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访谈

合集下载

艺术人生采访当年明月全文字记录

艺术人生采访当年明月全文字记录

艺术人生采访当年明月全文字记录此时明月还未上场朱军:接下来就要上场的这位嘉宾啊,说他的名字,我想大家不一定一下子能对上号,他的名字叫石悦,再告诉你们一个跟他有关的,当年明月,这是他书中的笔名。

来,让我们掌声有请石悦先生。

此时画面为当年明月的照片旁白:石悦,1979年10月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他是一个学法律专业的公务员,同事,也是一位从全新角度品尝历史的人。

2006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发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篇,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我很喜欢历史,喜欢那些过去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回味,在我第一次接触历史的二十年之后,我开始动笔,写给我自己,也写给所有喜爱历史的人。

我想写的,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仅此而已。

(屏幕右下角著名:——《明朝那些事儿》引子画面转会演播厅朱军:我刚才看见他以后,吓了我一跳因为我看他的书的时候,我觉得至少年龄应该比我年长才对,结果看上去,一看长张娃娃脸,我就纳闷儿了,你怎么就年纪轻轻的把明朝那点事儿弄个那么明白?石悦:这是专业嘛,就像做节目是你的专业,写这个也是我的专业。

朱军:是你的专业,你是学什么的?石悦:我是学法律的。

朱军:你看这也不是啊,你学法律的,你又不是学历史的。

石悦:算是业余爱好吧,不过只是业余爱好呢,可能这个占得份额大了一点,只能说这个是个意外。

朱军:从你的书里头我们能感觉得到,你这辈子应该读了不少书,所以就觉得跟你这个年龄靠不上。

石悦:这也是有原因吧,我小时候主要的兴趣呢,是读书。

但是呢也必须坦率地说,不是说我想读书。

这个主要是很早的时候,我爸呢,他这个懒得管我,这个索性就给你放家里,那么放家里呢,这样他这个也没什么事干,当年这个电视机呢,普及的也比较晚,我主要只好在家里找点事干。

那么当时呢在他的书架上,主要摆的是两套书,一套叫《上下五千年》,另外一套叫《唐诗三百首》,我想来想去啊,读《唐诗三百首》实在是读不下去,所以只好读上下五千年(此时朱军笑)。

舞蹈家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

舞蹈家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

舞蹈家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杨丽萍,中国著名舞蹈家,享有“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灵魂”之称,她以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在国内外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本次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杨丽萍女士,她将向我们分享她在艺术道路上的心得和感悟。

一、舞蹈与生活的交融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杨丽萍深深认识到舞蹈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她告诉我们,舞蹈不仅仅是在舞台上表演,在她的眼里,舞蹈融入了她的血液,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她会时刻保持对美的敏感,用舞蹈的眼光去感受世界,去表达情感。

杨丽萍说:“舞蹈是我与生俱来的语言,通过舞蹈,我能用最真实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艺术品质的追求在谈到艺术的追求时,杨丽萍强调了对高品质的追求。

她表示,作为一名舞蹈家,她始终要保持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

她认为,只有在对艺术品质有追求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

正是因为对艺术品质的极致追求,杨丽萍的舞蹈作品才能不断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

三、舞蹈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代表,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常常融入了传统的文化元素。

她认为,舞蹈是一种表达,同时也是传承和宣扬文化的一种方式。

她深深热爱着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舞蹈作品中,使得舞蹈更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的韵味。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舞蹈作品,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四、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杨丽萍也经历过很多困难和挑战。

她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她自己也曾多次面临挫折和困境,但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她说:“艺术创作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走向成功。

”五、对年轻舞者的建议作为一位资深舞蹈家,杨丽萍还给年轻的舞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她鼓励年轻的舞者们要坚定信念,保持热情,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

