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时文精读细评-青年人传统道德等5篇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人物类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人物类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人物类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新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一位老人,被称为中国科学界的“扫地僧”,经常脚踏布鞋,衣着简朴,他就是中国著名遥感学家、遥感领域的泰斗李小文。

他外表不羁,仙风道骨,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

有人说,这实在是当下社会的一泓清流。

清流:①清澈的水流;②比喻有名望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或健康的风气。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新题解析题目材料首段由李小文谈及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再结合第2段关乎“清流”的解释,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的用心,即要求围绕关键词“清流”,展开思考,确定立意。

准确合理的立意如:坚守清流本色;“清流”当“逐流”而上;激浊扬清,创造清流畅通的风气。

审题立意时不能混淆概念,把“不忘初心”“大道至简”“保持纯朴的本色”等与“清流”等同起来,这些只是“清流”的某些表现形式。

“清流”除了具备这些特点,更应当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荡涤社会风气”等本质内涵。

写作时,还应关注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与现实的联系。

朱熹读书时曾感慨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实,读书需要源头活水,个人、社会、国家也需要汩汩清流。

人有了它,就能心清志明;社会有了它,就能风清气正。

今天的中国正在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清流常注、清风常沐。

从这个层面看,这个作文题响应了时代的呼唤,充满正能量。

佳作1在浮华的世界里做一泓清流作家余华曾言:“为了不让真理的路上人满为患,命运让大多数人迷失方向。

”世俗之外,真理的小径上,那些孜孜追寻着的人恐怕可以叫作“清流”了。

无论是肃正社会风气、引领社会风尚还是激励社会向上,清流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窃以为,我们都应该以自身为器,冲破世俗藩篱,在浮华世界里做一泓引领改变的清流。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时评类作文写作练习(共6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时评类作文写作练习(共6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阵微风吹过,粉红色花瓣离开枝桠,在空中旋转,缓缓落地,如同一场唯美的“樱花雨”。

脚下,一条约700米长的道路如同铺上了一层粉色地毯……杨浦区绿化市容局14日宣布,江湾城路即日起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打造全市首条“落花不扫”道路,用落英缤纷的晚樱景观“留住”春天。

,这一决定引路人纷纷驻足欣赏,更有不少人专程赶去赏樱拍照。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高校传媒联盟向全国1021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80.8%的受访者表示,“有过事情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的经历,许多大学生过上了“倍速生活”。

比如,49.36%的调查对象看电视剧等视频会倍速播放,81.39%则会边吃饭边做别的事,34.97%有过边洗澡边玩手机的经历......有受访者就表示,“高效率地完成一项任务,其实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也有人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

对“倍速生活”,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高考,湖南农家女孩钟芳蓉以676的高分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对此,网友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支持她,认为这是对理想的坚守,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无可厚非;也有人觉得以此高分可以选择更有“钱途”的专业,实在可惜。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20年江苏省共有34.83万考生,白湘菱同学以430分一举获得江苏省文科第一名。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评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评析及范文》
今日阅读 ——高考作文评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
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 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 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 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 “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 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 知人也。”
二、注重“情境设置”的语用导向。
《课程标准(2017版)》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明 确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 内容。 如2019年全国Ⅰ卷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 劳动,不愿意劳动”的情景,希望考生通过演讲稿的撰写对这些同 学提出希望与建议。
关于“写作要求”中的“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 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均属常规要求。
【写作角度和立意】 “意”是文章的灵魂、中心。高考作文立意,就是根据作文材料、任务指令及写作要求, 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考场作文,文章只要切题,符合题意要求,得分就不会太低; 一篇文章,即使洋洋洒洒数千言,妙笔生花,辞藻秀美,情真意切,但只要偏题了,也 只能得分偏低。那么今年的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呢? 在材料作文中,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 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 至少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分析材料关涉的对象入手,选择不同的立意角度。 从齐桓公的角度立意:成大事要有容人之量;做人要有不计前嫌之美德;成就事业需要 善于用人;志存高远方能成就大事;具有开阔胸怀与包容的气度;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 等。 从管仲的角度立意:成大事者必有雄才大略;恪尽职守铸就人生辉煌;士为知己者死; 识时局而知变通;感知遇之恩而知回报;放弃小我方能成就大我;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 己等。 从鲍叔的角度立意:做人要虚怀若谷;不嫉妒他人才能是一种美德;要有知人之明更有 要荐才之量;知才、识才与荐才;顾全大局,大公无私;忠君爱国;不计个人得失;给 自己正确的定位;绿叶也有独到之美等。

