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docx

合集下载

金融学概论总结复习题。.doc

金融学概论总结复习题。.doc

第一章货币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A. 货币B. 资金C. 资本D. 市场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D】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A. 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 电子货币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C 】A. 天然贝B. 大理石C. 贵金属D. 硬质合金硬币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D 】A. 银圆B. 铜钱C. 金属刀币D. 贝币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C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D. 无法确定9.在货币层次中M0 是指【 C 】A. 投放的现金B. 回笼的现金C. 流通的现金D. 贮藏的现金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D 】A. M0 B. M1 C. M2 D. M0 和 M1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C 】A. M0 B. M1 C. M2 D. M0 和 M1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B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5.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 D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6.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C】——A. 银本位B. 平行本位C. 双本位D. 金本位19.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B】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德国20.人民币是【D】A. 实物货币B. 代用货币C. 金属货币D. 信用货币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自己总结)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流通速度E成反比R=Q/E第三章信用与融资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特点:①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②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③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状态一致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特点:①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③.银行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④信用过程稳定、风险小4.国家信用:指以政府为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信用形式作用:①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②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③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④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5.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不利影响:①加强供求紧张②导致物价上涨的虚假繁荣③造成过度消费和经济更萧条第四章利息与利率1.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利息的本质: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率:r=I/P×100%(P=本金,I=利息额,r=利率)第九章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的含义: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和机制2.金融市场的特征①交易商品的特殊性②交易价格的一致性③交易活动的集中性④交易主体角色的可变性3.金融市场的分类:➢按交易期限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证券发行和流通的顺序不同,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交易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白银市场等;➢按地理范围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金融市场等4.金融市场的功能:➢有效聚集和转化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是经济运行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徐英富 焦艳芳主编)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徐英富 焦艳芳主编)

《金融学概论》复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地特殊商品、货币是自发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货币体现生产关系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衡量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第二,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共五种功能。

3.货币的作用价值尺度:是货币最早产生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以这个职能为基础的。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功能。

即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是,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而成为贮藏货币。

支付手段:(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2)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可能使买卖关系进一步脱节,使商品流通增加了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在国与国之间作为商品和劳务流通的媒介,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

4.货币材料具有单一性、稳定性、标准性和交换的广域性第三节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速度E成反比.即R=Q/E.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反之,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第四节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与其组织形式,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以与发行保障制度共4个要素。

《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金融学概论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是每个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的一门课。

以下是金融学概论的各章的复习要点,希望对你有用。

1、导论1.金融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P315级考了简答题:简述金融学的研究对象2、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五个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 P13-142.货币制度的演变 P16-17这一考点要掌握“格雷欣法则”与“特里芬两难”。

13级考了名词解释:格雷欣法则3、信用与融资1.信用的含义 P242.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P25-2815级考了名词解释:商业信用3.内部融资、外部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含义、特点及形式 P29-3315级考了简述题:说出三种融资方式及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4、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含义与本质 P36-3715级考了简答题:简述利息的本质是什么2.利率的形式 P38-4013级考了名词解释:基准利率3.利率的经济功能与在经济中的作用 P45-47这一考点不需要深入了解,只要记得大概的即可,如利率的经济功能包括中介功能、分配功能、调节功能、传递导向功能4.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无需深入了解) P48-495、货币的时间价值1.了解时间轴如何画(计算年金时画出时间轴更易分析) P532.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P55-57这一考点一般都会考计算题。

牢牢掌握书上的例题。

3.年金的计算 P58-60这一考点一般都会考计算题。

牢牢掌握书上的四道例题。

记住偿债资金的计算实际上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是实际上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9、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的含义及分类(了解) P129-1312.金融市场的功能 P13113级考了简述题:请说出金融市场的功能是什么3.债券股票的特征及它们的差异、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 P132-133债券与股票的差异除了它们含义等的不同,还有债券的偿还性与股票永久性的差异、债券安全性与股票风险性的差异4.有效市场的定义及三种形态 P13510、金融市场构成1.货币市场的含义及其包括的四种市场 P140-144货币市场主要是短期资金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对象及运作机制(掌握)、回购市场交易对象及运作机制(掌握)、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了解)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了解)2.资本市场的含义及其包括的.三种市场 P145-150资本市场主要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掌握)、债券市场(掌握)和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了解)3.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三种市场大概了解即可) P152-16111、金融管理与监管组织1.中央银行的定义 P16613级考了名词解释: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重点掌握) P1693.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即“一行三会”中的“三会”)的定义、监管对象和监管目标 P171-17412、金融运营组织: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的性质、特殊性表现及职能(重点掌握) P179-180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内涵及种类 P183-185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自有资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各项存款、存款业务的创新、各项借款)。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

