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要素投入品市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一、名词解释:1.边际产品2.边际产品价值3.边际收益产品4.平均要素成本5.边际要素成本6.引致需求二、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价格是( )。

A.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服务的代价B.购买生产要素本身(源泉)所需要支付的代价C.固定不变的D.A 或B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

A.派生的需求B.联合的需求C.最终产品的需求D.A、B 两者3.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获得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 A.a a P MP =b b P MP B.P ×=MC ×,且MC ×上升 C.a a P MP =b b P MP =X MC 1 D. a a P MP =b b P MP =X MC 1=XP 1 4.若某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经营,其生产要素中唯有A 是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A 要素的需求曲线可由以下何者推出( )。

A.MP 曲线B.MFC 曲线C.VMP 曲线D.MRP 曲线5.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A.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C.要素参加的生产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都是6.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7.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B、C 三种生产要素,当A 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

A.在技术条件及B 和C 投入量不变时先增后降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 和C 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C.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D.A 和B8.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厂商对某一生产要素A 的需求曲线,可以由该生产要素A 的( )曲线表示。

A.VMPB.MRPC.MFCD.以上都不是9. 一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购买劳动,但他垄断了市场产品的销售,当产量为60时,他获得了最大的利润,他面临的需求曲线函数为P=200-Q,工资率为1200元。

第八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一. 判断题1 如果一个竞争性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

( )2净现值是项目未来收益之现值与机会成本之差,净现值为正意味着投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为负意味着投资收益小于机会成本。

()3 垄断厂商雇佣的工人获得与他们要素边际产值相同的工资率,因此他们获得的工资也与他们对产出的贡献的价值相等。

()4 如果男女工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力,那么不会有厂商以不同的工资率雇佣他们,因为以低工资工人取代高工资工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5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6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利润最大化要素使用原则是要素价格等于要素边际产值:7 如果一个厂商使用唯一可变要素劳动与不变要素一起生产产品,如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该厂商均衡状态下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它必然是亏损的?()8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产品的供给具有相同的特点。

()9 森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不是生产要素。

()11 若某商品是A、B、C三种要素的产物,在保持A和B不变的前提下,增加1单位A使产量增加了2个单位,那么这2单位产量是这1单位A生产出来的。

()1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3 假如用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向移动。

()14 假如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15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体工人的平均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16 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就可得到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也可以如此直接求得。

()17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倾斜3的。

()18 工资的变化会带来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4要素投入品市场

第4要素投入品市场
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将选择使得劳动的 边际收益产出等于工资率的劳动数量
w*
SL
为什么不雇用比L*更多或更少的工人
MRPL = DL
L*
劳动的数量
只有一种投入品可变时 对要素投入品的需求
劳动市场供给相对于劳动需求而增加时( 婴儿潮出生的人或妇女进入劳动市场 ), 劳动剩余就会出现,工资率可能会下降
问题
竞争性要素市场
比较投入品市场和产出品市场
在两个市场上, 投入品和产出品的最优选择 都发生在MR = MC处 MR 来自产出品的销售 MC 来自投入品的购买
3.几种投入品可变时对一种 投入品的需求
此时,雇佣问题变得复杂。因为一种投入品价 格的变化会改变其他投入品的需求。设定:
使用两种可变投入品生产农场设备: 劳动 装配线机器
C
A
B
Q
0
8
12
16
20
24
闲暇时数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例如:大学生在暑期打工以赚取学年生 活费的情况。
又如:大学老师讲课。
一个和两个赚钱者家庭的劳动供给
妇女占劳动力的比重
1950: 29% 1999: 60%
劳动供给弹性 (工作小时)
组别
户主的工作小时 与户主工资的 相关度
这种情况是怎样影响劳动的需求量的?
劳动供给的移动
劳动的价格
w1 w2
L1
L2
S1 S2 MRPL = DL
劳动的数量
比较投入品市场和产出品市场
MRP L (MPL )( MR)
使得利润最大化的数 工将 人满足
MRP L w (MPL )( MR) w MR w MPL w MPL 一单单位产出的成本

