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齐齐哈尔摄影史研究及编撰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
刍议当下中国摄影史研究的主体任务

论体 系建 设 的 问题 。可 以说 ,在摄 影专 业 自身元 理 论建 设还 远 不 完善 的 当下 ,完成 一 部体例 完 备 、框架 严整 、内容 充 实、覆 盖 面 周全 、阐 释深 入 、评价 客观 的大部 头 的中 国摄 影史 是不 可 能 的。 摄 影 元理 论 的建 设与包 括摄 影 史在 内的所有 研 究课题 的进度 和 成 果的 获得 应该 是 同步 的 。而且 ,其 之 间的 良性 互动 可 以令 中 国摄 影史 等具 体 的研 究课题 的进 展 更加 顺利 。 于是 ,应 该注 重对 研 究
调学 术的 规范和 深度 。
一
究方 法思 维方 法就 显得 缺 乏针对 性 了 。这里 涉及 到 一个 摄影 元 理
、
明确研 究思 路和 研 究框 架
( 一 ) 以区域摄 影史 作 为研 究重 点 因缺 少扎 实 的研 究基 础 , 中国摄 影史 当 下的 主体任 务 是针 对 中 国摄影 史研 究 对象 的各 局部 分 别 的独立 研究 。甚至 可将研 究 的 具体 对象 在 时 间上落 实到 很 小 的时 间阶段 ( 即运 用年 鉴学 派 的研 究方 法 ) ,在 空 间上 落 实到地 区 如具 体 的市县 。甚至 是落 实到 具 有 了成果 ,再 将 其按 照某 些研 究框 架进 行 整合 和 归纳 。至 于 以其 为研 究基 础 归纳 出宏观 视 域下 中 国摄 影整 体 的发展 脉络 及 具体 内 容则 是下一 个历 史阶 段而 非 当下 的任 务 。 ( 二 ) 以个 案研 究为 主要形 式 摄 影 史研 究语 境 下的 个案研 究 绝不 仅仅 指对 某 个摄 影家 个 体 的研 究 ,还包 括 由若 干个 摄影 家组 成 的摄 影 团体 、 由某 行业 某 部 门来 组织 进行 的摄 影 活动 或赛 事 、在某 一 地区 较有 影 响力 的摄 影 机 构 甚至 是涉 及摄 影 的营 业性 机构 等 。这 些摄 影发 展历 程 中的个 案 虽 然都 涉及 不止 一 个摄 影家 ,都 带有 集 体或 团体 的性 质 ,但 其 作 为研 究 对象 的 身份 都是 个案 ,应 予 以个 案的研 究 视角 和研 究框 架 。对 于摄 影机 构 或 团体 以及 组织 过摄 影活 动 的部 门 的研 究应 该
浅析摄影作品创作过程

浅析摄影作品创作过程一次完整的摄影作品创作和其他艺术作品相同,都会经历从艺术体验到艺术构思,再到艺术传达这三个阶段。
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和一次旅行是很相似的,在创作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坎坷和困难,意料之外,困难重重,我们必须在出发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周密的计划。
但是艺术创作之路上又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和创作感受。
旅途结束后,这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艺术体验过程。
《传统的齐齐哈尔》这一主题摄影是民俗、建筑风景、人文等元素相融合的城市纪实摄影。
对于一个城市的纪实摄影,首先要通过影像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通过古建筑、标志性建筑、能表现齐齐哈尔城市历史的地方,来展现齐齐哈尔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一、摄影创作体验摄影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是艺术体验,而艺术体验又是从感知开始的。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摄影师对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越丰富,对事物的感知就越完整、越准确。
而对于感知能力来说,对他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引起摄影艺术家心灵触动和震撼的瞬间。
当摄影师在观察周围现实的世界时,当他看到一件特别值得注意的人或事物时,他会把自己的好奇心与摄影创作相结合,把它提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在观察的同时捕1/ 4捉摄影创作的重要信息,把这件事物的本质特征记录下来,并表现出来。
观察是摄影艺术体验的两一个重要因素,观察力是摄影家产生艺术作品的前提和基础,是艺术体验的重要条件。
摄影艺术是一個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必须要求每个成功的摄影家去观察,提高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和特殊事物的敏感度。
想象是艺术构思关键性环节,想象贯穿摄影创作全过程,是摄影创作构思的灵魂。
在摄影创作中,从被摄主体形象的塑造、画面的主题、影调的选择、构图的方式的确立、光线处理等都是在艺术构思过程中通过想象力完成的,想象渗透到整个艺术构思中。
为了获得灵感和收集素材,我去参观了齐齐哈尔民俗博物馆,博物馆里展出的这些还原性的雕塑艺术代表了齐齐哈尔这个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
着眼于摄影机构对于黑龙江摄影史修撰的意义