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

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

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

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

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

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

《金融学概论》经典期末复习笔记

《金融学概论》经典期末复习笔记

金融学概论概论宏观金融学:货币现代金融学微观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学: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也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学科。

●“三根支柱”: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一个空间”:金融市场●“上有调控”:宏观调控●“外有扩展”:国际金融体系第一章货币基本知识第一节货币起源、货币功能与货币作用一、货币起源(一)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论货币的产生最终解决了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推动了交换的发展和交换制度由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演变。

货币产生的意义在于它解决了阻碍商品交换发展的内在矛盾。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起源论货币产生的经济原因在于物物交换的缺陷,即物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易费用是高昂的,这种费用的高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衡量及表示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统一尺度。

2、难以找到交换双方需求欲望和时间上的巧合。

3、缺乏用来证明债务关系的理想凭证。

4、缺乏对购买力的储蓄。

二、货币功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功能。

(一)交易媒介交易媒介——货币的首要功能。

特点:1、突破了物物交换条件下“需求欲望和时间上的巧合”的约束,使交易变得非常便利,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

2、促进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二)价值标准价值标准也被称为计量单位。

用货币单位所衡量和表示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便是价格。

特点:1、无形中减少了在商品交换中需要考虑的交换比率的数目,便于计算。

2、简化了簿记。

(三)价值贮藏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是指货币是人们进行价值贮藏的一种工具或选择。

特点:1、价值贮藏并非货币所独有的功能。

但人们选择货币进行价值贮藏主要原因是:(1)货币具有一般购买力;(2)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价值贮藏并非货币能够严格执行的功能。

货币发挥价值贮藏功能依赖于物价水平的稳定进而是币值的稳定。

(四)延期支付的标准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功能是给予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标准功能产生的。

金融学复习重点.doc

金融学复习重点.doc

金融学复习重点-1货币制度的定义P20 :简称"币值〃,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体系2.货币需求的含义253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而持有的行为3•通货膨胀的含义P271 :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4.信用的含义P56 :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一种信贷行为,是商品或货币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5.金融市场的含义P101 :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工具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是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的总称。

6 .直接融资P70 :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是一种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7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8货币政策工具P305 :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实现来实现的。

9.货币政策的含义P293 :广义: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其他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狭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金融变量,进而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职能pl2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3•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p5:①实物货币。

是最古老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有货币和铸币②代用货币。

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以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

纸币③信用货币。

纸币,辅币和支票性存款等④电子货币。

各种卡片和数字化货币4•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流动性pl6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货币层次:M0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l二M0+活期储蓄(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②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M0二现金Ml二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场存款+个人信用卡类存款M2二M1+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曲M3二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构成:P21本币和辅币1货币的种类,2货币的材料3,货币单位,4货币的发行和流通,5货币支付能力,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7•货币本位制度P23⑴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本位制度。

《金融学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金融学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金融学概论概论宏观金融学:货币现代金融学微观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学: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也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学科。

●“三根支柱”: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一个空间”:金融市场●“上有调控”:宏观调控●“外有扩展”:国际金融体系第一章货币基本知识第一节货币起源、货币功能与货币作用一、货币起源(一)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论货币的产生最终解决了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推动了交换的发展和交换制度由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演变。

货币产生的意义在于它解决了阻碍商品交换发展的内在矛盾。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起源论货币产生的经济原因在于物物交换的缺陷,即物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易费用是高昂的,这种费用的高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衡量及表示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统一尺度。

2、难以找到交换双方需求欲望和时间上的巧合。

3、缺乏用来证明债务关系的理想凭证。

4、缺乏对购买力的储蓄。

二、货币功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功能。

(一)交易媒介交易媒介——货币的首要功能。

特点:1、突破了物物交换条件下“需求欲望和时间上的巧合”的约束,使交易变得非常便利,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

