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栏目《艺术人生》
析《艺术人生》节目形态

析《艺术人生》节目形态作者:张明志来源:《艺海》2009年第07期《艺术人生》归属于哪种节目类型,似乎很难界定。
她是“戏剧类”吗?从演播室设计可以看出《艺术人生》具有一些舞台剧的特点,确切地说有点像小剧场。
舞美设计慕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在设计理念上追求“静”的观剧氛围:深蓝色的丝绒庄重肃穆,因为本身有重量感,所以垂挂起来很像舞台的边幕。
“中戏黑匣子”是一个诞生戏剧明星的地方,令许多毕业生终生难忘,我也是如此。
那是一个通体都被涂成黑色的小剧场,置身其中,你能很快地进入情境,静静地看戏、投入地演戏,观众能心无旁骛地近距离感受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情感跌宕;演员能直面观众,投入角色,不受环境的干扰。
而这样一种观演关系,放在灯光闪烁、纷繁花哨的布景里恐怕很难建立。
为了调和蓝色丝绒的肃穆和典雅,设计师大胆地把舞台主色调设计成红色,火爆、开放、夺目,如此单纯的大红大蓝的对比,让人在沉静中躁动着热情,在热情中始终伴随着理智。
恰恰很多时候,主持人和嘉宾都在以这样一种恰似红蓝色调的激情与理智中讲述着自己的心路历程。
舞美设计和整个现场如此契合,真是难得。
满眼看多了越来越浮躁艳俗的演播室,《艺术人生》舞美设计的优雅和凝重能让人建立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贴近感。
之所以归属于“戏剧类”,一定少不了故事和人物这两大要素。
《艺术人生》侧重“人生”多于“艺术”,节目中很难听到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观念的探讨,而大多是在讲述明星背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最吸引观众的也莫过于此。
那些走下“神坛”的明星们褪去了华彩的外衣,还原成普通人,他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或是隐私呢?故事元素构成节目主体,悬念吊足了观众胃口,一个真实、鲜明、充满个性的人物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有人说,戏剧作品要想做到好看的捷径就是制造悬念,这一点,影视远比戏剧做得好,《艺术人生》做到了。
悬念、故事、人物、剧场、观众等戏剧元素在《艺术人生》中都能找到。
我觉得《艺术人生》就是“一个人的戏剧演出”,主持人只是观众之一,是一个演员用叙述的方式,或者说垂直表演的方式说出台词,给我们讲述了他扮演的人生角色中的一个个充满悬念、精彩动人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15篇_作文

《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作文(一):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总是盼着电视里播出《动物世界》这个节目。
我十分喜欢看《动物世界》,因为透过这个节目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动物的故事。
如老虎、狮子、海狮、蛇等动物。
其中,老虎的故事最搞笑:老虎的头很大,有两只大大的眼睛,它的尖牙齿可厉害了,身上一条条的花纹十分好看。
它藏在草丛里,看见有小动物在附近,就猛地扑过去把猎物抓住,然后把动物咬死后吃掉。
我认为《动物世界》这个节目很好,能让许多像我一样的小朋友透过观看电视节目,学到许多的课外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对动物世界的了解。
并且让我明白了动物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
动物尚能和自然这样相处,那么,人类也能够做到。
就让我们保护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的、有好的相处!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作文(二):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各种各样。
要说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那就是每晚八点少儿频道播出的《三国演义》这部大型动画了。
《三国演义》这部动画片是根据罗贯中的原著改编的。
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开始,一向演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吴亡为止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
《三国演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期各个势力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
在这些明争暗斗中,《三国演义》个性善于描绘各种战争。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集是《连环计》。
这一集演的是司徒王允让自己的养女貂蝉施了连环计。
他先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做妾,又将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痛恨董卓夺爱,王允、貂蝉又趁机挑拨,吕布便立誓要杀掉董卓。
王允派人将董卓骗到长安,说让他来做皇帝。
董卓高高兴兴的上了朝,吕布从一旁闪出,一下刺进了他的喉咙。
吕布连忙骑着千里马去接貂蝉,吕布只在梳妆台前找到自己送给貂蝉的玉佩。
吕布走到城顶,大喊:貂蝉!只见前面就是瀑布,他并不知,貂蝉已经走了。
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小时姐姐,我很喜欢她主持的节目。
我喜欢的一个节目400字

我喜欢的一个节目400字(一)我喜欢的一个节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有最喜欢看的节目吗?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噢!对了,我先不告诉大家,请你们来猜一猜。
它是一个集知识性,挑战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娱乐节目,每周六晚22点在中央二台准时播出。
写到这里,你们能猜出这个节目吗?对,它就是由风趣幽默的李咏主持的《幸运52》。
我全家人都非常爱看这个节目。
只要到星期六的晚上,一家人就早早坐在了电视机前,等待节目的开始。
这个节目共分为四关,第一关快速抢答,第二关看商品猜价格,第三关幸运搭档,第四关幸运考场,只有前四关胜出的选手,才能和擂主进行比赛。
看《幸运52》,最让我佩服的是台上的那些选手,虽然冠军只有一个,但他们的勇敢智慧,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我们全家人也更喜欢参与这个节目。
在这几关中,我和爸爸最爱看第三关幸运搭档,每次看到这里,我和爸爸也像电视里的选手那样做一回搭档,经常是我来比划爸爸猜,这关看起来不难,但要想顺利过关也很不容易。
刚开始的时候,我手舞足蹈地对着爸爸连比划带模仿,使出浑身解数,可爸爸那里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把坐在一旁的妈妈逗得捧腹大笑。
但是,我并不服输,和爸爸一起探讨过关的窍门,寻找失败的原因。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我终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幸运52》,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从现在起,我就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长大后,我也要像那些选手一样,去挑战自我,用我的智慧,争取登上冠军的宝座!我喜欢的一个电视栏目“在这样的一场慈善义演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请看一下记者发回的报道。
”这是主持人撒贝宁的声音,你知道吗?这是最喜欢的电视栏目《今日说法》开始了。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天天看《今日说法》,记得我第一次看《今日说法》时是在一天中午的无意中看到了这个栏目。
看后我感到这个栏目很有意义,从此就天天看了起来。
我喜欢《今日说法》这个栏目主要是喜欢它用法律事实说话,并对它们加以分析,使我们懂得了很多法律常识。
电视台写作文

