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方案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

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

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其作用主要是记录和说明工程测量的设计方案、技术细节和方法。

它不仅仅是测绘人员完成任务的重要依据,还是工程项目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维护测量设计技术的质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的作用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作为测量工程的依据在工程测量前,制定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必要的步骤。

它包括了测量工程的范围、任务、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这些信息在制定测量布置方案和现场操作时,可以起到准确指导和帮助作用。

2. 作为数据来源测量数据是现场测量过程中的必要成果,而这些数据通常都会写入到测量技术设计书中,作为文献材料保存。

这些数据记录是之后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质量检查的基础,能够保证数据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3. 作为工程项目的重要参考资料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还可以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资料之一,为后续工程施工、土建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随时查看设计书,为操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治理措施,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

二、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的内容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测量基本信息此信息包括测量任务的内容、测量范围、工程位置、测量时间和测量单位等。

只有当这些信息清晰准确表述时,后续工程测量才能顺利进行。

2. 工程的测量布置方案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测量布置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节,它关系到后续的测量进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也应该充分包含布置方案,说明测量点的分布位置、设备安装方式和观测参数等。

3. 测量成果符号表示和数据处理方法在工程测量中,测量数据的数量非常庞大,无法直接进行处理和分析。

因此,在设计书中需要规范说明成果的符号表示和数据处理方法,保证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三、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在编写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参考有关标准和规范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编写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测量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测量技术设计方案书(范本)

测量技术设计方案书(范本)

1.前言广州市是一个位于广东省中部,是一个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之政治、经济繁荣发展之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广州人民之生活及生产用水问题,我学校承接了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通过野外实地踏堪、地形图测量对该学校进行充分之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工程建设之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为建设该工程之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之依据。

接到任务后我学校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测区采用38带坐标。

2.测量依据、原则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5、《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广州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本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至泉溪村,西有塘贝村,东与丘陵相依,面积约㎡;测区为校内、海拔高m至m。

四周为工业区,通视条件较好,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不会带太多困难。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之位置<地形图),按照提供之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500、地形图之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之《城市测量规范》进行1:500、地形图测量布设导线控制点、IV 等水准高程测量。

按M之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3、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2.2已有资料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一等点GPS导线点,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白云区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委托方提供之万地形图,万地形图之地物、地貌逼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之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测绘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内容

测绘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内容

测绘类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提供缩写提纲。

测绘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个人交流学习使用目录目录11.技术设计书名称 (2)2.任务概述 (2)2.1....................................................................... 目标22.2................................................................... 区域概况22.3................................................................... 资料情况23.技术设计方案 (3)3.1...................................................... 编写技术设计书的依据33.2............................................................. 级平面控制测量33.3.......................................................... 等级高程控制测量33.4................................................................... 地形测量33.4.1.航空摄影测绘 (3)3.4.2.野外数字测绘 (4)3.5................................................................... 工程测量43.6............................................................... 沉降变形测量43.7............................................................... 专题地图编绘44.新技术、新仪器的要求 (5)4.1............................................................. 各工序作业要求54.2................................................................. 建议和措施55.提交资料 (5)6.测绘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5)6.1................................................................... 控制测量56.1.1.概况 (5)6.1.2.施测执行规范 (6)6.1.3.已有高等级控制资料 (6)6.2................................................................... 地形测图86.2.1.执行规范 (8)6.2.2.参考规范 (9)6.2.3.地形测图 (9)6.3................................................................... 工程测量91.技术设计书名称2.任务概述2.1.目标说明任务名称,来源,委托方单位全称,作业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量,产品种类及形式,要求达到何种规范要求及何种特殊要求,完成期限和产品接收单位等。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引言: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是指在进行测绘项目时,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需要编写的一份详细的技术设计书。

该书旨在对测绘项目的各项技术要求、实施方案、数据处理方法等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项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探讨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的重要性以及其基本结构和内容。

