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手术分级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1.麻醉医师级别2.各级医师麻醉权限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3.麻醉分级标准手术(麻醉)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是为了保障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评估指标,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接受正确的麻醉管理和监护。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并详细解释每个级别的定义和适用条件。
第一级手术:低危手术低危手术通常是指那些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围手术期风险低的手术。
此类手术需要的麻醉措施相对简单,患者的恢复较快。
在低危手术中,麻醉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氧合情况。
适用于该级别的手术包括但不限于:- 眼科手术,如白内障摘除手术- 小型皮肤切除手术- 耳鼻喉科手术,如扁桃体摘除手术第二级手术:中危手术中危手术是指对患者具有一定风险,可能会引起潜在并发症的手术。
这类手术需要较为复杂的麻醉管理和监护。
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麻醉深度和麻醉药物使用情况。
适用于该级别的手术包括但不限于:- 腹腔镜手术,如阑尾切除术- 鼻窦手术,如鼻内镜手术- 关节镜手术,如膝关节镜手术第三级手术:高危手术高危手术是指对患者具有较高风险,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手术。
这类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且麻醉管理和监护要求非常严格。
麻醉医生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麻醉策略。
适用于该级别的手术包括但不限于:- 心、脑血管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 骨科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术- 重大肝胆胰脾外科手术,如肝移植手术第四级手术:特高危手术特高危手术是指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生理功能具有极高风险,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手术。
这类手术通常需要使用复杂的麻醉技术和监测设备,医生和团队需要具备超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适用于该级别的手术包括但不限于:- 心脏移植手术- 多脏器联合移植手术- 严重烧伤创面清创手术总结:通过对麻醉科手术的分级标准,医疗机构能够根据手术的风险程度和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管理方案,确保手术安全及患者的顺利恢复。
同时,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也为医疗监管和质量评估提供了依据,促使医疗机构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1.麻醉医师级别2.各级医师麻醉权限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3.麻醉分级标准手术(麻醉)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手术麻醉分级
手术麻醉分级1. 引言手术麻醉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来控制病人的疼痛感觉和意识状态的技术。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复杂性和患者的身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麻醉分级。
本文将介绍手术麻醉分级的概念、分类标准及其重要性,并讨论各个分级对应的具体应用场景。
2. 手术麻醉分级概述手术麻醉分级是指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患者的身体状态,将手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确定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控制疼痛感觉及意识状态。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常见的手术麻醉分级包括:I级(轻度)、II级(中度)和III级(重度)。
3. 手术麻醉分级分类标准3.1 I级(轻度)I级手术是指较为简单、风险较低的手术,通常不需要全身麻醉。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保持清醒,但会使用局部麻醉或轻度镇静剂来控制疼痛感觉。
3.2 II级(中度)II级手术是指中等难度和风险的手术,可能需要全身麻醉。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失去意识,但仍能维持正常呼吸和心跳。
这种类型的手术通常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3.3 III级(重度)III级手术是指高难度和高风险的手术,需要深度全身麻醉。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完全失去意识,并需要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和心跳功能。
这种类型的手术对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4. 手术麻醉分级的重要性正确确定手术麻醉分级对于确保手术安全和病人舒适至关重要。
以下是手术麻醉分级的几个重要方面:4.1 麻醉药物选择根据手术麻醉分级,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轻度手术可以使用局部麻醉或轻度镇静剂,中度手术可能需要全身麻醉,而重度手术则需要深度全身麻醉。
4.2 麻醉监测和控制手术麻醉分级也指导了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