《艺术人生》的访谈艺术探析

《艺术人生》的访谈艺术探析

《艺术人生》的访谈艺术探析《艺术人生》的访谈艺术由鑫1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以我国的着名.I.艺术家,当红明星为主要访谈对象,通过让观众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名人的生活经历,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对艺术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应该说,<艺术人生>的成功来源于它强大的策划班子,优秀的编导群体,以及创作集体的凝聚力.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样一个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提问和访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访谈对象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如#-I让他打开心扉,吐露真情,让观众看到他们浮华背后的真实的一面,就需要主持人访谈态度,技巧和方式的用心和独到.一,开场提问,轻松幽默,营造和谐氛围.说到访谈艺术,首先谈到的应该是主持人的访谈态度.虽然访谈中的很多问题是编导事先设计好的,但是主持人如#-I摆正自己的位置,如#-I让嘉宾真正进入倾心交谈的状态,自己用怎样的方式来问,又如何呼应互动,都关系到节目的好看程度.<艺术人生>的栏目策划人徐小帆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场谈话的主心骨是朱军,在他与嘉宾游刃有余的访谈背后有做不完的功课."对于节目的介入程度,朱军不亚于编导,每一次节目的策划会朱军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嘉宾资料的收集中,他总是抱着极大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成长历程以及艺术成就.然后,他会对嘉宾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王志文的低调,葛存壮的谦和,秦怡的真挚,潘虹的孤独……接着再整理自己的思路,将编导的提问与自己的思路融合在~起.每一期<艺术人生>都有新感觉,朱军的每一次开场提问也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在对郭兰英老师的采访中,朱军一开始就这样问:您嗓子那么好,爱吃辣椒吗?朱军用老百姓熟悉的食物——辣椒切入,像唠家常一样就把山西的"少盐缺醋辣椒管够"这个风俗习惯聊了出来,更主要的是将寒喧很自然地引到"晋剧"这个话题上,让郭兰英老师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在"戏班子"里度过的苦难童年;在对牛群的采访中,牛哥一上台就给朱军照相,于是朱军借题发挥:"您坐,太让我感动了.到<艺术人生>来还不忘工作.这次是专门来做这个节目还是休假?I'牛群回答说是从蒙城赶来的,主砖l瓣RADlo&TV要是你这一召唤,我就来了.一问一答中将牛哥忙于蒙城县长工作的新闻事实给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为下文的进一步提问做了铺垫.也许自己来自演员队伍又常年与演艺界明星打交道,这一层熟稔的关系让朱军能够以放松的心态,幽默的方式开场,为嘉宾和观众营造宾至如归的亲切,轻松的氛围.在对英达的采访时,朱军一开始就逗英达"这么白!"英达也开始逗趣说"我刚才抹了点黑色的东西."朱军解释说:刚才化妆的时候,他说他要化妆.我看了他~眼,说这么好的皮肤,化什么妆.后来他就跟我们化妆师说,你给我点深色的眼影,我以为他要往眼睛上涂,结果弄了点往脸上抹,英达便拿自己开涮:"我主要是抹这里,想向观众指出我的下颔长在什么地方,否则的话,他们误以为我从脖子到头,整个就下来."朱军和英达的这段话让在场的观众捧腹大笑.这种轻松幽默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是它给现场的观众一个信号:就是<艺术人生>中的嘉宾和主持人就像我们生活中许久未见的老朋友,谈谈天,说说地,将人生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用最朴实的言语表达出来,就这么简单,这么真实.二,抓住细节.及时追问,呈现嘉宾魅力.无论是文化作品中还是影视作品中,细节的运用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魅力.细节作为细小的,局部的环节,它的本质却是"放大".通过细节可以深刻揭示人的本质.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触动观众的情感,映照自身,浮想联翩,增强节目的魅力.在毛阿敏那期节目中朱军谈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在录节目之前,<艺术人生>节目组习惯性地要开~个例会,和毛阿敏谈节目的事情,会后节目组就请毛阿敏吃饭,为了保持谈话现场的激情和真实,主持人与嘉宾事先一般不做过多接触,所以朱军就没有参加.后来听栏目组的编导说,毛阿敏开始点了一个自己特别喜欢喝的汤,但是后来一看价钱很贵,她就立刻说我不喝这个了,就点了一个非常便宜的汤.朱军非常感动,在访谈中提起了这段细节,并由此问了许多关于生活中的毛阿敏的处事原则.于是,透过一桩桩生活小事,我们看《新闻{专播)2005第5期lRADIo&TV到了一个养解人意,真诚率直的毛阿敏,看到了她在台下的另一面,在场的观念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艺术人生>这样的人物访谈节目,主要是通过访谈双方之间问与答的形式,向观众讲述被采访对象的性格特征,艺术成就,人生体验等等.因此,那些体现人物个性魅力的真实感人的场景,生活细节,常常是通过嘉宾自己的叙述展现出来的. 这时.需要主持人不仅能够通过已知的细节来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倾听,敏锐地发现和抓住契机进一步追问,将被采访者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挖掘出来."在采访对象面前提起你刚到手的有关逸事,对方往往不甘示弱而举出更好的有关事例来胜过你."这样,就可能得到更丰富,更动人的故事.当然,这要求主持人在访谈前,要对被采访者做深入了解,在录制现场和嘉宾交谈的过程中,要能够"听到发论句,预测后续句",及时抓住新冒出来的,有意味的话头,并能在瞬间调动自己的思维.对展开的话题发出进一步的,细致的或深层次的跟进式的问题,"往往是挖掘细节的简短插话,提示,质疑,抓住主要矛盾引对方做深入剖析,使之或真相大白或迎刃而解."(吴郁《主持人语言的艺术>)因为,前期的准备毕竟有限,嘉宾人生故事的来龙去脉,细技末节以及嘉宾心底的声音,全靠主持人现场的把握.三,直面敏感,人文关怀.将主题引向深入.有人说,因为我们正在追逐幸福,所以不免要触摸痛苦.的确,来《艺术人生》做客的嘉宾很多都是"有故事的"人,这故事中,有辛酸,有执着,有悔恨,有顿悟.《艺术人生》节目组一直本着"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这个宗旨,因此,是否去提及这些~--2事,如何触碰嘉宾内心最敏感的神经而又不给嘉宾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成了节目组非常在意的事情.当然,作为访谈节目,对于人物敏感话题如果处理得好,就会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说服力,尤其是嘉宾顿悟过后的感觉,诉说,会给每个在场的观众以启迪.朱军在节目中一直以宽容,理解,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嘉宾,他亲切自然的声音,娓娓道来的语速,就像和老朋友在家中小聚一样,话语中没有太多的修饰,没有太多的客套,只是用最关切的态度问老朋友那件事处理得怎么样了.你的心情还好吗?这是一种不让人反感的方式,这也是取得信任后,心与心的沟通.这种沟通使得嘉宾愿意向《艺术人生>的观众诉说衷肠,诉说~--2~,甚至自己的隐痛.朱军经常说这样的一句话:"艺术的较量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人品和人格的较量.我是真诚地提问,不是想挖人隐私,而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明星平民的一面,想让观众从他们的经历中,明白人生的一些道理."于是,朱军问到了吕丽萍的痛处——前夫张丰毅:问到了刘晓庆的婚姻观:也问到了英达的第一任妻子■第5期2一新闻传播和第二任妻子……嘉宾都坦诚相告,并颇有感触,他们在《艺术人生>的录制现场有机会梳理自己的过去,这时,他们不再是明星,他们回归到一个最真实最自然的人.当然,朱军对于敏感问题的处理也有自己的分寸.在做赵薇那期节目的时候,刚刚发生完"军旗事件",朱军在节目中没有提到一句有关"军旗事件"的内容.朱军说,"如果那个时候再提这件事的话.对一个年轻演员来讲就是一种伤害."所以《艺术人生>节目组最后送了赵薇一盏台灯,朱军说:"我希望你用这盏台灯照亮你眼前的一方天地.用它点亮你的心灵."朱军的善意让赵薇非常感动,同时也让所有的观众看到了《艺术人生>的爱和关怀.四,注入情感.关照嘉宾.共同感悟人生.这样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节目.这样一个表现爱的地方,就需要主持人是一个善于交流,有爱心,理解人,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人.而且,主持人要在节目中注入真实的情感,只有用心爱这个栏目,爱每一位嘉宾,用真实情感去倾听,去碰撞,才会真正被打动,也才会打动别人,也能让嘉宾说实话,吐真情,让观众随着节目的悲喜而感动,引发共鸣,应该说,朱军在节目中就非常投入,他随着节目的进程,随着嘉宾的叙述,在内心激荡真情,流露真情.在采访老艺术家秦怡老师的那期节目,正赶上秦怡老师过生日,编导们设置的结尾是给秦怡老师过生日,切蛋糕,当时朱军觉得这还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动和敬佩,于是他恳情秦怡允许他代表观众拥抱秦怡,许多人至今还为那个镜头而感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主持人,朱军在《艺术人生》的访谈中切切实实地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和真正的意义.的确,他时时感受着嘉宾的坚定目光和坚强的个性:大师级人物陈凯歌对黄土地的珍惜和爱;秦恰老人在和智障儿子相依为命的艰苦中仍能美丽地生活:常香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笑着谢幕……面对这样的嘉宾,朱军表现出来的对嘉宾的尊重,理解,平等和真诚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也是他主持了4年的《艺术人生》,对节目,对提问,对嘉宾,甚至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不仅如此,朱军还抱着探讨心理,求实心理和求新心理来关注嘉宾,自信而又真诚地和嘉宾一起总结人生经验,感悟人生道理.社会心理学表明:"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很多来《艺术人生》作客的嘉宾和朱军成了生活中的朋友,而香常玉老人生前则亲切地叫他:我那孩子啊!朱军就这样在访谈中用真诚这把钥匙把嘉宾的内心打开,而他也在访谈中收获着自己内心的成长.≮(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艺术人生采访当年明月全文字记录

