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 第十九章 所得税

合集下载

注册会计师《会计》备考指导:第19章 所得税

注册会计师《会计》备考指导:第19章 所得税

注册会计师《会计》备考指导:第19章 所得税第19章 所得税(7分,重点章)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一、所得税会计核算,分2条线: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1.应交所得税(1)应交所得税是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的。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所得税税率应交所得额=会计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费用非税法费用-税法费用非会计费用+税法收入非会计收入-会计收入非税法收入-国债实际利息(2)应交所得税作为负债核算,在核算中,设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进行核算;(3)应交所得税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中。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所得税费用(1)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的规定计算的;(2)所得税费用作为费用核算,在核算中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核算;(3)所得税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中。

二、所得税会计解决的问题及其思路 解决的问题:所得税会计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

三、所得税核算的基本程序①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②比较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除准则规定的特殊情况,应分别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③就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④依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确定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1.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2.计算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额,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末余额①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所得税税率②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所得税税率③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本期的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④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期初)【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征是当期多交税,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减少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征是当期少交税,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递延到以后期间,增加以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注册会计师辅导《会计》第十九章讲义1

所得税--注册会计师辅导《会计》第十九章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会计》第十九章讲义1
所得税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在考试中既可能出现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中,又很可能与其他章节内容结合出综合题。

客观题主要考点是暂时性差异的确定、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计算。

主观题目是具体经济业务与所得税的核算,计算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
所得税费用。

因此,本章内容非常重要。

考点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

核算过程:
(一)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
(二)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
(三)计算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四)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
1.“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所得税税率
2.“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所得税税率 (五)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

201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讲义:第19章(4)

201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讲义:第19章(4)

201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讲义:第19章(4)【例题4·多项选择题】(2010年)甲公司20×9年度涉及所得税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股权,与丙公司共同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系甲公司20×7年2月8日购入,其初始投资成本为3 0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为400万元。

甲公司拟长期持有乙公司股权。

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等于初始投资成本。

(2)20×9年1月1日,甲公司开始对A设备计提折旧。

A设备的成本为8 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根据税法规定,A设备的折旧年限为l6年。

假定甲公司A设备的折旧方法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

(3)20×9年7月5日,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的B专利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B专利技术的成本为4 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根据税法规定,B专利技术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的l50%。

假定甲公司B专利技术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

(4)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l 000万元。

该商誉系20×7年12月8日甲公司从丙公司处购买丁公司l00%股权并吸收合并丁公司时形成的,初始计量金额为3 500万元,丙公司根据税法规定已经交纳与转让丁公司100%股权相关的所得税及其他税费。

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丁公司产生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相关资产、负债时,允许税前扣除。

(5)甲公司的C建筑物于20×7年12月30日投入使用并直接出租,成本为6 800万元。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0×9年12月31日,已出租c建筑物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l 200万元,其中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0万元。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 第十九章所得税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 第十九章所得税

第十九章所得税本章考情分析本章阐述所得税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问题。

分数5分左右,属于重要章节。

本章近年主要考点:(1)确认暂时性差异和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2)计算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编制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3)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4)调整递延所得税等。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1)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2)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5)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6)本章内容可以和其他很多章节的内容结合出题。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第三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第四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预备知识◇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一)纳税调整增加额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甲公司2012年税前会计利润为720万元,2012年12月12日向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 万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成本为120万元。

甲公司在销售时已知A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同时也为了维持与A公司长期建立的商业关系,甲公司仍将商品发往A公司且办妥托收手续。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应交所得税=[720+(200-120)] ×25%=200(万元)。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乙公司2012年税前会计利润为78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仁H】2021年CPA《会计》基础精讲20所得税

【仁H】2021年CPA《会计》基础精讲20所得税

定义解析: 资产的账面价值:站在会计准则的角度看资产,或者说 按照会计准则的确认原则编制的资产 负债表上的资产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站在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的角度看 资产,或者说按照税法的确认原则编 制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金额
关键词:
今天的资产,就是未来的费用 !
未来的费用,就是今天的资产 !
二、资产部分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资产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1. 会计折旧金额=210 000÷ 6=35 000(元)
2.税法计算年折旧额如下表:
年份 尚可使用年限 原价-残值 折旧率
1
6
210 000
6/21
2
5
210 000
5/21
3
4
20
3/21
5
2
210 000
2/21
6
1
210 000
1/21
年 折旧额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200
贷:银行存
款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0 6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0
该 项 资 产 的 账 面 价 值 =1200+600=1800万 元 , 计 税 基 础 =1200 万 元 ; 账 面 价 值 > 计 税 基 础 , 所 以 产 Th应 纳 税 暂 时 性 差 异 600万 元
= 6 250元
● 因 为 是 第 一 年 , 所 以 期 初 余 额 为 0元 , 所 以 应 确 认 的 递 延 所 得 税负债 = 6250- 0 = 6250元
借:所得税费用
6 250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 第十九章所得税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 第十九章所得税