根据不同的分级,医生可以确定监测指标和设备的选择,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3 麻醉风险评估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患者的身体状态,医生可以评估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麻醉科常用分级评估
ASA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级:Ⅰ级:正常健康。
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心功能分级目前主要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IV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对NYHA的心功能分级方案再次修订时,采用并行的两种分级方案。
第一种即上述的四级方案,第二种是客观的评估,即根据客观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负荷试验、x射线、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四级:A 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B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的心血管疾病;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I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II级: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III级: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肺水肿)IV级:休克心脏杂音强度分级收缩杂音分6级,Ⅲ级以上有意义。
Ⅰ级最轻听仔细,Ⅱ级听诊较容易。
Ⅲ级较响器质性,震颤响亮是Ⅳ级。
Ⅴ级很响贴胸壁,Ⅵ级震耳须远离。
注:舒张期杂音不分级,听见即有意义。
收缩期杂音2级以下为功能性,3级以上为器质性。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1.麻醉医师级别2.各级医师麻醉权限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3.麻醉分级标准手术(麻醉)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百度网麻醉分级管理办法
麻醉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版)为规范各级麻醉医师独立实施麻醉的范围,明确麻醉操作的权限,确保麻醉的安全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等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麻醉病人的病情分级和手术分级(一)病情分级:根据患者麻醉前的临床症状将病情分为六级:1级: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2级: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3级:并存病较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4级: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5级: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6级:脑死亡的患者。
(二)手术分级:主要根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将手术分为:1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2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一般复杂、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3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4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二、麻醉医师分级我院具有合法执业资质的麻醉医师,按照麻醉医师的卫生技术任职资格及受聘职务分为六级:一级为住院医师;二级为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麻醉工作不满3年三级为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麻醉工作3年及以上四级为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麻醉工作不满3年者五级为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麻醉工作3年及以上者六级为主任医师三、各级麻醉医师独立实施麻醉的范围注:独立实施麻醉的医师需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不具备独立实施麻醉的医师和超出独立实施麻醉范围时,必须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指导下参与麻醉;病情分级和手术分级二者中,以级别髙者决定麻醉医师主持麻醉的级别。
四、麻醉医师级别的认定、能力评估及授权(一)麻醉医师麻醉级别及范围审核程序1、麻醉医师按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相应受聘的职务,在每年技术职务晋升评审结果公布后,向科室提出级别认定的申请并填写《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申请表》(详见附件1)。
麻醉分级标准
WORD格式
专业资料分享麻醉分级标准
麻醉分级标准是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分级(或ASA分级)、手术分级(类)、患者年龄大小综合进行分级。
在有效监测和管理
下,分级与麻醉和手术风险有关。
一级:是指全身情况(或ASA)评估一级;行一级(类)
手术;患者年龄10-49岁。
实施麻醉或手术风险小。
二级:是指全身情况(或ASA)评估一至二级;行一至二
级(类)手术;或患者年龄3-9岁和50-59岁。
其中有一项达到二级(类)或年龄达到标准的即为(类)。
实施麻醉或手术有一定的风险。
三级:是指全身情况(或ASA)评估一至三级;行一至三
级(类)手术;或患者年龄1-3岁和60-79岁。
其中有一项达到三级(类)或年龄达到标准的即为三级(类)。
实施麻醉和手术有较大的风险。
四级:是指全身情况(或ASA)评估一至五级;行一至四
级(类)手术;或患者年龄1岁以下和80岁以上。
其中有一项达到四级(类)或年龄达到标准的即为四级(类)。
实施麻醉和手术有很大的风险。
新开展的麻醉或手术,在成熟前应按三级或以上标准分级。
麻醉分级标准
