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11 与教材相关的实验题,有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的考查(原卷版)

合集下载

专题13 实验探究:光现象相关实验(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

专题13 实验探究:光现象相关实验(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中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专题13 实验探究:光现象相关实验类型一探究光的直线传播1.(2021•淮安期中)如图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小实验:(1)图甲中,为了显示激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光的传播路径下点蚊香。

图乙中,为了显示激光中水中的传播路径,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可以得出光在均匀的液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A.食用油或牛奶B.牛奶或咖啡C.咖啡或食用油(2)要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普遍结论,还需要再做一个光在中传播的实验。

A.酒精B.玻璃砖C.木块(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丙所示,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2.(2021•西安期中)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小制作活动:(1)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将一端用塑料薄膜蒙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选填“A”或“B”)端蒙上塑料薄膜作为光屏。

(2)现在此观察仪前放置一点燃的蜡烛,则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若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塑料薄膜与小孔之间距离,塑料薄膜上的像的大小,若用一挡板将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挡住一半,像的大小(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将蜡烛向上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方移动;从右侧看过去,将蜡烛在小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3.(2021•泰安期末)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有关/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有关(3)在甲图中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变大/变小/不变)(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的小缝隙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虚像)(5)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题专练-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题专练-综合测试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练:(14)综合测试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目的相同C.可以用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2、下来关于一些观察实验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观察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在低倍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B.在观察DNA、RNA分布实验中,在低倍镜下找到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C.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需要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用高倍镜观察D.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中,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原理、试剂使用、操作步骤合理的是( )A. 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先混合均匀再加蛋白质样液且需水浴加热B. 脂肪鉴定时可用蒸馏水洗去浮色C. 甘蔗可作为鉴别还原糖的实验材料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实验盐酸水解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检测是否有CO2的产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观察叶绿体流动时,为了分散细胞,便于观察,需要用解离液处理叶片C.检测溶液中酵母菌数量,应该让试管静止一段时间后再随机取样D.质壁分离和台盼蓝染色法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5、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在“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观察叶绿体不需染色,而观察线粒体需用健那绿染色B.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与琼脂块的体积呈正相关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选用的试剂可以是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溶液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由于解离后细胞死亡,无法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长短7、下列有关实验中,操作步骤错误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水解→染色→观察B.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制片→观察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取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制片→观察D.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8、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B.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可用洋葱内表皮细胞制片观察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的时间长短来检测酒精的产生D.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9、下列研究课题中,实验材料与试剂选择最合理的是( )A.实验1B.实验2C.实验3D.实验410、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讲义)(原卷版)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讲义)(原卷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1: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①性状类★★☆1.相对性状: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中出来的性状。

(2)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中出来的性状。

2.性状分离: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微点拨】相对性状必须具备三要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知识点②个体类★★☆1.表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3.纯合子:由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或dd。

4.杂合子:由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

知识点③基因类★★☆1.相同基因:染色体位置上控制性状的基因,如A、A。

2. 等位基因: 染色体 位置上控制 性状的基因,如C 、c 。

3. 非等位基因:(1)位于 染色体上的基因,如A 、D 。

(2)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位置上的基因,如C 、d 。

【微点拨】1. 遗传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2.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一定相同吗?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不一定相同;因为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吗?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例如基因型为DD 或Dd 的豌豆都表现为高茎。

知识点④ 交配方式类 ★★☆【典例1】 (2021春•乃东区校级期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 .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C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 .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典例2】(2023改编)红海中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

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实验装置、条件及时间都相同)。

实验0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原卷版)

实验0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原卷版)

