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扶沟县文化的概述(1)

合集下载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朋友们,今天我可得好好给你们唠唠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

这地方啊,就像一本装满故事的老书,越翻越有滋味。

扶沟的地理位置挺有意思的,它就像一颗镶嵌在豫东平原上的明珠。

这里一马平川,大片大片的田野就像绿色的海洋,风一吹,麦浪翻滚,那场面就像大地在跳舞,可壮观了。

每次我站在田野边,都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幅巨大的油画面前,而自己就是画中的一个小点儿。

说到扶沟的美食,那可真是能让人流一地口水。

首屈一指的就是扶沟烩面啦。

这烩面的面条特别劲道,每一根都像是在跟牙齿较劲儿似的,但是嚼起来又特别香。

汤呢,是用大骨熬制的,浓郁得很,上面漂着几片鲜嫩的羊肉,再撒上一把葱花、香菜,那香味就像长了腿一样,直往鼻子里钻。

还有扶沟的胡辣汤,辣辣的、麻麻的,喝上一口,就像有一团小火苗在肚子里燃烧起来,整个人都精神了。

早上来一碗胡辣汤,配上几个水煎包,那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

扶沟人啊,那也是特别实在、热情。

走在大街上,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你问个路啥的,人家能给你说得详详细细的,就怕你找不到地方。

而且扶沟人的笑声特别爽朗,就像这平原上的风一样,干脆又敞亮。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外面迷了路,问一个大爷,大爷不仅给我指了路,还拉着我唠了半天家常,那种亲切劲儿啊,让我在外面都不觉得孤单了。

扶沟还有不少好玩的地方呢。

比如说吉鸿昌将军纪念馆,那可是我们扶沟的骄傲。

走进纪念馆,就像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看着吉鸿昌将军的英勇事迹,听着讲解员的讲述,你会被将军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

那种感觉就像有一股力量注入到身体里,让人充满敬意和自豪。

还有扶沟的大程书院,古色古香的建筑,透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走在书院里,仿佛能听到古代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让人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

在扶沟,四季也都有不同的美。

春天的时候,田野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就像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

夏天,绿树成荫,我们就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听老人们讲那些古老的传说。

河南省扶沟县简介

河南省扶沟县简介

河南省扶沟县简介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属周口市,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故里。

古称桐丘,公元前196年,即西汉高帝十一年置县,因桐丘古城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故此得名,迄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

距省会郑州120公里,西临许昌,北连开封,南接周口,位居中原城市群之中。

辖崔桥镇、江村镇、白潭镇、曹里乡、韭园镇、柴岗乡、固城乡、练寺镇、汴岗镇、大新镇、吕潭乡、包屯镇、大李庄乡、城郊乡、城关镇、农牧场16个乡镇(场)。

县域面积1173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是一个平原农业县,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宋代理学家程灏任扶沟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有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道教圣地雾烟山、吉鸿昌将军故居等。

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坐落县城。

扶沟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明隆庆年间尚书刘自强,弘治、正德年间著名文学家“前七子”之首李梦阳,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等。

扶沟,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盛产小麦、棉花、瓜果、蔬菜、食用菌、牲畜、林木等农副产品;扶沟,有广阔的工业发展空间,已形成了机械制造、裘皮制革、食品加工、棉纺、化工、酿造、电力、饲料、建材、造纸、肠衣、服装、板材加工等基础工业,20多种气缸盖产品俏销全国各地,皮毛、肠衣制品出口亚欧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银山”棉花为全国棉花行业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全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未来扶沟工业发展的深厚基础和突出优势。

鸿昌故里显生机扶沟今朝更靓丽。

吉鸿昌(1895-1934),扶沟县吕潭乡人。

吉鸿昌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扶沟,这个地方可是有千年历史哦!这里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庭寺庙,它是扶沟的一张名片。

今天,我就带你去感受一下这座千年古刹的魅力吧!
走进庭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

它可是庭寺庙的核心建筑,也是整个寺庙的灵魂所在。

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三尊金光闪闪的佛像,分别是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它们都是佛教中的高僧,有着无尽的智慧和慈悲。

每当你走进大雄宝殿,都会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仿佛能让你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

除了大雄宝殿,庭寺庙还有许多其他的建筑。

比如,藏经楼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这里收藏了大量的佛经,可以说是一个佛教文化的学习宝库。

而且,这里的佛经可不是那种枯燥无味的文字,而是用彩绘装裱起来的,看上去非常漂亮。

如果你对佛教文化感兴趣,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哦!
当然啦,庭寺庙还有很多其他景点。