高三时评类训练作文大全800字7篇

高三时评类训练作文大全800字7篇

高三时评类训练作文大全800字7篇高考作文最能体现考生对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体系架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时评类训练作文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三时评类训练作文800字1子曰:“闲哉回也!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该其乐。

闲哉回也!”孔子在古代便十分看重弟子养成朴素的道德品质,可见朴素自古以来便是人优秀的道德品质之一,我们要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

那三个进商店买饮料的人,都只是为了解渴而已,为什么要讲究什么口味呢!由这件小事便可看出他们的道德修养。

我们要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社会做出贡献。

朴素的道德品质要从小培养,任何人都不可能生下来就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司马光小时侯,有一次穿了亲戚送的丝织鞋,被父亲发现后训斥了一顿,从此养成他朴素的道德品质,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见,朴素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小培养。

我们也要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朴素的道德品质是成功的内在条件。

古往今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伟人,都具有朴素的道德品质。

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平时衣着朴素,穿得像个农民,有一次他到贵族学校找女儿,学校都不让他进去,就是这样朴素的道德品质让他登上文学的颠峰,获得了人们的敬意。

我们也要像他学习这种朴素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朴素的道德品质是民族兴盛的必要条件。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道德修养,而朴素的道德品质是其中重要部分之一。

德国人民拥有朴素的道德品质,冬天为了避免猫进出时间过长而引起暖气浪费,便把猫的尾巴给弄断了。

正是从一件件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朴素的道德品质让德意志民族兴盛。

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复兴,也必须重视培养朴素的道德品质,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朴素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2020全国卷一高考作文范文十篇

2020全国卷一高考作文范文十篇

全国卷一高考作文范文一【知人让贤,成就伟业】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站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个人的阅读感悟,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知人让贤,成就伟业》。

齐桓公、管仲、鲍叔的君臣故事非常感人:齐桓公心胸宽广、唯才是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管仲才华出众、敢挑大任辅佐齐桓公成就伟业;鲍叔知人善举、主动让贤。

他们的才华、胸襟、格局不得不让我折服,而此刻我最想跟大家分享对于我来说感触最深的人物:鲍叔。

鲍叔作为一名臣子,为了成就齐之伟业,他放弃了人生仕途登顶的绝佳机会,毅然决然地在齐桓公面前力荐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的管仲。

他之所以举荐管仲,不仅因为管仲的才能,更因为他知道齐桓公会重用管仲。

这就是我最佩服他的一点——识人知人。

管仲曾箭射过齐桓公,但鲍叔明白齐桓公是一位胸襟开阔、纳谏任贤、有大局观的明君,所以才敢举荐管仲。

这不正是他识人知人的品质吗?若没有鲍叔的慧眼识贤、知人善举,就不会有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任成就伟业的历史美谈。

鲁迅曾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确实,知道何人能做何事,并把他举荐在适当的位置上,这是需要有智慧的。

这点鲍叔做到了!鲍叔甘居其下、主动让贤,没有一点的嫉妒,没有一点私心,一心为国。

试问:有几人能做到让曾经的对手成为战友并主动让贤?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很不错,却很少人认为别人不错。

反观当下:暗中诋毁扯其后腿者有之,相互倾轧上位者亦有之。

这也是许多贤士空怀其才而无处可施,抱憾终身的原因所在。

若让鲍叔知贤善举、主动让贤之清风吹拂当下,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能,各忠其职,那么盛世可期!鲍叔具有心系国家、从国家大局出发的伟大格局。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正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胸怀齐国大格局才有了鲍叔欣赏管仲并主动让贤的壮举。

这样的大家、大气、大格局,古有鲍叔,今有任正非。

作为军人出身的华为总裁任正非,心里想的不仅仅是企业的生存和赚钱的问题,更是国家科技的发展。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主题作文练习(中国精神+浸润人文+匡正人心+不负韶华)(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主题作文练习(中国精神+浸润人文+匡正人心+不负韶华)(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中国精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

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

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浸润人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杨振宁从小聪颖过人,初中时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数学天赋。

12岁时,他就提出要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教他,而是请人教他学习《孟子》。

对于父亲不教他微积分而教《孟子》的良苦用心,杨振宁晚年颇为赞叹,认为人文学科对他整个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能够让他欣赏数学,而不是像其他同事一样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材料二: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系研究生林森洁,因为琐事,投毒杀害室友。