2、促进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二)价值标准价值标准也被称为计量单位。

用货币单位所衡量和表示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便是价格。

特点:1、无形中减少了在商品交换中需要考虑的交换比率的数目,便于计算。

2、简化了簿记。

(三)价值贮藏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是指货币是人们进行价值贮藏的一种工具或选择。

特点:1、价值贮藏并非货币所独有的功能。

但人们选择货币进行价值贮藏主要原因是:(1)货币具有一般购买力;(2)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价值贮藏并非货币能够严格执行的功能。

货币发挥价值贮藏功能依赖于物价水平的稳定进而是币值的稳定。

(四)延期支付的标准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功能是给予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标准功能产生的。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10、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②人民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③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通货④人民币的发行实现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⑤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授权国有银行按国家规定,执行管理⑥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金银、外汇储备;第二章信用1、信用的概念:作为道德范畴的信用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作为经济和金融范畴的信用是一种狭义的概念,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经济和金融范畴的信用是以道德范畴的信用为基础;2、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以后,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既是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物,又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的经济范畴;3、信用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①通过信用活动实现资源再分配②提高资源使用效益③节约流通费用④信用是宏观调控手段⑤通过信用影响国际收支;4、信用的形式:⒈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①形式:包括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②特点:商业信用的借贷行为与商品交易相联系,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相结合;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发生最简单的直接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状况与经济景气状况一致;③优点:方便及时,缩短了融资时间和交易时间,是商品销售的一个有力竞争手段;④局限性: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方向上的局限性;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信用期限的局限性;管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⑤商业信用中使用的票据是商业票据分为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⒉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①形式:吸收存款、发放贷款;②特点: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信用;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主体包括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以及个人等;③优点:银行的信用规模巨大;银行信用的投资方向不受限制;银行信用的期限长短均可;银行信用的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的提高和扩大;⒊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借贷活动;①形式:由国家发行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和公债;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即政府特为某个项目或工程发行债券;银行透支或借款;②优点:是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⒋消费信用:是工商银行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①形式:工商企业以赊销商品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信用,也就是消费贷款;②优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与现代化生活需求的矛盾,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可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⒌证券信用:是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⒍国际信用:是指跨越国界的信用活动,本质上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的输出入;①国际商业信用表现为: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延期付款;②国际银行信用表现为:国际商业银行贷款;项目融资贷款;出口信贷;③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信用、国际政府间信用、国际直接信用;5、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①特征: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主体或债务人按期还本复习的特征;流动性---是指信用工具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现金而在价值上又不受损失的能力;收益性---是指信用工具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注: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表现的;分为名义收益率:即规定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即期收益比率:即规定的利息与信用工具市场价格的比率;实际收益比率:即实际收益与市场价格的比率;风险性---是指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注:风险可能来自两方面:1、违约风险指债务人不能按时履行契约,支付利息及偿还本金的风险;2、市场风险指市场上信用工具价格下降可能带来的风险考点:信用工具的偿还期与风险性成正比,即偿还期越长,其风险性越大;而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风险性成反比,即流动性强的信用工具,其风险越小;②分类:按偿还期限为标准,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按发行者性质划分,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按是否与实际信用活动直接相关,分为基础性信用工具和衍生性信用工具;③几种主要的信用工具: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载明金额和日期,到期由付款人对持票人或指定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一般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汇票---由出票人签发付款人见票后或到期时,对收款人无条件支付款项的信用凭证;其中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签发,命令债务人支付款项的票据;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给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的票据;本票---是债务人对债权人签发的在一定时期内承诺付款的信用凭证;其中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支票---是银行活期存款人通知银行从账户上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票面指定人或者持票人的信用凭证;按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可以用来支取现金也可以办理转账结算,但是转账支票只能够用于转账,不能提取现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国内没有国外有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是一种国家信用工具,一般包括公债债券、国库券和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是公司或企业向社会发行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一般分为抵押公司债、无担保公司债、设偿债基金