电视台写作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丰富多彩。
各有千秋。
其中中央2台的《艺术人生》就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谈起《艺术人生》就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在人类的生活中,少不了艺术。
成长在艺术氛围里的人,活的是最有价值的。
《艺术人生》就是我的知音。
节目的主持人是朱军。
他很幽默。
我喜欢他的性格。
他主持的《艺术人生》都会请来一些比较有名的艺术家。
对他们生活的背景、艺术创作进行了解。
随着典雅的轻音乐,《艺术人生》栏目已经开始了。
每当这时,我们全家都会趴在电视机旁拭目以待。
爸爸、妈妈也嗜好艺术。
他们屏息凝望,怕错失一丝一毫的环节。
朱军与艺术家谈的方面很多。
有时谈起他们的生活背景;有时谈起他们创作的过程;有时谈起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再有时谈起他们生前的往事……但是,节目过程也经常闹出笑话去。
这时节目的背景音乐就可以听到,并使观众们捧腹大笑、高兴极其。
而趴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时不时响起欢声笑语。
笑声此起彼伏。
当然,谈起艺术家的往事时,都使得全场观众感动。
我们甚至感动得落泪。
自从看看了《艺术人生》栏目,使我存有了很多斩获。
除了介绍各个艺术家的情况以外,晓得他们存有今天这番成绩就是来之不易的,就是通常人无法努力做到的。
在掌声、鲜花、荣誉的背后暗藏着许多心酸的过程。
还可以使我更深一步地晓得艺术对人类的重要性。
可以说道,艺术像是似海洋无边无际;艺术像是似微风无处不在;艺术像是似我们的伙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艺术人还是那么一个舞台,一年比一年奢华奢华;还是那么大量现场观众,一年比一年激增;还是那么依靠主观同意的内容,而且浮躁节目一年比一年激增,等等。
可知,央视所谓的技术创新,也无非就是内容的雅俗共赏,形式的观众激增、舞台灯光的奢华奢华这种钱构建出的摆放,并无实际意义上的技术创新。
实际上,春晚谈创新已经谈了十几年了,每一次换导演时总会有创新一说,场地的变化试验过,节目内容的创新试验过,但从观众反馈看并不成功。
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日记400字_四年级日记

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日记400字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_400字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我爱发明》。
《我爱发明》栏目是鼓励全民以智慧立业,传达“发明改变命运,智慧创造财富”的理念。
是国内首个鼓励国人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创业的电视节目。
比如说为了解决停车的问题,天才家发明了一种既可以90度横行又可以360度旋转的自制汽车。
有时候停车位停满了车,仅仅就只剩一个停车位了,但是那个停车位却在两辆车中间,人要想把汽车停在那个停车位上非常困难。
这时那位天才发明家的特制的汽车就能停到此位置上,只要把汽车和停车位对齐,按下90度横行的按钮,汽车的轮子就会旋转成90度,再稍微加一加油门汽车就准确的进入了停车位。
我看着惊讶起来!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项发明是水陆神行车。
这种车的车轮在水中可以任意伸缩,在水中,车的轮子被收回车体,这样车在水中没有了宽大的轮子,因此车的水上速度大大提升。
发明家为了发明这辆车,不顾家人的反对,而且他的手,还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小心被轮子卷入车中,手指被挤掉了一半,手腕也严重骨折,但是他没有灰心,汽车终于被他研制出来了。
他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因为它趣味性强,还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发明改变命运,智慧创造财富”。
六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_500字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丰富多彩。
各有千秋。
其中中央2台的《艺术人生》就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谈起《艺术人生》就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在人类的生活中,少不了艺术。
成长在艺术氛围里的人,活的是最有价值的。
《艺术人生》就是我的知音。
节目的主持人是朱军。
他很幽默。
我喜欢他的性格。
他主持的《艺术人生》都会请来一些比较有名的艺术家。
对他们生活的背景、艺术创作进行了解。
随着优雅的轻音乐,《艺术人生》栏目开始了。
每当这时,我们全家都会坐在电视机旁拭目以待。
爸爸、妈妈也爱好艺术。
他们屏息凝视,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环节。
朱军与艺术家谈的方面很多。
《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论转换策略分析

《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话论转换策略分析【摘要】:文章以话轮转换理论为依据,试着分析了央视访谈节目《艺术人生》对演员赵雅芝的专访一期中主持人和嘉宾分别采用的语用策略及其不同之处。
【关键词】:话轮转换; 相临对; 电视访谈1. 引言“话轮”是话语互动中的一个基本构成单位。
相临对是话轮转换的一种重要形式。
话轮转换和相临对是会话分析中颇具特色的两个方面。
话轮转换的语用策略主要分为两类:操纵话轮的策略和操纵相临对的策略。
CCTV《艺术人生》是国内办得比较好的访谈节目之一,文章通过分析”《艺术人生》--赵雅芝”一期的话语实录资料,来试着发现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分别采用的语用策略及其不同之处。
2. 话轮转换以及相临对“话轮”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Sacks等人提出的概念,但他们并未对它作出界定。
Edmondson认为话轮是会话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人的机会;是一个人作为说话人时所说的话。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话轮是指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的话语,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为标志。
会话就是话轮的更迭,这个过程就叫做话轮转换.Sacks 等人通过对大量自然会话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会话中最基本的一条规律:每次至少有一方,但又不多于一方在说话。
相临对,也被叫做毗邻应对,指的是两个谈话者各说一次话所构成的对子。
也就是说,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需做出回应。
发话人以某种方式示意、请求或命令而使受话人给予相应的应对。
Schegloff 和Coulthard 将毗邻应对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几方面:1)毗邻应对是一对更加紧密联系的话轮转换。
2)毗邻应对是由不同的发话者相继发出的两组语句。
这两组语句是有规律的,即开首语句属于毗邻应对的第一话部,而紧随其后的语句是这一应对的第二话部。
3)毗邻应对是一对相继发生的话语交际行为,它们相互毗连、搭配,并共同构成呼应或对应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第二语句都可能与第一语句构成第二应对,只有那些相关或对应的语句方可被称为应对。
《艺术人生》的访谈艺术探析