被判死刑后,他在遗书中写道:“请将我写予你们的书信给我的兄弟姐妹们看看,告诚他们要多读书,开卷有益……”在看守所里,他看了不少人文类的书,比如《复活》《心理控制术》,目的是想通过阅读“让灵魂找到比短暂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寄托”。

对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和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匡正人心)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

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

”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20:当代青年修身养性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20:当代青年修身养性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中国精神系列——当代青年修身养性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尚书》中提到,要培养人,必须先陶冶性情。

所谓“直而温,宽而栗”,意思是耿直者加以温和,宽厚者加以明辨。

而傅雷先生勉励他的儿子,要做这样的人: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

可见,良好的性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

对于当代青年修身养性,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审题本题起于《尚书》中舜教育胄子的原则,落脚到当代青年的修身养性,将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坚持了以文化人的语文操守,语言又直白又微妙,思想又朴素又深刻。

无论是《尚书》原文中表示递进关系的“而”还是译文中的“加以”,都是在明确前者为基础,后者是补充。

“直而温”——性情梗直者坚持原则,言行难免强硬激烈,温和的性情有助于减少冲突,维系人际关系以保证原则的最终实现。

“宽而栗”——为人宽厚者不苛求别人,容易滑入是非不明的好好先生的境地,明辨的性情有助于保持警惕,让宽厚之心找到边界而施加于适当之人。

“良好的性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是给定的主题。

“相反”明确作文的主体内容必须出现相异的良好性情。

“相成”明确作文必须承认相异的良好性情能促成积极的结果。

于是启示我们在修身养性时,需要注意培养相异的良好性情。

从“相反相成”一词看,积极的结果限于良好性情之间的相互促进。

但宽泛来说,写相异性情共同成就了人,也在题意之内。

毕竟性情依托于人。

某性情如果成就了人,就相当于成就了另一种性情。

2.立意、拟题:良好的性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

两种相反的性情相互成就我们的人生。

相异的性情成就一种人生目标。

相异性情,相互成就做一个平衡与兼容的追梦人中通外直,坚守本心方圆相济,修身养性相反的性情通常是人对自我的一种补充,促使我们达到圆足(生命的圆融)。

2020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5篇

2020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5篇

2020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5篇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你知道怎么写吗?很多人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其实也不是很难,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5篇,希望你喜欢。

2020全国一卷语文作文篇一成大事者,拘小节与人相处,倘不拘小节,或许会给人洒脱、直率、豪迈的印象。

但是,一个不拘小节者,有时也可能就是不懂礼貌的人,甚至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不拘小节者,擅长我行我素或者唯我独尊,以至于爽快之梯,有搭在别人墙上的嫌疑。

纵观历史,不得不承认,更多的拘小节者干出了更大的事。

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不要自己哼唱,也不要用手指敲打或者用脚踢什么东西;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别人站着时,不要坐下;别人停下来时,不要自己走;和别人在一起,不要读书或看报。

如果确有必要做上述事情,也一定要请求离开;事先没有得到允许,不要看别人的书或写的东西;别人写信时,也不要离得太近……这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4岁时抄在笔记本上的部分“守则”。

可以说,这都是些小节,甚至是很拘束人的小节,然而,华盛顿却把它看做了成长所必须的“维生素”。

假如他不拘小节,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会把美国搞得花团锦簇。

著名的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小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春秋时的子罕以“不贪为宝”;清朝廉卿张伯行以“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为铭;林则徐因自己有易发怒的弱点,自书“制怒”条幅挂于中堂;烟瘾特大的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坚持不抽一支烟……一滴水见太阳,窥一斑而知全豹。

小节相当于试纸,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素质与境界。

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命运的偏旁部首。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后天的修养使然。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他们注重细枝抹节。

相反,那些所谓的气度不凡、不拘“小节”者,一不留神就因小“疵”而掩了大“玉”。

世上无小事,人间无小节。

有一首外国民谣: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5)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5)

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1.【1月时评】四成白领"0阅读" 真的是没时间吗2.【1月时评】温暖“冰花男孩”不能靠新闻“偶遇”3.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南方暴雪映照治理进步4.无论何时,别忘对惨剧受害者温柔以待5.外卖骑手的本分与情分6.“兴奋剂入侵中考体育”谁的过失?7.李文星之死何以引发热议8.疯狂的暑假,拿什么缓解年轻父母的焦虑9.社会常识也是必修课10.一箭易断,十箭难折1.【1月时评】四成白领"0阅读" 真的是没时间吗“导语”“0阅读”,表面上看是一些白领没有时间读书,以我看实际上是一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的流露。

