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白细胞分类实验报告篇一: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
将稀释的血液注入血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红细胞计数(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2)试剂:Rbc稀释液①hayem稀释液:nacl,na2so4,hgcl2②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枸橼酸钠,甲醛,nacl③生理盐水或含1%甲醛的生理盐水:仅在急诊或无上述两种稀释液时临时使用(3)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Rbc稀释液2.0ml。
②采血,取血10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3~5min,高倍镜下计数(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2、白细胞计数(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2)试剂:wbc稀释液:冰醋酸3.0mL(破坏红细胞);蒸馏水97.0mL;亚甲蓝(染色)(3)标本:新鲜全血或末稍血(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wbc稀释液0.38mL。
②采血,微量吸管取血20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用低倍镜计数出计数池内四角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总数。
)三.实验结果表一红细胞计数表Rbc/L=405/100×1012=4.05×1012/L表二白细胞计数表wbc/L=112/20×109=5.6×109/L实验结果:Rbc:4.05×1012/Lwbc:5.6×109/L四.讨论1、从实验结果与正常范围比较,实验结果没有超出正常范围,提示被采血者无病理或生理性异常。
最新白细胞分类实验报告
最新白细胞分类实验报告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人类白细胞进行了全面的分类研究。
通过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我们成功地对白细胞的不同亚群进行了识别和定量分析。
首先,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白细胞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通过检测细胞的前向散射(FSC)和侧向散射(SSC)参数,我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特定的抗体标记物,如CD45和CD14,来进一步区分这些细胞亚群。
在免疫组化染色方面,我们使用了一系列的抗体,针对不同的白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染色。
例如,我们使用了抗CD3抗体来标记T细胞,抗CD19抗体来标记B细胞,以及抗CD14抗体来标记单核细胞。
通过这些染色,我们能够更精确地对白细胞的不同亚群进行分类和计数。
实验结果显示,在我们的样本中,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主要亚群,占据了大约50%的比例。
其中,T细胞和B细胞的比例分别约为70%和30%。
此外,我们还发现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约10%,而粒细胞则占据了剩余的40%。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确认了白细胞的主要分类,还对它们的相对比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数据对于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状态下的免疫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白细胞亚群在不同疾病背景下的作用,以及它们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机制。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一、背景简介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诊断和监测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而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以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本文将介绍一种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旨在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准备工作1. 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内的光线明亮且稳定,以便观察细胞样本。
2. 实验器材:准备好显微镜、玻璃载片、镊子、注射器、荧光染色剂等必要的器材。
3. 样本采集:从患者的血液中采集适量样本并置于抗凝剂中。
三、操作步骤1. 样本制备将采集到的样本倒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抗凝剂。
轻轻摇匀,避免产生气泡。
2. 白细胞分离将均匀混合的样本转移到离心管中,设定合适的离心速度和时间,使白细胞沉淀于底部。
3. 样本涂片使用镊子将离心后的白细胞沉淀取出,滴在玻璃载片上。
用第二根载玻片压平,使细胞均匀附着在载片上。
4. 染色加入适量的染色剂,轻轻摇匀,然后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使细胞染色均匀。
5. 浏览和计数将载片放入显微镜中,调整合适的倍数和焦距,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计数。
根据不同类型的白细胞特征,对其进行分类计数。
四、操作要点1. 观察时要仔细检查每个视野,确保计数的准确性。
避免因视野不全或细胞过于密集而导致漏计或重复计数。
2. 注意显微镜的清洁和调试,保证观察时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 染色剂的选择要根据目的和样本特点进行,确保染色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 操作时要避免产生气泡或其他污染,以免对结果产生影响。
5. 操作完毕后,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五、结果记录和分析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个类型的白细胞计数结果。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或者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样本的计数结果,可以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六、结论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技术,其结果可以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百分率 (%)
中性杆Nst 1~5
中性分Nsg 50~70
嗜酸性 E 0.5~5
嗜碱性B
0~1
淋巴 L
20~40
单核M
3~8
绝对值( ×109/L ) 0.04~0.50 2.00~7.00 0.05~0.50 0~0.10 0.80~4.00 0.12~0.80
精选课件
8
七、注意事项
1.计数区域:以体尾交界处最佳。
精选课件
19