史本 身也 是 摄影 史 的组 成 部分 ,本 身 也是 摄 影史 的研 究对 象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应 对 哈尔 滨师 范 大学 、 哈尔 滨 学院 、齐 齐哈 尔 大学
若 谈影 像 资料 的保存 ,新 闻或 出版 机 构无 疑 是首 选 。但 黑龙 等 高校 应给 与格 外 关注 。 江地 区 由于特 殊 的历 史 ,许 多单 位 和行 业 部 门都 组建 了 自己的 新 五 、各类 商业 性摄 影机 构 闻宣 传 机构 并 且在 本 地 区本 行业 部 门 内部 产 生过 巨大 的影 响 。这 商 业 性 是 摄 影 的 根 本 属 性 之 一 , 也 是在 其诞 生最 初 的 百年 些 影响 经过 了历 史 的积 淀和 发酵 ,加之 当下 新一 代摄 影 人 的专 业 里饱 受 诟病 和非 议 的主 要 原 因。但 恰 恰是 在 商业 性方 面 的性 质和 性 建设 ,在 当今 已经 成 为 了黑 龙江 地 区摄 影 界很 有影 响 的机 构 。 具体 的 实践 活动 保 证 并发 展 了摄 影本 身 。所 以 ,对各 类 商业 性摄 如 在大 型 工矿 类 国 企 、林业 、农垦 、 铁路 、 公安 等事 业 单位 都 设 影机 构 的研 究 也应 该成 为黑 龙 江 摄 影 史 的 重 点 。 而 且 ,特 殊 的 有 专 门 的宣 传 和 新 闻部 门 。其 中档 案 管 理 工 作 完 善 者 ,也 会 像 地域 文化 及 历 史使 得 这 方 面 的研 究 会 经 常 跳 出 “ 俄 罗 斯 ” “日 专 业 的新 闻或 出版机 构 那样 给 本地 域 摄影 史 的研 究提 供 系统 、及 本 ” “ 朝鲜 ”等关 键 词 ,可 以很 好地 构成 黑 龙江 摄影 史 的研 究特 时 、丰 富 的 影像 资料 。而且 ,更难 能 可贵 的 是其 相 关 的文献 资料 色 。对 此 ,计划 经 济 时代 的 国营 照相 馆 、市 场经 济 时代 的各 类影 多 保存 较 好 。如 黑 龙江 的农 垦 系统 ,因对 全 国 巨大 的贡 献和 影 响 楼 、 印刷及 影像 传 播等 行 业 的商 业机 构等 三 方面 的机 构 是研 究 的 力 ,其 自身6 O 余 年 来对 本行 业 持 续不 断 的影 像宣 传报 道 和 文献 积 主体 。 累 给 黑龙 江摄 影 史 的编 撰和 研 究提 供 了 一份 带有 专题 性 质 的 ( 农 垦 题材 )影 像 资料 。 二 、文 化 新闻 及宣 传教 育 等政 府相 关部 门
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

二,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
专题摄影拍摄过程的问题与对策 专题摄影的拍摄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单幅照片的拍摄不同,要从 一个整体上考虑。下面就专题摄影拍摄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 如何应对,对专题摄影的拍摄进行进一步解说。 1,题材的单调 2,切入点的问题 3,寻找适合的专题结构方式 1)、平行并列的结构方式 2)、以主题为中心展开 3)、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逻辑顺序 4,时空变化 5,文字说明 6,景别
一,专题摄影的发展历史
《生活》画报的专题摄影 第一组完整的专题摄影诞生在德国,但是它的 成熟与完善却在美国的《生活》画报。专题摄 影与《生活》画报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它是 《生活》杂志的招牌。
一,专题摄影的发展历史
专题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专题摄影 2,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专题摄影的发 展 3,90年代中后期专题摄影的发展
一,专题摄影的发展历史
专题摄影的诞生 1,照相制版法诞生之前的成组照片 2,照相制版法诞生之后,以摄影为主的画报 开始发展 3,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专题摄影的进一步发展
一,专题摄影的发展历史
专题摄影诞生的意义 作为深度报道形式的专题摄影的出现,进一步 确立并巩固了新闻摄影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体上 的地位,为现代受众提供了一种通过视觉传播 全面、深入、完整地了解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 的生动活泼的新的新闻报道体裁。
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
一,专题摄影的发展历史 二,专题摄影的拍摄和编辑
一,专题摄影的发展历史
专题摄影的定义 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拍摄,采用多幅图片与文字 结合,通过媒体进行传播的摄影形式。这个主 题可以是一个想法,一种观念,一个人物,一 个事件,一个地点等等,范围十分宽泛,形式 也很自由。但最重要的是图片通过某种形式组 合,呈现在读者面前,任何一张照片都不再是 单一的,它与其他照片和文字一起,构成一个 整体。
关于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建议

关于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建议本文是历史专业学生在教师和地方史专家的指导下,对齐齐哈尔主要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进行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对齐齐哈尔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是历史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实践过程,更重要的是外地学子从比较客观的角度,表达对地方城市历史文化建设的关注,期望有所裨益。
标签: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齐齐哈尔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齐齐哈尔大学历史系科研和学生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多年来,历史系在市社科院、文物管理站及各县区文物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历史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和考察活动,本研究课题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
本文在集中了前期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就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的现状、历史意义、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以及齐齐哈尔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的设想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齐齐哈尔市现已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这是国家对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地位的认同,是地方史学者和工作人员多年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
通过实践考察、查阅相关资料和与地方史专家学者的指导讲解,我们对齐齐哈尔市主要的文化资源现状有了一个基本认识,深深感受到了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的丰富与厚重。
同时,我们也看到齐齐哈尔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与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通过考察和参考学术成果,我们认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从宏观上说,全国在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上普遍存在着法律依据不足和执法不严的问题,齐齐哈尔市也难置身于外。
中国至今还只有一部《文物保护法》,且该法不能完全覆盖文化遗产,齐齐哈尔市没有自己的遗产保护条例,法律法规的缺失是文化遗产得不到应有保护的根本原因。
同时,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政令不一的问题。
如一处遗产地往往分属多个单位管辖,互相掣肘。
齐齐哈尔市目前此现状并不明显。
摄影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摄影的研究报告怎么写摄影的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摄影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摄影的艺术特点、摄影的技术和工具,以及摄影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下面是一份关于摄影研究的700字报告范例。
摄影的研究报告摄影是一门通过摄像机把光线变成影像记录器,进而保留在胶片或电子感光介质上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实践。
它通过捕捉时光的瞬间,记录下人类生活中的美丽瞬间,让观者能够感受到这些瞬间的珍贵与对人类世界的深度思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摄影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相机并实践摄影技术。
然而,真正的摄影术的发展是在19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的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是由法国人达盖尔纳发明的达盖尔纳式照相机,该相机可以在胶片上制作出清晰的图像,为摄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崛起,摄影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艺术和媒体形式。
其次,摄影的艺术特点是摄影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摄影作品有时可被视为一种记录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艺术形式。
摄影可以通过光线、颜色、构图和视角等技巧来传达摄影师的意图和情感。
此外,摄影也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通过拍摄人物、风景和物体等来表达摄影师对世界的理解和态度。
然后,摄影的技术和工具是摄影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已经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现在的摄影师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相机等设备进行拍摄,并利用后期处理软件来精细调整作品。
此外,摄影师还需要掌握光线、构图和镜头使用等技巧,以及对于不同摄影风格和流派的了解。
最后,摄影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摄影在社会、商业和媒体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摄影作品可以被用于新闻报道、广告宣传、艺术展览等多个领域。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将会继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方式。
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可以为摄影师提供更多的创意空间和可能性。
总之,摄影是一门富有艺术性和创造力的学科。
摄影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艺术特点、技术和工具以及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都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黑龙江农垦摄影史述略