近日某招聘网站发布2017年中国白领满意度指数调查显示,超60%白领在2017年并未得到晋升。

在生活中,有近40%的白领“0阅读”,近50%的白领几乎不运动。

评价职场状态,24%的白领选择了“焦虑”一词,“穷”紧随其后,“丧”排在第五。

(1月18日中新网)不读书不看报,未必是导致60%的白领职场受挫,20%的白领产生焦虑以及部分白领囊中羞涩的根本原因。

但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居然有40%的白领“0阅读”,无疑令人担忧。

“0阅读”,表面上看是一些白领没有时间读书,以我看实际上是一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的流露。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前不久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一个有趣段子,儿子问爸爸:“我为什么要读书?”爸爸回答说:“这么给你说吧,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就像品尝当下的这碗茶。

差别在于,读过书的人会说,此茶口感饱满纯正,入口绵软,圆润如诗,随之而来的是回味甘甜;观其茶汤,橙黄透亮,幽香如兰,品位十足,当是茶中的佳品。

若你没有读过书呢,就只能说,哎呀妈呀,这茶真好喝。

”相信没有时间读书的白领对微信上流传着的这个段子并不陌生。

诚然,阅读虽然不能马上给阅读者带来滚滚财源,但显然坚持阅读与拒绝阅读在谈吐、气质等方面有着高下之分、天壤之别。

游美学者薛涌说:“中国人是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

(全国甲卷) 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汇编:写作专题

(全国甲卷) 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汇编:写作专题

写作专题(全国甲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1四、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梁漱溟说:“这个时代有一个误会,就是错把欲望当志气。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借用梁漱溟的一句话,指出一个错误的现象,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很容易把欲望当作自己的志气,从而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这句话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我们应该把欲望当欲望,把志气当志气。

二是,我们不应把欲望当成志气。

三是,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误会”,更是时代的“误会”。

欲望和志气是有区别的:欲望满足的过程是快乐的,但欲望满足后,人会感到空虚;志向实现的过程不见得是快乐的,更多是苦乐相伴,但实现后,人会感到有成就感。

欲望基本都是指向个人自身生理或心理需求的满足,或者小范围的很少的人。

而志向,指向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个体通过创新创造,为社会国家,甚至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关于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欲望与志气的关系,摒弃过分的欲望,确立正确的志向,或者以志向为尺,规范自身欲望,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层进式的结构。

在开头引述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后,论证过程中可以先阐述欲望和志气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正确地区分和对待这两者;然后分析误把欲望当志气对个人成长和价值观塑造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后讨论误把欲望当志气对社会风气的危害,以及如何纠正这种错误观念。

最后总结全文,再次明确全文观点。

这样,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层层深入,鞭辟入理。

论证过程也可以重点论述怎样摒弃个人欲望,树立长远的志向,如摒弃个人欲望,树立长远的志向,需要我们坚守内心之志,不随波逐流;摒弃个人欲望,树立长远的志向,需要我们走出小困局,实现大我突破;摒弃个人欲望,树立长远的志向,需要我们将个人融入时代,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等。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专家解析、审题立意、同题作文(1)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专家解析、审题立意、同题作文(1)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专家解析、审题立意、同题作文(1)1、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程 I 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地区: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广东福建)四、作文。

(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人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2020年的高考I卷作文题,出人意料地选取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君臣之间的一个著名历史故事,要求学生就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的历史作为和后人评价写一篇在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我们认为,命题目的显然是想让学生在感受历史,品评任务时,环顾当今,对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重大问题,并引导考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动力。

本考题创设的写作情境是常见的班级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师生展开讨论,写作者身份和写作对象明确;主话题(或叫题引))是要求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哪个感触最深;写作任务则是: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文体要求是发言稿。

考生写作前这些基本而且必要的审题分析,我想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命题在这些方面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近年来的踏实稳定。

这个命题材料组织历史故事,创设历史情境,既精炼完整,又精细多维,暗含着很多可写的角度和立意,比如齐桓公志向高远,在鲍叔牙的开导下心胸宽阔,唯才是用,成就霸业;鲍叔牙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重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多方面的出众才华,以及他的恪尽职守、功勋卓著,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2020年高考全国卷3月第二次大联考 语文作文满分范文(名师点评+满分范文7篇)

