU32=不计粒子的重力,求:(1)两板间的距离d为多少?(2)要使所有粒子均不能从边界PQ射出磁场,PQ、MN间的距离至少多大?(3)若将下板下移d)13(-,则所有粒子进入磁场后,要使所有粒子均不能从边界PQ射出磁场,PQ、MN间的距离又至少为多大?。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和答案(新课标ⅱ卷)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和答案(新课标ⅱ卷)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二模试卷(新课标Ⅱ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结构,经过不断的实验探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这个探索的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生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为了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波尔提出了氢原子结构模型C.卢瑟福通过利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最终发现了中子D.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N+He→O+H.2.(6分)长途客运站的安检机中输送行李的水平传送带匀速转动,乘客把一袋面粉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在出安检机之前已经和传送带相对静止,结果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白色的径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传送带的速度越大,径迹越长B.面粉质量越大,径迹越长C.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长D.释放的位置距离安检机越远,径迹越长3.(6分)工厂生产的某一批次小灯泡说明书上附有如图甲所示的电压随电流变化图象,乙图是该批次三个小灯泡连接而成的电路,三个灯泡均发光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的示数为2.0 VB.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0 AC.若灯泡L1短路,则电压表V2的示数为5.0 VD.电源的输出功率为0.90 W4.(6分)据美国宇航局消息,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三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假设某天我们可以穿越空间到达某一类地行星,测量以初速度10m/s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可到达的最大高度只有1米,而其球体半径只有地球的一半,则其平均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g=10m/s2)()A.5:2 B.2:5 C.1:10 D.10:15.(6分)如图所示,底角为θ=的圆锥体静止不动,顶端通过一根长为L=1m 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球,细线处于张紧状态,若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的取值范围介于3rad/s到4rad/s之间,不计一切阻力,则细线拉力F可能等于()A.B.C.15 D.206.(6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灯泡比睡觉前要亮,其原因在于大家都在用电时,用电器较多,利用下图模拟输电线路,开关的闭合或者断开模拟用户的变化,原线圈输入50Hz的220V交流电,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定值电阻相当于输电线电阻B.开关闭合,灯泡L1两端电压升高C.开关闭合,原线圈输入功率增大D.开关断开,副线圈电压增大7.(6分)竖直平面内存在有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与竖直方向成θ斜向左上方沿直线运动,已知小球运动路径恰好在匀强电场的平面内,那么在小球发生位移L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场强度E=B.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强度可能等于E=C.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则电场强度E=D.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则小球的动量变化量与速度反向8.(6分)长方形区域内存在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带电荷量q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下进入该区域.若小球恰好沿直线下降,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小球带正电B.场强E=C.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D.磁感应强度B=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8分)光电门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时就省去了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的不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虽然少了计算的麻烦,却必须要测量遮光条的宽度,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发现游标尺上每一分度与主尺上的最小刻度相差cm,遮光条宽度为cm.(2)某次实验过程中,已经得到AB之间的距离l和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和力传感器的示数F,若要完成探究目的,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若要以F为横坐标,做出一条倾斜的直线来判断加速度和力成正比,那么纵坐标的物理量应该是(t2或).10.(6分)压敏电阻由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的材料组成,为了探究某压敏材料的特性,有人设计了如下的电路,一电源电动势3V 内阻约为1Ω,两个电流表量程相同均为0.6A,一个电流表内阻r已知,另外一个电流表内阻较小但阻值未知.(1)电路图中哪个电流表的内阻r已知(A1或者A2)(2)在某一个压力测试下,两个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和I2,则压敏电阻的阻值R x=.(3)经过测试获得压敏电阻的阻值和压力的关系图如下所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阻值和压力的关系式是.11.(15分)如图,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上方5m处有一个边长1m的正方形导线框从静止开始下落,已知线框质量为1kg,电阻为R=10Ω,磁感应强度为B=1T,当线框的cd边刚进入磁场时(1)求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2)求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3)若线框此时加速度等于0,则线框电阻应该变为多少欧姆.12.(18分)质量分别为2m和m的滑块1和滑块2通过一根细线拴接在压缩的弹簧两端,某一刻细线剪断后滑块1沿水平面向左运动,滑块2向右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忽略滑块2沿斜面向上运动前的速度大小变化,当斜面倾角θ=时,滑块1和滑块2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4,当倾斜角度变化时,滑块沿斜面滑行的最大距离也会随之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水平部分和斜面部分动摩擦因数相同.(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假设滑块2的初速度为v0,当斜面倾角为多大时,滑块滑行的最大距离最小,最小值是多少?(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15分)13.(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不一定变小C.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D.两个铁块用力挤压不能粘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有斥力E.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14.(10分)通电后汽缸内的电热丝缓慢加热,由于汽缸绝热使得汽缸内密封的气体吸收热量Q后温度由T1升高到T2,由于汽缸内壁光滑,敞口端通过一个质量m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密闭气体.加热前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h.大气压用p0表示,①活塞上升的高度;②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物理--选修3-4](15分)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紫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大于红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D.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E.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16.A和B是一列简谐横波上平衡位置相距x=3m的两个质点,某时刻,质点A 到达平衡位置正向上振动,而质点B刚刚从平衡位置开始起振,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经过时间t=0.6s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①画出B刚开始起振时A、B两质点间的波形,并在图中标出B质点此时的振动方向;②求该波的可能波速大小.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二模试卷(新课标Ⅱ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结构,经过不断的实验探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这个探索的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生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为了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波尔提出了氢原子结构模型C.卢瑟福通过利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最终发现了中子D.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N+He→O+H.【解答】解: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为了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波尔提出了氢原子结构模型,故B正确;C、查德威克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实现了人工转变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故C错误;D、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氧17和一个质子,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该反应方程为N+He→O+H.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2.(6分)长途客运站的安检机中输送行李的水平传送带匀速转动,乘客把一袋面粉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在出安检机之前已经和传送带相对静止,结果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白色的径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传送带的速度越大,径迹越长B.面粉质量越大,径迹越长C.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长D.释放的位置距离安检机越远,径迹越长【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面粉的加速度大小a=μg,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0,则面粉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经历的时间t=,位移x1=,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2=v0t=,则相对位移,即径迹的长度△x=x2﹣x1=,与面粉的质量无关,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越越长.