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心理学第2章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
教育心理学(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一、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心理角度来看,包括认知差异与性格差异。
其中认知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
(一)认知能力差异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智力类型差异智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
知觉方面的差异有三种类型:综合型,即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能力较弱;分析型,即知觉具有强的分析能力,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较差;分析综合型,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即同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记忆类型的差异,根据人们怎样记忆材料可分为:视觉型,运用视觉记忆效果好;听觉型,运用听觉识记效果好;运动型,有运动参加时记忆效果较好;混合型记忆,运用多种记忆效果较好。
言语和思维方面,有的人言语特点富于形象性,情绪因素占优势,属于生动的言语类型或形象思维类型;有的人言语特点富于概括性,逻辑因素占优势,属于逻辑联系的言语类型或抽象思维类型;还有居二者之间的混合型。
在思维能力方面,每个人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品质上又都有自己的特点。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指的是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
它表明人的智力发展有高有低。
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又称常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正态分布函数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
心理学家根据智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即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或某种才能显著超过同龄儿童平均水平的儿童。
一般认为,IQ 超过 130 为智力超常,大约占 4.4%;IQ 低于 70 为智力落后,大约占 2.7%;IQ 超过140 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大约占1.3%。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心理进步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主题:心理进步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一、导入1.引入话题:由于每个孩子的心理进步都存在着个体差别,我们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2.导入活动: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为什么有些孩子在进修上表现得很优秀,而有些孩子却相对较差?3.目标导学:引导同砚沉思心理进步的个体差别对教育的重要性,并了解因材施教的意义。
二、知识点拓展1.个体差别对心理进步的影响:- 遗传因素:每个孩子的基因组成都不同,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特点。
- 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孩子的心理进步都有着重要影响。
- 进步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进步特点,需要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2.因材施教的意义:- 个性化教学:依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接受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增进其全面进步。
- 激发潜能: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引导其发挥潜力,培育自大、乐观向上的进修态度。
- 增进学业进步:因材施教能够提高同砚进修的乐观性和主动性,增进其进修效果的提高。
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小明是一个性格内向、喜爱独立沉思的同砚,但在公开表达和团体合作方面较为薄弱。
老师如何因材施教援助小明?解决方案:老师可以给小明提供更多的个人沉思空间,鼓舞他参与小组活动,援助他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案例二:小花是一个活泼好动、易分心的同砚,总是难以集中精神完成任务。
老师如何因材施教援助小花?解决方案:老师可以接受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激励性较强的游戏教学、小组竞争等,援助小花增强进修爱好和专注力。
四、实践探究1.小组谈论:请同砚们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状况,探讨在平时进修中如何因材施教,分享有效的阅历和方法。
2.个人反思:每位同砚沉思自己的进修特点和需求,在进修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总结1.总结回顾:通过今日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心理进步的个体差别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2.展望将来:期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进修中重视个体差别,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实现进修的个性化和全面进步。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1. 1.(2017.广东)小贝在小组讨论中,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往往会因为前面其他人的发言而摇摆不定。
小贝最有可能属于()学习风格。
[单选题] *A.反思型B.冲动型C.场依存型(正确答案)D.场独立型2. 2.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属于() [单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形式运算阶段3. 3.(2017.山东)5岁的毛毛第一次参观海洋馆,当他看到玻璃展缸中的潜水员时,大声喊:“看,消防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毛毛的认知过程属于() [单选题] *A.同化(正确答案)B.顺应C.平衡D.组织4. 4.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发展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这指的是心理发展的() [单选题] *A.阶段性与连续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正确答案)C.不平衡性D.差异性5. 5.身体发育异常显著,性意识开始萌芽,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开始要摆脱成人的束缚。
这些特征是人的身心发展处在()的表现。
[单选题] *A.婴儿期B.幼儿期C.青年期D.少年期(正确答案)6. 6.(2014.四川)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 [单选题] *A. 平衡性(正确答案)B.个别差异性C. 阶段性D.顺序性7. 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收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认知方式称为() [单选题] *A. 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正确答案)D.发散型8. 8.尽管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和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
例如: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反应迟钝;有的学生开朗活泼,有的学生沉着内向。
