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详]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详]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10)4 试验 (10)5 包装及运输 (13)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 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

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最新低压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中用于传输电能的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以及公共设施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低压电力电缆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根据最新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制定的相关内容:低压电力电缆的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循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标准,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以下是低压电力电缆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1. 电缆类型:低压电力电缆根据绝缘材料、护套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PVC绝缘电缆、XLPE绝缘电缆、橡胶绝缘电缆等。

2. 电压等级:低压电力电缆的电压等级通常为0.6/1kV,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kV的电力系统。

3. 导体材料:电缆的导体通常采用铜或铝材料,根据载流量和机械强度的需求进行选择。

4.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常用的绝缘材料包括PVC、XLPE、橡胶等。

5. 护套材料:护套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和耐环境性能,常用的护套材料包括PVC、PE等。

6. 电缆结构:电缆结构应保证电缆在敷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单芯、多芯、屏蔽等不同结构。

7. 敷设方式: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使用环境和敷设条件选择,包括直埋、管道、桥架、隧道等。

8. 连接方式:电缆的连接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件和连接技术,确保连接的电气和机械稳定性。

9. 测试标准:电缆在生产和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电气性能测试和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老化测试等。

10. 安全标准:电缆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国家和国际的安全标准,确保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

11. 环保要求:电缆材料的选择和生产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 标识和包装:电缆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并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以保护电缆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低压电力电缆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高、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10KV、0.4KV)

高、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10KV、0.4KV)

高、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乙方所供应的高、低压电缆应满足本技术规格书及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

若在设计和制造中应用的某项标准或规范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没有规定,则乙方应详细说明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并提供该标准或规范的完整中文原件给甲方。

只有当其采用的标准和规范是国际公认的、惯用的,且等于或优于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时,此标准或规范才能为乙方所接收。

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低压电力电缆最低限度的技术条件,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和国家规范及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一、10KV高压电缆(8.7/15KV)的总体技术要求1.1 8.7/15KV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标准技术参数:1)电缆绝缘层要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内衬层采用挤包,并带有铠装,型号为:YJV22-8.7/15KV。

2)电缆内屏蔽标称厚度:≥0.6mm。

3)电缆内屏蔽最薄点厚度:≥0.44mm。

4)电缆绝缘平均厚度:≥4.5mm。

5)电缆绝缘最薄点厚度:≥3.95mm。

6)电缆外屏蔽标称厚度:≥0.6mm。

7)电缆外屏蔽最薄点厚度:≥0.44mm。

8)电缆护套的平均厚度:≥3mm。

9)电缆护套最薄点厚度:≥2.2mm。

10)电缆局部放电15KV<10PC。

11)电缆工频耐压试验30.5KV---5分钟内不击穿。

12)20℃时导体的直流电阻按照国标执行。

13)电缆导体最高额定温度为90℃、最低额定温度为-15℃,长期工作温度在90℃时,绝缘层不会发生老化、裂纹。

14)电缆导体应采用电工铜(紫铜),纯度为99.95%。

15)电缆相色采用色带分相(黄、绿、红),其色带宽度不小于2mm。

16)电缆外皮上要标注尺寸,以米为单位,尺寸数字喷墨或者浇注而成,尺寸数字要正确、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尺寸标志始、未间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500 mm。

二、低压电缆(0.6/1KV)的总体技术要求2.1 0.6/1KV五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标准技术参数:1)电缆绝缘层要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内衬层采用挤包,并带有铠装,型号为:YJV22-0.6/1KV.2)电缆相色要求:电缆在每相的绝缘层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相线分别采用红、绿、黄三色区分,零线为蓝色,地线为黑色。

低压动力电缆电缆技术规范书

低压动力电缆电缆技术规范书

内蒙古亿利热电厂2×50MW机组工程低压动力电缆(电气)技术规范西安大唐电力设计研究院二OO六年七月目录1总则 (3)2工程情况 (3)3标准 (4)4供货范围 (5)5技术要求 (8)6试验 (10)7质量保证 (11)8包装储运 (11)9技术文件和资料 (14)1.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对内蒙古亿利热电厂2×50MW机组工程全厂电气低压动力电缆提出了制造、结构、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全部引用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条件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系统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1.4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在电缆安装过程中及运行一年以内,如发生制造质量问题,应由供方免费修理或更换;若因保管不当使设备损伤,由供方协助解决有关问题,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1.6 本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供方不遵守本技术规范书,需方有权拒受货、拒付款。