麻醉分级标准麻醉分级标准是指根据手术的痛苦程度和手术的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不同的等级,以确定麻醉的深度和种类。
麻醉分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根据麻醉分级标准,医生可以根据手术的等级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手术体验。
一般来说,麻醉分级标准通常分为三个等级,低风险手术、中风险手术和高风险手术。
对于低风险手术,患者通常只需要局部麻醉或者表面麻醉即可完成手术,麻醉的深度相对较浅。
而对于中风险手术和高风险手术,患者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或者深度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确定手术的麻醉分级时,医生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手术的痛苦程度。
有些手术可能会引起患者较大的痛苦,需要更深的麻醉来减轻痛苦。
例如,开颅手术、心脏手术等都属于高痛苦程度的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其次,手术的风险程度。
一些手术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更深的麻醉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例如,复杂的脊柱手术、器官移植手术等都属于高风险手术,需要更深的麻醉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最后,患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患者对麻醉的敏感程度不同,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确定合适的麻醉深度和种类,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总的来说,麻醉分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痛苦程度、风险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确定合适的麻醉分级,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通过合理的麻醉分级,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工作。
麻醉科的各种评分(完整版)
麻醉科的各种评分(完整版)ASA 评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 级:Ⅰ级:正常健康。
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
Ⅲ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Ⅳ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 级:Ⅰ级:正常健康。
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Ⅰ、Ⅱ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
Ⅲ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Ⅳ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
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手术麻醉分级标准
【六】附录八、手术分级标准妇科一级手术1.扩宫和刮宫术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3.后穹窿穿刺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7.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8.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二级手术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4.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5.简单尿瘘修补术6.后穹隆切开术7.附件切除术8.异位妊娠手术三级手术1. 尿瘘、粪瘘修补术2. 一般宫腔镜手术3.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4. 单纯外阴切除术5.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6. 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7.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8.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9. 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10.宫颈肌瘤切除术四级手术1. 盆腔清扫术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5. 外阴阴道成形术6. 外阴重建术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产科一级手术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3. 古典式剖宫产术4. 引产术5. 胎头吸引术6. 常规助产二级手术1. 子宫裂伤修补术2. 臀位牵引术3. 人工胎盘剥离术4. 臀位助产术5.低颈剖宫产术6.古典剖宫产术三级手术1. 腹膜外剖宫产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4. 毁胎术5.产钳术6.剖宫产子宫肌瘤核除术7.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8.附件切除术、肿瘤切除术四级手术1. 重危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3.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4. 子宫翻出复位术5.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等)6.剖宫产术生殖医学科一级手术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4. 