按胞核的形态分为:
N杆状核 (Nst)
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 为杆状核,核型多样,可 呈C形 、S形、V形或不规 则形。
N分叶核 (Nsg)
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 处1/3为分叶核,细 胞分2~5叶,甚至5叶 以上。
精选课件
20
中性粒细胞
精选课件
21
杆状核
精选课件
22
分叶核
精选课件
胞浆:含粗大但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的 紫黑色嗜碱性颗粒,颗粒常覆盖于核上, 致使核的轮廓与结构模糊不清
胞核:核分叶不明显,形态不规则。
精选课件
27
嗜碱性粒细胞 (血涂片)
颗粒特点 大小不一 分布不均 嗜碱性强
精选课件
28
精选课件
29
精选课件
30
4. 淋巴细胞(L)
形态:直径6-15um,分为大L和小L。
精选课件
14
淋巴细胞(Lymphocyte,L)பைடு நூலகம்
B细胞 疫
T细胞
浆细胞 生成Ab 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免 细胞免疫
精选课件
15
单核细胞(Monocyte,M)
吞噬,杀灭病原体 清除损伤或已死亡的细胞 处理抗原
5分类白细胞检测原理
5分类白细胞检测原理一、细胞识别白细胞检测的第一步是识别细胞。
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依赖于自动血液分析仪来进行识别。
这种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能够区分和识别白细胞的不同类型。
这其中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
二、光电转换识别出的白细胞随后会被置于一个特殊的光电转换器中。
当白细胞通过光电转换器时,会阻挡特定波长的光线,导致光强的变化。
这种变化被转换为电信号,进一步被放大和记录。
这种光电转换的原理是基于白细胞对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不同的细胞类型对光的散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因此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细胞类型。
三、数据分析接下来,这些电信号会被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计算机程序会分析这些电信号,并根据其特性将这些信号分类为不同的白细胞类型。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和统计技术,例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
四、自动化检测整个检测过程是自动化的,这意味着不需要人工显微镜检查每个样本。
自动化检测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现代的自动血液分析仪甚至可以处理大量的样本,并在短时间内提供精确的结果。
五、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定期校准仪器、检查样本的储存和处理方式、以及验证仪器的性能等。
此外,实验室通常会定期与标准样本进行比较,以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结来说,五分类白细胞检测基于细胞识别、光电转换、数据分析、自动化检测和质量控制等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关于白细胞类型的详细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白细胞检查
白细胞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原理]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 坏成熟红细胞后加入血细胞计数板中,在低倍镜下 计数一定范围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 中的白细胞数。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计数法 2、血液分析计数法 [质量控制]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月-2岁(11-12) ×109/L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计数
(4)中性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 ❖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棒状小体 ❖ 其他异常粒细胞
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
杜氏小体
棒状小体
2、嗜酸性粒细胞 ❖ 生理变化 ❖ 增多 (1)变态反应性疾病 (2)寄生虫病 (3)皮肤病 (4)某些传染病 (5)血液病及某些恶性肿瘤 (6)内分泌疾病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于 油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 种白细胞百分率。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间接求 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绝对值。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法
2、血液分析仪
[质量控制]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 生理性增多 ❖ 病理性增多
3、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 增多 4、淋巴细胞 ❖ 增多 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 排斥反应 相对性增多性疾病 ❖ 血液病
A 反应性 1)急性感染或炎症 2)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3)急性失血 4)急性中毒 5)恶性肿瘤
B 异常增生性 1)粒细胞白血病 2)骨髓增生性疾病
(2)中性粒细胞减少 ❖ 感染性疾病 ❖ 血液系统疾病 ❖ 物理、化学因素 ❖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 其他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 核左移 ❖ 核右移
五分类血球 比色法
五分类血球比色法五分类血球比色法引言:五分类血球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血液检测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状况,诊断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分类血球比色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结果解读等内容。
一、原理五分类血球比色法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对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类。
常用的染色剂有伍德素染色剂、甲基蓝染色剂、新蓝染色剂等。
在染色过程中,血细胞会吸收染色剂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通过观察染色后的血液样本,可以判断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二、操作步骤1. 准备血液样本:首先需要从患者的静脉采血,一般采用抗凝剂作为血液的添加剂,以防止血液凝固。
采血完成后,将血液样本转移到试管中,并进行标记。
