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计时器课程设计 周海祥

合集下载

单片机60秒表课题设计

单片机60秒表课题设计

目录1.实验内容及要求 -----------------------------------------------------21.1实验内容-------------------------------------------------------------2 1.2试验要求-------------------------------------------------------------22.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介绍--------------------------------------------------22.1目的意义-------------------------------------------------------------22.2AT80C5单片机简介-----------------------------------------------------22.3实验仪器-------------------------------------------------------------33.设计思路及描述-----------------------------------------------------------34.硬件设计------------------------------------------------------------------44.1接口电路--------------------------------------------------------------44.2硬件连接图------------------------------------------------------------45.软件设计------------------------------------------------------------------5 5.1数字秒表工作流程图----------------------------------------------------55.2用51单片机实现数字秒表工作源程序-------------------------------------65.2.1程序运行图-----------------------------------------------------------9 6.总结---------------------------------------------------------------------91.实验内容及要求1.1实验内容用AT89C51设计一个秒表,该秒表课可显示0.0~59.9秒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并进行软件编程。

60秒倒计时器-单片机课程设计

60秒倒计时器-单片机课程设计

目录一、设计要求 (3)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3)三、具体设计 (4)1.问题分析 (4)2.总体设计思想 (5)3.具体实现方法 (7)四、Proteus调试过程及现象 (14)五、调试问题及解决方法 (15)六、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16)七、总结 (16)八、参考文献 (17)一、设计要求由单片机接收小键盘阵列设定倒计时时间,倒计时的范围最大为60分钟,由LED 显示模块显示剩余时间,显示格式为 XX(分):XX(秒).X,精确到0.1s的整数倍。

倒计时到,由蜂鸣器发出报警。

绘制系统硬件接线图,并进行系统仿真和实验。

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程序实现系统功能。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此次设计是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基本电路的设计流程,提高自己的设计理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巩固所学知识,使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有更进一步提高,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基本掌握单片机应用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次设计注重对单片机工作原理以及键盘控制及显示原理的理解,以便今后自己在单片机领域的学习和开发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本次设计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还对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存储方式和控制方式作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具体设计1.问题分析: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已经非常成熟,其发展前景仍然不可估量。

如今的人们需求的是一种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的电子产品,当然最好是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如何能做到智能化呢?单片机的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也称为微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于同一硅片上的器件。

60秒旋转时钟课程设计

60秒旋转时钟课程设计

60秒旋转时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旋转时钟的基本原理,掌握60秒旋转一周的时间概念。

2. 学生能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如角度、周长和圆的相关概念,解释旋转时钟的运动。

3. 学生能通过旋转时钟的学习,掌握时间单位换算,如分与秒的转换。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60秒旋转时钟模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旋转时钟进行时间估算,提高观察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时间管理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增强时间观念。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旋转时钟的制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数学学科四年级下册的“时间和时钟”章节为依据,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旋转时钟的基本原理:通过讲解时钟的指针运动,引导学生理解旋转与时间的关系,掌握60秒旋转一周的概念。

2. 数学知识运用:结合圆的周长、角度等知识,让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释旋转时钟的运动规律。

3. 时间单位换算:以旋转时钟为载体,学习分与秒的换算,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制作旋转时钟模型: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易的旋转时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时间估算:运用旋转时钟进行时间估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旋转时钟的基本原理及时间单位换算;第二课时:数学知识在旋转时钟中的应用;第三课时:分组制作旋转时钟模型;第四课时:运用旋转时钟进行时间估算练习;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与教材章节紧密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旋转时钟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授: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向学生讲解旋转时钟的基本原理、时间单位换算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60s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60s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60s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计时功能的操作方法。

2. 学生能描述电子秒表的时间单位换算关系,包括时、分、秒的转换。

3. 学生了解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秒表,进行准确的时间测量和记录。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物体自由下落的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时间精确测量的重视,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尊重与协助。

3.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学科的实验操作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特点:初中生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需注重操作性与实用性,通过直观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秒表的内部结构,包括计时芯片、显示屏、按钮等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物理》初中版第八章第三节“时间及其测量”。

2. 电子秒表的操作方法:详细讲解电子秒表的启动、停止、复位等功能键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时间测量和记录。

教材章节:《物理》初中版第八章第四节“电子秒表的使用”。

3. 时间单位换算:介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物理》初中版第八章第二节“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子秒表的实践操作,包括测量物体自由下落时间、计算平均速度等实验。

