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共4套
专接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专接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学前教育机构的设施B. 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C.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D. 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不包括: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2-7岁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A. 敏感性B. 可塑性C. 稳定性D. 阶段性5.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A. 身体自我意识B. 社会自我意识C. 心理自我意识D. 所有选项都是6.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影响?A. 家庭环境B. 学校教育C. 社会文化D. 所有选项都是7.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对儿童的哪些方面有重要影响?A. 社会技能B. 情感发展C. 认知发展D. 所有选项都是8. 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A. 单字阶段、双字阶段、多字阶段B. 语音阶段、语法阶段、语义阶段C. 模仿阶段、创造性阶段、逻辑性阶段D. 语音阶段、词汇阶段、语法阶段9. 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主要分为哪几类?A. 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规则游戏A. 角色游戏、模仿游戏、规则游戏C. 模仿游戏、建构游戏、创造性游戏D. 角色游戏、模仿游戏、创造性游戏10. 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培养?A.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B. 鼓励儿童自由表达C.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1-5 C D B A D 6-10 D D A D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2. 描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3. 阐述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案:1.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而提供适宜的教育和环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教学方法
B. 教师
C. 学习过程
D. 学生
答案:C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动机的功能?( )
A. 激发功能
B. 维持功能
C. 导向功能
D. 阻碍功能
答案:D
二、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过程中,__________的规律的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以及认为这些内容是否值得学习,都属于学习动机的__________成分。
答案:价值
三、简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
答案: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导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有三个主要功能:激发功能,即引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功能,即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学习行为,使之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导向功能,即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和心理学作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对于教育实践和学生个体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准备有所帮助。
题目一:请简要解释下列心理学概念并提供教育实践中的案例。
1. 反射:答案:反射是一种无条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也能够自动产生。
例如,当我们轻轻刺激婴儿的膝盖时,他们会自动做出相应的腿部抬起的反应,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教育实践案例: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响贝尔实验,通过发出特定的声音刺激学生,如果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他们将得到奖励,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些积极的条件反射。
2. 学习曲线:答案:学习曲线是一个描述学习过程中能力提高的规律。
初始学习速度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速度会逐渐减慢。
教育实践案例:当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学生初始的学习进展较快,但是在掌握基本概念后,学习进展会变得较慢,此时老师需要进行巩固和复习。
题目二:请解释以下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提供实际应用的例子。
1.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学习是通过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互来实现的。
实际应用例子:在教室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建构。
2.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答案: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连续和离散的阶段,从感知运动阶段到形成具体操作的能力,再到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际应用例子: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提供不同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感官和运动体验,如碰触不同材料、玩转具有形状和颜色的玩具等。
题目三:请简要描述以下知觉现象并说明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1. 错觉:答案:错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错误感知或解读。
2020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20年河南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考试真题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小题1分,共40分)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A.《大学》B.《孟子》C.《春秋》D.《论语》3.第一次提出“教育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A.斯宾塞B.康德C.陶行知D.涂尔干4.不属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三个中心”的是()A.课堂中心B.活动中心C.书本中心D.教师中心5.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有利于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而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
这种学制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中间学制6.决定受教育权和教育性质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D.文化7.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8.新课改提出初中阶段课程的设置是()A.综合课程为主B.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C.分科课程为主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9.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说明了教育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11.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体力和脑力相结合B.精神和道德相统一C.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1994年实施的()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3.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中特定的心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 A. 研究为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B. 研究人类认知和情绪发展的规律 C. 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 D. 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和改进答案:A2.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刺激-反应”理论,其主张是: A. 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主动性B. 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革 C. 重视激励和奖惩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D. 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导向答案:C3.以下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是:A. 人际关系和沟通的心理机制B. 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应用C. 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D. 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规律答案:D4.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以下哪种行为属于外部激励? A. 自主学习 B. 任务导向型学习 C. 竞争型学习 D. 内在目标导向型学习答案:C5.智力是个体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中的能力,以下关于智力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智力测试能够完全客观地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 B. 智力测试只能评估个体的学习成绩 C. 智力测试结果可以作为预测个体学习成绩的依据 D.智力测试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够确定个体的智力水平答案:D二、简答题1.请说明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答: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在某一学科或任务上成功完成的信心程度。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
