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研究
汽车消费信贷作为重要的个人贷款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是成熟的金融产品,为推动轿车家庭普及化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开办汽车消费信贷
的金融机构带来了丰厚利润。中国正式开办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时间较短,并且受制于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曾于2003-2004年间发生大量不良贷款,导
致以工农中建四大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对开展汽车消费信贷较为谨慎。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对汽车及汽车消费信贷的需求增长迅速,与此同时,汽车金融公司的成立也对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何去何从?亟需从理论上予以讨论和研究。
汽车消费信贷看似是微观金融,实际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分析了与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相关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如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消费函数理论、博弈论、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家庭金融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等,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分别回顾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国家和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历程,努力探求可供借鉴的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经验。本文还从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两个角度对商业银行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汽车消费信贷既具有重要经济意义,也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汽车金融公司成立后,其与商业银行在拓展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的优劣势比较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总体看受中国金融监管政策、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等多种因素约束,汽车金融公司扩张性的业务创新将有所收敛,而商业银行只要坚定
信心,积极改革创新,仍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2003-2004年间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论证,认为其主要原因一是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二
是经营管理模式不尽合理、简单粗放。同时基于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运行机制,对商业银行与各参与主体的业务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并提出构建合作共赢的良性运行机制和健全的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为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解决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汽车金融价值链理论等,结合当前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的
业务实践,提出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结算、资金和金融产品众多优势,为汽车产业链中各参与主体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既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也可获得综合经营收益。
此外,本文还结合当前客户需求特点,除重点研究分析信用卡购车分期付款、二手车贷款等创新产品外,还对优化现有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产品提出了具体建议。最后,本文重点围绕当前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所面临的外部问题,对健全中国个人信用体系、完善汽车消费信贷法制环境和优化购车、用车环境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从商业银行视角对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内外部环境、监管政策、市场竞争、风险控制、经营模式、产品创新、营销管理等多角度对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以全面推动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
2、运用实证方法证明家庭自用和操作合规的汽车消费信贷产品风险总体可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某大型银行若干分行和山东济南地区各商业业银行汽车信贷的风险状况及成因,论证了汽车消费信贷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客(货)运用途汽车贷款和商业银行管理粗放等造成的,真正家庭用途和操作合规的汽车消费贷款风险总体可控。
3、运用借鉴对比方法,论证从中短期来看商业银行仍拥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对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从事汽车消费信贷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并结合当前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实际,论证商业银行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商业银行应抓住当前机遇,积极创新拓展汽车消费信贷市场,获取高额经营收益。4、运用博弈论,以商业银行为中心,与借款人、汽车经销商以及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等相关利益主体联合构建较完善的汽车消费信贷操作模式,以实现长期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