教材章节:《物理》初中版第八章实验部分。

5. 数据处理与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60秒倒计时报告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60秒倒计时报告

电子电工课程设计(60秒倒计时)学生姓名:XXXXX学号:XXXXXXXXXX 系别:信息与电子系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设计任务和要求二.方案原理框图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脉冲信号发生器倒计时器时间显示器。

由定时器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秒脉冲,两块74LS192芯片级联成60进制倒计时器,计时器输出的数据通过译码器和数码管显示出来。

原理框图如图1图1三.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1、秒脉冲电路系统所需要的秒脉冲由定时器NE555所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提供,多谐振荡器如图2所示。

其中1脚是电路地GND;8脚是正电源端Ucc,工作电压范围为5~18V;2脚是低触发端TR;3脚是输出端OUT;4脚是主复位端R;5脚是控制电压端Uc;6脚是高触发端TH;7脚放电端DISC。

R1、R2和C为定时电阻和电容,C1为电压控制端稳定电容。

在信号的输出端产生矩形脉冲,其振荡频率为f=1.44/( R1+2R2)C。

脉冲电路图如下图2所示。

图22.译码显示部分74LS48为有内部上拉电阻的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输出端(Ya-Yg)为高电平有效,可驱动灯缓冲器或共阴极LED。

当要求输出0-15时,消隐输入(BI)应为高电平或开路,对于输出为0时还要求脉冲消隐输入(RBI)为高电平或者开路。

当BI为低电平时,不管其它输入端状态如何,QA-QG均为低电平。

当RBI和地址端(A-D)均为低电平,并且灯测试输入端(LT)为高电平时,QA-QG为低电平,脉冲消隐输出(RBO)也变为低电平。

当BI为高电平或开路时,LT为低电平可使Ya-Yg均为高电平。

本次设计采用共阴数码管,数码管管脚如图3,数码管驱动电路如图4。

图3 图43. 倒计时计数电路倒计时器由两位4位十进制可逆同步计数器74LS192、其组成如图5所示,其中74LS192是上升沿触发,CPU(UP)为加计数时钟输入端;CPD(DN)为减计数时钟输入端;PL为异步预置端,低有效;MR为异步清零端,高有效;CO为进位输出端,当1001后输出低电平;TCD(BO)为借位输出端,当0000后输出低电平;D3D2D1D0为数据预置端;Q3Q2Q1Q0为数据输出端。

60秒倒计时系统设计

60秒倒计时系统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60秒倒计时系统设计系别虞山学院年级 09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 Y051091 学号 Y051091(07/10/20/29)学生姓名徐熙超、施祥祥、肖天宇、陆庆山指导教师周平职称讲师设计时刻目录第一章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倒计时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倒计时的硬件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55A的大体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课设60秒计时器

单片机课设60秒计时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00—60秒表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单位:xxx姓名:xxx2013年12月13日摘要60秒计时器以单片机为核心,由计时器,控制器等组成。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分为计时器显示模块和按键控制模块。

每个模块的程序结构简单,任务明确,易于编写、调试和修改。

编程后利用Kcil软件来进行编译,在生成HEX文件装入芯片中,在通过调试实现60s计时功能。

本设计中系统硬件电路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单片机AT89C51、振荡电路、显示电路和按键开关。

该系统具有60s内准确计时和计时清零的功能。

关键字:单片机,计时,显示,60s计时,复位清零目录前言 (1)一、概述 (1)1.1、课程设计任务与目的 (1)1.2、总体方案设计 (2)1.2.1、设计方案框图 (2)1.2.2、硬件方案 (2)1.2.3、软件方案 (2)二、系统硬件设计 (3)2.1、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3)2.2、电路原理图 (3)2.3、各硬件模块设计与制作 (3)2.3.1、AT89C51单片机设计 (3)2.3.2、晶振输入电路设计 (6)2.3.3、复位电路设计 (7)2.3.5、数码管显示部分电路 (8)2.3.6、绘制原理图. (10)2.3.7、生成PCB图 (11)2.3.8、制作PCB板 (11)2.3.9、钻孔,并焊接芯片 (12)2.4、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3)三、系统软件设计 (14)3.1、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14)3.2、程序流程图 (16)3.3、部分重要模块汇编程序: (16)四、系统调试 (17)4.1、软件调试 (17)4.2、硬件调试 (18)五、系统功能 (19)六、总结 (19)七、附录 (19)八、参考文献 (21)前言我们的任务是设计60s秒表计时器,用AT89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产生一秒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一秒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60时,自动从0开始,实现0到60秒的循环显示的功能。