【同步实验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

2.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填写探究(或实验)报告。

3.探究蜡烛的性质与变化。

【实验仪器】小刀、火柴、烧杯【实验试剂】蜡烛、水、澄清石灰水【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或结论点燃前①观察蜡烛外观色,态石蜡的硬度:(填“大”或“小”)石蜡的密度:比水石蜡的溶解性:溶于水①用小刀切割感觉(填“软”或“硬”)①取一小块投入盛水的烧杯中石蜡(填“沉”或“浮”)于水燃着时①观察蜡烛状态的变化石蜡石蜡的熔点(47~64①)①观察火焰火焰分层,层最亮火焰从外到里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①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层火焰接触的火柴梗烧焦最严重火焰的温度最高①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产生石蜡燃烧有生成①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石蜡燃烧有生成熄灭后①吹灭蜡烛有产生白烟具有性①用火柴点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1. 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

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石蜡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

例如,受热时石蜡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发光、放热的现象,有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等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2. 现象与结论的区别现象是能用的,结论是根据的。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指出。

3. 蜡烛燃烧(1)蜡烛燃烧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它是由遇冷形成的。

(3)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有时会变黑,该黑色物质是,形成的原因是。

(4)烟与雾的区别:“烟”是;“雾”是。

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一)1-2单元(原卷版)

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一)1-2单元(原卷版)

【名校尖子生】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一)12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道尔顿提出原子论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3.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固态物质加热后全部变为气体②用粮食酿酒③爆炸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⑤工厂里工人把原材料制成产品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③D.②④4.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

服装面料成分多样,我们经常通过燃烧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A.化学性质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物理变化5.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A.B.C.D.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C .“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D .“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构成原子的种类上不同7.下列对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赵老师在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时候,将一张滤纸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发现滤纸上出现圆弧状黑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实验说明蜡烛火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B .此实验中,滤纸可以被一根小木条代替C .将滤纸换成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生成D .酒精灯火焰与蜡烛火焰相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A卷(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A卷(原卷版+解析)
(2)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这样做(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B.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一
C.量筒量取的液体体积通常应该稍小于或等于所用量筒的量程
23.现加热50 mL水,请根据下列仪器完成实验:
(1)选择的仪器是,缺少的仪器是。
(2)具体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②取盛蒸馏水的试剂瓶,将瓶塞(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③向量筒倒入水,接近刻度改用(填仪器名称),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保持水平;④往(填仪器名称)里加50 mL蒸馏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⑥加热。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山东济南真题】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2)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物品作为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填名称)。
(3)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药品的用量有要求,下列药品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题汇编试题(50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题汇编试题(50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专题汇编试题1.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最科学的是()A. 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先用盐酸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B. 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C. 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及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用标志重捕法D. 生态缸内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搭配要合理并放在阳光下2.以下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活细胞进行培养观察才能得出结论的一组是()①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③探究酵母菌细胞的无氧呼吸实验④探究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紫色B.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C.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下可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D.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来计算平均值4. 下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图1是利用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2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图3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图4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1的实验中无对照B. 图2的实验结果出现后向滤液中再加少量碳酸钙,再次进行色素的分离C. 图3视野中看不到分裂期的原因可能是观察部位不对或显微镜放大倍数太小D. 图4的实验过程中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实验现象也变化不大5. 下列关于NaOH溶液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探究pH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调节酸碱度B. 鉴定还原糖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NaOH溶液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D.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使用NaOH溶液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B.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如果计数之前试管中的培养液没有摇匀,统计结果就偏小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浸泡过的根尖要用清水冲洗两次D.在观察细胞中DNA分布的实验时,用盐酸作用于口腔上皮细胞膜,将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7.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得到的数据一般要低于实际数值B.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都要在人群中进行C. 研究暗反应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均使用同位素标记法D.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不可混合使用9. 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中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1.2.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讲精练1.2.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原卷版+解析)

1.2.1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考点精讲【知识点一】科学探究的基础1.探究性实验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方向)表达与交流↓ ↑猜想与假设(查阅资料)反思与评价↓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结论要针对假设)↓ ↑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搜集证据(对记录的搜集、归纳和整理)2.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着的现象:如蜡烛受热时是否融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产生;(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即将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的形式。

3.观察实验的方法:变化前物质的状态、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以及变化时所发生的现象。

