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生品德不良原因研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研析

直面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许多教育工作者都面临诸多的困惑与无赖,其中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问题让全社会担忧。初中阶段是初犯品行不良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初中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丑恶的社会现象和不良文化信息的渗透腐蚀、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措施的滞后以及学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从而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不良品德行为的问题少年,本人下面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研析:

一、中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

(1)、丑陋社会现象和不良文化信息给学生的毒害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与人的交往也不断增多,这就使他们越来越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如:一些领域伦理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少数经营者公开出售夹杂大量宣扬暴力和色情的书籍、杂志、音像制品,使一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侵害。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不良文化信息给学生的毒害,往往会使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的学生心灵上蒙受毒害,以致形成不良的品德。

(2)、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学生带来的灾害

今天的社会,信息爆炸,思想多元,今天的孩子,比起他们的前

辈,是何等的幸运,又是何等的不幸。“幸运,是自由空间、发展空间更大了;不幸,是困惑更多了,陷阱更多了”[3]。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尤其是网上游戏,网上聊天,网上的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多媒体资源,更以无可比拟的磁性,吸引着不少学生在这虚拟的世界里害了一个又一个的年轻生命。

(3)、学校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校园是一片净土,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不良的环境,阻碍着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中学生纯洁、天真、活泼可爱,但防御力低,防腐能力差,是非判断力弱,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往往把罪恶的目光盯上学校,把黑手伸向青春刚刚开始萌发的初中学生。如“三室一厅”(“电子游戏机室”、“桌球室”“网吧”、“营业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环境中的不良或不健康因素,顽固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2、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是每个学生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品德形成。家庭的影响对学生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必然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1)、家长本身品行不端,身教言教都差。有的家长自身道德不良,品行不端,满口脏话,行为粗鲁;有的家长本人道德败坏,作风不正;(2)、只养不教,重养轻教。一些家

长只重视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忽视道德品质的教育。有的家庭,或者家长身居外地,或者父母双亡,或者父母离异,致使孩子无人管教。另有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放松了家庭里的严格管教,使家庭教育留有缺口;(3)、家长素质不高,宽严失度,两种极端。一些家长对子女无原则地溺爱、袒护,帮助孩子隐瞒匿脏,把责任推给别人;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动辄打骂、训斥、饿肚子甚至赶出家门,这种教育方式只能使孩子越变越坏;(4)、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为了生活,大多家长为生计日晚操劳,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生活、学习极少得到过问。

3、学校教育影响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学校是青少年儿童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人。在这一点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别无选择,要义不容辞,要义无反顾,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多年来,“应试教育”仍然根深蒂固,现在不少的学校,更注重的是升学率,对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一部分学生考试成绩好,实践能力差,品德有缺陷。部分学校的老师则只看好分数高的学生,而对“问题学生”帮助教育不够,把后进生、双差生和失足生归为“问题学生”,视为“包袱”、“害群之马”,置之不理,甚至歧视对待,这更助长了他们不良品行的蔓延,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自暴自

弃,放荡散漫,形成很多不良的行为。

(2)、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缺乏与时俱进

学校德育传统教育内容与变革的社会现实及时代发展要求在教

学过程中已表现出很大的滞后性。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但学校德育的内容却相对稳定不变,学校德育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的变化,出现了“滞后性”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的教师没有贯彻正确的教育原则,不能把品德不良学生一视同仁,对他们歧视、挖苦、斥责,使这些学生得不到热情关怀和及时教育,教育效果差,有时还适得其反;有的教师或采取宁人息事,或采取惩办主义做法;另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互不配合,削弱了教育力量;还有个别教育工作者观念、道德行为、道德品质不佳,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中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主观原因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但是学生的某些合理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会盲目寻找补偿,如心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型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从而导致产生不良品德行为。

2、消极的情绪体验

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好恶颠倒、喜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

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这么多的失败和挫折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品德不良行为。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