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应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比例尺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 比例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地图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图、建筑图纸等含有比例尺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比例尺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例尺的应用。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结合实例,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表示实际距离与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强调比例尺的三要素: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关系。

3. 讲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介绍比例尺的两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通常以分数形式表示,如1:1000;图形比例尺则是通过绘制一条带有标记的线段来表示,如1厘米代表1000米。

4. 比例尺的应用(1)地图比例尺的应用结合地图实例,讲解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2)建筑图纸比例尺的应用展示建筑图纸,讲解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建筑物的实际尺寸。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比例尺在建筑图纸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比例尺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

提醒学生注意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应用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1、目标的定位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

在课堂设计时,我们应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比例尺》这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

依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知识及年龄特点等来重新审视《比例尺》一课,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内容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能进行转化,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就数值比例尺而言,教材没有就方法比例尺专门的讲解,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要学生在理解比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上,其次才是计算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理解,计算自然水到渠成。

这样来把握教材,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例尺》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于理解,而且我觉得书中的练习和情境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学生不一定会十分感兴趣,可能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

因此我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结合人教版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创设了贴近我所教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考虑线段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因些我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还把比例尺的相关内容拓展进来,从而拓宽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上课,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老师开车从濮阳到郑州用3个小时,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濮阳爬到郑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濮阳和郑州。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学会使用比例尺进行实际测量和绘制。

3.能够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比例尺的单位换算。

3.实际测量和绘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几段不同比例尺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和意义。

然后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给出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二、讲解(15分钟)1.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比例尺是指地图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实际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的比值。

表示方法有三种:数值比,线段比和图形比。

2.比例尺的单位换算: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图上的距离需要通过单位换算才能与实际地面上的距离相对应。

比如:1厘米=1千米,1英寸=64千米等。

三、示范(20分钟)1.实际测量:教师在学生面前摆放一把标尺,然后选择两个物体,比如桌子的宽度和教室的长度,并让学生通过直接测量得到它们的实际长度。

2.绘制比例尺:根据实际测量得到的长度,教师通过计算得出比例尺的数值,然后在纸上绘制一个相同比例的线段。

四、练习(25分钟)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使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要制作一张校园地图,他测得学校的长为240米,宽为180米,他想在纸上绘制一个比例尺为1:100的地图,那么他需要绘制多大的纸张才能把整个学校都画进去?请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

五、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在实际测量和绘制中的应用。

教师总结重点,并对学生提出问题。

六、拓展与延伸(10分钟)拓展: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并要求他们撰写一篇关于比例尺应用的短文。

延伸: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比例尺对同一个地图进行测量和绘制,比较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比例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与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比例尺运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与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运用。

2.教学难点:通过生活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地图上,并标出两个地点A和B,问学生两地之间的距离应该如何表示。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比例关系,在地图上标注比例关系。

2.学习比例尺(15分钟)a.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发放小册子,让学生自主完成对比例尺的学习,并在小组讨论中解决疑惑。

b.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小册子后,教师重点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数学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地图上精确地计算距离。

比例尺的格式为1:n,其中n表示实际长度与地图上表示长度的比值。

3.比例尺计算(30分钟)a.实例分析: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和一个实际距离,学生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表示长度。

b.练习巩固: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计算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熟练运用比例尺。

4.拓展运用(20分钟)a.地图比例尺:教师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份地图,并设置比例尺,然后学生交换地图进行测量距离。

b.实际问题解决: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比例尺计算解决问题,如地图上的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实际高度等。

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2.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五、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值。

比例尺的格式:1:n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主动思考和讨论。

“比例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比例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小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列 式,要先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巩固练习, 问题解决。
(15分钟)
1、完成第53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56页练习十第1、2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1分钟)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 义,会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6分钟)
认真看课本第53页的内容,思考:
1、什么叫做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
2、看课本第53页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想:怎样把 它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3、比例尺一般写成什么形式?
展示成果,
指名回答:
体验成功。(4分钟)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市实验学校
r \
•- 二〕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5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2、会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3、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教学难点
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具体内容
修订
基本训练, 强化巩固。
(3分钟)
1、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 少?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优秀教案教学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比例尺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应用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习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比例尺的概念,举例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并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演示。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强调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课堂练习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结果,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计算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尺在地图、建筑设计、工程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2. 比例尺的历史发展:介绍比例尺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比例尺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例尺》数学教案