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6分)工厂生产的某一批次小灯泡说明书上附有如图甲所示的电压随电流变化图象,乙图是该批次三个小灯泡连接而成的电路,三个灯泡均发光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的示数为2.0 VB.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0 AC.若灯泡L1短路,则电压表V2的示数为5.0 VD.电源的输出功率为0.90 W【解答】解:AB、电压表V2的示数为1V,由U﹣I图象得到其电流为0.3A,故、两个灯泡的电流均为0.3A,干路电流为0.6A,再根据U﹣I图象得到电压为4V,故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0A,故A错误,B正确;C、若短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小于5V,故C错误;D、路端电压为4V+1V=5V,干路电流为0.6A,故输出功率为P=UI=5×0.6=3.0W,故D错误;故选:B4.(6分)据美国宇航局消息,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三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假设某天我们可以穿越空间到达某一类地行星,测量以初速度10m/s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可到达的最大高度只有1米,而其球体半径只有地球的一半,则其平均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g=10m/s2)()A.5:2 B.2:5 C.1:10 D.10:1【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得==得:在类地行星表面,,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5.(6分)如图所示,底角为θ=的圆锥体静止不动,顶端通过一根长为L=1m 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球,细线处于张紧状态,若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的取值范围介于3rad/s到4rad/s之间,不计一切阻力,则细线拉力F可能等于()A.B.C.15 D.20【解答】解: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角速度为ω的取值范围介于3rad/s到4rad/s之间,向心力为:,所以有:.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右图:则有:即所以,,即:.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6.(6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灯泡比睡觉前要亮,其原因在于大家都在用电时,用电器较多,利用下图模拟输电线路,开关的闭合或者断开模拟用户的变化,原线圈输入50Hz的220V交流电,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定值电阻相当于输电线电阻B.开关闭合,灯泡L1两端电压升高C.开关闭合,原线圈输入功率增大D.开关断开,副线圈电压增大【解答】解:A、家庭电路用电器之间为并联关系,用户较多时,并联支路增多,相当于开关闭合,而与之串联的定值电阻,实际是等效输电线的电阻,故A正确;B、开关闭合副线圈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定值电阻分电压增多,并联电压变小,即灯泡两端电压减小,故B错误;C、副线圈电压不变电流增大,副线圈电功率增大,根据能量守恒,原线圈电功率也增大,故C正确;D、原、副线圈匝数和电压成正比,由于匝数比值不变,原线圈输入电压也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会变化,故D错误;故选:AC7.(6分)竖直平面内存在有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与竖直方向成θ斜向左上方沿直线运动,已知小球运动路径恰好在匀强电场的平面内,那么在小球发生位移L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场强度E=B.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强度可能等于E=C.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则电场强度E=D.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则小球的动量变化量与速度反向【解答】解:A、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力平衡,有Eq=mg,则,故A正确;B、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与初速度同向,必有Eq>mg,则,故B错误;CD、若小球运动过程中电势能不变,则电场力不做功,则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垂直,重力分解为垂直于速度和沿速度的分量,重力垂直初速度方向的分力与电场力相等,则有mgsinθ=Eq,所以,小球合力等于重力沿速度方向的分量,与速度方向相反,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I=﹣mgcosθ•t=△p<0,动量的变化量方向为负方向,则小球动量变化量与速度反向,故CD正确;故选:ACD8.(6分)长方形区域内存在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带电荷量q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下进入该区域.若小球恰好沿直线下降,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小球带正电B.场强E=C.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D.磁感应强度B=【解答】解:A、若粒子带正电,电场力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同,向右下方;洛伦兹力垂直于v0向左,同时重力的方向向下,则电场力、洛伦兹力和重力不可能平衡.若粒子带负电,电场力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指向左上方,洛伦兹力垂直于v0向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电场力、洛伦兹力和重力可能平衡.可知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B、由A的分析可知,电场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有:qE•sin45°=mg所以:E=.故B错误;C、粒子如果做匀变速运动,重力和电场力不变,而洛伦兹力变化,粒子不能沿直线运动,与题意不符,可知小球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粒子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由平衡条件得:qvB=qEcosθ,联立解得:B=,故D正确;故选:CD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8分)光电门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时就省去了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的不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虽然少了计算的麻烦,却必须要测量遮光条的宽度,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发现游标尺上每一分度与主尺上的最小刻度相差 0.005 cm ,遮光条宽度为 0.225 cm .(2)某次实验过程中,已经得到AB 之间的距离l 和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和力传感器的示数F ,若要完成探究目的,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 位置必须由静止释放 .若要以F 为横坐标,做出一条倾斜的直线来判断加速度和力成正比,那么纵坐标的物理量应该是 (t 2或).【解答】解:(1)游标卡尺的精度为mm ,因此游标卡尺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游标尺上每一分度与主尺上的最小刻度相差0.05mm=0.005cm ,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mm ,游标读数为0.05×5mm=0.25mm ,所以最终读数为:2mm +0.25mm=2.25mm=0.225cm .(2)实验时,将滑块从A 位置必须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t ,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得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M 不变,因此有:v 2=2al ,v=,a=, 可得:=2••l ,解得:F=.故答案为:(1)0.005,0.225;(2)A位置必须由静止释放,.10.(6分)压敏电阻由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的材料组成,为了探究某压敏材料的特性,有人设计了如下的电路,一电源电动势3V 内阻约为1Ω,两个电流表量程相同均为0.6A,一个电流表内阻r已知,另外一个电流表内阻较小但阻值未知.(1)电路图中哪个电流表的内阻r已知A1(A1或者A2)(2)在某一个压力测试下,两个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和I2,则压敏电阻的阻值R x=.(3)经过测试获得压敏电阻的阻值和压力的关系图如下所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阻值和压力的关系式是R=﹣2F+16.【解答】解:(1)测压敏电阻阻值时应测出电阻两端电压,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压敏电阻与电流表A1并联,则需要知道电流表A1的内阻.(2)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待测电阻阻值:R X==.(3)由图示图象可知,R与F成线性关系,不妨设:R=kF+b,由图示图象可知:F=0N时R=16Ω,F=4.5N时R=7Ω,由此得:b=16,7=4.5k+b,解得:k=﹣2,则R 与F的关系式为:R=﹣2F+16.故答案为:(1)A1;(2);(3)R=﹣2F+16.11.(15分)如图,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上方5m处有一个边长1m的正方形导线框从静止开始下落,已知线框质量为1kg,电阻为R=10Ω,磁感应强度为B=1T,当线框的cd边刚进入磁场时(1)求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2)求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3)若线框此时加速度等于0,则线框电阻应该变为多少欧姆.【解答】解:(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感应电动势E=BLv=1×1×10=10V(2)设线框电阻为R,则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3)线框中电流线框cd边所受安培力加速度为0,所以合力为0,则得答:(1)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10V;(2)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7.5V;(3)若线框此时加速度等于0,则线框电阻应该变为1欧姆12.(18分)质量分别为2m和m的滑块1和滑块2通过一根细线拴接在压缩的弹簧两端,某一刻细线剪断后滑块1沿水平面向左运动,滑块2向右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忽略滑块2沿斜面向上运动前的速度大小变化,当斜面倾角θ=时,滑块1和滑块2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4,当倾斜角度变化时,滑块沿斜面滑行的最大距离也会随之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水平部分和斜面部分动摩擦因数相同.(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假设滑块2的初速度为v0,当斜面倾角为多大时,滑块滑行的最大距离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解答】解:(1)设细线剪断后滑块1和滑块2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1﹣mv2=0解得v1:v2=1:2对滑块1和滑块2滑行的过程,分别由动能定理得:﹣μ•2mgs1=0﹣×2mv12.﹣(mgsinθ+μmgcosθ)s2=0﹣mv22.据题有s1:s2=:4.联立解得μ=(2)对滑块2在斜面上上滑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sinθ+μmgcosθ)s=0﹣mv02.得s==其中tanα=μ,则得α=30°由数学知识可知:当θ+α=90°,即θ=60°时滑块滑行的最大距离最小,最小值是s min==答:(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2)假设滑块2的初速度为v0,当斜面倾角为60°时,滑块滑行的最大距离最小,最小值是.(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15分)13.(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不一定变小C.