《艺术人生》的访谈艺术探析《艺术人生》的访谈艺术由鑫1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以我国的着名.I.艺术家,当红明星为主要访谈对象,通过让观众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名人的生活经历,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对艺术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应该说,<艺术人生>的成功来源于它强大的策划班子,优秀的编导群体,以及创作集体的凝聚力.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样一个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提问和访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访谈对象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如#-I让他打开心扉,吐露真情,让观众看到他们浮华背后的真实的一面,就需要主持人访谈态度,技巧和方式的用心和独到.一,开场提问,轻松幽默,营造和谐氛围.说到访谈艺术,首先谈到的应该是主持人的访谈态度.虽然访谈中的很多问题是编导事先设计好的,但是主持人如#-I摆正自己的位置,如#-I让嘉宾真正进入倾心交谈的状态,自己用怎样的方式来问,又如何呼应互动,都关系到节目的好看程度.<艺术人生>的栏目策划人徐小帆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场谈话的主心骨是朱军,在他与嘉宾游刃有余的访谈背后有做不完的功课."对于节目的介入程度,朱军不亚于编导,每一次节目的策划会朱军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嘉宾资料的收集中,他总是抱着极大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成长历程以及艺术成就.然后,他会对嘉宾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王志文的低调,葛存壮的谦和,秦怡的真挚,潘虹的孤独……接着再整理自己的思路,将编导的提问与自己的思路融合在~起.每一期<艺术人生>都有新感觉,朱军的每一次开场提问也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在对郭兰英老师的采访中,朱军一开始就这样问:您嗓子那么好,爱吃辣椒吗?朱军用老百姓熟悉的食物——辣椒切入,像唠家常一样就把山西的"少盐缺醋辣椒管够"这个风俗习惯聊了出来,更主要的是将寒喧很自然地引到"晋剧"这个话题上,让郭兰英老师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在"戏班子"里度过的苦难童年;在对牛群的采访中,牛哥一上台就给朱军照相,于是朱军借题发挥:"您坐,太让我感动了.到<艺术人生>来还不忘工作.这次是专门来做这个节目还是休假?I'牛群回答说是从蒙城赶来的,主砖l瓣RADlo&TV要是你这一召唤,我就来了.一问一答中将牛哥忙于蒙城县长工作的新闻事实给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为下文的进一步提问做了铺垫.也许自己来自演员队伍又常年与演艺界明星打交道,这一层熟稔的关系让朱军能够以放松的心态,幽默的方式开场,为嘉宾和观众营造宾至如归的亲切,轻松的氛围.在对英达的采访时,朱军一开始就逗英达"这么白!"英达也开始逗趣说"我刚才抹了点黑色的东西."朱军解释说:刚才化妆的时候,他说他要化妆.我看了他~眼,说这么好的皮肤,化什么妆.后来他就跟我们化妆师说,你给我点深色的眼影,我以为他要往眼睛上涂,结果弄了点往脸上抹,英达便拿自己开涮:"我主要是抹这里,想向观众指出我的下颔长在什么地方,否则的话,他们误以为我从脖子到头,整个就下来."朱军和英达的这段话让在场的观众捧腹大笑.这种轻松幽默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是它给现场的观众一个信号:就是<艺术人生>中的嘉宾和主持人就像我们生活中许久未见的老朋友,谈谈天,说说地,将人生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用最朴实的言语表达出来,就这么简单,这么真实.二,抓住细节.及时追问,呈现嘉宾魅力.无论是文化作品中还是影视作品中,细节的运用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魅力.细节作为细小的,局部的环节,它的本质却是"放大".通过细节可以深刻揭示人的本质.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触动观众的情感,映照自身,浮想联翩,增强节目的魅力.在毛阿敏那期节目中朱军谈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在录节目之前,<艺术人生>节目组习惯性地要开~个例会,和毛阿敏谈节目的事情,会后节目组就请毛阿敏吃饭,为了保持谈话现场的激情和真实,主持人与嘉宾事先一般不做过多接触,所以朱军就没有参加.后来听栏目组的编导说,毛阿敏开始点了一个自己特别喜欢喝的汤,但是后来一看价钱很贵,她就立刻说我不喝这个了,就点了一个非常便宜的汤.朱军非常感动,在访谈中提起了这段细节,并由此问了许多关于生活中的毛阿敏的处事原则.于是,透过一桩桩生活小事,我们看《新闻{专播)2005第5期lRADIo&TV到了一个养解人意,真诚率直的毛阿敏,看到了她在台下的另一面,在场的观念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艺术人生>这样的人物访谈节目,主要是通过访谈双方之间问与答的形式,向观众讲述被采访对象的性格特征,艺术成就,人生体验等等.因此,那些体现人物个性魅力的真实感人的场景,生活细节,常常是通过嘉宾自己的叙述展现出来的. 这时.需要主持人不仅能够通过已知的细节来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倾听,敏锐地发现和抓住契机进一步追问,将被采访者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挖掘出来."在采访对象面前提起你刚到手的有关逸事,对方往往不甘示弱而举出更好的有关事例来胜过你."这样,就可能得到更丰富,更动人的故事.当然,这要求主持人在访谈前,要对被采访者做深入了解,在录制现场和嘉宾交谈的过程中,要能够"听到发论句,预测后续句",及时抓住新冒出来的,有意味的话头,并能在瞬间调动自己的思维.对展开的话题发出进一步的,细致的或深层次的跟进式的问题,"往往是挖掘细节的简短插话,提示,质疑,抓住主要矛盾引对方做深入剖析,使之或真相大白或迎刃而解."(吴郁《主持人语言的艺术>)因为,前期的准备毕竟有限,嘉宾人生故事的来龙去脉,细技末节以及嘉宾心底的声音,全靠主持人现场的把握.三,直面敏感,人文关怀.将主题引向深入.有人说,因为我们正在追逐幸福,所以不免要触摸痛苦.的确,来《艺术人生》做客的嘉宾很多都是"有故事的"人,这故事中,有辛酸,有执着,有悔恨,有顿悟.《艺术人生》节目组一直本着"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这个宗旨,因此,是否去提及这些~--2事,如何触碰嘉宾内心最敏感的神经而又不给嘉宾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成了节目组非常在意的事情.当然,作为访谈节目,对于人物敏感话题如果处理得好,就会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说服力,尤其是嘉宾顿悟过后的感觉,诉说,会给每个在场的观众以启迪.朱军在节目中一直以宽容,理解,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嘉宾,他亲切自然的声音,娓娓道来的语速,就像和老朋友在家中小聚一样,话语中没有太多的修饰,没有太多的客套,只是用最关切的态度问老朋友那件事处理得怎么样了.你的心情还好吗?这是一种不让人反感的方式,这也是取得信任后,心与心的沟通.这种沟通使得嘉宾愿意向《艺术人生>的观众诉说衷肠,诉说~--2~,甚至自己的隐痛.朱军经常说这样的一句话:"艺术的较量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人品和人格的较量.我是真诚地提问,不是想挖人隐私,而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明星平民的一面,想让观众从他们的经历中,明白人生的一些道理."于是,朱军问到了吕丽萍的痛处——前夫张丰毅:问到了刘晓庆的婚姻观:也问到了英达的第一任妻子■第5期2一新闻传播和第二任妻子……嘉宾都坦诚相告,并颇有感触,他们在《艺术人生>的录制现场有机会梳理自己的过去,这时,他们不再是明星,他们回归到一个最真实最自然的人.当然,朱军对于敏感问题的处理也有自己的分寸.在做赵薇那期节目的时候,刚刚发生完"军旗事件",朱军在节目中没有提到一句有关"军旗事件"的内容.朱军说,"如果那个时候再提这件事的话.对一个年轻演员来讲就是一种伤害."所以《艺术人生>节目组最后送了赵薇一盏台灯,朱军说:"我希望你用这盏台灯照亮你眼前的一方天地.用它点亮你的心灵."朱军的善意让赵薇非常感动,同时也让所有的观众看到了《艺术人生>的爱和关怀.四,注入情感.关照嘉宾.共同感悟人生.这样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节目.这样一个表现爱的地方,就需要主持人是一个善于交流,有爱心,理解人,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人.而且,主持人要在节目中注入真实的情感,只有用心爱这个栏目,爱每一位嘉宾,用真实情感去倾听,去碰撞,才会真正被打动,也才会打动别人,也能让嘉宾说实话,吐真情,让观众随着节目的悲喜而感动,引发共鸣,应该说,朱军在节目中就非常投入,他随着节目的进程,随着嘉宾的叙述,在内心激荡真情,流露真情.在采访老艺术家秦怡老师的那期节目,正赶上秦怡老师过生日,编导们设置的结尾是给秦怡老师过生日,切蛋糕,当时朱军觉得这还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动和敬佩,于是他恳情秦怡允许他代表观众拥抱秦怡,许多人至今还为那个镜头而感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主持人,朱军在《艺术人生》的访谈中切切实实地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和真正的意义.的确,他时时感受着嘉宾的坚定目光和坚强的个性:大师级人物陈凯歌对黄土地的珍惜和爱;秦恰老人在和智障儿子相依为命的艰苦中仍能美丽地生活:常香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笑着谢幕……面对这样的嘉宾,朱军表现出来的对嘉宾的尊重,理解,平等和真诚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也是他主持了4年的《艺术人生》,对节目,对提问,对嘉宾,甚至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不仅如此,朱军还抱着探讨心理,求实心理和求新心理来关注嘉宾,自信而又真诚地和嘉宾一起总结人生经验,感悟人生道理.社会心理学表明:"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很多来《艺术人生》作客的嘉宾和朱军成了生活中的朋友,而香常玉老人生前则亲切地叫他:我那孩子啊!朱军就这样在访谈中用真诚这把钥匙把嘉宾的内心打开,而他也在访谈中收获着自己内心的成长.≮(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艺术人生:探讨人生真谛 感悟艺术精神概述