2. 试剂准备: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染色剂和显微镜玻片等实验用品。
确保染色剂的质量良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染色过程:将血液样本滴在显微镜玻片上,然后加入染色剂。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染色剂进行染色。
将染色后的玻片放置在染色盘中,一般需要在染色剂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保证染色剂充分作用于血细胞。
4. 观察和计数:将染色后的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镜头和光源,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和颜色。
根据染色后的颜色,可以将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类型。
使用计数器或计数板,对各种类型的血细胞进行计数,记录结果。
三、结果解读根据五分类血球比色法的结果,可以获得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应该占据血液总细胞数的大部分,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相对较少。
如果某种血细胞的数量明显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患者存在某种血液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红细胞计数结果反映了患者的贫血情况。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 4.0-5.5 × 10^12/L。
如果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患者贫血,可能是由于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造成的。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DC)教学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白细胞分类技术教学重点: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教学内容【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根据各种白细胞形态特征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即可求出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百分率)。
【器材】1.显微镜2.采血用具3.载玻片、推片、蜡笔4.分类计数器【试剂】1.瑞氏染液或瑞氏-姬姆萨染液2.PH6.4 - 6.8磷酸盐缓冲液【操作】1.血片制作:(示教)(1)良好涂片标准:1) 呈头、体、尾舌形2) 血膜厚薄适宜3) 两边留有空隙(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滴大小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3)推片速度2.染色(1)染色方法: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将血片平放在染色架,上瑞氏染液3~5滴染1分钟,加等量缓冲液混匀染5~10分钟,流水冲去染液,干燥后油镜检查。
(2)染色结果判断:1)正常:外观呈粉红色;镜下红细胞染粉红色,可见有碟状感白细胞浆中的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核染紫红色,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
2)偏酸:红细胞和嗜酸性颗粒偏红,白细胞核呈浅兰色或不着色。
太酸则只见一片红染,白细胞除嗜酸性颗粒外,均不着色。
3)偏碱:细胞呈灰兰色,白细胞颗粒深暗,嗜酸性颗粒变成暗褐色,甚至黑色。
中性颗粒也偏粗偏碱(紫黑色),血片过厚的地方呈绿色。
3.分类方法:(1)低倍镜观察:选择细胞分布均匀、染色好的部位转油镜下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
(2)细胞分布:头体部以淋巴细胞较多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单核细胞较多,片尾部,异常、大的细胞较多.一般选择片头至片尾的2/3区域计数较好,即体尾交界处,按一定方式,有规律的移动视野。
4.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图略)【注意事项】:(1)未干透血膜,染色时易脱落,故血膜应干透再染色。
(2)冲洗前,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核细胞是否着色,否则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又称白血球,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负责维护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在人体内,各种疾病和炎症都与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白细胞的分类及计数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实验。
本实验将利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涂片,通过分类计数的方法,有效地获取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及种类,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质。
1. 实验步骤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血液涂片- 显微镜- 盖玻片- 鲁氏涂片染料- 石蜡片- 硼酸缓冲液- 静电平衡仪(1)制备血液涂片将新鲜血液利用遗传素和凝集素自然凝集处理10-15分钟,使其完全凝集,然后用无脂棉纸轻轻地将凝结物吸干,用加碘洗液洗涤1-2次,去掉余胶。
取一点冰冻切片的冰晶,快速的拭去切片表面亮点液,然后用切片将凝结物擦开,晾干几分钟。
然后架上净荷盖玻片,压平。
(2)涂片染色取常规染色的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出现白细胞三频现象,说明染色质量差或细胞大量受损。
可选择改变染色条件,或者重新制备涂片。
(3)显微镜观察和计数在显微镜下,根据数量和形态来观察和分类不同的白细胞。
通常可以观察到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不同种类的白细胞。
根据每种白细胞的数量及其所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可以计算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数量,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质。
2. 实验注意事项2.1 实验前要有良好的实验计划,并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2.2 制备血液涂片时,应避免试验操作不当造成细胞破损、变形和失去染色颗粒等情况。
操作时需轻柔,严禁用太阳光源和紫外线来加速干燥进程。
2.3 染色时,应保证涂片的质量和染色的均匀性,避免过度染色或染色不足。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操作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散布。
2.4 显微镜观察时,需要保证显微镜的清洁和环境的恒温恒湿,以保证观察到的细胞具有清晰明确的形态和结构,并且能准确统计不同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