黑龙江农垦摄影史述略黑龙江农垦摄影近70年来成就斐然。
对其研究可向世人展现出中国摄影历史发展中一个独特现象和特色案例。
黑龙江农垦摄影的历史可从发展历程、创作、文献、传播和思想五方面把握。
其研究可丰富当下中国摄影史编撰的研究基础,更可以给中国摄影史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表述对象。
标签:黑龙江;农垦系统;摄影史;发展;创作2014 — 01 — 23副教授,研究方向:摄影、中国书画。
以国有农垦生产系统为核心的黑龙江农垦活动在新中国建设史上地位突出。
其名称上经历了从生产建设兵团到国营农场再到北大荒集团的变迁。
该系统十分注重宣传报道和文化建设,在文学、影视、美术等方面都成果显著。
黑龙江农垦摄影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并逐步发展的。
黑龙江农垦近70年的建设发展中,从未间断过影像资料的记录、报道和宣传,留给了后人一部传承有序、特征鲜明、影响深远的独特的摄影史——黑龙江农垦摄影史。
一、黑龙江农垦摄影的发展史(一)草创期1947年——1960年代中期,为草创期,此时期可谓无比辛苦而又充满激情。
当时农垦人员驻扎地多为不毛之地,毫无工作基础。
但包括摄影人员在内的农垦人多是刚缔造了新中国的复原军人,战天斗地,斗志高昂。
仅用了20年就完成了草创期的积淀。
该时期代表人物有郭若水、吕向全、吴守业、孔祥生、栗连、许长山、邓福龙、崔银科、王尊信等。
(二)发展期1960年代中后期——1970年代末,为发展期。
此时国内行业受文革影响大多陷入瘫痪,而农垦系统所肩负的特殊使命使得其生产活动得以持续,所受波及相对较小。
于是,农垦的文艺建设并未完全中断甚至还小有发展,并为后来的繁荣期打下了进一步的基础。
大量的拍摄实践和器材的改进提高了专业素质,人员规模也在此时期扩大了许多。
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黄成江、侯玉华、叶善贤、张明文、李永琪、杨松庭、汤富、高跃辉、蒋庆涵、于建国、张艾林、郝安林、张佑臣、杨健、刘胜利等。
(三)繁荣期1980年代初——1990年代末,为繁荣期。
摄影史提纲精要

教学大纲>第一章摄影的曙光第一章摄影的曙光.ppt第一节摄影术前史一、小孔成像——摄影的光学基础1、阿尔玛·达文波特《摄影史概论》:墨子发现小孔成像是摄影史的开端。
2、墨子之后100多年,亚里士多德提到小孔成像,欧几里德在《光学》中也提及光的直线行进特性。
小孔成像.flv二、暗箱——摄影机械的发展1、公元1038年,埃及的阿哈桑开始研究黑盒子,并且说到黑盒子上的孔的直径的大小与得到的图像的变化有关。
2、17世纪,出现“帐篷”式暗箱。
3、18世纪,出现轿子式暗箱和折叠式暗箱。
4、19世纪,英国人贺拉斯·沃泊尔研制明箱。
三、感光材料——摄影的化学基础1、宋代苏轼编撰的《物类相感志》中记述了“盐囱写纸上,烘之字黑”的现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银盐变黑现象的文献。
2、17世纪,西方有人记录了硝酸银在受到阳光照射后会变黑的现象。
3、18世纪,德国医学教授舒尔茨偶然得到了第一种感光溶剂。
4、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韦奇伍德制作“阳光图片”,成为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
四、摄影名词的产生经约翰·赫谢尔爵士的提议,光画(photo-graphy)就变成了摄影(photography),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节摄影术的发明者一、尼埃普斯与阳光摄影术(日光蚀刻法)1、尼埃普斯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张照片的拍摄者,即1826年拍摄的《窗子里看到光景》,经过8小时曝光。
2、阳光摄影术的特点:曝光时间长,得到的是正像。
二、达盖尔与银版摄影术(达盖尔摄影术)1、达盖尔1837年拍摄《艺术家的工作室》,曝光时间约半小时。
2、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和美术学会联合召开盛大的会议,公布达盖尔的发明,摄影宣告正式诞生。
3、银版摄影术的操作步骤:形成感光材料,潜影,显影,定影。
4、银版摄影术的优点:具有精美的影像质量,丰富的银色影调完全没有颗粒;曝光时间大大缩短,从8小时到30分钟。
小品摄影与构思设计小品摄影作品的构思与布局