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论《艺术人生》栏目的情感再现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继《中国音乐电视》、《同一首歌》栏目以流畅娴熟的形式打动观众之后,又推出了清新怡然的文艺访谈节目《艺术人生》。
不同于严谨、理性、写实的新闻访谈,也有别于起伏、跌宕的经济论坛,《艺术人生》打造了感性、写意、怀旧的荧屏诗学风格。
新老艺术家走下缤纷的舞台,将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徐徐道来。
节目请观众进入演播室,大家敞开心扉,促膝交谈,坦荡地诉说人生的真实,营造了人们灵魂和情感交流的浓郁氛围,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艺术人生》利用媒介的再现特点演绎了人生的艺术里程和情感里程,用多种不同或对立的方式来建构节目的人文价值。
在表现什么和表现谁的选择方面,在如何再现人物和事情、时间和空间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开拓和尝试。
一、从《东西南北中》到《艺术人生》,电视文艺节目走出风光片框架,以艺术访谈形式塑造全新形象。
2000年12月22日晚九点,《艺术人生》第一期节目开播。
突破了《地方文艺》、《东西南北中》等节目的风光片模式,栏目邀请文艺界的明星,展现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荡气回肠的情感,传达了人生旅程中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哲理。
在节目播出整整四个年头的今天,已经有近两百多位文艺界明星走进了演播室。
从对一位明星的采访,到对《红楼梦》、《东方红》、《无间道》等剧组的成功访谈,创造了制作人员实现电视理想,节目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双赢效应。
《艺术人生》的宗旨是:拾起人生记忆的碎片,感怀人生难忘的瞬间,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嘉宾和观众在主持人理性的引导下释放情感,让感情自然地流露。
不同于普通的明星访谈,《艺术人生》更加着重文化内涵。
在演播室,明星和观众零距离接触,真实地记录了每一位名人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以及他们坚定的人生理念和艺术追求,还有那些伴随着他们辉煌人生的实实在在的情感和故事。
艺术家在生命过程中的感悟,让观众产生了共鸣。
他们还原为本质意义上的普通人,经历着普通人的痛苦、挫折、抗争和奋斗。
《艺术人生》与作文教学