艺术人生采访当年明月全文字记录

艺术人生采访当年明月全文字记录此时明月还未上场朱军:接下来就要上场的这位嘉宾啊,说他的名字,我想大家不一定一下子能对上号,他的名字叫石悦,再告诉你们一个跟他有关的,当年明月,这是他书中的笔名。

来,让我们掌声有请石悦先生。

此时画面为当年明月的照片旁白:石悦,1979年10月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他是一个学法律专业的公务员,同事,也是一位从全新角度品尝历史的人。

2006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发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篇,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我很喜欢历史,喜欢那些过去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回味,在我第一次接触历史的二十年之后,我开始动笔,写给我自己,也写给所有喜爱历史的人。

我想写的,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仅此而已。

(屏幕右下角著名:——《明朝那些事儿》引子画面转会演播厅朱军:我刚才看见他以后,吓了我一跳因为我看他的书的时候,我觉得至少年龄应该比我年长才对,结果看上去,一看长张娃娃脸,我就纳闷儿了,你怎么就年纪轻轻的把明朝那点事儿弄个那么明白?石悦:这是专业嘛,就像做节目是你的专业,写这个也是我的专业。

朱军:是你的专业,你是学什么的?石悦:我是学法律的。

朱军:你看这也不是啊,你学法律的,你又不是学历史的。

石悦:算是业余爱好吧,不过只是业余爱好呢,可能这个占得份额大了一点,只能说这个是个意外。

朱军:从你的书里头我们能感觉得到,你这辈子应该读了不少书,所以就觉得跟你这个年龄靠不上。

1石悦:这也是有原因吧,我小时候主要的兴趣呢,是读书。

但是呢也必须坦率地说,不是说我想读书。

这个主要是很早的时候,我爸呢,他这个懒得管我,这个索性就给你放家里,那么放家里呢,这样他这个也没什么事干,当年这个电视机呢,普及的也比较晚,我主要只好在家里找点事干。

那么当时呢在他的书架上,主要摆的是两套书,一套叫《上下五千年》,另外一套叫《唐诗三百首》,我想来想去啊,读《唐诗三百首》实在是读不下去,所以只好读上下五千年(此时朱军笑)。

话轮转换的目的与话语角色——以电视访谈节目“艺术人生”为例

话轮转换的目的与话语角色——以电视访谈节目“艺术人生”为例
第2 2 卷
第3 期
牡 丹江 大学 学报
M u d a n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V O1 .2 2 No .3
2 0 1 3 年 3月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7 1 7( 2 0 1 3 )0 3 . 0 0 5 8 — 0 4
s p e a k e r ( n — s e l 0 ( 3 ) c u r r e n t s p e a k e r_ … n e x t

话轮转换理论及话语 角色
“ 话轮 ”( , r u m) 南美 国社会学家 H a r v e y S a c k s
等提 出 ,S a c k s ( 1 9 7 4 : 6 9 7 ) 认 为话轮 是会话 参与者在
好地理解访谈 内容 和嘉宾 。 在此过程 中 , 主持人 承 担 了介绍者 的话语 角色 。 例 ( 1 )主持 人 :说到 军人啊 ,大家都知道 军
人 的 一 日生 活制 度 是 非 常 严格 的 。早 上 几 点起
如果在第 一个话 轮构 成单 位 的第 一个 转换关 联位 置 , 规则 ( 1 ) ( 2 ) 失败, 规则 ( 3 ) 发生作用 , 那么接下来 的各个 转换位置 ( 1 ) ( 2) ( 3 )可循环 使用直至话轮发生转换 为止。 S t e n s t r o m( 1 9 9 4 : 6 8 ) 提 出话 轮 转 换 可 分 蔓 个 过
床 … …几 点熄灯睡 觉等等 。 我 手里也有这样一个叫 做 一天的 时间表 。我给 大家念一 下:早上 5 : 4 5分
解 释以刘虹 的定义最为人们接受 , 即“ 话轮 是指 在
出 :话轮转换是话语分析 的核心 问题之一 。 近年

《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论转换策略分析

《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论转换策略分析

《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论转换策略分析【摘要】:文章以话轮转换理论为依据,试着分析了央视访谈节目《艺术人生》对演员赵雅芝的专访一期中主持人和嘉宾分别采用的语用策略及其不同之处。

【关键词】:话轮转换; 相临对; 电视访谈1. 引言“话轮”是话语互动中的一个基本构成单位。

相临对是话轮转换的一种重要形式。

话轮转换和相临对是会话分析中颇具特色的两个方面。

话轮转换的语用策略主要分为两类:操纵话轮的策略和操纵相临对的策略。

CCTV《艺术人生》是国内办得比较好的访谈节目之一,文章通过分析”《艺术人生》--赵雅芝”一期的话语实录资料,来试着发现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分别采用的语用策略及其不同之处。

2. 话轮转换以及相临对“话轮”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Sacks等人提出的概念,但他们并未对它作出界定。

Edmondson认为话轮是会话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人的机会;是一个人作为说话人时所说的话。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话轮是指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的话语,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为标志。

会话就是话轮的更迭,这个过程就叫做话轮转换.Sacks 等人通过对大量自然会话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会话中最基本的一条规律:每次至少有一方,但又不多于一方在说话。

相临对,也被叫做毗邻应对,指的是两个谈话者各说一次话所构成的对子。

也就是说,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需做出回应。

发话人以某种方式示意、请求或命令而使受话人给予相应的应对。

Schegloff 和Coulthard 将毗邻应对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几方面:1)毗邻应对是一对更加紧密联系的话轮转换。

2)毗邻应对是由不同的发话者相继发出的两组语句。

这两组语句是有规律的,即开首语句属于毗邻应对的第一话部,而紧随其后的语句是这一应对的第二话部。

3)毗邻应对是一对相继发生的话语交际行为,它们相互毗连、搭配,并共同构成呼应或对应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第二语句都可能与第一语句构成第二应对,只有那些相关或对应的语句方可被称为应对。

