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p
MSTP简介
MSTP简介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不能使端口状态快速迁移,即使是在点对点链路或边缘端口,也必须等待2倍的forward delay的时间延迟,端口才能迁移到转发状态。
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可以快速收敛,但是和stp一样存在以下缺陷:局域网内所有网桥共享一棵生成树,不能按vlan阻塞冗余链路,所有vlan的报文都沿着一棵生成树进行转发。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生成树协议)将环路网络修剪成为一个无环的树型网络,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同时还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多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均衡。
mstp兼容stp和rstp,并且可以弥补stp和rstp的缺陷。
它既可以快速收敛,也能使不同vlan 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径分发,从而为冗余链路提供了更好的负载分担机制。
1.1.1 mstp的协议报文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协议数据单元)是生成树协议采用的协议报文,也称为配置消息。
bpdu在交换机之间传递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它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bpdu在stp协议中分为两类:配置bpdu(configuration bpdu):用来维护生成树拓扑的报文。
tcn bpdu(topology change notification bpdu):当拓扑发生变化时,用来通知相关交换机网络发生变化的报文。
mstp同stp/rstp一样,使用bpdu进行生成树的计算,只是mstp的bpdu中还携带了交换机上的mstp的配置信息。
1.1.2 mstp的基本概念在图1-1中的每台交换机都运行mstp。
下面结合图1-1解释mstp的一些基本概念。
1. mst域mst域(multiple spanning tree regions,多生成树域)是由交换网络中的多台交换机以及它们之间的网段构成。
MSAP与MSTP的区别和联系裸光纤是什么11
从字面也可以了解,MSAP偏向于接入,MSTP偏向于传输。
其中MSAP是MSTP的加强、整合,在技术条件并没有大的区别。
MSTP链路主要MSTP设备出以太口下接二层交换器(扩展端口),之后通过光电收发器一对至用户端。
MSAP呢,就是通过MSAP设备整合支路MSTP设备、二层交换机以及光电收发器(机房端),上联主路SDH或者MSTP设备。
在机房端大幅整合运营商机房资源,对于用户来说,链路不再经过交换机,减少了被做端口镜像的可能性,提高了链路的安全性。
MSAP目前已经渐渐被国内银行业所接受,如工商银行就要求其业务链路全部使用MSAP链路。
裸光纤业务是指局端及用户之间或用户内部完全地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在宽带网建设中,超过3公里的网间距离一般用光纤来连接。
为特殊用户或其他营运商在城域网范围内提供裸光纤出租业务,以满足其组建自有骨干网的需求,裸光纤接能够承载10Mbps、100Mbps、1000Mbps的高速宽带,公司在线路维护上保证2小时内响应。
主要适用于商业集团用户和智能化小区的基础设施。
业务特点传输距离远:光纤连接距离可达70公里。
传输速度快:光纤能够承载10Mbps、100Mbps、1000Mbps的高速带宽。
损耗低:由于光纤介质的制造纯度极高,所以光纤的损耗极低,这样,在通信线路中可以减少中继站的数量,提高了通信质量。
抗干扰能力强:因为光纤是非金属的介质材料,使用光纤作为传导介质,不受电磁干扰,这是其它电缆望尘莫及的。
以下是常用的名词解释这些都是通信技术概念我大致做一下分类功能:传输接入类(MSAP、MSTP、SDH、EPON、WDM、TDM、DDN)保障技术:QOS网络:PLAN LAN WANMSAP:综合业务接入系统(源于SDH技术)MSTP:综合业务传送系统(源于SDH技术,加入以太网处理等功能)SDH:同步数字体系(PDH技术演进过来。
包含TDM业务处理)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还有GPON:千兆无源光网络。
mstp原理
mstp原理MSTP原理。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一种用于构建大型以太网网络的协议,它允许网络管理员在一个以太网交换机网络中创建多个生成树。
MSTP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冗余路径和容错能力,以确保网络中断时能够快速恢复。
本文将介绍MSTP的原理及其在以太网网络中的应用。
MSTP是基于802.1D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和802.1w 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的改进版本,它可以同时支持多个VLAN,并且能够将这些VLAN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生成树实例上。
这样就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MSTP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例化生成树,MSTP将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实例。
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生成树,这样就可以实现不同实例之间的隔离,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2. 生成树计算,MSTP使用一种称为CIST(Common and Internal Spanning Tree)的生成树计算方法,它将所有实例的生成树计算合并到一个公共的生成树中。
这样就可以减少生成树计算的复杂度,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
3. 端口角色,MSTP定义了不同的端口角色,包括根端口、指定端口和替代端口。
这些角色决定了端口在生成树中的作用,以及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4. 优先级和成本,MSTP允许管理员配置每个交换机的优先级和端口的成本,以影响生成树计算的结果。
这样就可以手动干预生成树的构建,满足特定的网络需求。
MSTP在以太网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大型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中。
它能够提供快速收敛和高可靠性,同时支持多个VLAN,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在实际部署中,网络管理员需要合理配置MSTP的参数,确保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总之,MSTP作为一种高级的生成树协议,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复杂网络环境下的需求。
mstp知识点汇总
mstp知识点汇总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交换机网络中的冗余路径选择的协议。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络中的环路问题,并提供快速的故障恢复能力。
本文将对MSTP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包括MSTP的基本原理、配置方法以及优势等。
一、MSTP的基本原理MSTP是基于IEEE 802.1Q标准的一种冗余路径选择协议,它通过构建多个生成树来实现环路的消除。
MSTP使用了一种称为RSTP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的快速生成树协议来计算生成树,同时允许多个生成树的存在,这些生成树可以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划分。
二、MSTP的配置方法1. 配置根桥:在MSTP网络中,根桥是生成树的根节点,负责计算生成树的路径。
可以通过配置根桥的优先级来确定根桥。
优先级越低的交换机将成为根桥。
2. 配置生成树实例:MSTP支持同时存在多个生成树实例,每个实例可以独立配置。
