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密封圈和密封槽的选配及应用(教研材料)
(完整word版)O型密封圈的选型及安装使用技术规范

生产培训教案主讲人:李飞含技术职称:助理工程师所在生产岗位:汽机调速三级点检员培训题目:O型密封圈密封件的选型与使用培训目的:熟悉掌握O型密封圈的材料特性、压缩量选择、安装技术规范。
内容摘要:1、橡胶密封件原料特性2、O型圈标准3、O形密封圈选择应考虑的因素4、影响密封性能的其它因素5、O形圈安装设计一、橡胶密封件原料特性E=EXCELLENT(优良); G=GOOD(良好); F=FAIR(一般); P=POOR(不良)一、概述特点O形密封圈由于它制造费用低及使用方便,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动、静密封场合。
标准大部分国家对O形密封圈都制定系列产品标准,其中美国标准(AS 568)、日本标准(JISB2401)国际标准(ISO 3601/1)较为通用。
O型圈标准一览表密封机理O形密封圈是一种自动双向作用密封元件。
安装时其径向和轴向方面的预压缩赋与O形密封圈自身的初始密封能力。
它随系统压力的提高而增大。
(A)无压缩状态(B)无压力作用下的压缩状态(C)压力作用二、O形密封圈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工作介质和工作条件在具体选取O形圈材料时,首先要考虑与工作介质的相容性。
还须终合考虑其密封处的压力、温度、连续工作时间、运行周期等工作条件。
若用在旋转场合,须考虑由于磨擦热引起的温升。
不同的密封件材料,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不一样,见《橡胶密封件原料特性表》。
2.密封形式按负载类型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按密封用途可分为孔用密封、轴用密封和旋转轴密封;按其安装形式又可分为径向安装和轴向安装。
径向安装时,对于轴用密封,应使O形圈内径和被密封直径d2间的偏差尽可能地小;对于孔用密封,应使其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沟槽的直径d1。
轴向安装时,要考虑压力方向.内部压力时,O形圈外径应比沟槽外径d3约大1~2%;外部压力时,应使O形圈内径比沟槽内径d4约小1~3%。
三、影响密封性能的其它因素1、O形圈的硬度O形圈材料硬度是评定密封性能最重要的指标。
(完整word版)O型密封圈的选型及安装使用技术规范

生产培训教案主讲人:李飞含技术职称:助理工程师所在生产岗位:汽机调速三级点检员培训题目:O型密封圈密封件的选型与使用培训目的:熟悉掌握O型密封圈的材料特性、压缩量选择、安装技术规范。
内容摘要:1、橡胶密封件原料特性2、O型圈标准3、O形密封圈选择应考虑的因素4、影响密封性能的其它因素5、O形圈安装设计一、橡胶密封件原料特性E=EXCELLENT(优良); G=GOOD(良好); F=FAIR(一般); P=POOR(不良)一、概述特点O形密封圈由于它制造费用低及使用方便,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动、静密封场合。
标准大部分国家对O形密封圈都制定系列产品标准,其中美国标准(AS 568)、日本标准(JISB2401)国际标准(ISO 3601/1)较为通用。
O型圈标准一览表密封机理O形密封圈是一种自动双向作用密封元件。
安装时其径向和轴向方面的预压缩赋与O形密封圈自身的初始密封能力。
它随系统压力的提高而增大。
(A)无压缩状态(B)无压力作用下的压缩状态(C)压力作用二、O形密封圈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工作介质和工作条件在具体选取O形圈材料时,首先要考虑与工作介质的相容性。
还须终合考虑其密封处的压力、温度、连续工作时间、运行周期等工作条件。
若用在旋转场合,须考虑由于磨擦热引起的温升。
不同的密封件材料,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不一样,见《橡胶密封件原料特性表》。
2.密封形式按负载类型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按密封用途可分为孔用密封、轴用密封和旋转轴密封;按其安装形式又可分为径向安装和轴向安装。
径向安装时,对于轴用密封,应使O形圈内径和被密封直径d2间的偏差尽可能地小;对于孔用密封,应使其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沟槽的直径d1。
轴向安装时,要考虑压力方向.内部压力时,O形圈外径应比沟槽外径d3约大1~2%;外部压力时,应使O形圈内径比沟槽内径d4约小1~3%。
三、影响密封性能的其它因素1、O形圈的硬度O形圈材料硬度是评定密封性能最重要的指标。
O型密封圈和密封圈槽尺寸选型设计计算参考

O形密封圈和密封圈槽尺寸选型设计计算参考O形密封圈和密封圈槽尺寸的合理匹配是延长密封圈无泄漏密封寿命的必要保证。
据此提出一种选配两者尺寸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以Y341—148注水封隔器所选密封圈的计算为例说明,根据不同的密封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密封圈槽尺寸。
为保证密封圈长期有效地工作,还必须合理选择其压缩率、拉伸量和孔、轴配合精度等相关参数。
选取压缩率时,应考虑有足够的密封面接触压力、尽量小的摩擦力和避免密封圈的永久性变形。
顾及到一般试制车间的加工水平和井下工具主要是静密封的状况,建议密封面的轴、孔配合应优先选用H8/e8。