(2024版)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2024版)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50140035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2.课程性质:必修3.适用专业:经济学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5.首选教材: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选教材: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1]、高山晟著,刘振亚译,《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Hal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sixth edition,W.W.Norton & Co., 2005;[4]、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3版·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译,《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曼斯费尔德著,黄险峰等译,《微观经济学》(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平时表现(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表现占30%)7.教学环境:要具备必要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和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是迈进经济学殿堂的重要阶梯。

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可经证伪的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更趋近于自然科学,因而是一门更为“科学”的社会科学。

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第8章(微观第8章)

西方经济学第8章(微观第8章)

西方经济学第8章(微观第8章)一、问答题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答:(1)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

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2)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

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的延伸和发展。

(3)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答:(1)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2)在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

因此,一般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成本等于边际要素价格。

(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

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4)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价格。

(5)在买方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3.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答:(1)在西方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与被假定为是任何厂商的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因此,无论是产量的决定还是要素使用量的决定,遵守的都是同一个利润最大化原则。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4章-投入要素市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4章-投入要素市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4章 投入要素市场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为什么当厂商在产品市场具有垄断势力时,它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比厂商是竞争性生产时弹性小?答:厂商在产品市场具有垄断势力时,它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比厂商是竞争性生产时弹性小,其原因在于:(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是由劳动的边际收入产出L MRP 决定的。

L MRP 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劳动力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L MP )与边际收益(MR )的乘积,即·L L MRP MP MR =。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曲线具有完全弹性并且等于价格P ,故·L L MRP MP P =。

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弹性较小。

通过边际收入产出L MRP 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当厂商在产出品市场具有垄断势力时,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比厂商是竞争性生产时弹性小。

2.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可能是向后弯曲的?答:劳动供给曲线是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假设劳动的供给只取决于工资,则劳动供给曲线可用图14-4表示。

此图是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这是因为,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所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

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工资上涨对劳动供给的吸引是有限的。

当工资涨到足够高(例如0W )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不会继续增加,反而会减少,如当工资从0W 提高到1W 时,劳动供给则从0L 减少到1L 。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八章要素市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 、派生需求B 、引致需求C 、联合需求D 、以上均正确2、 生产要素的价格是()A 、固左不变的B 、购买生产要素本身所需支付的代价C 、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服务的代价D 、取决于厂商的看法 3、 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有()A 、农民拥有的土地B 、企业家的才能C 、在柜台上销售的产品——服装D 、煤矿工人采煤时所付出的低廉的劳动4、 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某厂商仅用要素L 去生产产品,则该厂商对要素L 的需求曲线与下而哪条曲线重合?()A 、VMP L 曲线B 、血\曲线C 、曲线D 、以上都不是5、 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A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收益MR 递减B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疑MP 递减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 、A 和B6、 一个行业全体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相比()A 、前者与后者重合B 、前者比后者陡峭C 、前者比后者平坦D 、无法确泄7、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A 、前者与后者重合B 、前者比后者陡嵋C 、前者比后者平坦D 、无法确左8、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重合的水平线。

A 、MRP 曲线B 、MFC 曲线C 、MP 曲线D 、VMP 曲线9、 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时,那么( 〉A 、存在买方剥削B 、存在卖方剥削C 、既存在买方剥削又存在卖方剥削D 、以上均为不正确 10、 劳动要素的供给曲线所表示的工资和劳动的供给量的关系()A 、是根据收入最大化推导出来的B 、是根据效用最大化推导出来的C 、是根据利润最大化推导出来的D 、是因为工资和劳动供给量总是正相关的11、 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能确忌12、 某工人在工资为每小时10元的时候每周挣100元,每小时20元的时候每周挣600元,由此可判能( )。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十四章要素投入品市场ppt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十四章要素投入品市场ppt

SL = AE A
总支出是矩形 0w* AL*
B
0
Chapter 1
DL = MRPL 经济租是 ABW*
L*
工人数
37
经济租
问题
如果SL 具有完全弹性或完全没有 弹性 ,经济租是多少?
Chapter 1
38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土地: 供给完全无弹性
当供给完全无弹性时,土地的市 场价格就由它与需求曲线的交点 决定。
Chapter 1
10
劳动市场上一家厂商的雇佣情况(资本固定时)