小品摄影与构思设计小品摄影作品的构思与布局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的美丽与真实,将其永远地定格在画面上。
而小品摄影,则是摄影领域中的一种独特形式,通过细致入微的构思与设计,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小品摄影作品的构思与布局,以及如何创作出令人注目的小品摄影作品。
一、构思与主题选择小品摄影是一种精致而有趣的艺术形式,构思与主题选择在创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物品,或者是某种情感。
主题的选择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领域,同时也要考虑到观众的兴趣和欣赏角度。
例如,我选择了“孤独”作为主题,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情感的主题,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构图与视角构图是摄影中的重要要素,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力度。
在小品摄影中,构图要尽量精细,体现出主题和情感的深度。
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是使用对称构图,将物品或人物放置在画面的中央,给人一种平衡、稳定的感觉。
然而,对称构图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构图方式,如三分法、对角线构图等,来突破常规,创造出更富有张力和动感的作品。
视角选择也是摄影中常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因素。
通过改变拍摄的视角,可以改变观众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躯体拍摄,将主题物体放大并突出,增强视觉冲击力;或者选择低角度拍摄,使人物或物体显得威严和强大。
通过巧妙运用不同的视角,可以将平凡的主题转化为令人惊艳的作品。
三、光线与色彩光线和色彩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可以为作品增添情感和意义。
在小品摄影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自然光或灯光来调整画面的光影效果。
例如,柔和的自然光可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适合表达柔情脉脉的主题;而强烈的逆光则可以营造出神秘、戏剧化的效果,适合表达紧张、冲突的主题。
色彩的运用也是呈现小品摄影作品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红色可以代表爱情、激情,蓝色可以代表冷静、安静,黄色可以代表温暖、快乐。
刍议黑龙江摄影史编撰的研究框架及基本思路

对 摄 影作 品 的盘 点和摄 影相 关 理论 研究 成果 的梳理 是此 方 面
实 际 的。在 此背 景下 ,黑龙 江地 区 的摄影 史 编撰 应该 从 自身条 件 的研 究重 点 。无论 对摄 影 史 的研 究 持何 态度 和何 种 研究 方法 ,摄 和研 究 基础 出发 ,以为 未来 研究 做基 础性 工 作为 工作 准则 , 不盲 影史 的研 究最 终还 是会 落 实到 作 品和作 者这 两个 历 史研 究 的主 要 目,不跃 进 。 以相关 机 构 、摄影 题材 、教 育传 承 、研 究成 果 、摄 着眼 点上 。对 于流 传 有序 ,背 景 资料充 足 明晰 的 ,可 以运用 传 统 影思 想 五个 方面 为着 眼 点 ,并建 立相 应 的研 究框 架 。 以此 为基 本 的史 学研 究方 法进 行 还原 、定 位 以及最 终 结论 性 的论 断 。而对 于 的研 究 思路 ,从 宏观 把握 ,从微 观入 手 ,坚 持系 统性 和个 案研 究 毫无 背 景资料 、甚至 拍摄 时 间本 身都还 较模 糊 的影 像 资料 则可 以 并举 ,黑龙 江摄 影 史 的编撰 才 能进入 真 正 的研究 过程 并在 未 来取 先运 用 图像 学的 方法 进行 分析 和解 构 ,待 同类 研 究对 象 的研 究成 得 真 正的研 究成 果 。为 本地 区摄 影 史乃 至于 中 国摄影 史 的编 撰做 果有 了足够 的积 累 时,也 可 以得 出有 价值 的结 论 。
出贡献 。
一
和其 对 宇宙 万物 、社 会 人生 等方 面 的观念 主 张 。对于 黑 龙江 省这 若 要 收集 影像 资料 来做 摄 影史研 究 ,新 闻 出版机 构 或兼 有新 样较 为 偏远 ,摄 影在 全 国影 响力 相对 较 小的地 区 ,摄 影 史的 修撰 闻工作 任 务 的部 门无疑 是 首选 。报 社 、出版 社等 新 闻或 出版 机构 更 不能 仅仅 抓住 摄影 艺 术史 这一 条线 索 不放 。 因为影 像 资料 及相 所 保存 的 影像 资料 是最 多 的 ,而且 大 型国 企、 事业 单位 的宣 传部 关 文献 本身 的缺 失而 给研 究 造型 的诸 多缺 环 ,只 能靠 思 想性 的分 门也 是影 像资 料保 存较 多 较完 善 的地方 。其中 档案 管理 工作 完 善 析和 反馈 来 弥补 。 以上就 是黑 龙江 摄 影史 修撰 应持 有 的基 本研 究框 架 及基 本 的 者 ,会 像 图书 馆那 样 给本 地域 摄 影史 的研 究提供 系 统 、及 时、丰 富的 影像 资料 。而且 ,更 难能 可 贵的 是一 般还 会 附相关 的文 字记 研 究 思路 。黑龙 江摄 影 史 的编撰 受 自身 条件 的影 响 ,甚 至对 于研 录作 为研 究的辅 助资 料 。 ( 二 )各级 摄影 协会 及相 关 团体
齐齐哈尔优秀文化要素及当代价值分析