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四、暂时性差异(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零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如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期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该类费用在发生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即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也形成暂时性差异。

【教材例19-14】A公司20×7年发生了2 00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

A公司2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 000万元。

该广告费支出因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不体现为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如果将其视为资产,其账面价值为0。

因按照税法规定,该类支出税前列支有一定的标准限制,根据当期A公司销售收入15%计算,当期可予税前扣除1 500(10 000×15%)万元,当期未予税前扣除的500万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其计税基础为500万元。

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0与其计税基础500万元之间产生了50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可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本质上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将其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CPA《会计》教材精讲 第19章 所得税 (1)

CPA《会计》教材精讲 第19章 所得税 (1)

会计主讲老师:于德惠第十九章所得税本章重点关注的考试内容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二、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三、所得税的列报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程序1. 确定资产、负债中的账面价值2. 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3. 比较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4. 根据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5. 确定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6.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二)所得税的计量与记录1.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1)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的含义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二)所得税的计量与记录1.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含义→(2)资产账面价值的确定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处置的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总额。

确定初始确认时→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取得成本-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取得成本-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取得成本(二)所得税的计量与记录1.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含义→(3)负债账面价值的确定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的总额。

确定初始确认时→ 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应计利息=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累计摊销=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应计利息-已偿付的本金(二)所得税的计量与记录⒉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1)资产的计税基础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2020年注册会计师《税法》章节习题:个人所得税法含答案

2020年注册会计师《税法》章节习题:个人所得税法含答案

2020年注册会计师《税法》章节习题:个人所得税法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的是()。

A.劳动分红B.托儿补助费C.独生子女补贴D.差旅费津贴2.股份制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向企业借款为自己购买住房,并且该借款在纳税年度终了后既未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应按照()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A.劳务报酬所得B.工资、薪金所得C.经营所得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3.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稿酬所得”应税项目的是()。

A.高校教授为出版社审稿取得的收入B.报社记者在本报社发表文章取得的收入C.将专利权转让给他人使用取得的收入D.报社保洁人员在本报社发表文章取得的收入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项目是()。

A.居民个人综合所得B.财产转让所得C.财产租赁所得D.偶然所得5.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雇员甲某以工作考察的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其实行营销业绩奖励,则企业应根据所发生的费用按照()项目代扣代缴甲某的个人所得税。

A.工资、薪金所得B.劳务报酬所得C.偶然所得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6.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每次收入的确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劳务报酬所得,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B.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C.稿酬所得,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年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7.居民个人取得下列各项所得中,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定额减除800元或者定率减除20%费用的是()。

A.偶然所得B.经营所得C.财产租赁所得D.财产转让所得8.中国公民吴某在2019年3月因购买一张体育彩票而中了50000元奖金,当即拿出16000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

注会考试-税法-所得税

注会考试-税法-所得税

所得税课程内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概述1.法人综合税制2.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一、纳税人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的自然人合伙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分类判定标准征税对象税率及计税方法居民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在中国境内境内外的所得一般计税方法25%非居民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与机构场所有关的境内外所得一般计税方法25%与机构场所无关的来源于境内的所得预提所得税方法20%(实际10%)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来源于境内所得预提所得税方法20%(实际10%)三、所得来源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所得来源地确定: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

不动产转让所得按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转让方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转让所得按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计算公式一(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计算公式二(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收入总额1.收入确认时间2.收入确认金额3.视同销售收入4.销售(营业)收入5.不征税收入6.免税收入1.收入确认时间2.收入确认金额3.视同销售收入4.销售(营业)收入【提示】股权投资企业此类收入包括其从被投资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及股权转让收入。

5.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CPA会计学习笔记: 第19章 所得税

CPA会计学习笔记: 第19章 所得税

第十九章所得税所得税核算程序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2.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意思是按照税法规定该项资产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3.确定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1)符合条件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符合条件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4.按税前会计利润,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少纳税调整减少额,用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5.计算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之和或之差,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站在税法的角度看,以后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固定资产1。

一般情况下,取得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2.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

如未来3年,每年年底付1000万,现值为2900万,未来应付款3000万,固定资产入账按2900万.税法上计总额3000万,不认现值2900,即账面价值=2900万,计税基础=3000万.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2。

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无形资产1。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计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规定: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的150%摊销。

如企业费用里记了100了,那再记50,即会计上费用记了,税法上加50%特别注意:因此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2。

以分期付款购入的无形资产,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账面价值按现值入账,计税基础按总额(同固定资产)3。