Selection of O-ring and calculation of O-ring groove sizeChen Aiping,Zhou Zhongya(Research Institute of Oil Production Technology,Jianghan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Qianjiand City,Hubei Province)Rational matching of O-rings and O-ringgroov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O-rings.A method for selecting O-ring was presented.The sizes of the O-ring gtoove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various O-rings.To ensure long-term and effective work of the ring,the compressibility,tensile dimension and bore-shaft matching accuracy should be properly selected. Subject Concept Terms:O-ring O-ring groove matching service life用O形密封圈(以下简称密封圈)密封是最常用的一种密封方式,然而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选择密封圈和设计密封圈槽尺寸。
o型密封圈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

o型密封圈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项目中。
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或气体的泄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O型密封圈时,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密封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因此,本文将对O型密封圈的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师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O型密封圈的标准。
O型密封圈的标准主要包括尺寸标准和材料标准两个方面。
在选择O型密封圈时,首先要根据密封件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来确定尺寸标准,包括内径、外径和厚度等参数。
同时,还要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温度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标准,常见的材料有丁晴橡胶、氟橡胶、硅橡胶等。
在使用O型密封圈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安装,确保密封效果和安全可靠性。
其次,沟槽设计规范也是影响O型密封圈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沟槽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沟槽的设计应符合一定的原则,如圆周速度不宜过高、沟槽宽度和深度要符合标准要求、沟槽的表面粗糙度要符合要求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密封圈的压缩变形和工作温度对沟槽的影响,确保沟槽设计能够满足密封圈的工作要求。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和要求来确定O型密封圈的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
在选择标准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条件,确保选择的标准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
在设计沟槽时,要根据密封圈的尺寸和材料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沟槽尺寸和形状,确保密封圈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总之,O型密封圈的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对于设备的密封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O型密封圈,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师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O型密封圈和密封槽的选配及应用.pdf

O形密封圈和密封圈槽的选配及应用2010年04月19日 17:00关键词:O形密封圈,密封圈,泄漏内容提示:O形密封圈和密封圈槽尺寸的合理匹配是延长密封圈无泄漏密封寿命的必要保证。
据此提出一种选配两者尺寸的理论计算方法作者:陈爱平周忠亚【关键词】密封圈,密封圈槽,选配,使用寿命【摘要】O形密封圈和密封圈槽尺寸的合理匹配是延长密封圈无泄漏密封寿命的必要保证。
据此提出一种选配两者尺寸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以Y341—148注水封隔器所选密封圈的计算为例说明,根据不同的密封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密封圈槽尺寸。