学习者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坚持努力,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相反,如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可能会产生对学习的不自信、动力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请简要解释“情绪智力”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答: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认识、理解、表达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情绪智力在教育实践中有重要的应用。
2019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答案

2019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一、选择题(教育学1-20题,心理学21-40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汉语中最早将“教”与“育”两个字联系起来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3.教育史上重科技、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认为获得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以下选项中,不是教育的一般属性的是()A.教育具有永恒性B.教育具有历史性C.教育具有排他性D.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5.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朱熹B.孟禄C.凯洛夫D.沛西·能6.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7.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8.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A.多因素论B.综合论C.外铄论D.内发论9.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使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人格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10.王老师下班后,仍然惦记上课时情绪不太好的小明,积极与小明的家长电话联系,反映情况,并对小明进行情绪疏导。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广延性B.创造性C.长期性D.主体性11.李老师教学能力强,善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于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见,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
这属于()的师生关系。
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权威型12.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同时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的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课程》13.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14.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
成人教育专升本《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一1.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A场独立 B场依存 C沉思型 D冲动型2.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的是()A苏伦兹 B皮亚杰 C艾里克森 D维果茨基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4.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成就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期待感 D自我效能感5.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迁移 B固着 C定势 D原型影响6.教师在写板书时,尽量要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 B活动律 C差异律 D组合律7.心智动作是借助于()而实现的A出声的外部言语 B不出声的外部言语 C练习 D内部言语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组织策略()A表格 B摘录 C列提纲 D过度学习9.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A道德认识缺乏 B道德意志薄弱 C道德情感异常 D道德行为不良10.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的恐惧症称为()A社会恐怖症 B广场恐怖症 C单纯恐怖症 D特殊恐怖症1-5:BDDDC 6-10:CDDBB二1.课堂的三大要素是()A学习 B学习过程 C学习情境 D学生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点在于其()A整体性 B客观性 C计划性 D可比性3.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等基本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组成A认知内驱力 B成就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5.学习的策略主要是由()等层面的要素组成A元认知 B学习的调节和控制 C学习方法 D学习过程6.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包括()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和反思过程 D准备过程7.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8.联结理论的两个主要代表学说是()A试误说 B顿悟说 C信息加工理论 D操作性条件作用说9.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期待 D学习激励10.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在使教材达到()A结构化 B一体化 C网络化 D标准化1.ABC 2.BCD 3.ABCD 4.ACD 5.ABC 6.ABC 7.ABCD 8.AD 9.BC 10.ABC。
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与答案

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与答案2014年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
每小题1分,共40分)1、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教育学纲要》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D、生活即教育3、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描述和探讨的教育家是()A、孔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亚里士多德4、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一书中论述了他的教育观()A、自然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主义D、建构主义5、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新教育大纲》B、《教育漫话》C、《教育过程》D、《论语》6、“六艺”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容,其中“礼”的教育所体现的是()A、智育B、体育C、德育D、艺术教育7、“人只有通过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8、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A、教育具有阶级性B、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C、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D、教育具有永恒性9、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来进行划分的()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10、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1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动因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理论是()A、发论B、外砾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2、某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想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1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14、根据教育目的不同和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B、培养目标C、课程计划D、教材计划15、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是()A、体力和脑力相结合B、精神和道德相统一C、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6、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科研17、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且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B、显性课程C、隐性课程D、选修课程1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经验反映了()A、德育过程的多端型B、德育容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1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20、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2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A、詹姆斯B、冯特C、艾宾浩斯D、铁钦纳2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性格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遗传B、教育C、家庭D、个人努力23、“给我一打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一、选择题 (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