2023年注册会计师《会计》 第十九章 所得税

2023年注册会计师《会计》 第十九章 所得税

第十九章所得税第01讲所得税会计的概念、纳税影响会计法一、本章概述(一)内容提要本章对所得税会计的概念、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涵、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界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界定以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原理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案例解析。

(二)关键考点1.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判定2.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判定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判定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判定5.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6.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7.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8.各期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二、知识点精讲知识点:所得税会计的概念★(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解释】应付税款法即“交多少税,算多少费”;是以税收口径的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并以同等金额认定“所得税费用”。

相关的会计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二)纳税影响会计法该方法认为,当会计与税务产生收入、支出上的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会计口径的利润认定所得税费用,以税务口径的利润认定应交所得税,二者之差通过待摊、预提来调整,其中待摊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预提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案例引入1】甲公司2020年初开始对销售部门用的设备提取折旧,该设备原价为40万元,假定无残值,会计上采用两年期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税务口径认可四年期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

假定每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如下:『答案解析』(1)设备折旧在会计、税务上的差异(2)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如下:(3)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如下:【案例引入2】资料同案例引入1,如果将会计折旧口径与税务折旧口径互换,则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会计处理又会如何呢?『答案解析』(1)设备折旧在会计、税务上的差异(2)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处理【理论总结】纳税影响会计法认为,当会计与税务产生收入、支出上的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会计口径的利润认定所得税费用,以税务口径的利润认定应交所得税,二者之差通过待摊、预提来调整,其中待摊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预提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九章 所得税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九章 所得税

注册会计师《会计》脱产班讲义第十九章所得税【考点一】所得税会计理论基础一、所得税会计的含义【要点】所得税会计核心问题: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不是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会计与税收相分离是国际通行的惯例。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所得税会计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

从资产负债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某项资产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的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总额,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该期间内按照税法规定就该项资产可以税前扣除的总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150万元未来纳税义务增加--负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未来纳税义务减少--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代表了未来期间税款流出的增加或减少。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确认时点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发生特殊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等,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资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企业进行所得税的核算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1.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企业应按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2.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2020年注册会计师(CPA) 税法直播讲义(19,20讲)

2020年注册会计师(CPA) 税法直播讲义(19,20讲)

(二)核定征收的办法 核定征收的办法分为:定率(核定应税所得率)
和定额(核定应纳所得税额)两种。
应税所得率
1-应税所得率
应纳税所得额 应税收入应额税费用支出额
应税收入额
1、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 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2)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提示1】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可享受小微优惠。 【提示2】纳税人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 否单独核算,均由税务机关根据主营项目确定适用 的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在P262页(不用背)。
【答案】ABC 【解析】选项ABC适用核定其应税所得率,选项 D适用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例题•单选题】某居民企业2019年度自行申报 营业收入总额350万元,成本费用总额370万元, 当年亏损20万元,经税务机关审核,该企业申 报的收入总额无法核实,成本费用核算正确。 假定对该企业采取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 所得率为8%,该居民企业2019年度应缴纳企 业所得税( )
我国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000+500+300) ×25%-100-75=275(万元)
【思路2】以下答案单位均为“万元”
境外抵
抵免限额
境外已纳税
免:分 A=500×25%=125 A=500×20%=100
国不分
抵免限额

B=300×25%=75
境外已纳税 B=300×30%=90
A国少纳25万,需补缴。B国多纳1.5万,不需补缴, 但当年不退,以后五个年度抵扣。
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
《税法》
第七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查账征收) 居民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 税额-抵免税额 在间接法下,其中: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提示】考试综合题是运用间接法计算。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第十九章--所得税(5)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第十九章--所得税(5)

第三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3.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除外: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满足上述条件时,投资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如果不希望其转回,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暂时性差异即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的计税不产生影响,从而无须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当考虑该项投资的持有意图:(1)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则因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没有所得税的影响;因确认投资收益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果在未来期间逐期分回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免税,也不存在对未来期间的所得税影响;因确认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期间也不会转回。

因此,在准备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投资企业一般不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2)在投资企业改变持有意图拟对外出售的情况下,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转让或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CPA《会计》第十九章所得税作业答案