齐齐哈尔优秀文化要素及当代价值分析齐齐哈尔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的第三大城市,素有“龙江明珠”之称。
齐齐哈尔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要素。
这些文化要素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当代价值。
本文将对齐齐哈尔的优秀文化要素及其当代价值进行分析。
一、齐齐哈尔的优秀文化要素1. 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齐齐哈尔地处黑龙江流域,周边有多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
在齐齐哈尔市区及周边地区,可以找到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
比如扎龙自然保护区、八面城遗址、七台河国家森林公园等。
这些古迹和遗址见证了齐齐哈尔悠久的历史,丰富了该市的文化底蕴。
2. 多元文化的交融齐齐哈尔地处东北地区,是汉、满、蒙古、俄罗斯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
这里的文化因素十分丰富,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建筑风格、民间艺术等。
这些多元文化的交融造就了齐齐哈尔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齐齐哈尔市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的城市,这里传承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黑龙江民俗文化、满族文化、东北地区的曲艺文化等。
齐齐哈尔也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拥有现代文化设施和资源,如音乐厅、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为齐齐哈尔市培育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1. 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齐齐哈尔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如赫哲、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传统风情,以及雄奇壮美的冰雪景观。
这为齐齐哈尔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当地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齐齐哈尔市的多元文化使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多元文化的交融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也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种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齐齐哈尔的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相结合,使当地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更加自信。
影像艺术历史研究报告怎么写

影像艺术历史研究报告怎么写影像艺术历史研究报告怎么写导言:影像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媒介来传达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
影像艺术历史研究报告是一种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影像艺术的历史背景、发展趋势和艺术特点。
本篇文章将介绍撰写影像艺术历史研究报告的常见结构和要点。
一、选题与背景1. 选题:选题要紧扣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可以选择某个时代、某个艺术家或某种特定的影像艺术形式进行研究。
2. 背景:介绍影像艺术的历史背景,包括艺术形式的起源、发展和相关的社会、政治、文化因素。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1. 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访谈等。
可以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和评价。
2. 材料:介绍所用的研究材料,如文献、影像作品、艺术家的传记、相关展览等。
三、主体部分1. 文化背景: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多个方面,探讨影响影像艺术发展的文化背景,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与绘画的关系。
2. 艺术家/作品介绍:介绍具体的艺术家或作品,包括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影响力等。
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分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3. 艺术流派/运动:介绍影像艺术的不同流派或运动,如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探究其背后的思想和艺术理念。
4. 影像艺术与社会:探讨影像艺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如艺术家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影像艺术在社会变迁中的反映等。
5. 影像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通过对影像艺术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分析,展望未来影像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四、结论对整个研究的主要发现、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指出研究对影像艺术历史的贡献与局限性。
五、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影像艺术的研究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和问题。
首先,我们深入探讨了影像艺术发展的文化背景,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浅谈齐齐哈尔市博物馆展览及发展

浅谈齐齐哈尔市博物馆展览及发展博物馆是文物保护与文化研究的产物,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博物馆伴随城市文化而发展,发挥着藏研究、宣传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城市文明发展。
标签:展览;发展;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提高,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博物馆有着征集、典藏、研究、展览、宣传等众多功能,征集典藏是为了研究,研究是为了展览,最终达到宣传教育、服务社会的目的。
如何更好的做好展览,发挥展览的作用,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部分。
一、齐齐哈尔博物馆展览主体及现状每个博物馆都有反映本馆性质和当地特色的永久性基本陈列展览,展示本土历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优秀文化,《嫩江文明的述说》—齐齐哈尔文物陈列展,是齐齐哈尔博物馆的永久性基本陈列展,集中展现黑龙江本土文化及东北边疆原著民族文化的结晶及齐齐哈尔二十多年来的考古成果。
展览以齐齐哈尔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脉络体系为主线,涵盖两万余年的本土历史文化精粹。
并加以专题性展示,完整展现有人类遗迹以来的齐齐哈尔的演变进程,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嫩江文明的述说》一经与世人见面,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一,这是齐齐哈尔市有史以来第一个系统、全面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
二,展览内容朴实但却内涵深厚,将齐齐哈尔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再现。
三,齐齐哈尔多了一处文化殿堂,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高雅场所。
四、是了解齐齐哈尔城市的一个窗口,更是宣传齐齐哈尔这座城市的最直观的平台和媒介体。
《嫩江文明的述说》对展示、弘扬、普及本土历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展览是博物馆与社会大众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但单一的永久性基本陈列显然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稳定的观众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日渐减少。
而观众是博物馆的存在与发展的要素,观众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宣传教育的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及影响力。
编辑出版辛亥革命历史图片集的基本思路

关于编辑出版辛亥革命历史图片集的基本思路纪念一举推翻中国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政治活动中的一件大事。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其工作报告中,也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一项重大活动进行了强调。
武汉市更是成立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领导小组,并推出一系列重大活动:决定在武昌首义文化区建设辛亥革命纪念碑,推出一台大型话剧、一部电视剧、一部专题片、一台大型主题晚会、一本书的5个“一”文艺精品工程,拟建志士纪念馆,举办辛亥革命后裔大会,国内外征集辛亥革命文物,建辛亥革命纪念网站,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争取把武汉作为全国性纪念活动主会场或重要分会场等等。
我们粗略地收集了一下全国各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活动方案,觉得包括武汉在内的方案,都缺少一项重要内容:珍贵的辛亥革命历史图片集。
基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全国历史文化背景和纪念内容有所遗漏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也有可能编辑出版一部专门的辛亥革命历史大型图片集,为辛亥革命100周年做点实际而有益的工作。
辛亥革命历史图片编辑出版的基本思路下:一、图片集概况1、目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两岸历史文化交流,建设和谐社会呈奉绵薄之力。
2、主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3、名称:辛亥革命全景集4、内容:辛亥革命相关历史人物的各类照片、辛亥革命全过程的各类场景照片、辛亥革命重要文物照片等。
5、形式:图片集的形式。
一历史老照片为主,配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及辛亥革命历史人物的相关诗文、手令等。
6、编辑:民革武汉市委辛亥革命纪念馆聘请相关人员成立专门编辑部进行收集、整理、编辑。
7、出版:武汉出版社8、发行:新华书店经销,辛亥革命纪念馆出售,免费赠送相关人士。
9、开本:大16开10、页码:内芯120-140页码11、印刷:全彩色胶印12、纸张:内芯250-280进口铜版纸,外封硬纸板13、装订:线、胶并用精装14、印数:10000册二、组织机构1、主管单位:民革武汉市委全面领导本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齐齐哈尔历史调研报告