为保证密封圈长期有效地工作,还必须合理选择其压缩率、拉伸量和孔、轴配合精度等相关参数。
选取压缩率时,应考虑有足够的密封面接触压力、尽量小的摩擦力和避免密封圈的永久性变形。
顾及到一般试制车间的加工水平和井下工具主要是静密封的状况,建议密封面的轴、孔配合应优先选用H8/e8。
用O形密封圈(以下简称密封圈)密封是最常用的一种密封方式,然而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选择密封圈和设计密封圈槽尺寸。
常规的方法是将密封圈套在宝塔上用游标卡尺测量外径,再确定其相应尺寸。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1)密封圈是弹性体,外径测量不准确;(2)在设计新工具时,往往没有现成的密封圈,难以确定尺寸,其过盈量往往掌握不准。
过盈量太大时密封圈易被剪切损坏,太小时又容易失封。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提出一种选配密封圈的理论计算方法(指外密封圈),以供参考、讨论。
密封圈的密封机理[1]密封圈密封属于挤压弹性体密封,是靠密封环预先被挤压由弹性变形产生预紧力,同时工作介质压力也挤压密封环,使之产生自紧力。
也就是说,挤压弹性体密封属于自紧式密封。
密封圈在介质压力p1作用下,其受力状况如图1所示,产生的接触压力为p c=p co+Δp c(1)式中p c——介质压力下的总接触压力,MPa;p co——密封圈初始压力,称之为预接触压力,MPa;Δp c——介质压力经密封圈传递给接触面的接触压力,称为介质作用接触压力,Δp c=κp1,MPa,其中κ为侧压系数,κ=υ/(1-υ),对于橡胶密封件κ≈0.9~0.985;υ为密封圈材料的泊松比,对于橡胶密封件,υ=0.48~0.496。
密封圈与密封槽之间的配合

按负载类型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按密封用途可分为孔用密封、轴用密封和旋转轴密封;按其安装形式又可分为径向安装和轴向安装。径向安装时,对于轴用密封,应使O形圈内径和被密封直径d2间的偏差尽可能地小;对于孔用密封,应使其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沟槽的直径d1。
轴向安装时,要考虑压力方向.内部压力时,O形圈外径应比沟槽外径d3约大1~2%;外部压力时,应使O形圈内径比沟槽内径d4约小1~3%。
O型圈安装及密封圈的作用和材质选择

O型圈安装及密封圈的作用和材质选择O型圈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密封圈,通常用于机械设备、仪器仪表以及管道系统中,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气体等介质通过接头处的缝隙泄漏,确保系统的密封性能。
O型圈的安装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洁接合面:在安装O型圈之前,需要先清洁接合面,确保无油污、异物或灰尘等杂质,保证接合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2. 涂抹润滑剂:使用润滑剂,例如硅脂或Vaseline等,在O型圈和接合面之间涂抹一层薄薄的润滑剂。
这样可以减小O型圈的摩擦力和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3.安装O型圈:将O型圈放置在接合面上,确保其完全贴合。
可以使用手动方法轻轻压紧,或使用专用工具帮助安装。
4.检查安装质量:安装完成后,需要仔细检查O型圈的安装质量。
确保O型圈没有扭曲、拉伸或破损,同时也要确定其正确位置安装。
O型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密封:O型圈的最主要作用是实现密封。
其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弹性恢复能力,可以在外压力的作用下,填充接头处的缝隙,防止液体或气体的泄漏。
2.缓冲:O型圈在机械设备运转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减震作用。
当设备承受冲击或振动时,O型圈能够吸收和减少冲击或振动的影响,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3.保护:O型圈可以起到保护密封部位的作用。
它可以防止灰尘、异物等杂质进入密封部位,从而减少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针对O型圈的材质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材料:1.橡胶类材料:常见的橡胶类O型圈材料有丁腈橡胶(NBR)、氟橡胶(FKM)、硅橡胶(VMQ)等。
不同的橡胶材料具有不同的耐油性、耐温性和耐化学品性能,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材料。
2.聚氨酯:聚氨酯O型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磨损性能和耐油性能,适合于一些液压设备和高速旋转设备。
3.聚四氟乙烯(PTFE):PTFE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低摩擦系数,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密封要求,例如高温、腐蚀或高真空等条件。
4.金属类:金属类O型圈主要由不锈钢、铜、铝等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和耐高压性能,适用于一些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密封要求。
(整理)O型密封圈及其槽的设计.