个钟播放 。
、
利 用 《 术人生》 节 目, 艺
活 跃 作文 教 学 ,开 发 教 学 资 源的 背
景
哪些启示 ,提炼几个观点 ,培养学 生对栏 目中的人和事作多角度思考 的能力 。如观看 了 《 艺术人生——
长期 以来 ,作文教学是一个相
当封闭的系统 ,教师拘泥于教材和
既定的教学设计 ,把学生禁锢在小 小的课堂里 ,日复一 日地重复单调
我们学校开展 的 “ 运用现代教 育技术实现高 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 的研究 ”这个课题研究的 目标就是 要让教师在解放教学思想 ,改变教 学理念的基础上 ,努力研究改进传 统的 、不适应社会发展 的陈旧的课
一
选好使用时间。每月连堂使用 次 ,其余利用每星期二晚修前半 具体操作 流程是先 播放视频 ,
种学 习素材 、资源的利用率极 低 。
久而久之 ,学生学习的鲜活源头遭
提高作文构思 的深 广度。如观点 : 只要肯付出 ,就能将不可能的事变
为现实 。联想到其他事例 :司马迁 用了 1 8年 写 《 史记 》历尽 艰 辛 ;
静 、大气 、典雅”的风格赢得了广 大电视观众的青睐。它全新的文艺
智 育
广
角
基 于 上 述 的 考 虑 , 我 开 展 了
“艺术人生》与作文教学 ”的课题 《
研究 ,作 为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
生》与作文教学
番 禺市桥 第二 中学 何洪漫
现高 中语 文作 文有效教学 的研 究”
的子 课题 。
二 、 “ - 术 人 生 》 与 作 文 教 乙 Z ̄ ' - 学 ” 课题 研 究的 过 程
枯燥 的教学,却忽略了母语学习得
谈谈电视节目作文

谈谈电视节目作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丰富多彩。
各有千秋。
其中中央2台的《艺术人生》就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谈起《艺术人生》就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在人类的生活中,少不了艺术。
成长在艺术氛围里的人,活的是最有价值的。
《艺术人生》就是我的知音。
节目的主持人是朱军。
他很幽默。
我喜欢他的性格。
他主持的《艺术人生》都会请来一些比较有名的艺术家。
对他们生活的背景、艺术创作进行了解。
随着优雅的轻音乐,《艺术人生》栏目开始了。
每当这时,我们全家都会坐在电视机旁拭目以待。
爸爸、妈妈也爱好艺术。
他们屏息凝视,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环节。
朱军与艺术家谈的方面很多。
有时谈起他们的生活背景;有时谈起他们创作的过程;有时谈起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再有时谈起他们生前的往事但是,节目过程也经常闹出笑话来。
这时节目的背景音乐就会响起,使观众们捧腹大笑、高兴无比。
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笑声此起彼伏。
当然,谈起艺术家的往事时,都使得全场观众感动。
我们甚至感动得落泪。
自从看了《艺术人生》栏目,让我有了很多收获。
除了了解各个艺术家的情况以外,知道他们有今天这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
在掌声、鲜花、荣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心酸的过程。
还可以让我更深一步地知道艺术对人类的重要性。
可以说,艺术像似海洋无边无际;艺术像似微风无处不在;艺术像似我们的伙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艺术人生》。
篇二: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人们喜欢看电视,是因为这些电视节目太精彩了,比如说《动漫世界》,它放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动画片;比如说《百家讲坛》,它向人们讲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比如......我最喜欢的要属《希望英语》了。
《希望英语》十分精彩,它带领我们从好望角来到了美国,又从美国来到了最令人讨厌的十大动物排行榜,一起领略了家鼠的恼人与偷技。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有趣。
听着主持人赵音奇滔滔不绝的讲解,看着活宝师徒二人洋相百出的怪相,我时不时地都要来一个笑傲江湖。
《艺术人生》的文化解读

在电视 媒体 发展 的今 天 , 话 、 乐 节 目如雨 后 谈 娱
春 笋般大量 出现 。如法 炮制 的节 目终究 昙花一 现 , 迅 速地 消失 在观众 的视 野 里 ,而蕴 含着 深 厚文 化底 蕴
・
长 制家 庭公社 。这种 家 长制 家 庭公 社 是原 始 社会 父
系 氏族 阶段 的产 物 ,它作 为 原 始共 产 制 的基 层 单位 而存 在 。[ a l 代 开始 。 从周 由于宗法 制度 的完备 , 每 一 在 个 家庭 中 ,家 庭成 员 之 问 的互 相关 系 在礼 制 上 都有 明确 的规 定 。大权 操 于家 长之 手 , 男女 、 下 、 幼 之 上 长 间 尊卑 有序 , 遵其 位 , 得 僭 越 。礼 制要 求 子 女 恪 各 不 遵 孝道 , 父母 家长 绝 对 服 从 , 得 蓄 有私 人 财 产 , 对 不 即使 在 生活起 居 方 面 , 也受 到 许 多繁 琐 礼仪 的 束缚 。 从 汉 朝开 始 , 儒家 思想成 了封建 王朝 的正 统思 想 。西 汉 大儒 董 仲舒 根 据 孔 子 “ 君 、 臣 、 父 、 子 ” 君 臣 父 子 和 孟 子 “ 子 有 亲 、 臣有 义 、 妻 有 别 、 幼 有 序 、 父 君 夫 长 朋 友有信” 的学说 , 发展 出一 整 套 封 建 伦 理 道 德 。 就 这 是 所 谓 的“ 三纲 五 常 ” 。三 纲 , 指君 为 臣纲 , 为 子 即 父 纲 、 为妻 纲 ; 常 , 仁 、 、 、 、 。 夫 五 指 义 礼 智 信 用来 配 合 三 纲 。与 此同 时 , 门后学 依托 孔子 所作 的《 经 》 开 孔 孝 也 始 流 传 。“ ” 为封 建伦 理 中 “ 身 、 家 、 国 、 孝 作 修 齐 蕴 。文 章从 亲情 、 友情 、 情 的 绽 放 , 爱 深切 的人 文关 怀 , 体 记 忆 与 个 人 记 忆 的 揉 合 三 集
电视栏目评析——艺术人生