齐齐哈尔历史调研报告齐齐哈尔是中国黑龙江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本文将对齐齐哈尔的历史进行调研,并撰写一份1000字的历史调研报告。
一、齐齐哈尔的历史起源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齐齐哈尔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这是由于齐齐哈尔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水源、草原和森林资源,吸引了古代部落的定居。
二、清朝时期的齐齐哈尔清朝时期,齐齐哈尔是女真族的活动中心之一。
康熙年间,清朝政府开始在那儿设立营地,作为对外贸易和屯田的据点。
在乾隆年间,齐齐哈尔成为了噶尔丹领导的铁木真部的辖区,开始发展起来。
三、近代齐齐哈尔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齐齐哈尔成为了中国东北的重要商业和交通中心。
这主要得益于东七铁路和沈阳哈尔滨铁路的建成,使得齐齐哈尔成为了东北地区的货物集散地。
此外,齐齐哈尔还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战场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齐齐哈尔发动了一系列的战斗,对抗日军构成了严重威胁。
四、齐齐哈尔的现代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成为中国重要的军工基地之一。
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齐齐哈尔发展了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多个工业部门,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齐齐哈尔也致力于发展旅游业。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齐齐哈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特别是每年的冰雪节,是齐齐哈尔最著名的旅游活动之一。
五、齐齐哈尔的文化遗产在齐齐哈尔,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值得保护和传承。
比如,齐齐哈尔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了齐齐哈尔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齐齐哈尔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比如中华民族的乐器马头琴,在齐齐哈尔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六、结论综上所述,齐齐哈尔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
从古代的女真部落到清朝时期的军事要地,再到近代的商贸中心,齐齐哈尔见证了中国东北的历史变迁。
同时,齐齐哈尔也在现代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解放战争时期影像主体构成探究

郝世保 1949 年 1 月拍摄了作品《淮 海 战 场 一 角 》。 郝 世 保 闪 到 一 门 大 炮 后 面,用被击毁的敌人大炮作前景,表现了 淮海战役气势磅礴的场景。作者成功地运 用“大炮”这一特征式前景,并恰恰指向 列队走来的俘虏,而炮筒则高过俘虏们的
的作者才能具备这种能力。 《蒋家胡子娃娃兵》 由李棫拍摄于
1946 年 12 月易满战役。作者在国民党俘 虏群中发现了一老(67 岁)一少(13 岁) 两个士兵,立刻拍摄下来。作者在众多俘虏 中,以这一老一少为主体,其他俘虏虚化成 背景,意在揭露国民党驱赶人民打内战,连 老人、小孩也抓来当兵的罪行。作者在拍摄 前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和情感, 所以拍摄主体时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由多幅作品组成的报道性的纪实专 题摄影,在物象的选择上有哪些技巧呢? 这要根据对象自身的特点,要根据需要达 到的效果,要屈从于拍摄现场的条件。刘 克己 1945 年拍摄了 《龙关减租增资斗 争》组照四幅。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 抗日战争时期的十大政策之一,是团结农 村各阶层坚持对日抗战的一项基本政策, 起到重大历史作用。作品通过四幅组照的 形式,反映了龙关人民热烈拥护减租增资 斗争的情景。这组专题组照采用了平实的 表达方式记录事件。第一幅图利用中景表 现的是农民们围在一起计算每个人应该 拿到的退租,背景中农民手上举着的标语 上醒目地写着“减租减息”,突出了作品 的主题,表达了农民衷心拥护减租增资政 策和热切盼望早点拿到该分得的退租的 急切心情。下面三幅图都是以这个主题为 中心展开,第二幅图表现的是民主政府代
黑龙江农垦摄影史述略

黑龙江农垦摄影史述略
崔昊
【期刊名称】《理论观察》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黑龙江农垦摄影近70年来成就斐然.对其研究可向世人展现出中国摄影
历史发展中一个独特现象和特色案例.黑龙江农垦摄影的历史可从发展历程、创作、文献、传播和思想五方面把握.其研究可丰富当下中国摄影史编撰的研究基础,更可
以给中国摄影史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表述对象.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崔昊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403
【相关文献】
1.黑龙江农垦:欲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访黑龙江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李俊
2.各
自有心与努力——在海德堡思考摄影史书写3.多罗西亚·兰格摄影史上的跛脚大师4.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世界摄影史上的重量级人物5.本土摄影史的书写方法——以“摄影:1839—1937”展览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齐齐哈尔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1691-1962)的开题报告