O型密封圈及其槽的设计2011-04-04 13:27:22| 分类: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O形圈密封是典型的挤压型密封。
O形圈截面直径的压缩率和拉伸是密封设计的主要内容,对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O形圈一般安装在密封沟槽内起密封作用。
O形密封圈良好的密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O形圈尺寸与沟槽尺寸的正确匹配,形成合理的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
密封装置设计加工时,若使O形圈压缩量过小,就会引起泄漏;压缩量过大则会导致O形密封圈橡胶应力松弛而引起泄漏。
同样,O形圈工作中拉伸过度,也会加速老化而引起泄漏。
世界各国的标准对此都有较严格的规定。
1、O形圈密封的设计原则1)压缩率压缩率W通常用下式表示:W= (do-h)/do%式中do——O形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mm)h ——O形圈槽底与被密封表面的距离,即O形圈压缩后的截面高度(mm)。
在选取O形圈的压缩率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a.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b.摩擦力尽量小c.尽量避免永久变形。
从以上这些因素不难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
压缩率大就可获得大的接触压力,但是过大的压缩率无疑会增大滑动摩擦力和永久变形。
而压缩率过小则可能由于密封沟槽的同轴度误差和O形圈误差不符合要求,消失部分压缩量而引起泄漏。
因此,在选择O形圈的压缩率时,要权衡个方面的因素。
一般静密封压缩率大于动密封,但其极值应小于30%(和橡胶材料有关),否则压缩应力明显松弛,将产生过大的永久变形,在高温工况中尤为严重。
O 形圈密封压缩率W的选择应考虑使用条件,静密封或动密封;静密封又可分为径向密封与轴向密封;径向密封(或称圆柱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径向间隙,轴向密封(或称平面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轴向间隙。
轴向密封根据压力介质作用于O形圈的内径还是外径又分受内压和外压两种情况,内压增加的拉伸,外压降低O形圈的初始拉伸。
上述不同形式的静密封,密封介质对O形圈的作用力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预压力设计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形密封圈和密封圈槽的选配及应用
2010年04月19日 17:00
关键词:O形密封圈,密封圈,泄漏
内容提示:O形密封圈和密封圈槽尺寸的合理匹配是延长密封圈无泄漏密封寿命的必要保证。
据此提出一种选配两者尺寸的理论计算方法
作者:陈爱平周忠亚
【关键词】密封圈,密封圈槽,选配,使用寿命
【摘要】O形密封圈和密封圈槽尺寸的合理匹配是延长密封圈无泄漏密封寿命的必要保证。
据此提出一种选配两者尺寸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以Y341—148注水封隔器所选密封圈的计算为例说明,根据不同的密封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密封圈槽尺寸。
为保证密封圈长期有效地工作,还必须合理选择其压缩率、拉伸量和孔、轴配合精度等相关参数。
选取压缩率时,应考虑有足够的密封面接触压力、尽量小的摩擦力和避免密封圈的永久性变形。
顾及到一般试制车间的加工水平和井下工具主要是静密封的状况,建议密封面的轴、孔配合应优先选用H8/e8。
用O形密封圈(以下简称密封圈)密封是最常用的一种密封方式,然而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选择密封圈和设计密封圈槽尺寸。