实验二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的实验报告

实验二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的实验报告

实验⼆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的实验报告实验⼆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的实验报告⼀、实验⽬的1.进⼀步熟悉Quartus II混合层次化设计⽅法。

2.学习7段数码管的驱动设计⽅法。

⼆、实验内容60秒倒计时电路如图1所⽰。

其中,模块cnt_d60完成60倒计数,输出结果为2位⼗进制BCD码。

模块SCNA_LED完成BCD码到7段数码管显⽰译码功能。

图1 60秒倒计时电路图2 60秒倒计时底层电路60倒计数模块cnt_d60底层电路如图2所⽰。

主要由2⽚74192(双向⼗进制计数器)构成。

模块cnt_d60和SCNA_LED的源设计⽂档(cnt_d60.bdf和SCAN_LED.vhd)提供给⼤家。

要求⼤家建⽴新⼯程,为模块cnt_d60和SCNA_LED新建封装(*.bsf),并根据图1完成顶层6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

完成以上程序设计,编译时器件选择Cyclone系列的EP1C12Q240C8。

引脚锁定参考表1内容。

注意:应把未分配管脚置为三态输⼊,切记!!表1 实验连线1.原理图设计输⼊(1)⾸先将模块cnt_d60和SCNA_LED的源⽂件放在等⼀下需要建⽴的⽂件中,打开QuartusII软件。

(2)选择路径。

选择File/New Project Wizard。

添写后以后,单击“NEXT”进⼊下⼀步。

(3)添加设计⽂件,在File name中选择路径然后添加模块cnt_d60和SCNA_LED的源⽂件,点击“Next”。

(4)选择FPGA器件。

Family选择Cyclone,先在Packge选择Any QFP,Pin Count 选择240,Speed grade选择8;然后在Available device中选择EP1C12Q240C8,点击“Next”。

(5)选择外部综合器、仿真器和时序分析器。

设置好后,单击“NEXT”进⼊下⼀步。

(6)结束设置。

“⼯程设置统计”窗⼝,列出了⼯程的相关设置情况。

最后单击“Finish”,结束⼯程设置。

60秒计时器课程设计 周海祥

60秒计时器课程设计  周海祥

目录摘要 (2)引言 (2)一.设计目的 (2)二.设计任务 (2)三.电路原理设计 (2)3-1计时器的设计原理 (2)3-2计时器的基本逻辑功能 (3)3-3主干电路设计 (3)3-3-1震荡电路设计 (3)3-3-2计数器的设计 (3)3-3-3译码器的设计 (3)四.电路仿真 (4)五.系统分析 (5)5-1基础元件介绍 (5)5-1-1计数器 (5)5-1-2译码器与显示管 (6)5-1-3振荡器 (8)5-1-4与非门 (8)六.电路的焊接 (9)七.调试 (9)八.总结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0)附录 (11)74LS160构成的60秒计时器摘要60秒计时器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的数字显示计时装置。

本系统由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LED显示器组成。

采用74LS系列中小规模集成芯片。

引言计时器是用数字集成电路做成的现代计时器,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有荧光七段数码显示器)、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

而且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一.设计目的在学完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实际需要的简单电子电路,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的工程实践训练,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完成由74LS160构成的60秒计时器计时器的组成:60秒计时器一般由振荡器,计时器,译码器,LED显示器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电路。

三.电路原理设计3-1 计时器的设计原理:先构成一个555定时器和分频器产生震荡周期为一秒的标准“秒”脉冲信号,由74LS160采用清零法分别组成六十进制的“秒”计数器。

清零法适用于有异步置零输入端的集成计数器。

原理是不管输出处于哪种状态,只要在清零输入端加一个有效电平电压,输出会立即从那个状态回到“0000”状态。

使用74LS48为驱动器,共阴极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器。

60进制计时器课程设计

60进制计时器课程设计

60进制计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60进制计时器的概念,掌握其运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60进制进行时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了解60进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钟表、计时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60进制计时器,并进行时间设置。

2. 学生能够运用60进制进行时间加减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拓展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新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喜欢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60进制计时器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60进制计时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学习60进制的基本概念,理解60进制与10进制的区别与联系。

- 探究钟表、计时器等设备中60进制的运用原理。

2. 60进制时间计算与应用- 学习60进制下的时间加减运算方法,掌握时间计算的技巧。

- 结合实际案例,运用60进制解决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

3. 60进制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 学习设计简单的60进制计时器,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 动手制作60进制计时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60进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钟表、计时器等设备中的运用。

