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苏味道的元宵节诗词《正月十五夜》阅读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正月十五夜》是我国唐代诗人苏味道做作,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唐诗《正月十五夜》
唐诗《正月十五夜》唐诗《正月十五夜》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诗《正月十五夜》,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正月十五夜》朝代:唐代作者:苏味道原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
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
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
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
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
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
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可与此相印证。
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
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
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
“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
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
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武后延载元年(公元 694 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样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 事。延圣元年(公元 695 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从容自如,而苏味道则席地 而坐,很少进食,惴惴不安。武后闻知,将张锡流放岭南,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
刺史,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 698 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因 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 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长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中, 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 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此称其为“苏 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 秾李:《 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指年轻人像盛开娇 艳的桃花李花一样华美富丽。游伎:指街上游舞的艺伎。 落梅:乐曲《梅花落》。 金吾: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西京杂记》:“西都京城街衢, 有执金吾晓夜传呼,以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夜 放。”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
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 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 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 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 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 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 “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 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 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
古诗正月十五日夜翻译赏析
古诗正月十五日夜翻译赏析《正月十五日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味道。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前言】《正月十五日夜》是唐代诗人苏味道的代表作品。
此诗从正月十五夜的灯光下笔,以灿烂辉煌的灯火之景总摄全篇,并点明金吾不禁的社会大环境,写出了大唐都城的游人之盛。
最后诗人在这繁华之外,感叹时光易逝。
全诗大开大阖,高屋建瓴,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不迫、疏落有致的雍容气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气象。
【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星津桥位置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②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③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⑤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⑥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⑦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⑧落梅:曲调名。
⑨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⑩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翻译】明灯错落,园林身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7篇)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7篇)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翻译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灯光洒满了京都,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阻塞了街道。
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侧神紫姑。
注释灯:灯市。
恨:遗憾。
帝都:指京城。
香车宝辇: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
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
隘通衢:谓拥挤于道路。
隘,拥挤堵塞。
乡人:指乡里普通人。
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
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
紫姑,俗称“坑三姑娘”,厕神名,民间旧俗元夕之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听闻京城有灯市而不能前去观赏有感而作的。
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赏析题目中的“恨”字,诗中的“身闲”二字,合起来是“恨身闲”,那其实也是作者写此诗的主旨所在。
诗很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月色灯光满帝都”概括了京城街景,写出元宵节的热闹。
元宵节的夜晚,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五光十色,争奇斗妍的花灯挂满京城的大街小巷,远远地望去好像灯的长龙,置身其中好似是灯的海洋。
“月色灯光”点题面中的“正月十五夜”,“帝都”扣题面中的“京师”。
一个“满”字,则让京城的节日夜流光溢彩。
“香车宝辇隘通衢”,由灯写到人,说明人之多,之繁华。
元宵之夜,人们为了赏灯观景,都倾室而出,老百姓们或一家一户,或三五成群,形成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达官显贵,则是驾着各种华美的车辆,一排排、一串串,挤满了条条大道,车辇所过之处,幽香久久不散。
诗人未曾亲到现场却根据自己的想象,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从前两句的想像中跌回到了现实状况。
虽然元宵灯会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可是对别有感伤的诗人来说,那样的情形却愈发牵动他的万千思绪。
李商隐作此诗时闲居家中。
描写元宵佳节的诗词
元宵佳节,历来是诗人墨客们喜爱的主题,他们通过诗词赞美和描绘这个充满欢乐和祥和的节日。
以下是一些描写元宵佳节的经典诗词:
1. 《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3.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4. 《正月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5.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6. 《元夕影永冰灯》(清)唐顺之
正月中旬动帝京,天街驰道沸欢声。
凤城一夜花千树,学尽金吾驰禁行。
7. 《元夕无月》(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8. 《正月十五夜赏灯》(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这些诗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人们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
《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正月十五夜灯》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中着重描写了元宵节宫中内人踏歌的情景,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和收藏!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翻译/译文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
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
著,同着,犹“有”。
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鉴赏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创作背景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所作。
元宵节自汉朝起便有燃灯的习俗,到了作者所生活的唐代,这一习俗已发展得十分兴盛,从宫廷到民间,几乎处处都挂着或大或小、各种形状的灯笼,街上还会建造展示高大的灯楼、灯树等,人们亦纷纷出门去赏灯、赛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正⽉⼗五夜》⽕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译⽂] 满城都是挂满灯彩的⽕树,树上银花闪烁,到处都很明亮;城河桥上也星光闪耀,今夜也打开了铁锁不宵禁。
[出典] 苏味道《正⽉⼗五夜》注:1、《正⽉⼗五夜》苏味道 ⽕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逐⼈来。
游妓皆秾李,⾏歌尽落梅。
⾦吾不禁夜,⽟漏莫相催。
2、注释:⽕树银花:灯⽕灿烂。
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铁锁开启,任⼈通⾏。
秾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形容艳妆。
落梅:乐曲《梅花落》。
⾦吾:京城禁卫军。
漏:古代计时器具。
此句说不禁夜,漏⿎就不必催⼈了。
3、译⽂: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般;由于四处都可通⾏,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潮汹涌,马蹄下尘⼟飞扬;⽉光洒遍每个⾓落,⼈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当头。
⽉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年只有⼀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4、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学家。
赵州栾城(今河北⽯家庄市栾城县)⼈,少有才华,20岁举进⼠,累迁咸阳尉。
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
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
与杜审⾔、崔融、李峤并称为⽂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
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
但《正⽉⼗五夜》(⼀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
原有集,今佚。
《全唐诗》录其诗16⾸。
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留四川眉⼭,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苏味道⼊阁擅长章奏。
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营,常对⼈说:“处事不欲决断明⽩,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时⼈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成语“摸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苏味道卒后葬栾城西北9公⾥,即今之栾城苏邱村。