齐齐哈尔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1691-1962)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齐齐哈尔是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是研究齐齐哈尔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从清朝康熙年间的1691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962年,这一时期是齐齐哈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通过研究齐齐哈尔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可以更好地理解齐齐哈尔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认识到东北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可以为今后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齐齐哈尔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探讨齐齐哈尔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轨迹,认识到东北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为今后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齐齐哈尔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齐齐哈尔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演变。
3. 齐齐哈尔的商业和工业发展。
4. 齐齐哈尔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5. 齐齐哈尔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变迁。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本文采用了历史研究和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对齐齐哈尔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齐齐哈尔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
同时,还将结合地理位置、交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对齐齐哈尔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进行综合分析。
四、论文结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绪论、齐齐哈尔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齐齐哈尔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演变、齐齐哈尔的商业和工业发展、齐齐哈尔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齐齐哈尔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变迁、结论。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对本文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概述。
齐齐哈尔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部分主要对齐齐哈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描述和分析。
齐齐哈尔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演变部分主要对齐齐哈尔作为交通枢纽的发展历程和功能进行描述和分析。
齐齐哈尔的商业和工业发展部分主要对齐齐哈尔的商业和工业发展进行描述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齐齐哈尔摄影史研究及编撰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齐齐哈尔地区出现摄影文本的时间虽与国内其他地区几近同步,但发展相对滞后,且各方面发展极为不平衡,但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也多有闪光之处。
齐齐哈尔摄影史的研究和编撰应首先建立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否则研究和编撰工作无法启动,为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提供基础成果以及研究成果能在中国摄影史上青史留存也就都是空想了。
标签:齐齐哈尔;摄影史;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特色齐齐哈尔(以下简称齐市)位于祖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西部,曾为黑龙江省会,现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黑龙江西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摄影术传入本地的时间大致与中东铁路的修建同步。
摄影作为现代影像记录和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也记录了齐市百余年来的沧桑巨变。
作为一个文化古城理应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摄影史,但薄弱的研究基础导致研究和编撰启动困难,中国摄影史本身研究的滞后也致使研究缺少专业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这都使得齐齐哈尔摄影史至今尚为空白课题。
其研究和编撰的研究框架和思路应从相关机构、摄影题材、摄影传承、摄影成果等四个方面来把握。
齐市摄影史作为一个课题在当下的研究任务是做基础性工作,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和基础性,至于研究成果的体例和表述的系统性则是下一个历史阶段要考虑的事。
一、相关机构的研究(一)涉及摄影的单位或部门1.报社齐市最主要的报社是齐齐哈尔日报社,齐市近半数的摄影资料从其而出。
《齐齐哈尔日报》是其主打报纸,自1946年其前身《嫩江日报》创刊时算起,《齐齐哈尔日报》参与并见证了齐市摄影至今长达69年的发展历程。
其从主流媒体的视角,对本地区各方面的生产生活进行了长达69年的影像报道并仍在继续。
尤其是在手机、网络等便捷性影像获取和传播手段尚未普及的年代里,在对抗洪抢险等历史性事件的影像记录和传播上立首功。
其大量保存完好的影像资料可作为研究齐市摄影史的主要文本之一。
2.其他拥有新闻职能部门的单位齐市在计划经济时代拥有许多数万名职工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坚,涵盖机床、造纸、农机、车辆、军工、冶炼、制糖、纺织等多个行业门类。
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宣传系统,不但持续地为本地媒体提供以反映本系统生产建设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更是在本单位上级的领导和组织下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的新闻宣传部门。
计划经济时代里本地摄影家协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除了报社和政府部门人员之外就都是这些行业系统的摄影工作者了。
其掌握着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最高端的器材设备,本单位的支持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使其摄影多有成就。
如将齐市建国后的摄影人员划分为老中青三代的话,那么老中两代摄影人除了报社人员之外就是以此群体人员为主体了。
思考齐市摄影史应对这个群体着重研究。
这个群体除了大型国有企业之外还包括公安、铁路、地质等企事业单位。
齐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是内蒙东北部、吉林北部、黑龙江北部和东部的交汇要冲。
治安工作的重要性和一线实践决定了本地区刑侦人员的素质。
于是,本地区的刑侦摄影也成就显著,甚至还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二)市政部门市政部门如文化、新闻、宣传等部门出于工作角度的考虑也多注重对摄影的建设。
其也为齐市的摄影人才培养和摄影创作做出了贡献。
而且,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的原因,此类部门对于本地区摄影发展在组织、联络、展览、赛事、评奖、推荐、出版、立项等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部门也会保持部分影像资料并且相关文献记载多保持良好,应该可以成为齐市摄影史研究和编撰的主要对象之一。