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与《鲁豫有约》比较

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与《鲁豫有约》比较

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与《鲁豫有约》的比较——王强2005年第一期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在众多的电视节目当中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以其强大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眼球。

这其中有两档栏目令人刮目相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一一说出你的故事》和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

尽管两个栏目运作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但却都以鲜明的风格特征,吸引了广大受众本文将两者进行比较,以期得出某些有启发意义的东西。

一|、栏目的名称《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以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使人立刻感到这是一个十分具有个性化的节目.观众一听便知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谁。

而且“有约“两个字给人一种浪漫、温界的感觉.就好像是与自己的朋友约会即使没有看过这个栏目也会猜到这会是一个具有私人聊天风格的节目.依此推下去,这个栏目的形式、地点也一定是具有私密性质的。

由《鲁豫有约》的名字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凤凰卫视在香港那样的环境下为了适应市场的特点,为在竞争中生存所采取的明星制的策略。

这档节目是凤凰台为鲁豫f身定做的,充分尊重了她的个性特点同时也为她提供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的条件。

事实证明这种创意是成功的。

再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

单从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气的节目。

“艺术’‘和“人生“这两个词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宽泛的,以致于我们不能直接从这个命名中说清楚节目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却隐约能够感到一种“力”的存在.是一种崇高、凝重的气韵在我们内心缭绕。

这个名字充分体现出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大台的大家风范。

从这一点上说,《艺术人生》具备了为国家大台支撑门面的潜在能力。

如果说《鲁豫有约》是一块青翠安详的绿地,那么《艺术人生》则可以称得上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原。

二、主持人自身的特点与节目的关系陈鲁豫大学时所读的专业是国际新闻。

5年的专业学习加上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艺苑风景线》的经历为她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采访功底和大方、纯朴的主持风格。

艺术人生访谈

艺术人生访谈

艺术人生访谈艺术人生访谈.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

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

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

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

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

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

中视西游记剧组-2021艺术人生访谈来源:发布时间:2021-08-0216:04:32 2021年7月4日,《西游记》剧组的部分演职员欢聚《艺术人生》节目,制作了一期精彩的《西游记》再聚首节目。

中午13:00左右,演员们陆续来到中央电视台西门,最先到来的是阎怀礼、六小龄童及猴嫂于虹、迟重瑞、马德华,随后其他演职员也陆续到达。

14:00观众进入电视台休息厅,演职员们分别在两间休息室休息,不论哪位演职员一走出房间立刻就被观众们围住要求合影,京城各家媒体的记者也来到现场进行采访。

14:40左右,节目录制开始,主持人朱军首先以一首《敢问路在何方》作为节目的开始,随后他分别请出了六小龄童、迟重瑞、马德华、阎怀礼及小白龙的扮演者王伯昭师徒五人,大家谈了拍戏时的趣事及自己的近况。

造型师王希钟、作曲许镜清、摄影王崇秋也分别被请到台上与观众见面。

三位徒弟去休息了,唐僧迟重瑞被留下来,与另两位唐僧的扮演者汪粤、徐少华分别谈扮演唐僧的体会。

在剧中扮演长眉罗汉的82岁的老红军战士是从医院赶来的,他祝贺《西游记》拍摄22年后再聚首,称赞剧组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拍出了一流的电视剧。

虽然此刻有许多演职员来到了现场,但还有一些演员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朱军与大家共同缅怀了已去世的车迟国王后赵丽蓉、金池长老程之、铁扇公主王凤霞。

车迟国国王赵玉秀谈到了赵丽蓉的敬业精神。

接下来出场的是观音的扮演者左大玢;如来的扮演者朱龙广;几位神仙的扮演者。

当四大美女何晴、魏慧丽、朱琳、于虹出场时,观众们都为她们容貌依旧靓丽而发出惊叹,何晴谈到拍戏中大家对她的帮助时泪洒现场;魏慧丽问候因病不能前来的高员外孔芮、高夫人高玉倩;朱琳问候了御弟哥哥徐少华;于虹感谢剧组赐予了自己一个幸福的家庭。

朱军和《艺术人生》的更年期

朱军和《艺术人生》的更年期

朱军和《艺术人生》的更年期作者:来源:《晚晴》2010年第12期回忆总是容易让人感动。

2000年底《艺术人生》开播以来,朱军用他特有的主持风格与我们一起分享了大批我们熟知的艺术家的人生感悟、艺术成就,更让我们看到了明星们后面那些鲜为人知的温情与泪水。

转瞬之间,朱军与《艺术人生》带给我们的感动已陪伴观众走过十个年头。

当导播的镜头对准1964年出生的朱军流泪的眼睛时,不知几时起,我们也看到了他眼角悄悄爬起的皱纹。

而此时“催泪”朱军以及《艺术人生》的风格已饱受争议。

如果说进入“不惑之年”是人生的更年期,我想也有很多人与我们一样期待朱军能突破瓶颈带给我们新的感动。

《艺术人生》的更年期2000年12月22日,朱军出现在《艺术人生》的舞台上,自此,他和《艺术人生》被打包捆绑,荣辱与共。

“第一次做这样的节目,不知道到底怎么问,懵懵懂懂的。

”朱军清楚记得当时的状态。

第一期的嘉宾是童安格。

“请谈谈你的人生经历”,节目一开始,就扔给童安格这么大一个问题。

童安格吓了一跳,然后老老实实从幼儿园开始谈起。

第一期节目在中央3套的收视排行榜中位列第二,第二期已经排名第一。

眼泪曾经是《艺术人生》驰骋收视战场的重型武器,明星们在《艺术人生》登台亮相,畅谈人生感悟,说到动情处热泪盈眶,这成为节目吸引观众的沸点。

上海某报以《是什么力量让明星们泪流满面?》为大标题发表文章,对朱军在《艺术人生》中成功挖掘人物内心的神奇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赞美。

这是2004年上半年之前的事情。

冯巩在做客《艺术人生》时看似调侃的话,几乎是对该节目制作手法的总结:“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情煽,音乐一起,让你的眼泪流得没个完”。

