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大图书馆学考研出题老师分析
20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重点总结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为什么说图书馆具有社会性?在国际图书馆界,国家图书馆有几种类型?图书馆网与图书馆合作、图书馆联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是什么?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克服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2. 简述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功能、必备要素以及其运作模式。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7分)1. 施莱廷格,18072. 文献交流说,知识交流说,文献信息交流说3. 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文献的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4. 纵向结构5. 信息量,信息质,信息效果6. 公有信息,受版权保护的信息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B2.A3.B4.B5.C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的一种工作方式,即图书馆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为许多图书馆所共享,而图书馆的功能可以分为文献采集、加工、存贮、流通服务等。
2. 文献流通率指用于公开借阅的书库和阅览室的文献被用户借阅的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3. 图书馆业务外包是通过委托外部企业或团体提供本来应该由图书馆内部操作的各种业务活动和服务,以起到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的效果。
4. 数字图书馆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为什么说图书馆具有社会性?(1)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2)图书馆的文献具有社会性;(3)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社会性;(4)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具有社会性。
2. 在国际图书馆界,国家图书馆有几种类型?(1)公共性的中央图书馆;(2)国会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3)大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4)科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
3. 图书馆网与图书馆合作、图书馆联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后两者是少数图书馆或某一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其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图书馆网则是跨系统的、正式的、完整的、有组织的。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策略分析
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二、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内容在许多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共享业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集中编目。
2.馆际互借。
3.合作发展馆藏与文献资源布局。
4.建立藏书贮存系统(贮存图书馆)。
5.图书馆自动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合作与共享。
6.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工作中的合作与共享。
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三、我国实行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1.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用于图书馆事业的投资很少;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缺少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再分配的激励机制,社会缺少投资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而且,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法规建设滞后,因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得不到法律的保证和充分的经费支持,图书馆资源建设缺乏整体方案。
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2.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图书馆事业体系中的影响表现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学校、工会等系统,各自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至今尚未建立跨系统的、有权威的职能机构去规划和组织图书馆界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3.国有体制的管理模式,造成图书馆界的依赖心理,总是希望能够首先建立一种完善的管理体制,有充足的经费;国有体制管理模式的另一个后果,是经费的浪费和对于预期成果的缺少约束。
由于未能引入市场机制,不能形成服务、收益的良性循环,使得资源共享活动始终难以启动。
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4.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尚未全面普及。
尽管文献资源共享、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思想很早就已引入中国,文献资源合理布局的方案也提出了不少,但文献资源整体建设与资源共享所取得的进展却不大,缺乏技术手段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5.标准化是网络化的必要条件,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网络化。
为了实现图书馆的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国际上制定了专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为图书馆合作和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招生简章解读
2.3 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交易双方各自拥有对方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或者说,在博弈中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
在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中,假定信息完备,交易成本为零。
