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将相和》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将相和》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6d9debff00bed5b8f31dad.png)
2.廉颇这种满的想法对吗?
(廉颇英勇善战,威震朝野,但居功自傲;蔺相如勇敢无畏,唇枪舌战,惊心动魄。)
3.蔺相如对廉颇为什么要一再忍让?廉颇一个堂堂的大将军,如此这般,是否有失身份?
(难点巩固)
小练笔: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要注意交代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小结
学完了这个故事,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默读分析、直观演示
2.通过老师的引导、讲解、整理和总结
3.通过学生自己领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将相和》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复述三个故事内容
二、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1:三个故事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互换呢?
蔺相如是在“完璧归赵”中得到赵王的赏识,被封为上大夫,才有了后来的“渑池之会”。所以,“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
(蔺相如心胸广阔,顾全大局;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是非分明。)
三、拓展升华
将相重归于好,表面上是蔺相如的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和廉颇的勇于认错,是非分明,实际上是源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源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也正是因为这样,“将相和”这个故事才成为了历史佳话,流传不息,教育后人。
课堂练习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7af51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59.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案,也称课时方案,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详细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五班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五班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我的“长生果”教学要求1.熟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首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始终在和书进行着好玩地对话。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走遍天下书为侣》则提出要擅长读书,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日,我们还要再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知了我们什么。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问:你有什么问题?(如:课文中我的“长生果”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把书比方为我的“长生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2.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依据自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4.四人小组沟通检查读书状况。
三、细读课文,深化理解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看文艺书籍;看中外名著;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受。
作者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别出心裁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头离不开借鉴和仿照,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当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制造。
2.认真阅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从中所悟出的道理?在你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引导同学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作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8bd67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3.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篇课文:《古对今》、《鸟的天堂》、《古诗两首》和《山居秋暝》。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诗、又有现代文,既有描写自然的、又有描写人物的。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语法、词汇、修辞手法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句子、修辞手法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的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的词汇和句子。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句子、修辞手法等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准备课文课件或教案,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的教学。
2.相关阅读材料:准备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阅读。
3.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与本课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或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6ac04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5.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涵盖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生字词、重点句型、语法和知识点。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语文知识,为复习课做好了准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本单元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字词、难句型和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2.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和语法,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重点句型和语法的运用。
3.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复习语文知识。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认读和书写练习。
2.准备重点句型和语法练习题,用于学生巩固知识点。
3.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视频等,用于课堂展示和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本单元的生字词、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生字词认读、书写和重点句型、语法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本单元的知识点,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如:生字词接龙、重点句型问答等。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阅读理解、写日记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53e29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0.png)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发展过程。
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3.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情绪,并进行适当的表达。
4.能够利用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难点:通过课文内容表达情感和情绪。
三、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语文园地二》。
2.PPT课件。
3.彩色笔、粉笔、橡皮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2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学习活动(30分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
•学生自由发挥,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4. 创作活动(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自己的故事或文章。
•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感想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理解能力不足、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强相关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和促进。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396a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0.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1.第一单元:《朱自清》
–课时安排:第1课至第5课
–教学目标: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背影》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重点:《背影》文本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
2.第二单元:《写人》
–课时安排:第6课至第10课
–教学目标:学习写人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教学重点:描写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写人作文练习、小组互评、展示分享
3.第三单元:《记叙文》
–课时安排:第11课至第15课
–教学目标: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
–教学重点:讲故事的技巧、时间顺序的掌握
–教学方法:故事阅读、故事复述、故事演绎
4.第四单元:《诗歌欣赏》
–课时安排:第16课至第20课
–教学目标:学习诗歌的形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情感
–教学方法: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创作
5.第五单元:《寓言》
–课时安排:第21课至第25课
–教学目标:学习寓言的特点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分析寓言的寓言语言
–教学方法:寓言阅读、寓言解读、寓言创作
总结
本教案以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为指导,设计了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不同文体和题材的文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进一步的进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ebae881c758f5f61f67bb.png)
5 挑山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溜、货、奏、衡、诵、杖、过、肉、束、耽、误、哲”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
(板书课题)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三、交流预习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
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读懂了什么?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溜()货()奏()衡()诵()留()贸()泰()横()颂()杖()肌()耽()误()哲()仗()机()枕()娱()折()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本段。
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85995e69eae009581beca6.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单元导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
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吧!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浓浓的乡情”为专题进行编排的,两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梅花魂》,两篇略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组成。
本组选编的内容都是描写游子们思乡怀乡的。
《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
【学习目标】1、认识20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幽芳、漂泊、唯独、顿时、迷人、至少”等词语,并灵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相关段落。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总体构思】本组课文的学习分三个模块完成:整体预习、基础阅读、整合阅读和拓展阅读。
整体预习学习内容: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四篇课文。