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D.两个铁块用力挤压不能粘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有斥力E.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解答】解:A、对于不同的压强和温度,饱和蒸汽压不同,故绝对湿度大时相对湿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气体的体积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若气体的温度同时升高,则压强不一定减小;故B正确;C、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压强增大,所以,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故C正确;D、两个铁块用力挤压不能粘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有引力,故D错误;E、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故E正确;故选:BCE14.(10分)通电后汽缸内的电热丝缓慢加热,由于汽缸绝热使得汽缸内密封的气体吸收热量Q后温度由T1升高到T2,由于汽缸内壁光滑,敞口端通过一个质量m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密闭气体.加热前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h.大气压用p0表示,①活塞上升的高度;②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解答】解:①设温度为t2时活塞与容器底部相距h2.因为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有:=得:=解得:活塞上升了:△h=h′﹣h=②气体对外做功为:W=pS•△h=(p0+)•S•=(p0S+mg)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Q﹣W=Q﹣(p0S+mg).答:①这段时间内活塞上升的距离是.②这段时间内气体的内能变化了Q﹣(p0S+mg)[物理--选修3-4](15分)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紫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大于红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D.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E.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解答】解:A、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发生衍射,则更容易绕过障碍物.故A正确;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小玻璃的反射光的强度.故B错误;C、根据△x=λ,知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成正比.虽然红光的波长比紫光长,但由于实验条件不一定相同,所以紫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大于红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故C正确;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故D正确;E、色散现象可以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故E错误.故选:ACD16.A和B是一列简谐横波上平衡位置相距x=3m的两个质点,某时刻,质点A 到达平衡位置正向上振动,而质点B刚刚从平衡位置开始起振,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经过时间t=0.6s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①画出B刚开始起振时A、B两质点间的波形,并在图中标出B质点此时的振动方向;②求该波的可能波速大小.【解答】解:①B刚开始起振时,A由平衡位置正向上振动,故波由A传向B,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那么,若AB间无波峰,则波形如图所示:,质点B向下振动;若AB间有波峰,则波形如图所示:,质点B向上振动;②经过时间t=0.6s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故若AB间无波峰,则波长λ=2x=6m,周期,故波速;若AB间有波峰,则波长λ=x=3m,周期,故波速;答:②该波的波速大小可能为7.5m/s或1.25m/s.。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斜向上的推力F压在天花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木块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木块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木块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若推力F逐渐增大,木块将可能滑动2.(3分)某校高三学生体能检测中,有着班级“最标准身材”美誉的小明同学在半分钟内完成了10次引体向上,则这次检测中小明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约为()A.50W B.100W C.200W D.500W3.(3分)如图所示,d处固定有负点电荷Q,一个带电质点q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曲线abc运动,a、b、c、d恰好是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则有()A.a、b、c三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E a=E c>E bB.a、b、c三点处电势高低关系是φa=φc>φbC.带电质点q带负电D.质点由a到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在b点动能最大4.(3分)如图所示,河两岸相互平行,水流速度恒定不变.船行驶时相对水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一开始船从岸边A点出发,船身始终垂直河岸,船恰好沿AB航线到达对岸B点耗时t1,AB与河岸的夹角为60°.调整船速方向,从B点出发沿直线BA返航回到A点耗时t2.则t1:t2为()A.1:1 B.1:2 C.1:3 D.1:45.(3分)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放置于长木板的中央,已知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长木板与地面间及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A.长木板可能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长木板的加速度可能为C.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可能等于FD.长木板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可能等于2μmg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微信,具有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如图所示,A,B为“北斗”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其中卫星A是静止轨道卫星,C是地球赤道上某点,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卫星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A、B、C三者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C>v B>v AB.A、B、C三者的周期大小关系为T A=T C>T BC.A、B、C三者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B<a C=gD.A、B、C三者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B<a C<g7.(4分)如图甲所示为某种测量风速的简易装置,风杯在风力作用下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转速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电流传感器测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当风速为v1时,测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此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0.6sin10πt(A)B.此时电流的有效值为0.6AC.若风速变为2v1,此时传感器测得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为i=1.2sin10πt(A)D.若风速变为2v1,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0.6A8.(4分)如图所示为洛伦兹力演示仪的内部构造,它由励磁线圈、玻璃泡、电子枪等部分组成,励磁线圈是一对彼此平行的共轴的圆形线圈,它能够在两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玻璃泡内充有稀薄的气体,电子枪在加速电压下发射电子,电子束通过气泡内气体时能够显示出电子运动的径迹,若电子枪垂直磁场方向发射电子,给励磁线圈通电后,能看到电子束的径迹呈圆形.若只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或励磁线圈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电子束的轨道半径变大B.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电子束的轨道半径不变C.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子束的轨道半径变小D.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子束的轨道半径不变9.(4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木块A、B用一轻质弹簧连接,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其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从木块A开始运动到木块B将要离开地面的过程中,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力F大小恒定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C.力F做的功等于木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之和D.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直增大三、实验题10.(8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个,先将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弹簧在不受外力时的自然长度l0=20cm,然后将弹簧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甲所示,将几个质量m=2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钩码静止时对应的弹簧总长度,并计算得到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弹簧的形变量(x)随钩码个数(n)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1)图象不过坐标轴原点,其原因是;(2)图线BC段偏离了直线,其原因是;(3)该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粗略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操作为:在弹簧的原长处挂上钩码,让其由静止下落,测出下落到最低点时弹簧的伸长量x;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n,计算出对应的形变量x′,以下是该同学测量的几组数据①若该同学只挂上1个钩码,则钩码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②根据实验数据,请写出该弹簧弹性势能E p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表达式.11.(10分)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于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已知R0=2Ω,除电池、开关的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A.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为1Ω)B.电流表A2(量程0﹣3.0A,内阻约为0.2Ω)C.电压表V1(量程0﹣3.0V,内阻约为1kΩ)D.电压表V2(量程0﹣15.0V,内阻约为5kΩ)E.