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金融债券---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发行的债务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所有权凭证;股票是一种有价债券;其特点有:非返还性、流动性、股东权、风险性、投机性;一般分为:普通股、优先股、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蓝筹股、成长股、绩优股、周期股、防守股和投机股等;我国股票现有种类为:普通股票、面额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此外还有A股、B股、H股和N股之分;衍生性信用工具不是重点,知道即可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1、利息:一般认为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超出本金部分的报酬;利息是作为信用的伴随物而产生,作为信用关系的附属物由信用决定,没有信用而就无所谓利息,信用决定利息的性质、量的大小及运动方向,但利息对信用又有影响;2、利息率:简称为“利率”,是一定时期收取的利息同借出款本金的数额比例,它是决定利息数量的因素与衡量标准;表示方法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及日利率;利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计算法和复利计算法;单利计算法---指在计算利息额度时,不论期限长短,永远在初始本金上计算利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计息期限复利计算法---指在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逐期滚算利息;公式为:I=P× 1+r -1 A=P×1+r注:其中P为本金;I为利息;r为利息率;n为期限;A表示本利之和;3、利率的种类: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种类;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就是直接以货币表示的,市场通行使用的票面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关系为: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注:判断利率水平的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还应该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利率可以呈现三种情况:正、负、零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在1年期以内的利息率;长期利率是指在1年期以上的利息率;一般情况下,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利息率在整个借款期间内固定不变,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和市场利率波动而发生变化;浮动利率又称可变利率,是指利息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定期调整变化的利率;市场利率和官方利率知道即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知道即可4、利息与利息率的作用: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从借者手中获得报酬;利息既是贷款者的收益,也是借款者的筹资成本;利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对其他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上;如:物价、储蓄、消费、投资等;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途径实现:①利率---储蓄---经济运行:利息率越高,消费的机会成本就越大,而储蓄所得到的利息收入就越多;而储蓄的增加又会提高,国民收入储蓄率从而增加社会总产出;/C↓→AD↓→Y↓i↑→\S↑→Y↓注:其中i表示利率;C表示消费;S表示储蓄;Y表示总产出;AD 表示总需求②利率---投资---经济运行:降低利率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降低,从而会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利率就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上升,从而会减少投资,抑制经济增长;Ms↑→i↓→P股票→q>1→I↑→Y↑注:其中Ms表示货币供应量;i表示利率;P股票表示股票价格;I表示投资;Y表示总产出③利率---国际收支---经济运行④利率---物价---经济运行:调节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5、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利率市场化利率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类:国家集中管理、市场自由决定、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资金借贷双方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入主体;完善的金融市场;6、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论基础:发达国家利率理论、发展中国家利率自由化的金融深化理论;必要性:①利率市场化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必要因素;②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间接监控;④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企业市场化经营;⑤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⑥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国家化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含义:即金融与市场的统一;金融是有关资金金融通和货币流通活动的统称,市场则是从事某种商品、劳务或技术等交易活动的场所;可以将金融市场的含义概括为金融产品交易的场所及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的总和;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之分;2、金融市场的特征:金融市场具有抽象性;金融市场活动具有公开性;交易对象具有信用性;随着制度完善和技术的进步,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和演变;无形化推出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证券化的发展驱动了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扩张;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①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所有参与交易的个人是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者;企业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生活的中心;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和政府在金融市场是资金需求者也是资金供应者;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中心机构,为了加强管理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②交易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客体,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书面载体,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用以证明金融交易额、期限及价格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凭证;③交易对象资金的使用权: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金融交易工具的最终目标;④交易的价格市场化的利率: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也要受交易价格的支配;4、金融市场的分类:按照资金融通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程序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的场地和空间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按照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的地理范围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和全国性金融市场以及国际性金融市场; 