这反映了个体心理发展的() [单选题] *A.不平衡性B.方向性和顺序性C.个体差异性(正确答案)D.协调性9. 9.(2013.山西)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在() [单选题] *A.2岁(正确答案)B.4岁C.5岁以前D. 1-3岁10.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 [单选题] *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正确答案)11. (2013。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导学案一、导入引言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心理发展也存在个体差别。
在教育教学中,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导学案将盘绕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教育理念。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是什么,以及个体差别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因材施教的观点和方法,学会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对学生个体差别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个体差别的观点及种类: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差别。
2. 个体差别在进修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3. 因材施教的定义和实施方法。
4. 实例分析: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设计教学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入,让学生思考每个人都是并世无双的,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2. 知识讲解:介绍个体差别的观点及种类,让学生了解不同方面的差别对进修和发展的影响。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砚生的个体差别,思考如何因材施教。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根据个体差别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展示他们的想法。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思考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理论。
2. 观察身边的人,思考他们的个体差别以及如何因材施教。
3. 设计一个教学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个体差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反馈每节课结束后,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对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或教育专家来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教育心理学第2章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PPT
无政府主 义型的
喜欢偶然性地探索一些问题,不喜 欢系统性的或指南性的问题,根本 不喜欢本质上是强制性的问题。
喜欢预算做事时间,使自己有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重要的事。
喜欢在阅读理解项目上花费很多 的时间,但也可能无法完成一些 标准化的语言能力测试。
根据意识流、谈话、信手拈来等 形式写文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JPKC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 智力差异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智力差异。 教学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掌握学习、个 别指导及个人化教学系统就是众多适应学 生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中较有代表性的教 学方式。
12
三、认知结构的差异与学习 ❖(一)原有知识与学习成绩的总相关
16
(二)认知风格与学习
JPKC
❖ 1.场依存型—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与学习
▪ 场依存性者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依赖外在的 参照(身外客观事物),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 物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 感觉。
17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与学习 ❖
JPKC
18
2.冲动型—沉思型认知风格与学习 JPKC
❖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 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 准确性。
▪ 沉思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 认真审视,权衡方法,选择最佳方案,因而错 误较少。
▪ 冲动型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 据问题的部分信息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较 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19
3.立法型—执行型—司法型与学习 JPKC
特点,并对之作出简略的评价; 6. 分析焦虑、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
2
第一节 差异心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JPKC ❖一、差异心理与个别差异 ❖二、个别差异产生的原因 ❖三、研究个别差异的意义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作业设计方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作业设计方案《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明确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2.掌握不同个体差别对进修和教学的影响。
3.培养学生因材施教的认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和内容。
2.个体差别的种类和表现形式。
3.因材施教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个生动的故事或实例,引发学生对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兴趣。
2.知识讲解:教师介绍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个体差别的种类,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个体差别对进修和教学的影响。
3.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个体差别,思考如何因材施教。
4.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模拟因材施教的过程,体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应对不同个体差别。
6.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平时进修和生活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理解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观点,是否能够提出合理建议。
2.作业评定:安置相关作业,包括个体差别分析和因材施教方案设计,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小组互评: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互评,评判彼此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增进合作进修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反思:1.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对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3.不息完善教学设计和评判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资料课件
提供个性化支持