《比例尺》数学教案

《比例尺》数学教案标题:《比例尺》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学会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难点: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中国可以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地图中的大小和实际大小的关系,从而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二) 新知讲解1. 定义比例尺教师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一个数值,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实际长度是10厘米,而它在地图上的长度是2厘米,那么这个地图的比例尺就是1:5。

2. 计算比例尺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比例尺,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三)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如计算给定比例尺下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巩固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四)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尺的重要性和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以检验他们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尺》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尺》教案、教学设计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确保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章节后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以检验学生对比例尺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互动白板、数学软件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难题。
2.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地图上的距离如何转化为实际距离,引起学生对比例尺的好奇和思考。
-基本概念:借助教具和多媒体演示,介绍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差异化指导:在学生练习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情境创设:将比例尺的学习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选一道典型题目,要求学生在家长协助下,以实际物品为例,制作一个简单的比例尺模型,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
2.实际应用拓展: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公园、商场或学校等,绘制一张简单的平面图,并标明比例尺。
-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确保比例尺的正确使用。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技巧。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比例尺的综合应用问题。
-结合生活实例,如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等,设计复杂的比例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4篇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4篇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4篇比例的应用篇一教学内容:比例尺应用课题:比例尺设计教师:屈菊红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学习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习方法:自学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地图。

(挂图)比例尺1:500000000(1)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2)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3)引出课题,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及自学要求(4)结合课件检验自学情况: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1、什么叫做比例尺?提问: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数值比例尺。

(1)出示课文插图。

(2)找到比例尺1:100000000。

(3)认识数值比例尺。

①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

②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③因为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所以1厘米:100000000厘米=1厘米:1000千米1:10000000也可以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千米。

④1:100000000有时也写成分数形式。

3.线段比例尺。

(1)050km(2)表示什么?因为:1千米=100000厘米,50千米=5000000厘米出示课文插图。

(2)找到比例尺050千米。

认识线段比例尺。

①说明:比例尺050千米是线段比例尺。

②比例尺050千米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50千米。

(写出相应板书)(4)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例1)①你会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吗?②学生尝试改写,并与同学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改写。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教案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教案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距离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比例尺的换算3.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换算、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用比例尺。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比例尺模型、实际距离模型、计算器。

2. 教学素材:相关案例题目、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距离模型和比例尺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法及换算规则。

3. 案例分析:出示相关案例题目,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收集生活中的比例尺实例,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目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九、教学拓展1. 比例尺在地图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掌握比例尺在地图上的运用。

2. 比例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尺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比例尺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比例尺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比例尺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比例尺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例尺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比例尺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9、50“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3、4、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设计理念:本课时主要是学生在对比例尺含义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运用,所以在设计着重体现实用性,设计中采用不同的问题情境,才学生身边的事物说起,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有是进一步学生加强对比例尺含义的理解,设计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利用知识迁移,自主尝试列式解决,有扶到放,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主动探索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在一幅地图上扬州到南京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你能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吗?2、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练习,找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再写出比例尺。

二、理解明确实践运用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引导分析:比例尺1:8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

也可以理解为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2篇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2篇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2. 学会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估算;3. 掌握比例尺在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上的比例尺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

2. 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可以使用示意图进行说明。

3. 示范:给学生展示一张地图,并解释比例尺的标识和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点,如教室,然后根据比例尺的标识,解释该地点在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

4. 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地图和一个测量尺。

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实际测量和估算,比如测量教室到办公室的距离,估算教室到停车场的距离等。

5. 答疑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估算方法,让学生讨论比例尺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6. 地图制作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方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比例尺绘制一份简单的地图,标注出该地方的重要地点和距离。

7. 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地图,并进行评价和讨论,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地图制作技巧。

8. 总结:回顾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并和学生讨论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估算;3. 学生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地图,并合理使用比例尺;4. 学生能够从地图制作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和改进。

拓展思考:1. 比例尺只适用于平面地图吗?在其他场景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概念和工具?2. 比例尺是如何确定的?不同比例尺的选择和影响有哪些考虑因素?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含义;2. 理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计算。

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介绍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在地图、模型等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比例尺的应用》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平面图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尺的概念,复习比例尺的定义。

(2)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2. 探究新知(1)出示地图、平面图等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中的比例尺是如何表示的?(2)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如数字式、线段式等。