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最早出自A.《学记》 B.《论语》 C.《说文解宇》 D.《四书集注》 2.认为教育2.起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学说是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3.教育史上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是A.杜威 B.梅伊曼 C.赫尔巴特 D.拉伊4.学校教育产生于A. 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 中世纪5.我国古代教育内容“六艺”指的是A.诗、书、礼、乐、易、春秋 B.礼、乐、射、御、书、数C.诗、书、礼、乐、书、数 D.礼、乐、射、御、书、诗6.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其教育的A.方法 B.组织形式 C.手段 n性质7.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8.实施“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得到发展A.特长学生 B.优秀学生 C.后进学生 D.每一个学生9,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10.“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11.主张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思想家是A.马斯洛 B.涂尔干 c.卢梭 D.裴斯泰洛奇12.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A.强制性 B.普通性 C.普及性 D.免费性13.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A.义务教育 B.职业教育 C.基础教育 D.升学教育14.在教学工作的诸环节中,是中心环节A.备课 B.成绩的评定 C.批改作业 D.上课15.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A.教育独立于社会的发展 B.教育独立于人的发展C.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和特点 D.教育独立于历史的发展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A.发展智力和能力 B.反复练习巩固 C. 传授科学知识 D.思想品德17.我国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制18.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A.分析 B.综合 C.明了 D.综合1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提出者是A.巴班斯基 B.斯宾塞 C.赞科夫 D.布鲁纳20.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 B.自我修养 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社会实践活动21.当我们欣赏中国水墨画时依然会把水墨画的荷花和荷叶知觉为水红和墨绿,黑白电视和黑白电影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2013-3-4 14:56:23 浏览数: 84 本站原创 yeluseo 【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
A.有序问题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答案与解析:选D。
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两类。
其中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因此,答案为D.2.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 )。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答案与解析:选D。
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问题的解决。
专家不仅拥有某一领域的大量的知识经验,&考&试大$而且这些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组织是非常合理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地被提取和应用.专家不仅拥有丰富且组织合理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也拥有解决问题所必须的、有效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
因此,答案为D.3.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答案与解析:选C.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
因此,题中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答案为C。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答案与解析:选A。
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本文档为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提供含答案的试题供参考。
该试题库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并进行自我评估和准备。
试题一:认知发展1. 什么是认知发展?请简要说明。
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别介绍以下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期- 前运算期- 具体运算期- 形式运算期3. 认知发展与研究之间有何关系?请阐述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1.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体思维、知觉、记忆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2.- 感知运动期:出生至2岁,婴儿通过感知和运动经验来获取信息。
- 前运算期:2岁至6岁,儿童开始形成思维的内在表示,但仍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 具体运算期:6岁至11岁,儿童开始具备操作符号、逻辑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形式运算期:11岁至成年期,个体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够解决抽象和理论问题。
3. 认知发展和研究相互影响。
认知发展为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框架,而研究则促进了认知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试题二:研究理论1. 简要介绍行为主义研究理论和认知研究理论。
2.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你认为哪种研究理论更可行?请谈谈你的理由。
3. 理解记忆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1.- 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对刺激-反应机制的建立和巩固,强调外界刺激和反馈的作用。
- 认知研究理论:关注个体在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构建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个体的心理过程和思维策略的重要性。
2.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认知研究理论更可行。
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3. 理解记忆是研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提供多种记忆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和提取信息。
- 创造有意义的研究环境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注意力,有利于记忆的形成。
- 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帮助学生构建联想和图像,提高记忆效果。
2017年湖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升本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评卷人 得 分
二、名词解释(请给下列名词解释其含义,每题 4 分,共计 20 分)
16、实验法
17、图式
18、归因
19、同化
20、潜伏学习
第 2 页 共 4 页 教育心理学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Taobaodianpu 搜索:一起成公吧
责任编辑:周国年
评卷人 得 分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题 5 分,共 计 20 分)
湖北师范大学 2017 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
准考证号:
《教育心理学》试卷
本试卷共 4 页,全卷共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题号 题分 得分 一 30 二 20 三 20 四 10 五 20 总分 100
…………………………………… ……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共有 4 个选项,请选择其中正 确的一项,每小题 2 分,共计 30 分)
16、实验法
专科所在学校:
17、图式
18、归因
19、同化
20、潜伏学习
线…………………………
第 1 页 共 4 页 教育心理学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Taobaodianpu 搜索:一起成公吧
责任编辑:周国年
评卷人 得
21、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题 5 分,共 计 20 分)
分
22、
责任编辑:周国年
评卷人 得
26、
五、论述题(请结合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对下面 问题展开论述,共计 15 分)
分
第 4 页 共 4 页 教育心理学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Taobaodianpu 搜索:一起成公吧