对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 教育者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 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持续调整教育方案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变 化,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方案,
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化。
01
因材施教的方法
了解学生
优化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提 高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环境包括改善物理环境(如教室布置、教学设施等) 和心理环境(如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创造一个舒适、 和谐、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 手段。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资料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 个别差异在教学中的影响 • 如何应对个别差异 • 因材施教与个别差异的未来发展
01
个别差异的概念
定义
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 异,包括认知、情感、性格、兴趣等多个方 面。
个别差异是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独特表 现,这些表现与其他个体存在明显的不同。
完善评价机制是应对个别差异的关键环节。评价机制应 该多元化,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 观等方面。同时,评价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包括考试、 作品评定、口头表达、自我评价等。此外,评价过程应 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 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01
因材施教与个别差 异的未来发展
观察法
问卷调查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 言语、表情等,了解其 个性、兴趣、学习风格等。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个别差异与教学
第二主题个体差异第一节智力的差异智力差异是心理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差异心理学中研究最多、资料最丰富的一个领域,本章将着重讨论智力水平差异、结构差异以及超常学生、低常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等问题。
心理学家对它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归纳起来,关于智力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1)智力是一种适应新情境的能力;(2)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3)智力是指抽象思维能力;(4)智力是一个人能为着某些目标而行动、能理智地思考和有效地适应环境这三种能力的综合表现;(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也就是解决某种智力问题的能力。
智力的理论及对教学的启示表现在:其一,流体智力: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晶体智力: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其二,神经智力: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神经智力可以通过运用先天因素而得到保持和加强。
经验智力:个人积累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丰富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经验智力。
反省智力:解决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
包括自我监视和自我管理。
反省智力可以看成是有助于有效地运用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的控制系统。
其三,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第二节认知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研究学习风格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辨清学生的学习风格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
下面就现有的适应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研究及对策作一介绍。
(一)学习风格任何一种学习风格,既有其优势、长处,也有劣势、不足,既有利于学习的一面,也有妨害学习的一面。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
因此,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对策;一是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进行有意识弥补的教学对策。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学生的个别差异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1、学生的超智力,最低值是( ) A 130 B.140 C. 150 D.160 2、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 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3.人们的智力水平是按照(正态分布 )曲线分布的。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二)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选择、判断) 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方式,无好坏之分。 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场依存型:外部参照,认知依赖,社会信息 场独立型:内部参照,认知独立,抽象分析 2.冲动型--沉思型:反应时间和精确性 3.具体型与抽象型 4.发散型与辐合型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选择)
概念:态度+行为方式 (一)特征差异: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 (二)类型差异:内向---外向;独立---顺从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三)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知差异能力 类型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表现早晚差异 群体差异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冲动型与沉思型 具体型与抽象型 辐合型与发散型 态度特征 理智特征 情绪特征 意志特征
学生的 个别差 异
认知方式差异
学生的性格差 异及教育意义
性格的特征差异
性格的类型差异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1.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的检验假设, 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 A 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2.当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 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 A.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幅合型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导学案
第一部分:导入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出主题,让学生思考个体差别对教育的影响。
故事内容:在一个班级里,有两个学生,小明和小红。
小明对数学非常感兴趣,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而小红则对语文更感兴趣,喜欢阅读和写作。
老师发现了这一点后,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小明和小红的进修成绩都有了显著提高。
问题引导: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个体差别对进修有什么影响?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进行因材施教呢?