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最大电流2A)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00Ω、最大电流0.2A)(1)为了方便实验操作,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电压表应选择,滑动变阻器应选择(填实验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2)正确选择电表后,测得实验中一组数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电压表的示数为V;(3)该实验小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了几组电压表的示数及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丙U﹣I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并通过图象求出此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Ω.四、[选修3-3]1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仅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C.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大D.单晶体呈现各向异性,是由于晶体内部原子按照一定规则排列13.(4分)某日中午,南通市空气相对湿度为65%,将一瓶水倒去一部分,拧紧瓶盖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进入水中的水分子数(选填“多于”、“少于”或“等于”)从水面飞出的分子数.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内水的上方形成饱和汽,此时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14.(4分)有一个容积V=30L的氧气瓶,由于用气,氧气瓶中的压强由P1=50atm 降到P2=30atm,温度始终保持0℃,已知标注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22.4L,则使用掉的氧气分子数为多少?(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N A=6.0×1023mol﹣1,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五、[选修3-4]15.(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振子在驱动力作用下一定发生共振B.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C.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D.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车上乘客观察到站在站台上的旅客变矮16.(4分)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单摆振动的情形,O是它的平衡位置,B、C是摆球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设向右为正方向,图乙是这个单摆的振动图象,该单摆振动的频率是Hz,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π2≈10,则这个摆的摆长是m.17.(4分)如图所示,玻璃棱镜ABC可以看成是由ABE、AEC两个直角三棱镜组成的,有关角度如图.一束频率为5.3×1014Hz的单色细光束从AB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所示,ab与AB面的夹角α=60°.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玻璃的折射率n=1.5.①求光在棱镜中的波长;②该束光线能否从AC面射出,请通过计算说明.六、[选修3-5]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B.铀核(U)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小于铀核的比结合能C.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19.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13.6eV,激发态能量为E n=,其中n=2,3 ….氢原子从第三激发态(n=4)向基态跃迁所发出的所有光子中,最短的波长为m;上述所有光子中,照射到铷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中最大初动能的最小值为eV.(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铷的逸出功W=2.13eV).20.如图所示,木块A和半径为r=0.5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轨道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m A=m B=2.0kg.现让A以v0=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之后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为t=0.2s,碰后速度大小变为v 1=4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①A与墙壁碰撞过程中,墙壁对木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②A滑上圆轨道B后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共同速度大小.七、计算题21.(16分)如图所示,绝缘粗糙的竖直平面MN左侧同时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MN下滑,到达C点时离开MN做曲线运动.A、C两点间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1)小滑块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v C及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2)小滑块在D点的速度大小v D;(3)若小滑块运动到D点时撤去磁场,此后小滑块经过时间t运动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求小滑块运动到P点时速度的大小v p.22.(16分)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不同的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也有所不同.如图所示,一倾斜放置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θ=37°,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2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M、N为传送带的两个端点,MN两点间的距离L=7m.N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物块挡住.在传送带上的O处先后由静止释放金属块A和木块B,金属块与木块质量均为1kg,且均可视为质点,OM间距离L=3m.sin37°=0.6,cos37°=0.8,g取10m/s2.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1)金属块A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经过2s到达M端,求金属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木块B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下运动,并与挡板P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木块B与挡板P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木块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求:a.与挡板P第一次碰撞后,木块B所达到的最高位置与挡板P的距离;b.经过足够长时间,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求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斜向上的推力F压在天花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木块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木块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木块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若推力F逐渐增大,木块将可能滑动【解答】解:A、木块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若没有摩擦力,则木块在推力沿受力分析的分力作用下将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所以木块必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才能在水平面内保持平衡,所以木块必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根据摩擦力的条件可知,由摩擦力必定由支持力,所以木块必定受到重力、推力、天花板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AB错误;D、设F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木块受到的支持力为N,摩擦力为f,设木块与天花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则:Fcosθ﹣mg﹣N=0水平方向:Fsinθ=f≤μN联立可知,当F增大时,F沿水平方向分量的增加量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增加量,所以木块仍然能静止.故D错误.故选:C2.(3分)某校高三学生体能检测中,有着班级“最标准身材”美誉的小明同学在半分钟内完成了10次引体向上,则这次检测中小明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约为()A.50W B.100W C.200W D.500W【解答】解:高三同学体重大约60kg,引体向上时向上运动的位移大约0.5m,则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故B正确.故选:B3.(3分)如图所示,d处固定有负点电荷Q,一个带电质点q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曲线abc运动,a、b、c、d恰好是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则有()A.a、b、c三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E a=E c>E bB.a、b、c三点处电势高低关系是φa=φc>φbC.带电质点q带负电D.质点由a到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在b点动能最大【解答】解:A、根据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可得:E=知a、b、c三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E a=E c>E b,故A正确;B、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Q与ac距离相等,小于b,故b点的电势最高,a、c两点的电势相等,即φa=φc<φb.故B错误;C、由于d处固定的电荷带负电,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之间存在引力,它与固定在O点的电荷是异种电荷,故质点带正电荷,故C错误;D、质点由a到c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在b点动能最小,故D错误.故选:A.4.(3分)如图所示,河两岸相互平行,水流速度恒定不变.船行驶时相对水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一开始船从岸边A点出发,船身始终垂直河岸,船恰好沿AB航线到达对岸B点耗时t1,AB与河岸的夹角为60°.调整船速方向,从B点出发沿直线BA返航回到A点耗时t2.则t1:t2为()A.1:1 B.1:2 C.1:3 D.1:4【解答】解:设水流速度为v,去程时船头朝向始终与河岸垂直,且航线AB与岸边夹角为60°,那么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v c=v,当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则有:t1==;当回程时行驶路线与去程时航线相同,则有:t2=;设合速度与船在静水中速度方向夹角为α,依据正弦定理,则有:=,解得:α=30°因此回头时的船的合速度为:v==v合那么合速度在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为v′=v;则t2==因此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之比为1: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3分)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放置于长木板的中央,已知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长木板与地面间及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A.