可以通过命令行或者图形界面来配置生成树实例,并指定对应的VLAN。
3. 配置端口角色:MSTP中的端口可以分为根端口、指定端口和替代端口三种角色。
根端口是直接连接到根桥的端口,指定端口是连接到其他交换机的端口,替代端口是备用的路径。
可以通过配置端口的优先级来确定端口的角色。
三、MSTP的优势1. 冗余路径选择:MSTP可以构建多个生成树,通过选择最佳路径来提供冗余和容错能力,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快速收敛:MSTP使用RSTP协议计算生成树,可以在网络发生故障时快速收敛,减少网络中断时间。
3. 灵活性:MSTP可以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生成树的划分,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网络环境。
4. 可扩展性:MSTP支持多个生成树实例,可以根据需求配置不同的实例,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 兼容性:MSTP基于IEEE 802.1Q标准,与其他兼容该标准的设备和协议兼容,可以与现有网络设备无缝集成。
mstp协议简介
mstp协议简介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重生成树协议)是一种用于以太网交换机的协议,旨在解决生成树协议(STP)的一些局限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MSTP协议的背景、原理、工作机制和优势。
一、背景在以太网中,生成树协议(STP)用于防止环路,并确保网络中只有一条活动路径。
然而,STP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性能低下、利用率低、配置复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IEEE 802.1s标准提出了MSTP协议。
二、原理MSTP协议基于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扩展而来,通过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实例(Instance)来实现多重生成树。
每个实例都有一个独立的生成树,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进行配置。
三、工作机制1. 配置桥优先级:在MSTP网络中,所有交换机都有一个桥优先级,用于选择生成树的根桥。
桥优先级越低,优先级越高。
2. 配置实例:管理员可以根据需求创建多个实例,并将端口分配给相应的实例。
每个实例都有一个实例优先级,用于选择实例的根桥。
3. 生成树计算:MSTP使用生成树计算单元(IST)和实例生成树计算单元(CIST)来计算生成树。
IST是所有实例的公共生成树,CIST是每个实例的独立生成树。
4. BPDU传输:交换机通过发送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来进行生成树计算和信息交换。
BPDU中包含根桥ID、桥优先级、端口优先级等信息。
5. 生成树收敛: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MSTP会根据新的BPDU信息进行生成树的重新计算和收敛,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优势1. 灵活性:MSTP允许管理员根据网络需求划分多个实例,每个实例可以有不同的生成树,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
2. 性能优化:MSTP通过并行计算多个实例的生成树,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和性能。
相比于STP,MSTP可以更好地适应大型网络环境。
MSTP概念详解
2 MSTP工作原理
MSTP可以将传统的SDH复用器、数字交叉链接器(DXC)、WDM终端、网络二层交换机和IP边缘路由器等多个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网络设备,即基于SDH技术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基于SDH的MSTP最适合作为网络边缘的融合节点支持混合型业务,特别是以TDM业务为主的混合业务。它不仅适合缺乏网络基础设施的新运营商,应用于局间或POP间,还适合于大企事业用户驻地。而且即便对于已敷设了大量SDH网的运营公司,以SDH为基础的多业务平台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有助于实现从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的过渡。所以,它将成为城域网近期的主流技术之一。
城域网是当前电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目前城域网组网技术种类繁多,大致包括基于SDH结构的城域网、基于以太网结构的城域网、基于ATM结构的城域网和基于DWDM结构的城域网。其实,SDH、ATM、 Ethernet 、WDM等各种技术也都在不断吸取其他技术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即要实现快速传输,又要满足多业务承载,另外还要提供电信级的QoS,各种城域网技术之间表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一代MSTP技术及其应用
一、新一代MSTP技术的产生背景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是指基于SDH、同时实现TDM、ATM、IP等业务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传送平台。作为传送网解决方案,MSTP伴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经历了从支持以太网透传的第一代MSTP到支持二层交换的第二代MSTP再到当前支持以太网业务QoS的新一代(第三代)MSTP的发展历程。
3 MSTP的特点
(1)业务的带宽灵活配置,MSTP上提供的10/100/1000Mbit/s系列接口,通过VC的捆绑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MSTP技术原理
MSTP技术原理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用于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多个网桥之间的冗余路径,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本文将介绍MSTP的技术原理。
1. MSTP的基本概念MSTP是基于802.1D标准的一种改进协议,在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MSTP通过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成树,从而实现了对网络冗余路径的优化利用。
2. MSTP的工作原理MSTP将网络划分为多个VLAN,每个VLAN被称为一个实例(Instance),每个实例都可以独立生成一棵生成树。
MSTP通过定义实例间的优先级,实现了对生成树的选举和切换。
MSTP使用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进行通信,BPDU包含了网络中各个网桥的信息,如优先级、根网桥、端口状态等。
通过BPDU的交换和处理,MSTP能够确定每个实例的根网桥,并计算出每个端口的状态,进而建立起冗余路径的生成树。
3. MSTP的优点MSTP相较于传统的STP协议,具有以下优点:- 实现了网络的冗余路径,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 可以灵活配置各个实例的优先级,进行生成树的选举和切换控制。
- 支持多个VLAN的划分,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
4. 总结MSTP作为一种改进协议,通过划分实例和优化生成树,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它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使得网络管理员能够灵活配置和管理网络,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
希望本文对MSTP技术的原理有所帮助,对网络通信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Cisco Systems. (2004). Understanding 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802.1s). Cisco.。
2024年MSTP以太网专线测试指标