一、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的重要性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首先,它是项目实施的指导手册,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清晰地了解项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其次,技术设计书可以确保项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通过明确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案,可以避免错误和重复工作的发生,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技术设计书还可以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通过与设计书的内容进行对比,可以评估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达成的目标。

二、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1. 项目概述在技术设计书的开头,需要对项目进行概述,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和意义等。

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时间计划进行简要说明,以帮助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2.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是技术设计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项目的测量要求、精度要求、数据处理要求等。

在编写技术要求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明确各项测量参数和精度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指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在编写实施方案时,需要详细描述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测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测量方法的制定和实施、数据处理流程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率,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时间和资源。

4.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是测绘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技术设计书中需要详细说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输出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技术设计书还需要详细说明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该项目测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XXXXXXXX属于高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XXXXXXXX工业园区规划第三章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根据GPS(E)级控制网,该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1.5c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85590)作为测区首级控制起算点。

2.图件资料用已有测区1:1万地形图, 作为本次测量工作的选埋、埋石、控制点联测提供参考。

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按照有关GPS 技术规程执行。

(1) 相邻点间弦长精度: σ = ±22)(d b a ⋅+式中 σ—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a —固定误差≤10mmb —比例误差系数≤(三等5ppm 、四等10ppm )d —相邻点间距离(km )(2)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不应超过22σ⋅(3) 异步环闭合差三维坐标闭合差应满足:n 为独立环中的边数 (4) 同步环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三等不超过3.0ppm ,四等不超过 6.0ppm ;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等不超过5.0ppm ,四等不超过10.0ppm 。

(5) 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 。

(三)一、二级控制测量1.一、二级控制点的布设σσσσ⋅≤⋅≤⋅≤⋅≤n W n Wz n W n W y x 32222一级控制点在E级GPS控制点下加密,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罗马数字“Ⅰ”;二级控制点在四等GPS控制点和一级控制点下沿测区次要街道进行加密,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罗马数字“Ⅱ”。

2.选点和埋石一、二级控制点均应设置长久牢固的标志。

位于土路或堤坝上的点需埋设标石,其标石规格为:顶面12㎝×12㎝、高65㎝、底面20㎝×20㎝的混凝土标石;位于沥青路面上的点可打入长20cm、φ2.0㎝的钢钎作为标志,钢钎中心钻一直径为1.5mm,深5mm的洞;水泥路面上的点位应钻一深20㎝,直径5cm的园孔,把测量标志用混凝土镶嵌进去。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标准模板)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标准模板)

密级:项目编号:[项项目名称] 目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名称年月日项目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1概述说明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或产品)接收单位等。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己有资料情况2.1作业区自然地理慨况根据测绘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根据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可包括:a.作业区的地形概况、地貌特征: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地形类别、因难类别、海拔高度、相对高差等。

b.作业区的气候情况:气候特征、风雨季节等。

c.其他需要说明的作业区情况等。

2.2已有资料情况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项目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

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项目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说明成果{或产品)的种类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规定测绘生产过程中的硬、软件配置要求,主要包括:a.硬件:一一规定对生产过程所需的主要测绘仪器、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网络等设备的要求;一一其他硬件配置方面的要求(如对于外业测绘,可根据作业区的具体情况,规定对生产所需的主要交通工具、主要物资、通信联络设备以及其他必需的装备b.软件:规定对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软件的提求。

5.2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说明项目实施的主要生产过程和这些过程之间输入、输出的接口关系。

必要时,应用流程图或其他形式清晰、准确的规定出生产作业的主要过程和接口关系。

5.3技术规定主要内容包括:a.规定各专业活动的主要过程、作业方法和技术、质量要求。

测绘技术设计书范例

测绘技术设计书范例

测绘技术设计书范例测绘技术设计书范例标题:在地下室施工中使用3D扫描测量技术目的:本文旨在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地下室施工中的尺寸测量和布局测绘。