比如那个千年古树,据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它的树干粗壮无比,枝繁叶茂,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

再比如那个小池塘,水清澈见底,里面还有很多鱼儿在游来游去。

每当夏日炎炎的时候,这里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他们会在池塘边嬉戏打闹,度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光。

总之呢,庭寺庙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和温馨的氛围。

所以呢,如果你有机会来扶沟旅游的话,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好地方哦!。

扶沟简介——精选推荐

扶沟简介——精选推荐

扶沟简介扶沟隶属河南省周口市,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故里。

辖崔桥镇、江村镇、白潭镇、曹里乡、韭园镇、柴岗乡、固城乡、练寺镇、汴岗镇、大新镇、吕潭乡、包屯镇、大李庄乡、城郊乡、城关镇、农牧场16个乡镇(场)。

县域面积1173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是一个平原农业县,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西汉高帝11年(公元前196年)始置县,迄今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明隆庆年间尚书刘自强,弘治、正德年间著名文学家“前七子”之首李梦阳,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等。

境内名胜荟萃,古迹众多,现有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宋代理学家程颢任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道教圣地雾烟山以及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等。

近些年来,扶沟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

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扶沟的战略目标,使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5.9亿元,比2005年增长41.0%,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1%。

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857元增加到2008年的8857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9.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0.4∶25.5∶24.1演变为2008年的35.8∶36.7∶27.5,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8年达到16584万元,比2005年的8940万元增长85.5%。

家乡——扶沟 河南省扶沟县旅游介绍、旅游资源评估 原创作品

家乡——扶沟  河南省扶沟县旅游介绍、旅游资源评估 原创作品

知名景点
• 这里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有保 存完好的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宋代理 学家程灏任扶沟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 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兴 建的文庙大成殿;有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 道教圣地雾烟山、吉鸿昌将军故居等。江 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坐 落县城。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管理学院 08本二 黄琳琳 2010年4月7日
家乡简介
• 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属周口市。古称 桐丘古称桐丘,公元前196年,即西汉高帝 十一年置县,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 沟,而改为扶沟,迄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 地处豫东平原,昔日黄泛区腹地, 。面积 1170平方千米,人口70.52万。 • 扶沟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 气温14.4°C,年降水量611.4毫米,无霜 期215天。
我的评价:小城故事多
三大价值: 艺术欣赏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古——千年古刹史悠悠 -
古刹支亭寺山门前, 有一棵高10米,树 干围4.3米,长势旺 盛、枝繁叶茂的千 年古槐。据史料记 载,公元前780年, 西汉文帝初期,为 官清廉、刚直不阿、 不畏权势的大夫张 志伯,因弹劾吕戚 被吕太后贬到鄢扶 定居,此树是张志 伯亲手所栽,至今 已2700多年。
扶沟坛庙寺观
• 扶沟县博物馆建于 1984年4月,馆址以 大程书院为依托,现 存两进院落,前大门 和龙门为柱廊式结构, 其余全是实山、实壁, 在“立雪讲堂”大殿上 有木雕、砖雕等。整 个建筑群,方位对称, 结构严谨,风格壮观, 具清代建筑特色。
经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吉鸿昌 将军纪念馆成为“红色旅游”景点。这是我 市惟一入选“红色旅游”的景点。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本篇作文采用“五感法”的写作方式书写而成,“五感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这五种感受来写作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把景物的人和物的美好表现出来,本篇作文围绕“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为标题,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在作文中,作文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欢迎大家编辑和下载。

古刹名寺,素来有佛音绕梁、香火鼎盛之美誉,而扶沟的庭寺庙,更是千年古刹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视觉上,庭寺庙青砖黛瓦,庄严肃穆,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处雕刻都诉说着虔诚的信仰。

而当阳光穿透古树的枝丫,洒在庭院的青苔上,更是别有一番意境。

听觉上,庭寺庙的梵音袅袅,迴盪在悠久的空间里。

清晨的钟声,叩醒沉睡的灵魂;晚间的木鱼声,抚慰心灵的疲惫。

这份梵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带入一个宁静安详的境界。

嗅觉上,庭寺庙中香火缭绕,烟雾弥漫。

那股檀香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而庭院中的花香,更是芬芳扑鼻,与檀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香氛体验。

触觉上,庭寺庙的木门厚重古朴,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而庭院中的石阶,经过千年的风霜洗礼,变得光滑圆润,踩在上面,仿佛与历史对话。

最重要的是大脑的感受,庭寺庙所带来的心灵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置身于此,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神圣的空间,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内心的安宁。