随着市场形态的变迁与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信息完备的假设产生质疑。
事实上,完全信息的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只是研究市场的一个理想参照系,信息不对称现象处处存在。
从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为事前不对称信息。
比如公司在招聘新职员时,招聘者事先并不知道应聘者的能力高低,性格如何。
在博弈论中,研究事前信息不对称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
典型的逆向选择的例子是在保险市场上,愿意来投保的人总是那些更容易发生危险的人,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提高保险费,而在保险费提高的情况下,又会使一批风险较低者退出。
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为事后信息不对称,研究事后信息不对称的模型被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道德风险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当职员进入公司以后,因为只能观察到他的工作成果,而不能观察他的努力程度,他就有可能偷赖,不努力工作。
在逆向选择理论中,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在签订合同时不知道代理人的类型,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合同来获得代理人的私人信息。
在道德风险模型中,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2.4 情报学理论2.4.1 科学交流理论苏联著名情报学家米哈依诺夫说:“情报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科学交流系统所固有的内在规律性。
”“作为一门科学,情报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科学情报的结构和特性,以及科学交流全过程的规律性”。
“所谓科学交流系统,我们的理解是:在人类社会中提出、传递和取得科学情报这样三种过程的总和。
而这三种过程形成了科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结构。
”“科学交流系统是某种客观存在的现实,是人类和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所固有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出出题趋势分析
3.6.2 对信息市场的法律规范我国《专利法》规定所称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规定了专利权人的各种权利(如独占权、许可他人实施权、转让权等)、对专利权的各种限制、专利实施的强许可、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及罚则。
专利权的归属:职务发明产权归发明人所在单位,非职务发明的产权属于发明人与设计人。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商标法》详细地规定了商标的专用权及有关保护条款。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所称作品,包括以下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等。
著作权属于作者,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使用他人作品应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介绍、评论、新闻报道,教学科研,国家机关执行公务,图书馆等公益机构为陈列和保存版本,免费表演,把汉语文学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发行,将已发表的作品该成盲文出版等12种情况,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且不能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其表演的;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等等。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所称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所称的软件保护,是指对软件的著作权人或其受让者享有的各项权利的保护。
包括发表权、开发者身份权、使用权、使用许可权、获得报酬权和转让权。
合法持有软件复制品的单位、公民,在不经该软件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享有下列权利:(一)根据使用的需要把该软件装入计算机内;(二)为了存档而制作备份复制品;(三)进行必要的修改。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历年真题(2003—2011)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历年真题(2003—2011)一、2011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信息技术标准化
政府信息管理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
诺兰模型
信息伦理
二简答题
信息政策的特点,作用
信息生态失调的表现
如何看待和处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三论述题
试述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四图书馆学方面
为什么图书馆学与档案学,情报学是同族学科
图书馆馆员的职责有哪些
电纸书的发展对数字阅读的影响
图书馆学
一名词解释
混合责任者
连续出版物
知识的4W概念
藏书结构
引用次序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限定组配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类书的特点
二简答题
结合FRBR和书目控制原理你认为图书馆联机目录具有哪些功能?
年鉴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
简述分类语言(或主题语言)的特征,其在数字环境下适用的应用形式及这类应用对该语言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怎样看待信息资源建设中特色化与协调原则
二、2010年真题
图书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善本
2词邻近
3图书馆学五定律
4半衰期
5并列题名
6核心期刊
7交替类目
8图书馆联盟
二、论述
1析国内报刊检索系统
2叙词表中叙词之间的关系如何揭示,电子环境下是否有价值?。
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经典真题-招生信息
第二专题(1)图书馆活动与著作权一、图书馆活动面临的形势社会现实-11999年12月,国家版权局颁布《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
社会现实-2200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社会现实-32004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社会现实-42004年9月,我国政府宣布开展为期一年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检查的重点领域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
社会现实-5针对着数字资源开发商的法律诉讼接连不断。