据《艺术人生》初创时期的工作人员回忆:节目在策划时,央视文艺中心主任孟欣给节目定的舞美方案的调子就是怀旧,有让人想哭的感觉。

“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则是节目的主要内容。

时至今日,曾经为朱军和《艺术人生》带来美誉度的泪水已被称为煽情。

甚至有媒体用《明星煽情过度,眼泪等于罪行》这样的问题撰文大肆批评。

资料:《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个人简历

资料:《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个人简历

资料:《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个人简历1981年10月--1985年9月兰州军区84703部队侦察连战士1985年9月--1988年9月甘肃省歌舞团演员1988年9月--1996年3月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演员1996年3月至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对于全国的广大电视观众来说,朱军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完全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特别是从1995年起,中央电视台的所有大型文艺晚会和演出活动,几乎都由他担纲主持,他以潇洒大方、清新干练、机敏沉稳而越来越受到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朱军1964年生于兰州市,1981年入伍,由于受作为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首席单簧管演奏者的父亲的熏陶,自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在11岁时便开始学习单簧管演奏.凭着这一技之长,成了部队业余宣传队里的一名演员,从此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在业余宣传队,他由单簧管演奏,到唱歌、说相声、小品、快板、跳舞,他无所不干,无所不能,为此,战士们戏称他为"全活".也是凭着这一特长他在84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参加了三十五周年国庆大典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并因此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荣立三等功.离开部队后,考入了甘肃省曲艺团,从此成了一名专业演员.1988年被特招进了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二次入伍又走进了他熟悉的军营.在战斗歌舞团的短短几年里,他走戈壁、爬雪山、趟大寐,足迹遍布西北军营和西北各地,为西北的官兵和人民演出了500多场次,赢得了部队官兵和西北人民的赞誉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嘉奖并再度荣立三等功一次,他也由此走上社会,走进了甘肃省电视台,从1991年起,甘肃省所有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几乎都由他担任节目主持.1993年,经严格的考核,朱军如愿以偿顺利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进入中央电视台的朱军尤如游进了大海的一条鱼,有了一个可以尽情畅游的天地.为了尽快适应中央电视台的要求,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应酬,像小学生一样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时时处处事事虚心向周围的艺术大家和同行们学习、请教,再加上编导们的悉心指导、教诲和帮助,使他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主持《东西南北中》这个栏目时,他一年四季与剧组东西南北跑个不停,忙得不亦乐乎,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年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到四个月,与家人是聚少离多.但他从无怨言,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作着每一期节目.为每一个节目他到底跑了多少里,吃了多少苦,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可他从不言苦不叫累,总是把最好的节目奉献给观众.在他和剧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东西南北中》这个栏目办得是老少皆宜,妇孺喜闻乐见,办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连续5年获优秀栏目奖.1995年3月,为真实反映西藏各族人民建设西藏的精神风貌,他几乎跑遍了西藏雪域高原的冰天雪地,去了许多电视记者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最高爬到了5730米的喀如拉雪峰.经过在中央电视台几年的摔打日渐成熟的朱军,从1995年开始,除继续主持《东西南北中》这个栏目外,中央电视台的所有大型晚会和演出活动,都由他担纲主持.他连续四年主持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活动搞了21次,其中由他主持的就有15次,大部分的革命老区和偏远的贫困地区都留有他的足迹.1999年"心连心艺术团"到西藏慰问演出的前一天,他因病正在输液,可受领任务后,他二话没说,把针一拔,行李一提,随团上了西藏高原.到了西藏以后,由于病情本来就没好利索,再加上高原反应,他的病一下加重了许多.但为了不影响演出,他一边输液,一边坚持参加演出,受到了西藏人民和艺术团所有演职人员的赞誉.1995年春节,当千家万户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他却只身到我国最西边的高达4720米的闻名全国的红其拉甫哨所采访,把卫国戍边将士的祝愿和在边关过大年的情境传给了全国亿万个电视观众和人民.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在江西赣南作节目时,他走访了许多农家,当看到有些孩子因家境贫困而上不起学的情境,他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给了几个学龄儿童的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学堂,并与4个孩子结成了帮扶对子,资助这几个失学儿童重返校园.1998年夏,我国长江和松花江流域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击,灾情传出后,朱军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到灾情最重的九江、哈尔滨和大庆等抗洪第一线采访,并连续主持了3场由中央电视台和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大型赈灾义演晚会,个人捐款近万元.1999年10月,朱军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开了人世,正在兰州奔丧的朱军,接到电视台要他到焦裕禄曾经战斗到的河南焦作录制节目的任务后,把巨大的悲痛,深埋在心底直奔焦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朱军是十分勤奋和敬业的,在中央电视台的七八年间,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由他主持、编辑的音乐电视专辑《乡风乡韵》,1997年在保加利亚举行的国际金天线电视节目大赛中,获音乐类节目第一名,这也是中央电视台音乐类节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大奖;1999年在全国金话筒节目主持人评选中获银奖第一名.由他策划并主持的访谈栏目,艺术人生在第三套节目中播出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在播出第二期时就己创下了收视第一的好成绩并连续保持收视领先,目前他正着手和节目组的同志们一起为把艺术人生栏目办成一个精品名牌栏目而努力.获奖经历:1997年在保加利亚举行的国际金天线电视节目大赛中由他主持、编辑的音乐电视剧《乡风乡韵》获得音乐类第一名,这也是中央电视台音乐类节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大奖1999年在全国金话筒节目主持人评选中获银奖第一名。

《艺术人生》节目分析

《艺术人生》节目分析
注重嘉宾代表性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嘉宾,能够更好地 反映艺术界的多样性和特点,吸引更 多观众关注。
节目创新
引入互动环节
在节目中增加观众互动环节,如现场 提问、线上投票等,提高观众参与度 和节目互动性。
创新节目形式
尝试新的节目形式,如主题性访谈、 跨界合作等,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提 高节目收视率。
05
结论
观众反馈
1 2 3
观众参与度高
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积极参与互动,如 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观点、分享感受等。
观众满意度高
大多数观众对节目持正面评价,认为节目内容丰 富、制作精良,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 高。
观众支持度高
许多观众表示支持节目的理念和宗旨,愿意为艺 术事业贡献力量,如购买艺术品、支持艺术家等。
深度挖掘嘉宾故事
在访谈中,应深入挖掘嘉宾的艺术经历、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个 人生活,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嘉宾的艺术人生。
增加专业性
邀请艺术领域的专家参与访谈,从专业角度解读嘉宾的艺术作品 和成就,提高节目的知识性和权威性。
嘉宾多样性
扩大嘉宾范围
邀请来自不同艺术领域、不同背景和 经历的嘉宾参与节目,使节目内容更 加丰富多样。
访谈过程
深入挖掘
艺术人生节目的访谈过程深入挖 掘嘉宾的艺术历程、心路历程和 生活感悟,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
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互动交流
访谈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鼓励嘉 宾与主持人以及观众之间的互动, 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观赏性。
情感表达
访谈过程中注重情感表达,让观众 感受到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追求,以及他们的人生智慧和价值 观。
节目特色
深度访谈
节目注重对艺术家的深度访谈 ,挖掘他们背后的故事和心路 历程,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 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8谈话类电视节目