庭寺庙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座精神堡垒,承载着扶沟人民的信仰和文化传承。

透过五感的体验,庭寺庙的千年风华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它是一座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瑰宝,更是心灵的归宿。

周口市扶沟县文化的概述

周口市扶沟县文化的概述

周口市扶沟县文化的概述
周口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

下面我们就来深度解析周口扶沟县的各个方面。

自然环境
周口扶沟县地处黄河中游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河、淮河、汝河等多条河流,以及大片的森林、湖泊和草原。

这些自然资源为周口扶沟县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济发展
周口扶沟县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主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农业方面,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工业方面,这里有着多个工业园区,主要涉及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

服务业方面,这里的旅游业、餐饮业、物流业等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文化底蕴
周口扶沟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

这里有着多个历史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如扶沟古城、黄帝故里、太昊陵园等。

这些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见证了周口扶沟县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旅游资源
周口扶沟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黄帝故里、太昊陵园、扶沟古城、黄河湿地公园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一个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此外,周口扶沟县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如扶沟大米、扶沟烤鸭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综上所述,周口扶沟县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周口扶沟县的信息,不妨来一次亲身的探访。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地方——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

这个地方可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啊!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寺庙的外观。

它坐落在一片绿树成荫的山脚下,四周环绕着清澈见底的小溪。

寺庙的大门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刻着“庭寺庙”三个大字。

走进大门,你会看到一条宽阔的石板路,两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沿着石板路往里走,你会看到一座座古老的建筑,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寺庙的历史。

据说,这个寺庙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它一直是扶沟地区人们信仰佛教的重要场所。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历史和文化价值之外,这个寺庙还有很多令人惊叹之处。

比如说,它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

整个寺庙由多个殿堂组成,每个殿堂都有着不同的主题和装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高达三十多米的佛塔了。

它是由许多小塔组成的,每层都有不同的造型和花纹。

当你站在塔下仰望时,仿佛可以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秘力量。

这个寺庙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打铁花”。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晚,这里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焰火表演。

当地人会在铁桶里点燃各种颜色的火焰,然后抛向天空中。

这些火焰在夜空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这场表演不仅吸引了当地居民观看,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我想说一下我对这个寺庙的感受。

每次来到这里,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气息。

在这里,我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和忧虑,专注于内心的冥想和反思。

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寺庙能够一直存在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景观和传统活动。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扶沟的话,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哦!。

吉鸿昌将军故里——扶沟县

吉鸿昌将军故里——扶沟县

吉鸿昌将军故里——扶沟县扶沟县区划图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古称桐丘。

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普及推广先进县。

“银山”棉花为全国棉花行业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扶沟县是吉鸿昌将军故里。

中文名称:扶沟县所属地区: 河南省周口市下辖地区: 城关镇、崔桥镇、江村镇等 政府驻地:城关镇电话区0394面积: 1170平方千米 人口: 70.52万(2008年)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吉鸿昌烈士纪念馆,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大程书院古建筑群 车牌代码: 豫P 代码: 411621号:邮政区461300码:地理位河南省中部置:基本概况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属周口市。

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而改为扶沟。

面积1170平方千米,人口70.52万。

扶沟,古称桐丘,公元前196年,即西汉高帝十一年置县,因桐丘古城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扶沟县沟,故此得名,迄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611.4毫米,无霜期215天。

工业已初步形成机械、粮油加工等多行业的工业生产体系。

旅游景点有吉鸿昌烈士纪念馆、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道教圣地雾烟山。

扶沟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扶沟,地处豫东平原,昔日黄泛区腹地,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耕地113万亩,距省会郑州120公里,西临许昌,北连开封,南接周口,位居中原城市群之中。

扶沟县城距新郑国际机场100公里,西临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北依陇海铁路。

阿深、许亳高速公路交汇境内,311国道和3条省道等高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通达四方。

邮编:461300区号:0394[1]历史沿革夏商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属豫州。

西周前806年属郑国。

东周前376年属魏国。

秦前225年属三川郡。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朋友,今天我可得好好跟你唠唠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

这可是个充满魅力、别有韵味的地方。

扶沟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接地气,就像一个憨厚老实的邻家大哥的名字。

一提到扶沟,我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就是那一片片广袤无垠的田野。

这里的土地那叫一个肥沃,简直就是大自然赏赐的一块宝地。

春天的时候,田野像是被绿色的颜料泼洒过一样,小麦苗们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微风吹过,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嬉戏打闹,沙沙作响。