注意:观察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及时记录;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的名称,观察不到现象的一般描述为“无明显现象”。

【典型例题】【典例1】小明同学在做凉拌紫甘蓝时,加入食醋和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紫甘蓝变成红色。

他认为可能是食醋使紫甘蓝变红。

他另取少量紫甘蓝,加入食盐,充分搅拌后,紫甘蓝不变色。

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观察B.实验C.推理D.归纳【举一反三】1.小维同学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方案C.进行实验D.交流讨论2.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宙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建雄证实,结果只有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A.建立假说B.实验论证C.详细观察D.提出问题3.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白色粉末药品,有同学认为是氯酸钾。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技巧方法】1.明确实验目的(即弄清楚实验原理)2.根据要求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3.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4.分析得出结论。

题型02 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备战中考化学实验题型特训(原卷解析版)

题型02 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备战中考化学实验题型特训(原卷解析版)

题型02 实验现象的描述1.(2019·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2.(2019·衡阳)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8:1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看到白烟,而打开浓硫酸的瓶塞无明显现象C.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锡片,析出红色固体铜单质3.(2019·镇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试管趁热清洗C.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黑色沉淀D.粗盐提纯实验中,待滤悬浊液静置后过滤4.(2019·哈尔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D.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2019·辽宁省葫芦岛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6.【2019·吉林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7.【2019·湖南省邵阳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2019·西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9.(2019·北部湾)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醋酸中,溶液呈红色C.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D.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黄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铜片上的深10.(2019·盐城)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C.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划痕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有大量白烟产生11.【2019·天津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的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2.【2019·山东省临沂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13.【2019·湖南省长沙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述正确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高温时,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4.【2019·湖北省宜昌市】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课题2氧气(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课题2氧气(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

一、单选题1.(2023·河北保定·统考二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鱼能在水中生存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有颜色,可制作霓虹灯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充分,以获得更高温度D.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2.(2023·河南南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黑色固体的是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3.(2023·河南洛阳·统考三模)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火星四射B.产生大量白雾C.放出热量D.生成黑色固体4.(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5.(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与记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6.(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C.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7.(2023·湖南长沙·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校考三模)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B.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C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D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8.(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B .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C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D .氧化汞→氧气+汞9.(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0.(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B .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C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氧11.(2022秋·广东东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是一种简易便携式制氧器,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请你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制氧器中的反应仓相当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 .该装置不能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C .排出的氧气可用于给病人输氧,这利用了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D .加湿过滤仓能使氧气湿润,说明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12.(2022秋·广东揭阳·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工地近日发现了一废弃多年的防空洞,为了检验其是否适合人进入,学校科学小组采集了几瓶洞内空气样品,分别采用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二根同样的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该样品和教室内空气样品,比较燃烧的情况B.用二只各方面情况相同的小白鼠,分别放入该样品和教室内空气样品,比较活动情况C.用二根同样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入该样品和教室内空气样品,比较复燃的情况D.用燃烧法测定洞内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与正常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进行比较13.(2023秋·山西忻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氧气可以与木炭、硫、铁丝等物质发生反应。

2024初中化学中考高频考点真题模拟测试卷 (3451)

2024初中化学中考高频考点真题模拟测试卷 (3451)

一、实验题二、选择题1.现提供下列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G 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可选用F 和______(填序号)组装成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

(3)为达到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目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 和______(填序号),为除去氧气中的水分,用B 、C 组装成一套装置,向B 中加入液体试剂______,气体通过此装置达到目的。

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石蜡燃烧生成CO 2气体和H 2OB .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C .酚酞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D .电解水时正极端得到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3. 化学与环保息息相关。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B .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C .大量使用塑料袋D .发展燃煤发电4. 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细颗粒物B .氮气C .二氧化硫D .一氧化碳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C.量取液体D.验满6.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A .用霉变的花生榨取食用油B .室内有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 .铵态氮肥可与碱性物质混用D .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7.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

