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字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字用研究《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以下簡稱上博九)的問世,引起了學術界的熱烈關注,掀起了楚簡文字研究的熱潮。
就其竹簡内容而言,涉及到文學史、文化史、思想史等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學者們在竹簡編聯、文字釋讀等諸多方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然而對通假字或異體字進行全面考察的卻不多見。
本文以此爲突破口,試圖通過梳理上博九中的通假字、異體字,進一步分析其用字現象,從而更準確、更全面地把握楚簡文字的使用規律。
本篇論文共包括三章:第一章爲緒論部分,主要對本文的选题缘由、材料範圍、研究目的、研究意義、寫作思路、文章結構等作簡要介紹,回顧了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字用學研究方面的相關成果。
第二章全面系統地梳理了上博九中的異體字,根據異體字所屬性質的不同,做了分類:(1)因形體簡化而形成的異體字;(2)
因形體繁化而形成的異體字;(3)因義符、聲符替換而形成的異體字;(4)因結構性質不同而形成的異體字;(5)因受類化影響而形成的異體字;(6)因偏旁易位或變
動而形成的異體字。
第三章對通假字的定義、確定標準在總體上做了一些交代,並根據“本字”與“借字”之間的聲韻關係加以分類:(1)雙聲疊韻通假,即聲母和韻部完全相同;(2)雙聲通假,即聲母相同而韻部不同;(3)疊韻通假,即韻部相同而聲母不
同;(4)聲韻相近通假,聲母和韻部雖不同,但有通轉、旁轉、對轉等關係,或屬於同一聲系。
結語部分對文章的總體内容做一個高度的概括,以總說異體字和通假字的特點為主,從整體上把握上博九中異體字和通假字的形體變化規律。
最後再淺談幾點個人的看法,以及在整理材料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論文
在探討上博九字用現象規律時,以相關楚簡材料和考釋成果為基礎,從文字學的角度動態分析上博九中字形與詞的對應關系,并借助相關文獻加以佐證。
力求使每一組通假字和異體字都有據可循、有理可證,以達到内容豐富、說理充分的目的。
本文對上博九字用的研究,以總結通假字和異體字的規律爲著眼點,從形音義三個角度進行分析論證。
所得出的結論未必完全準確,但希望能有益於楚簡研究,並為未來的楚文字整理工作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