1.7产品的制造商应获得ISO9000系列标准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证书,并且已生产过同类型的产品,这些产品应在与本规范条件相同或更为严格的条件下成功地商业运行了三年以上。

1.8供方提供的电缆必须是标准的,技术上是选进和成熟的,材料、是崭新的,必须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指标。

2.工程情况2.1本工程建设2台50MW机组,3炉两机。

2.2厂区场地类别I类(部分地段为II类),厂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VI 度。

2.3安装地点及运行条件:敷设环境有直埋、沟槽、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竖井等多种方式。

连续运行。

2.4环境条件海拔高度: 1025 m最高气温: 42.4 ℃最低气温: -35℃(户外)最热月平均温度: +35℃最高年平均温度: +25℃最大日温差: 25K耐地震能力按7度设防(正弦三个周波,安全系数1.67以上)地面水平加速度: 0.25 g地面垂直加速度: 0.15 g3.标准GB2951.2 电线电缆绝缘厚度测定方法GB2951.3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测量方法GB2951.4 电线电缆外径测量方法GB2951.5 电线电缆绝缘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2951.7 电线电缆空气箱热老化试验方法GB2951.12 电线电缆低温卷绕试验方法GB2951.13 电线电缆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2951.14 电线电缆低温冲击试验方法GB2951.17 电线电缆护套高温压力试验方法GB2951.19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2951.23 电线电缆弯曲试验方法GB2951.29 电线电缆吸水试验方法重量法GB2951.30 电线电缆吸水试验方法电压法GB2951.32 电线电缆聚氯乙烯护套抗开裂试验方法GB2951.38 电线电缆白蚁试验方法GB3048.4 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直流电阻试验方法GB3048.5 电线电缆绝缘电阻试验方法检流计比较法GB3048.6 电线电缆绝缘电阻试验方法电压电流法GB3048.8 电线电缆交流电压试验方法GB3048.11 电线电缆介质损失角正切试验方法GB3048.12 电线电缆局部放电试验方法GB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三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12706.1 额定电压35kV 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1 部分:GB1196 重熔用铝锭技术条件GB2952 电缆外护套GB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3953 电工圆铜线GB3955 电工圆铝线GB395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4005 电线电缆交货盘GB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IEC332.3 电线电缆成束燃烧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IEC502、IEC332-3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上述标准如有修订或更改,按相应最新版本执行。

低压电缆国标

低压电缆国标

低压电缆国标低压电缆国家标准(GB5023.12007)是国家在审查、批准和发布技术性标准之后,用来规范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法规。

这是一项全国性的标准,它为生产者提供了一致的质量要求,为电网系统购置提供了依据,保证了电网建设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低压电缆国标的基本内容包括电缆的定义、类型及特性,电缆的制造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以及安装工艺的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

电缆的定义是指为在工业、农业、居民、政府等场所接通电源和仪表系统等用途,制造的绝缘体外包装电线及其外装绝缘体的普通电缆。

根据电力电缆的用途,它可以分为供电电缆、动力电缆、控制电缆、计量电缆、信号电缆、装置电缆和其它特殊用途电缆等。

电缆的类型及特性是低压电缆国标中的重中之重。

电缆的类型包括单芯电缆、复合多芯电缆、复合多层电缆、复合多种电缆等;其特性表现在电缆的材料、外表面结构、电缆的电压等级及温度等方面。

电缆的制造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是指按照设计要求,具体制造出产品来,使其符合技术要求,以确保其绝缘性能。

检验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物理、电气性能等方法检验其特性性能。

安装工艺的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是低压电缆国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用来指导安装工艺的一种要求。

它要求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工艺图的规定,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保证电缆的安全安装。

总之,低压电缆国标是一项全国性的标准,它具有重要的意义,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电缆行业质量管理要求,以确保电网建设的安全、高效和正常运行。