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B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7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D .物质丙由原子构成8.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I ),具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元素含量为25mg ~50mg .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28B.53C.74D.1039. 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铊将得到广泛应用。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原卷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原卷版)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四大题型】【题型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物理变化的特点】 .. (2)【题型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题型4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5)【题型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2022秋•克东县校级期末)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A.火星四射B.发热C.生成黑色固体D.固体形状变化了2.(2022秋•金凤区校级月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产生气体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颜色改变D.有能量放出3.(2022秋•潞州区月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B.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C.燃烧过程中镁条逐渐变短D.燃烧后镁条变成白色固体4.(2022秋•荣成市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新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5.(2021秋•青浦区校级月考)(多选)不能判断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大理石变小B.产生气泡C.有固体剩余D.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6.(2021秋•东平县校级月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判断它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描述是,燃烧过程中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7.(2021秋•广丰区校级期中) 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特征:有 生成。

(2)化学变化时,总会伴随着如发热、吸热、放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

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 发生了改变。

专题03空气氧气(测试)(原卷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专题03空气氧气(测试)(原卷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专题03 空气氧气(试题分值:50分测试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原创题】2023年9月21日,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

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A.78%B.21%C.0.94%D.0.03%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B.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5、【新考法】化学实验与传感器的结合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B.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温度升高,使压强变大C.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只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压强变小D.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6、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收集氧气C.氧气验满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7、【新考法】与平面坐标结合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引燃红磷B.a、b两试管内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8、【原创题】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实验①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B.实验②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C.实验③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D.实验④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9、下列反应种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碳酸→水+二氧化碳B.铝+氧气→氧化铝C.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D.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10、【新考法】与环保和重大事件结合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
18.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19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4分)
19.化学用语是最简明、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12.如图为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A、B元素的原子数目比为2:1
B.B 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得出结论】猜想①正确。
【反思交流】铁粉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不能而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分析图乙、图丙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___________(填“铁粉”或“红磷”,下同),消耗氧气速率更快的是___________。
(1)3个钙原子_______;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4)标出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据图回答: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举一例),b、c微观粒子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

图片实验12浮力教材图片实验解读(原卷版+解析)

图片实验12浮力教材图片实验解读(原卷版+解析)

图片实验11 浮力教材图片实验解读实验01 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操作:物体悬挂在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读数为F1,没在水中时读数为F2.现象:F2比F1 。

结论: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的作用;由测最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此时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实验02 观察鸡蛋的浮沉操作:将新鲜的鸡蛋分别浸没在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松手后观察鸡蛋的浮沉。

现象:鸡蛋在水中,在浓盐水中。

结论:当液体密度物体的密度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将上浮,当液体密度物体的密度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将下沉。

实验03自制潜水艇模型制作:按图制作,“潜水艇”的进、排水口需在下方,进、排气口需在上方。

操作:当潜水艇刚好悬浮在水中时,通过进、排气口向艇内打气时,水会通过进、排水口艇外,艇的自重会变.艇会。

通过进、排气口向艇外吸气时,水会通过进、排水口艇中,艇的自重会变。

艇会。

知识: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来实现浮沉的。

实验04自制简易密度计制作:取一根木棒,将一些铁丝或铜丝缠绕在木榨一端作为配重,或直接取一支用完的圆珠笔芯,将其竖直放于水中,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

判断:将自制密度计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密度计均直立在液体中漂浮,此时露出的长度越长,则液体密度越。

标度:设木棒的横截面积为s,测出木棒没入水中的深度为H,若源浮在其他液体中,因浮力保持不变,则浸入的深度h会因液体的密度ρ的改变而改变,关系式为h=。

由该公式进行标度,标出的刻度特点是:上面的密度值比下面的密度值,刻度不均匀。

例1.小红和同学们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________(选填“上端”或“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_______(选填“越长”、“越短”或“不变”);(3)通过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1 实验与探究(解析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1 实验与探究(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11实验与探究1.(2019•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模型构建: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B.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C.同位素标记法:DNA的复制方式的研究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氧的来源【答案】B【解析】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采用了物理模型构建法,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采用了数学模型构建法,A 正确;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采用的是纸层析法,B错误;DNA的复制方式是利用15N标记,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了32P和35S标记,两者都使用了同位素标记的方法,C 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和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氧都采用对比实验法,D正确。