2020年高考全国卷3月第二次大联考 语文作文满分范文(名师点评+满分范文7篇)

2020年高考全国卷3月第二次大联考语文作文满分范文(名师点评+满分范文7篇)【试题】(全国卷2020年3月第2次在线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20多年来,广大青年志愿者走进西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雪域高原,在贫困乡村,在你我身边,挥洒着辛勤的汗水。

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又着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服务残疾青少年活动)、“七彩假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在活动中,青年人学习成长、奋斗奉献、放飞梦想,彰显了青年的力量和风采。

然而有一些同学却认为,这些都是社会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

也有同学说,高中学习时间很紧,没有时间参与。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立仁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践行志愿精神,彰显青春风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精析】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要以完成任务要求为核心,构思行文。

(1)材料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阐明参与活动的意义。

第二部分,指出对待劳动的错误态度。

(2)任务要求:面向本校(统称“立仁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践行志愿精神,彰显青春风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3)构思:先立论后驳论,再顺势提出希望与建议,使得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立论:①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认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②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服务社会、锻炼能力、提升自我。

驳论:①驳斥“和自己关系不大”的观点:缺乏社会责任感,青年应投身社会。

②驳斥学习时间紧的观点:提升个人素质更为重要。

(4)任务对象的体现:全文始终用平等的态度、恳切的语言和同学交流。

(5)演讲稿形式的落实:演讲稿的要素齐全,文体特征突出,具有针对性、感染力与号召力。

素材05:高考作文题目出炉,附历年高考作文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热点素材+实用写作技巧

素材05:高考作文题目出炉,附历年高考作文题-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热点素材+实用写作技巧

素材:高考作文题目出炉,附历年高考作文题试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评析写作试题材料给出“人·技术·时间”的话题,但未给出明确观点,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实证、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

二、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评析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和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两则材料虽然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问题,但揭示的道理具有普遍性。

材料一可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于人与人的相处。

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说明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

两则材料并举,又构成对话关系。

试题引导青少年胸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考生写作空间大,可切入角度多。

三、新课标Ⅰ卷“故事的力量”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全国甲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全国甲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甲卷)02·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

《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

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

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

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

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

新高考语文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道德与青春篇

新高考语文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道德与青春篇

新高考语文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道德与青春篇1.礼仪一直是华夏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端午飘粽香,悼念屈原之魂;清明扫祖墓,祭奠逝世先祖;除夕燃爆竹,庆贺新年到来。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悼贤之礼,有祭祖之礼,有迎新之礼,虽只是表面形式,但其背后是日久沉淀下来的道德底蕴。

2.文化是一条浩浩汤汤的长河,从远古奔流而来,穿过柳林繁花,容纳了人生代代,沉淀了子子孙孙践行中愈发醇香的风俗与礼节。

而每一个华夏民族节日的礼仪的背后,是先人留下的智慧,是于礼节的一言一行之中,向我们传递道德风尚。

3.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载着中国这条小舟一路飘摇,风雨兼程。

滞留之处,似是撒下无数璀璨明珠,遗风犹存。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蕴出了数不尽的传统文化,翻开史书缓步向前,孔门弟子席地而坐齐诵儒家经典书声琅琅,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畅谈心中理想……虽有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分裂割据,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包容与进步中,凝成了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凝成了一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4.以酒奉之,以弦乐之,以礼待之,宽袖系带,云鬓华裳,此皆我汉家礼仪也。

五千年泱泱华夏,正是礼仪之邦,而这等端正秀雅的礼仪正是我中华民族心中所奉行的道德之外在展现。

5.曹植曾有言:“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而今更有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道德新风助当代奋斗者砥砺前行,礼仪礼节更增强其聚合力与归属感,进而厚积薄发,为华夏增添光彩。

6.时过境迁,礼仪不再单单是人与人的礼尚往来、民族与国的品德体现,而将是人类和平发展理想倡导的生动载体。

曾经之设想,未来之荣光,都将由所有人类提笔共同谱写时代新篇。

7.“繁华尽处,是一泓源头之水”元宵节繁华背后的道德似“一泓源头之水”更值得我们品味。

对学子,这是劳逸结合的典范;对游子,这是思乡孝顺的情感;对老人,这是四世同堂的福分;对十三亿中国人,这是民族的文化自信。

俗话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Ⅱ)命题方向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性。

作文材料关注现实话题,其中第二、三段紧扣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这一热点,但视野更为开阔,拓展到国际疫情的背景上。