常规的方法是将密封圈套在宝塔上用游标卡尺测量外径,再确定其相应尺寸。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1)密封圈是弹性体,外径测量不准确;(2)在设计新工具时,往往没有现成的密封圈,难以确定尺寸,其过盈量往往掌握不准。
过盈量太大时密封圈易被剪切损坏,太小时又容易失封。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提出一种选配密封圈的理论计算方法(指外密封圈),以供参考、讨论。
密封圈的密封机理[1]
密封圈密封属于挤压弹性体密封,是靠密封环预先被挤压由弹性变形产生预紧力,同时工作介质压力也挤压密封环,使之产生自紧力。
也就是说,挤压弹性体密封属于自紧式密封。
密封圈在介质压力p1作用下,其受力状况如图1所示,产生的接触压力为
p c=p co+Δp c(1)
式中p c——介质压力下的总接触压力,MPa;
p co——密封圈初始压力,称之为预接触压力,MPa;
Δp c——介质压力经密封圈传递给接触面的接触压力,称为介质作用接触压力,Δp c=κp1,MPa,其中κ为侧压系数,κ=υ/(1-υ),对于橡胶密封件κ≈0.9~0.985;υ为密封圈材料的泊松比,对于橡胶密封件,υ=0.48~0.496。
图1密封圈接触压力分布
要保持密封,必须保证p c>p1,而Δp c永远小于p1,故应保持足够的预接触压力p co,即密封圈要有足够的预压缩率,才能保证密封。
但如果预压缩率太大,又会影响密封圈的工作寿命,因此密封圈和密封圈槽尺寸的合理匹配是延长密封圈无泄漏密封寿命的必要保证。
密封圈及密封圈槽的选配方法
内密封圈的选配比较简单,不再赘述,这里只介绍一种外密封圈的选配方法。
假定孔、轴直径分别为D、d,所选密封圈为D0×d0,问题是如何确定密封圈槽的底径D1,如图2所示。
图2密封圈及密封圈槽尺寸
密封圈被套在密封圈槽上之后,一般都有一定的拉伸量,其断面直径d0变小了,假定变为d1,根据体积不变原理,则密封圈安装前后的体积相等,即
(2)
式中D0——密封圈外径,mm;
d0——密封圈断面直径,mm;
D——孔直径,mm;
δ——密封圈过盈量,mm;
d1——拉伸后的密封圈断面直径,mm。
式(2)中,δ值可根据D值从表1中选取,D0、d0为已知值,则可计算出d1。
为了简化计算,用D+δ-d0代替D+δ-d1计算,则式(2)可简化为
(3)
简化后计算出的d1值有一定的误差,将d1再回归到式(3)中计算,求出d2,即
(4)
式中d2——拉伸后的密封圈断面直径,mm。
如此类推,可计算出d3、d4……,一般来说,d2值就已达到要求,则密封圈槽底径D1为
D1=D+δ-2d2(5)
现举例说明以上计算,如Y341—148注水封隔器活塞孔、轴尺寸为136H9/d9(孔为136 +0.10mm),所选密封圈为135mm×5mm,过盈量δ选为1.3mm,则变形后的密封圈断面直径为
取d2=4.96mm,则
D1=D+δ-2d2=127.38mm
结合孔径配上公差后,则槽底径D1为。
假定没有135mm×5mm的密封圈,只有132mm×5mm的密封圈,则密封圈槽底
径可用同样方法算得,即配上公差后D1为。
由以上计算可知,根据不同的密封圈,可以计算出不同的密封圈槽尺寸,可见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灵活。
但是为保证密封长期有效地工作,还必须合理选择其压缩率、拉伸量和孔轴配合精度等相关参数。
相关参数的确定与应用
1.压缩率ε或过盈量δ
密封圈是典型的挤压型密封。
如图3所示,其压缩率ε通常由下式表示
式中h0——密封圈槽底至被密封面的距离,mm。
图3密封圈压缩率
对于圆柱面静密封和往复动密封,ε=10%~15%;对于平面静密封,ε=15%~30%;旋转动密封ε=3%~8%;低摩擦密封ε=5%~8%。
选取密封圈压缩率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一是要有足够的密封面接触压力;二是摩擦力应尽量小;三是应尽量避免永久性变形。
与压缩率ε相对应的是过盈量δ,过盈量δ表示密封圈的预压缩情况,其推荐值见表1。
表1基本尺寸与过盈量关系推荐值mm