8谈话类电视节目

个案分析


面向25岁―38岁都市女 性,纵论新锐观点,探 讨深度话题 宣告了我国电视谈话节 目的分众时代已经来临
个案分析

节目时段的开发 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

选题

能谈

可谈
个案分析


通过话题的设置,引领 中外嘉宾谈论对东西方 文化差异性的感受和认 识,并为此提供了一个 相当自由平等的对话空 间 采用了同声传译的技术 手段,消除语言障碍
个案分析


更真实更贴近明星本色, 使嘉宾不为人知的一面 暴露。 说嘉宾直接决定节目质 量。嘉宾如果选择不当, 直接影响节目质量
个案分析

滥情遭质疑
个案分析



《一虎一席谈》2006中国电 视榜”中摘得“最佳谈话节 目”桂冠。它改变了以往谈 话节目的“宣讲”式传播, 开创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群 口时代 选题体现出时效性、贴近性 和丰富性 节目的形式显现谈话的魅力 (辩论形式、观众充分参与、 重量嘉宾) 主持人本人而言,胡一虎最 大地呈现了自己的个性, “把‘主持’缩得小,把 ‘人’放得更大”。(白岩 松)
谈话节目特点

特点 1、观众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 2、定位平民化 3、集团作战特点 4、主持人的区别
谈话节目种类
话题类型(社会类、新闻类、生活类);交流方式(论争型、访谈型、讨论 型、倾听型);按参与对象(行业、特殊人群); 播出方式(录制剪辑播出、 实况播出) 就某一新闻或专业话题与嘉宾 进行访谈,以信息传达为目的 的谈话节目。这种节目多在演 信息交流类的谈话节目 播室或某个特定场所进行,基 (《对话》、《东方之子》) 本形态为主持人、嘉宾的访谈, 辅之相关的新闻资料,有的有 观众参与,在节目进行的同时, 人际沟通类的谈话节目 观众可以通过电话参与节目讨 以大众参与的人际倾诉或讨论为 论 (《龙门阵》、《锵锵三人行》) 主体,具有较强可视性的谈话节 目,强调平等交流,重视的不是 权威性,而是大众参与性,以及 娱乐煽情类的谈话节目 正常人际沟通所产生的愉悦性、 通过特殊人物的选择或特殊场景 (《艺术人生》、《超级访问》) 放松感, 的设计,以娱乐轻松的话题展开 的谈话节目

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

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

杨丽萍《艺术人生》访谈录杨丽萍,云南洱源白族人,生于1958年11月10日。

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

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然而她凭借着惊人的舞蹈天赋,在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1980年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以“孔雀舞”闻名,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是国内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青年舞蹈家。

1987年被聘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

1988年被《北京日报》评为当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1989年电视片《杨丽萍的舞蹈艺术》面世。

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

多才多艺的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

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

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

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

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

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杨丽萍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极感性的女人。

她的艺术感悟力也极强,独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造就了这位个性独特的舞蹈家。

央视“艺术人生”访谈

央视“艺术人生”访谈

央视“艺术人生”访谈央视“艺术人生”访谈——羽泉,他们,是来《艺术人生》做客的两位年轻人;他们,生长在不同的两个家庭;他们,总是被我们合二为一地称呼着、关注着。

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梦想与执着,更因为,他们为我们奉献着“最美”的音乐。

他们是——羽泉。

“各有千秋”的长相这对音乐才子的到来使《艺术人生》的现场充满了青春活力。

从11岁的孩子到60岁的老人,都被现场的气氛感染着——尖叫声与欢呼声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尖叫声很是狂热,可许多人还是和主持人朱军有着同样的问题:分不清到底哪个是羽,哪个是泉。

在羽和泉一阵细致的解释后,他们还是给了分辨力不好的观众一个“宽心”的回答,“其实分不清也无所谓,因为大家叫羽泉的时候,我们两个都会回头。

”虽然羽泉怎么样也不会被完全列为“偶像型”的歌手,可主持人还是开场就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你们两个人相比之下,谁帅一些?既然主持人已经“不讲情面”了,那嘉宾也就……于是泉干脆地说:“我们俩长的真是各有千秋。

”各有千秋?这下可把主持人难住了,于是拿出了自己的“杀手缄”:一份网络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你认为他们两个谁长的更帅,第一是两个都不帅,第二是海泉,第三是羽凡,观众朋友选择的答案是什么呢?在羽泉成名之后,他们的各种相片便频频在媒体上曝光,但他们说其实对那些照片多数是不满意的,因为有些自己觉得拍得比较满意的相片,很快就发没了,于是留下来的就是些“残次品”,以至于有一张化着妆的照片,在情人节那天闹出了笑话……为了弥补他们心里的遗憾,《艺术人生》特意制作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照片,让羽泉和观众知道,他们在成名之前的“冷酷到底”是怎样的感觉,“感觉不到你”是怎样的浪漫,“最美”是怎样的状态。

是怎样的一组照片让羽泉乐得从椅子上笑到了地上呢?1+1大于2听着羽泉的歌,感受着羽泉的默契,每个人心中都会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是沈阳人,一个是北京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结识并形成一个组合的呢?1997年,北京,菜市口105车站,这是他们缘分开始的地方。

访谈类节目如何让人“感动”——以《艺术人生》为例

访谈类节目如何让人“感动”——以《艺术人生》为例

只有 当你 的情感 4 结 论 的艰 辛 。 通过一张张老照片 , 一段段视频 , 情感境界是最高层次。 “ 真正投入的时候 ,你所 谓的智慧 、所谓 的 《 艺术 人 生 》作 为一 档经 典 的访 谈 让 观 众朋 友 们看 到 : “ 哦 ,原 来他 们 和 类 节 目,其经 验在 今天 仍然 弥足珍 贵 。 我们一样 , 都是经历 了这样那样 的事情 , 技巧都会融人到你的情感 之中 ,如果你没 最 终 变成 了 现在 的名 人 。”通 过 对人 生 有情感 ,光有所谓 的智 慧 ,光有所谓 的技 感 动 ,其 实不仅 是 吸引关 注度 的一种 手 转 折 点 的描述 ,观众 不 由 自主地 会联 想 巧 ,那你不是主持人 ,是匠人 。”全J 隋投 段 ,更是 对主 流价 值观 的宣 传。访谈 类 起 自己 的人生 ,为嘉 宾 的选 择 而庆 幸 、 入让人觉得主持人的感 情是 与节 目完美融 节 目不是在制造感动 ,而是在感动过后 ,