材料引用抗疫期间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捐资物资上的寄语,表明面对疫情危机时国与国之间的守望相助,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

考生写作必须基于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表现“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这一主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性。

考生的写作身份是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中国青年代表,文章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演讲地点是国际论坛,听众对象是国际青年,因此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性。

任务中明确设置“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这一具体情境,与考生的青年身份紧密结合,“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结合,则体现出世界各国青年应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责任担当意识,“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演讲主题,进一步强调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再与前面的三段材料相联系,可知此作文倡导各国青年在人类面临危机时应团结起来,用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万里归途》主题金句、时评-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

《万里归途》主题金句、时评-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

专题09 《万里归途》主题金句、时评【解读】国庆档电影《万里归途》,根据2011年利比亚真实撤侨事件改编。

讲述了北非努米亚爆发战乱,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与外交部新人成朗(王俊凯饰)受命前往协助撤侨。

任务结束之际,他们意外得知还有一批同胞被困战区腹地,于是放弃回家的机会,重回险境,用勇气与智慧打开一条生命通道。

外交官们无枪无刀,却能在战火中把同胞带回祖国,这背后是中国的强大,是中国外交官的胆识与智慧。

观众跟随中国外交官的步伐跋涉万里,看到了世间苦难,更会想到自己正在祖国所拥有的和平、幸福。

这样一部电影,除了好看之外,还藏着绝佳的写作素材。

01写作角度1.家国情怀信念信仰2.责任担当勇气智慧3.放眼世界时代中国4.热血温情忠诚坚守5.人性考验生死抉择6.公民意识核心价值02精彩标题1.星星点灯照归途,万里故事是国运2.观影万里归途,更知根在何处3.看万里归途,惜拥有幸福4.万里归途无恙,致敬无畏付出5.国强万里有归途,无枪无刃亦战狼6.只有强大祖国,才有万里归途7.人行千里有归途,祖国才是平安符03金句集锦1.你有你的底线,我的底线是带我的人回家。

祖国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同胞。

2.请大家,把国旗、护照举起来,我们带你们,回家!3.相信我,这个世界会好的。

4.这条路,需要我们徒步,路会很长。

5.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脸了。

6.125个人,我们没有枪,带回来了。

7.祖国,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同胞。

——电影台词8.这世界会好起来的。

抉择多难,都已做过,不问得失,无悔对错,让月光带我回家。

——片尾曲《归途有风》9.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曾经在满天的星光下做梦的少年,不知道天多高不知道海多远,却发誓要带着你远走到海角天边。

……远方的星星请为我点盏希望的灯火,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

——影片歌曲《星星点灯》10.女士们先生们,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山脉,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文精读细评-青年人传统道德等5篇【目录】(1)青年人要寻找自己的星星之火(2)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是强者吗?(3)“老人霸座拘留五日”不因个体污名化老人群体(4)“勿需让座”的硬核大爷,让代际和解充满可能(5)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正文】(1)青年人要寻找自己的星星之火陕声祥来源:人民论坛听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谈自己的成长经历。

他说少年时代,他很羡慕大人使用红印章,就用橡皮雕刻了一个,蘸上红墨水在家里到处盖,很有做大人的成就感。

他把这个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投给县文化馆。

文章发表了,在县里临街的宣传橱窗上,占了大部分版面。

这件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了。

他深受鼓舞,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一步一个台阶,33 岁成了省里最年轻的国家二级编剧。

现在已经成为全国知名作家。

【借用事例,引入论题】每个有所成就的人,如要追溯一番,可能都存有那么一个闪光的“原点”。

开始亮度并不怎么高,却以此发端,不断聚合生命的能量,成就一生的事业。

先前那闪光的“原点”犹如一星火光,终成燎原之势,发出耀眼的光芒。

【对事例进行阐述,提出论点:要找到自己的“星星之火”】善于发现属于自己的一星火光,对于人生十分重要。

俗话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

舞蹈家未必有一副金嗓子,科学家不一定有艺术造诣,建筑大师可能对机械制造全然陌生。

同样是文学家,诗词曲赋可能各有偏好,散文、小说各有擅长。

发现自己的优长所在,扬长避短,发扬光大,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论述找到自己的“星星之火”的重要意义】那点星火,可以是生活中的某种兴趣爱好,也可以是自己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某种能力、禀赋。