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理解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以自主学、小组学等多种方式自读、自悟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流程:一、导入1.读“单元导读”和展示思乡的古诗。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dce97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3.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存,掌控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能自学生字新词,知道并积存“迷恋、为所欲为、运转自如、挖空心思、一本正经、不怀好意”等词语。
能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几乎”、“好像”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运用。
2、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
3、引导学生交换生活中的发觉,在训练表达的进程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发觉与探索的爱好,并知道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有新的发觉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知道“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觉,有时还面临着遭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知道下列词语:迷恋、为所欲为、运转自如、挖空心思、不怀好意。
2、查找资料(任选其一):a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b有关科学家发明发觉的资料教学进程:一、揭题导入,激发爱好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我们的小脑袋中会有奇思妙想,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也会不懈地探索那些有趣的疑问……前苏联有一位叫费奥多罗夫的天文学家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写了一篇文章——《童年的发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说明从课题入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肯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觉是什么?是怎么发觉的?即明确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提出问题——请教问题——发觉规律——得到证实2、联系课文第1、2节,知道“几乎”,并说说“我”探究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借助全文的线索整体进入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明确“我”所提出的疑问,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536d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77.png)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意思。
3.能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
4.背诵关于惜时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1.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意思。
2.能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进行实践练习。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梳理方法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请结合具体的课文说说你知道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预设:《搭石》: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将相和》: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借助关键词句阅读。
《冀中的地道战》:带着问题阅读。
2.指名四位同学读课本“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们说的话。
3.整理要点,归纳方法。
课件出示:板块二运用方法,练习阅读1.请运用刚才归纳总结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快速阅读《两百年后的世界》。
(课件出示类文链接《两百年后的世界》)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读一读:本文一共1800多字,阅读共用时()分钟。
·想一想:“两百年后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让你最感动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3.全班交流。
4.小结: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一定要勤加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希望大家在平时阅读文章时多加运用。
【设计意图】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同时训练巩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意思。
2.能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
3.背诵积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
【教学过程】板块一词句段运用——概括句义1.读题目,明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8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a238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a.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8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的?它为什么能够救人?3、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4.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人文教育。
教学重点: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有关海豚的资料录像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看过海豚的表演吗?谁来谈谈?想不想再次亲眼目睹一下海豚的绝技?播放海豚表演的录像。
2.海豚可真能干,它们不仅是水族馆里的“表演明星”,更让人惊奇的是,它们还是“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在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海豚救人”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板书海豚救人)二、出示预习题纲,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了解海豚的有关知识。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3、想一想,海豚是怎样救人的?画出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它为什么能够救人?画出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三、展示成果,汇报交流。
1、通过预习,你知道海豚怎么救人?为什么救人?它是怎样的一种动物?(生自由交流信息)2.交流读书的收获。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了解到那些知识?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
(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每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2、小组交流。
五、再读课文,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了解海豚救人的三个实例,体会海豚救人的方法。
)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们想看看这些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吗?(播放录像)4、海豚这么棒,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海豚呢?请你们上台把这些词语板书出来。
(2个学生)5、感情朗读5—8自然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0b6b2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0.png)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化。
⼩编整理了⼈教版五年级上册语⽂第⼆单元教案设计【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5、古诗词三⾸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默写《泊船⽠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法理解诗词意思。
过程与⽅法: 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
教学难点: 体会诗⼈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第⼀课时《泊船⽠洲》 ⼀、导⼊、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王安⽯的《泊船⽠洲》。
2、板书:《泊船⽠洲》 ⼆、出⽰学习⽬标 1、掌握本诗的⽣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法掌握⽣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学时间8分钟。
四、学⽣开始⾃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学⽣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1、指名读,正字⾳,尤其注意:“⼀⽔间(jiàn)、数(shù)重(chóng)⼭、照我还(huán)” 2、反复多读⼏遍这⾸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多读。
3、指名答: 4、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出⽰”春风⼜绿江南岸,明⽉何时照我还。
”),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
㈡理解吟诵,体会感情 1、学⽣通过注释、⼯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3、引导学⽣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学⽣品味诗歌的意境。
(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6b5e1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3.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通过阅读,了解乐山龙舟会的主要活动,感受乐山龙舟会的盛况,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一起看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疑激趣导入课题放歌曲龙的传人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②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③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教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课件出示在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其样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说中的动物。
(2)理解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3)理解“ 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跃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4)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四、感情朗读升华认识教师过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乐山龙舟会龙舟夺标规模宏大乐山龙舟会抢鸭子竞赛喜气洋洋放漂灯精彩纷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单元语文园地](https://img.taocdn.com/s3/m/8bcb02718762caaedc33d43e.png)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体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学习概括句子主要意思的方法。
3.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句。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回顾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体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概括句子主要意思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一口气往下读。
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俗话说:“熟能生巧。
”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教师点拨:以上内容都在说明快速阅读的方法,平时学习时,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1)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2)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
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光传播的速度极快。
)(3)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地道的数量多且形态各异。
) 2.读一读,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奋不顾身:杨靖宇正在奋力还击敌人,右手腕忽然受了伤,他就用左手继续向敌人射击。
不多时,他的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
他咬紧牙关,猛然起身,连发两枪,击毙了两个日本鬼子。
答案示例:喋喋不休:晚上,我找同学玩,回来晚了。
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唠叨,我生气极了。