1999年6月,王蒙等6位作家诉北京世纪互联通讯技术公司案、2002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诉中国数图公司案、2003年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科学杂志社等2000多家杂志诉重庆维普案、2004年《北京大学学报》等11家高校学报诉重庆维普案、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成思等7名知识产权专家诉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案,等等。
二、国际图书馆界在著作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著作权保护制度的本质著作权保护制度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一种价值二元取向:保护作者权益和促进知识信息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发展二者并重。
《著作权法》的表述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图书馆活动的核心价值观念5个任何: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在著作权保护的利益博弈中,图书馆是读者——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国际图联关于数字环境下版权问题的立场-1和谐的著作权有利于每一个人什么是和谐的著作权法和谐的著作权法对版权所有者实施强大而有效的保护,同时为了鼓励创造、创新、研究、教育和学习而进行合理的存取。
怎样实现和谐的著作权?和谐的著作权法必须反映保护作者和创作者的作品以及促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民对信息最广泛的存取之间的谨慎的平衡。
选择图书馆职业的理由——北大《图书馆学概论》期末考试答卷分析
选择图书馆职业的理由——北大《图书馆学概论》期末考试答卷分析王子舟【摘要】通过北京大学2014年春季《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答题的调查,了解选修本课的学生对图书馆职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愿意选择图书馆职业,28%的学生不愿意选择图书馆职业,其中性别差异较为明显.选择图书馆职业的有六大理由,不选择图书馆职业的有五大理由.本科生对图书馆职业的认知程度与选修《图书馆学概论》课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期刊名称】《图书馆论坛》【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7页(P19-25)【关键词】本科生;北京大学;图书馆职业;图书馆学概论【作者】王子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正文语种】中文2010年6月底,笔者在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春季《图书馆学概论》的期末考试中,出了一道论述题:“请叙述一下你今后去(或不去)图书馆就职的理由。
”要求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就职意愿并讲出理由。
当时本课选课学生共41人,其中信息管理系的本科生37人,外系本科生4人;表示愿意去图书馆就职的考生占59%,不愿去图书馆就职的考生占41%。
选择图书馆职业的有六大理由,不选择图书馆职业的有五大理由[1]。
4年过去了,笔者开设的《图书馆学概论》课的学生逐年增加,2014年选课人数达64人,其中外系选修的人数、留学生选修的人数逐年增加。
在期末考试中,笔者再次出了此道论述题:“请叙述一下你今后去(或不去)图书馆就职的理由。
”要求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就职意愿并讲出理由。
现对这些论述题的答题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4年前的个案进行对比,藉此来了解北大信息管理系以及外系本科生对图书馆职业就业意愿的现状与变化。
《图书馆学概论》课在北大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大类开放课程,是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大一第二学期的必修课,也是社会科学各专业都可选修的本科课程。
本研究作为个案研究,调查对象为选修《图书馆学概论》课的本科生。
2014年北大图书馆学考研招生人数-招生比例
1.4.2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关于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分法,如五阶段论,四阶段论。
五阶段论主要是美国学者霍顿和马钱德(D.A.Marchand)于1985年提出的。
他们把信息资源管理按照信息管理的发展史划分为5个阶段,即:文书管理、自动化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分析、战略信息管理。
并按照6个不同方面(主焦点、管理内容、对组织的作用、视野、所依赖的资源、业务目标)来描述每一个阶段。
(1)文书管理阶段文书管理(Paperwork Management)阶段,又称信息的物理控制(The Physical Control of Information)阶段。
其时间范围有人认为大约在19世纪晚期至20 世纪50年代。
我们认为还可以向前追溯更长时间。
人类在漫长历史时期中一直依赖手工和以纸张为主要介质来管理信息。
马、霍二人认为,文书管理阶段的主焦点(即对象)是纸质的媒介和信息,如记录、报告、通信、邮件、医疗记录等;管理内容是物理属性管理;在组织中起着支持管理人员和雇员的作用;视野向内;主要依靠纸张、打字机、电话、档案夹、制表机、缩微设备;追求业务过程的效率。
(2)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自动化技术管理(Management of Corporate Automated Technology)阶段,时间大约是20世纪60至70年代。
该阶段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数据处理、现代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所以,其主焦点开始由纸质资源转变为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管理内容转变为技术属性管理;在组织中开始具有中层管理的功能;视野还是向内;主要依靠技术资源和技术人员来实现管理;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技术的效率。
20世纪70年代,MIS 的出现和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信息技术的倾向,以信息资源为处理对象的数据库成为MIS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管理也因此进入了企业的管理层,赢得了企业管理者的认可。
(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阶段,时间大约起自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初)。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参考资料--刘兹恒《现代图书馆管理》课堂笔记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参考资料--刘兹恒《现代图书馆管理》课堂笔记主要参考书1 黄宗忠编著图书馆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 李华伟著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台湾三民书局19963 谭祥金著图书馆管理综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4 徐建华著现代图书馆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讲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基本概念一、图书馆管理的定义图书馆管理是一般管理的分支,要理解图书馆管理的含义,首先应该理解一般管理的含义。
