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经营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经营现状及对策

2013年06月21日10:11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9期上作者:马晓亚陆学斌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24

提要: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不仅可以缓解国内市场竞争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海外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减少交易成本。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诸多问题,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很难跨出国门,因此从理论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策略

一、前言

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中小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已占全国的60%和40%,吸纳劳动力1.1亿,占全国工业部门的73%,创造的新增就业机会比例高达80%,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贡献率也在60%以上,在目前中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中,6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投资的。中小企业已成为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稳定运行、保障就业的前提和条件。

二、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特点分析。从投资规模看,中国中小企业境外平均投资规模较小。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为例,浙江省境外投资平均规模小,中方独资的平均投资规模仅为9.67万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260万美元的规模。

从投资的区位选择上看,境外企业主要分布在少数发达国家、周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俄罗斯东欧国家。其中,贸易型境外投资机构重点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欧日;生产型境外投资机构重点集中在周边国家,如东南亚;研究与开发境外投资机构重点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

从行业选择上看,企业以贸易机构进行境外投资居多,其次为工业性项目。总体趋势是经营行业覆盖面逐步拓宽。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已从贸易和餐饮逐渐发展到渔业、能源、纺织服装、商业零售等多方位的经营活动。

从投资方式上看,大多数企业采用新建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对于目前国际直接投资中广泛采用的收购、兼并方式,中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有所尝试。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兼并、收购方式不熟悉,缺乏国际并购的经验;另一方面新建独资方式可以避免新旧管理制度的冲突与摩擦,而合资方式则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并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销售网络。

(二)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相对技术优势。我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很多领域缺乏现代尖端技术,但却拥有不少“适用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有广泛的适应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技术可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找到广阔市场。我国根据自己的特点消化吸收地引进技术,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并且价格也较低,易被发展中国家接受。

(2)相对区位优势。首先,周边国家较多,且多数经济正在迅速崛起,我国与其均有着长期广泛的对外联系;其次,我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靠种族纽带,我国企业可以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再次,因为经济、技术、环境的相似性,我国企业在海外就地取材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生产商品或服务成本较低。

(3)内部化优势。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资源有限,其内部规模经济性并不明显。但各中小企业如果组成“企业群”,进行“集群式”对外投资,就可充分共享经营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另外,中小企业决策简单而富有效率,能够更灵活、及时做出有利的反应。中小企业内部的环节较少,更易于管理者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

(4)市场营销优势。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它又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更快地反应市场等优势。另外,在产品的开发方面愿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5)特色产品优势。经营凝聚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是海外投资企业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一些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如中式菜、中药、丝绸等,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并具有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等特性。加之中小企业在开发这些特色产品方面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因此在这方面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劣势

(1)抗风险能力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不很充足,在对外投资中抵抗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比较低。特别是对非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风险,如政治风险、战争风险、国有化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几乎没有任何防范承受的能力。

(2)国际竞争力较低。要进行跨国经营,需要有高竞争力的企业,但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下。不少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缺乏名牌产品,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凝聚力不甚强。

(3)跨国经营人才短缺。跨国经营是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中小企业这方面的人才少,且整体素质也不高。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要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有效地规避劣势,发挥优势,适应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也可与国外跨国公司结成战略性联盟,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的一环,在合作中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从而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损失。

(4)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只有大企业才具备成为跨国公司的条件,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克服国际化障碍的能力,这就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强烈的内向性,很少具有国际化经营的意识。

(5)宏观对外政策的制约。在我国现有的对外贸易体制下,使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价值链中多了一些环节,产品的价格等优势受到影响,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此外,在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项目审批程序、融资条件等方面,现行的宏观政策也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要求,进一步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6)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遭遇到新的问题。虽然知识经济可以使中小企业小而强,并使得它们可以在国际市场中进行竞争,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缺乏知识创新的能力,反而使它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获得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我国的中小企业缺少资金购买和建立信息通讯系统以及进行必要的人员培训,这使得它们在这方面落后于国外的企业和国内的大企业,对它们的国际化经营战略非常不利。

三、应对策略

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提高我国中小型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应采取以下积极措施:

(一)企业应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如技术、专利、生产技能、互补性知识等。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根据我国国情,要发挥中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特殊作用,关键是要形成一个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二)着重引进和培养跨国经营专业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获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要在企业内部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通过内部员工的国外培训、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吸纳海外学子等多种渠道吸引人才。要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善于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情况,进一步将我国中小企业推向世界,实施跨国经营。

(三)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中小企业的技改投入,形成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中小企业的新优势。加强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引导有一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的中小企业加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行列,从整体上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

(四)重视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对于塑造品牌等需要长期投入的经营活动更是很少从事,只能选择为国外品牌代工。而自身能力的不足又使中国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无法实现差异化,只能继续采取低成本竞争策略。透过“中国制造危机”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出口产品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五)完善金融支持的辅助系统,形成跨国经营融资网络。为我国中小型跨国公司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就要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优惠。国家要提供各种政策,扶持企业的跨国经营。对于跨国经营的企业给予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在境内外获得国际化发展所需的资金。企业要善于利用“杠杆经营”的法宝,利用多种融资渠道,以减少投入成本和融资成本,提高收益。建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