到了秋天,田野就变成了金色的海洋,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这可都是农民伯伯们辛勤汗水的结晶啊。

扶沟的美食那也是相当出彩的。

首屈一指的就是扶沟烩面啦。

那面条筋道得很,就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小战士,在浓汤里也不会轻易散架。

汤是用大骨头熬制的,浓郁得很,一口汤下去,那鲜味能从舌尖一直暖到胃里。

再加上几片鲜嫩的羊肉,一些海带丝、豆皮啥的配菜,那味道,真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还有扶沟的胡辣汤,这可是我们河南的招牌美食之一。

扶沟的胡辣汤有着独特的风味,辣得过瘾,麻得舒坦,各种香料和食材完美融合在一起。

早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再配上几个水煎包,咬一口水煎包,油顺着嘴角流下来,再喝一口胡辣汤,这一天都充满了干劲。

咱扶沟的人啊,那可都是热情似火的。

走在扶沟的大街小巷,不管你认识不认识的人,只要你眼神对上了,对方保准给你一个憨厚的笑容。

邻里之间的关系就更亲密了,哪家要是做了什么好吃的,肯定会给隔壁邻居送去一些。

要是有个什么红白喜事,那大家都会主动来帮忙,根本不需要招呼,就像一家人一样。

这种浓浓的人情味,在城市里可不多见呢。

扶沟的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

这里有很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像过年的时候,那可热闹了。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小年一到,家里就开始忙活着大扫除、准备年货。

到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那气氛,温馨得不得了。

然后就是贴春联、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满是新年的喜悦。

还有舞龙舞狮的表演,那些舞龙的汉子们,把龙舞得活灵活现的,就像龙真的在天空中遨游一样。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

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范文朋友,今天我可得好好跟你唠唠我的家乡——河南周口扶沟。

扶沟啊,虽然不是那种超级有名的大都市,但在我心里那就是独一无二的好地方。

它就像一颗低调却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明珠,镶嵌在豫东的大地上。

先说说扶沟的美食吧,那可真是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像胡辣汤,这可是咱河南的招牌美食,扶沟的胡辣汤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一大早,街边的胡辣汤小店就热闹起来了。

那浓郁的汤,里面有大片的牛肉、面筋、木耳啥的,再加上各种香料配出来的独特味道,又辣又香。

喝上一口,就像有一把小火苗在肚子里欢快地跳跃,整个人一下子就精神了。

还有扶沟的烩面,面条筋道得很,汤是用骨头熬了好久的,白白的像牛奶一样。

往碗里一放几片羊肉,再撒上一把香菜,那味道,香得能让你把舌头都吞下去。

咱扶沟的人也是特别的实在、热情。

走在大街上,不管认不认识,只要你眼神一对上,那脸上准是带着笑的。

要是你去问路,好家伙,那热情得能直接把你带到目的地去。

记得有一次我在扶沟的一个小村子里迷了路,正着急呢,碰到一个大爷。

我刚开口,大爷就说:“咦,小伙子,恁这是要去哪儿嘞?”我一说,大爷就大手一挥,“走,俺领恁去。

”一路上还跟我唠着扶沟的各种趣事,就像对待自己家孩子一样亲切。

扶沟的景色也不错呢。

有大片大片的农田,特别是到了秋天,麦浪翻滚的时候,那场面可壮观了。

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麦浪一波接着一波,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丰收的交响曲。

还有扶沟的一些小公园,里面绿树成荫,有很多老人在里面打太极、下棋,小孩子们就在旁边嬉笑玩耍,那画面和谐得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

在扶沟,还有很多传统的习俗。

比如说过年的时候,那可热闹了。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有浓浓的年味儿了。

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卫生、准备年货。

到了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一边包一边唠家常,笑声能把屋顶都掀翻。

晚上放鞭炮的时候,那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好看极了。

用语文说明文介绍扶沟景点的作文

用语文说明文介绍扶沟景点的作文

用语文说明文介绍扶沟景点的作文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棒的地方——扶沟。

你可能听说过郑州、洛阳什么的,但扶沟可是不容错过的小宝地!跟我一起“游”一圈,看看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吧。

首先,我们得聊聊扶沟的地理位置。

扶沟位于河南省的中部,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有的朋友可能觉得这儿离大城市有点远,但其实,这里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绝对值得一游哦!一说到扶沟,第一个让我想到的就是“龙门古镇”。

你想象一下,一个小镇里,古色古香的街道,两边是高大的老房子,走在这里就像穿越回了古代。

我曾经带着一群朋友去那儿游玩,大家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觉得每一条巷子都是一幅画。