对管理的理解,有以下一些代表性观点:1 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人们为完成某一事务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
2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3 管理是指导人类达到某一目的的行动。
4 管理是一种职能,是为了有效进行工作而做的决策、领导、组织、计划、用人、协调与控制。
5 管理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组织和使用各种资源的手段。
6 管理是一门艺术。
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
我国图书馆界从1981年开始对图书馆管理的定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1981年,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一书认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是指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达到计划性、合理化、规格化的要求,并具有先进水平的一种组织活动。
1981年11月,黄宗忠发表《试论现代图书馆管理》一文,提出:图书馆管理就是通过组织、计划等行动,最合理地使用图书馆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果,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目标,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
1985年,吴慰慈等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对图书馆管理下了如下定义:图书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按照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律,合理地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最优决策,就是图书馆科学管理。
图书馆管理的定义: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管理的对象,二是管理的范围,三是管理的方法、手段,四是管理的目的。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参考资料—段明莲《图书馆业务评价》课堂笔记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参考资料段明莲《图书馆业务评价》课堂笔记第一章图书馆业务评价导论一、图书馆业务评价的意义与目的图书馆评价的定义:图书馆评价是以图书馆及其活动为对象, 依据图书馆的工作目标, 运用定性、定量以及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图书馆实现其目标和满足用户需求程度或有关活动所进行的评价。
图书馆评价的目的:第一,建立图书馆评价客观标准,衡量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质量。
第二,优化管理过程。
第三,分析图书馆服务中问题的成因,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为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二、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面临的形势世界经济的网络化1996年6月,Dell公司将目光转向了网络,“率先在Internet上开通了‘在线商店’,并在一年之内使其营业额达到了每天100万美元”。
现在,“每天营业额高达1800万美元”。
Cisco公司每天网上订单100万美元2. 世界经济的信息化3. 信息资源编目的网络化美国影响最大的联机网络有:美国俄亥俄州的联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简称OCLC)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Research Libraries Information Network, 简称RLIN)华盛顿图书馆网络(Washington Library Network,简称WLN)等。
根据2009年9月从OCLC网站获悉,OCLC现在已与世界上112个国家和地区71,000个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相连,以便广泛开发利用全球的信息资源。
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相连,以便广泛开发利用全球的信息资源。
WorldCat数据库是OCLC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现存储着4,900多万条采用USMARC格式的机读书目记录。
1997年1月,广东中山图书馆文献编目中心成立。
1997年10月,中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成立。
1998年底,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项目启动(China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CALIS)三、图书馆的职能实体图书馆:有固定的馆舍和一定数量的藏书,并通过图书馆员的工作来为用户提供各种方式的服务,其服务是有区域性、时间性及数量限制的图书馆。
14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考研出题老师的建议
1 普遍性与特殊性。
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过程中特定行动标准的适用范围。
区分这对范畴的决定性因素是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性标准是否受团体界限的影响。
在这一抉择中如果选择了普遍性,意味着行动者在同其他任何人的互动中都遵循同样的规范性标准;而选择特殊性则意味着行动者因人而异的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
2 扩散性与专一性。
这一抉择设计到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
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
相反,如果双方全部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
3 情感性与中立性。
这一抉择要解决的是互动关系中是否包含着感情因素。
如果双方在互动中投入或获得了感情,则关系处于情感性一边,相反,如果互动双方以理智相对待,避免在相互关系中搀进感情因素,则关系处于中立性一边。
④先赋性与自获性(或品质与成就)。
这一抉择涉及到行动者之间作为相互对待基础的识别标准的性质。
先赋性的识别标准着眼于对方是“谁”,即对方的先天品质及其身份背景;自获性标准主要根据对方“做什么”,即对方的表现和成就来识别和评价对方。
⑤私利性与公益性。
这一抉择涉及到互动中优先考虑的是哪一方的利益。
私利性意味着将自身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公益性则是将对方或整个集体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
任何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都是上述五种抉择的某种组合。
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行动者在特定的情景状况下,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时可以临时或随意的作出这些抉择。
帕森斯认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含的模式变量组合是既成的和稳定的,它是由社会文化中价值规范预先规定好的。