(三)各类摄影协会或摄影团体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国内各个省市都有分会,这些协会都由相应级别的文联来负责管理,是各地摄影主流话语的主体单位。
摄影发展较好的地区还能在县一级建立摄影家协会,齐市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而且还创造性地在企业和行业间发展了分会。
齐齐哈尔市摄影家协会的前身齐齐哈尔市摄影学会会员小组成立于1961年。
最初仅为12名会员且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摄影家协会一样都多为新闻摄影者。
此后因种种原因二十余年里都未曾再次召开代表大会,直到1985年4月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之后的十余年是齐市摄影家协会的快速发展时期。
截止到2009年共召开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协会的组织性大大加强。
其现有的300名会员中,有省级会员60人,国家级会员14人。
下设公安、地质、龙江县、阳光集团4个分会。
在本省影响较大,多有作品在国内外展览赛事上展出并获奖。
齐市本地受历史和地区特色的决定,在许多企事业单位或部门里都有自己的摄影家协会。
如隶属于齐市摄影家协会的阳光集团摄影协会。
其作为热力供暖的公司实体,却能颇具眼光地投资文化产业,在影像艺术等方面获得了较大成功。
此外,围绕在本地影响力较大摄影器材经营和服务单位周围也形成了群体。
这些群体较为松散也无定期的活动,远未达到沙龙的性质,但作为摄影创作和传承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会持续发展的。
鉴于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私人摄影团体和私人摄影沙龙的成功经验和对摄影发展的影响,对这方面应给予足够重视和关注,可作为动态研究的课题来长期跟踪。
二、摄影题材的研究(一)以鹤文化为核心的动物题材齐市有世界级的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以鹤为主体的各类水禽成为本地区最具特色的摄影题材。
摄影因其便捷性,对于本地的此类题材的研究和表现要早于绘画等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在这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成果可供研究。
(二)以冰雪为核心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题材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多家旱涝保收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存在,以冰雪为主的冰灯游园会一直办的很好。
但随着1990年代后的国企改制,相应资金投入渐少。
冰雪景观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减少。
冰雪题材的摄影表现逐渐转移到了自然和人文景观上。
齐市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与冰雪相结合,成为了本地摄影的特色题材之一。
多民族多国别的文化交融历史使得齐市的建筑等人文景观风格非常多样,是本地摄影的特色题材之一。
(三)以大型国有企业产生生活为核心的工业题材由上述多种大型产生企业所构成的工业题材是齐市摄影的主要题材之一,也是最能体现齐市现代化进程的题材之一。
但这类题材不容易突出地域性。
题材本身虽多有佳作,但放在齐市摄影史的研究高度上则少有可以成为具体的表述对象的。
但此类题材的影像数量之多和涵盖行业之广倒是可从整体上证明齐市摄影题材的广泛性和工业题材本身在齐市摄影史上的重要性。
(四)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俗题材齐市是民族交汇之地,满、蒙、回、达斡尔、朝鲜、锡伯等十余个少数民族在此都有长期定居。
异常丰富的民俗题材为摄影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
这方面题材获奖的作品很多。
(五)以特色项目为核心的体育题材齐市的体育专业教育基础很好,一直是游泳、田径、柔道、冰上项目等项目上级单位人才输送的主要来源。
曲棍球更是因为是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而成为了本地的一张名片。
这些题材多有佳作,可以成为齐市摄影史的研究和表述对象。
(六)以城市及乡村生活为核心的社会题材齐市在整个民国甚至建国初期都是省会,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很丰富,但整理出主体线索并不容易。
北方中原文化、少数民族遗存、俄罗斯东正教影响、日本及朝鲜文化痕迹等在此地都有体现甚至是交汇。
建国后的工业化进程以及以工农业为主体而非商业的当代城市文化,又赋予了齐市特有的灰色以及高寒地区特有的清爽。
这些都是摄影题材,如王勇刚以自行车文化为题材的系列作品。
齐市的乡村生活题材与东北其他地区类似,题材本身的特色不易挖掘,但那份东北地域的风貌也多有佳作诞生。
三、摄影传承的研究(一)摄影的自然传承齐市摄影的传承一直以自学式或师徒关系的自然传承为主要形式。
建国前是以师父带徒弟式的传承方式为主,地点多在照相馆,人数往往很少。
建国后,本单位本行业爱好摄影的年轻人在老一辈摄影人的言传身教下逐渐掌握了以拍摄技术为核心的摄影知识,在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幸运的可以脱产,被制定从事专门的摄影工作。
(二)摄影的高等教育齐市摄影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晚,不过10余年的历史。
经过近10余年的课程、师资、硬件等方面的建设,齐齐哈尔大学在2012年开始招收摄影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
其专业性质是艺术类、专业和学科层次是美术学专业下属的摄影专业方向。
其培养美术学专业背景下的集专业技能、专业创作和专业理论研究于一体的摄影专业人才。
四、摄影成果的研究(一)摄影创作成果百余年的发展使得齐市摄影创作取得了许多成就,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作品。
民国时期的作品或散于民间或在库房里承尘,收集和整理工作较为困难。
这也是国内多数地区摄影史研究工作难以全面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建国后的影像资料还是比较容易获取和整理的。
2012年由齐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寿安主编的《放歌时代——齐齐哈尔市摄影家协会50年获奖精品作品集》出版。
该书集中展示了建国后齐市代表性的摄影作品,都是齐市三代摄影人的心血精华。
书中作品多为国内外重要展览赛事上的获奖作品,所以可作为研究建国之后齐市摄影发展在创作方面的主体文献之一。
(二)摄影理论成果摄影理论的研究是摄影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摄影的创作思想、审美思想、研究方法等等方面的成果都可以支撑摄影史的研究和编撰。
但这方面的现有成果非常少,仅有陈寿安、闫岗等人的不到10篇的著述(含专著和文章)。
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着手建设而不是回顾和分析。
齐市摄影史的研究和编撰注定要走一条边探索边发展边编撰的史论兼修的研究之路。
以上就是齐齐哈尔摄影史基本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思路。
尽管上述研究框架及研究思路从体例和系统的角度还很不完善,但却可以保证研究和编撰工作的顺利启动。
对于齐齐哈尔摄影史这样几乎没有研究基础的课题而言,研究框架及研究思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远比系统性和全面性要更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1〕陈寿安.记录历史进程展现城市风采——齐齐哈尔摄影家协会五十年印象〔N〕.齐齐哈尔日报.2010-07-22:06.〔2〕陈寿安,主编.陈文华,执行.放歌时代——齐齐哈尔市摄影家协会50年获奖精品作品集〔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2.〔3〕闫岗.创作中的构思与灵感〔J〕.青年文学家.2005,(09):64.〔4〕闫岗.要拍出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J〕.青年文学家,2006,(06):50.〔5〕闫岗.知识对摄影尤其重要〔J〕.青年文学家.2005,(12):57.〔6〕崔昊.刍议东北地域山水画学术高度的提升〔J〕.作家,2013,(01):223-224.〔7〕方礼华.用镜头写新闻——齐齐哈尔《鹤城晚报》记者王勇刚印象〔J〕.新闻传播.2003,(09):11-13.〔8〕王利权,等.浅谈犯罪嫌疑人照相〔J〕.刑事技术.2002,(05):46-47.〔9〕闻小兵.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打响东北抗洪报道第一战〔J〕.新闻传播,1998,(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