责任编辑:周国年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在西方,被公认的教育学心理奠基人是( )A.XXXB.XXXC.推孟D.XXX2.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A.教育实验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个案实验法3.根据XXX和XXX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4.XXX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成熟B.物理环境C.社会环境D.教学5.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6.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感动型D.沉思型7.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研究?()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B.近朱者赤C.上行下效D.吃一堑长一智8.学生通过研究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
根据XXX 的研究分类,这种水平的研究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研究B.智慧技术研究C.认知策略研究D.态度研究9.学生的只是否是靠教师的讲解取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知趣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研究理论是( )A.连结研究论B.认知研究论C.信息加攻研究论D.建构研究论10.研究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研究,如许的研究动机主要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认知性动机D.交往性动机1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 )A.触类旁通B.闻一知十C.照本宣科D.温故知新12.合作研究体现的资源管理研究策略中的( )A.时间管理策略B.研究情况管理策略C.努力管理策略D.他人支持策略13.在发明分类中,区分真发明与类发明的主要依据是( )A.产品的独特性B.产品的新颖性C.产品的价值意义范围D.产品的清晰性14.XXX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蔓要处在( )A.前俗水平B.俗水平C.后俗水平D.他律水平15.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 )XXXA.移情B.从众C.心胸豁达D.期望1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__根本规律的科学。
专升本心理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专升本心理学考试试题含答案专升本心理学考试试题含答案1、心情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心理形式,人们凭借确定的表情来传达思想、愿望,体现了心情的A、适应功能B、组织功能C、信号功能D、动机功能答案C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与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困难的倾向C、回避失败的倾向D、追求剌激的倾向答案C3、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方案、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答案C4、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七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A、布鲁纳B、赞科夫C、杜威D、加德纳答案D5、”举一反三∖w闻一知十"是指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答案B6、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储存和提取C、意志特征D、理智特征答案A7、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缘由是A、缺乏养分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答案D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A、言语记忆B、规律记忆C、心情记忆D、动作记忆答案C9、下列属于共性心理倾向性的是A、理想B、想象C、感觉D、性格答案A1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其他特征也常常被确定,这种现象被称为OA、首因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答案CIh认为”遗忘是由于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解在意识之外"的理论是A、消退说B、干扰说C、动机说D、调整说答案C12、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得出的智力理论是A、二因素论B、层次结构论C、三无结构论D、多元智力论答案D13、争论发觉,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学问一般能记住25%通过听觉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获得的学问能记住65九这种促进记忆提高的方法是A、多感官参与B、合理支配复习时间C、复习方式多样化D、准时复习答案A14、某同学将自己某学科的考试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外部、稳定的归因C、内部、不稳定的归因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答案A15、我们要测量同学的智力,可测验内容却是文化学问,要评价同学的道德品质,可测得的却是同学的道德认知力气,这些测验的问题在于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答案D16、〃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动物〃,据此可以推论〃鲸鱼是胎生的〃,这种推理是”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逆向推理答案A17、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A、吉尔福特B、斯滕伯格C、斯皮尔曼D、瑟斯顿答案A18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的作者是A、斯金纳B、桑代克C、乌申斯基D、布鲁纳答案B19、小丽用记号笔把错题标示出来,便于更高效复习,这运用知觉的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选择性答案D20、同学上课时被走廊外传来的歌声吸引了留意,这是留意的A、转移B、集中C、支配D、分散答案D21、依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分为A、正迁移和负迁移B、同化迁移和顺应迁移C、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答案C22、通过学习两直线相交的内容,同学对直线平行、重合等学问也更简洁把握这属于A、零迁移B、远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D23、”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A、适应B、对比C、后象症D、视觉障碍答案B24、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公正和谐的氛围中,父母敬重孩子,给孩子确定的自主权,并赐予孩子乐观正确的指导指的是哪种教养方式A、放纵型B、民主型C、专制型D、溺爱型答案B25、一个活泼好动,反应快速,宠爱与人交往,爱好与情感简洁变动的人其气质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答案A26、”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教学技术A、强调直观教学B、引导同学的发觉行为C、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D、强调新学问与同学认知结构中适当学问的联系答案D27、"高分低能”说明A、学问与力气无关B、力气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果C、把握过多的学问反而会阻碍力气的进展D、学问并不等同于力气答案D28、是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A、感性学问B、理性学问C、陈述性学问D、程序性学问答案A29、小刘预备用5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但是领导派来了新任务,小刘很快把精力投入到新任务上,这说明小刘的A、留意广度大B、留意稳定性强C、留意支配性D、留意转移快答案D30、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答案B31、把学习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答案C32、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答案D33、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看细致,特殊敏感,表情大方,多愁善感,行为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向性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D34、关于成人认知进展,卡特尔提出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不正确的是A、流体智力准备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小B、晶体力气在人的一生中始终在进展,25岁之后进展速度渐趋平缓C、神经生理的老化导致基础的认知力气退化,将导致晶体智力下降D、通常信息加工力气,20岁以后进展到顶峰,30岁以后慢慢降低答案C35、当我们按挨次识记一系列历史年月时,发觉首尾部位的数字简洁记住而中间部分的数字不易记住这种现象是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系列位置效应D、期望效应答案C36、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学问称为A、感性学问B、理性学问C、描述性学问D、程序性学问答案A37、由后天的学习而准备的与社会文化亲热关系的力气是A、一般力气B、特殊力气C、晶体力气D、流体力气答案C38、下列提问中有利于培育同学发散性思维的是A、武汉市是否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B、请说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C、假如太阳请假,世界会变成什么样D、什么是心理学答案C39、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A、兴奋和泛化B、集中和抑制C、集中和泛化D、兴奋和抑制答案D4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W中涉及的16种人格特质是16种A、表面特质B、根源特质C、个别特质D、气质特质答案B41、在教学中,鼓舞同学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做有助于培育同学的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集中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D42、依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简洁程度,学问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定理学习D、推理学习答案B43、"一俊遮百丑W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刻板印象答案B44、心理学的“笫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主义D、人本主义答案B45、1964年,特瑞斯曼提出了解释留意选择功能的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答案B46、老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一边观看同学的动向,这是A、留意的广度B、留意的转移C、留意的支配D、留意的稳定性答案C47、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等都是的表现A、社会助长方案B、从众行为倾向C、恐惊感D、杰度转变答案B48、为使同学避开混淆“鸟■和"乌”两个字,刘老师编了句顺口溜”小鸟小鸟有眼睛,没有眼睛看不见M在平常教学中刘老师创编了很多类似的顺口溜,对同学识字有很大关怀,刘老师运用的学习策略为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方案监控策略答案A49、”自私与秉公、勤劳与懒散、自负与自卑’等是对人的哪种性格特征的描述?A、杰度特征B、心情特征。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共4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一套(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2.5分,可得95分)一、单选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B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D )A.完形一顿悟说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