模式变量的某种组合不是在个体行动者偶然的随意抉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社会文化系统中价值规范的制度化结晶。
正是这种制度化的价值规范支撑着社会关系结构。
行动者在进入某种社会关系时,不仅不能随意改变这种关系结构,而且必须预先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价值规范内画在蝉的人格系统中,即了解各色角色关系中社会文化对五对变量所作的抉择,以便根据具体情景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取向。
20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重要考点-招生简章
2.6 信息构建(IA)理论(育明教育注:2006年,2008年,2008年考察过)2.6.1 IA(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是什么?定义:关于如何组织信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满足其信息需求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使资源与信息需求相匹配的的工具集合。
从跨学科角度研究信息的有效结构化和信息体系结构的有效描述方式的一个领域,目的是在信息与用户之间建立起直观、高效的互动,使用户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IA的核心是人类的活动。
——Mike Barnes, Human Ecologist/Information Architect具体指:1)将数据中固有的模式进行组织,使复杂的地方清晰化;2)创建信息结构或图表以让其他人能找到自身所需的知识。
——Richard Saul Wurman, Architect使信息易于理解 + 使信息能够被访问2.6.2 为什么要研究IA?网络信息空间存在的问题:信息超载:数量太多、包罗万象,真伪并存,需要过滤;信息异质:信息价值不同,数据格式不同,长度不同,颗粒化程度不同,周期不同:动态或静态;语言不同;表现形式不同。
检索问题:检索缺乏深度(限于语词和句法层次),检索结果垃圾太多且相互矛盾,难以整合,有些信息源可信度底;人性化问题:检索界面不友好,互动性差。
网络环境问题:法律问题和信息安全突出。
经济问题:网站影响企业信誉和品牌网站维护成本问题(信息量越来越多,维护越来越困难)公司雇员用于网络搜索的时间花费过大(35%的生产时间查找信息, 折算工资开销, 损失1000万美元)网站重新设计花费大。
传统网站设计理念侧重外观效果的设计理念“我想做一个漂亮的风格独特的网站。
”以内容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目前拥有很多内容很好的资料,我想在网站上将它们全部展示出来。
”以任务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我希望我的网站能够承担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在线交流等功能。
”传统网站较普遍的问题分类体系混乱分类模式不符合用户习惯;类目等级划分混乱,类目之间关系不明晰同位类目数量过多且缺乏顺序。
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常见问题解答
第五章信息媒体的生产发行机制第一节信息媒体的生产过程及其管理一、信息媒体的生产过程信息媒体的生产本质上是精神生产,它是人们把创造出的知识、信息物化为有形的信息媒体形式的过程。
一般来说,信息媒体的生产有三个环节,即信息原料的采集、信息内容的加工创造、信息媒体的制作和包装。
信息媒体的生产存在着正式生产和非正式生产两种形式。
信息媒体的正式生产也叫社会化生产。
二、信息媒体生产的管理自从信息媒体的有组织社会化生产开始以后,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国家对信息媒体生产进行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
国家的管理体现在:制定专门的法律、法令和各种出版政策;设置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出版事业;对出版社的建立进行严格审批;建立出版物登记制度等。
第二节我国信息媒体的生产机制一、我国出版事业的体制总的来看,我国各类型信息媒体出版机构都是按一定的领导系统建立的,大多依附于一个母体机构,很少有纯商业性的出版社。
这种按系统管理出版事业的体制,决定了我国出版工作较强的计划性和高度的组织性。
二、我国出版社的类型按出版内容划分,有综合性出版社、多科性出版社、专业出版社;按出版物类型划分,有图书出版社、期刊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等;按读者对象划分,有工人出版社、妇女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盲文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等。
第三节我国信息媒体的发行机制一、发行体制我国对于信息媒体的发行,基本上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多渠道流通的发行体制。
国家有关部门对从事信息媒体发行的机构或个人实行许可证制度。
2003年9月1日起,国家放开了出版物发行的限制,允许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开展信息媒体发行业务。
二、我国信息媒体发行的主要渠道新华书店外文书店中国书店或古旧书店图书发行公司出版社自办发行社会发行网点网上书店邮局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第四节国外信息媒体的生产机制一、国外出版机构的类型与特征国外凡从事出版活动的机构,即使一年只出版一、两种信息媒体,只要在有关部门注册,都可以称为出版社。
20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招生简章-考研状元笔记分享
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电子版权问题一、数据库的版权保护1.具备独创性(即原创性Originality or intellectual creation)的数据库,受版权保护。
2.不具备独创性的数据库也可受版权保护。
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电子版权问题二、对数据库内容的特别保护版权法对数据库的保护不及于构成数据库的数据或其他材料,这在有关国际条约和各国立法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虽然数据库的内容不具备版权法保护的资格,却存在受到保护的需要。
给予数据库以有别于现有版权法的特别保护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电子版权问题三、数据库的合理使用数据库的版权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对数据库本身的保护和对数据库中信息的保护。
数据库的合理使用可以参考欧盟指令第6、7、8条对数据库版权人权利的限制:①本国法律允许,出于研究或个人学习目的的合理使用是允许的;②用户与数据库生产商签定的合同具有优先于版权法的效应;③如果信息来自公知领域,而且对信息的组织存在其他可选择的方式,则不得阻止第三方用同样的方式使用这些信息。
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电子版权问题四、数字图书馆多媒体使用的版权问题1.多媒体作品的归类①多媒体作品属于视听作品②多媒体作品属于数据库③将多媒体作品单列为一项作品④多媒体作品属于编辑作品2.多媒体作品版权的集体管理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电子版权问题五、数字图书馆如何合法利用电子信息资源1.公有领域的信息不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可视为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可以自由使用。