5、金融市场的地位及功能:地位:在商品货币经济中,金融市场是统一的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形成统一市场的有机整体;功能:融通社会资金功能供求双方灵活自由的进行资金调剂;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追逐资金中合理的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应经济信息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体现;调控金融经济功能具体表现为国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通过制定各种金融市场交易规则及运用必要措施指导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在需要时借助国际金融市场筹集建设资金满足国内需要;6、货币市场:①特征:交易期限短;交易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需要,弥补流动性的暂时不足;交易工具风险小,流动性强;②分类:⑴银行短期借贷市场⑵同业拆借市场:特点是拆借资金期限较短;成交金额大;拆借利率由融资双方根据资金供求关系及其他因素自由决定;拆借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进行,也可由拆借双方直接洽谈而成;不需要提供担保,属于信用拆借;⑶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的关系人分为票据发行者和投资者两类;其中商业票据的发行者多为金融公司、非金融公司、银行控股公司、境外企业;而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非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个人占的比重不大;⑷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是指银行承诺汇票转让的市场,即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到期前向银行贴现换取现款并贴付利息的行为、转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转卖给其他银行的行为、再贴现市场指银行或转贴现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再卖给中央银行的票据转让行为和买卖市场⑸可转让大定额定期存单市场:可转让大定额定期存单简称存单;存单特点是不记名、可转让、面额大、期限短、种类多样化;⑹国库券市场:是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财政收支差额或解决临时需要而发行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其特点是风险最低;流动性很强;交投较为方便;税收优惠,净收益高;7、资本市场: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中长期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银行中长期贷款;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交易工具期限长;交易的目的主要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融资数量大以满足长期投资项目需要;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即包括债务性工具也包括股权性工具;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收益高,风险大,流动性差;8、证券市场的分类:按照有价证券的交易程序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ⅰ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通过发行市场增加证券的供给量,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主体:证券发行者;证券认购者;中介机构;方式:公募发行面向广泛的不确定的投资者与私募发行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初次发行和增资发行;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条件:由证券发行的额度、期限、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和发行价格有平价、折价、溢价三种等因素构成;ⅱ证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指通过一级市场已经发行的证券的交易市场;通常由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两个层次构成;其中,证券交易所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具有高度流动性;以竞价方式形成证券的公平价格;向投资者提供证券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有关资料;促进了证券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主要主体是:佣金经纪人;专业会员;场内经纪人;场内交易者;而场外交易市场是非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许多种不同债券的交易场所;具有的特点是非集中市场;开放性市场;证券种类繁多;双方协商议定价格;9、交易所内常用的指令:①市价指令---这是指示经纪人根据市场价格买入或卖出的指令;②限价指令---这是一种有条件的指令,设置指令执行的价格界限;③平单指令---只有当市场价格移动到特定价格时才会执行;④平单限价指令---当市场价触到平单的既定价时,就会变成一个限价指令;⑤触价指令---如果市场达到特定的价格,触价指令就变成市价指令;指令的期限: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如日指令、周指令、月指令;10、外汇市场:定义:指由各种经营外汇业务的机构和个人汇合在一起进行具有国际性的外汇买卖的活动和交易场所;参与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顾客、中央银行;种类:从组织形式上划分:无形市场没有固定场所和时间、有形市场有固定场所和时间;从交易主体经营性质上划分交易层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外汇市场、银行同业间的外汇市场、外汇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从交易活动的范围划分:国内外汇市场、国际外汇市场;从外汇交易的交割期划分:即期外汇市场又称为现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又称期汇市场、掉期市场同时进行现汇和期汇交易;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1、金融机构定义:从狭义角度看,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金融活动或为金融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的营利性组织;从广义角度看,金融机构还包括金融监管组织及国际金融机构;2、金融机构的类型:①按照管理地位不同分为:金融监管机构与接受监管的金融企业;②按照获取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③按照是否担负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④按照业务方式不同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⑤按照服务领域和功能不同分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⑥按照出资的国别属性分为:内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和合资金融机构;3、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核心机构;金融机构体系→银行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吸收活期存款、专业银行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储蓄银行、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抵押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4、金融中介机构间接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由于资金的盈余者与借款者之间直接交易存在着交易成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诸多障碍,金融中介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5、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①“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②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其中,商业银行包括转制中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而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资本金由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及财政拨付;经营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力争保本微利;一般不设分支机构;③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④外资金融机构第六章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一般认为如今的商业银行产生于古代的货币经营业早期:高利贷银行;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注:1694年英国商人集资合股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的资本主义银行---英格兰银行;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依据分支机构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分为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3、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银行业务的全能化体现在业务经营出现证券化趋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银行资本集中化、银行公。