在一个竞争性劳动市场上,厂商面临
动 的
完全有弹性的劳动供给SL,
价 因此能够以工资率 w*雇用任何数量的工人

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将在劳动的
边际收入产出与工资率
相等的那一点上,雇用
L*单位的劳动。
w*
SL
为什么不雇用比 L* 更多或更少的劳动。
wC 15
MR = MC
10
雇用25 个工人
5
w = 19美元/小时
ME SL = (AE)
1980 年,占到 大约 40%。
Chapter 1
45
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就像投入品的购买者可以有买方垄断势 力一样,投入品的销售者也可以有卖方 垄断势力。
在要素市场上,卖方垄断势力的最重要 的例子是工会。
Chapter 1
46
劳动卖方的垄断势力

当工会是垄断者时,它在购买者

的劳动需求曲线上的点中进行选择。
Chapter 1
.026 .106 .011 -.078 .007 -.002 -.107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边际要素成本是厂商增加1单位生产要素所 增加的成本,用MFC表示,即:
MFXCddXC
4.厂商利润最大化确定最佳要素使用量的原则: MRPX= MFCX
❖ 完全竞争条件下MRPX与VMPX 重合,MFCX
即要素价格PX,则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利润
最大化确定最佳要素使用量的原则: VMPX
= PX
❖ 假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其价格是
E1 E0
O
L
L0 L1
2)减少对劳动的供给
导致的结果:工资上升,就业水平下降。
W
减少劳动供给的方法:
DS S 10
•强制退休;
•禁止使用童工;
W1 W0
E1E0
•限制移民;
O
L
L1 L0
•减少工作时间。
3)最低工资法
•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将工 资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可能会出现失业。W D S
PL
(a) VMPL1 dm
VMPL2 PL1
a
PL (b) D
A
PL2 O
b b1
B
D
l1 l2 l2’ L O
L1
L2
L
劳动的个别需求曲线及市场需求曲线
第六节 卖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 卖方垄断:产品市场完全垄
断;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P
❖ 1、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
❖ 2、边际要素成本MFC
边际收益产品(MRPX)
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厂商每增加1单位要素投 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用公式表 示,即
MXR d dP X R d dX Q d dQ R M X P MR
要素的的边际产品MPx,一 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八章 劳动市场【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八章 劳动市场【圣才出品】


L w Aw , A 为一正常数。则该厂商使用劳动力的边际成本( )。
A.等于工资率
B.是工资率的两倍
C.是工资率的一半
D.大于工资率小于工资率的两倍
【答案】B
【解析】由
L w
Aw 即
w
L A
可知雇佣劳动力的成本为 C
L A
L
,求导数即得:使用
劳动力的边际成本
MC
2L A
2w
。因此厂商使用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为工资率的
二、判断题
1.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高工人边际产量的技术进步将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

W P
MPL ,其中 MPL
是工人的边际产量。如果技术进步提
高了工人的边际产量 MPL ,那么将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
2.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必然引起失业。( )
图 8-2 最低工资在买方垄断的劳动市场的影响
3 /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5.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
倾斜的。( )
【答案】T
【解析】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满足: MPX MRX wX ,即使劳动的边际产量是既定
1 /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图 8-1 边际产量曲线 出现边际产量递减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不变投入和可变投 入的组合比例变得越来越不合理。当可变投入较少的时候,不变投入显得相对较多,此时 增加可变投入可以使要素组合比例趋向合理,从而提高产量的增加;而当这个组合比例达 到最有效率的那一点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就使可变投入相对不变投入来说显得太多,从 而使产出的增加量递减。

第8章-生产要素理论(总论)

第8章-生产要素理论(总论)