范围:本文涵盖了地下室施工中使用3D扫描技术的全部过程,从前期准备工作到后期数据处理。

方法:1. 前期准备:在开始测量测绘前,应先进行如下准备工作:(1)确定测绘要求,(2)设计光路,(3)安装照明灯,(4)准备设备及其附属设施;2. 执行测量:利用3D扫描技术,对特定方位、高程及周边环境进行尺寸测量及布局测绘;3. 数据处理:将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转换为可识别的格式,以便后期分析;4. 结果分析: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议。

结论: 3D扫描技术在地下室施工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尺寸测量和布局测绘。

3D扫描技术是一种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扫描设备捕捉三维场景中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信息。

它可以捕捉物体表面上的细节,并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在地下室施工中,3D扫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空间尺寸、布局等信息,并可能被用于施工前和施工期间的空间组织和分析。

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地下室内部的力学校核,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

在总结上,3D扫描技术可以为地下室施工提供良好的测量和布局信息,从而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

此外,3D扫描技术还可以为施工中的力学校核提供帮助,保障施工质量。

当然,由于扫描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故障,应该注意合理使用和保养设备,以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确保地下室施工工作的顺利完成。

请问您还需要什么帮助?。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一、项目背景和目的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是为了满足测绘项目的需求,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设计文档。

本文将围绕着测绘项目的背景、目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案、工作计划、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背景测绘项目是指利用测量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和绘制的工程项目。

在现代社会中,测绘项目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的背景是为了满足某地区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的需求,通过测绘技术对该地区进行详细测量和绘制,为后续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项目目的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测绘技术对目标地区进行精确测量和绘制,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将其整合到地理信息系统中,为土地管理、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 获取目标地区的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地理信息;2. 绘制目标地区的地形图、地貌图、水系图等专题图;3. 建立目标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4. 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持,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技术要求本项目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测量方法的确定、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1. 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目标地区的特点和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GNSS接收机、测量车等。

2. 测量方法的确定:根据目标地区的地形、地貌、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电磁测量、卫星定位等。

3.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根据测量数据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确定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包括数据过滤、平差处理、误差分析等。

五、实施方案本项目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项目组织、工作流程、时间安排和人员配备等方面。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 项目组织:成立测绘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和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项目组织结构。

2. 工作流程:按照测绘项目的工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测量、数据处理、图绘和报告编写等环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测绘技术设计书模板-9页精选文档

测绘技术设计书模板-9页精选文档

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2019年12月日主要设计人:2019年12月日审批人:2019年12月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基本技术及要求五、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六、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七、碎部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附】报价单武汉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设计人:靳鑫洋学号:2019301610110为提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19级学生的整体测绘水平和专业素质,受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委托,测绘学院三班武汉东湖学院部分区约0.1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任务。

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汉东湖学院,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内包括主体建筑学生宿舍七栋,其中两栋为环形宿舍。

还包括宿舍旁边的一片菜园地及测区内的道路如创新大道等。

测区的主要地物包括宿舍楼、柱廊、楼梯、道路、路灯、草地、花圃、井盖、垃圾箱等。

地物较为复杂,会影像测量进度。

测区内整体通视较为良好,但上下课期间会形成较大的人流,给测图带来一定影响。

所测地物的三座小山上有很多树,通视效果较差,会对测量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1:500 1:1000 1:20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192.《1:500 1:1000 1:20000地形图图示》GB/T 20257.1-2019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9);4. 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点资料测区内有三十多个通视的图根控制点,高程属于1985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房产测绘技术设计书

房产测绘技术设计书

房产测量技术设计书测量单位:日期: 2023年07月02日目录一、项目概述·····································二、设计方案·····································三、工作措施·····································四、技术成果·····································五、总结········································一、项目概述1. 2023年7月1日受株洲市天易集团委托, 我承接了旳测量任务。

2000年地形测绘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

2000年地形测绘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

2000年地形测绘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1. 项目概述本技术设计书旨在详细描述2000年地形测绘项目的测绘(航测)技术设计方案。

2. 项目背景地形测绘项目旨在获取地表地形的准确数据,以支持相关领域的规划和决策。

本次项目计划于2000年进行,需要使用测绘(航测)技术来获取目标地区的地形数据。

3. 技术设计方案3.1 测绘方法为了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本项目将采用航测技术进行地形数据的获取。

