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课件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目 的
MBI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简称MBI)是工作倦怠 研究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测试工具之一(1996)。文献综述的结 果表明,在MBI 的结构与测量问题上,至今仍存在着广泛的 争论。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样本,得出的因素结构具有很大的 差异,从最初Maslach等预备研究中的4因素模型,到后来的3 因素模型,以及其它学者所提出的2因素模型,可以说是众说 纷纭,莫衷一是。
本研究对职业倦怠问卷(MBI)进行中文修订,采用探索性 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MBI的因素结构并分析其特征, 形成适合昆明市小学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问卷,为进一步的研 究做准备。
2.2方法与程序
翻译
项目分析
结构分析
信度与效度
项 目 通 俗 度
初
探
验
步
索
证
因
的
性
性
素
探 索 性
因 素 分
因 素 分
1.2 职业倦怠的结构及测量
1.2.1 职业倦怠的结构
虽然目前多数研究把职业倦怠的结构看成多维的,但是 仍然存在单维和多维的诸多争议,对其成分及其内在联系的 看法也有较大的分歧。所以对职业倦怠理论的探讨仍将是今 后研究的主题。
1.2.2 职业倦怠的测量
应用最广泛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是Maslach 等人提出的职 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简称 MBI)。在已发 表的有关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中,90%的论文和研究报告都 采用 MBI 作为测量工具。
昆明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答辩人: 导师:
论文提纲
导论
研究一:职业倦怠 的因素结构研究
研究二:昆明市小学 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及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三:昆明市小学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
因素模型的构建
探索性
因素 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Fra bibliotek样本A
样本B
1 导论
1.1 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工作耗 竭”、“职业枯竭”等,至今对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仍是众说 纷纭。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回顾,本研究认为:
(1) 在职业倦怠的结构与测量问题上尚存争论,在基于MBI 的因素结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学者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大的 差异,因此其三维结构需要进一步加以验证。
(2) 有关职业倦怠的理论及模式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 更准确地了解倦怠和预防倦怠。但已有的理论模型仍需要进一 步整合组织因素、工作特征、个体因素和认知调节变量,构建 更为合理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
在众多的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广泛引用的是 Maslach 和Jackson的职业倦怠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 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 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症状”。其中,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 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是指个体对待 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降低 是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的下降。
本研究通过三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研究
(1)首先考察MBI 的因素结构并修订一个适合我国文化背景 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验问卷;
(2)在此基础上考察昆明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并系 统分析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背景上的差异,探讨工作压力、生 活质量、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其对教 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MBI 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 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但由于职业倦怠具有情景性,MBI 中 的一些具体项目还不能准确描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小学教师 的职业倦怠状况,其三维结构也需要加以验证。
1.3 职业倦怠的主要理论模式
生态模式 社会胜任模式 存在主义观点 资源保存理论 工作情境-人匹配模型 “努力—奖酬”失衡模型 倦怠风险心理模型
1.4 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人口学变量
工作压力
社会支持
职业倦怠
生活质量
人格特质
1.5 研究概况与文献评价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职业倦怠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扩 展。主要表现为:① 研究对象和概念的扩展。② 理论的扩展。 ③ 研究阶段的发展。④ 研究方法的发展。⑤ 研究范围和研究 区域的扩展。
(3)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将工作压力、生活质量、人 格、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变量纳入到一个整合的关系模型中, 从而建构出有关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更完整和更具有解释力的 模型。以期加深我们对于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它心理变量之间关 系的认识,为了解和认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 据。
2 研究一:职业倦怠的因素结构研究
(3) 职业倦怠是一个过程变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
发生与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与证实。而在有关教师 职业倦怠成因的研究中,所涉及的变量较少,缺乏系统深 入的分析,尤其对教师工作压力源与倦怠之间的调节因素 的探讨尤为不足。而且现有的研究很少考虑到多个变量之 间复杂的整合性关系,因此研究所建立的关系模型具有一 定的局限性,限制了理论模型的解释能力。
1.6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教师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 推动者和承担者,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转变。在这样一个大环 境下,教师的适应、生存及发展现状如何,越来越成为中国 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对 教师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以及教师在职业 生涯中心理、行为变化的研究。而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 学生、学校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已经日益凸显。 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倦怠,探求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命 名
因
析
析
素
分
析
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两个阶段(间隔3月)先 后从昆明地区四类小学(城区示范小学、城区一般小学、 城郊结合部小学、农村小学)中获得两个样本(A和B)。最 后进入统计分析的有效答卷,样本A为234份,样本B为 467份。样本的构成详见表2-1, 表明两个样本的同质性 较高。样本A的测量数据用于预测,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样本B的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