长木板可能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长木板的加速度可能为C.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可能等于FD.长木板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可能等于2μmg【解答】解:AB、小物块对长木板最大摩擦力等于μmg,长木板受到的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μmg,所以无论小物块是否运动,长木板均不会相对于地面滑动,故AB错误.CD、小物块在F的作用下,如果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静止,根据整体法可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等于F.如果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动,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等于μmg,而且长木板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最大等于μmg.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微信,具有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如图所示,A,B为“北斗”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其中卫星A是静止轨道卫星,C是地球赤道上某点,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卫星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A、B、C三者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C>v B>v AB.A、B、C三者的周期大小关系为T A=T C>T BC.A、B、C三者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B<a C=gD.A、B、C三者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B<a C<g【解答】解:AB、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其周期(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有对卫星A、B:根据,因为,所以,所以有,对卫星A、B:根据,因为,所以,对A、C,根据v=ωr,因为,所以所以,故A错误,B正确;CD、对卫星A、B:根据,因为,所以对A、C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根据,知,因为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很小远小于重力,即,即所以<g,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7.(4分)如图甲所示为某种测量风速的简易装置,风杯在风力作用下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转速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电流传感器测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当风速为v1时,测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此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0.6sin10πt(A)B.此时电流的有效值为0.6AC.若风速变为2v1,此时传感器测得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为i=1.2sin10πt(A)D.若风速变为2v1,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0.6A【解答】解:A、通过乙图可知电流的最大值为0.6A,周期T=0.2s,故ω=,故电流的表达式为i=0.6sin10πt(A),故A正确B、此交流电的有效值为,故B错误C、风速加倍时,角速度加倍,根据E m=nBSω可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加倍,形成的感应电流加倍,故风速加倍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1.2sin20πt(A),故C错误;D、根据C得分析,形成的感应电流I m=1.2A,故有效值为I=,故D正确故选:AD8.(4分)如图所示为洛伦兹力演示仪的内部构造,它由励磁线圈、玻璃泡、电子枪等部分组成,励磁线圈是一对彼此平行的共轴的圆形线圈,它能够在两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玻璃泡内充有稀薄的气体,电子枪在加速电压下发射电子,电子束通过气泡内气体时能够显示出电子运动的径迹,若电子枪垂直磁场方向发射电子,给励磁线圈通电后,能看到电子束的径迹呈圆形.若只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或励磁线圈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电子束的轨道半径变大B.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电子束的轨道半径不变C.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子束的轨道半径变小D.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子束的轨道半径不变【解答】解:A、B、根据电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结合安培定则判断出励磁线圈中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电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有:eU=mv02…①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有:eBv0=m…②解得:r==…③因此,增大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时,电子束的轨道半径变大.故A正确,B错误;C、D、由③可得增大励磁线圈中的电流,电流产生的磁场增强,电子束的轨道半径变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9.(4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木块A、B用一轻质弹簧连接,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其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从木块A开始运动到木块B将要离开地面的过程中,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力F大小恒定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C.力F做的功等于木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之和D.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直增大【解答】解:A、最初弹簧被压缩,A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等于重力,由于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A受力分析,开始阶段弹簧对A施加向上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kx=ma,则得F=mg﹣kx+ma,x减小,F增大;后来弹簧伸长,对A有向下的拉力,则有:F﹣mg﹣kx=ma,则得F=mg+kx+ma,x增大,F增大;所以F一直增大,故A错误.B、在A上升过程中,弹簧从压缩到伸长,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C、由于A、B两木块相同,所以初、末状态弹簧的形变量相等,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所以力F做的功等于木块A的机械能增加量,即力F做的功等于木块A 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C正确;D、在上升过程中,除重力与弹力做功外,还有拉力做正功,所以两木块A、B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直增大.故D正确;故选:CD三、实验题10.(8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个,先将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弹簧在不受外力时的自然长度l0=20cm,然后将弹簧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甲所示,将几个质量m=2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钩码静止时对应的弹簧总长度,并计算得到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弹簧的形变量(x)随钩码个数(n)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1)图象不过坐标轴原点,其原因是弹簧自身重力引起的形变或弹簧不是轻质的;(2)图线BC段偏离了直线,其原因是超出了弹性限度范围;(3)该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粗略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操作为:在弹簧的原长处挂上钩码,让其由静止下落,测出下落到最低点时弹簧的伸长量x;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n,计算出对应的形变量x′,以下是该同学测量的几组数据①若该同学只挂上1个钩码,则钩码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0.008J;②根据实验数据,请写出该弹簧弹性势能E p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表达式E p=5x2.【解答】解:(1)不施加外力时,弹簧有伸长量,说明此时收到力的作用,故弹簧自身重力引起的形变或弹簧不是轻质的(2)图线BC段偏离了直线,说明此时弹力与伸长量不成正比,其原因是超出了弹性限度范围;(3)①根据动能定理可得E P=mgx=0.02×10×0.04J=0.008J②根据实验数据,请写出该弹簧弹性势能E p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表达式E p=5x2故答案为:(1)弹簧自身重力引起的形变或弹簧不是轻质的(2)超出了弹性限度范围(3)0.008JE p=5x211.(10分)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于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已知R0=2Ω,除电池、开关的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A.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为1Ω)B.电流表A2(量程0﹣3.0A,内阻约为0.2Ω)C.电压表V1(量程0﹣3.0V,内阻约为1kΩ)D.电压表V2(量程0﹣15.0V,内阻约为5kΩ)E.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最大电流2A)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00Ω、最大电流0.2A)(1)为了方便实验操作,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A,电压表应选择C,滑动变阻器应选择E(填实验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2)正确选择电表后,测得实验中一组数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0A,电压表的示数为0.80V;(3)该实验小组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了几组电压表的示数及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丙U﹣I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并通过图象求出此干电池的电动势E= 1.48 V,内阻r=0.22Ω.【解答】解:(1)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一般约为 1.5V,由此知电压表量程应选择3V量程的C;估算电流时,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一般几欧姆左右,加上保护电阻,最大电流在0.5A左右,所以选量程为0.6A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一般比电池内阻大几倍就好了,内阻较小,且保护电阻只有2Ω,因此取0~10Ω能很好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若取0~100Ω不方便调节.(2)电流表量程为0.6A,故最小分度为0.02A,故读数为0.40A;电压表量程为3V,最小分度为0.1V,故读数为0.80V;(3)根据闭U﹣I图象可知,与U轴的交点表示电动势,所以E=1.49V,图象的斜率表示内电阻与保护电阻之和,故r+R0==2.22Ω解得r=0.22Ω;故答案为:(1)A C E(2)0.40 0.80(3)1.49;0.22.。