第二课时:60进制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60进制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

60秒秒表课程设计

60秒秒表课程设计

60秒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秒表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60秒的时间概念,并学会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3. 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换算,如分钟、小时与秒的转换。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秒表,进行准确计时。

2. 学生能够运用秒表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时间管理。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 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3. 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对时间研究的兴趣。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实践,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基本的时间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介绍时间的定义、时间单位(秒、分、时)及其换算。

- 教材章节:第二章“时间与时刻”2. 秒表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秒表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测量时间的工具”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秒表操作,学习如何开始、停止和复位秒表。

- 教材章节:第四章“秒表的使用”4. 60秒计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60秒计时实践,培养时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五章“时间的测量”5. 时间管理:引导学生运用秒表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时间管理,提高效率。

- 教材章节:第六章“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时间的基本概念,学习时间单位换算。

第二课时:讲解秒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秒表操作演示。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进行60秒计时活动,讨论并总结实践经验。

第四课时:结合生活实例,指导学生运用秒表进行时间管理。

60s旋转时钟课程设计

60s旋转时钟课程设计

60s旋转时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时钟的基本构造和旋转原理,掌握60秒旋转一周的时钟运行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时钟指针运动与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

3. 学生理解时钟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其换算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制作简易的60秒旋转时钟模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时钟指针角度的计算。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时间观念的重视,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 学生在探索时钟旋转原理的过程中,激发对数学和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学生通过学习时钟的制作,体会工匠精神,培养精益求精的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数学、科学和工艺制作等多学科内容。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包括时针、分针、秒针的构造及其功能。

2. 讲解时钟的旋转原理,重点阐述秒针60秒旋转一周的运行规律。

3. 结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时钟指针角度的计算方法。

4. 利用教材相关章节,组织学生进行时钟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

5. 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60秒旋转时钟模型。

6.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时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结合工艺制作课程,教授学生使用工具和材料,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学习旋转原理。

第二课时:学习时钟指针角度计算,进行时间单位换算练习。

第三课时:实践活动,制作简易60秒旋转时钟模型。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解决时钟制作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数学:《角的度量》、《时间单位换算》科学:《简单机械》工艺制作:《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60S秒表计时实训 要求及其程序

60S秒表计时实训 要求及其程序

实训题目:60秒表计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秒表系统的设计,了解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过程(2)掌握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中断的编程方法(4)了解中断的应用(5)掌握数码管的使用方法(6)加深理解PROTEUS软件二、实训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三、实训步骤设计内容提要:基本功能利用数码管显示时间,数码管能显示60秒计时。

本系统设计2个开关按键,一个按键按下启动开关,数码管开始计时,即秒表开始键,第二个开关按下时,秒表暂停计时,使秒表停留在原先的计时。

方便用户读书。

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添加清零功能并且重新计数。

(1)60秒的计时(2)添加启动开关(3)添加暂停看关(4)继续计数开关(5)清零开关实训报告要求:(1)实训目的(2)实训环境(3)实训步骤(4)原理框图(5)电路图(6)流程图(7)程序(8)实训心得(不得少于3/4页)程序如下:ORG 0000HAJMP STARTORG 0003HAJMP DUAN1 START:CLR CMOV P1,#3FHMOV P2,#3FHLOP5:JNB P0.0,LOP6AJMP LOP5LOP6:SETB EASETB IT0SETB EX0MOV R1,#6HLOP4:MOV R0,#0AHMOV DPTR,#TABLE1 LOP1:JNB P0.2,STARTMOV A,#0HMOVC A,@A+DPTRMOV R5,AMOV P1,ALCALL DELAY1INC DPTRDJNZ R0,LOP1MOV A,#6HDEC R1SUBB A,R1MOV DPTR,#TABLE2MOVC A,@A+DPTRMOV R6,AMOV P2,ACJNE R1,#0H,LOP4MOV P1,#3FHMOV P2,#7DHLCALL DELAY1SJMP STARTDUAN1:MOV R5,P1MOV R6,P2LOP8:JNB P0.2,LOP9JNB P0.1,LOP7AJMP LOP8LOP9:MOV P1,#3FHMOV P2,#3FHAJMP LOP8LOP7:NOPRETIDELAY1:MOV R2,#4HLOP2:MOV R3,#0FFHLOP3:MOV R4,#0FFHDJNZ R4,$DJNZ R3,LOP3DJNZ R2,LOP2RETTABLE1: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TABLE2:DB 3FH,06H,5BH,4FH,66H,6DH,7DHEND。