生产要素 收入形式
劳动
工资
Labor
土地
Wage
地租
Land
资本
Rent
利息
Capital
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ship
Interest
利润
Profit
要素所有者
劳动者
Laborer
土地所有者
Landowner
资本家
Capitalist
企业家
Entrepreneur
二、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论
——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其供给与需求 决定,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仅决定 生产要素的需求。
四、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一
般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
共同需求[Joint Demand]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同时对
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dL dQ dL
边际要素成本 [Marginal Factor cost , MFC]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增
加的成本。
平均要素成本 [Average Factor cost , AFC] ——平均每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成
本。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Average Revenue Product , ARP] ——平均每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带
来的收益。
ARP=APAR
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
厂商的成本取决于产量 C=C(Q) 产量取决于要素数量 Q=Q(L)
成本看作要素的复合函数
C=C[Q(L)]
则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 dC dC • dQ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8章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8章
• 纯公共物品是绝对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的 物品,例如,人们共同享有的国防安全服 务,便是典型的纯公共物品例证。
• 准公共物品是有条件地不能排除其他人消 费的物品,即人们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 消费的公共物品。例如,对道路、公共图 书馆、电视广播、公园等需要支付一定费 用方可享用,故可称之为准公共物品。
2021/10/10
9
第一节 作为市场失灵因素的垄断
图8-2 自然垄断的监管
2021/10/10
10
第一节 作为市场失灵因素的垄断
反托拉斯法
• 政府反对垄断,为此制定了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 法。各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 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在美国,实行反托拉斯法 的目的是抑制反竞争的垄断趋势。反托拉斯法遵 循这样两个途径:
2021/10/10
12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 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 公共资源
2021/10/10
13
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 私人物品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竞争性,增加 私人物品的供给便包含增加生产的物品的边际成 本;二是排他性,消费者一旦在市场上购买了私 人物品,他便获得了独享该物品的权力,他不会 和其他人共享这种物品。
– 市场的不完全性,即存在垄断因素; – 公共物品; – 外部性; – 信息不完全。 –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运行也会造成两极分化,即出现
所谓“富裕中的贫困”现象。这被看成是市场调解弊 端意义上的市场失灵。
2021/10/10
5
第一节 作为市场失灵因素的垄断
图8-1 垄断和低效率
2021/10/10

第八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一. 判断题1 如果一个竞争性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

( ) 2净现值是项目未来收益之现值与机会成本之差,净现值为正意味着投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为负意味着投资收益小于机会成本。

()3 垄断厂商雇佣的工人获得与他们要素边际产值相同的工资率,因此他们获得的工资也与他们对产出的贡献的价值相等。

()4 如果男女工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力,那么不会有厂商以不同的工资率雇佣他们,因为以低工资工人取代高工资工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5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6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利润最大化要素使用原则是要素价格等于要素边际产值:()7 如果一个厂商使用唯一可变要素劳动与不变要素一起生产产品,如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该厂商均衡状态下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它必然是亏损的?()8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产品的供给具有相同的特点。

()9 森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不是生产要素。

()11 若某商品是A、B、C三种要素的产物,在保持A和B不变的前提下,增加1单位A使产量增加了2个单位,那么这2单位产量是这1单位A生产出来的。

()1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3 假如用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向移动。

()14 假如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15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体工人的平均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16 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就可得到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也可以如此直接求得。

()17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倾斜的。

()18 工资的变化会带来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一、名称解释1、引致需求;2、边际收益产品;3、边际产品价值;4、边际要素成本;5、经济租6. 洛伦兹曲线;7. 基尼系数二、单项选择1、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A、B、C三种生产要素,当A的投入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继续量需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A. 在B和C的数量以及技术不变时下降; B. 在技术不变但是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C.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D. 以上都不对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相比较,有 ( )。

A.前者比后者陡直B.后者比前者陡直C.两者一样D.上述说法都不对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4、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土地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D 以上全不对。

7、工资率的上升会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A.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同样多的收入;B.用较长的时间得到同样多的收入;C.要求用收入替代闲暇; D.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8、假设某个歌唱家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它职业,最多只能得到8万元。

那么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租为( )。

A.8万; B;6万; C. 2万; D.不可确定。

9.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只增加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而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下降,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 ) A.收益递增 C.收益递减成本不变10、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投入要素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1/2时获得了最大的利润,那么,商品的价格一定是()A.2.5元B.10元C.1元D.0.1元11.在要素市场上不是完全竞争假定的是()A.生产中用的要素都是同质的B.有许多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C.所有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拥有充分信息D.不考虑要素的运输和配置成本 12.边际产品价值能够预测出()的增加A.一单位额外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B.一单位额外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C.一单位额外产量所带来的单位收益D.一单位额外劳动力所带来的总收益13.拥有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的厂商是()。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8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8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的生产活动,属于一种生存经济。
另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受制于自然因素,是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气候、环境、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于生
产条件改进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贫困
2、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1.乡村土地市场
乡村土地市场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土地流通中发生的所有经济关
(1)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人口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集
聚,推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产业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为满足人口城市化带来的多样化产品
需求,需要发展更高效的城市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产
业承载力。
(3)地域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实现途径。这主要是指城市边缘地区,如城
3.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
在市场需求迅速变化的情况下,不成功的企业将解聘劳动力,而成功
的企业将会扩大雇用劳动力。这意味着,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
程,为失败或倒闭的企业的劳动力向正迅速发展的企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第一节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4.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
现实世界中,劳动力技能水平与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之间并非总是匹配
的,如果出现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匹配现象,那么企业要支付很高的培训成
本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因此,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程,
可以实现劳动力与企业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匹配,进而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地理上的相互接近使得人们相互交换知识和技术变得更加容易,这是
结果,最终使这两个城市的就业人口和效用水平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种情况可以用效用曲线来解释。小城市的效用曲线具有正斜率,这