因此,与之相关的厂家和企业在技术制定、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应严格遵守低压电缆国标的规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缆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赢得更多的信赖。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总30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年月日年月日目录1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2电缆技术参数表3持续(100%负荷率)运行载流量计算书4短时过负荷曲线5导体和金属套热稳定计算书6电缆绝缘厚度计算书7牵引头及封帽结构图8电缆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9原材料一览表10生产实验设备一览表11主要生产设备清单12主要实验设备清单13电缆制造工艺说明1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1)结构示意图(2)JKLGYJ1×50mm2结构尺寸序号结构标称厚度 mm 标称外径 mm1 导电线芯—,+2 导体包带3 导体屏蔽(挤制)4 绝缘,+5 外屏蔽6 半导电阻水带(近似值)7 皱纹铝护套,+8 防蚀层9 外护套10 外半导电层,+2电缆技术参数表(卖方应填写的工程和数据)JKLGYJ1×50mm2序号工程单位卖方保证1 制造工艺概要3持续(100%负荷率)运行载流量计算书1. 基本条件电缆结构标称截面Sc= 500 mm2导体直径dc= mm导体屏蔽厚度t内屏蔽= mm导体屏蔽直径D内屏蔽= 29 mm绝缘厚度t绝缘= 17 mm绝缘直径D绝缘= 63 mm绝缘屏蔽厚度t外屏蔽= mm绝缘屏蔽直径D外屏蔽= 65 mm缓冲层厚度t缓冲层= mm缓冲层直径D缓冲层= 71 mm铝套厚度t铝护套= mm铝护套平均直径Ds= 80 mm铝套直径D铝护套= mm防蚀层外径D防蚀层= 85 mmPE外护套厚度t外护套= mmPE外护套直径D外护套= 94 mm电缆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和运行状况运行系统:三相交流系统敷设条件:空气中,平行敷设导体运行最高工作温度θc= 90 ℃环境温度:空气中θh= 40 ℃规范环境温度θ0= 20 ℃计算依据电缆额定载流量计算,即IEC-2872 导体交流电阻电缆单位长度导体工作温度下的交流电阻与导体直流电阻和集肤效应及邻近效应有关,各参数计算如下。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8)4 试验 (8)5包装及运输 (10)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 设备名称 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本文规定了XXX业主低压电力电缆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试验等方面。

在工程实施阶段,如与相关法规、标准、数据表、图纸等存在矛盾,应由业主负责澄清。

供货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国家最新标准、规范提供优质产品。

如与规定标准不一致,应按较高标准执行,并充分描述本技术规定与相关法规的不同点。

供货商应提供业主要求的全部资料和数据,并不得用假设条件或未经实验的数据来掩盖产品参数的缺陷。

10kV/6kV电力电缆应按照相关标准,包括IEC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进行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运输、安装和运行。

为确保电缆正确的安装、操作及维修,供货商应提供所有必须附加的设备、专用工具和附件及其清单,即使这些设备和工具在相关资料中没有列出。

1kV电力电缆应是经过法定机关检验合格的并经过运行实践考验的、性能优良、技术先进、价格合理的成熟产品,而不应是试制品或不成熟的产品。

本规范为本工程1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设计、生产、检验、测试以及供货方面的最低要求。

本技术协议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有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本文还列出了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包括绝缘导线标识和额定电压达(含)450/750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各部分标准。

GB5023.7-1997是一项关于额定电压达到(含)450/750V 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标准,其中第七部分涉及采用和未采用两个或多个导体屏蔽的软电缆。

该标准旨在确保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GB5585.1-1985和GB5585.2-1985是电气铜制或铝制及铜铝合金总线的标准,分别综述了铜制和铝制母线的相关信息。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电气系统中总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GB6995.1-1986至GB6995.5-1986和GB9330.1-1998是关于电缆和电线标识的标准,分别涉及总体要求、标准颜色、电缆和电线识别、电器和电子设备电缆和电线绝缘体识别以及电缆绝缘芯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目录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12706额定电压1kV(Um=)到35kV(Um=)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到30kV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3597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电缆的导体
GB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DL/T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2952电缆外护套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技术参数及要求
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
电缆额定电压(U0/U):1kV
额定频率:50Hz
敷设条件
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导体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铜导体应符合GB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3957的规定。

绝缘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填充及内衬层
缆芯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应紧密无空隙。

缆芯中间也应填充,三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

内衬层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

铠装
钢带铠装应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式绕包,绕包间隔不应超过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圆整光滑。

镀锌钢带或钢丝的尺寸应符合的规定。

外护套
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5%。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电缆,在缆芯和护套之间应采用可靠的防水结构,其防水性能应符合GB/标准要求。

不圆度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

成品电缆标志
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应连续凸印或印刷厂名、型号、电压、导体截面、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不得连续500mm内无标志。

电缆盘
应用铁木结构电缆盘。

电缆盘应能承受所有在运输、现场搬运中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或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在户外储存10年以上。

电缆盘应承受在安装或处理电缆时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不会损伤电缆及盘本身。

电缆盘筒体最小直径应不小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厂商应提供电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结构图纸等技术资料和电缆结构各部分的原材料及其来源、性能指标等,并在供货合同中明确。

耐火、阻燃电缆应满足下列要求:
1)耐火特性
电缆通过《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等同IEC331)
A级(火焰温度950~10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
B级(火焰温度750~8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
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12666.6 A、B任一级标准通过耐火试验。