你看,这里还有古老的茶馆,老板热情得像个大叔,他那壶热茶,真的是暖了我们整个人!接着,我们聊聊“扶沟博物馆”。

有一次,我带我妹妹去的,她还是个历史迷呢。

在博物馆里,她总是对那些古代的文物赞不绝口。

博物馆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古董,还有许多有趣的展览,比如古代的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

这些展品背后有很多故事,一边参观,一边听讲解员讲解,真的是一场知识的盛宴!然后,我们得说说“扶沟大桥”。

这个桥有点意思,它不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还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

每次站在桥上,看着河水流淌,感觉自己仿佛站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还在桥上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爷爷,他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桥的故事,真的是非常有趣。

别忘了,扶沟还有个特别棒的地方叫“红叶山庄”。

你们知道吗?每到秋天,山庄的红叶美得让人惊叹。

那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爬山,到了山顶,大家都被红叶的美景惊呆了。

我们在山顶上呼吸新鲜空气,四周都是五彩斑斓的树叶,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哦对了,扶沟还有不少美食呢。

比如说,扶沟的小吃摊上有种特别的“豆腐脑”,味道真的是让人停不下来。

还有那家当地的烧饼店,老板特别热情,他做的烧饼外酥里嫩,一口下去,简直是幸福的味道!总结一下,扶沟真的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扶沟县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扶沟县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扶沟县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扶沟县的行政中心?A. 郑州B. 开封C. 洛阳D. 扶沟答案:D2. 扶沟县位于哪个省份?A. 河南省B. 河北省C. 山西省D. 陕西省答案:A3. 扶沟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B4. 扶沟县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A. 小麦、玉米B. 水稻、棉花C. 甘蔗、茶叶D. 土豆、大豆答案:A5. 扶沟县的著名旅游景点是?A. 龙门石窟B. 少林寺C. 云台山D. 扶沟古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扶沟县的总面积为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16002. 扶沟县的人口数量约为______万人。

答案:803. 扶沟县的主要河流是______河。

答案:黄河4. 扶沟县的著名历史人物包括______。

答案:张衡5. 扶沟县的特产之一是______。

答案:扶沟西瓜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扶沟县的地理位置。

答案: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东临开封市,西接洛阳市,南界许昌市,北靠郑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 描述扶沟县的历史文化特点。

答案:扶沟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等,同时扶沟县还保留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如扶沟古城等。

3. 阐述扶沟县的经济发展状况。

答案:扶沟县经济发展迅速,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

近年来,扶沟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扶沟县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扶沟县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附加值;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提高环境质量;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地方——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这个地方可是个千年老古董,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叹为观止。

说说这个寺庙的位置吧。

它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距离县城大概有十来公里的样子。

你可以选择坐公交车,也可以选择骑自行车,反正交通还是挺方便的。

不过,我建议你还是骑自行车去,这样你可以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感受这个古老寺庙的神秘气息。

说到这个寺庙,它的建筑风格可是独一无二的。

整个寺庙占地面积很大,有很多大殿小庙,每个庙里都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

而且,这些佛像和壁画都是手工制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精致,简直就是艺术品啊!
除了建筑风格独特之外,这个寺庙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历史悠久。

据说,这个寺庙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扶沟县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在这千年的时间里,这个寺庙见证了很多历史事件,也培养了很多著名的僧侣。

所以,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话,这个寺庙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这个寺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它还是一个宗教信仰的圣地。

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和幸福。

所以,无论你是信教的人还是不信教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的力量。

总的来说,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神秘的宗教氛围。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河南周口市扶沟县的话,一定要抽空去这个寺庙看看,相信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的!。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庭寺庙的传说说起扶沟,那可真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提起千年古刹,你可能会想到那些金碧辉煌的大庙,但说到庭寺庙,那就得说说它那不一样的韵味儿了。

这庭寺庙啊,虽然没多少年头,但它的故事可是多着呢!说起庭寺庙,那可是有着一段传奇的历史。

据说,这庭寺庙的建立,可不是为了旅游观光,而是为了保佑当地老百姓平安无事。

想想看,那时候的人们啊,生活可不像现在这么安逸,经常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比如洪水、干旱什么的。

有了这个古刹,村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

庭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古代建筑的特点,又融入了一些民间艺术的元素。

走进去,你就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那大红的大门,就像是守护神的大门一样,让人一进去就觉得特别安心。