童话大王郑渊洁上小学时,写了一小段话,老师特别欣赏,并拿到班上朗读。

这件事给了郑渊洁莫大的鼓舞,激发了他写作的信心和力量。

伴着这种力量,他致力于文学创作,发表童话作品上亿字,成为名副其实的“童话大王”。

那一小段话的写作,竟然成为他作家人生的起点和巨量作品的源头。

细细思量,我们每个人何曾没有一些小小的成功,没有一些相对而言略胜一筹的地方?【论述“星星之火”的内涵】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一星火光,要精心呵护才不至于熄灭,还要持续不断地添柴加火才能越烧越旺,辉耀天地间。

这其中,坚持的力量不可或缺。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学生众多。

一次,他教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膀子甩一百下。

每个学生都会做,都认为很简单。

10 天之后,苏格拉底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80%的学生举起了手。

20 天之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50%的学生举起了手。

3 个月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谁还在坚持做?”这次,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

这个人就是柏拉图。

最终,只有柏拉图继承其衣钵,成为著名的哲学家。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能够自始至终持之以恒的人不多,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论述如何让“星星之火”成就人生】,是大家熟知的革命道理,也是精辟的人生哲学。

一个生命体就是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宇宙。

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星星之火,灌注不竭的生命能量,就能照亮自己生命的原野,也能给社会增添一丝亮色,一缕暖意。

【总结论述,再陈论点】【深思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天进步,终成大业。

寻找星火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自己的目标。

如作者所言,这星火可能是兴趣,也可能是潜能。

阿西莫夫说,“做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事情,而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星火,然后坚持前行,结果自然不会差。

(2)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是强者吗?陆玄同来源:中国青年网查理·芒格说:“对于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满世界都是钉子。

”同样,对于一个自诩为强者的人,眼里所见皆为弱者。

【引用名言+化用名言,类比说理开篇】今天朋友圈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的一篇致辞刷了屏,有媒体评价,叶敬忠院长的致辞,充满浪漫的情怀和朴素的思想,希望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与真实,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同时他告诉学生,要记住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的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尤其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引入热点社会现象,关注当下,关联现实】向弱者一样感受世界,是因为他们是强者吗,当然不是。

这样温情的表达,只是叶教授的一种劝诫之语或者一种期望。

农业大学的学习,将来避免不了要跟农村农民打交道,而农民向来是所谓强者眼中的弱者。

当然,这种强弱的对比更多的是思想和学识上的一种类比。

希望他的学生在面对不理解的事情时,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

【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热点现象提出个性解读,主张换位思考。

】或者说,他希望他的学生有包容的精神和博爱的情怀。

在一个强调“出头”“成功”的浮躁环境里,寄语学生沉下去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其实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知晓,平凡并不可怕,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才可怕。

【深入理解教授对学生的深切寄望:拥有包容的精神和博爱的情怀。

】可到底什么样的人是弱者?弱者的世界是怎样的?其实哪里有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世俗的功利观催生的一种带有先天性歧视的表达。

【笔峰一转,引入核心话题,引出对强弱的定义与理解的深入探讨。

】在此方面是弱者,在彼方面可能就是强者。

弱肉强食本身就是一种残酷的生存现实,但这种所谓的生存法则是建立在不对等条件下的。

再者,从生物观点来看,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弱者,只不过是彼此所存在,可见不可能强者愈强,而强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心态决定强弱关系。

韩愈说,“有其翼者去其角”弱对比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

【韩愈所言暂查无据。

道理同成语“予齿去角”一样,予,给予,去,夺去。

意即自然法则中给予某一种动物齿,就不给予它角。

意思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或物。

此段中用来论证强弱本是辩证的,比如,富甲天下的金融公司老板和身强体壮的冰雪运动员,被同时仍到雪山之巅,世俗意义上的强弱者就对调了位置。

】在一个人人都渴望成为强者的社会里,强者会因胜利而被拥戴,弱者会因失败而被嫌弃。

鄙视产生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是思想上的弱者了。

实际上,是功利的社会让这中强弱对比在生活中对比得更加明显。

而“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其实很难。

在一个崇尚“强者”的环境里,要求一个所谓的强者去保持一个弱者的心态,确实很难。

因为这些所谓的强者拥有权力、资源或身份优势,而所谓的弱者是在一种资源不对等条件下的自然对比。

【结合现实,剖析强者主导的当下,“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只是一种美丽的提法,看似新鲜,实难践行。