航测技术能够高效地覆盖大面积地区,并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数据。

3.2 测绘设备本项目将使用先进的航测设备,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激光扫描仪。

GPS技术将用于确定飞行器的精确位置和轨迹,激光扫描仪将用于获取地表地形的三维点云数据。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绘数据获取完成后,我们将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

主要包括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滤波、配准和重建等处理,生成数字地形模型。

同时,还将进行地形特征提取、等高线生成等分析工作,以满足项目的需求。

4. 时间计划本项目的时间计划如下:- 项目准备阶段:2000年1月至2000年3月- 数据采集阶段:2000年4月至2000年6月- 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2000年7月至2000年9月- 报告编制阶段:2000年10月至2000年12月5. 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 数字地形模型- 地形特征提取结果- 等高线图- 技术设计报告6. 风险管理本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测绘设备故障、天气条件限制等。

我们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应对风险,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以上是对2000年地形测绘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具体的实施细节将在后续工作中进行制定和完善。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一、引言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是为了满足测绘项目的需求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设计文档。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技术设计方案,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本文档将包括项目的背景介绍、目标与需求、技术设计方案、实施计划、风险评估等内容。

二、背景介绍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测绘项目的背景进行介绍,包括项目的目的、范围、相关方和约束条件等。

同时,我们还会对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阐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项目的背景。

三、目标与需求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

项目的目标是指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测绘项目达到的结果或效益。

需求是指项目所需要满足的具体要求和功能。

我们将详细列出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并对每个需求进行具体的描述和分析。

四、技术设计方案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方案。

我们将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等方面进行设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我们将介绍采集数据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使用的测量仪器、数据传输方式等。

同时,我们还会对数据采集的时间和频率进行规划。

2. 数据处理:我们将介绍数据处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数据的清洗、校正、配准等。

同时,我们还会对数据处理的软件和算法进行选择和说明。

3. 数据分析:我们将介绍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等。

同时,我们还会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4. 数据输出:我们将介绍数据输出的方式和格式,包括制图、报告、数据交付等。

同时,我们还会对数据输出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估。

五、实施计划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规划测绘项目的实施计划。

我们将确定项目的关键里程碑和里程碑完成时间,同时还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表。

我们还会对项目的资源需求进行评估和规划,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

六、风险评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测绘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我们将列出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XXX校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书班级: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年X月X日第一章概况为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所有学生的实习需要,XXX学院2011年八月份的实习安排,我们系的学生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并且对校区进行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的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

测区概况: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而武XX区位于XX,本校区占地大约60多亩。

该校区处于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一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在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有武定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0.5m。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6.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Autocad软件2005版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校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是指为了准确、规范地开展测绘项目而编写的文档,它详细描述了测绘项目的技术要求、设计方法和实施方案。

该书的编写旨在为测绘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写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是为了满足测绘项目实施的需要。

此书的主要目的是明确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方法,确保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通过提供详细的技术设计和规范,该书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并参考执行方案。

背景和目标是编写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的重要依据。

通过介绍编写该书的背景和目标,可以使读者了解该书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编写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需要遵循简单的策略,以确保实施过程没有法律复杂性和不必要的麻烦。

在编写过程中,应依据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确保书中内容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引言部分提供了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的基本介绍,但不对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概述。

详细的技术要求、设计方法和实施方案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描述。

背景和目标该测绘项目的背景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测绘需求,并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准确、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

项目的目标是完成对特定区域的测绘和数值模拟,以支持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

项目范围和目的该项目的范围包括测量、绘制和分析特定区域的地理要素,如地势、地形、水文、地质等。

通过使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设备,目的是获取精确的地理数据,并将其应用于相关的科学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工程设计等领域。

相关技术要求在项目中,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技术来完成测绘工作。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技术要求: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用于获取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

遥感技术: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和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用于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可视化。

设备要求为了满足项目的技术要求,需要配备以下设备:GPS接收器:用于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