60秒旋转时钟课程设计

60秒旋转时钟课程设计

60秒旋转时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旋转时钟的基本概念,掌握60秒旋转一周的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旋转知识,解释时钟指针运动的规律。

3. 学生了解时钟的构造,理解时钟运动与时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几何图形的运动原理,分析并绘制旋转时钟的运动轨迹。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运算,准确计算时钟指针在任意时刻的位置。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与旋转时钟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学生通过学习旋转时钟,培养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课程,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掌握旋转知识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时钟的运动规律。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以六年级数学教材中“几何图形的运动——旋转”章节为基础,结合时钟的旋转运动进行深入讲解。

1. 教学大纲:a. 引入旋转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旋转知识。

b. 通过观察和分析时钟,引导学生理解60秒旋转一周的规律。

c. 讲解时钟的构造,分析时钟指针的运动原理。

d. 结合实例,让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节课:引入旋转概念,观察时钟运动,分析旋转规律。

b. 第二节课:讲解时钟构造,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c. 课后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旋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0秒数字秒表课程设计

60秒数字秒表课程设计

60秒数字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计时功能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时间计算,准确地读取和转换秒表显示的时间。

3. 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秒的概念,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感知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数字秒表,进行开始、停止、复位等基本功能的使用。

2. 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对时间分配与管理的能力,培养准确计时的技能。

3.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计时实验,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锻炼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时间的尊重意识,增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2. 学生在合作完成计时任务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3. 学生通过对时间的精确测量和计算,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的一部分,结合数学知识与科学实验,提高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对时间有基本的认识,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对科学实验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通过直观的教学活动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并在情感态度上得到培养。

教学设计应注重实践性与互动性,确保学生能够达成具体的学习成果,并通过有效评估手段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以下教学大纲:1. 数字秒表的基本原理- 介绍秒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理解数字显示和时间计算的基础知识。

2. 数字秒表的操作方法- 学习开始、停止、复位等功能键的使用。

- 掌握如何读取和记录秒表上的时间数据。

3.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深化对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概念理解。

- 通过实例展示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活动:计时实验- 设计简单的计时任务,如测量物体下落时间。

- 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5. 时间管理与分配- 引导学生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 实践活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体验时间分配的效果。

60秒倒计时设计

60秒倒计时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60秒计时器指导教师:姚淑霞、孙新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电信120姓名:李晓(200912014)秦超峰(200912029)60秒倒计时器的设计一、设计要求与任务1、学习调试电子电路,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2、理解555定时器工作原理,制作60秒计时器。

二、设计原理1、1秒的信号用555定时器产生其中R1、R2都是51KΩ,电容为C1=C2=9μF.2、60秒计数器可以由两块MSI计数器构成,一块十进制,一块六进制,组合起来就构成六十进制计数器。

实验室可提供的MSI计数器有T213、T217、74LS90、74LS190、74LS192、74LS160等,在这里我采用74LS190设计,74LS190是十进制同步加法/减法计数器,具有直接清零、异步置数功能。

3、减法计数器的输出经过4511译码器译码之后,传给八段数码管,显示出60秒的各个状态。

4、60秒的一个循环由或门芯片74LS32完成。

实现从60秒到0后重新回到60的功能具体电路如下:三、实验所用芯片介绍1、555定时器555定时器引脚图:2、74LS190是双时钟方式的十进制可逆计数器。

下面介绍74LS190的引脚图和74LS190的功能表。

图1 74LS190引脚图可以根据74LS190的引脚图来实现硬件连接,图2中P0、P1、P2、P3分别为D0、D1、D2、D3,可以通过LD=0,给这四个引脚接高电平或低电平来实现置数,Q0、Q1、Q2、Q3为74LS190的输出端,可以直接接七段数码显示译码器。

根据表1中74LS190的功能表,当LD=1,CR=0,CPD=1时,如果有时钟脉冲加到CPU端,则计数器在预置数的基础上进行加法计数,当计到9(1001)时,CO端输出进位下降沿跳变脉冲;当LD=1,CR=0,CPU=1时,如果有时钟脉冲加到CPD端,则计数器在预置数的基础上进行减法计数,当计到0(0000)时,BO 端输出借位下降沿跳变脉冲。