第二部分:进修目标
进修目标:了解个体差别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掌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个体差别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差别,包括智力、性格、兴趣等方面。
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部分: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一:小组讨论,分析个体差别对进修的影响,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
教学活动二:观看视频,了解因材施教的案例,讨论其中的教学策略和效果。
教学活动三:游戏环节,通过游戏形式体验因材施教的乐趣,感受不同教学方法的差别。
第五部分:教室总结
教室总结:个体差别是进修中的重要因素,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别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第六部分:作业安置
作业安置:写一篇作文,分享自己对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教育建议。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的进修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学⽣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认知过程是指学⽣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理过程。
认知过程差异包括认知⽅式和认知能⼒等⽅⾯的个别差异。
(⼀)认知⽅式差异认知⽅式:⼜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和组织信息时所显⽰出来的独特⽽稳定的风格。
学⽣间认知⽅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
1.场独⽴与场依存场独⽴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对知觉的研究。
场独⽴与场依存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式。
场独⽴性是指很容易地将⼀个知觉⽬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场依存性是指在将⼀个知觉⽬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
具有场独⽴⽅式的⼈,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扰;在认知⽅⾯独⽴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平上加⼯,独⽴对事物作出判断。
具有场依存⽅式的⼈,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的依据。
他们的态度和⾃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们,特别是权威⼈⼠的影响和⼲扰,善于察⾔观⾊。
注意并记忆⾔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沉思型与冲动型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沉思型和冲动型就是指在提供多种选择答案的问题情境中,学⽣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的差异。
在有⼏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这种认知⽅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式。
在有⼏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
有些⼉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这种认知⽅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式。
3.辐合型与发散型据美国的吉尔福德研究,辐合型认知⽅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逻辑规律,缩⼩解答范围,直⾄找到最适当的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认知⽅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最终产⽣多种可能的答案⽽不是正确的答案.因⽽容易产⽣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2. 掌握因材施教的方法;3. 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能力。
导学内容:1. 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2. 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3. 实际案例分析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思考自己和同学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
二、学习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15分钟)1. 个体差异的定义和分类2. 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3. 个体差异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三、学习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20分钟)1. 因材施教的概念和重要性2. 因材施教的原则3. 因材施教的方法和技巧四、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个体差异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五、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导学案评价:本导学案结合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的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掌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化教育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一、导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弱,有的学生对某些学科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
这些差异是由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而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个体差异,可以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目标1. 了解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2. 掌握因材施教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重点难点1. 个体差异的概念和分类;2. 因材施教的方法和技巧;3.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四、教学过程1. 个体差异的概念和分类个体差异是指每个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本章要点
智力差异与学习 学习风格差异与学习 性格与学习
第一节 智力差异与学习
(一)智力的个别差异 1、智力的水平差异 2、智力的结构差异
智力的水平差异
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 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 发展到高峰的时间早,发展水平的禅意: 呈正态分布
结构的差异 数学能力:女生计算能力具有一定优势,但只表现在中小学阶段; 男生竞争性数学比女生好,女生合作性数学比男生好 语言能力:女生语言能力比男性好 空间能力: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测验中,男生好于女生,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
2、环境教育:如:弗林效应 产前教育:母体营养状况、怀孕年龄等都会影 响胎儿的智力发展 早期经验: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 发展。 学校教育 3、实践活动 4、主观能动性
戈登·帕斯克对学生怎样学 习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 现学生在使用的假设的类型 以及建立分类系统的方式上, 存在差异。
(四)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深层加工指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 念框架联结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深层加工有 利于侧重理解的考试。
表层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它们与更大 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表层加工有利于侧重事实学习和 记忆的考试。
第二节 学习风格差异与学习
定义: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 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