再说说庭寺庙里的那些宝贝吧。

那佛像啊,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面上走出来一样。

还有那壁画,色彩斑斓,描绘的都是当时的人们生活的场景,看着就让人怀念过去。

当然了,庭寺庙里还有好多好玩的。

比如说那个放生池,每到夏天,那里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他们在那里捉蝌蚪、捞小鱼,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那个戏台,每逢节庆之日,那里就会上演各种戏曲表演,吸引了一大批的戏迷。

庭寺庙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和回忆的地方。

每次来到这里,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份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庭寺庙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叶子都可能藏着一个传说。

下次再来扶沟,我一定要好好地探索一番,把这些故事都记录下来。

庭寺庙是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机会到扶沟玩,千万别忘了去看看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刹。

相信在那里,你会收获满满的快乐和感动。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

介绍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的说明文作文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地方——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

这个地方可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宝藏哦!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寺庙的历史。

据说,它建于唐朝时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么久远的历史,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啊!而且,这个寺庙还是佛教的重要场所之一,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和幸福。

除了历史,这个寺庙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名字——“之庭”。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让人想起了诗经里的一句话:“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意思是说,我们要像采摘野菜一样,不拘一格、自由自在地生活。

而“之庭”就是这个意思的延伸,它告诉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要被束缚住。

接下来,让我来为大家描绘一下这个寺庙的景色吧!当你走进这个寺庙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树成荫的环境。

这里的树木都非常高大、茂密,好像一把把巨大的伞遮住了阳光。

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小动物,比如松鼠、兔子等等。

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奔跑、玩耍,让人感觉非常愉快。

除了自然风光,这个寺庙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座高耸入云的大雄宝殿了。

这座宝殿非常宏伟壮观,它的屋顶上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片,闪闪发光。

而且,在宝殿里面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艺术才华。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个寺庙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这个寺庙里住着一只神兽——麒麟。

这只麒麟非常聪明、善良,它会保护每一个来这里的人。

如果你有幸遇到了这只麒麟,那么你一定会得到它的庇佑和保佑哦!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去扶沟千年古刹之庭寺庙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相信你们一定会被这个地方深深地吸引住的!。

周口市扶沟县文化的概述(1)

周口市扶沟县文化的概述(1)

周口市扶沟县文化的概述我是周口市扶沟县人,对于家乡的文化我比较了解一点,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我们那里的文化。

一:悠久的历史古迹扶沟位于豫东平原,虽然在河南不算大县,但是历史悠久的名县。

这里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古城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水沟,各取一字,故城称“扶沟”。

西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二:丰富的文化景观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大程书院、古城遗址、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宋代理学家程颢任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道教圣地雾烟山等。

除了有古代的景观之外,还有著名的红色文化建筑----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一)大程书院大程书院始建我是周口市扶沟县人,对于家乡的文化我比较了解一点,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我们那里的文化。

扶沟位于豫东平原,虽然在河南不算大县,但是历史悠久的名县。

这里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古城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水沟,各取一字,故城称“扶沟”。

西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大程书院、古城遗址、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宋代理学家程颢任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道教圣地雾烟山等。

除了有古代的景观之外,还有著名的红色文化建筑----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大程书院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

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在扶沟任知县,尚宽厚,重教化、关心民疾,兴建学校。

他亲自“聚邑之优秀子弟而教之”,亲书“书院”匾额悬于大门之上。

并倡导“乡必有校”,请来有名望的学者传道授业,使扶沟县域文风一时丕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书院规模雄伟,巍巍壮观,旧貌生辉。

从建院始,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900多年的沧桑,进行了多次的扩建、重建,其规模不断的更新扩大,现在的“大程书院”是由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县缪应缙重建。

扶沟县历史地理沿革

扶沟县历史地理沿革

作者: 继周
出版物刊名: 地域研究与开发
页码: 100-100页
主题词: 历史地理沿革;扶沟县;颍川;周口地区;县治;农业历史;汴州;豫东平原;黄泛;南梁
摘要: <正> 扶沟县位于河南中部,处在豫东平原黄泛区的腹心地带,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人口56万,现属周口地区管辖。

扶沟古称桐邱,农业历史悠久。

战国时先后为郑国、魏国属地,秦时属颍川郡,至西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5年)置县,县治在谷平乡,即今崔桥小扶城遗址。

由于当时该地有扶亭、洧水沟,扶沟则因此得名。

晋统一中国后,扶沟属豫州颍川郡;南北朝时代,属南朝的南梁郡辖,北朝属北魏颍川郡管,东魏时归郑州许昌郡辖;隋朝仍柰属于颍川郡;唐朝州郡连称,扶沟归许州颍川郡;后梁属开封府,后唐属于汴州宣武军,后晋亦属开封府。