2.5 注意实验中的安全操作,避免实验人员接触危险药物和试剂,同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和清洗涂片的作业环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白细胞分类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白细胞分类实验报告篇一: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
将稀释的血液注入血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红细胞计数(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2)试剂:Rbc稀释液①hayem稀释液:nacl,na2so4,hgcl2②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枸橼酸钠,甲醛,nacl③生理盐水或含1%甲醛的生理盐水:仅在急诊或无上述两种稀释液时临时使用(3)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Rbc稀释液2.0ml。
②采血,取血10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3~5min,高倍镜下计数(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2、白细胞计数(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2)试剂:wbc稀释液:冰醋酸3.0mL(破坏红细胞);蒸馏水97.0mL;亚甲蓝(染色)(3)标本:新鲜全血或末稍血(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wbc稀释液0.38mL。
②采血,微量吸管取血20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用低倍镜计数出计数池内四角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总数。
)三.实验结果表一红细胞计数表Rbc/L=405/100×1012=4.05×1012/L表二白细胞计数表wbc/L=112/20×109=5.6×109/L实验结果:Rbc:4.05×1012/Lwbc:5.6×109/L四.讨论1、从实验结果与正常范围比较,实验结果没有超出正常范围,提示被采血者无病理或生理性异常。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
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涂片位置
头
体
尾
红细胞分布状态 红细胞互相重叠 红细胞分散均匀, 红 细 胞 分 散 但 立
立 体 结 构 也 看 得 体结构看不清
清(中央明亮)
表二:涂片位置和红细胞分布状态
100 倍油镜:观察各种白细胞形态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形态是否正常。
(2)油镜观察时,视野应处于体尾交接处,此处细胞分布均匀不重叠,便于观
察。
(3)正确区分不同白细胞的形态。
(4)应按照弓形的计数方式计数 100 个白细胞,以免漏数或多数。 (5)白细胞明显减少或增多时,需检查多张血涂片。
2、 讨论
(1)实验数据存在偶然性,应进行重复实验进行验证。
单核细胞 15~25 (M)
肾形 马蹄形 有折叠
疏松
浆半透明灰蓝色 细小尘土样嗜天青 颗粒弥散于胞浆中
表三 红细胞形态
图 1 嗜酸性粒细胞 图 2 嗜碱性粒细胞 图 3 淋巴细胞
图 4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 图 5 中性粒细胞 分叶核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图六 单核细胞
白细胞名称
正常参考值
计数绝对值(100 相对百分比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 白细胞分类计数
学 院: 专业 年级: 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
一、实验原理
1、用 Wright-Giemsa 染色法对白细胞进行染色,甲醇 : 将细胞固定在玻片上, 美兰染液与 RNA、DNA 结合------蓝色/紫色,伊红与 Hb、嗜酸性颗粒结合-----粉色/红色,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维持 pH。 2、计算外周血中五种类型白细胞的相对百分比和绝对值 一般情况计数 100 个白细胞,并计算出五种白细胞的绝对值和相对百分比,同时 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大小、外形、胞质、胞核)有无变化。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
2. 熟悉瑞氏染色方法。
3. 理解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
4. 学会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五种类型: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通过瑞氏染色法,可以将白细胞染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从而进行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器、香柏油、拭镜纸、载玻片、推片、采血针、小滴管、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计数板及专用盖片、针1ml刻度移液管、1ml EP管、光学显微镜。
2. 实验试剂:瑞氏染液A液、瑞氏染液B液、末梢血。
四、实验步骤1. 采血:取末梢血1-2ml。
2. 血涂片制备:a. 将载玻片和推片用75%酒精消毒。
b. 用采血针对手指进行消毒,取末梢血1-2滴,滴于载玻片一端。
c. 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制成均匀的血膜。
d. 将血涂片晾干。
3. 瑞氏染色:a. 将瑞氏染液A液和B液按1:1比例混合,滴于血涂片上,使盖满整个血膜。
b. 5秒后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摇动玻片,待5-10分钟后,用净水缓缓地冲去玻片上的染液。
c. 待玻片干燥后,用香柏油覆盖。
4. 白细胞分类计数:a.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的血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染色情况和细胞分布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之处。
b. 转浸油镜,按照城垛形的方式往血涂片头部方向进行计数,将观察到的白细胞分类,以正“字计数,直至计数满100个白细胞。
c. 计算各类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和绝对值。
五、结果与讨论1. 本实验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嗜酸性粒细胞占5%,嗜碱性粒细胞占1%,淋巴细胞占40%,单核细胞占4%。
2. 与正常参考值相比,本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本次实验操作规范,结果可靠。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
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 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 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溶血、急性 中毒、白血病等。
.