60s计时器的设计与实现

60s计时器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实验报告题目60s计时器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高权黄盼徐传武易孟华学生学号************ 07 14 15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肖永军2016年11月17 日设计要求:1、利用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T0中断设计秒表。

2、实现基本的0-60秒计时。

3、以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用单片机进行控制。

摘要数字电子秒表具有显示直观、读取方便、精度高等优点,在计时中广泛使用。

本设计用单片机组成数字秒表,用AT89C51系列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硬件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中软件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强大的功能来实现,简单切易于观察,在仿真中就可以观察到实际的工作状态。

关键字:AT89C51 单片机数码管一、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共由时钟电路模块、复位电路模块、AT89C51单片机及数码管显示电路组成。

其中主控制器用于系统控制,可以控制电路的开关的功能,系统中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元件,计数器显示电路由数码管和驱动电路组成。

图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二、系统硬件设计(1)复位电路采用上电+按键复位电路,上电后,由于电容充电,使RST持续一段高电平时间。

当单片机已在运行之中时,按下复位键也能使用使RST 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加开关复位的操作。

这不仅能使单片机复位,而且还能使单片机的外围芯片也同时复位。

当程序出现错误时,可以随时使电路复位。

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图2 复位电路该复位电路由R9,C3和开关组成,当开关断开时,C3两端电压较低,单片机RST端则为低电平,而当开关闭合时,RST端高电平,此时单片机复位。

(2)时钟电路系统的时钟电路如图3所示,此系统的时钟电路设计是采用的内部方式,即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

MCS-51内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外接12MHZ的晶谐以及电容C1和C2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构成时钟电路。

EDA课程设计报告60秒倒计时器MAXII240T

EDA课程设计报告60秒倒计时器MAXII240T

EDA课程设计报告60秒倒计时器MAXII240TEDA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verilog的倒计时器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姓名学号: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目录【摘要】:^p 3 关键字 3 前言 3 1 倒计时的功能和设计结构 3 1.1 倒计时器的系统的功能 3 1.2 倒计时器的设计结构 4 2 主要模块程序 4 2.1 分频器 4 2.2 计时器 5 2.3 显示器 7 2.4 指示器 9 3 各模块原理图 10 3.1 顶层模块原理图 10 3.2 计数模块原理图 11 3.3 分频模块原理图 11 3.4 彩灯模块原理图 11 3.5 显示模块原理图 12 4 实际电路运行效果图 12 5 软件介绍和管脚说明 13 5.1 管脚说明 13 5.2 软件介绍 13 6 总结与心得体会 14 7 致谢 14 7 【参考文献】:^p 15 基于Verilog 的60秒倒计时器设计()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Verilog HDL语言的60秒倒计时器设计方法。

该设计实现有两组输入,具有清零功能和暂停功能,能进行60秒的倒计时器。

文中介绍了倒计时器设计架构和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该倒计时器采用Verilog HDL语言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思想,使设计十分简单,并能在MA_ II开发板上实现验证,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倒计时器;Verilog HDL;层次化和模块化;仿真验证前言现行的倒计时器主要有两种,基于小规模数字逻辑芯片设计,另外一种基于单片机设计。

小规模数字逻辑电路比较复杂,单片机随着倒计时器功能输入的增加,存在I/O资不足的情况。

本文提出一种方便可行的倒计时器的设计方法,即利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来设计倒计时器,并且在MA_ II开发板上仿真实现,Verilog HDL语言满足数字系统设计和综合的所有要求,设计中充分利用Verilog HDL层次化和模块化的思想,使得倒计时器的整个设计过程简单,灵活;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运用EDA工具开发板对设计进行验证,使得设计更加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引言 (2)一.设计目的 (2)二.设计任务 (2)三.电路原理设计 (2)3-1计时器的设计原理 (2)3-2计时器的基本逻辑功能 (3)3-3主干电路设计 (3)3-3-1震荡电路设计 (3)3-3-2计数器的设计 (3)3-3-3译码器的设计 (3)四.电路仿真 (4)五.系统分析 (5)5-1基础元件介绍 (5)5-1-1计数器 (5)5-1-2译码器与显示管 (6)5-1-3振荡器 (8)5-1-4与非门 (8)六.电路的焊接 (9)七.调试 (9)八.总结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0)附录 (11)74LS160构成的60秒计时器摘要60秒计时器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的数字显示计时装置。

本系统由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LED显示器组成。

采用74LS系列中小规模集成芯片。

引言计时器是用数字集成电路做成的现代计时器,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有荧光七段数码显示器)、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