2)阻燃性能
电缆通过《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等同IEC332—3)
A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7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
B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3.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
C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1.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20min)
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12666.5 A、B、C任一类标准或美国IEEE383标准,日本JIS 标准,通过电缆成束燃烧试验。

3 使用环境条件表
表2 使用环境条件表
根据最新版的IEC标准和国家标准(GB)进行试验。

试验中,要遵循并执行下列附加要求和IEC的补充说明。

型式试验
按的要求进行电气型式试验和非电气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每批电缆出厂前,制造厂必须对每盘电缆按GB12706以及下述要求进行出厂试验。

导体电阻测量
应对每一根电缆长度所有导体进行测量。

成品电缆或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应在保持适当温度的试验室内至少存放12h后测量。

若怀疑导体温度是否与室温一致,电缆应在试验室内存放24h后测量。

也可选取另一种方法,即将导体试样浸在温度可以控制的液体槽内,至少浸入1h后测量电阻。

电阻测量值应按GB/T3956规定的公式和系数校正到20℃下1k m长度的数值。

每一根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GB/T3956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局部放电试验
应按GB/规定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
抽样试验
导体检查和尺寸检查
导体检查,绝缘和护套厚度测量以及电缆外径的测量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和规格电缆中的一根制造长度的电缆上进行,但应限制不超过合同长度数量的10%。

导体检查
按GB/T3956规定的导体结构要求应采用目测,如有可能可采用测量方法进行检查。

绝缘和外护套厚度的测量
应按GB/的规定方法进行测量。

为试验而选取的每根电缆长度可用一段电缆来代表,如果必要,这段电缆应在已去除可能受到损伤的部分以后,从电缆的一端截取。

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测量
1)铠装金属丝的测量
使用具有两个平测头精度为±mm的千分尺来测量圆铠装金属丝的直径和扁铠装金属丝的厚度,圆金属丝测量应在同一截面上两个互成直角的位置上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金属丝的直径。

2)铠装金属带的测量
测量时应使用具有两个直径为5mm平测量头,精度为±mm的千分尺,宽为40mm及以下的金属带应在宽度中央测其厚度,对于更宽的带子应在距其每一边缘20mm处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金属带厚度。

外径测量
应按GB/规定进行。

局部放电试验
应按GB/规定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三芯电缆的所有绝缘线芯都要进行试验,电压施加于每一根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在电压下局部放电量应不超过10pC。

交流耐压试验
在室温下,每一导体与金属屏蔽间应施加工频电压4h,试验电压为4U0。

、EPR和HEPR绝缘热延伸试验
按GB/规定进行。

外护套工频耐压试验
在电缆外护套上加工频15kV/1min
可剥离绝缘屏蔽的可剥离试验
试验应在老化前和老化后的样品上各进行三次,可在三个单独的电缆试样上进行试验,也可在同一个电缆试样上沿圆周方向彼此间隔约120o的三不同位置上进行试验。

应从
老化前和老化后的被试电缆上取下长度至少250mm的绝缘线芯以用作试验。

在每一个试样的挤包绝缘屏蔽表面上从试样的一端到另一端向绝缘纵向切割成两道彼此相隔宽(10±1)mm相互平行的刀痕。

沿平行于绝缘线芯方(也就是剥切角近似于180o)拉开长50mm、宽10mm的一条型带后,将绝缘线芯垂直地装在一拉力机上,用夹头夹在绝缘线芯的一端,另一端为10 mm条型带,夹在另一个夹头上。

拉力分别加在绝缘和10mm条形带上,抖动至少约100mm长的距离,在剥切角近似于180o和速度为(250±50)mm/min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验应在(250±5)℃温度下进行。

对未老化和老化后的试样应连续地记录其剥离力数值。

从老化前后的试样绝缘上剥下挤包半导电屏蔽的剥离力应不小于4N和不大于45N,绝缘表面应无损伤,并无半导电屏蔽痕迹留在绝缘上。

现场试验
按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及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相关项目和标准。

5包装及运输
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应连续印有电缆型号、规格、厂名、制造年月和长度标志。

不得采用凹印。

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

并符合规定。

电缆交货应使用电缆盘,两端应有可靠的防水密封保护,电缆盘上应标明:盘号、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毛重、厂名、正确旋转方向及制造年月和买方名称。

每盘电缆长度根据需方要求提供,交货长度应为正公差。

封盘方式依据运输条件而定。

出厂试验报告应附在电缆盘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