MSTP(Multi-Spanning Tree Protocol)以太网专线测试是一种用于测试以太网专线连接性能的协议。
它通过模拟网络负载、延迟和丢包等情况,来评估专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2024年MSTP以太网专线测试的主要指标:1.带宽测试:测试专线的实际传输带宽,以确保其符合合同规定的带宽要求。
测试可以采取点对点或点到多点的方式进行,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保持稳定的传输速率,并记录测试结果。
2.延迟测试:测试专线的传输延迟,即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延迟测试通常包括单向延迟和往返延迟。
单向延迟测试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延迟,而往返延迟测试是从发送端发出数据,然后再从接收端返回到发送端的总延迟时间。
3.丢包率测试:测试专线的数据包丢失率。
测试过程中会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并记录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数量,通过比较两者的差异来计算丢包率。
高丢包率意味着专线的可靠性较低,可能会对数据传输造成较大的影响。
4.抖动测试:测试专线的传输抖动,即数据传输时的不稳定性。
抖动测试通常通过连续发送连续的数据包进行,记录数据包之间的时间差异,并通过计算平均抖动时间来评估专线的稳定性。
较小的抖动值表示专线的传输比较稳定。
5.阻塞和拥塞测试:测试专线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过程可以通过增加并发数据流的数量、数据包大小和传输速率等来模拟高负载环境。
阻塞和拥塞测试旨在评估专线在高负载情况下是否能够稳定地传输数据。
6.可靠性测试:测试专线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可靠性测试通常通过将专线连续发送大量的数据包,观察并记录数据传输中是否存在中断、错误或异常情况。
测试结果可以作为评估该专线的可靠性的指标。
7.安全性测试:测试专线的安全性,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安全性测试可以包括对专线进行数据包嗅探和篡改的试验,来评估其安全性能。
测试结果可以用于衡量专线对潜在安全威胁的抵抗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MSTP以太网专线测试的指标主要包括带宽测试、延迟测试、丢包率测试、抖动测试、阻塞和拥塞测试、可靠性测试以及安全性测试。
mstp协议简介
mstp协议简介一、背景介绍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重生成树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交换机的协议,旨在解决交换机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环路是指在网络拓扑中存在多条路径连接同一目的地,如果不加以控制,数据包可能会在环路中无限循环,导致网络拥堵甚至崩溃。
MSTP协议通过创建多个生成树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网络中的数据流动更加高效可靠。
二、MSTP协议原理MSTP协议基于IEEE 802.1Q标准,通过将交换机网络划分为多个实例(Instance),每个实例对应一个生成树,来实现对网络中的环路进行控制。
MSTP 协议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生成树的计算和选择,将每个交换机端口划分为根端口、指定端口和替代端口。
1. 生成树计算MSTP协议通过生成树计算来确定每个实例的根交换机,并为每个交换机端口分配相应的角色。
生成树计算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 每个交换机通过发送配置消息(Configuration Message)来与相邻交换机进行通信,交换机之间交换配置信息,包括实例标识、优先级等。
b. 每个交换机根据收到的配置消息计算出自己在每个实例中的根交换机,并确定自己的角色。
c. 每个交换机将计算结果通过配置消息发送给相邻交换机,以便相邻交换机更新自己的计算结果。
2. 端口角色划分根据生成树计算的结果,MSTP协议将每个交换机端口划分为以下三种角色:a. 根端口(Root Port):在每个实例中,离根交换机最近的端口被划分为根端口,用于接收来自其他交换机的数据。
b. 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在每个实例中,除了根端口之外的端口中,与相邻交换机之间的连接距离最近的端口被划分为指定端口,用于向其他交换机传递数据。
c. 替代端口(Alternate Port):在每个实例中,除了根端口和指定端口之外的端口被划分为替代端口,作为备用端口,以防主要路径发生故障时使用。
mstp协议简介
mstp协议简介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重生成树协议)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在网络中实现冗余路径并避免环路的发生。
它是IEEE 802.1Q标准中的一部分,也被称为802.1s。
一、协议背景与概述MSTP协议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单生成树协议(如STP)在大型网络中的一些限制。
传统的单生成树协议只能支持一个生成树,这在大型网络中会导致链路资源的浪费和网络性能的降低。
MSTP协议通过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独立生成一颗生成树,从而实现更好的链路利用率和可靠性。
二、MSTP协议的工作原理1. 区域划分MSTP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部可以独立生成一颗生成树。
区域之间的链路称为边界链路。
2. 标识和优先级MSTP协议使用Bridge Identifier(Bridge ID)来标识每个交换机,由两部分组成:优先级(Priority)和MAC地址。
优先级用于确定根交换机,优先级越低,优先级越高。
MAC地址用于在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区分。
3. 生成树计算MSTP协议通过生成树计算来确定每个区域内的根交换机和生成树。
生成树计算是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通过比较各交换机的优先级和MAC地址来确定根交换机,并计算每个交换机到根交换机的最短路径。
4. 边界链路边界链路是连接不同区域的链路,MSTP协议通过配置边界端口来控制边界链路的生成树。
5. 端口状态MSTP协议定义了多个端口状态,包括根端口、指定端口、替代端口和非指定端口。
根端口是最短路径连接到根交换机的端口,指定端口是连接到指定交换机的端口,替代端口是备用的路径,非指定端口是与其他交换机连接的端口。
三、MSTP协议的优点与应用1. 高可靠性MSTP协议可以提供冗余路径,当某个链路或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备用路径,确保网络的可靠性。
2. 高效利用网络资源MSTP协议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独立生成一颗生成树,从而实现更好的链路利用率和网络性能。
MSTP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局域网协议
MSTP
(2) 根端口 所谓根端口,是指一个非根桥的设备上离根桥最近的端口。根端口负责与根桥进行 通信。非根桥设备上有且只有一个根端口。根桥上没有根端口。
(3) 指定桥与指定端口 指定桥与指定端口的含义,请参见 表 1的说明。
表1 指定桥与指定端口的含义
分类
指定桥Βιβλιοθήκη 指定端口对于一台设备而言
消息丢弃,对该端口的配置消息不作任何处理。 z 当端口收到的配置消息比本端口配置消息的优先级高时,设备就用接收到的配置
消息中的内容替换该端口的配置消息中的内容。 设备将所有端口的配置消息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配置消息。
说明:
配置消息的比较原则如下: z 根桥 ID 较小的配置消息优先级高; z 若根桥 ID 相同,则比较根路径开销,比较方法为:用配置消息中的根路径开销
Device A
AP1
AP2
BP1 Device B
BP2
CP1 Device C
CP2
LAN
图1 指定桥与指定端口示意图
说明: 根桥上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2
技术介绍 局域网协议
MSTP
(4) 路径开销 路径开销是 STP 协议用于选择链路的参考值。STP 协议通过计算路径开销,选择较 为“强壮”的链路,阻塞多余的链路,将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结构。