人工流产吸刮术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6. 羊水穿刺术7. 绒毛采取术二级手术1. 输卵管吻合术2. 输卵管造口术3. 输卵管成形术4. 人工授精三级手术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3. 腹腔镜下取卵术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四级手术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3. 卵巢移植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耳鼻喉科一级手术1 扁桃体切除、挤切2 咽部脓肿切开术3 鼻腔、后鼻孔填塞术4 常规气管切开术5 鼻甲切除术6 声带息肉摘除术7 鼓膜切开术8 单纯乳突凿开术9 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 上颌窦穿刺术11 耳前瘘管摘除术12 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 腺样体刮除术14 中耳置管术15 鼻骨骨折复位术二级手术1 乳突根治术2 鼓室成型术(Ι型)3 鼻中隔粘膜下矫形术4 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5 上颌窦根治术6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7 鼻侧切开术8 副鼻窦开窗术三级手术1 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2 外耳癌手术3 鼓室成型术(Ⅱ~Ⅴ型)4 中耳恶性肿瘤手术5 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6 喉气管成形术7 鼻成形术8 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术9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0 气管异物取出术11 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2 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3 耳廓畸形矫正手术14 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15 声带手术16 颈廓清手术四级手术1 咽鼓管成形术2 迷路切除术3 耳硬化症手术4 听神经瘤切除术5 喉、咽喉、食管切除与一期重建术6 喉全切除后喉再造术7 喉全切除后发音管成形术8 蝶鞍肿瘤切除术9 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10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11 新技术项目手术眼科一级手术1. 眼睑小手术2. 睑内翻矫正术3. 睑外翻矫正术4. 眼睑松弛矫正术(如果是美容手术应为二级)5. 双重睑手术(如果是美容手术应为二级)6. 沙眼滤泡压碎术、沙眼摩擦术7. 翼状胬肉切除及结膜移植术8. 角膜、结膜异物摘除术(浅层角膜异物)9. 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除术10. 泪道探通术及泪囊摘除术11. 睫状体冷凝术二级手术1. 角膜裂伤缝合术2. 上睑下垂矫正术3. 眼睑退缩矫正术4. 睑球粘连矫正术5. 泪点成形术、下泪点外翻矫正术6. 泪小管泪囊吻合术、泪囊鼻腔吻合术7. 结膜遮盖术8. 结膜良性病损切除成形术9. 一般斜视手术10. 球内异物吸出术11. 青光眼手术12. 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房角切开术三级手术1. 光学角膜移植术2. 屈光性角膜成形术3. 屈光性角膜光切术4. 准分子激光手术5. 板层角膜移植术6. 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术、晶体乳化术、晶状体摘出术7. 简单视网膜脱离手术8. 带蒂皮瓣、动脉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眼睑全层缺损再造9. 眼睑、结膜恶性肿瘤切除及成形10. 人工晶体植入术11. 玻璃体、晶状体切割术12. 复杂的眼肌手术(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眼外肌发育异常斜视等)13. 视神经管减压术14. 后极部磁性及球内非磁性异物取出15. 眶内肿瘤摘除术四级手术1. 眶部巨大肿瘤摘除2. 涉及颅底手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5. 视网膜下异物取出术及视网膜切开术6. 黄斑转位术7. 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手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及无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脉络膜缺损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症的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Coats病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肿瘤性视网膜脱离等)神经外科一级手术1、头皮肿物切除2、颅骨骨折整复术、颅骨肿瘤切除及颅骨缺损修补3、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脓肿清4、颞肌下减压术二级手术1、脑清创术2、脑内血肿、脑脓肿清除术3、大脑半球浅表肿瘤切除术4、椎管内肿瘤切除术5、脑脊液鼻瘘和耳瘘修补术6、脑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手术7、脑室-腹腔分流术8、全脑血管造影术9、颅后凹减压术10、重度颅脑损伤手术三级手术1、垂体瘤切除术2、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3、幕上肿瘤切除:脑膜瘤,胶质瘤4、小脑肿瘤切除术5、鞍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6、颅外、颅内动脉血管吻合手术7、神经内镜手术8、侧脑室、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四级手术1、颅内动脉瘤夹闭及栓塞术2、脑动静脉畸形(A VM)切除及栓塞术3、海绵窦动静脉瘘手术4、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5、岩斜坡肿瘤手术6、脑干肿瘤切除术7、高颈段脊髓内肿瘤切除术8、鞍结节脑膜瘤、蝶骨嵴内1/3脑膜瘤及海绵窦肿瘤切除术9、第三脑室肿瘤、颅咽管瘤及松果体区肿瘤镜下全切术10、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1、颅内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2、新开展手术肝胆胰外科一级手术1. 