电视栏目评析——艺术人生电视栏目评析——艺术人生《艺术人生》于2000年12月12日开播,当时的中国电视正出现一股娱乐、游戏的综艺化潮流。
从上世纪90年代始,平民化的综艺节目取代了仪式化的文艺晚会,许多本土化的海外娱乐节目大受欢迎。
创办初期的《艺术人生》从形态上看像是一个有着亲和力的中型歌友会,虽然是“明星类访谈节目”的模式,但与纯粹的娱乐、游戏节目不同,节目一开始就强调了观众的情感参与,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属于观众向嘉宾倾诉或提问。
2002年,《艺术人生》的宣传词由2001年的“讲述明星的心路历程”改为“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这一宣传口号的变化,体现出创作人员制作节目思路的变化,也就是明确了“人生”比“明星”更加重要。
此时,栏目创办时就提出的“真善美”取向,更明确成为节目内容取舍的标准。
这一年栏目还提出“正直品质,极端制作”的制作标准,具体来讲就是在节目中融合先进的文化理念与前卫的制作手段。
此时策划环节在节目制作中得到强调,使栏目形态环节化,也形成了一些常规性手段使用,这样《艺术人生》成为了电视综艺类节目整合各种节目理念的代表性名牌栏目。
进入2003年,已经初步拥有品牌的《艺术人生》进入品牌提升期。
从节目内容上来看,《艺术人生》提出新的口号――“记录时代人物”。
这期间的《艺术人生》在节目中采用了多种新的制作手段,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规律,增加了“新闻热点”、“集体记忆”和“主题策划”的选题概念,对“温暖”系列等特别节目的重视也强化了栏目品牌。
到2004年,栏目已进入品牌成熟期。
对于央视名牌栏目而言,确定栏目定位既是根据市场和观众要求不断调整自身的过程,同时也要符合党和国家对宣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符合国家大台身份的栏目使命感的体现。
从2005年7月起,《艺术人生》的栏目定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大众性更侧重于导向性。
栏目成为“国家在文艺节目中的一个窗口”。
在选题上更侧重于“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是“为艺术家摇旗呐喊的一个阵地”。
有关艺术人生的观后感500字6篇

有关艺术人生的观后感500字6篇有关艺术人生的观后感500字1今晚闲来无事坐到电视机前,遥控一按进入了中央三套《艺术人生》的画面,唐国强、姜昆、郁均剑三位艺术家做客艺术人生映入我的眼帘。
可能是一种名人效应感染了我,我一下子被电视吸引住了,特别是他们的话题“人到中年”也把我融入其中,让我对人生有新的感悟。
人到中年,往往容易怀旧,这期的艺术人生就是从三位艺术家过去的经历来谈他们的艺术生涯的。
他们分别从他们的人生巅峰、人生低谷、人生转折谈了他们的所做、所思、所感。
他们的所做当然是令人感动的,但他们的所思所感更让人特别是时至中年的我有很大的感触。
他们谈到人生到巅峰的时候,感觉就是“怕”。
怕什么呢?姜昆怕没有更好的相声给大家带来欢笑,唐国强怕没有更出色的形象给大家带来美的感受,郁均剑怕因自然规律的影响无法将歌坛进行到底,他们的怕当然是缘于他们对艺术的更高追求。
同时他们谈到也人生处于低谷、人生转折的`时候,也产生了共鸣那就是要做明智的选择。
看完这期的《人到中年》的艺术人生,我关掉了电视,伏案凝思,那三位艺术家道出的人生哲理像岩浆一样从我的脑海中汹涌而出,款款流淌之中一篇观后随笔在我脑海中诞生。
时至中年,有人说男人是花,也有人说女人是花,我曾经为此幸福过,也曾为此感动过,感恩幸运之神的垂青,感谢命动之神的降临。
欣欣然之间我也沉思过。
不管是红牡丹、白牡丹、红玫瑰、白玫瑰,他们都有一个花期,随着时令的变迁和移动,它们将面临着凋谢和枯萎,更不用说那昙花了,更是“花无白日红”了。
怎样去渡过人生的“巅峰”期呢?乐不思蜀恐怕会使自己一落千丈,走向人生的低谷,使自己的人生发生巨大的转折,并且这时候又没有痛定思痛又没有对人全做明智的选择,那么你的人生轨道将会塌陷,从而倒致你的命运到老的时候不堪回首。
郁均剑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现在就是为七十岁、八十岁做准备的。
(原意是这样的)是啊,人到中年在感受辉煌的同时,还要对以后的路做出明智的决择,似不难实难,要迈出新的一步,这一步是不是能走好,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
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与《鲁豫有约》比较