江苏省南京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计15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转笔〔Pen Spinning〕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下列图.转笔深受广阔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下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与到的物理知识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B.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C.假设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D.假设该同学使用的是金属笔杆,且考虑地磁场的影响,由于笔杆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金属笔杆两端一定不会形成电势差2.磁敏电阻在无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下列图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无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假设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磁场区,如此〔〕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磁敏电阻两端电压变小C.小灯泡L变亮甚至烧毁 D.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3.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客机失联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系统中两颗卫星“G1〞和“G3〞以与“高分一号〞均可认为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G1〞和“G3〞的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为轨道上的A、B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位置,假设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外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卫星“G1〞和“G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gB.卫星“G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要的时间为C.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由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低,速度增大,机械能会减小4.如下列图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假设将一试探正点电荷从虚线上N点移动到M点,如此〔〕A.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B.电荷电势能大小不变C.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小D.电荷电势能逐渐增大5.两个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分别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如下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答案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计16分.6.关于如下器材的原理和用途,正确的答案是〔〕A.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压但不能改变频率B.扼流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是因为线圈存在电阻C.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炉体产生涡流使炉内金属熔化D.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7.如下列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可忽略〕,线圈L的电阻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A.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B.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板带负电C.断开S的瞬间,通过R1的电流方向向右D.断开S的瞬间,通过R2的电流方向向右8.如下列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m2,电阻r=Ω,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ˊ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接.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两个完全一样的电灯泡,标称值为“20V,30W〞,且均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2:1B.理想电压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1C.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120rad/sD.电压表的示数为40V9.如下列图,斜面体固定不动,一轻质弹簧沿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分两次将质量为m1、m2〔m2>m1〕的两物块从斜面上不同位置静止释放,两次运动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一样〔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物块从开始释放到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如此〔〕A.m1开始释放的高度高B.m1的重力势能变化量大C.m2的最大速度小D.m2的最大加速度小三、简答题:此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两局部,共计42分.10.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物块弹出.测出小物块被弹出时速度,然后找到牵引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与小物块速度的关系.〔1〕要测得小物块被弹出后的水平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填正确答案标号,g〕.A.小物块的质量m B.橡皮筋的原长xC.橡皮筋的伸长量△x D.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获得速度大小的表达式〔3〕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整数倍变化的是A.增加一样橡皮盘的条数,使小物块每次从同位置释放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D.释放小物块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4〕根据实验数据做出W﹣v2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11.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仅提供如下实验器材:A.两节旧干电池,每节电动势约1.5VB.直流电压表V l、V2,量程均为0~3V,内阻约3kΩC.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小于1ΩD.定值电阻R0,阻值2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5ΩF.导线和开关假设干〔1〕请根据连接的实物图甲,在图乙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根据图甲电路进展实验,测得多组U、I数据,作出U﹣I图象,求出电动势和内阻的值均小于真实值,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3〕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流表发生了故障,某同学又设计了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记录V l和V2的值如表所示,用测出的数据在图丁中绘出U1﹣U2图线.组数 1 2 3 4 5 6电压U1/V 0.80 1.25 1.53 1.72 1.87 1.98电压U2/V 1.60 1.87 2.04 2.15 2.24 2.31〔4〕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选做题】〔选修模块3-3〕1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由于液体外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r0,故液体外表存在外表张力B.布朗微粒做无规如此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C.一定量的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小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13.在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①取油酸1.0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参加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的酒精溶液.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③在水盘内注入蒸馏水,静置后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油膜.④测得此油膜面积为3.60×102cm2.Ⅰ.这种粗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形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如此形成的油膜面积可视为,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分子的直径.Ⅱ.利用数据可求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14.如下列图,一气缸竖直放置,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在缸内封闭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气缸的底部安装有一根电热丝,用导线和外界电源相连,气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气缸壁与活塞间接触光滑且不漏气.现接通电源,电热丝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设活塞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电热丝热功率为P,测得通电t时间内活塞缓慢向上移动高度h,求:①气缸内气体压强的大小;②t时间缸内气体对外所做的功和内能的变化量.[选修3-5]15.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一样频率的光照射到不同的金属上,逸出功越大,出射的光电子物质波波长越大B. C的半衰期为5730年,假设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如此此遗骸距今约有17190年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减小D.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16.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①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响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见图甲〕.结合图乙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②丙是用来检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l mm铝片和3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乙分析工作人员一定受到了射线的辐射.17.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载有鱼雷的快艇总质量为M,以速度v匀速前进,现沿快艇前进的反方向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鱼雷后,快艇速度增为原来的倍,假设不计水的阻力,求鱼雷相对静水的发射速度为多大.四、计算题:此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如图,POQ是折成60°角的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关于竖直轴线对称,OP=OQ=L=m,整个装置处在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B=1﹣8t〔T〕.一质量为1kg、长为L、电阻为1Ω、粗细均匀的导体棒锁定于OP、OQ的中点a、b位置.当磁感应强度变为B1=0.5T 后保持不变,同时将导体棒解除锁定,导体棒向下运动,离开导轨时的速度为v=3.6m/s.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导体棒:〔1〕解除锁定前回路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2〕滑到导轨末端时的加速度大小;〔3〕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19.如图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直轨道AB与光滑圆弧轨道BC相切,圆弧轨道的圆心角为37°,半径为r=0.25m,C端水平,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5.竖直墙壁CD高H=0.2m,紧靠墙壁在地面上固定一个和CD等高,底边长L=0.3m的斜面.一个质量m=0.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倾斜轨道上从距离B点l=0.5m处由静止释放,从C点水平抛出.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2〕小物块从C点抛出到击中斜面的时间;〔3〕改变小物体从轨道上释放的初位置,求小物体击中斜面时动能的最小值.20.如图甲所示,以两虚线M、N为边界,中间存在平行纸面且与边界垂直的水平电场,M、N间电压U MN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0;M、N两侧为一样的匀强磁场区域Ⅰ、Ⅱ,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t=0时,将一带正电的粒子从边界限M上的A处由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也为T0.两虚线M、N间宽度很小,粒子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不计,也不考虑粒子所受的重力.〔1〕求该粒子的比荷;〔2〕求粒子第1次和第2次从右向左经边界限N离开磁场区域Ⅰ时两位置间的距离△d;〔3〕假设粒子的质量增加,电荷量不变,t=0时,将其在A处由静止释放,求t=2T0时粒子的速度.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计15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转笔〔Pen Spinning〕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下列图.转笔深受广阔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下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与到的物理知识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B.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C.假设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D.假设该同学使用的是金属笔杆,且考虑地磁场的影响,由于笔杆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金属笔杆两端一定不会形成电势差【考点】D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4A:向心力.