金融学 整理 可直接打印word文档

金融学 整理 可直接打印word文档

★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基础知识 1、货币起源与发展1) 从时间序列角度看:→→→2)从价值形态演化过程看:→→→【说明】①商品的价值在偶然的商品交换体现出来;②物物交换变得频繁,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不同的交换表现;③用一般等价物表示商品的价值;④用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

3) 货币与商品伴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2、货币的分类:①商品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称量货币、铸币);②信用货币:纸质货币(银行券、纸币等)、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纸币的流通规律:二、货币的职能(双重职能说)0、马克思理论(金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交换媒介职能——计价标准、交换手段、支付手段注意问题: 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中没有信用因素,支付手段以信用交易为基础。

衡量货币流通状况的标准:货币能否正常发挥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调节能力商品货币:有内在价值,能够自发调节。

货币过多购买力不变,多余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

信用货币:无内在价值,不能自发调节。

货币过多购买力下降,多余货币不退出流通,并促使原来保存的货币进入流通。

现代信用制度下,需要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2、资产职能(贮藏手段)1)特点:①货币退出了流通领域;②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能够实现保值增值。

【说明】货币是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

2)作用:①贮藏财富;②为购买或支付作准备;③为投资积累资本;④为预防不测之需或其他目的。

三、货币的本质(补充内容,加深理解)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信用货币制度下,这一定义已不能完全说明货币的本质。

信用货币几乎没有价值,却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原因在于人们只关注其购买力,而不关注实际价值。

只要具有购买力,就能够充当货币。

因此应从货币职能角度理解货币定义,即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货币的本质也就是能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的交换媒介。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二)引言金融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涉及到广泛的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

从个人到政府,从企业到国际组织,金融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金融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概述本文将着重介绍五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分别是货币供应与需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机构。

一、货币供应与需求1.货币供应a.中央银行的角色和职责b.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目标c.货币供应的影响因素2.货币需求a.货币需求理论b.利率的影响因素c.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平衡3.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影响a.通胀和价格水平b.利率和经济增长c.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二、股票市场1.股票的定义和特征a.股票的基本概念b.股票的种类和分类c.股票市场的功能和作用2.股票市场的交易与定价a.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b.股票市场的定价原理c.股票的估值方法3.股票市场的风险与回报a.股票市场的风险因素b.投资组合理论c.股票市场的投资策略三、债券市场1.债券的定义和特征a.债券的基本概念b.债券的种类和分类c.债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2.债券市场的发行与交易a.债券的发行方式b.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c.债券的定价方法3.债券市场的风险与回报a.债券市场的风险因素b.评级和信用风险c.债券市场的投资策略四、金融风险管理1.金融风险的分类和概念a.市场风险b.信用风险c.操作风险2.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a.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b.风险衡量和评估方法c.风险控制和转移策略3.金融风险管理的实践和应用a.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b.企业和个人的风险管理c.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五、金融机构1.金融机构的分类和功能a.商业银行b.保险公司c.投资银行2.金融机构的运作和监管a.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管理b.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c.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察机制3.金融机构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a.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b.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c.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稳健性总结金融学概论中的这些重要知识点涵盖了货币供应与需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机构等多个方面。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金融学概论是金融学领域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复习资料对于备考和复习金融学概论课程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和强化所学知识,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提供一些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帮助学生有效准备考试。

第一部分:金融学概论基础知识金融学是研究如何管理和利用资源的学科,它涉及资金流动、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资本市场等方面。

在复习金融学概论时,首先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础知识点:1.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流动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学生需要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特点和参与主体。

2.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学生需要了解金融机构的种类、业务和监管。

3. 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是金融市场的产品,包括股票、债券和期货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金融产品的特点和投资策略。

第二部分:金融学概论理论框架金融学概论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和投资组合理论等。

复习金融学概论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理论框架:1. 金融市场理论:金融市场理论研究资金在金融市场上的流动和定价机制。

学生需要了解资金流动的原因、资金供求关系和资产定价模型等。

2. 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公司如何筹集资金和管理债务与股权比例。

学生需要了解融资成本、财务杠杆和股权结构等概念。

3. 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研究如何配置资金以最大化投资回报和控制风险。

学生需要了解资产组合的构建、资产定价模型和风险管理策略等。

第三部分:金融学概论实践应用金融学概论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包括实践应用。

学生需要掌握金融决策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

以下是与实践应用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公司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和制定资金策略的学科。

学生需要了解财务报表分析、资金预测和投资决策等。

2.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过程。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融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货币:货币,是指固定地充当⼀般等价物,并体现⼀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

不兑现信⽤货币制:⼜称纸币本位制,⾦银等贵⾦属不再作为本位币进⼊流通,流通中的货币是由国家强制发⾏和流通的纸币;纸币不规定含⾦量,不能兑现成黄⾦(银⾏券规定了含⾦量)。