简单开放性胆囊切除、胆囊造口术2. 简单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肝囊肿开窗及肝脓肿切开引流术4. 急性胰腺炎引流手术及胰腺囊肿外引流术二级手术1. 较复杂的开放性胆囊切除术2. 较复杂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一般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4. 肝破裂修补、肝活检及肝边缘病灶切除术5. 边缘肝切除、肝左外叶切除术6. 肝囊肿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7. 胰尾切除、胰体尾裂伤手术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8. 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囊肿开窗9. 脾切除术10. 肝动脉结扎、栓塞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盒植入术11. Oddi括约肌成形术12.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C、PTCD)13. 简单门体断流术三级手术1. 半肝切除术2. 肝门部肝胆管成形及高位肝胆管空肠吻合术3. 复杂或改进的胆总管空肠吻合术4. 胆总管囊肿手术5. 再次胆道手术6. 腹腔镜胆道手术7. 内镜、X光或超声引导下胆石、胆道狭窄支架手术8. 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胰、胰头切除术9. 胰头部复杂裂伤及胰十二指肠联合伤手术10. 门腔静脉分流及复杂门体断流手术11. 腹腔镜下肝边缘切除及脾切除术四级手术1. 肝移植受体手术2. 半肝以上肝切除、肝中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3. 活体供肝切取术4. 胰腺移植5. 布—加综合征手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胃肠外科一级手术1. 一般腹外疝修补术2. 阑尾切除术3. 胃十二指肠溃疡单纯修补术4. 简单胃肠道破裂修补及造口术5. 一般痔、肛瘘手术6. 小肠吻合及其他腹腔、胃肠道简单手术二级手术1.良性病变的胃、结肠切除及重建2.迷走神经切断手术3.简单门体静脉断流术4.十二指肠手术及广泛小肠切除术5.复杂疝修补术及人工补片疝修补术6.复杂痔、肛瘘手术7.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8.胃肠道瘘修补及造口闭合术9.一般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三级手术1. 全胃、全(次全)结肠切除术2. 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3. 贲门部手术4. 肛门、肛管成形手术5. 腹部外伤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6. 消化道出血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7. 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及阑尾切除术8. 复杂胃肠内镜治疗9. 良性病变的一般腹腔镜胃肠道手术10. 复杂及高危险消化道异物取出术11. 巨大息肉摘除术四级手术1. 恶性肿瘤的腹腔镜胃、结直肠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2.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3.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甲状腺外科一级手术1. 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切除2.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3. 甲状腺部分切除4. 颈部淋巴管囊肿切除5. 颈部肿块切除活检二级手术1. 甲状腺腺叶切除2. 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三级手术1. 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2. 颈淋巴结清扫3. 甲状腺全切除术4. 胸骨后甲状腺切除5. 甲状旁腺手术四级手术1.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肛肠外科一级手术1. 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及一期根治术2. 简单肛瘘切开,切除术或挂线疗法3. 肛裂切除术4. 肛乳头肥大切除术5. 单纯内痔及血栓外痔切除术6. 结肠造口术二级手术1. 结肠部分切除术2. 经肛门直肠良性息肉切除术3.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4. 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术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6. 藏毛窦囊肿和窦道切除术7. 肛周Paget病手术8. 造口旁疝修补术9. 造口还纳术三级手术1. 右半,左半,横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 经腹或会阴直肠癌根治术3. 直肠脱垂固定术4. 直肠骶骨悬吊术5. 直肠脱垂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疗法6. 肛门圈缩小术7. Ripstein, Goldberg, Aitemeir, Nigro手术8. 复杂肛瘘切开或挂线术9. 肛提肌上脓肿切开引流术10. 经肛门或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11. 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12. Hartmann手术13. 全结肠直肠节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四级手术1.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2. 改变Bacon手术3. 后盆腔切除术4. 全盆腔清扫术5. 合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6.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7. 