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能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从感官和修辞手法的角度来揣摩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朗读诗歌的技巧,即:读准字音、抓好节奏、融入情感。

2、学会从感官、修辞等来角度分析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感受诗歌意境。

3、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品味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说秋提及秋天,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硕果挂枝、粮仓满溢的场景。

的确,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但是在饱尝丰收喜悦之后不得不面对着生命凋零与衰败的事实。

因而,秋天给予人复杂的情感。

秋天给与你怎样的感受呢?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

同学们不仅能以敏锐的观察描绘秋之风采、还能细心感受秋之韵味。

现代诗人何其芳曾以优美的文笔描绘绚丽多彩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体味动人的秋魂。

二、资料助读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何永芳, 四川人. 他的诗集主要有:《汉园集》《预言》《夜歌》。

在诗歌方面,他的创作既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其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

三、朗读诗文,整体感知——诵秋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标明生字生词的读音。

2、学生听读录音,划分句子的节奏,对照ppt划分看是否正确,并请三位同学分节朗读。

3、全班齐读,边读边思考,诗文勾勒一幅怎样的图景?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说说。

(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瓜果,体现农家秋收特色;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秋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绚丽。

同学们,现在我们这儿正值秋天,你能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也可以用学过的诗句表达),学生发言后,老师补充:在劳动者的眼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喜庆的日子。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板书《秋天》二、读秋1、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语段朗读。

教师出示朗读要点: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2、学生配乐试读,其他学生评价。

3、听录音朗读。

4、学生齐读。

5、背诵(填空式,课件出示)三、品秋1.找出诗中共描写了几种景物?2.思考这几种景物组成了几幅画面?3、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想像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这幅图画,并给这幅图取个名。

4、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5、通过画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四、唱秋好的诗就是一首歌,听《春天在哪里》,小组合作把《秋天》改写成歌词《秋天在哪里》然后唱歌。

五、写秋我们学习了优美的诗歌,欣赏了美丽的画面,下面就该我们描绘我们自己的秋天了。

以“秋天”为题写一段描景抒情的文字.(最好以诗的形式来写)六、作业:摘抄以秋为内容的文字,并做点评。

七、板书设计:农家丰收图(栖息)秋天霜晨归渔图(游戏)少女思恋图(梦寐)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秋词》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4 秋天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4 秋天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1.名家访谈
评价:何其芳,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
主要作品:散文集《画梦录》,诗集《预言》等。
2.背景资料
诗人写作《秋天》时是一个大学生,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他人之事,写下了许多诗篇。《秋天》是其中很有名的一首,表现出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中透出的 那种氛围,那种神韵,最能吸引读者。
3.文体常识
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诗味盎然,诗人从普通的农家活动落笔,描绘的画面轻松、典型而富有诗意。诗的每一节都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去写,都是由末句收束描写侧重点,这种由景入情的写法值得我们揣摩学习。阅读本文,体会本诗优美的意境。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栖息()归泊()清冽()寥廓()枯涸()
A.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停留)
B.肥硕的瓜果。(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C.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想)
D.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伐木声)
3.下面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C.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D.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4.下列关于《秋天》一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读书,似与童真的孩子游戏,在当中感受真诚;读书,似与老者促膝谈心,在字 里行间触摸静谧;读书,似与亲人共唠家常,在温暖词句中体会熟悉;读书,似与朋友推心置腹,在怀念思考中回味美好……
在书中成长,在书中欢乐,更在书中体会!读《骆驼祥子》,体会人生百味;阅《红楼梦》,感受人情世故;品《三国演义》,赞叹英雄豪情……在文字中可以学习很多,也可以感受很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大义。“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这是泰戈尔的深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志向……

《秋天》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2019精选文档

《秋天》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2019精选文档

《秋天》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肥硕( )2、栖息( )3、寥阔( )4、枯涸( )5、清洌( )6、梦寐( )(二)填空、简答。

1、本诗作者,四川万县人。

现代、,代表诗集等。

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答: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答:⑴ ⑵ ⑶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二、自主探究1、找出你喜欢的诗句或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写出你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提出你的疑惑,有疑问大家帮。