说明:
为描述方便,在下面的描述及举例中仅考虑配置消息的其中四项内容: z 根桥 ID(以设备的优先级表示); z 根路径开销; z 指定桥 ID(以设备的优先级表示); z 指定端口 ID(以端口名称表示)。
(1) STP 算法实现的具体过程 z 初始状态 各台设备的各个端口在初始时会生成以自己为根桥的配置消息,根路径开销为 0, 指定桥 ID 为自身设备 ID,指定端口为本端口。
mstp协议简介
mstp协议简介一、引言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重生成树协议)是一种用于构建和维护网络中的多个生成树的协议。
它是基于IEEE 802.1Q标准的一种扩展,旨在提供更高的网络可靠性和冗余。
二、背景在传统的生成树协议(如STP)中,只能构建一棵生成树来确保网络中没有环路,并且只有一条路径可用,其他路径被阻塞。
这种方法在网络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在大型网络中,可能会导致链路资源的浪费和网络性能的降低。
三、MSTP的工作原理MSTP通过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实例(也称为VLAN)来解决传统生成树协议的限制。
每个实例都有一个独立的生成树,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实例之间共享链路资源。
MSTP使用了一种称为CIST(Common and Internal Spanning Tree,公共和内部生成树)的结构,其中CIST是所有实例共享的生成树,而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生成树。
MSTP的工作流程如下:1. 桥交换机收集网络中所有桥交换机的信息,并计算生成树。
2. 桥交换机之间通过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协议数据单元)交换信息,以确定生成树的拓扑结构。
3. 桥交换机根据接收到的BPDU信息,选择最佳路径,并阻塞其他冗余路径,从而构建生成树。
四、MSTP的优势1. 提供更高的网络可靠性:MSTP允许在网络中构建多个生成树,从而提供了冗余路径。
当某个路径发生故障时,MSTP可以快速切换到备用路径,从而确保网络的可用性。
2. 提高网络性能:MSTP允许在网络中共享链路资源,避免了传统生成树协议中的资源浪费问题。
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带宽,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3. 简化网络管理:MSTP通过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实例,使得网络管理更加灵活和可控。
管理员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为不同的实例分配不同的优先级和资源,从而实现更精细的网络管理。
五、MSTP的应用场景MSTP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等场景,特别适用于需要高可用性和强冗余的网络环境。
mstp 网络实施方案
mstp 网络实施方案MSTP网络实施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企业和机构中,构建高效稳定的网络更是至关重要。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网络就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网络方案。
本文将从MSTP网络的概念、特点、实施步骤和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MSTP网络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网络方案,它可以在一个网络中支持多个VLAN,并且能够提供快速收敛和负载均衡的功能。
MSTP网络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MSTP网络能够实现VLAN间的快速切换,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其次,MSTP网络支持多个VLAN,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最后,MSTP网络能够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在实施MSTP网络方案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VLAN划分;其次,配置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设置和参数调整;然后,进行网络测试和优化,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最后,进行网络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和问题。
MSTP网络方案相比于传统的网络方案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MSTP网络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可用性和可靠性,能够快速恢复网络故障,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其次,MSTP网络能够支持多个VLAN,实现对不同业务的灵活管理和控制;最后,MSTP网络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性能和效率,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对网络带宽和质量的需求。
综上所述,MSTP网络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网络方案,具有快速收敛、负载均衡、多VLAN支持等特点,实施MSTP网络方案需要进行网络规划、设备配置、测试优化和监控管理等步骤,相比传统网络方案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性能。
希望本文对MSTP网络方案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华为MSTP基础》课件
的通信需求。
02
MSTP关键技术
统计复用技术
01
统计复用技术是一种动态带 宽分配技术,可以根据数据 流量的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带
宽资源。
02
华为MSTP支持多种统计复用 算法,如基于CBR的业务、 基于VBR的业务等,以满足
根据业务需求和未来扩展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速率和端口数量 ,确保网络的传输能力。
P设备配置
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
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选择具备合适性 能和功能的华为MSTP设备。
配置设备参数
根据网络规划和业务需求,配置设备的各项参数, 如接口类型、IP地址、VLAN设置等。
设备连接与调试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连接设备并调试各项功 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网络连通性。
园区网络部署案例
案例概述
案例效果
华为MSTP技术在园区网络部署中的 应用,实现园区内各类业务的快速、 可靠传输。
通过华为MSTP技术的部署,园区网 络能够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 业务支撑,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和安 全性。
案例细节
华为MSTP技术为园区网络提供定制 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园区内各类业务 的需求,包括视频监控、门禁控制、 语音通信等。
适用于中小型城域网和园区网的汇聚层。
适用于大型数据中心和园区网的接入层。
华为MSTP设备功能
多业务传送
支持TDM、以太网、ATM等业务的 传送,提供灵活的带宽管理和调度
功能。
快速收敛
采用快速的路由和转发协议,确保 业务快速收敛,提高网络可用性和
稳定性。
可靠性
提供冗余备份和故障恢复机制,确 保设备的高可用性和业务的不中断 传输。
MSTP基本概念小结
THANKS
感谢观看
05 MSTP性能评估 与优化建议
性能评估指标及方法
误码率(BER)