北。

今扶沟古桐丘

今扶沟古桐丘

今扶沟古桐丘扶沟县隶属河南省周口市,总面积1163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

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普及推广先进县、中国蔬菜之乡、河南省双拥模范县城等荣誉称号。

一、历史沿革1、春秋郑地,有桐丘城(在今河南扶沟县西),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扶沟县,治今扶沟县城东北古城村。

属淮阳国。

东汉先后属陈国和陈留郡。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废扶沟县。

北魏复置扶沟县。

2、北齐移治桐邱,即今扶沟县城。

唐初县属许州,天宝元年(742年)属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许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属开封府。

元属汴梁路。

明属开封府。

清属陈州府。

3、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53年属许昌专区,1965年属周口专区,1969年属周口地区,2000年属周口市。

二、地名来历《水经·沙水注》:“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

”三、名胜古迹1、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原位于扶沟县烈士陵园内,1995年由江泽民亲笔题写馆名。

2007年,扶沟县开始规划建设新馆。

新馆位于扶沟县城鸿昌大道东段,历时3年建成,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2600平方米。

馆区由主馆、纪念广场、国防教育园、休闲公园四部分组成。

2、大程书院。

位于县城内书院街,始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

南北长73.65米,东西宽39.9米,总面积2938.6平方米,大门3间,古槐1棵,龙门3间,古松2株,立雪讲堂3间,东西廊房各2排,每排13 间,共52间。

3、支亭寺。

位于县城西南,占地43亩,建筑面积1655平方米,共有房屋100余间。

建于北齐年间,原名芝庭寺、紫亭寺、芝亭寺。

清嘉庆年间,定名支亭寺,延用至今。

支亭寺景区主要由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支亭寺国槐、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佛祖殿等几部分组成。

中原明珠——扶沟——请高朋共商富民大计 邀贤士同绘兴扶蓝图

中原明珠——扶沟——请高朋共商富民大计  邀贤士同绘兴扶蓝图

中原明珠——扶沟——请高朋共商富民大计邀贤士同绘兴扶蓝图佚名【期刊名称】《中国商贸》【年(卷),期】1999(000)007【摘要】扶沟古称桐丘。

公元前一九六年,即汉高帝十一年置扶沟县。

因桐丘古城有扶亭,西有洧水沟,故得此名。

扶沟地处中原,泉甘土沃,物产丰富,东西走向的311国道和南北走向的周郑公路在县城交叉及通过。

历史上曾有“惟中州之锁钥,为汴南之门户,岗峦分嵩室之秀,土壤接汝邓之饶”的赞誉和扶沟人民乐诵读,勤耕耘,俗善良,物蕃庶的美称。

这块沃土,历经沧桑,不仅哺育了众多恤民瘼,明政化,忠廉亮节的文臣武将,而且还建树了许多映历证,倡清风激励后人的名胜古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政通人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呈现了物阜民安的景象。

1991年农民人均年收入906元,人均占有粮食超千斤,年产皮棉超亿斤,是全国第二大产棉县,拥有大牲畜14.4万头,森林覆盖率18.24%,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工业企业年总产值5.6亿元。

扶沟的麦、棉、牛、树、瓜、果、菜的资源优势明显,产品优势未能转化为商品优势,为了强县富民,使扶沟经济再上新台阶。

县委、政府作出决定,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下大力气发展工业,乡镇企业、拓宽流【总页数】1页(P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相关文献】1.同筹富民大计共商兴桂良谋—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代表发言拾萃(之二) [J], 蒋文灿2.共商富民强省大计共绘青海未来发展蓝图 [J], 海东;邢玉春;3.共商强省大计共绘发展蓝图——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协青海省十届二次会议胜利召开 [J], 晓明;海东;4.共商和平发展大计共绘合作共赢蓝图\r——记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 [J],5.共商发展大计同绘振兴蓝图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口市扶沟县文化的概述
我是周口市扶沟县人,对于家乡的文化我比较了解一点,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我们那里的文化。

一:悠久的历史古迹
扶沟位于豫东平原,虽然在河南不算大县,但是历史悠久的名县。

这里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古城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水沟,各取一字,故城称“扶沟”。

西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二:丰富的文化景观
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大程书院、古城遗址、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宋代理学家程颢任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道教圣地雾烟山等。

除了有古代的景观之外,还有著名的红色文化建筑----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一)大程书院
大程书院始建我是周口市扶沟县人,对于家乡的文化我比较了解一点,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我们那里的文化。