艺 术是 反 映 当地社 会 生活 ,满 足人 设 计 服装 ,让人 觉得 蔡 国庆 并不 神秘 ,
或者 说感 动 观众 。 因此 ,艺 术 与感 动本 音 的对 比,让人 感 觉他 真 的是成 长 了。 能十分 明确 地调 节节 目气 氛 ,甚 至能够 当蔡 国庆谈 到 自己的母 亲 的时候 ,则真 做 到一 放音 乐 ,一 出图片被 采访 者 、观 来 就密不可分 。 观众 都 喜欢 被 打动 ,只 有观 众感 动 正 地感 动 到 了观众 们。观 众从 一个 个小 众 就掉 泪 、激 动 的效 果。 因此 ,多 媒体
首先 ,朱军就是一位拥有故事 的主持 这 一句 调侃充 分说 明 了音乐等 多媒 体 的 人 。他从军的经历 、小 时候 的艰辛经历 、 强 大作 用。现 场的气 氛一 下就 被音乐 等

叩访名家——从《艺术人生》谈采访名人的技巧

叩访名家——从《艺术人生》谈采访名人的技巧

叩访名家——从《艺术人生》谈采访名人的技巧
赵利英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美学(下)》
【年(卷),期】2003(0)4
【总页数】2页(P82-83)
【关键词】艺术人生;采访技巧;李宗仁;准备工作;主持人;基辛格;陕甘宁边区;凤凰卫视中文台;人生哲理;被采访者
【作者】赵利英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2.3
【相关文献】
1.潇洒的艺术人生——访实力派书画名家来仲棣 [J], 吾名;
2.采访名人名家的招数 [J], 黄源娟
3.采访名人技巧谈 [J], 徐志英
4.采访名家的名家——访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曹可凡 [J], 闫循华
5.品名家经典,谈艺术人生——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整体教学设计 [J], 马欢;邱贵霞;徐一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杨洁对现场所有的人说:“其实一切都会过去,过
去了的就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白龙马”对《西游记》本没兴趣 师徒五人忆往昔
师徒几人回忆说,当时拍摄条件很艰苦,报酬又很底,六小龄童是四人中片酬最高的,也只有每集70元。扮演猪八戒的马德华是四人之中最喜欢搞怪的一个,他在现场穿着一件绿色的大花上衣,向朱军讲述了不少当年六小龄童“欺负”他的糗事。扮演唐僧的迟重瑞是三任唐僧中最后到达西天的一个,他在拍摄完受到佛法影响,自此皈依了佛门。
===========================================================
尽管一切都会过去,但过去了的就会成为美好回忆———
继“《红楼梦》再聚首”之后,前天《艺术人生》录制了一期“《西游记》再聚首”的特别节目,老版《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扮演者迟重瑞、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以及30余位演员时隔20年后,再次相聚一堂。
《女儿国》里那段若即若离的爱情令人难忘,在《艺术人生》现场,朱琳(扮演女儿国国王)深情凝望着台下的徐少华(扮演第二任唐僧)说:“御弟哥哥,二十年不见,别来无恙?”徐少华此刻已是眼泪打转。
拍摄时间之最
关于《西游记》,自吴承恩先生的小说问世之后,传播形式之多样堪称经典:印刷书籍的传播,评书人口若悬河的讲述,戏剧戏曲剧目的编排,电影《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的上映等等.但是,此上传播还以小众为主,不具有足够的普及性和深广性.1981年,日本版电视剧让刚刚有了电视机的我们对名著有了形象化的了解,但是造型和台词都让我们有些啼笑皆非的感叹.于是,中央电视台筹拍《西游记》提到了日程上来,此事一段时间成为文艺界的焦点.1982年,《西游记》剧组终于搭建开始拍摄,历经7年之久,1989年前25集得以完成.1998年剧组人员再次聚到一起,创作了《西游记》后16集,该续集2000年春节成为我们度过佳节的大餐.前后历时17年,当年23岁的六小龄童如今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猴王都已中年,一部剧作的拍摄时间之长怎不让人惊叹.
场景之最
《西游记》讲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艰辛经历.西天途中道路遥远,经历了女儿国,乌鸡国,火焰山等不少地区和国度.跟随吴承恩先生的笔墨调转,《西游记》剧组也辗转于祖国的名胜山川.如同一位评论者所说,这部作品又是一部难得的风光片.
人才之最
沙僧曾经在剧组被叫作\"姥姥\",拍摄间隙一些管家的活都要他来处理,因此得名.他记忆最深的是如今的跳水冠军熊倪曾经是花果山水帘洞一场戏中的小猴子之一.当时,剧组为了拍摄画面的真实可信,特意请来湖南体校跳水队的小运动员助阵.但是拍摄的时候出了意外,熊倪跳下的时候撞到石头并留了血.沙僧抱起小猴子拦了个车便赶到医院,伤口才得以控制.沙僧感叹,仅仅水帘洞的一个热闹场面就汇集了很多后来卓有成就的跳水运动员,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因此,称之\"人才之最\"不无道理.
中午13:00左右,演员们陆续来到中央电视台西门,最先到来的是阎怀礼、六小龄童及猴嫂于虹、迟重瑞、马德华,随后其他演职员也陆续到达。14:00观众进入电视台休息厅,演职员们分别在两间休息室休息,不论哪位演职员一走出房间立刻就被观众们围住要求合影,京城各家媒体的记者也来到现场进行采访。
14:40左右,节目录制开始,主持人朱军首先以一首《敢问路在何方》作为节目的开始,随后他分别请出了六小龄童、迟重瑞、马德华、阎怀礼及小白龙的扮演者王伯昭师徒五人,大家谈了拍戏时的趣事及自己的近况。造型师王希钟、作曲许镜清、摄影王崇秋也分别被请到台上与观众见面。
三位徒弟去休息了,唐僧迟重瑞被留下来,与另两位唐僧的扮演者汪粤、徐少华分别谈扮演唐僧的体会。在剧中扮演长眉罗汉的82岁的老红军战士是从医院赶来的,他祝贺《西游记》拍摄22年后再聚首,称赞剧组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拍出了一流的电视剧。
虽然此刻有许多演职员来到了现场,但还有一些演员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朱军与大家共同缅怀了已去世的车迟国王后赵丽蓉、金池长老程之、铁扇公主王凤霞。车迟国国王赵玉秀谈到了赵丽蓉的敬业精神。
“对不起,朱军,自从我一来我的眼里就只有一个人,我的御弟哥哥。”