衡量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统计接收端 错误比特数与总比特数的比值来计算。
时延
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包括传 输时延、处理时延等。
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数据量,反映MSTP 设备的处理能力和传输效率。
抖动
时延的变化程度,反映MSTP设备时钟同步 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平滑性。
关键技术:复用、交叉连接和映射
复用技术
MSTP采用SDH的复用技术,将 多个低速率信号复用成高速率信 号进行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
交叉连接技术
MSTP通过交叉连接技术实现VC 信号的灵活调度和交换,支持业 务的动态配置和调整。
映射技术
MSTP采用映射技术将各种业务信 号适配到SDH的VC信号中,保证 了信号的可靠传输。
MSTP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MSTP技术在通信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运营商和企业用户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业务传输解决方案。它广泛应用 于城域网、骨干网和接入网等场景,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的传输。
MSTP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和网络需求的日益增长,MSTP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MSTP技术将 更加注重智能化、高集成度和绿色节能等方面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网络的需求。
实现对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综合传输。
02 03
传输过程
MSTP在传输过程中,首先将各种业务信号进行适配和映射,将其转换 为SDH的VC(虚容器)信号,然后通过SDH的复用和交叉连接功能, 实现信号的传输和交换。
业务接入与汇聚
MSTP支持多种业务接口,如E1、ATM、以太网等,实现业务的接入和 汇聚,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MSTP协议
MSTP协议简介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一种用于构建冗余网络拓扑的协议,它是基于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的扩展版本。
MSTP协议允许网络管理员创建多个独立的生成树,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网络转发和负载均衡。
STP的限制和MSTP的改进在传统的STP中,只允许构建一棵生成树来避免环路,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网络中的某些链路被闲置,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此外,STP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对于大型网络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
MSTP协议通过引入实例(Instance)的概念,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独立地构建生成树。
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链路,提高网络的可用带宽,并且减少对网络设备的计算资源需求。
MSTP的工作原理MSTP协议使用了一种称为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的快速收敛算法,以快速适应网络拓扑变化。
MSTP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生成树的计算和维护:1.桥选举(Bridge Election):每个MSTP桥通过比较优先级和MAC地址来选举根桥,根桥负责计算生成树。
2.实例配置(Instance Configuration):管理员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实例,并为每个实例分配唯一的实例标识。
3.生成树计算(Spanning Tree Calculation):每个实例内的桥根据收到的BPDU(Bridge Protocol DataUnit)信息计算生成树,并选择最佳的路径。
4.端口状态转换(Port State Transition):MSTP桥根据生成树计算结果,将端口切换为相应的状态,包括根端口、非根端口和指定端口。
5.BPDU传输(BPDU Transmission):MSTP通过发送和接收BPDU消息来监测网络拓扑变化,并及时更新生成树。
MSTP的优势和适用场景MSTP协议具有以下优势和适用场景:•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MSTP允许同时存在多个生成树,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链路资源,提高带宽利用率。
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作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网络通信中,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 STP)被广泛应用以确保网络拓扑的冗余和可靠性。
然而,传统STP的局限性导致了一些问题,例如对于大型网络来说,单个生成树的构建和管理十分困难,带宽利用率低下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多生成树协议(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MSTP)被引入并逐渐成为网络领域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对MSTP的作用进行全面概述及解释说明,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作用、MSTP概述及基本原理、MSTP实践案例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内容架构以及MSTP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定义、特点以及与传统生成树协议相比的优势。
随后会对MSTP进行详细概述,并阐述其基本原理、工作步骤以及关键技术与算法等内容。
在MSTP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将展示MSTP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最后,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多生成树协议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理解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作用,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通过介绍MSTP的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到MSTP如何解决传统STP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实际网络构建和管理中灵活应用MSTP,提高网络拓扑可靠性和性能。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MSTP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应用效果。
最后,本文也将对多生成树协议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一些展望。
2. 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作用2.1 MSTP简介多生成树协议(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简称MSTP)是一种用于构建冗余网络拓扑的协议。
MSTP技术
29
划分VLAN的方式
VLAN划分方式: 1.基于端口 2.基于MAC地址 3.基于第三层协议 …….