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有价值。

(1)、(2)、(3)、3、帮老师解疑惑⑴ 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⑵ 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一幅画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说明这样命名的理由。

每幅画至少拟三个名字。

⑶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4、朗读,加深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1、第一个环节。

选取三幅图景中你最喜欢的画面,结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2、第二个环节。

请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四、拓展延伸(走进来,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1、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新人教版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

新人教版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教材分析]《秋天》选自七年级上册,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纯净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乡村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

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画面清静,悠远,朦胧。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全诗;进行语言积累;过程方法目标: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引导学生学会用诗的语言来表现秋的美。

(机动)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境,学会用诗的语言来表现秋的美。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首先从感知诗歌音乐美入手,进而引导学生欣赏图画美,领悟情感美,努力实现表达美。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让学生围坐成5个方正)一、开门导入,引发兴趣(课间板书课题)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

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秋天》,感受秋别样的风情。

二、把握韵律,读出音乐美1、听范读录音。

2、1——3位同学,朗读。

请其余同学比较点评。

刚才,同学们专注的眼神已经告诉老师,你们被这深情的朗诵打动了,那就请我们班最优秀的同学将这份深情传递下去。

3. 学生齐读。

同学们,他们读得那么好,不仅是因为他们朗诵基础好,课前准备充分,还因为何其芳写诗十分讲究运用整齐的形式、三唱一叹的结构,朗诵时注意语速、节奏、语调及重音使诗富有音乐美。

让我们一起把这份美读出来。

老师起个头。

三、视觉再现,读出图画美(一).启发想象。

大家的朗读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还富有图画美。

如果没有题目《秋天》,你们能确定这是写秋天的诗歌吗?请大家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划找秋天特有的景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图文下面是分享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图文,供大家品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9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新词,了解这些词在本课中的意思。

3.正确朗读课后练习3中两组句子,并能比较有什么不同。

4.能按一定的顺序,细致的观察图画,提高观察能力。

5.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到秋天的特点,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9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3.能按一定的顺序,细致地观察图画,提高观察能力。

4.按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力。

5.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能正确读写本课的9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新词,了解这些词在本课中的意思。

(三)熟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会生字,掌握新词,理解意思。

(二)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三)正确书写。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

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天高云淡,树叶慢慢变黄,落在地上,人们踩在上面就像踩在地毯上一样,秋天的田野,秋天的小动物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第一课“秋天”,就知道了。

(二)老师范读课文。

边听边想: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特点?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听后举手回答。

生:秋天的特点是: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树叶落了。

写了这些小动物:小鱼、蚂蚁、燕子。

过渡语:为了学好、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先来学习生字,扫清文字上的障碍。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先自学生字。

2.请同学汇报自学情况。

(1)指三组带音节读生字。

(2)指三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秋天》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秋天《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

诗不长,仅三节。

很精粹,但容量大,并且画面感很强。

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咱们编织了三幅艳丽多彩的秋景图。

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世俗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天然的酷爱之情。

本诗言语流通、美丽,是对学生进行朗诵练习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起点。

而七年级的学生现已具有开始感知课文和联络上下文了解语句的才能。

而新课程变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便是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

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节课中,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效果,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求来完结教育的方针。

1.揣摩、品尝本文美丽的言语;2.领会诗篇美丽的意境。

3.培育酷爱天然、酷爱日子的情感。

a.揣摩、品尝本文美丽的言语;2.领会诗篇美丽的意境。

领会诗篇美丽的意境。

1课时1.创设情境2.引导指点法3.对话教育法。

4.自主探求一、新课导入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

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也有艳丽的颜色,丰盈高兴。

今日就让咱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触一个异样的秋天。

二、预习检测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震(zhèn)落丁丁(zhēng zhēng)镰(lián)刀肥硕(shuò)栖(qī)息鳊(biān)鱼乌桕(jiù)芦篷(péng)满载(zài)归泊(bó)寥(liáo)阔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2.依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这儿指果实又大又丰满。