MBI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简称MBI)是工作倦怠 研究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测试工具之一(1996)。文献综述的结 果表明,在MBI 的结构与测量问题上,至今仍存在着广泛的 争论。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样本,得出的因素结构具有很大的 差异,从最初Maslach等预备研究中的4因素模型,到后来的3 因素模型,以及其它学者所提出的2因素模型,可以说是众说 纷纭,莫衷一是。
本研究对职业倦怠问卷(MBI)进行中文修订,采用探索性 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MBI的因素结构并分析其特征, 形成适合昆明市小学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问卷,为进一步的研 究做准备。
2.2方法与程序
翻译
项目分析
结构分析
信度与效度
项 目 通 俗 度
初
探
验
步
索
证
因
的
性
性
素
探 索 性
因 素 分
因 素 分
1.2 职业倦怠的结构及测量
1.2.1 职业倦怠的结构
虽然目前多数研究把职业倦怠的结构看成多维的,但是 仍然存在单维和多维的诸多争议,对其成分及其内在联系的 看法也有较大的分歧。所以对职业倦怠理论的探讨仍将是今 后研究的主题。
1.2.2 职业倦怠的测量
应用最广泛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是Maslach 等人提出的职 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简称 MBI)。在已发 表的有关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中,90%的论文和研究报告都 采用 MBI 作为测量工具。
昆明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答辩人: 导师:
论文提纲
导论
研究一:职业倦怠 的因素结构研究
研究二:昆明市小学 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及相关因素分析
研究三:昆明市小学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
因素模型的构建
探索性
因素 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Fra bibliotek样本A
样本B
1 导论
1.1 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工作耗 竭”、“职业枯竭”等,至今对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仍是众说 纷纭。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回顾,本研究认为:
(1) 在职业倦怠的结构与测量问题上尚存争论,在基于MBI 的因素结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学者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大的 差异,因此其三维结构需要进一步加以验证。
(2) 有关职业倦怠的理论及模式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 更准确地了解倦怠和预防倦怠。但已有的理论模型仍需要进一 步整合组织因素、工作特征、个体因素和认知调节变量,构建 更为合理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
在众多的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广泛引用的是 Maslach 和Jackson的职业倦怠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 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 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症状”。其中,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 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是指个体对待 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降低 是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的下降。
本研究通过三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研究
(1)首先考察MBI 的因素结构并修订一个适合我国文化背景 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验问卷;
(2)在此基础上考察昆明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并系 统分析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背景上的差异,探讨工作压力、生 活质量、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其对教 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MBI 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 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但由于职业倦怠具有情景性,MBI 中 的一些具体项目还不能准确描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小学教师 的职业倦怠状况,其三维结构也需要加以验证。
1.3 职业倦怠的主要理论模式
生态模式 社会胜任模式 存在主义观点 资源保存理论 工作情境-人匹配模型 “努力—奖酬”失衡模型 倦怠风险心理模型
1.4 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人口学变量
工作压力
社会支持
职业倦怠
生活质量
人格特质
1.5 研究概况与文献评价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职业倦怠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扩 展。主要表现为:① 研究对象和概念的扩展。② 理论的扩展。 ③ 研究阶段的发展。④ 研究方法的发展。⑤ 研究范围和研究 区域的扩展。
(3)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将工作压力、生活质量、人 格、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变量纳入到一个整合的关系模型中, 从而建构出有关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更完整和更具有解释力的 模型。以期加深我们对于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它心理变量之间关 系的认识,为了解和认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 据。
2 研究一:职业倦怠的因素结构研究
(3) 职业倦怠是一个过程变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
发生与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与证实。而在有关教师 职业倦怠成因的研究中,所涉及的变量较少,缺乏系统深 入的分析,尤其对教师工作压力源与倦怠之间的调节因素 的探讨尤为不足。而且现有的研究很少考虑到多个变量之 间复杂的整合性关系,因此研究所建立的关系模型具有一 定的局限性,限制了理论模型的解释能力。
1.6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教师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 推动者和承担者,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转变。在这样一个大环 境下,教师的适应、生存及发展现状如何,越来越成为中国 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对 教师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以及教师在职业 生涯中心理、行为变化的研究。而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 学生、学校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已经日益凸显。 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倦怠,探求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命 名
因
析
析
素
分
析
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两个阶段(间隔3月)先 后从昆明地区四类小学(城区示范小学、城区一般小学、 城郊结合部小学、农村小学)中获得两个样本(A和B)。最 后进入统计分析的有效答卷,样本A为234份,样本B为 467份。样本的构成详见表2-1, 表明两个样本的同质性 较高。样本A的测量数据用于预测,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样本B的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