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与《鲁豫有约》的比较——王强2005年第一期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在众多的电视节目当中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以其强大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眼球。
这其中有两档栏目令人刮目相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一一说出你的故事》和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
尽管两个栏目运作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但却都以鲜明的风格特征,吸引了广大受众本文将两者进行比较,以期得出某些有启发意义的东西。
一|、栏目的名称《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以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使人立刻感到这是一个十分具有个性化的节目.观众一听便知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谁。
而且“有约“两个字给人一种浪漫、温界的感觉.就好像是与自己的朋友约会即使没有看过这个栏目也会猜到这会是一个具有私人聊天风格的节目.依此推下去,这个栏目的形式、地点也一定是具有私密性质的。
由《鲁豫有约》的名字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凤凰卫视在香港那样的环境下为了适应市场的特点,为在竞争中生存所采取的明星制的策略。
这档节目是凤凰台为鲁豫f身定做的,充分尊重了她的个性特点同时也为她提供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的条件。
事实证明这种创意是成功的。
再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
单从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气的节目。
“艺术’‘和“人生“这两个词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宽泛的,以致于我们不能直接从这个命名中说清楚节目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却隐约能够感到一种“力”的存在.是一种崇高、凝重的气韵在我们内心缭绕。
这个名字充分体现出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大台的大家风范。
从这一点上说,《艺术人生》具备了为国家大台支撑门面的潜在能力。
如果说《鲁豫有约》是一块青翠安详的绿地,那么《艺术人生》则可以称得上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原。
二、主持人自身的特点与节目的关系陈鲁豫大学时所读的专业是国际新闻。
5年的专业学习加上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艺苑风景线》的经历为她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采访功底和大方、纯朴的主持风格。
《艺术人生》节目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嘉宾,能够更好地 反映艺术界的多样性和特点,吸引更 多观众关注。
节目创新
引入互动环节
在节目中增加观众互动环节,如现场 提问、线上投票等,提高观众参与度 和节目互动性。
创新节目形式
尝试新的节目形式,如主题性访谈、 跨界合作等,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提 高节目收视率。
05
结论
观众反馈
1 2 3
观众参与度高
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积极参与互动,如 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观点、分享感受等。
观众满意度高
大多数观众对节目持正面评价,认为节目内容丰 富、制作精良,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 高。
观众支持度高
许多观众表示支持节目的理念和宗旨,愿意为艺 术事业贡献力量,如购买艺术品、支持艺术家等。
深度挖掘嘉宾故事
在访谈中,应深入挖掘嘉宾的艺术经历、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个 人生活,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嘉宾的艺术人生。
增加专业性
邀请艺术领域的专家参与访谈,从专业角度解读嘉宾的艺术作品 和成就,提高节目的知识性和权威性。
嘉宾多样性
扩大嘉宾范围
邀请来自不同艺术领域、不同背景和 经历的嘉宾参与节目,使节目内容更 加丰富多样。
访谈过程
深入挖掘
艺术人生节目的访谈过程深入挖 掘嘉宾的艺术历程、心路历程和 生活感悟,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
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互动交流
访谈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鼓励嘉 宾与主持人以及观众之间的互动, 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观赏性。
情感表达
访谈过程中注重情感表达,让观众 感受到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追求,以及他们的人生智慧和价值 观。
节目特色
深度访谈
节目注重对艺术家的深度访谈 ,挖掘他们背后的故事和心路 历程,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 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以《艺术人生》为例看谈话类栏目主持人的传播角色错位

最 著 名 的 演 艺 明 星 , 话 与 表 演 实交 流 , 用 全 新 电视 传 播 理 念 塑 造 周 末 名 牌 栏 目 , 造 中 央 运 创 电视 台综 艺 节 目收视 新 热 点 。 — — ” 从 最 初 的 3 分 钟 探 索 期 —— 真 实 记 录 明 星心 路 历 程 , 0 到 5 分 钟 发 展 期 — — 正 直 品 质 , 端 制 作 , 至 现 在 的 品牌 O 极 以
期 — — 记 录 时代 人 物 。 十年 来 , 艺 术 人 生 》 终 保 持 其 乎 稳 《 始
大气 的 栏 目风 格 和 平 民化 、 性 化 的 传 播 视 角 , 主 流 价 值 人 将
观 渗 透 到 每 一 期 节 目中 。 与栏 目风格 相 契 合 , 持 人 朱 军 也 主 始 终 保 持 着 其 朴 实 、 含 感 情 的 主持 风 格 。但 十 年 来 , 富 即使 是 《 术 人 生》 头 正 劲 的时 候 , 朱 军 下课 ” 艺 风 “ 的呼 声 也 是 此 起 彼 伏 , 多 人 质 疑 :朱 军 老 矣 , 很 “ 尚能 饭 否 ” 当 然 , 多 这 些 ? 很
二 、 主持 人 多 重传 播 角 色 的 清醒 认 知 对
1与 嘉 宾 的 相 互 理 解 . 在 消 费 时 代 的大 众 传 播 语 境 下 , 艺 术 人 生 》 目的 独 特 《 栏 定 位 使 其 有 别 于 《 乐 现 场 》 纯 娱 乐 性 栏 目, 更 侧 重从 人 娱 等 它 生 经 历 和 精 神 层 次 上 将 明星 的 独 特 经 历 展 示 给 观 众 并 唤起 观 众 共 鸣 , 句 话 说 , 的传 播 目的 已不 单 纯 是 传 递 某 明 星 换 它
又 接 拍 了 什 么 新 剧 、 感 上 又 有 什 么新 动 向等 客 观信 息 , 情 而 是 力 图 用 精 神 产 品 感 动 观 众 , 众 对 节 目的期 待 也 不 是停 留 观 明 而 声 音 都 是 抓 住 了朱 军 在 节 目中 所 犯 的一 些 常 识 性 的 小 错 误 在 明 星 的 婚 恋 、 星 的新 动 向 等 自然 信 息 , 是 希 望 看 到 走 来 说 的 , 如果 我们 深 入 分 析 , 会 发 现 , 些 常 识 性 的错 误 下 荧 屏 的 明 星 们 的 谈 吐 气 质 以及 人 生 态 度 , 样 的栏 目定 位 但 就 这 这 根 源 其 实 是 来 自于 他 对 传 播 角 色 和传 播 地 位 的 错 误 解 读 。 就 要 求 主 持 人 不 仅 是 信 息 的 搜 集 者 和 道 具 的使 用 者 , 而是 有 相 当 的 人 生 体 验 , 以与 明 星 们 尤 其 是 大 师们 产 生 思 想 交 可
谈CCTV《艺术人生》栏目