各种结直肠或肛门术后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者8. 新技术新项目的手术泌尿外科(移植中心)一级手术包皮环切术,睾丸、附睾切除术,睾丸鞘膜切除或翻转术,精液囊肿切除术,输精管结扎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前列腺穿刺取活检术,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肉阜切除或电烧术,尿道扩张术,膀胱镜检查及输尿管插管术,膀胱切开膀胱内小手术(取石、取异物、切除小肿瘤),膀胱造口术,肾穿刺造影检查及肾穿刺造瘘术,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移植肾、肝等器官穿刺活检术。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1.2.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3.手术(麻醉)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全身麻醉 手术分级
麻醉分级即麻醉和手术风险评估分级,是麻醉医师根据麻醉前访视的结果,对手术、麻醉的风险进行的综合分析。
临床常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颁布的患者全身体格健康状况分级,共分为6级。
1、Ⅰ级:无器质性、生理生化或心理疾病的健康人,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2、Ⅱ级:伴有系统性疾病,尚无功能受限,如控制良好的高血压、复杂性糖尿病等,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术;
3、Ⅲ级: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出现功能不全,如糖尿病伴血管系统并发症、既往心肌梗死史等,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差,麻醉前需做好充分准备;
4、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经常威胁生命,机体代偿功能不全,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手术麻醉风险很大,麻醉前需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
5、Ⅴ级:濒死患者,无论手术与否,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主动脉破裂、颅内出血伴颅内高压等,麻醉和手术风险较大;
6、Ⅵ级:确诊为脑死亡,但患者器官拟用于器官移植手术。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1.2.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3.手术(麻醉)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麻醉分级标准---精品管理资料
麻醉分级标准一、医生分级1.初年住院医生:医师毕业后从事本专科工作三年以内者、医士。
2.高年住院医生:医师毕业后从事本专科工作三年以上者.3.初年主治医师:晋升主治医师三年以内者.4.高年主治医师:晋升主治医师三年以上者。
5.正、副主任医师和科主任.二、疾病分级一级:常见疾病和小手术.二级:中等疾病和手术。
三级:重大疾病和手术。
四级:疑难疾病和手术。
五级:疑难疾病和大手术,新开展的诊疗方法,高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及外宾、港澳台胞。
三、各级医生疾病诊疗范围及权限医生分级与疾病分级相对应,即各级医生要熟练掌握对应分级以下的疾病诊疗技能,对于德才兼备、业务技术提高较快的各级医师,经过科主任、业务院长同意后,可适当放宽诊疗范围,但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防止发生意外.急诊、抢救手术和疾病治疗不受级别限制。
要根据疑难程度,经组内、科内、院内会诊后确定麻醉方案。
凡三级以上病例,必须要经过科内会诊;三级以上择期手术必须参加在术前由术者、麻醉师、台上护士组成的术前讨论;新开展项目或危险较大的手术应报告医务科批准备案,术前填写麻醉知情同意书同时录音录像。
四、麻醉分级一级麻醉:低平面蛛网膜下腔脊神经阻滞,腰部硬膜外脊神经阻滞,下胸部硬膜外脊神经阻滞,小儿氯胺酮肌肉或静脉麻醉,小儿局麻强化麻醉,病情较轻的四肢、腹部手术病人的气管内麻醉,手法复位病人的静脉麻醉,小儿基础麻醉,唇裂、颌面部小手术的麻醉,眼科手术的麻醉,常见耳鼻喉科小手术的麻醉,初步掌握静吸复合麻醉术。
二级麻醉:应掌握常用的神经阻滞术,臂丛神经阻滞术,上胸部及颈部硬膜外脊神经阻滞术,神经安定镇痛术,心肺复苏术,普通颅脑外手术病人的麻醉,胸科病人麻醉,支气管麻醉术,二尖瓣分离术的麻醉,简单的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小儿颌面部较大手术的麻醉,经鼻气管内插管麻醉,控制性低温麻醉,心导管检查病人的麻醉,危重及病情复杂(失血性休克、严重肠梗阻)的急诊病人麻醉,小儿硬膜外麻醉,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麻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科
一级麻醉
1、低平面蛛网膜下腔脊神经阻滞;
2、腰部硬膜外脊神经阻滞;
3、下胸段硬膜外脊神经阻滞;
4、小儿氯胺酮肌肉或静脉麻醉;
5、小儿基础麻醉;
6、病情较轻的四肢手法复位病人的静脉麻醉;
7、眼科手术的麻醉;
8、常见耳鼻喉科小儿手术的麻醉;
9、静吸复合麻醉术。
二级麻醉
1、常用的神经阻滞术;
2、上胸段硬膜外脊神经阻滞;
3、普通颅脑外科手术病人麻醉;
4、胸科病人麻醉;
5、支气管麻醉术;
6、小儿颌面部较大手术的麻醉;
7、经鼻气管内插管麻醉;
8、心导管检查病人的麻醉;
9、危重及病情复杂(失血性休克、严重肠梗阻)的急诊病人麻醉;10、小儿硬膜外麻醉;11、气管内麻醉;12、唇裂手术的麻醉;13、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麻醉。
三级麻醉
1、内分泌疾患病人的麻醉;
2、病情严重病人的麻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及肝,肾功能低下等);
3、控制性低血压麻醉、严重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麻醉;
4、复杂颅脑外科手术的麻醉;
5、湿肺病人的麻醉;
6、口腔颌面部疾病致气管插管困难以及需行肌皮瓣移植术的麻醉;
四级麻醉
1、严重内分泌疾患病人的麻醉;
2、既往有心肌梗塞病人的麻醉;
3、严重休克;
4、严重脏器功能低下病人的麻醉;6、各种复杂手术及病情危重、诊断未明病人的麻醉;7、新开展手术项目病人的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