(3)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如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等。

(4)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等。

3.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强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家中物品的尺寸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例尺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引言:比例尺是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地图上表示真实地物尺寸的比例关系。

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地图和地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1. 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理解比例尺的应用特点;3. 熟练运用比例尺进行尺度换算。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概念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可以通过实际物体和地图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和意义。

2. 比例尺的种类和表示方法。

介绍比例尺的种类和表示方法,例如数值尺、比线尺等。

通过实际案例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不同比例尺的应用场景和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详细介绍比例尺在地图上的应用方法。

通过实际地图的使用,让学生学会读取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之间的尺度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应用限制和误差。

4. 比例尺的尺度换算。

通过练习题和实例演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尺的尺度换算方法。

例如,给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让学生计算地图上的距离,或者给定地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尺,让学生计算实际距离。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

通过提出引人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尺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该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问学生如何用比例尺测量地图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2. 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洁清晰的语言,讲述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应用技巧,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地图和实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 实践法。

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地图,让他们实际感受比例尺的应用过程。

例如,让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两个地点间的距离,并与实际距离进行对比,感受比例尺的作用和准确性。

4. 运用法。

通过复杂案例和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比例尺进行尺度换算和地图解读。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新部编本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比例尺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实用性和科学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合作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距离。

教学难点:比例尺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课前: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觉得别人好的地方可以记下来。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张是我们学校前面在建的新综合楼的平面设计图,上面能看到我们在学的比例尺吗?请同学来说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500)(板书)我们不管是看地图、图纸,还是画平面图,都要用到比例尺,这说明比例尺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意义,还要会用比例尺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板书:比例尺的应用)二、探究新知1、求实际距离昨天预习单里让同学们做了这样一道题。

(课件出示例题)题目里已知哪些条件?(比例尺和图上距离)通过你的尝试,你觉得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题?A、通过列方程解比例B、根据数量关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C、先化成线段比例尺,再计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同学是这样做的,你觉得他错在什么地方?(出示学生错误形式,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同学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来试试身手,看能不能解决类似的问题。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新部编本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比例尺的应用》教案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4〜47页。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通过组织学生计算实际距离、设计位置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能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如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观察、思考、动手、讨论等合作学习,进一步发展画图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协调的能力。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电子白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与人交流、沟通,互动、互助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运用有效的数学思想。

教学教具教案、课件。

教学设计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电子白板显示中国地图,通过地图的缩放演示,谈话:“地图在发生变化,什么也在发生着变化?”“比例尺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学会应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那么,什么叫比例尺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地图给学生观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比例尺应用的广泛,从而导入新课。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阅读下面几句话,找出其中的比例尺。

1、图上圆半径和实际圆半径的比是1∶20;2、图上圆直径和实际圆直径的比为1∶20;3、图上圆周长和实际圆周长的比为1∶20;4、图上圆面积和实际圆面积的比为1∶400;5、图上圆直径和实际圆半径的比为1∶10;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师:哪几个才是比例尺呢?生:第1、2、3是比例尺。

师:为什么第4、5就不是啊?生:比例尺是长度之间的比,不是面积之间的比,所以第4个不是比例尺;直径和半径不是对应的量,所以第5个也不是比例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班额教学竞赛教学设计
1、宋老师的家有多远(出示情境地图)
A,课件展示题目:在和前面同样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从学校到宋老师家所在的华藏寺的距离约是13厘米,那么,从我们学校到张老师家所在的华藏寺有多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初步形成运用方程的解题思路)
B.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完成。

C、教师通过电子展示台,展示其中一个或几个小组的解题过程,全班交流。

D、教师引领学生变换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找出第二种解题方法
2、合作练习(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分析)
A、通过课件,分别出示第1、第2、第3道练习题
(1)团结小学与西滩小学的距离是3千米, 在比例尺为1:1000的地图上,团结小学与西滩小学的距离是多少?
(2)张老师把西滩小学到哈溪镇的距离,画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长1.5厘米,从西滩小学到哈溪镇的实际距离应该是多少?
(3)在一幅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的长是4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B、教师通过电子展示台,展示一个或几个小组的解题过程,全班交流。

3、拓展选练(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判断是否出示本题)
A、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5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在上午9点从甲地出发,那么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多少?(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导分析并解决问题)
B、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通过电子展示台展示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