古诗词赏析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①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②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①星桥,星津桥。
②金吾,即金吾卫,唐代守卫京城的军队。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总写节日欢快气氛。
“火树银花”形容灯彩华丽,“铁锁开”指正月十五铁锁打开,任人通行。
B.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
游人如织,皓月当空,游伎们身着艳装,边走边唱。
C.李白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意谓人生如梦,当及时行乐,此诗尾联所呈现的心理与原因跟李白说的是一样的。
D.统观全诗对仗工稳,词采华艳,音调和谐,展现了一幅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12.纪晓岚评此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得神处尤在‘暗’字。
”请简要赏析“暗”字“得神”所在。
(6分)(三)古诗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3. 补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们的轻视。
乞丐都拒绝接受。
得到增长。
(4)《邹忌讽齐王纳谏》说君主纳谏就可轻松战胜别国,即文中所说该有区别。
(6)《桃花源记》中所叙时间可能是暮春,因为洞口虽然芳草萋萋,离开做了铺垫。
宽广而无边无际。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9分)11.C.(本诗尾联重在强调元宵的快乐时光非常短暂,所以要抓紧时间寻找快乐。
李白句重在说人生如梦,因此要及时行乐。
)12.①“暗”指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②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反衬灯光、月光明亮;③进而渲染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④“暗”写出了尘之细微、幽微,非常切合京城元宵节的环境特点。
(一点2分)(三)古诗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3.(1)肉食者鄙(2)蹴尔而与之(3)曾益其所不能(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5)陟罚臧否(6)落英缤纷(7)悄怆幽邃(8)浩浩汤汤(9)野芳发而幽香。
元宵节古诗《正月十五夜》解读
元宵节古诗《正月十五夜》解读元宵节古诗《正月十五夜》是诗人苏味道写的。
下面大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此古诗的解析,欢迎一起鉴赏。
《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①合,星桥②铁锁开③。
暗尘④随马去,明月逐人来⑤。
游伎⑥皆秾李⑦,行歌尽落梅⑧。
金吾⑨不禁夜⑩,玉漏莫相催。
作者简介苏味道(约648~705年)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
九岁即能成诗,二十岁中进士,后任成阳尉。
深得吏部侍郎裴行俭器重,两次以书记之职随其征讨突厥[13] 。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出为集州刺史,不久官拜天官侍郎,圣历初年官至宰相,颇得武后信任,共三次出任此职,前后共计七年。
由于武后执政时期吏治严苛,苏味道为官处事小心翼翼,有人蔑称其为“苏模棱”,后还因此得成语“模棱两可”。
[14] 中宗复辟后,因其曾依附于张易之兄弟,被罢黜宰相之职,贬为眉州刺史。
五十八岁时卒于四川[15] ,后于栾城苏邱安葬。
身后有一子留居眉山,其后代中以“三苏”最为出名。
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②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2] 。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③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⑤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⑦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诗词鉴赏
先来看看大意: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
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
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第一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
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
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
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
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可与此相印证。
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
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
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
“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第二句“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
第三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
第四联“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
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
“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
《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正月十五夜灯》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中着重描写了元宵节宫中内人踏歌的情景,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正月十五夜灯》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和收藏!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翻译/译文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
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
著,同着,犹“有”。
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鉴赏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创作背景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所作。
元宵节自汉朝起便有燃灯的习俗,到了作者所生活的唐代,这一习俗已发展得十分兴盛,从宫廷到民间,几乎处处都挂着或大或小、各种形状的灯笼,街上还会建造展示高大的灯楼、灯树等,人们亦纷纷出门去赏灯、赛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元宵诗词共15篇
元宵诗词(共15篇)1、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主题:这首景色诗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表现了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
2、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主题: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3、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主题: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4、唐代卢照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正月十五夜古诗翻译赏析
正月十五夜古诗翻译赏析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②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2] 。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③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⑤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⑦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⑧落梅:曲调名。
⑨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⑩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翻译: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通往皇城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正月十五夜灯[唐代]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译文及注释:本诗描”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着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着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赏析:本诗描”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着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着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2朝代:唐代作者:张祜原文: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正月十五夜原文及赏析
正月十五夜原文及赏析原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①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②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2] 。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3]③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④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⑤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⑥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⑦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⑧落梅:曲调名。
⑨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⑩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5] 。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赏析:正月十五日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上元节。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正月十五夜灯[唐代]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译文及注释:本诗描”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着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着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赏析:本诗描”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
“动”震动。
形容热闹。
“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
“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
“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着词声跳舞。
“一时”是说当时,“天上着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译及赏析2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味道的元宵节诗词《正月十五夜》阅读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万家空巷,一起涌上街头;人人雀跃,不分富贵贫贱。
上联写达官贵人,走马观花,马蹄溅起飞扬的尘土;明月当空,照耀着簇簇攒动的人群。
下联写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游伎们艳装行歌,唱着“落梅”一类通俗流行的歌曲。
“裱李”,是说游行的歌伎们浓装艳抹有如桃李。
“行歌”是说她们边走边舞,边舞边唱。
“落梅”,即“梅花落”。
是汉乐府《横吹曲》的典调之一。
这里泛指一般通俗歌曲而言。
由这些描写不难想象,洛阳城里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不知不觉已至深更半夜,但欢腾的人群仍然乐而忘返,希望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过去。
这就逼出了结尾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又称“执金吾”,指京城里的禁卫军。
据史记载唐代设左、右金吾卫,主管统率禁军。
玉漏,指古时的计时器,用铜壶滴漏以记时。
统观全诗词采华艳,绚丽多姿;而音调和谐,韵致流溢,有如一帧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