包括:①不适用版权法保护的作品②已到保护期限的作品③超出地域制约的作品④多媒体作品属于编辑作品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电子版权问题2.受版权保护的信息对作品非营利目的的使用若符合合理使用原则,则不需版权人授权,也不需支付许可使用费,否则需依法取得版权人授权并支付使用费;若符合法定许可或强制许可制度,则不需版权人授权但需支付费用。
①符合合理使用原则②符合法定许可制度③符合强制许可制度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电子版权问题六、电子信息资源的侵权形式(育明教育注:2006年考察过相关内容)1.未经许可通过网络传播版权作品①将他人作品擅自上网传输以获利②将版权作品放在免费网址上③利用电子公告板(BBS)传播版权作品④利用电子邮件传播版权作品2.破坏版权管理信息3.破坏技术保护措施第二节数字图书馆的电子版权问题七、电子复制问题复制是利用作品的最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版权争议的方式,了解电子复制形式有益于防止不自觉的侵权行为。
北大图书馆学考研练习题库-考研出题题型分析
1.2 信息资源的特性和价值分析1.2.1 信息资源的特性1.2.2 信息资源的战略价值1.2.3 信息资源的社会功能1.2.1 信息资源的特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较,既具有一定的共性又有许多不同的特性。
我们分别从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两方面来考察它的特性。
(1) 信息资源的自然特性非物质性和易流动性: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具有物质基础。
它必定要附着在某种介质上,不能离开媒介而独立存在。
它易扩散,易传播,是最富于流动性的一种资源,而当代经济正是一种高度流动性的经济,这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所使然。
可再生性和数量的无限性:经过处理、传播或利用,可以生产出新的信息或更多的信息。
从一般意义上讲,信息资源(包括原始状态和经过一定的开发和利用的)在数量上是无限巨大的,在统计上是无法穷举的,而且是无穷无尽的。
易转换性:其记录介质和表示方式都容易转换。
易共享性:其生产者或拥有者难以独占使用。
质量差异性:由于生产和传播水平存在差异,即不同的信息资源在质量上的差异很大。
意义多样性:对不同的人或组织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2) 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效用性:任何信息资源对人类都具有一定效用,不仅可以独立使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其他资源。
效用性还可以细分为:使用的整体性:如有关一种生产工艺的信息,不管产出量大小,都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
效益的间接性:开发或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益不一定立即或直接体现在经济指标上。
利用效果的社会性:许多信息资源(特别是公共信息)的开发利用效果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上,而不是个人或组织的经济效益上,即所谓公共产品特性。
时效性:许多信息资源(特别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都具有高度的时间敏感性,即要求及时性和适时性。
供给的稀缺性:对于某个人或组织来说,真正有价值且可获得的信息资源往往是稀缺的。
成本结构的特殊性:生产成本高,复制成本低,固定成本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而可变成本或增量成本很低。
体验性:作为产品,有些信息资源是一种“体验性产品”,消费者追求的是一种体验。
201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招生人数-招生考录比
统目标,建立模型,使系统优化等提供了有规则的步骤。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都是研究信息、控制和系统的横断学科,其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有许
多一致之处。它们都具有浓厚的方法论特征,为我们提供了适合现代管理的方法论基础。
一般通信模型——信息传播与接受模型。
信息量计算公式——对信息的一种认识和把握。
控制论——为计算机模拟人和动物的行为或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2.1.3 系统论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在批判生物学领域长期存在的机械论的基
础上建立了一般系统论。他把生物及其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认为整体的属性大于其各
组成部分的属性的简单总和。
他还发现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对立现象:热力学的“退化论”和生物学的“进化
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才能定量地把握它们。
(2) 功能模拟和黑箱方法
控制论的特点还在于它特有的功能模拟和黑箱方法。
功能模拟法不求系统结构相同而只求系统的行为和功能的相似。
黑箱方法是一种通过对系统外部行为的分析来研究系统内部结构的方法,如投入产出分析。掌
握了输入、输出的关系,我们就能控制某种经济系统,使之达到我们的目标。
美国人享利.普尔(1812-1905)主张建立一种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并提出了建立管理体系的
三项基本原则:
①组织,是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从总经理到工人都必须有详细的分工和具体职责。
②通信联络,是为组织设计一种报告制度,使企业最高层领导能连续、确切地了解业务的进展
情况。
③情报资料:即把通信联系记录下来,进行归类、汇编,即把有关的开支、收入和运输的业务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2014年北大图书馆学考研资料
二、问答:1、中国辞书的编纂传统述评育明教育解析:李国新《中国文献信息资源与检索利用》第二章第二节“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撰传统”(P56)2、为什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更需要坚持特色化与协调原则?育明教育解析:刘兹恒《信息媒体及其采集》第六章“信息媒体采集的原则”第四节“特色化与协调性原则”3、概要介绍和讨论现代叙词表中采用的词间关系揭示方法育明教育解析:马张华《信息组织》第八章“主题法”第三节“叙词语言”的词汇控制。
为了在按主题字顺的方式组织语词的同时反映叙词之间的联系,叙词法采用了建立参照系统和编制索引的方法。
其中参照系统通过在叙词下设置参照项的方法,在叙词之间建立起一种反映主题词之间联系的语义网络,是字顺表对词间关系进行控制的主要形式。
叙词表中叙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关系:等同关系、属分关系和相关关系。
4、何谓连续出版物?试述连续出版物的特点及机读记录特殊要求?育明教育解析:段明莲《文献信息资源编目》第十章连续出版物的揭示与描述第一节“连续出版物的特征”。
连续出版物是一种载有编号或年月顺序号,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印刷型或非印刷型的出版物。
5、我国在联机编目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育明教育解析:段明莲《文献资源编目》绪论第三节“文献信息资源编目的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战略信息管理张广钦《信息管理教程》P31,赖茂生《信息资源管理教程》P362dc元数据张广钦《信息管理教程》P1803信息权利4信息生命周期赖茂生《信息资源管理教程》P385电子政务赖茂生《信息资源管理教程》P111,张广钦《信息管理教程》P271二、简答育明教育:通过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北大图书馆的题目大部分都是课本知识,因此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要以参考书为主。