遥感影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土地测量学)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土地测量学)

xx大学土地测量学实习项目技术设计书学年、学期:2020年秋学期项目名称:土地测量学实习专业:小组:第01小组小组成员:指导教师:项目日期:提交日期:土地测量学实习项目技术设计书1 项目概述1.1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土地测量学实习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小组:第01小组1.2施测目的实习目的:以小组为单位,在限定范围和时间内独立完成明确的测绘任务,测量作业和精度满足行业规范要求。

以测量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指导,结合现代测绘科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工程实践。

实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需相互配合,各负其责。

小组长是测量实习的负责人。

班级内的小组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以及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渠道以获取更多有用的资源,以确保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土地测量学的实习任务,学习到实践的知识。

1.3项目任务1.4水平角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40” 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n f b "60±≤容 图根导线全长相对误差:20001≤容k 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后,应重新瞄准起始方向检查其变化情况,起始方向读数偏差:不超过4’1.5设备与工具全站仪1台,脚架1个 棱镜2个,安棱镜的对中杆2支 手持测距仪1个,卷尺1个 数据记录表1个,记录笔1支 油漆1盒,毛笔1支2 测区概况测区:02测区(西一和西二教学楼附近) 测区范围:北至……,南至……,东部界限为……,西部界限为……。

测区组成:各边界道路;人行道;北部大块绿地;西一西二教学楼周边绿地;西一教学楼及其附属物及中间绿地连廊;西一西二教学楼间绿地连廊;西二教学楼及其附属物及中间绿地连廊。

(其中绿地还包括小路、花坛、木椅等地物;人行道还包括路边的独立树木)3 参考规范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4.1图根导线选点和观测4.2图根导线测量平差计算4.3地形测量4.4碎部测量5 项目要求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规定测绘过程中的硬、软件配置要求,主要包括:a.硬件:全站仪1台,脚架1个棱镜2个,安棱镜的对中杆2支手持测距仪1个,卷尺1个数据记录表1个,记录笔1支油漆1盒,毛笔1支b.软件:……5.2 上交和归档成果(或产品)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分别规定上交和归档的成果(或产品)内容、要求和数量,以及有关文挡资料的类型、数量等,主要包包括:a.成果数据:地形图,3D地形图和日照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1:500标准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第一章概述
1. 1 任务来源
2012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毕业设计。

1.2 测区范围
测区位于长安县黄良镇下北良村,测区包括南北两个校区,形状规则,约一千亩地(以最终成图面积为准)。

1.3 测区概况
下北良村地处长安县的南面,沿子午大道可以直达村口,村口向西500米
到达学校。

测区道路较发达,交通尚属方便。

测区地形平坦,通视条件良好。

2.已有资料
3.基本技术要求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 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
(2) 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 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4)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5) GB/T 50288-96《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6)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7) GB 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8) GB/T 18315-2001《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9)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0)《CASS5.1测绘软件用户手册》
(1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第三章使用仪器和采用的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3.1 使用中纬5秒级全站仪,中海达双频GPS 接收机进行测绘。

3.2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3.3 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0.5米。

第四章成图方法、比例尺和采用的软件系统
4.1成图方法:采用全解析数字化方法成图;
4.2测图比例尺:1:500;
4.3 采用的软件系统
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7.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②Autocad软件2005版本。

第五章平面控制测量
5.1 采用GPS做E级平面控制测量
GPS作业时应采用静态模式(常规静态或快速静态)观测。

对接收设备的要求见表一。

观测的基本要求如下表二:
基线解算采用厂家提供的软件在微机上进行。

野外观测数据必须及时备份,并由专人保管。

经检验符合要求后,采用GPS网平差软件上进行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高程拟合,解算出各点的平面坐标和拟合高程。

5.2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图根点编号为K01、K02…等。

5.3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应选在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便于长期保存以及便于以后扩展的地方,在硬性路面或其它地面上打入铁钉作标志,并在路面上用红漆圈示。

5.4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观测采用南方公司的HDS2003型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为±2cm+1PPm)。