【分析】A、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 n=ω2R,即可确定向心加速度大小;B、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杆的弹力提供;C、当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向心力,如此会出现离心现象;D、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结合地磁场,从而判定是否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解答】解:A、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 n=ω2R,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小,故A错误;B、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杆的弹力提供的,与万有引力无关,故B错误;C、当转速过大时,当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向心力,出现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做离心运动被甩走,故C正确;D、当金属笔杆转动时,切割地磁场,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但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应当选:C.2.磁敏电阻在无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下列图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无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假设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磁场区,如此〔〕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磁敏电阻两端电压变小C.小灯泡L变亮甚至烧毁 D.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考点】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时,磁敏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可分析.【解答】解: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时,磁敏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I变小,根据U=E﹣Ir,可知I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如此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小灯L泡变亮甚至烧毁.小灯泡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减小,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减小,R的电压减小,而路端电压增大,所以磁敏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故ABD错误,C正确.应当选:C3.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客机失联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系统中两颗卫星“G1〞和“G3〞以与“高分一号〞均可认为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G1〞和“G3〞的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为轨道上的A、B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位置,假设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外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卫星“G1〞和“G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gB.卫星“G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要的时间为C.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由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低,速度增大,机械能会减小【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以与黄金代换式GM=gR2.求卫星的加速度大小.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卫星的角速度,然后通过转过的角度求出时间.C、“高分一号〞卫星速度增大,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速度变小,路程变长,运动时间变长.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要抑制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a=.而GM=gR2.所以卫星的加速度a=.故A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所以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t=,故B错误.C、“高分一号〞卫星加速,将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速度变小,路程变长,运动时间变长,故如果调动“高分一号〞卫星到达卫星“G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加速,故C错误.D、“高分一号〞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抑制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应当选:D4.如下列图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假设将一试探正点电荷从虚线上N点移动到M点,如此〔〕A.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B.电荷电势能大小不变C.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小D.电荷电势能逐渐增大【考点】AE:电势能;AD: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分析场强的大小,判断电场力的变化;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判断电势的变化,从而确定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由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N处电场线比M处电场线疏,如此N处电场强度比M处电场强度小,由电场力公式F=qE可知正点电荷从虚线上N点移动到M点,电场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BCD、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知虚线上各点的电势比正电荷处的电势低,根据U=Ed 知:N与正电荷间的电势差小于M与正电荷的电势差,所以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从N点到M点,电势逐渐降低,正电荷的电势能逐渐减小,故C正确,BD错误.应当选:C5.两个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分别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如下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答案是〔〕A.B.C.D.【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假设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小球下落后,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地面碰撞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假设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发生变化,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判断即可.【解答】解:假设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小球下落后,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地面碰撞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假设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如此空气阻力越来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越来越小且小于g,与地面碰撞后,速度越来越小,如此空气阻力越来越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越来越大且大于g,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D正确.应当选:D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计16分.6.关于如下器材的原理和用途,正确的答案是〔〕A.变压器可以改变交变电压但不能改变频率B.扼流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是因为线圈存在电阻C.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炉体产生涡流使炉内金属熔化D.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DG:* 涡流现象与其应用.【分析】明确电感的作用,知道变压器不能改变交流电的频率;自感现象利用自感现象启动;真空治炼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使内部金属产生涡流而产生的热量.【解答】解:A、变压器可以改变交流电的电压但不能改变频率,故A正确;B、扼流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是因为线圈产生了自感现象,不是因为电阻的热效应,故B错误;C、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炉中金属产生涡流使炉内金属熔化,不是炉体产生涡流,故C 错误;D、磁电式仪表中用来做线圈骨架的铝框中可以产生感应电流能起电磁阻尼的作用,故D正确.应当选:AD.7.如下列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可忽略〕,线圈L的电阻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A.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B.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板带负电C.断开S的瞬间,通过R1的电流方向向右D.断开S的瞬间,通过R2的电流方向向右【考点】EF: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分析】电感对交流电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A、闭合S稳定后,L相当于一段导线,R1被短路,所以C两端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小于电动势E,故A错误;B、闭合S稳定后,由图知b板带正电,a极板带负电,故B正确;C、断开S的瞬间,L相当于电源,与R1组成回路,电流方向自左向右,故C正确;D、断开S的瞬间,电容器会放电,如此R2中电流方向向左;故D错误;应当选:BC.8.如下列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m2,电阻r=Ω,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ˊ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接.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两个完全一样的电灯泡,标称值为“20V,30W〞,且均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2:1B.理想电压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1C.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120rad/sD.电压表的示数为40V【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分析】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因灯泡正常发光,如此原副线圈的电流比为:1:2,如此A错误;B、由于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如此理想电压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1,如此B正确;C、副线圈的电压为20V,如此原线圈的电压为40V,由于线圈的内阻r=Ω,因电流为1.5A,那么最大值为60=BSω,求得ω=120rad/s,如此C正确;D、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40V,如此D错误;应当选:BC.9.如下列图,斜面体固定不动,一轻质弹簧沿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分两次将质量为m1、m2〔m2>m1〕的两物块从斜面上不同位置静止释放,两次运动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一样〔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物块从开始释放到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如此〔〕A.m1开始释放的高度高B.m1的重力势能变化量大C.m2的最大速度小D.m2的最大加速度小【考点】6B:功能关系;67:重力势能.【分析】两次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一样,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一样,对两种情况分别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可判断释放点高度关系,并能分析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关系.速度最大时物体的合力为零,在最低点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最大加速度的关系.【解答】解:A、对任一物体,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从开始释放到速度第一次减为零下降的高度为h.取最低点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根据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gh=E p,。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规定区域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南京市、盐城市 2017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为 M 的磁铁,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静止不动.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 F 轻拉磁铁,磁铁向右下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fA .大小为 MgB .大小为 F 2 + (Mg ) 2C .大小为 FD .方向水平向左2.小孩站在岸边向湖面抛石子,三次的轨迹如图所示,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沿轨迹 3 运动的石子落水时速度最小B .沿轨迹 3 运动的石子在空中运动时间最长C .沿轨迹 1 运动的石子加速度最大D .三个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相等3.2016 年 10 月 16 号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距地面约 393km 高度的轨道上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景海鹏、陈冬在太空驻留 33 天,于 11 月 18 日返回地球.天宫二号在太空飞行周期约为(已知地球半径 R =6400km )A .33 天B .1 天C .90 分钟D .30 分钟4.如图所示是高压电场干燥中药技术基本原理图,在大导体板MN上铺一薄层中药材,针状电极O和平板电极MN接高压直流电源,其间产生较强的电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可以看成棒状带电体,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等量负电;水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加速从中药材中分离出去,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飞离电场区域从而加速干燥.图中虚线ABCD是某一水分子从A处由静止开始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的电场强度大于D处B.B处的电势高于C处C.水分子做匀变速运动D.水分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5.质量为m的球从地面以初速度υ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下列图象分别描述了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a、速度υ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和动能E k、机械能E(选地面处重力势能为零)随球距离地面高度h的变化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物理_2017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_复习