由于参考书比较多,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又要把握住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育明教育:400-6998-626。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图书馆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山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信息管理系的图书馆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图书馆学专业目标是面向 21 世纪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实和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既系统掌握现代图书馆管理技术,能够在各级各类图书文献部门从事文献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又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并对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
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不区分研究方向: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初审1、信息管理系收到申请者的申请材料之后进行形式审查;2、信息管理系各二级学科(专业)的考核小组根据报名材料对申请者进行初审,决定进入复试的考生人选;3、各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拟招生人数的五倍。
4、初审结果将于2019年3月上旬通知申请人。
请登陆信息管理系网站查询。
复试复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甄选,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
复试时间预计在2019年3月底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1、笔试1)笔试分为情报学专业考试(情报学专业考试分为“情报学理论与应用”和“情报方法与技术”,学生可根据自己申报的研究方向来选择答题)、图书馆学专业考试和编辑出版学专业考试,满分各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2)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或换算成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信息制度建设——金融危机中信息资源配置问题及其启示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
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信息资源配置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
结论
一、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
其次,很多西方政府采取税收刺激措施,鼓励了贷款消费的风气。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第三,金融公司利用杠杆投资手段进行了贪婪的冒险活动,尤其是在美国的抵押市场上,导致它们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去应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结果令其损失了成百上千亿美元。
第四,“美国从一开始就是投机起家的。
” 有喜欢投机冒险的传统。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将此命名为非理性的“繁荣思维”(乐观心态)。
这种思维源于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信息。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说,与华尔街在廉价信贷、低标准和极度贪婪的推波助澜下玩弄的“合法”骗局相比,麦道夫的庞氏骗局其实并不算特别无耻。
这个合法的庞氏骗局的基础不是良好的规范,而是房贷经纪人、债劵打包机构、评级机构、债劵销售商和房
主,待到需要还款或者重新协商抵押时,他们都遵循的“溜之大吉”的原则。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酿成这场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
一些非银行性金融机构蓄意隐藏投资风险信息。
它们像巫师一样设计出各种结构复杂的投资工具(金融衍生品),而且不在其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政府没有及时掌握并向公众传播金融风险信息。
格林斯潘和财长鲁宾1998年竭力说服国会永久性废除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权。
中介机构失去了公正性和中立性。
“评估机构以非正常估值方式故意高估房产价值,并将这种错误信息传递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再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投资者。
结果是:两房、大投行和AIG等“绑架”了美国政府,迫使政府最终拿纳税人的钱(包括中国老百姓的钱)为它们不负责任的行为买单,而且救市资金用途的信息披露不足,创造了最糟糕的“公费资本主义”。
二、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最优化”问题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它既提高了某个人的效用或者满足程度,又不降低他人的效用或者满足程度。
又称为“帕累托效率”。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容易达到的。
然而,由于信息生产具有外部性,大量的“搭便车者”使得信息生产者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效益,信息生产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取得有效的补偿。
这将导致信息生产不足,使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失去了前提条件。
随着信息生产和传播的电子化和数字化,使得信息生产的相对成本更高了,信息复制的则更低了。
这更加激化了效率要求与激励机制之间的矛盾。
(1)市场配置机制
市场是一种自动配置经济资源、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学生活的自组织系统。
市场通过价格杠杆自动组织信息的生产和消费
市场自组织过程:
减少信息生产的不确定性影响
为信息生产提供动力
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生产
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
市场机制有助于培育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三、信息资源配置的机制:
(一)市场
市场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企业投资生产和传播市场需要的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资源的第一次分配(通过市场)
根据市场需要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的需求(尤其是特殊需求),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关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他们之间难以达成和实施最优的契约。