CPA《会计》第十九章所得税作业答案

全心致力于注册会计师教育高顿财经 CPA:第十九章 所得税 郁刚一、单选题 1、 B 题目解析: 时间 2013 年末 2014 年末 2015 年末 2016 年末 2017 年末 2018 年末 2019 年末 300 300-(300-10)×6/(6+5+4+3+2+1)=217.14 217.14-(300-10)×5/(6+5+4+3+2+1)=148.09 148.09-(300-10)×4/(6+5+4+3+2+1)=92.85 92.85-(300-10)×3/(6+5+4+3+2+1)=51.42 51.42-(300-10)×2/(6+5+4+3+2+1)=23.80 23.80-(300-10)×1/(6+5+4+3+2+1)=10 账面价值 300 300-300×1/5=240 300-300×2/5=180 300-300×3/5=120 300-300×4/5=60 300-300×5/5=0 0 计税基础 △ 0 -22.86 -31.91 -27.15 -8.58 23.80 102、 (1)B (2)D (3)C 题目解析: 研发期间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2014 年 7 月 1 日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14 年下半年摊销 时间 2014 年 7 月 1 日 2014 年 12 月 31 日 400 账面价值400 400 800400 400 400 400计税基础 600 600-600/8×1/2=562.5△ -200 -202.5400-400/5×1/2=360上述暂时性差异在会计上的处理方式为: 承认差异的存在但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 属于 三大“暂 1”之一。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 - 第十九章 所得税(2)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 - 第十九章  所得税(2)

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与税收法规的规定密切关联。

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教材例19-1】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75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

税法规定该类(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零。

20×8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50万元。

分析:20×8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750-75×2=600(万元),该账面净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55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应计提5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8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750-75×2-50=550(万元)其计税基础=750-750×20%-600×20%=48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5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480万元之间的70万元差额,将于未来期间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教材例19-2】B企业于20×6年年末以750万元购入一项生产用固定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B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估计其使用寿命为5年,计税时,按照适用税法规定,其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该企业计税时按照10年计算确定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CPA《会计》教材精讲 第19章 所得税 (8)

CPA《会计》教材精讲 第19章 所得税 (8)

会计主讲老师:于德惠(二)所得税的计量与记录⒌确定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法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法→间接法→=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见下页)纳税调整减少额↓↓(3)应交所得税的计量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现行所得税税率⒌确定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间接法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税法规定不征税收入±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抵扣的费用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之间的差额=当期利润总额+±其他需要调整的因素↓(二)所得税的计量与记录⑥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账户的设置与运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累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预期转回期间的所得税税率×期初余额贷贷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借方贷方余额尚未转销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销年贷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账户的设置与运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期转回期间的所得税税率×期初余额借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借方贷方余额尚未转销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销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年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账户的设置与运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年利润总额现行所得税税率暂时性差异转销年×累计应交所得税+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不征税的收入+当期新产生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当期新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其他需要调整项目借方贷方利润总额现行所得税税率×+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不征税的收入-在当期转销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在当期转销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其他需要调整项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账户的设置与运用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累计所得税费用借方贷方所得税计量与记录学习效果综合检测(一)资料:甲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2009年度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为3 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教材例19-10】甲企业20×7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在当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5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

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该项预计负债在甲企业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500万元-500万元=0
因其他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原则确定其计税基础。

某些情况下,因有些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

(二)预收账款
【例题2】大海公司2012年12月31日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100万元。

(1)若预收的款项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012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2012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100(万元)。

(2)若预收的款项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012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因按税法规定预收的款项已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在以后年度减少预收账款确认收入时,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其扣除。

2012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0
(三)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

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可税前列支。

一般情况下,对于应付职工薪酬,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其账面价值,因此计税基础为0。

【教材例19-12】甲企业20×7年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总额为4 000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

按照适用税法规定,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4 000万元工资支出中,可予税前扣除的合理部分为3 000万元。

该项应付职工薪酬负债于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4 000万元。

该项应付职工薪酬负债于2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4 000万元-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4 000万元
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4 0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4 0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四)其他负债
其他负债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

税法规定,行政性的罚款和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教材例19-13】A公司20×7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5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至20×7年12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

应支付罚款产生的负债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500万元-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500万元
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5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5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除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以外,对于某些特殊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其计税基础的确定应遵从税法规定,如企业合并过程中取得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由于会计与税法法规对企业合并的划分标准不同,处理原则不同,某些情况下,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例题3·单选题】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A.赊购商品
B.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
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D.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确认的预计负债
【答案】C
【解析】选项A和选项B不影响损益,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选项C,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列支,即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选项D,税法不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列支,即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账面价值。

四、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例题4·单选题】A公司于2012年3月20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设备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购入后投入行政管理部门使用。

会计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假定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与税法相同),无残值(会计与税法相同),则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万元。

A.35.1
B.170
C.30
D.140
【答案】C
【解析】2012年12月31日设备的账面价值=200-200÷5×9/12=170(万元)
计税基础=200-200×40%×9/12=140(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170-140=30(万元)
【例题5】2012年12月1甲公司因融券业务发生交易性金融负债100万元, 2012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为80万元,2013年3月1日,甲公司支付款项80万元终止该交易性金融负债。

2012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负债
账面价值 80万元
计税基础 100万元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0万元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例题6·多选题】下列项目中,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A.期末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B.税法折旧大于会计折旧形成的差额部分
C.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取得成本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D.对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E.对无形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了减值准备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和E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