谈CCTV《艺术人生》栏目摘要cctv《艺术人生》栏目,经过几年艰辛的打拼,以其鲜明的个性、颇具亲和力的面孔而成为近年来全国电视文艺星空中最为成功、璀璨的星座。
它的持续走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艺术人生》栏目;电视媒介;启示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05—02电视,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在追求经济效益、注重节目收视率的今天,阳春白雪的电视文艺节目,常常面临门前冷落的尴尬。
而游戏、选秀、博采等娱乐节目却日渐火爆。
传统文化如何传播,精英文化如何拓展,健康向上、有品位的文艺节目如何领唱,成了近年来电视文艺界寻找突破的瓶颈。
cctv《艺术人生》栏目,用智慧解析明星,用真诚拉近了受众,对电视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具有典范意义的艺术标本。
1 电视栏目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广泛的收视群,思想内容定位得雅俗共赏要做到雅俗共赏,首先取决于节目所要表现的主体,看主体是否具有感召力、亲和力和个人魅力;他们自身是否有亮点、有才情、有内涵。
《艺术人生》所聚焦的群体,要么是演艺界成就非凡的明星,要么是艺术界颇有建树的精英,他们的知名度如雷贯耳,他们的艺术成就令人赞叹。
这个群体,最能激起大众的好奇心,也最能牵引众人的视线。
跟普通人相比,这些人的人生无疑更多彩、更丰富、更曲折、更富戏剧性。
人生的起伏,使他们的故事耐人寻味;命运的大悲大喜,从他们的故事中更能提升出有益于社会进步的精神品格。
所以,关注他们,解析他们,更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价值。
《艺术人生》中所选择的那些公众人物,大多数都具有健全的社会人格、卓越的艺术才能、时尚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个人情操。
既有精英、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又有大众、边缘文化的代言人,这一群体丰富多彩、错落有致的文化背景,为《艺术人生》奠定了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广泛的群众基础。
多年的实践证明,《艺术人生》既吸引了看热闹的人,也能留住看门道的人。
通过该栏目,使狂热的追星族近距离领略了明星的风釆;艺术的同道者受到了鼓舞、得到了教益、获得了启迪;知识界、文艺界的精英们也可以一起探讨、回味和思考了。
从《艺术人生》看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成功要素

从《艺术人生》看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成功要素
李薇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22
【摘要】<艺术人生>从2000年在央视创办至今,已走过了一段日趋成熟的道路,成为目前央视乃至全国电视节目收视最好的谈话类节目之一.因此,深入分析<艺术人生>的独特表现和内容特点,进而找寻其成功奥秘,可以从一个侧面把握情感类节目的创作和发展规律,给同类电视栏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总页数】1页(P578)
【作者】李薇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广播电视与新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艺术人生》看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成功要素 [J], 孙建斌;
2.从《艺术人生》看明星类谈话节目的特点 [J], 孙宏博
3.从《艺术人生》看谈话类节目的美学追求 [J], 蔡琳璐
4.感性叙事与美誉缺失——看情感类谈话节目 [J],
5.对比国内谈话节目简析韩国谈话类节目《膝盖道士》的成功要素 [J], 叶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
————浅析电视栏目《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一档谈话类节目。
作为一档高品味的谈话节目,从创办至今,它凭借温馨、温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在观众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全国各大电视台的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但是《艺术人生》一直在“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使广大的电视观众获益良多,成为中国电视界的一个经典个案。
我认为,《艺术人生》的成功不外乎下面几个因素:
第一,明星嘉宾的选择。
在访谈类节目中,嘉宾的选择十分重要。
嘉宾的定位决定了一档栏目的特色。
《艺术人生》所邀请的嘉宾都是文艺界的知名人士,这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首要因素。
明星效应是收视率的重要保障。
观众通过《艺术人生》可以看到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成长过程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另外,这些明星嘉宾都是经历丰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
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坎坷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人生感悟都会给观众有价值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观众的认知欲。
所以,收看《艺术人生》的观众都可以从明星嘉宾那里了解到一定的历史知识,从嘉宾的生活经历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第二,独特的主持风格。
主持人是谈话类节目的灵魂和核心。
主持人控制着节目的整个节奏,谈话节目的风格与成败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与魅力。
《艺术人生》的成功离不开朱军扎实的主持功底和儒雅、温和、机智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
在与嘉宾交谈时,朱军真诚、平实、善倾听,极具亲和力。
这种独特的风格容易营造出平等的交流平台。
嘉宾在这种真诚的氛围中,感觉到这个栏目不以发掘明星的隐私为乐趣,而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和他们聊人生、聊感悟,意识到这是一个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
在对嘉宾进行提问时,朱军的提问随意自然而且恰到好处,他对嘉宾的谈话总是满怀兴趣地倾听,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能根据现场气氛灵活机动地把话题引向深入,控制谈话走向。
第三,讲究的表现形式。
《艺术人生》的结构也很有特色,每一期节目都能根据不同嘉宾的个性特点、不同的话题,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谈话内容,逐幕构建故事,使故事的叙述总是处于上升和前进状态,最后在高潮中结束。
《艺术人生》也擅长用特别的道具来引领谈话内容,用意外的“礼物”来制造悬念,营造谈话氛围。
另外,栏目在形式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包装内容,如设置现场乐队就可以根据谈话的节奏和进展予以不同性质的音乐伴奏,以渲染现场气氛;为了强化舞台背景,栏目组常常以被访者的生平剧照、童年影像以及将被纳入谈话议题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照片或资料作为舞台背景装饰,所有的这些设置都会使节目本身增加更多的可视性。
综上所述,《艺术人生》不论是在嘉宾选择,还是在主持风格、栏目的表现形式上,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在一个又一个既好看又真诚的情感故事的交流中,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审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