这是运用了:( B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交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C )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11、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B )A.意识活动B.反射活动C.智力活动D.精神活动1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A )A.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心理特征13、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D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1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1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C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二、多选题。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三套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三套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三套(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9题,每题2.5分,可得97.5分)一、单选题。
1、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B )。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2、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 )。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3、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A )。
A.会谈B.倾听C.鼓励D.询问4、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 B )。
A.弗洛伊德B.布卢姆C.皮亚杰D.杜威5、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 B )。
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程序教学D.合作教学6、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 )。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C )。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9、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B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0、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A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11、智商(IQ)等于( A )。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12、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A )。
教育心理学(专升本)试卷A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2.(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3.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B )A.2遍B.4遍C.6遍D.8遍4.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B )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5.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B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6.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7.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 C )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8.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D )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9.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
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无法确定10.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C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11.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C )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12.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13.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 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14.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一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
2022云南专升本学期教育心理学答案

2022云南专升本学期教育心理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的是( )。
A.客观性B.计划性C.可比性D.竞争性2.( )等人在年明确提出了一个教师思考框架。
A.波斯纳B.科顿C.布鲁巴奇D.加涅3.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 )。
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C.无条件反应D.操作反应4.( )特别强调自学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导最终目标就是推动学生对学科结构的通常认知。
A.加涅B.布鲁纳C.苛勒D.奥苏伯尔5.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相处动机D.无意识动机6.关于学习动机的唤起,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指出,最有助于学习效果提升的最佳动机引起水平就是( )程度的。
A.较高B.较低C.中等D.通常7.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 )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8.弗洛伊德明确提出的忘却理论就是( )。
A.痕迹衰退说B.阻碍说道C.同化说D.动机说道9.被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道B.共同要素说C.经验脚肿说道D.关系转换说10.按心智与期盼理论,( )。
A.动机力量一效价×期待B.动机力量一志向x期盼C.动机力量一效价×目标D.动机力量一志向×目标11.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感知直观12.统筹安排自学时间,属( )。
A.元认知策略B.心智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3.“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蔓延B.结构扩散C.方法蔓延D.形态扩散14.( )就是一种间接的加强方式。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世纪末B、19世纪末C、18世纪中期D、19世纪中期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以后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5、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7、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1869年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10、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卡普杰列夫B、乌申斯基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11、()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环境B、教学过程C、教学媒体D、教学手段12、()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A、布鲁纳B、皮亚杰C、维果斯基D、乌申斯基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简单的移植到教育心理学,并创立了心理学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一套(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2.5分,可得95分)一、单选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B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4、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D )A.完形一顿悟说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