大概是由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在作怪,我一冲动,稀里糊涂地从嘴里冒出一句:“别说了,你烦不烦!”事后我感到很后悔,并向妈妈道了歉。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8b522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0.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新课。
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北京话的录音导入。
二、比读文----正确流利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3分钟内完成)2.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课文读得最流利正确。
请每组的2号同学轮流读,其它同学要认真听,注意帮他纠错哟!三、比识字——读准、记牢课文我们能读正确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比谁最先把这些字词读准、记牢。
1.课件出示词语。
2.这些词我们都能读准,那么这些字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出示字)四、比分段——理顺这些字词我们都能读准、记牢,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三场比赛。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比比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检测。
再同桌说说。
五、比说话——读懂1.出示学习目标:感受北京话的魅力。
2.出示自学指导:自由读文,画出“我”是怎样学习普通话的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迁移练习作者喜欢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七、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回忆课文,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话》,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检测。
指名轮流朗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北京话》一课,板书课题。
二、比说话——体会写法我们继续走进《北京话》,一起了解北京话的特点。
1.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五篇】.doc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五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877d2e95c281e53a5802ffb0.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五篇】l 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情1、检测读词情况要求:⑴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⑵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4、初读后想象⑴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⑵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5、领悟词意⑴、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⑵、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者的“身”在那里?作者的“心”在那里?⑶、学生再谈体会。
⑷、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六、当堂训练背诵本首词。
七、板书设计长相思山水--身已远风雪--梦不成(思乡浓)课后反思:6、梅花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
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
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
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二、出示自学目标1、掌握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出示自学指导: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50c7183d049649a66587c.png)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二组第5课总计2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年8月23日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二单元5.搭石教学目标: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4、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
1、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
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面对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导“惰、衡”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24d3e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传统和特点。
2.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文字细节,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2.结合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并传达寓言故事的道理。
2.掌握故事中的重点内容和细节。
3.提醒学生尊重和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深入理解寓意。
2.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找到生活的启示。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摆设合理,黑板书写清晰。
3.教学辅助:故事图片、实物道具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呈现(15分钟)•展示寓言故事《老鼠嫁女》和《聪明的侦探鸟》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先自行阅读。
第三步: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老鼠嫁女》中的主题和道理,并向全班汇报。
•结合《聪明的侦探鸟》,比较两个寓言故事中的不同之处。
第四步:引导(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的寓意,让他们总结出道理。
第五步:操练(15分钟)•让学生就《老鼠嫁女》和《聪明的侦探鸟》中的情节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第六步: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全班讨论的重点和结论,强化故事寓意。
反思与改进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在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表现较为 passively,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学生对古代故事文学的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领会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读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读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9ede16bb68a98271fefa7a.png)
课 题
识字朗读过关课
课型
人文性
主题
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热爱之情。
工具性
主题
阅读主题:阅读主题是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表达主题: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读25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号读《长相思》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朗读过关。不过关者课下由小组长继续进行过关检查。
检查指导
一、教师抽查:教师随意抽查某组的某个成员的朗读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小组内的分数将被扣除。
二、在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2.我会读:(词语盘点)
幽芳漂泊唯独顿时慈祥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所谓梳理衰老珍藏手绢华侨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守望相助
正音书写
写好生字
1.重点指导:师生共同就难写易错的字进行交流并重点指导。
2.易错字:魂衰幽甚
3.练习写字。写字要求:对照屏幕或课本练习写字,既要写好(正确、端正、规范),又要写会(会默写)。
1.明确单元预习目标
本节课的预习目标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写好生字。
2.自主预习
自读要求:
读整组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读准字音。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
自主识字
认读检测: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加深印象
1.我会认,我会写(红色要求写会)
洛阳榆关河畔帐篷梅花魂一缕缕幽香埋葬乡愁梳头无所谓两腮不甚在意华侨玷污绸子呜呜衰老手绢寒风飕飕眷恋秉性颇佳箩筐杭州潺潺流水婀娜波光粼粼干涸点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5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 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 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 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 “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隔开了什么?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 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
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d. “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再读。
e. 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f. 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g. 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
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
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
再读。
4.小结: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板书:知诗人,解诗题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板书:抓字眼,明诗意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板书:入诗境,悟诗情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与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
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
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板书设计:欣赏诗歌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第二课时《秋思》《长相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
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
3.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4.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
其中《长相思》是词。
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一)学习《秋思》。
1.指名朗读古诗。
2.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1)体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唐代洛阳应该是何其的繁华,然而这一切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2)想象“意”之万重。
◇“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简介:张籍出身寒微。
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
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
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情感朗读前两句诗。
(3)品味“开”之内涵。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
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那一刻,你的神态,你的举止又怎样?——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你就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会怎么说?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
)——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3.诵读提炼。
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意万重,说不尽。
情难理,又开封。
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
(学生背诵全诗)(二)学习《长相思》。
1.看插图,说词意。
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
2.讨论:(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
)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两首思乡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