而且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一.设计目的在学完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实际需要的简单电子电路,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的工程实践训练,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完成由74LS160构成的60秒计时器计时器的组成:60秒计时器一般由振荡器,计时器,译码器,LED显示器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电路。

三.电路原理设计3-1 计时器的设计原理:先构成一个555定时器和分频器产生震荡周期为一秒的标准“秒”脉冲信号,由74LS160采用清零法分别组成六十进制的“秒”计数器。

清零法适用于有异步置零输入端的集成计数器。

原理是不管输出处于哪种状态,只要在清零输入端加一个有效电平电压,输出会立即从那个状态回到“0000”状态。

使用74LS48为驱动器,共阴极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器。

设计图见附录一3-2 计时器的基本逻辑功能:显示器译码器计数器振荡器3-3主干电路设计3-3-1震荡电路设计:主要用来产生时间的标准信号,精确程度就取决于时间的标准信号的频率及稳定性。

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在此用555定时器来实现。

将555定时器与电阻、电容按照555定时器构成振荡器,组成一个输出1Hz的脉冲信号,将该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

“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法,其是由2片74LS160采用反馈置数法串联而成连接如下图:3-3-2计数器的设计: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构成,秒”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

60进制可通过十进制和六进制串联而成,从而完成数码显示。

因为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0可构成10进制以下的计数器,所以此电路中秒的计时采用74LS160来进行设计。

3-3-3译码器的设计:译码驱动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8421BCD码转换为数码管需要的逻辑状态,并且为七段数码管的正常工作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计数器的输出代码进行编译,变成相应的数字。

用于驱动LED七段数码显示常用的有74LS48。

74LS48是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其输出是OC门输出且高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LED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

由74LS48和LED七段共阴极数码管组成一位数码显示电路。

若将“秒”计数器的每位输出分别接到相应七段译码器的输入端,便可进行不同数字显示。

在译码器输出与数码管之间串联的R为限流电阻。

当数字钟的计数器在CP脉冲的作用下,就应将其状态显示成清晰的数字符号,需要将计数器的状态进行译码并将其显示出来。

选用的计数器全部是二—十进制集成片,“秒”的个位和十位的状态分别由集成片中的四个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反映。

每组输出的计数状态都按BCD代码以高低电平来表现。

因此,需要经过译码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BCD代码变成能驱动七段数码显示器的工作信号。

将计数器和译码显示器连在一起。

四.电路仿真在调试过程初期,电路的功能没有实现。

着手检查电路的连接,通过示波器进行检测,可以确认电路的连接没有问题。

通过老师的指导,知道了仿真软件中在译码器和数码管的连接之间需要加上排阻保护数码管。

下图是电路的部分连接图:(修改前在左,修改后在右)下图3.5是秒脉冲的波形图:五.系统分析5-1基础元件的介绍5-1-1计数器(74LS160的介绍)电路的设计中我采用的器件是74L S160的反馈置数法来实现十进制功能和六进制功能。

下图是4LS160构成六进制计数器的结构图,根据74LS160的结构把输出端的0101(十进制为5)用一个与非门74LS20引到Load端便可置0,这样就实现了六进制计数。

在分和秒的进位时,用秒计数器的Load端接分计数器的CLK控制时钟脉冲,脉冲在下降沿来时计数器开始计数。

5-1-2译码器与显示管(74LS48和LED 显示管的介绍)译码显示器电路由共阴极译码器74LS48和七段数码管LED 组成。

其真值表如下图:74LS48BCD 七段译码驱动器真值表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

它的工作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

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用途,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字U174LS160DQA 14QB 13QC 12QD11RCO 15A 3B 4C 5D6ENP 7ENT 10~LOAD 9~CLR 1CLK2分配,存储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

译码器可以分为通用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两大类。

在电路中用的译码器是共阴极译码器74LS48,用74LS48把输入的8421BCD码ABCD译成七段输出a-g,再由七段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

七段显示器,它由a~g七个光段,从0~9十个数码将有其中不同的光段组合而成。

半导体七段显示器的每个光段都是一个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一样,具有单向导电性,当外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当外加正向电压而且足够大时,才处于导通状态,而当正向电流足够大时才能发光。

如下图所示: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其中门电路均为集电极开路门(OC).当门处于导通状态(即输出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因正向电压太低而不可能发光;当门处于截止状态时(即输出电平为高电平)时,只要电阻R取值得当,发光二极管就会有足够大的正向电流而发光,可见该电路为高电平驱动当门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即输处为低电平)时,只要电阻R取值得当,发光二极管就会有足够的正向电流,因而发光;当处于截止状态(即输处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正向电压过小不足以使其导通,因而不会发光。