39
(2)核象右移(shift to the right)
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 为主,若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细胞超过 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 减少.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后。
.
45
⑤某些恶性肿瘤:
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霍奇 金病。以及某些上皮恶性肿瘤如肺癌、 宫颈癌、鼻咽癌时,均可见嗜酸性粒 细胞增多,一般在10%左右。
.
46
⑥某些传染病:
一般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 细胞均减少,唯猩红热时反而增高, 现已知这可能因该病病原菌(乙型溶 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酶能活化补体 成分,其趋化作用引起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所致。
.
2
二、白细胞发育
多能干细胞 → 粒系 定向干细胞→ 原始粒细胞→早幼粒→中幼粒→晚幼 粒→杆状核→分叶核
目前常根据其发育阶段而将粒细胞 群人为地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 备池、循环池、 边缘池等。日常白细 胞计数只反映了循环池的白细胞数。
.
3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检测原理: 将血液涂成薄膜,经瑞特染色后,于 显微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 分别计数,得出各类白细胞的比值或 所占百分比 ,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 。
.
36
2.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nuclear shift)
细胞核的发育变化过程叫核象,反 映了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度,同时可 推测病人的抵抗力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正常血象中有少量的杆状核细胞出现, 但<5%,它与分叶核之间的比值约为1: 13,分叶核以3叶居多。
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参数的校准及验证
究 中采取三盲法用手工对新鲜全血进行定值 ,再采取此手工 定值 的新鲜全血对 AB X 一 1 2 0五分类血 液细胞分析仪 的 D I F F 参数进行校准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
1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资料 :新鲜全血 由法 国 HO R I B A A B S 公司 A B X 一 1 2 0
R B C : 4 . 0  ̄ 5 . 5 (  ̄ 1 0 2 / L ) , H G B : 1 2 0 - 1 6 0 ( g / L ) , HC T : O . 4 0 0 - 0 . 5 5 0 , 牌 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国内普及并且广泛运用 。估计市场上
的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已经成为发达 国家 医院血液临床 1 . 3 方法 : 在进行仪器 C B C校准之后 , 进行 D I F F 校准 。新鲜全 检验 的主流产品。 白细胞分类技术结果需要具备溯源性和准 血定值 , 5 份新鲜全血样本 ,采用手工推制血片 ,每份 6 张血 确性 ,所 以在本次研究中参 照了美 国国家 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片 ,由有工作经验并且经过专业 培训 的 6 名工作人员进行手 委员会颁布 的《 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和一起评 价方法》 标 工分类计数 , 分类计 数 2 0 0个 白细胞 , 要求 每人之 间的分类结 准 ,这样能够提高不同实验 和不 同检测模式结果 的可 比性和 果必须在可接受的范 围之内 , 取其平 均值作为靶值 。将 已经定 准确度 。参加血液细胞分析仪校准 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很强 还要具备高素质 , 并且要严格按 值 的新 鲜全 血采用 A B X一 1 2 0血液 细胞分 析仪进 行 D I F F检 的责任心 和丰 富的工作经验 , 测, 每份样品检测 2次 , 并且取均值。如果仪器检测结果 在可 照白细胞分类计数校准的标 准操作程序进行培训 ,在考核达 在 目前因为 D I F F没有商品校准 信 范围之 内就不需要进行校准 ,如果 超过 可信 范围必须进行 到规定的要求之后才能上岗。 校 准[ 2 1 。 物 ,采用手工定值 的正常新鲜全血对于血液细胞分析仪 D I F F 2结 果 参数进行校准的方法 已经广泛运用到了临床 。D I F F手工定值 I F F参 数校准 的效 手工分类靶值的均值 N E U T %为 6 8 . 