第六章高程控制测量
以测区的四等水准点WS09为起算点附合到测区北侧的四等水准点WD10。

采用DSZ3(S3级)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施测。

测量方法:中丝读数法,读上、下丝计算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图根点相对于D002,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5㎝。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第七章地形测量与成图
1.1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测绘方法
碎部点数据采集采用中纬ZT80型全站仪在测站上直接采集碎部点坐标,存储在仪器内,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供数字化成图时参考。

碎部点数据采集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项目要求
图根点数/k㎡60
最大测距地物点320m
地形点500m
角度读至1〃
距离读至1mm
测站定向角检核≤1′
固定方向归零检查≤1′
仪器对中误差2mm
1.2 地形测图时,每一测站上的文件以当天日期命名。

仪器架设在测站上,以较远的一点定向,用其它点进行检核,其角度检测与原角值之差不应大于1′。

检测值超限时,应查明原因,在记录手薄上应写明。

每站定向和检核后,可选远处目标固定明显、成像清晰的尖状
构筑物(如电视塔顶、避雷针等)或房角为固定方向,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固定方向,固定方向归零差不应大于1′。

定向点、检核点方向值以及每次固定方向检查值应存进测站文件中。

当固定方向归零差超限时,应将固定方向值配置至原来方向值。

碎部点测量从上一次固定方向归零检查处重测。

1.3 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定向边的长度,特殊情况不得大于定向边长2倍。

1.4 测量地物点时,应尽量多采集它们轮廓明显点坐标;测量地形点时,应尽量多采集地形特征点坐标。

对于少数施测困难的地方,可用钢尺量取尺寸到厘米,在草图上标明,最大量距为30米。

1.5 测量碎部点时,棱镜应尽量放置在所测点最近处,仪器应照准碎部点,测取碎部点坐标。

1.6 地物、地貌要素测绘及《图式》运用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按《图式》规定执行。

1.7 测量控制点
图根点用《图式》3.1.8表示。

1.8 房屋和垣栅
(1)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连线为准,对房屋不同层次、不同结构性质、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之间的关
系,都应用分割线区分表示出来。

(2)房屋基脚轮廓线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简易房屋小于图上0.6mm时,可适当综合取舍。

(3)居民住房不注结构性质,只注层次。

(4)已建屋基或虽然基本成型但未建成的房屋,应绘出墙基外角的连线并加注“建”说明注记。

1.9 交通及附属设施测绘
(1)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10 管线及附属设施测绘
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

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主要的。

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

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11 地貌
(1)等高线不绘制。

(2)比高大于0.5m的堤、坎、坡等均应表示。

各种陡坎、斜坡图上长度小于5mm的可不表示;当坎、坡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3)沿道路、沟渠、土堤、河流、水塘等成行排列的树林以行树符号表示。

12 测量数据编辑
(1)野外采集数据存储在全站仪内,应及时传输到计算机中,数据传输软件采用南方CASS7.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对野外采集的原始数据,不得作任何删改。

计算机中所存传输进的野外数据文件名,应与全站仪内所存文件名相同,各天所采集数据以前一天点号+1向后延续或在展点号后以不同色彩加以区别,以便于数字地形图的编辑。

(2)数字化成图的线条、注记应清晰美观,线型、线宽以及注记的规格、字体、字向、字距、字列按《图式》12.1-12.5规定执行。

(3)居民地建筑物及面状附属物的边线应严格闭合,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边线相交联结时必须使用“捕捉”方式生成。

第十章检查验收
一、对本工程各项成果实行小组自查互校然后由指导导师二级检查制度。

二、作业小组对所做成果必须要全面地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交专职检查人员检查。

三、产期间,作业组必须加强过程检查,保证成果的
质量。

应上交的成果资料及附图:
1 技术设计书壹份
2 控制点成果表壹份
3 控制点点位略图壹份
4 1:500数字化地形图全图数据文1份
5 数字化地形图(格式为DWG图形数据文件格式)
6 技术总结
凡海娃;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