】生活中,我们可能是强者,也可能是弱者,环境不同地位不同,产生的对比也不相同。

关键是,不管我们处在何种地位,拥有何种优势,都能保持一种谦卑的心态,对别人始终充满温情。

强者不是一切物质充盈的代名词,而是精神生活富足的自然表达。

乐观面对生活的人,都是生活的强者,只要内心坚强,没有什么能够轻易击倒。

总是把自己的软弱、悲情或愚蠢,化作晶莹的泪珠,逢人便刷地往外流的人,才是弱者。

【打破世俗看法,重新定义强者,强者,乃精神富足、内心强大之人。

】布施与他三尺地,休夸谁弱又谁强。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激进,不妄为,才能感受到这世界没有强弱之分,高下之别,才能让这个社会更和谐友善。

【卒章显志,保持平常心,世界本无强弱之分】【深思考】文章由类比说理开篇,由社会热点事件引入“弱者”话题,打破世俗看法,辩证看待所谓强弱,重新定义强者与弱者。

强调做人应看重精神的富足与内心的强大,时常保有一颗平常心,不激进,不妄为,你会发现世上并无强弱之分、高下之别。

(3)“老人霸座拘留五日”不因个体污名化老人群体杨朝清来源:中国青年网近日,D7573 次列车上,65 岁男子张某手持无座车票却霸占他人座位,列车长耐心规劝 40 分钟,其闭目养神坐到终点。

在见到民警后,张某连声承认自己霸座不对。

目前,张某已经被长沙铁路行政拘留五天。

(6 月 27 日澎湃新闻)【新闻材料引入,读者速览热点事件,事件读罢,定有不同感想,观点碰撞后文及时跟上。

】在一个“流动的中国”里,动车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便利。

动车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也是世间万象、人生百态的一面镜子。

“霸座”作为一种失范行为,暴露了一些人精神世界的贫乏与不健康;“霸座”层出不穷,说明建构与时代匹配的精神文明,依然任重而道远。

【直陈观点,指出“霸座”所折射的精神世界贫乏,说明精神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明明是无座票,却非要霸占其他乘客的座位;面对乘客的批评质疑和列车长的耐心劝阻,这位乘客选择了“不管你们怎么样,反正我就这样”的自说自话。

在乘客和列车长面前嚣张跋扈的“霸座老人”,在民警面前立即认怂;他并非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无理”,只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可以不为失范行为付出代价。

【深入剖析事件,从事件主体角度,透析“霸座老人”的侥幸心理】按票乘车是铁路企业与乘客之间建构的契约,这位老人并非不知道这个规则,而是明知故犯,揣着明白装糊涂,无畏、无理,当众撒泼。

“霸座”行为不仅给其他乘客带来了不便,也扰乱了动车的运行秩序。

一个缺乏群己界限、对社会规范缺乏尊重与敬畏、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乘客,不论他的年龄与身份,都会遭遇他人的差评。

【指出“霸座”行为,漠视契约、缺乏对规则的尊重与敬畏,是自私自利的不文明行为。

】虽然动车上没有“让座给更有需要的人”这样的标语,但对于那些身体状况不佳或者孕妇、,总会有愿意换位思考、带小孩的乘客等有特殊需求却只有无座票的乘客,只要他们“有话好好说”懂得体谅的乘客愿意成全他们。

那种自弹自唱、孤芳自赏的“座位谁先坐到就是谁的”,显然是一种胡搅蛮缠。

【让步思考,纵是老弱病残孕,对于座位有特殊需要,亦应“有话好好说”。

】“霸座”表面上实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实际上却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在不文明行为可能被随时随地“现场直播”的今天,“霸座”丑态毕露,形象尽失,为天下人耻笑,当真值得吗?有理不在声高,没有道理却强词夺理,非但不能赢得“脸面”,反而有损体面与尊严。

【一针见血,直指“霸座”丑态】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一个人最好的作品,就是他自己”。

在身份社会逐渐向专业社会过渡的当下,一个人的社会认同,越来越少地取决于身份标签,越来越多地依靠他自身的角色扮演。

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不论是博士还是小学都没毕业的人,不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人,“你怎样做,你的评价就怎样”。

【借名言,强调人要懂得做好自己。

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导者,更是自己的命运主宰者。

每个人来到这个社会都是一张白纸,上面写什么字,别人给你什么批注,全在于“你怎样做”!】面对“老人霸座被拘五日”,我们不能对老人群体进行污名化,而是要就事论事。

我们不能挥舞着大棒给老人群体贴上各种标签,却忽视老人群体也是千差万别的;根据每一个人的角色扮演来进行评判,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拓展议论,抵制以偏概全、乱贴标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