0 l ,仪 器检 测的总均 的准确度会直接影 响到血液细胞分析仪 D 值为6 8 . 0 0 ; L Y MP H %为 2 5 . 2 ,仪 器检 测 的总 均值 为 2 6 . 3 8 ; 果, 所 以血细胞识别能力是非常关键 的。在校准后 比对试验是 M O N O %为 3 . 8 , 仪器检测 的总均值 为 2 . 8 3 ; E O S %为 2 . 8 , 仪器 次完整 校准密不可分 的两个部分 ,这样 只能够满 足校准的 检 测 的总均值 为 1 . 9 2 ; B A S O %为 0 . 5 ,仪 器检 测 的总均值 为 参数要求 ,不能够在一周之 内通 过校 准后 比对试验 的校 准操 0 . 2 5 。在血液细胞分析仪手动和 自动模式上检测 2 O份新鲜全 作是不能够被认可 的操作 。所 以在使 用新鲜全 血校 准之后需 血标本 , 结果 各个仪器 D I F F参数偏差 符合率都 ≥8 0 %, 满足 要开展校准后 比对实验 ,这样才能够保证 比对的结果具有可 比性 。 标 准要求 , 比对试验通过 , 详见表 1 、 2 。 表 1 白细 胞 手 工分 类计 数 结 果 在本次研究 中手工分类靶 值的均值 N E U T %为 6 8 . 0 1 , 仪 器检测的总均值为 6 8 . 0 0 ; L Y M P H %为 2 5 . 2 ,仪器检测的总均 值为 2 6 . 3 8 ; MO N O %为 3 . 8 ,仪器检测的总均值为 2 . 8 3 ; E O S % 为2 . 8 , 仪器检 测的总均值为 1 . 9 2 ; B A S O %为 O . 5 , 仪器检 测的 总均值为 0 . 2 5 。手工分类靶值与一起监测 的均值相 比差异在 可信范围之内。总而言之 , 人工对于新鲜全血的定值的准确度 直接影响到一起分类参 数的校准效果 ,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 有很强的责任 心和工作经验 , 才能够保证校准的准确度 。 参 考 文献 『 1 ] 李鸿飞 , 洪岩 , 邱 广斌 . A B X 一 1 2 0型血液 细胞 分析仪 临床 应 3讨 论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 、 化验室的常规设备之一 , 用评 价 『 J 1 . 检 验 医 学与 临床 , 2 0 1 2 , 9 ( 1 1 ) : 1 3 5 0 — 1 3 5 2 . 同时也是发 展最快 、 应用最普及的检验仪器 , 当前血液细胞分 『 2 1 陶良萍 , 徐银海 , 孔 宝坤. 新鲜全血在 多系列血 液分析仪上替 析主要 分为两种 , 分别为三分群和五分类 。近年来有很 多种 品 代校准品的应 用探讨『 J ] . 徐州 医学院学报 , 2 0 0 6 , 9 ( 4 ) : 9 7 — 9 8 .
白细胞分类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白细胞分类实验报告篇一: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
将稀释的血液注入血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红细胞计数(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2)试剂:Rbc稀释液①hayem稀释液:nacl,na2so4,hgcl2②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枸橼酸钠,甲醛,nacl③生理盐水或含1%甲醛的生理盐水:仅在急诊或无上述两种稀释液时临时使用(3)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Rbc稀释液2.0ml。
②采血,取血10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3~5min,高倍镜下计数(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2、白细胞计数(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2)试剂:wbc稀释液:冰醋酸3.0mL(破坏红细胞);蒸馏水97.0mL;亚甲蓝(染色)(3)标本:新鲜全血或末稍血(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wbc稀释液0.38mL。
②采血,微量吸管取血20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2~3min,低倍镜下计数(用低倍镜计数出计数池内四角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总数。
)三.实验结果表一红细胞计数表Rbc/L=405/100×1012=4.05×1012/L表二白细胞计数表wbc/L=112/20×109=5.6×109/L实验结果:Rbc:4.05×1012/Lwbc:5.6×109/L四.讨论1、从实验结果与正常范围比较,实验结果没有超出正常范围,提示被采血者无病理或生理性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03.2021
精品课件
结果记录方式:
Ne 正 一 Ly 正 Mo 正 Eo 正 Ba 正
12
体尾交界处
理理想想区区域域
07.03.2021
细胞重叠
精品课件
13
细胞太稀
各类成熟白细胞的形态学:
中性粒细胞(Ne):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上呈
圆形,直径10~13µm,胞浆染粉红色,核形一 叶(杆状核)至五叶不等,以三叶者多见,染成 深紫红色,胞浆中有许多细小均匀紫红色颗粒。