➢基于端口的方式: 优点: 1.配置简单 2.含义明确 3.与实际联系紧密 4.应用最广泛 缺点:用户更换端口时必须重新定义
➢基于MAC地址方式: 优点: 1.用户物理位置变换时无须重新配 置 2.安全性高 缺点:初期配置非常烦琐、耗时
3
MSTP技术——产生
1. SDH网络是一个TDM网络,主要用来承载TDM 业务;
2. 但数据业务发展迅猛,要求已有传送网要能够接 入多种业务的能力。
这些现实及需求导致了MSTP的产生。
4
MSTP技术——产生
95年以前:网络建设主要跟着交换网络的规划 需求网络以PDH为主。
Telephone
接入网
➢ 华为将V5【b5~b7】更改为05后,仪表告警依旧,业务不通; ➢ 要求华为更改K4=13,华为研发部回复不能修改,但网管有V5
(0X0D)GFP映射模式选项; ➢ V5选择“GFP映射”后,仪表收到的V5【b5~b7】=05,两端业务能
通,但是对端MSTP设备收到LP-RDI。目前尚无法消除此告警。12
GE
VVCC--44--77vv
GE
3×VC-4
2×VC-4
VVCC--44--77vv
GE
GE
GE
2×VC-4
15
2、虚级联(VCat)
优点: 传送路径上只需要源和宿两点具备虚级联处理功能既可,
对中间节点无特殊要求; 不需要VC-n相邻,虚级联组内每个成员可以独立传送; 具备延时补偿功能; 支持多路径传送,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的带宽资源,应用
什么是MSTP
什么是MSTP?MSTP是SDH多业务传送平台的简称,是目前城域网中采用的技术之一,它是在SDH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SDH是一种非常成熟而严密的传送网体制,它一诞生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支持,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核心网的主要传送技术。
我国从1995年开始就在干线上全面转向SDH网络,我国的SDH传输网是支持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成为全球电话用户数第一的网络基础,目前各运营商的城域网也大都采用SDH体制。
但在SDH发展中也面临时分复用、固定带宽分配带来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技术相对复杂等问题,因此基于SDH体制的城域光网络如何向以IP为基础的光网络演进、在同一平台上提供TDM、二层和三层业务的光通信设备,是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十分关注的问题。
目前,宽带城域光网的建设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MSTP(SDH多业务传送平台)由于能把许多分立的网络元素整合在单一的多业务平台而受到青睐,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代替功能各不相同的大量传输设备和接入设备。
MSTP的出现不仅减少了大量独立的业务节点和传送节点设备,简化了节点结构,而且降低了设备成本,加快了业务提供速度,改进了网络扩展性,节省了运营维护和培训成本,还可以提供诸如虚拟专网(VPN)或视频广播等新的增值业务。
特别是在它集成了IP路由、以太网、帧中继或ATM之后,可以通过统计复用和超额订购业务来提高TDM通路的带宽利用率并减少局端设备的端口数,使现有SDH基础设施最佳化。
最后,MSTP还可以方便地完成协议终结和转换功能,使运营商可以在网络边缘提供多种不同业务,并同时将这些业务的协议转换成其特有的骨干网协议,且成本要比现有设备显著降低。
总的看来,SDH多业务平台最适合作为网络边缘的融合节点,支持混合型业务量,特别是以TDM业务量为主的混合型业务量。
它不仅适合缺乏网络基础设施的新运营商应用于局间或POP间,还适合于大企业用户驻地。
即便是那些已经敷设了大量SDH网的运营公司,以SDH为基础的多业务平台也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有助于实现从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的过渡。
SDH、MSTP、ATM区别
SDH,MSTP和ATM区别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SONET)。
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现ITU-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 概念并重新命名为SDH,使其成为不仅适用于光纤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通用技术体制。
它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MSTP(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除应具有标准SDH传送节点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特征。
城域网是当前电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目前城域网组网技术种类繁多,大致包括基于SDH结构的城域网、基于以太网结构的城域网、基于ATM结构的城域网和基于DWDM结构的城域网。
其实,SDH、ATM、 Ethernet 、WDM等各种技术也都在不断吸取其他技术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即要实现快速传输,又要满足多业务承载,另外还要提供电信级的QoS,各种城域网技术之间表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异步转移模式的特征是信息的传输、复用和交换都以信元为基本单位。
异步是指属于同一用户的信元并不一定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出现。
ATM信元是固定长度的分组,共有53个字节,分为2个部分。
前面5个字节为信头,主要完成寻址的功能;后面的48个字节为信息段,用来装载来自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代MSTP关键技术专题1 MSTP概述近年来,不断增长的IP数据、话音、图像等多种业务传送需求使得用户接入及驻地网的宽带化技术迅速普及起来,同时也促进了传输骨干网的大规模建设。