朱琳提到的“御弟哥哥”就是当年和她演对手戏的徐少华,主持人朱军显然对朱琳一上场的“表白”吓住了,朱军告诉朱琳这也没什么对不起他的,让她有话就讲。朱琳深情凝望着台下的徐少华说:“御弟哥哥,二十年不见,别来无恙?”徐少华此刻已是眼泪打转。
在录制节目过程中,上台的演员总会问到导演杨洁有没有来到现场,朱军表示杨洁导演的身体非常不好,所以到现场的可能性非常底。可就在节目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朱军突然告诉大家,杨洁导演已经到了现场。
杨洁的出现令现场的演员都非常激动,三十多位演员集体起立,鼓掌欢迎杨洁的到来。虽然杨洁导演的身体状况显得并不是很好,但她依然非常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对《西游记》的感情。杨洁导演表示,在5年多的拍摄时间里,虽然《西游记》的演员有的一直都在,有的中途走了,有的走了又回来了,但这其中所有的人都是她要感谢的。杨洁说:“我当时就跟演员说过,也许你会因为这部电视剧而出名,但你要记住,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此时六小龄童已经激动地站了起来,满含热泪为杨洁导演鼓掌,杨洁则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西游记》中的唐僧前后共由三位演员出演,分别是汪粤、徐少华和迟重瑞,此次“《西游记》再聚首”是他们三个人多年来的第一次会面。
第一任唐僧汪粤当时还在上电影学院,得知导演选中他演唐僧后既高兴又紧张,汪粤表示,因为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个非常恐怖的词,叫“奶油小生”,但导演却给了他“有佛气、有俊气、但不女气”的评价,让他增加了不少信心。由于《西游记》的拍摄周期过长,年少清高的他为了能多尝试一些新的人物而离开了剧组。
当朱军问朱琳是不是因为入戏太深,戏里戏外真假难辨时,朱琳回答:“虽然在剧中是演绎了一段有头无尾的爱情,但依然是一段人间佳话。”随后朱军问到:“拍《西游记》留下了什么遗憾吗?”朱琳回答:“我没有遗憾,因为我完全沉浸在和唐僧的一段儿女情长中。”朱琳上台的短短几分钟的谈话里,充满了她对“御弟哥哥”的思念之情,最后朱琳表示:“除了思念,我还很关心御弟哥哥成家了吗?咱们下面再说。”最有戏剧性的是,在朱军随后采访六小龄童的妻子时,朱琳还凑过来说:“我们是假戏真做。”
由于种种原因而没能坚持到底的汪粤和徐少华提起往事,多多少少都有遗憾之情,汪粤是惟一有机会让唐僧由一个演员贯穿始终的,他把自己的离开归为“年少气胜”,徐少华则称“圆大学梦也是一次取经的过程”。
朱琳与徐少华曾有若即若离一段情? “女儿国国王”向“唐僧”表白
《女儿国》无疑是《西游记》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集,因为里面涉及了一段若即若离的爱情,而且还是唐僧的爱情。当年扮演女儿国国王的朱琳一上台就对主持人朱军表示:
第二任唐僧徐少华一共在剧组拍摄了两年5个月,后来由于自己考上大学而离开了剧组。徐少华在现场表示,当时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增肥了,剧组特意找来一名武打演员看着他,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一个月下来就长了20多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汪粤在和他交接班的时候花了40元钱请他吃饭。
第三任唐僧迟重瑞是在《西游记》已经播出了11集以后才接手出演该剧的,由于前两任唐僧的变故才使得他幸运地成为最后取到真经的一位唐僧。
牛魔王王夫棠高度赞扬了《西游记》剧组的敬业精神,感谢杨洁导演创作出这样一部精品。当朱军宣布请红孩儿赵欣培上场时,上来两个小伙子,令王夫棠一时猜不出哪个是真正的赵欣培。赵欣培现在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博士,另一个小伙子是小唐僧的扮演者王磊,现在在海关工作。
导演杨洁由于生病正在住院,原本无法参加节目录制,但当她出
收视率之最
1986年,《西游记》还在紧张的拍摄之中,加紧编辑的前边章回已经陆续和观众见面了.这一年,播出时的总基数达到89.4%,那驰骋幻想,诙谐嘲戏的西游篇章让观众惊叹.不仅仅红火一时,近20年来,该剧重播了数遍,且每一遍都有超出业界专家想像的收视成绩,为此,他们进行了专业统计:从12-14岁年龄段到61岁以上年龄段,几乎每个年龄段的观众群的收视基数都在90%左右,而同期相对较火的剧集基数要低下几成.以
虽然朱军在现场一直强调是“师徒五人”,但白龙马的扮演者还是很容易就被忽略了,学电影出身的王伯昭当年对拍《西游记》并没有投入多大兴趣,他一直认为一流的演员是应该去演电影的。可后来即便他在李安的《推手》中有过出色表现,人们记住他的仍是“白龙马”。
导演要求“有佛气、有俊气、但不女气” 三任唐僧20年来初次相聚
现在现场时,全体演职员起立鼓掌。杨洁看到现场来了那么多昔日的战友,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她的讲话令朱军非常满意。
18:10左右,节目录制结束,观众给六小龄童和朱军送上鲜花,两束鲜花最后都送给了杨洁。剧组演职员们纷纷合影留念,观众们与演员们合影,久久不愿离去。
Hale Waihona Puke 不同的学历水平来统计,大学文化的收视基数为85.2%,而不识字或少识字的人群的收视基数居然达到了100%.这样的收视率在中国电视业成长及发达以来都是罕见.
造型之最
和《红楼梦》剧组聚首的情况大不相同,那一次为了避免演员提前相遇我们将他们分在了不同的候播间,以期最激动兴奋的感情呈现在舞台上相遇的瞬间.此次,师徒四人与众神仙妖魔提前相见,他们穿梭在前来观赏节目的观众之间,畅谈当年剧组情况,问候相互间的现状.除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稍能辨出模样,其它那些面目祥和的老人家我们一时难以分清是哪路神仙,这便是造型师王希钟的作用.吴承恩笔墨描绘了神仙妖怪的模型,王希钟进行了二次想像和创作,在他的创意之下,《西游记》中200多个角色活跃在我们面前并且栩栩如生.正如导演杨洁所说,没有王希钟就没有《西游记》人物.王希钟的两位学生现场表演了造型术,将两位热心观众塑造成了猪八戒和孙悟空,和电视剧中的形象果然相同.可见,学生也取到了老师的真经.
艺术人生访谈.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中视西游记剧组-2005艺术人生访谈来源: 发布时间:2005-08-02 16:04:32 2004年7月4日,《西游记》剧组的部分演职员欢聚《艺术人生》节目,制作了一期精彩的《西游记》再聚首节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