2.(2020•新疆月考)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A.“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O4的作用【答案】B【解析】制备细胞膜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破,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可以保持细胞的活性,A错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到盐酸的作用是配置解离液使细胞分离开来,“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杀死细胞,改变细胞通透性,加速染色,两者的作用都是解离,B正确;脂肪检测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色素,C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用的是新制氢氧化铜,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用的是铜离子,D错误。

1.2化学实验室之旅-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检测卷(科粤版)(原卷版)

1.2化学实验室之旅-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检测卷(科粤版)(原卷版)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A.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和要点B.实验时规范操作,确保安全C.实验时细致观察,实事求是地做记录D.实验后清洁仪器整理桌面,将剩余药品带离实验室2.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A.上实验课前,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B.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C.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最好记录D.实验后,可以把剩余药品随意拿出实验室3.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C.为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D.实验结束后,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4.取用碳酸钠粉末所用的仪器是()A.镊子B.药匙C.胶头滴管D.坩埚钳5.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A.试管口B.中下部C.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D.正中间6.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燃烧匙B.烧杯C.试管D.蒸发皿7.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A.B.C.D.8.小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开始平视读数为30.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剩余水的体积为20.0mL,小明实际倒出水的体积()A.大于10mL B.小于10mLC.等于10mL D.不能确定9.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B.C.D.10.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否规范往往会影响实验的成败,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部C.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滴管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污染原溶液D.可用嘴品尝化学实验室里试剂的味道11.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带回家中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12.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10mL B.小于10mL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13.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D.实验4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14.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号11 与教材相关的实验题,有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的考查中考频度:★★★★★难易程度:★★★★☆题号考情分析考查知识点分值预测知识点11从近五年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中考试题统计情况来看,与教材相关的实验题,有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考查一直是中考的热点,考查率达到100%。

与教材相关的实验题,有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2预计2020年化学中考Ⅰ卷第11题考查与教材相关的实验题,有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题。

〖典例精讲〗典例1.(2019山东日照)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稀盐酸与铁锈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答案】B【解析】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错误;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错误;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错误。

故选B。

典例2.(2019黑龙江哈尔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D.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析】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碱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分析:A、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的现象进行分析;B、根据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D、根据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的现象为:溶液变浑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A错误;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的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故C正确;D、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的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D正确。

故选A。

〖中考真题再现〗1.(2019北京市)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2.(2019上海市)灼烧氯化钠,火焰呈()A.黄色B.红色C.绿色D.紫色3.(2019广东省卷)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4.(2019湖南娄底)以下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变黑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2019四川南充)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6.(2019北京市)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7.(2019湖北武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有关说法正确是()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C.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小于7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8.(2019湖南衡阳)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

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

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9.(2019湖南娄底)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10.(2019重庆市A)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

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殖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11.(2019广东省卷)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C.甲和丙:空气D.甲和丁:水12.(2019广西贵港)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A.氢气B.木炭C.红磷D.蜡烛13.(2019湖南邵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4.(2019北京市)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5.(2019湖南湘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铁丝B.木炭C.硫D.红磷16.(2019湖南湘潭)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17.(2019吉林省卷)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18.(2019江苏常州)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A.a处B.b处C.c处D.三处同样严重19.(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经蒸馏处理后可变为软水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图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20.(2019江西省卷)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结束时停止加热〖提分训练〗21.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后盖上灯帽B.制取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2.下图表示的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B.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CO2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2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24.(2019山东德州)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2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2:1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蓝色D.把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研磨,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