在这种情况下,由营利性公司构成的市场竞争只能是无效率的。
生产者完全可以通过提供劣质商品来获取额外的收益,而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这就是所谓的“合约失灵”。
信息生产的外部性,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二)政府
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承担保护产权、宏观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四大职能。
政府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投资和指导信息资源的生产(采集)和传播
实现信息资源的二次分配
保障政府自身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
建立基本的全民信息保障机制,保障社会公平,缩小数字鸿沟
政府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行政手段:包括政府的强制性命令、政策和法规等。
如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保护个人隐私,保障信息安全等;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禁止某些有害、非法、反动信息的传播。
经济手段:包括政府通过税收、补贴或直接投资的方式支持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
如,投资建设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对信息内容企业在一定的经营年限内减免税收,或运用财政补贴的方法支持民营机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等。
政府作用的局限性
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
政府提供的任何商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由政治决策过程决定的,对于信息资源这样的公共物品也不例外。
在不存在投票交易的简单多数模型中,投票结果往往反映了中位选民(median voter)的需求,而撇下了大量的不满意的选民群体。
从消费者偏好来看,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存在一个弊端:消费者个人对物品的形式、质量、利用、调配的控制程度都更低,难以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政府的自利性,如封锁信息,漠视公众利益,腐败行为等。
(三)公益性机构
公益性机构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对于营利性公司来说,由于公益性机构受到“非分配约束”(non-distribution constraint),因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生产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欺诈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对于政府来说,公益性机构可以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避免政府机构过于庞大、臃肿,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约束政府的自利性。
所以,公益性机构在信息资源配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实现信息资源的第三次分配,进一步保障普遍服务的实现。
不过,在公益领域也会出现“志愿失灵”。
四、机制设计理论
2007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下面美国三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奠定了基础”。
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利奥·赫尔维茨(Leonid Hurwicz)
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埃瑞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迈尔森(Roger B. Myerson)
机制设计理论出现背景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爆发了一场重要的大论战(被称为社会主义大论战)。
在论战中,米塞斯和哈耶克等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获得维持经济有效运转的信息;
论战另一方的兰格和雷纳等人则认为,利用一种分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通过边际成本定价的方式能够解决信息量要求过大的问题,并进而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
哈耶克等人还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企业拥有私人信息的情况下,政府如何才能使企业如实地显示其边际成本?怎样才能激励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并按照边际成本来定价呢?
随着论战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思考的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初争论的问题——分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能否最终导致资源有效配置,而开始转向一个更加一般化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经济机制才是好的?或者说,当一个国家面临着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时,应该如何进行取舍?其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
因为市场总是容易失灵的。
像在不完全竞争、不完备信息、外部性、公共物品、规模报酬递增以及不可分拨的商品等情况下,市场机制就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以不完全信息为例,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信息不完备的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充分掌握其他人拥有的私人信息,所以人们总是希望决策分散化。
然而,有关个人偏好和可用生产技术的信息分布在众多参与者中,他们很可能会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并利用私人信息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从社会总体来看,这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机制能够改进或者替代市场机制,能以更少的信息或更低的成本来实现既定社会目标(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通常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呢?或者,对于给定的经济环境,是否存在一种或多种机制能保证既定社会目标的实现呢?
如果存在,那是什么样的机制呢?
通常认为,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一种经济机制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信息的有效利用和激励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