07.03.2021
精品课件
16
淋巴细胞(Ly):胞体呈圆形,直径介于
6~15µm之间,在成人血涂片中以小淋巴细胞 为多见,直径6~9µm,核大呈深紫色致密而 浓染,胞浆量极少;大淋巴细胞胞浆量较多, 呈清澈的淡蓝色,可见少量嗜苯胺蓝颗粒,胞 核圆或椭圆,常偏向细胞一侧,染色较深。
07.03.2021
性染料伊红结合而染成红色,呈嗜酸性。 • 细胞核的核蛋白为酸性物质,故与碱性染料美
兰结合,染成深蓝色或深紫红色,呈嗜碱性。 • 中性颗粒与美兰和伊红同时结合而染为淡紫红
色,呈嗜中性。
07.03.2021
精品课件
4
[器材]
• 光学显微镜
• 推片,载玻片
[试剂]
• Wright染液
Wright
1.0g
Ly
20%~40%
Mo
3%~8%
Eo
0.5%~5%
Ba
0%~1%
07.03.2021
精品课件
19
[注意事项]
1.血涂片制备要厚薄适宜、均匀、头体尾分 明,无溶血、无空洞。
2.很多因素影响涂片时血膜的厚度。血滴大、 血粘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 反之则血膜薄。
3.按一定顺序,有秩序地连续进行,避免选 择视野。
7
血涂片制作
07.03.2021
精品课件
8
羽 状 尾 部
良好血涂片外观
-羽(子弹头)状尾部
-周边有空白
07.03.2021
-无划痕 精品课件
9
07.03.2021
不 良 血 涂 片
精品课件
10
2.瑞氏染色操作
07.03.2021
精品课件
11
3.白细胞分类:
低倍镜下所见
先用低倍镜选择厚薄适宜,染色 良好,细胞分布均匀的体尾交界 处,滴加香柏油一滴,油镜下分 类计数。分类时要有秩序的连续 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野。通常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并 报告各种白细胞所占比例。
4.分类计数时应同时报告RBC和WBC的形态
07.03是.2021否有异常。退化细精胞品课不件 计数。
20
RBC异常
07.03.2021
精品课件
21Biblioteka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右)
07.03.2021
精品课件
单核细胞 22
实验报告(注意学号)
1原理
2方法
3各类细胞百分比报告
❖ 2)加染液:在涂片上滴加瑞氏染液数滴,以染液 覆盖整个血膜为度,稍静置1min。
❖ 3)加缓冲液:滴加缓冲液等量或多些,与上述染 液充分混匀。
❖ 4)染色:染色10min.
❖ 5)冲洗:不要先倒掉染液,平持血涂片用流水缓 缓冲洗干净。
❖ 6)干燥:直立血涂片,使其自然干燥。
07.03.2021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7
单核细胞(Mo):在瑞氏染色涂片上为12~
20µm,胞体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形多 种多样,最重要的特点是染色质较细致疏松,呈 丝网状或条缕状,着色较淡胞浆较多,淡兰色,
含大量细小尘土样颗粒。
07.03.2021
精品课件
18
[参考值]
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参考值:
Ne
50%~70%
4讨论
07.03.2021
精品课件
23
精品课件
2
瑞氏染色原理:
• 瑞氏染料溶于甲醇,离解为带正电的碱性美兰 (M+)和带负电的酸性伊红(E-)离子。细胞的 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 也不一样,故可呈不同的着色特点。
07.03.2021
精品课件
3
染色原理: • 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均为碱性物质,故与酸
甲醇
600ml
• 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 香柏油
[标本来源]
•
07.03.2021
EDTA-K2抗凝全血精品课件
5
[操作]
1.制备血涂片 ❖1)推片:血膜厚薄适中,边缘整齐,
外观呈舌形,头、体、尾分明。 ❖2)干燥 ❖3)标记
07.03.2021
精品课件
6
2.染色
❖ 1)准备:血膜干透后,用蜡笔在两端划线,以防 止染色时染液外溢。将血涂片放染色架上。
07.03.2021
精品课件
14
嗜酸性粒细胞(Eo):较中性粒细胞稍大,胞 核多为两叶,呈眼镜、八字形,核染色质粗糙 染深紫红色,胞浆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 粒,瑞氏染色时呈桔红色,有折光性。
07.03.2021
精品课件
15
嗜碱性粒细胞(Ba):胞浆中含有大小不等
的嗜碱性颗粒,瑞氏染色时呈兰黑色。于光学显 微镜下常见胞浆中有小空泡,乃因嗜碱性颗粒易 溶于水或因功能活动而脱颗粒所致;核呈淡紫红 色常看不清,呈杆状或分叶状。
实验二
白细胞分类计数
(differention count of leukocyte)
谢海啸
07.03.2021
精品课件
1
一、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备成涂片,
瑞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
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通常分类100
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
百分比。
07.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