由于业务的传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以承载话音为主要目的的城域网在容量以及接口能力上都已经无法满足业务传输与汇聚的要求。
于是,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应运而生。
MSTP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以太网业务的支持上,以太网新业务的QoS要求推动着MSTP的发展。
一般认为 MSTP技术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MSTP的特点是提供以太网点到点透传。
它是将以太网信号直接映射到SDH的虚容器(VC)中进行点到点传送。
在提供以太网透传租线业务时,由于业务粒度受限于VC,一般最小为2Mbit/s 因此,第一代MSTP还不能提供不同以太网业务的QoS区分、流量控制、多个以太网业务流的统计复用和带宽共享以及以太网业务层的保护等功能。
第二代MSTP的特点是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
它是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以太网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基于SDH虚容器的点对点链路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交换。
相对于第一代MSTP,第二代MSTP作了许多改进,它可提供基于802.3x的流量控制、多用户隔离和VLAN划分、基于STP的以太网业务层保护以及基于802.1p的优先级转发等多项以太网方面的支持。
目前正在使用的MSTP产品大多都属于第二代MSTP技术。
但是,与以太网业务需求相比,第二代MSTP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不能提供良好的QoS支持,业务带宽粒度仍然受限于VC,基于STP的业务层保护时间太慢,VLAN功能也不适合大型城域公网应用,还不能实现环上不同位置节点的公平接入,基于802.3x的流量控制只是针对点到点链路,等等。
最近才出现的第三代MSTP的特点是支持以太网QoS。
在第三代MSTP中,引入了中间的智能适配层、通用成帧规程(GFP:Generic FramingProcedure)高速封装协议、虚级联和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等多项全新技术。
因此,第三代MSTP可支持QoS、多点到多点的连接、用户隔离和带宽共享等功能,能够实现业务等级协定(SLA)增强、阻塞控制以及公平接入等。
此外,第三代MSTP还具有相当强的可扩展性。
可以说,第三代MSTP为以太网业务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2 第三代MSTP关键技术1、虚级联VC的级联概念是在ITU-T G.7070中定义的,分为相邻级联和虚级联两种。
SDH中用来承载以太网业务的各个VC在SDH的帧结构中是连续的,共用相同的通道开销(POH),此种情况称为相邻级联,有时也直接简称为级联。
SDH中用来承载以太网业务的各个VC在SDH的帧结构中是独立的,其位置可以灵活处理,此种情况称为虚级联。
从原理上讲,可以将级联和虚级联看成是把多个小的容器组合为一个比较大的容器来传输数据业务的技术。
通过级联和虚级联技术,可以实现对以太网带宽和SDH虚通道之间的速率适配。
尤其是虚级联技术,可以将从VC-4到VC-12等不同速率的小容器进行组合利用,能够做到非常小颗粒的带宽调节,相应的级联后的最大带宽也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调节。
虚级联技术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使用SDH经济有效地提供合适大小的信道给数据业务,避免了带宽的浪费,这也是虚级联技术最大的优势。
2、通用成帧规程GFP是在ITU-T G.7041中定义的一种链路层标准 它既可以在字节同步的链路中传送长度可变的数据包,又可以传送固定长度的数据块,是一种简单而又灵活的数据适配方法。
GFP采用了与ATM技术相似的帧定界方式,可以透明地封装各种数据信号,利于多厂商设备互联互通;GFP引进了多服务等级的概念,实现了用户数据的统计复用和QoS功能。
GFP采用不同的业务数据封装方法对不同的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包括GFP-F和GFP-T两种方式。
GFP-F封装方式适用于分组数据,把整个分组数据(PPP、IP、RPR、以太网等)封装到GFP负荷信息区中,对封装数据不做任何改动,并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添加负荷区检测域。
GFP-T封装方式则适用于采用8B/10B编码的块数据,从接收的数据块中提取出单个的字符,然后把它映射到固定长度的GFP帧中。
3、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是在ITU-T G.7042中定义的一种可以在不中断数据流的情况下动态调整虚级联个数的功能,它所提供的是平滑地改变传送网中虚级联信号带宽以自动适应业务带宽需求的方法。
LCAS是一个双向的协议,它通过实时地在收发节点之间交换表示状态的控制包来动态调整业务带宽。
控制包所能表示的状态有固定、增加、正常、EOS(表示这个VC是虚级联信道的最后一个VC)、空闲和不使用六种。
LCAS可以将有效净负荷自动映射到可用的VC上,从而实现带宽的连续调整,不仅提高了带宽指配速度、对业务无损伤,而且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动态调整系统带宽,无须人工介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网络利用率。
一般情况下,系统可以实现在通过网管增加或者删除虚级联组中成员时,保证“不丢包”;即使是由于“断纤”或者“告警”等原因产生虚级联组成员删除时,也能够保证只有少量丢包。
4、智能适配层虽然在第二代MSTP中也支持以太网业务,但却不能提供良好的QoS支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现有的以太网技术是无连接的。