特点
➢ 独特性: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 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 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 稳定性:学习风格是个体在长期 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经 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很少 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变化而 变化。但是学习风格的稳定性并 不表明它是不可以改变的,它仍 然具有可塑性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幼儿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教学分析《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教材分析一、引言《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是一本针对心理学教育领域的重要教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
二、教材内容分析1. 教材主题:《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主要盘绕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讲解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钻研效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别,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2. 教材结构:教材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如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个体差别的表现形式、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等。
每个章节都有清晰的逻辑结构,便于教师系统地进修和理解教材内容。
3. 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涵盖了心理学中关于个体差别和因材施教的重要理论和钻研效果,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
教材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别。
三、教学方法分析1. 理论讲解:教材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帮助教师建立对心理发展个体差别的深刻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进修,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实例分析: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 教室讨论: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教室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分析1. 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别与因材施教》的进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进修效果和进修兴趣。
2. 对教师的影响:教材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宁专业素养,更好地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别,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幼儿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个体差异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3. 能够运用个体差异理论和因材施教原则指导实际教学实践。
二、导学内容:1. 个体差异理论的基本概念;2. 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3.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4. 个体差异理论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及应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为什么同样是一个班级,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还有些学生成绩较差呢?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对个体差异的思考和探索。
2. 学习个体差异理论(15分钟)讲解个体差异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不同个体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会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 探讨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2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表现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发现和理解个体差异的能力。
4. 学习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20分钟)介绍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并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 讨论个体差异理论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及应用(2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个体差异理论,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实际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个体学习成绩。
6.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个体差异理论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激发学生对个体差异研究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回顾个体差异理论和因材施教的相关内容,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2. 分析自己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存在的个体差异,并思考如何运用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帮助和引导;3. 思考个体差异理论与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1. 邀请心理学专家或教育学者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学习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和实践;2. 开展小组研究项目,调查不同年龄段、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个体差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3. 参与心理学或教育学相关比赛或活动,展示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的应用成果,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
加德纳 多元智力理论 社交智力 空间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
音乐智力
智力维度
定义
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数学 的一般能力,以及处理较 长推理、识别秩序、发现 模型和建立因果模型的能 力。 运用语言达到各种目的的 能力以及对声音、韵律、 语意、语序和灵活操纵语 言的敏感能力,包括听、 说、读和写的能力。
代表性人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卡特尔(Catell)以及后来的霍恩(John Horn)根据对 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人的智力分为两类:流体智力和 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 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流体智 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受教育文化影响 较少。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 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流体智力 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其彼此间的 关系。 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 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与流体智力相对应。晶体智力受 后天的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 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只是某些技 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变得无用了。流体智力指基本心理过程的能力, 它随年龄的衰老而减退。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 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 度渐趋平缓。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学习目标