(肥硕)(2)逗留,歇息。

(多指鸟类)(休息)(3)高远空阔。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重点】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学习难点】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

四川万县人。

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学习,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

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课余沉浸于文学书籍之中,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散文。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

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金奖。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老家任教。

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2、相关资料本文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作者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他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表现其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

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

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富于艺术的独创性。

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目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肥硕.()栖.息()归泊.()清冽.()廖.阔()枯涸.()梦寐.()船桨.()2、《秋天》的作者,诗人,家。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⑴⑵⑶4、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⑴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⑵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合作探究】5、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6、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7、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6)(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案(6)(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秋天》一、教学目标(一)学科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那么”、“熟了”、“黄澄澄”等词,了解“金子、运动场、电报”所比喻的事物。

2.按从上到下,由远到近顺序,仔细观察秋天图画及录像,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听读训练,想象画面,体会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标:1.初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过听再用语言展现图画,并进行初步审美想象。

3.初步感受课文描写出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视点:知识点:秋天的一些特征。

审美点:秋天美关键词:高、蓝、黄澄澄、金子、黄叶、落三、教学重、难点:1.要让学生通过听的训练看图、学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2.金子、伞、运动场、电报指的是什么?四、教学材料:(一)典型材料:欣赏、感知《秋天》课文录像。

(二)延伸练习材料:观察秋天景色的图片和录像,体验秋天的美。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传话兵游戏”)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

春天草长莺飞,夏天枝繁叶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了解的。

秋天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秋季,领略一下秋天的风采。

(读课题:秋天)(二)听朗读,初步进行审美感知、欣赏1.请闭上双眼,用你们的乖耳朵听一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录音) (仿佛看到蓝蓝的天、白云、黄澄澄的稻子、落叶、鱼儿、蚂蚁、燕子)(觉得天很美,丰收了)2.让我们一起去看录像,看看你脑中的图画是否同画面上一样,听听你讲述的是否同教师说的一样再放录像,抽生回答。

(天、树叶、稻子、池塘……)(过渡)课文又是用怎样的词语来描写这迷人的秋色呢?(三)进行审美理解1.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2.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典型材料)(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2)听师读,看师的表情,想,写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你听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样?你对天空有什么感觉?(高、蓝)(看图片帮助体会秋天天高云淡)(3)你能够读一读这美妙的语言吗?(教师指导)(过渡):多么好看的蓝天和白云啊!蓝天下怎样呢?3.同法学习第二自然段(进行审美延伸)(1)、请一、二组的同学读,其余的小朋友比赛谁的耳朵最灵敏,最先听出第二自然段写了秋天的什么?(稻田)读后提问,什么地方的稻田?(蓝天下)稻田怎么样?(一眼望不到边)这个词什么意思?(广、多)说明了什么?(丰收了)指导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秋》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二、教学重点1. 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 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三、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

2.通读课文四、课时教学内容1、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2、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五、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秋天何其芳农家丰收图乡村秋景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感情。

2、体会本诗优美的意境,品位语言凝练、形象的特点。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体会本诗优美的意境,品位语言凝练、形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杜甫《登高》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牧《山行》中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因其成熟与收获,因其萧瑟与凄清,给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话题,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板书课题)
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敏锐的诗心捕捉,也绘写出了秋天的风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诗作《秋天》,去倾听秋的诉说,体味动人的秋魄。

(板书文题、作者)
二、预习交流
1、交流字词
2、交流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3、检查背诵。

三、精讲点拨
(一)朗读诗歌,感知情感美。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明确: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
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明确:(1)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2)由远及近。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教师小结:(朗读提示:《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氛围和神韵,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诵读诗歌,描绘意境美。

1、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

说说为什么喜欢。

2、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

提示参考: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

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

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

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

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三)吟咏诗歌,品味语言美。

学生说出最喜欢的诗中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诗句,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教师归纳:
(1)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飘”字贴切传神。

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润、形声兼具的画面。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
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4)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5)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6)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7)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

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①提问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②课后练习三。

四、系统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

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五、当堂检测
六、布置作业: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体悟何其芳《秋天》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体验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的诗句绘写出心中的秋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