孔直径D尺寸范围过盈量δ
动密封静密封
<300.25~0.330.3~0.4
30~500.35~0.500.4~0.6
50~800.50~0.700.6~0.8
80~1200.70~1.000.8~1.2
>120 1.00~1.401.2~1.6
注:井下工具用密封圈多为静密封,δ值应从静密封栏中选取。
2.拉伸量
密封圈装入密封圈槽后,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拉伸量。
但据所查阅的资料可知,尚未对拉伸量有明确的定义。
根据笔者的理解,拉伸量应是拉伸后的密封圈中径与自然状态时的中径之比,即
a=(D1+d2)/(D0-d0)(6)
式中a——密封圈的拉伸量,mm。
a的通常推荐值为1.01~1.05。
笔者一般取值为1.05,特殊情况下,甚至取为1.1。
为了保证密封圈装入密封圈槽后不至太松,a值取得稍大。
3.密封圈槽的宽度与形状
一般推荐的密封圈槽尺寸见表2,其形状如图4所示。
槽宽大致为密封圈断面直径的1.3倍,而平时设计中往往是密封圈槽宽度与密封圈断面直径相等,或者不论密封圈断面直径多大,密封圈比槽宽0.5mm。
采用这种尺寸设计的弊端是:(1)用起子或铁钎撬密封圈时,容易损坏密封圈槽,尤其是内密封圈槽,这将降低其耐压差能力;(2)孔、轴相套时,由于密封圈有预过盈量,槽太窄易剪切密封圈。
因此,今后在设计密封圈槽宽时应规范尺寸。
在加工r为0.1~0.2和R为0.2~0.5的圆弧时,要特别注意r处,如果太尖,在承受高压时易损坏密封圈,需用砂布将其稍稍打钝。
表2密封圈槽的尺寸[1]mm
密封圈断面直径d0槽宽B R r
1.9
2.50.20.1
2.4
3.20.20.1
3.1
4.00.30.1
3.5
4.50.30.1
4.6 6.10.40.2
5.77.50.40.2
8.611.00.50.2
图4密封圈槽的标准形状
4.轴孔配合公差
在承受大于16MPa以上压差时,孔、轴配合一般推荐为H8/f8或H8/f7,在承受高压情况下,还要安装密封挡环[1]。
而井下工具工作压力一般超过16MPa,所用孔、轴配合常常采用H9/d9、H10/d10、H10/c10,甚至H11/c11,一方面精度等级较低,另一方面轴、孔间隙太大。
这就要求密封圈的过盈量也要大。
如Y241—150酸化压裂封隔器的轴、孔配合采用H8/e8,Y341—148堵水封隔器采用H9/d9,轴、孔基本尺寸相同的酸化压裂封隔器密封圈的过盈量比堵水封隔器的小,密封效果就好。
相同精度等级轴、孔的配合间隙不同,其受力状况是有区别的,如H10/c10的轴、
孔间隙比H10/d10大,密封圈在相同压力p1作用下,其受剪切力的面积大,则总作用力就大,密封圈损坏的可能性加大,但如果轴、孔间隙过小,则轴、孔的同轴度要求更高,加工难度增大。
如果片面追求高精度,势必增加加工难度和成本。
考虑到试制车间的加工水平及井下工具的实际工作状况(主要是静密封),笔者建议密封圈密封面的轴、孔配合应优先选用H8/e8,在使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选用H9/e9。
5.橡胶硬度
在工作压力8~16MPa范围内,橡胶推荐硬度为70~80HS;16~32MPa范围内,推荐硬度为80~90HS。
应加强密封圈进货质量检验。
建议
(1)密封圈槽的尺寸和形状应规范设计,不可随心所欲。
(2)为保证密封圈长期有效地工作,必须合理选择压缩率(或过盈量)、拉伸量和孔轴配合精度等。
(3)密封圈及密封圈槽的选配可由计算求得。
陈爱平,助理工程师,生于1966年,1987年毕业于重庆石油学校矿机专业,现从事井下工雎具研究工作.地址:(433123)湖北省潜江市.电话:(0728)6575950(办)或6576895(宅)
陈爱平(江汉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周忠亚(江汉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顾永泉.流体动密封.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0:32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