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考试 答案
一、基本理论概念部分:
1、机械自然观或生态自然观
答:机械自然观:机械自然观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机械自然观成为以后相当时间内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有的观点。其要点为:
1) 宇宙像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
2) 时间永远以等速流失,与物体运功无关;
3) 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
4) 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总之:机械自然观把大自然比作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不再认为自然是个有机体,自然不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也不具有理智和理性,不能自主地运动和变化,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简言之“世界是一架机器”。坚持有神论的思想、决定论的思想、还原论思想和简单性思想。(概论P31)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的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系统的辩证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而现代生态自然观的践行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斯、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发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还高度重视人在大自然中的独特价值和主体地位。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概论P82)
2、科学乌托邦或科学敌托邦、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几种观点
答:科学乌托邦:以现代科技为根本依托对未来社会进行理想设计,主张以科技理性为范式主导和规约人类未来,相信科学技术必定可以实现物质丰裕、持续合理、自由正义与社会和谐的人类梦想。
注:乌托邦新型理想社会的理念创新为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条件;理性启蒙运动推动了世界的全面理性化,为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领的西方现代运动为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
科学敌托邦:
敌托邦表示了一个与乌托邦相反的,由于掠夺、压迫或恐怖造成生活条件极差的假想社会。是人类否定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后现代主义相迎合,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批评主义。
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相关观点:
答: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揭示了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马克思明确指出了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三,科学是生产力。其四,科学及时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业,形成了从各种不同角度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观点:1、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指出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2、科学是一种文化。从人类文明史角度,指出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之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3、科学是一种方法。这是从认识的角度考察科学认识的方法P91。
3、科学中心转移或带头学科
答:科学中心转移:(了解:英国科学家贝尔纳首先提出了科学活动中心的概念,并描绘了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范围内随时间流动的概貌,他认为科学的进步是不平衡的,在几个迅速展开的时期之后,隔有更长的停顿时期甚至随退时期。)
受贝尔纳的启发,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系统地提出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学说。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如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总数的25%,则成其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时间称作为科学兴盛期。汤浅从各国科学成果数和科学家数的分布图中得出结论是每一国家的科学兴盛期为80年左右,具体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带头学科: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学科。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它走在其他科学部门的前面;二是它使其他科学部门的发展受到自己的规模和水准的影响,并向其他科学部门传递它所制定的各种概念、理论和方法。带头学科的发展对其它学科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带头学科的理论,对科学管理中的制定规则,决定政策,选择重点项目等具有重要作用。
4、“观察负有理论”
答:人们在评断或观察一个事件或事物时,总是受到原有经验或知识的影响。
5、还原论或整体论
答:还原论,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他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以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因而可以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还原论派生出来的方法论手段就是研究对象不断进行分析,恢复最原始的状态,化复杂为简单。
所谓还原,是一种把复杂的系统(或者现象、过程)层层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过程。还原论认为:复杂系统可以通过它各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及其相应作用来加以解释。还原论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还原论认为,一切自然规律现象都可以用同一组基本规律定律给出解释,客体的性质可以用,并且只需用一组基本定律来做出说明。
与还原论相反的是整体论,哲学认为,将系统打碎成为它组成部分的做法是受到限制的,对于高度复杂的系统,这种做法就是行不通。以此应该以整体的系统论观点来考察事物。其抽象定义为:客体及其性质,若是脱离该客体所处的整体外部环境,就是无法存在,或是无法被定义,因而也就是无法理解。
还原论和整体论作为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他们本身无所谓优劣之分。整体论总是只能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一旦深入下去就必须使用还原论的方法。因此,在对待自然界,我们总是首先了解其大致的、整体的规律,这是整体论的方法,接着一定要在对它层层进行还原分解,以此考察和研究它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
6、证伪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历史主义的科学观及相关观点(分析)
答:在正统西方科学哲学中,对于科学进步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种进路,一种是以逻辑主义为导向,分为证实和证伪两种模式。另一种是以历史主义为导向,主要代表是历史主义。
1、证伪主义(P171概论):伪证主义是由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做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是伪证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出的经验内容越丰富,愈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