第8章_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8章_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要素市场上的完全竞争
dC〔 L 〕 ———— = W
dL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
在图形上表现为从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水平出 发的一条水平直线。
W0
例如:劳动的价格为50元/天
O
L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
注意: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与产品的边际成本MC的区别: 产品的边际成本MC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是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A
●B
W0 W1
VMP = MP ·P= d
0
L2 L0 L1
L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单一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但两者含义不同: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L表示要素使用量; 要素需求曲线:L表示最优要素需求量〔W,L〕的组合。
应当指出的是:
MP 〔 L 〕 ×P = W, 即:VMP = W
VMP
MP
O
L
MP VMP
厂商的边际产品 MP 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
VMP〔L〕 MP〔L〕
VMP MP P
L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单独增加或减少其产量都不会影响产品价格P。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VMP〔L〕与边际产品曲线 MP〔L〕同样向右下方倾斜。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假设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经行业调整后的要素需求曲线分别为:
d1、d2、d3… dn,则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为:
D=∑dm
特别情况,假定所有n个厂商的情况完全相同,
即:d1=d2=d3=…=dn时,则市场需求曲线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8
5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s
• Characteristics
1) Large number of sellers of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2) Large number of buyers of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Chapter 8
4
分配论概述
引致需求:
• 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但这一需求 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发的。
• 或: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 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或“引致”的需 求。
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 共同性: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 相互依赖的需求。
10/9/2020 2:35 AM
– Then MR = P – MRPL = P(MPL) = VMP
VMP:the value of MP(边际产品价值)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12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互的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产品乘以价格表示增加 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这就是完全 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Chapter 8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的需求方面
Topics to be Discussed
•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s • Equilibrium in a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 • Factor Markets with Monopsony Power • Factor Markets with Monopoly Power
边际生产分配论:
• 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他认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 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 产力。
• 改进: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其边际 生产力,也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如厂商 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等。
• 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M
• 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7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s
• Demand for a Factor Input When Only One Input Is Variable – Demand for factor inputs is a derived demand… • derived from factor cost and output demand
• VMP与MP的区别:
– MP是对产量而言的,即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 增加的收益
– VMP是对投入要素而言的,是增加一个单位的 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收益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13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s
Demand for a Factor Input When Only One Input Is Variable
• Question
–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value of MRPL when more workers are hired?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14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Wages ($ per hour)
Competitive Output Market (P = MR)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8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s
Demand for a Factor Input When Only One Input Is Variable
Assume
• Two inputs: Capital (K) and Labor (L) • Cost of K is r and the cost of labor is w • K is fixed and L is variable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2
分配论概述
19世纪初,三类生产要素: • 土地 :地租 • 劳动:工资 • 资本:利润 19世纪末,四类生产要素: • 土地 :地租 • 劳动:工资 • 资本:利息 • 企业家才能:利润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3
分配论概述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11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s
Demand for a Factor Input When Only One Input Is Variable
• Assume perfect competition in the product market
Chapter 8
10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s
Demand for a Factor Input When Only One Input Is Variable
• Measuring the Value of a Worker’s Output
–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of Labor (MRPL) – MRPL = (MPL)(MR)
3) The buyers and sellers of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are price takers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6
要素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厂商
• 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但在要素市场上不 完全竞争
• 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产品上不完 全竞争
10/9/2020 2:35 AM
Chapter 8
9
Competitive Factor Markets
Demand for a Factor Input When Only One Input Is Variable
– Problem
• How much labor to hire
10/9/2020 2:35 A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