扶沟位于豫东平原,虽然在河南不算大县,但是历史悠久的名县。

这里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古城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水
沟,各取一字,故城称“扶沟”。

西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大程书院、古城遗址、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宋代理学家程颢任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道教圣地雾烟山等。

除了有古代的景观之外,还有著名的红色文化建筑----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大程书院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

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在扶沟任知县,尚宽厚,重教化、关心民疾,兴建学校。

他亲自“聚邑之优秀子弟而教之”,亲书“书院”匾额悬于大门之上。

并倡导“乡必有校”,请来有名望的学者传道授业,使扶沟县域文风一时丕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书院规模雄伟,巍巍壮观,旧貌生辉。

从建院始,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900多年的沧桑,进行了多次的扩建、重建,其规模不断的更新扩大,现在的“大程书院”是由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县缪应缙重建。

2000年10月,“大程书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雾烟山
雾烟山位于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镇,又名烟雾山、因雾烟与乌鸦音相似,所以当地也有叫乌鸦山的。

原是我国“五岳”之一“中岳”嵩
山山脉余支。

道教圣地,扶沟八景之一。

据传春秋战国是为道教始祖老子西行路上讲道的头一站,第一个道教圣地。

当年老子从家乡鹿邑西行,来到扶沟雾烟山时,因口渴寻水时,听当地百姓说此地无井,全靠雨水活命。

老子因而停留此地召集人们讲经说道,感化众生。

七七四十九天后,山上突然冒出取之不竭的泉水。

人们感恩老子,称赞为“天井”。

山上树木葱郁、烟雾缭绕、竞日不断。

雾烟山因而得名。

历代以来,人们为了怀念老子,祈福消灾,在雾烟山兴建庙宇。

共建有将军殿(即山门)、老君殿、玉皇殿、王母殿、人祖殿、祖师殿、老母殿等诸殿。

山后有一古刹白云寺。

殿宇大都是仿古建筑,有廊柱、挑檐、斗拱、彩绘及明黄琉璃瓦。

建筑辉煌、塑像生动,是善男信女烧香求愿之圣地。

每逢三月三、六月初一古庙会时,香客如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二)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位于扶沟县城内的吉鸿昌烈士纪念馆为省级文保单位。

江泽民同志为该馆题写馆名,为纪念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而建。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占地6300平方米,由山门、广场和展厅组成。

大门朝东,巍峨壮观的仿古式门楼正上方由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亲笔题写的馆名:“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进入园内,两侧有加上点缀,水泥道路两旁平坦有形北侧有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河南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的立碑。

西侧为小何庄殉难烈士纪念碑(30平方米),沿路北行是纪念馆广场,广场面积600平方米,广场正中央由花岗岩
砌成的底座上,竖立着戎装的吉鸿昌将军半身铜像。

广场正北就是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的主展馆,展厅面积为190平方米,展出实物10件,展出版面163副,主要介绍生平事迹。

东侧为名人书画馆,内展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吉鸿昌将军的亲笔题词,另有书法家,书画家等名士笔迹134副(件),所展版面面积130平方米。

最西侧为扶沟县烈士事迹陈列馆,全县有386名有志之士为国捐躯,展厅利用版面63副90平方米,展出22名烈士的英勇事迹,展出实物108件,扶沟县革命烈士英名台上记录着各乡镇近300名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英名。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身为扶沟县烈士陵园,筹建于1962年,1964年陵园建成,1979年筹建激鸿昌烈士纪念馆,在将军牺牲50周年即1984年之际,更名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东临周郑公路,南临311国道,距京珠高速公路45公里,交通便利。

纪念馆整体搬迁工作已纳入县政府2003年十二件实事之一。

2004年完成配套设施和绿化,新址设在县城南三环路侧,是省、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三:纵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有曾任扶沟知县的宋代理学家程颢;也有曾经为了取得抗战胜利
而光荣牺牲吉鸿昌将军;还有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享年102岁。

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

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

甄权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
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

纵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光辉的一笔,使得扶沟的文化更加绚丽多姿。

四:优越的地理位置
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东部。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611.4毫米,无霜期215天,地处豫东平原,昔日黄泛区腹地,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耕地113万亩,距省会郑州120公里,西临许昌,北连开封,南接周口,位居中原城市群之中。

扶沟县城距新郑国际机场100公里,西临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北依陇海铁路。

阿深、许亳高速公路交汇境内,311国道和3条省道等高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通达四方。

众多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扶沟的灿烂的历史长卷,使得扶沟的文化得以绚丽多彩。

身为扶沟人,我以扶沟为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