了解个别差异的含义及其教学意义; 结合自己和其他学生的案例,说明个别差异 形成的原因; 说明学生智力个别差异的含义及适应这种差 异的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利弊; 说明与学习有关的几种认识风格的特征,并 就如何根据学生认知风格进行教学提出建议; 说明适应学生智力个别差异的几种教学方式 的特点,并对之作出简略的评价; 分析焦虑、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之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50页PPT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西塞 罗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PKC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 智力差异。教学组织方面的改革包括分校、 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
❖ (2)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智力差异。 教学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掌握学习、个 别指导及个人化教学系统就是众多适应学 生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中较有代表性的教 学方式。
三、认知结构的差异与学习 ❖(一)原有知识与学习成绩的总相关
无政府主 义型的
喜欢偶然性地探索一些问题,不喜 欢系统性的或指南性的问题,根本 不喜欢本质上是强制性的问题。
喜欢预算做事时间,使自己有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重要的事。
喜欢在阅读理解项目上花费很多 的时间,但也可能无法完成一些 标准化的语言能力测试。
根据意识流、谈话、信手拈来等 形式写文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元成分
知识 习得 成分
操作 成分
二、智力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一)智力的个别差异
▪ 1.智力的水平差异 ▪ 2.智力的结构差异
JPKC
(二)智力的个别差异与学习
JPKC
❖ 1.智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 ❖ 2.智商与受教育水平的关系 ❖ 3.智力与教学方法在影响学业成绩上的
交互作用
根据智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心理自我监控”风格表
风格
特征
学习风格实例
立法型的
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发明、 设计、做事,很少有固定的结构。
喜欢做科学项目,写诗、编故事、 音乐与艺术作品原创。
功 能
行政型的
喜欢遵循指导,做一些告诉他(她) 该做的事,要被告知一定的结构。
喜欢解决问题,写特定主题的论 文,依样板做艺术性工作,按设 计来建造,学习固定的信息。
JPKC
主要个体心理因素同学业成就因果关系模型(司继伟,2000)
(二)原有知识与教学处理的相互作用
四、认知风格的差异与学习
JPKC
❖ (一)认知风格及其分类
▪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 式。
▪ 认知风格的分类。
•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 分析考量型——囫囵吞枣型 • 冲动型——沉思型 • 敏锐型——平稳型 • 冒险型——谨慎型 • 认知繁化型——认知简化型 • 宽容型——偏执型 • 主动求知型——被动求知型 • 统观策略型——集中策略型
做事,遵循习俗。
备,喜欢传统的座位模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适应学生认知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JPKC
❖(一)分校
▪ 根据不同学校的师资水平及办学条件等,将其 分为重点、非重点学校及职业学校等。
❖(二)同质分班
▪ 按能力或成绩高低分班。同质分班也可以缩小 学生间的差异,便于以统一的进度和方法进行 教学。
❖(三)留级跳级 ❖目前,心理学家一般更支持在常规的教学
班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进行分组。
六、适应学生认知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JPKC
❖(一)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 ❖(二)凯勒计划 (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 , PSI) ❖(三)程序教学(Programmed
(二)认知风格与学习
JPKC
❖ 1.场依存型—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与学习
▪ 场依存性者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依赖外在的 参照(身外客观事物),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 物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 感觉。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与学习 ❖
JPKC
2.冲动型—沉思型认知风格与学习 JPKC
❖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 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 准确性。
水平
总体型的 局部型的
范围
内倾型的 外倾型的
学习
激进型的 保守型的
喜欢规划蓝图,抽象、概括。
喜欢写一些总揽性的或一项艺术 工作意义方面的文章。
喜欢处理一些琐事,喜欢有一 喜欢写文章来描写一项艺术工作
些特定的、具体的例子。
的细节及其他对人产生的影响。
喜欢独立工作,注重内部奖励 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科学或社
和自我满足。
会研究方面的项目。
喜欢与他人一起工作,注重外 喜欢按照他人或小组的意愿做科
部奖励,注重相互影响。
学或社会研究方面的项目。
喜欢以新的方式做事,藐视习 俗。
喜欢弄清新设备是如何操作的, 即使它没有告诉人们应该如何用, 喜欢开放性的座位模式。
喜欢以有先例的、正确的方式 喜欢按照传统的方式操作新的设
▪ 沉思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 认真审视,权衡方法,选择最佳方案,因而错 误较少。
▪ 冲动型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 据问题的部分信息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较 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3.立法型—执行型—司法型与学习 JPKC
斯腾伯格从“心理自我管理”(mental selfgovernment)理论来探讨思维风格及其学习风 格问题 ❖ 心理自我管理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功能。 立法型风格的特点是喜欢创造和提出规则,依照 自己的方式行事,喜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行政 型风格的特点是喜欢按照既定的规则、程序解决 问题,喜欢已经建构好的活动;司法型风格喜欢 判断和评价事实、程序和规则,喜欢完成分析或 评价任务。
司法型的 喜欢判断和评价人和事。
喜欢评判他人的工作,写批判性 的文章,给予反馈和建议。
君主型的
喜欢在每次做一件事,并为此付出 几乎所有的精力和物力。
喜欢自己专注于一项工作,如艺 术、科学、历史和商业等。
等级型的
喜欢一次做很多事,但会根据时间 和精力优先考虑该做的事。
形 式
寡头型的
喜欢一次做很多事,但在考虑优先 该做哪些事上会犹豫不决。
教育心理学第2章个别差异和 因材施教
【学习目标】
JPKC
1. 了解个别差异的含义及其教学意义;
2. 结合自己和其他学生的案例,说明个别差异形 成的原因;
3. 说明学生智力个别差异的含义及适应这种差异 的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利弊;
4. 说明与学习有关的几种认识风格的特征,并就 如何根据学生认知风格进行教学提出建议;
5. 说明适应学生智力个别差异的几种教学方式的 特点,并对之作出简略的评价;
6. 分析焦虑、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
JPKC
JPKC
JPKC
JPKC
JPKC
JPKC
(二)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JPKC
▪ 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 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 能力,产生这种适应 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信 息加工活动中的元成 分、操作成分和知识 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