物理_2017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_复习

2017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战机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达到起飞速度v,则它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C 2vtD 不能确定A vtB vt22. 如图,一束电子沿某坐标轴运动,在x轴上的A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则该束电子的运动方向是()A z轴正方向B z轴负方向C y轴正方向D y轴负方向3. 图中L是线圈,D1、D2是发光二极管(电流从“+”极流入才发光).闭合S,稳定时灯泡L 正常发光,然后断开S瞬间,D2亮了一下后熄灭,则()A 图是用来研究涡流现象的实验电路B 开关S闭合瞬间,灯泡A立即亮起来C 开关S 断开瞬间,P点电势比Q点电势高D 干电池的左端为电源的正极4. 如图所示,由中山大学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于2015年启动,拟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边长约为地球半径27倍的等边三角形阵列,地球恰好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对一个周期仅有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矮星系统RXJ0806.3+1527产生的引力波进行探测,若地球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0,则三颗全同卫星的运行周期最接近()A 6T0B 30T0C 60T0D 140T05. 如图所示,电源为恒流电源(能始终提供恒定的电流),R0为定值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则下列电压表示数U和电路总功率P随电流表示数I变化的关系图线中正确的是()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6.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和b,当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8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则()A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7:1B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8:1C 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1D 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77. 如图所示,将长为l橡皮筋上端O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M通过细线悬挂重物.某同学用水平力F在M处拉住橡皮筋,缓慢拉动M至A点处,松开后,再次用水平力拉M,缓慢将橡皮筋也拉至OA直线上,此时M位于图中的B点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当M被拉至A点处时,橡皮筋长度OA可能小于lB 当M被分别拉到A、B两点处时,橡皮筋的弹力T A=T BC 当M被分别拉到A、B两点处时,所用水平拉力F A<F BD 上述过程中此橡皮筋的弹力不遵循胡克定律8.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其运动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由此可判断出()A 电场中Q点的电势比P点的高B 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 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小D 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9. 如图所示,将砝码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板B上,各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均相等,砝码到纸板左端和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47分模拟小卷(二)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2016·泰州一模)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一劲度系数为k =200 N/m 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固定挡板C ,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 =4 kg 的物体A ,一轻细绳通过定滑轮,一端系在物体A 上,另一端与质量也为m 的物体B 相连,细绳与斜面平行,斜面足够长。

用手托住物体B 使绳子刚好没有拉力,然后由静止释放。

求:
图1
(1)弹簧恢复原长时的细绳上的拉力;
(2)物体A 沿斜面向上运动多远时获得最大速度;
(3)物体A 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解析 弹簧恢复原长时
对B 有mg -T =ma (2分)
对A 有T -mg sin 30°=ma (2分)
解得T =30 N(1分)
(2)初态弹簧压缩x 1=mg sin 30°k
=10 cm(2分) 当A 速度最大时mg =kx 2+mg sin 30°(2分)
弹簧伸长x 2=mg sin 30°k
=10 cm(1分) 所以A 沿斜面向上运动x =x 1+x 2=20 cm 时获得最大速度。

(1分)
(3)因x 1=x 2,故弹性势能改变量
ΔE P =0(1分)
由系统机械能守恒
mg (x 1+x 2)-mg (x 1+x 2)sin 30°=12·2m ·v 2(2分)
得v =g ·m 2k
=1 m/s(1分) 答案 (1)30 N (2)20 cm (3)1 m/s
14.(16分)(2016·无锡一模)如图2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对不计电阻的平行金属导轨,间
距为l ,导轨端点连接着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

导轨之间还存在一系列边界为半个正弦波形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与导轨MN 相切,下边界与导轨PQ 重合,宽度为d ,其中第奇数个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第偶数个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2B 。

建立图示坐标系,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不计电阻的细导体棒开始与y 轴重合,棒与导轨紧密接触且摩擦不计、电阻不计。

现对导体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使其向右以速度v 匀速运动。

(1)规定回路中逆时针电流方向为正,画出回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至少画出一个周期);
(2)求运动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值;
(3)求从开始运动到穿过第4个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水平拉力所做的功。

图2
解析 (1)如图所示(3分)
(2)最大感应电动势E m =2Blv (2分)
回路最大电流I m =E m R
(1分)
最大安培力F m =2BI m l (2分)
联立得F m =4B 2l 2v R
(1分) (3)在第奇数个磁场内运动电流的有效值为
I 1=22·Blv R
(1分) 在第偶数个磁场内运动电流的有效值为
I 2=22·2Blv R
(2分) 产生的总热量为
Q =I 21R (2d v )+I 22R (2d v
)(2分)
由功能关系,拉力做功W =Q =5B 2l 2
dv R
(2分) 答案 (1)见解析 (2)4B 2l 2v R (3)5B 2l 2
dv R
15.(16分)(2016·无锡二模)如图3所示,光滑14
圆弧轨道与长为L =4.84 m 的水平传送带BC 相切于B 。

传送带以v =2 m/s 的速度匀速向右传动。

一质量为m =2 kg 的小滑块从轨道最高点A 由静止开始释放。

整个装置放在风洞实验室中,小滑块始终受到大小为F =6 N 、水平向左的恒定风力的作用。

当小滑块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6 m/s ,当它滑过B 后,立即将圆弧轨道撤去。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

图3
(1)求圆弧轨道的半径和小滑块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小滑块最终从哪边离开传送带?求它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 (3)求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解析 (1)由动能定理mgR -FR =12
mv 20(1分) 得R =187
m(1分) 在B 点:F N -mg =mv 20R
(1分) 得F N =48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滑块对轨道的压力
F N ′=48 N(1分)
(2)第一阶段,滑块向右匀减速,加速度大小为a 1,
F +μmg =ma 1(1分)
得a 1=4 m/s 2
(1分)
从到达B 至与传送带共速,用时 t 1=v 0-v a 1
=1 s(1分) 此间滑块滑行
x 1=12(v 0-v )t 1=4 m<4.84 m(1分)
第二阶段,滑块继续向左匀减速,加速度大小为a 2, F -μmg =ma 2
得a 2=2 m/s 2(1分)
减速至零,用时t 0=v a 2
=1 s(1分)
滑块滑行x 0=12
vt 0=1 m>0.84 m(1分) 说明滑块尚未减速至零,已由C 端离开。

设第二阶段滑行时间为t 2,有
(L -x 1)=vt 2-12
a 2t 22(1分) 代入数据,得t 2=0.6 s 或t 2′=1.4 s(舍去), 所用总时间t =t 1+t 2=1.6 s(1分)
(3)第一阶段,相对位移
Δx 1=x 1-vt 1=2 m
第二阶段,相对位移
Δx 2=vt 2-(L -x 1)=0.36 m(1分) Q =μmg (Δx 1+Δx 2)(1分)
代入数据,得Q =4.72 J(1分)
答案 (1)187
m 48 N (2)从C 端离开 1.6 s (3)4.72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