则该电平为低电平驱动。

在管脚图中,管脚LT、RBI、BI/RBO都是低电平是起作用,作用分别为:LT为灯测检查,用LT可检查七段显示器个字段是否能正常被点燃。

BI是灭灯输入,可以使显示灯熄灭。

RBI是灭零输入,可以按照需要将显示的零予以熄灭。

BI/RBO是共用输出端,RBO称为灭零输出端,可以配合灭零输出端RBI,在多位十进制数表示时,把多余零位熄灭掉,以提高视图的清晰度。

计数器和译码管的连接如图:1 (接地) -地线(或共同接地) ,通常被连接到电路共同接地。

Pin 2 (触发点) -这个脚位是触发NE555使其启动它的时间周期。

触发信号上缘电压须大于2/3 VCC,下缘须低于1/3 VCC 。

3 (输出) -当时间周期开始555的输出输出脚位,移至比电源电压少1.7伏的高电位。

周期的结束输出回到O伏左右的低电位。

于高电位时的最大输出电流大约200 mA 。

4 (重置) -一个低逻辑电位送至这个脚位时会重置定时器和使输出回到一个低电位。

它通常被接到正电源或忽略不用。

5 (控制) -这个接脚准许由外部电压改变触发和闸限电压。

当计时器经营在稳定或振荡的运作方式下,这输入能用来改变或调整输出频率。

6 (重置锁定) - Pin 6重置锁定并使输出呈低态。

当这个接脚的电压从1/3 VCC电压以下移至2/3 VCC以上时启动这个动作。

7 (放电) -这个接脚和主要的输出接脚有相同的电流输出能力,当输出为ON时为LOW,对地为低阻抗,当输出为OFF时为HIGH,对地为高阻抗。

8 (V +) -这是555个计时器IC的正电源电压端。

供应电压的范围是+4.5伏特(最小值)至+16伏特(最大值)。

管脚如下图:5-1-4.与非门(74LS20)输入与非门74LS20,四个输入端有一个为0,则输出为1,只有全部输入为1,输出才为0. 管脚如图:六.电路的焊接先用万用表检测元件参数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按照原理图进行元件装配,装配完成后焊接该硬件。

焊接时,以45度靠紧焊接面进行预热,然后将焊锡丝同时伸向被焊的组件脚及焊盘,一起接触被焊处,当焊锡丝融化,向焊接处推入焊锡丝,使焊锡润湿焊盘和组件脚,当焊点上的焊锡成圆锥形时既抽离焊锡丝。

在焊锡完全融化后,移去烙铁头。

如果焊点有连焊,应将焊锡线与烙铁头一起接触在连焊的焊点之间,待焊锡丝与助焊剂一起溶化后,移去焊锡丝,再将烙铁头侧放着向下移走,吸去多余的焊锡。

焊点的标准是:焊点成锥形,焊锡要适量,表面有光泽,光滑,清洁等。

七.调试由于实际电路连接与仿真电路之间存在误差,产生的秒信号并不是很精确,产生了误差,通过分析电路,调节秒脉冲部分的电阻值来改变,从而使得结果相对的精确。

1 2 4 56&A74LS20八.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需养成严谨,认真,善思的工作作风.我这毕业设计由于我采用的是数字电路来实现的,所以电路较复杂,但是容易理解.每一部分我都能理解并且能有多种设计方法.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操作仿真软件的一系列步骤,在一个月时间里,我把本设计的整个电路图画好了,并且完成仿真。

通过了解元器件的用途以及它们的参数、性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次设计提高了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加了把理论用于实践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相信通过这一次的毕业设计之后,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去面对一切。

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致谢课程设计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在我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课程开始的初期,我对于设计的结构以及材料选取等方面都有很多问题,整体构思不是很明确,老师详细给我分析论文的写作过程,从课程的设计图,材料的选取,资料的解读,都给我详细的指导。

在课程设计的进展过程中,老师也及时给我解决疑惑,并且监督我的课程设计的进展过程,非常感谢参考文献【1】江晓安,《数字电子技术》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2】王锋哲,《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西安西电长安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08【3】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参考网站:“elecfans”/【5】参考网站: “21IC电子网” /【6】宋春荣.《通用集成电路速查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附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