信⽤:道德层⾯是指:遵守承诺、信任、⾔⽽有信等;经济层⾯是指:资⾦的借贷关系和⾏为,是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外汇: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的⽤于国际结算的⽀付⼿段和⼯具。

⼴义外汇 = 狭义的外汇(即外币⽀付凭证)+外国货币+ 外币有价证券 + 特别提款权+ 其他外汇资产汇率:汇率是指⼀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外⼀国货币的⽐率,或者说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

汇率是货币的国际价格、对外价格。

同业拆借:指银⾏等⾦融机构之间进⾏短期资⾦借贷⽽形成的市场,参与者为银⾏等⾦融机构。

商业汇票:即收款⼈或付款⼈(或承兑申请⼈)签发,由承兑⼈承兑,并于到期⽇向收款⼈或被背书⼈⽀付款项的票据。

银⾏汇票:汇款⼈将款项交存当地银⾏,由银⾏签发给汇款⼈持往异地办理转帐结算或⽀取现⾦的票据,叫做银⾏汇票。

其中,⽤于转帐结算的叫“转帐汇票”,⽤于⽀取现⾦的称为“现⾦汇票”.本票:本票⼜叫期票,是出票⼈签发并承诺在见票时,⽆条件⽀付⼀定⾦额给收款⼈或持票⼈的票据。

票据贴现:是票据持有⼈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银⾏扣除⼀定利息后,将剩余部分提前⽀付给持有⼈的⼀种融资⾏为。

期货:期货交易:即买卖双⽅在合约⾥约定,在未来某⼀时间以特定价格交易特定资产的交易形式.教材定义是期货是有期货交易所统⼀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交割⼀定数量和质量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就是⼀张标准化的合约,内容是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的内容,期货市场买卖的就是这张标准化合约。

它是由现货中远期交易发展⽽来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期货公司制定的标准合约,从合约的格式到合约的内容规定,包括标的物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割时间等,事先都已经规定好了,投资者只需要根据⾃⼰的交易数量进⾏购买。

金融学概论 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 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第一章导论1.金融定义:金融学是管理货币的科学,是不同的经济主体通过金融市场参与资产定价、进行资金融通、金融产品交易、资产配置,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监管、保险和国际金融活动。

2.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①以货币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活动;②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活动和资产定价活动;③货币的供求、国际资本流动问题;④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制度安排等宏观调控问题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2.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即表现为一定的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就是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4.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具有普遍接受性的能够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贮藏职能的货币。

5.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与商品的价值总额成正比,与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6.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

纸币流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即物价出现负增长。

7.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8.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发行保障制度9.货币制度的演变: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③金本位制④纸币本位制10.劣币驱逐良币or格雷欣法则: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且官方规定两种货币的比价,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概论》复习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衡量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第二,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共五种功能。

3.货币的作用价值尺度:是货币最早产生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以这个职能为基础的。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功能。

即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是,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而成为贮藏货币。

支付手段:(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2)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可能使买卖关系进一步脱节,使商品流通增加了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在国与国之间作为商品和劳务流通的媒介,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

第三节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速度E成反比.即R=Q/E.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反之,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第四节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以及发行保障制度共4个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本位制、3.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发偿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人民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国人民银行;(3)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4)人民币正在加快区域化、国际化步伐。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第一节信用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特点:(1)商业性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3)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景气状态一致。

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1)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2)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3)银行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4)信用过程稳定,风险小。

4.国家信用:是指以政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形式。

作用:(1)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2)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3)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4)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5.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以及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

作用:(1)有利于消费品的升级换代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2)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不利影响:(1)加强供求紧张;(2)导致物价上涨的虚假繁荣;(3)造成过度消费和经济更萧条。

第二节融资渠道1.直接融资:是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方式。

有: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融资、天使融资。

作用:优点: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筹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的受益较大。

缺点: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其使用的金融工具的流通性比间接融资弱,兑现能力较低,它的风险较大。

2.间接融资: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从资金供求者那得到资金融通的过程。

有:银行贷款、典当融资、融资租赁等形式。

作用:优点: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的闲散资金,风险较低,降低融资成本。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第一节利息的本质与利率1.利息:是指在信用挂席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2.利息的本质:是公认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贵货比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及利润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公式:单利:利息(I)=本金(P)R利率(r)R期限(n)本利和S=P(1+rRn)复利:I=P(1+r)^n-P.4.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r=I/PR100%基准利率:由中央银行制定或调整,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利率:在市场中供求双方自由竞争所形成的利率,是借贷供求资金的指示器。