为了能够在以太网业务中引入QoS,第三代MSTP在以太网和SDH/SONET之间引入了一个智能适配层,并通过该智能适配层来处理以太网业务的QoS要求。
智能适配层的实现技术主要有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和弹性分组环(RPR)两种。
(1)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1997年由思科公司提出,并由IETF制定的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标准协议,它利用2.5层交换技术将第三层技术(如IP路由等)与第二层技术(如ATM、帧中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在同一个网络上既能提供点到点传送,也可以提供多点传送;既能提供原来以太网尽力而为的服务,又能提供具有很高QoS要求的实时交换服务。
MPLS 技术使用标签对上层数据进行统一封装,从而实现了用SDH承载不同类型的数据包。
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中间智能适配层的引入,将路由器边缘化,同时又将交换机置于网络中心,通过一次路由、多次交换将以太网的业务要求适配到SDH信道上,并通过采用GFP高速封装协议、虚级联和LCAS,将网络的整体性能大幅提高。
基于MPLS的第三代MSTP设备不但能够实现端到端的流量控制,而且还具有公平的接入机制与合理的带宽动态分配机制,能够提供独特的端到端业务QoS功能。
另外,通过嵌入二层MPLS技术,允许不同的用户使用同样的VLAN ID,从根本上解决了VLAN地址空间的限制。
再有,由于MPLS中采用标签机制,路由的计算可以基于以太网拓扑,大大减少了路由设备的数量和复杂度,从整体上优化了以太网数据在MSTP中的传输效率,达到了网络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优化使用。
(2)弹性分组环RPR是IEEE定义的如何在环形拓扑结构上优化数据交换的MAC层协议,RPR可以承载以太网业务、IP/MPLS业务、视频和专线业务,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环形拓扑上数据流的问题。
RPR环由两根光纤组成,在进行环路上的分组处理时,对于每一个节点,如果数据流的目的地不是本节点的话,就简单地将该数据流前传,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性能。
通过执行公平算法,使得环上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公平地享用每一段带宽,大大提高了环路带宽利用率,并且一条光纤上的业务保护倒换对另一条光纤上的业务没有任何影响。
RPR是一种专门为环形拓扑结构构造的新型MAC协议,具有灵活、可靠等特点。
它能够适应任何标准(如SDH、以太网、DWDM等)的物理层帧结构,可有效地传送话音、数据、图像等多种类型的业务,支持SLA以及二层和三层功能,提供多等级、可靠的QoS服务 支持动态的网络拓扑更新。
其节点间可采用类似OSPF的算法交换拓扑识别信令并具有防止分组死循环的机制,增加了环路的自愈能力。
另外,RPR还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良好的扩展性,具有TDM、SDH、以太网、POS等多种类多速率端口,能够承载IP、SDH、TDM、ATM、以太网等多种协议的业务 还可以方便地增加传输线路、传输带宽或插入新的网络节点,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新业务、协议或物理层规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再有,由于RPR环路每个节点都掌握环路拓扑结构和资源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环路带宽分配情况,所以网管人员并不需要对节点间资源分配进行太多干预,减少了人工配置所带来的人为错误。
RPR使得运营商能够在城域网内以较低成本提供电信级服务,是一种非常适合在城域网骨干层、汇聚层使用的技术。
(3)MPLS技术与RPR技术比较MPLS技术与RPR技术各有优缺点。
MPLS技术通过LSP标签栈突破了VLAN在核心节点的4096地址空间限制,并可以为以太网业务QoS、SLA增强和网络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很好的支持;而RPR技术为全分布式接入,提供快速分组环保护,支持动态带宽分配、空间重用和额外业务。
从对整个城域网网络资源的优化功能来看,MPLS技术可以从整个城域网网络结构上进行资源的优化,完成最佳的统计复用,而RPR技术只能从局部(在一个环的内部)而不是从整个网络结构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
从整个城域网的设备构成复杂性上来看,使用MPLS技术可以在整个城域网上避免第三层路由设备的引入,而RPR设备在环与环之间相连接时,却不可避免地要引入第三层路由设备。
从保护恢复来看,虽然MPLS技术也能提供网络恢复功能,但是RPR却能提供更高的网络恢复速度。
目前RPR技术已经为大多数厂商所采用,在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
3 结语随着对业务种类和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城域网必须要灵活可靠、具有大容量和良好的可扩展性、支持多协议和多业务、有灵活的电路调度和业务管理能力,从而使运营商在保护既往投资的同时,又能够灵活、快速地进行网络扩容和开展新业务,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业务收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在城域网的建设中,虚级联可以提供一种更加灵活的信道容量组织方式以更好地满足数据业务的传输特点;LCAS可以提供一系列动态改变传送信道容量的规约和步骤;GFP可以提供一种对于以帧为单位组织的数据业务的简单有效的封装方式;MPLS和RPR可以提供大量数据业务传输的能力。
可以说,第三代MSTP为城域网建设提供了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