这是运用了:( B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交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7、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C )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11、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B )A.意识活动B.反射活动C.智力活动D.精神活动1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A )A.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心理特征13、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D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1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1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C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二、多选题。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注:选ABC或选ABCD都不对,请选其他方式的)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D、学习的定势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注:选AB或单选C都不对,请选其他方式的)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水平迁移D、正迁移3、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 CD )A、反向迁移B、顺应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4、影响理解的客观因素有( AB )A、学习材料的内容B、学习材料的形式C、学习材料本身D、学习材料的难易5、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ABCD )A.获得B.消退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有:( ABD )A、准备律B、练习律C、成功律D、效果律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 ABCD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ABD )A、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B、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C、认知方式差异性大D、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9、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有:( ABCD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10、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 AB )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具体概括D、抽象概括三、是非题。
1、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对)2、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对)3、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对)4、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记忆能力。
(错)5、(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推孟于1905年编制而成的。
(错)6、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
(错)7、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对)8、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对)9、加涅的学习分类是按照学习的性质分的。
(错)10、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对)1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对)12、操作整合的含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错)13、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一步是关键。
(对)14、态度与品德二者的区别是:涉及的范围相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错)15、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对)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第二套注:共40题,提供正确答案38题,每题2.5分,可得95分)一、单选题。
1、气质类型( D )A.有好有坏B.都是好的C.都是坏的D.无好坏之分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B )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B.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4、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 B )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D.会产生侥幸心理5、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D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6、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7、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 D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8、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
最适当的解释是( D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9、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1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1、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B )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12、( C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13、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4、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D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15、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二、多选题。
1、元认知的结构包括( BCD )A、对教师的认知B、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C、对任务的认识D、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2、学习动机的激发方法有( ABCD )A、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B、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C、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D、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3、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ABCD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暗示;D、情绪唤醒;4、学习动机的结构是由( BC )A、学习时间B、学习需要C、诱因D、诱惑5、有结构的问题的基本特征:( AB )A、问题的明确性B、解法的确定性C、问题的条件性D、答案的常规性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BC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内容7、态度的结构为( ABC )A、认知结构B、情感结构C、行为结构D、意志结构8、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ABC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自动化阶段D、同化阶段9、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ABCD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10、学生学习特点有( ABC )A、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B、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C、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D、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三、是非题。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 对 )2、刺激泛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错)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强化的程式;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对)4、先行组织者,是指后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错)5、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他也重视认知结构,但他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对学校情境中的学生学习进行研究。
(对)6、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对)7、程序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
(错)8、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
(对)9、水平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错)10、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对)11、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建立问题图像;搜寻解法;解法的执行与评价。
()1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