浮动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相反名义利率:包括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i为实际利率,为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官定利率:存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公司债券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公定利率:反应整个金融机构在某一时期的平均利润水平正利率: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利率负利率:与正利率相反国内利率国际利率:LIBOR、NIBOR、HIBOR第三节利率的作用与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1.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1)引导储蓄、消费、投资的作用;(2)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物价水平的作用;(3)利率对汇率和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

2.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1)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3)作为租金计算基础的作用。

3.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平均利润率,资金的供求和竞争状况,通货膨胀预期,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习惯,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利率水平等。

第九章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和机制。

2.构成要素:资金供求者、信用工具、信用中介3.金融市场的特征:(1)交易商品的特殊性;(2)交易价格的一致性;(3)交易活动的集中性;(4)交易主体角色的可变性。

4.金融市场的分类:(1)按交易期限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2)成交后是否立即收割,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3)按证券发行和流通的顺序不同,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4)按交易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

(5)按有无固定交易场所,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5.金融市场的功能:(1)集聚、财富的功能:有效聚集和转化资金;(2)避险和交易功能:分散风险,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3)资源配置功能:优化资源配置;(4)反映功能:被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是国民经济景气度指标的重要信号:(5)调节经济功能:实现宏观调控。

第十章金融市场构成第一节货币市场1.货币市场:又叫短期资金市场,是一年期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

2.同业拆借:指金融机构为弥补短期资金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的资金不足而进行的短期资金借贷。

特点:(1)交易对象是金融机构同业之间;(2)同业拆借市场中的交易可以通过市场中介人,也可以直接交易;(3)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短,通常以1~2天为限。

3.回购市场: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回购协议:是指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卖家向卖家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以预先约定的价格买回证券的一个交易。

4.回购协议的基本要素:(1)回购协议中证券的定价;(2)回购协议的利率;(3)回购协议的期限。

5.回购协议的利率取决因素:(1)用于回购的证券的质地;(2)交割的方式;(3)回购期限的长短;(4)货币市场其他子市场的利率水平。

6.逆回购是先买后卖。

7.商业票据:是大公司为筹措资金,已贴现的方式出售个使投资者的一种短期的无抵押担保的承诺凭证。

要素:发行者、发行方式、发行的成本、面额与期限、商业票据的评级等8.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是商业汇票的一种。

9.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按照发行者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国内存单、欧洲美元存单、扬基存单、储蓄机构存单。

第二节资本市场1.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一年期以上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媒介的市场。

特点:(1)资本市场所交易的经融工具期限长;(2)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3)资金借贷重大,以满足长期投资项目的需要;(4)作为交易工具的有价证券与短期金融工具相比,收益较高而流动性差,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2.股票:使投资者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提供资金的权益-合同凭证,使投资者借以取得股息红利收益的一种有价证券。

特征:权利性、变现性、非返还性、价格的波动和收益的风险性、同股同权同利性3.普通股票: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和财产、盈余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它代表着在满足所有债券偿付要求及有线股股东的收益权和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资产的索取权。

优先股:限于普通股领股息,在公司破产、解散清算时先参与剩余资产的分配,但没有什么权力。

4.股票市场的功能:(1)资金融通与转化功能;(2)资源配置功能;(3)价格形成功能;(4)信息反映功能。

5.债券市场:是债务人依据法律手续发行的想债权人承诺的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偿还本金,从而明确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

6.债券市场的基本要素:债券的名称、面值、偿还期限、利率、价格。

特征: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偿还性7.债券市场的功能:(1)成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公共团体筹集稳定性资金的重要渠道;(2)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流动性与盈利性的金融商品或金融资产;(3)为中央银行间接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提供操作平台;(4)为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机制。

8.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份额持有人的集合投资方式特点:小额投资,费用较低;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业化运作,专家管理;流动性较高。

9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1)根据组织形式不同,分为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2)根据交易方式不同,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第三节衍生工具市场1.金融期货:是指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割一定数量特定金融工具的协议。

主要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等。

2.特征:交易标的物是金融商品;金融期货是标准化合约的交易;金融期货交易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决定买卖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