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

合集下载

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试题总体评价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整体上延续了以往的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强调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

试题题型稳定,内容涵盖广泛,重点突出,难度适中。

二、具体题目解析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该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涉及了农业、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

试题以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为材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和深入的理解能力。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该题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为主题,选取了多个历史事件为背景材料,涉及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历史事件的经过,还要理解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3、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该题以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涉及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能够分析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4、世界古代文明该题以世界古代文明为主题,选取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文明为背景材料,涉及了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

试题要求学生具备对古代文明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能力。

5、世界近代史该题以世界近代史为主题,涉及了工业革命、殖民地运动、世界大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能够分析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知识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认真学习历史教材,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制度。

同时,要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提高解题能力高考历史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强调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

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解题能力的提高,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关注时事热点高考历史试题往往会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命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解析讲评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解析讲评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4分)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6分)命题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如第4题“竞争性真相”的内涵,第5题在理解文章观点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使用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体现对逻辑能力的考查。

1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1A】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第4题】。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近三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近三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近三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卷分析不知不觉,2015年高考的脚步已经来临。

为了更好把握新课改下高考政治命题趋势,以提高应届高三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将近三年的政治试卷做了分析、比较。

分四个部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一、经济生活选择题:2012年高考政治试卷,选择题“12-15”题难度一般,比较平稳。

接下来2013 年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生活的12题考到了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等知识,并结合了供求曲线图,增加了题目难度。

2013年第13题则是一个计算题,考生要想做对,必须对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有所了解,这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题目,让考试头疼材料分析题:2012年和2013年的材料分析题穿插图表,让题型更加的多样化。

都结合当时的时政热点,考了“企业”这个重要的市场主体。

2013年和2014年对市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考查。

综观这三年经济生活的材料分析题我们发现:市场和企业的有关知识是2015年备考的重点。

二、政治生活选择题:2012年到2014年政治生活这一板块的选择题难度大多一般。

学生在充分备考的基础上,做这一块的选择题应该比较得心应手。

如:2014年的18题,(2)(4)选项很容易判断是错误的。

相比2013年的18题,则2013年这题难度相对较大,因为这一题涉及到政协的一种新做法,考生不是很了解,则容易出错。

为更清晰了解政治生活这一板块选择题题目难度,请看下表:考过程中可能把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点背下来,但也不一定能拿高分。

因为材料分析题不是机械的背诵和罗列知识点就行了。

它需要考生不仅要答在点子上,还需要跟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可能拿高分。

三、文化生活选择题:文化生活在整个政治试卷所占的比例和分值较小,但要想在政治这门课上取得高分,也是不容考生忽视的。

近三年选择题在这一板块分别出了一道题。

2012年的21题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013年20题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2014年的19题考的是促进文化繁荣。

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特点及备考启示

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特点及备考启示

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特点及备考启示作者:曾钊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5年第11期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等近三年的高考中,湖北、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河北、内蒙古、湖南、江西、辽宁等全国绝大多数省(区),文科综合科目试卷采用的都是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以下简称“文综卷Ⅰ”)。

仔细研读这三年的文综卷Ⅰ中的高考政治试题,并总结概括出这三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共性和命题的一般规律,对我们高三师生搞好2016年的高考政治复习备考是十分必要的。

把握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规律,可避免复习备考的盲目性,提高高考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仔细研读和具体比对近3年高考的文综卷Ⅰ中的政治试题的材料信息和对应教材及其考点知识,我们不难发现,近三年高考的政治试题既相对稳定,又略有变化。

一、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的材料信息和对应教材及其考点知识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在近三年高考中,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必修1、2、4都有各自的高频考查知识点:《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特别是该单元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是近三年高考的频考点,三年高考有6个题目考查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简称“三年6考”),第五课下设的“企业的经营”三年2考,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三年3考;《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是近三年高考的频考点,分别是三年5考和三年4考;《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年6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三年3考、第五课下设的“意识的作用”三年3考、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三年3考;相比之下,由于所占试题比重很低,作为必修3的《文化生活》没有高频考点,三年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没有重复。

二、相对稳定1.政治试题在文综试卷中的分值和分布没变。

连续三年高考的文综卷Ⅰ政治试题,总分值都是100分,其中选择题分布在12-23题,共48分;问答题分布在38和39两大题,5小问,共52分。

近三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

近三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

近三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Ⅰ试卷分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全部为单选。

其中1~11为地理题目,12~23为政治题目,24~35为历史题目;第Ⅱ卷共13小题,共160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总分135分。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在42~44中选择一题,分值为10分,45~48中选择一题,分值为15分,总分25分。

地理部分地理图表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试题从地图或材料切入,涉及到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等,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图来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或关系,并作出准确的判断或阐述,从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

选择题全部以题组的形式出现,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全卷选择题分成几个题组,或3个一组,或2个一组,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形成梯度,保证了考生思维的连贯性,便于考生答题。

全卷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涉及的考点主要有:中国农业问题、河流水文、中国区域定位、工业产业活动、等高线、工业区位及工业地域、世界区域定位等,这些无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考点,同时做到了覆盖面尽量广,使试题更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

这些考点都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所考查的知识皆为教材的原知识或原知识的深化拓展,是平时训练题的变通创新,基本上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工农业业区位、大气运动、水文条件、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均有体现。

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目录自然地理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伙伴——月球3.地球的运动4.板块运动5.岩石和矿物6.地貌7.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8.行星风系9.季风10.台风、寒潮和梅雨11.人类活动与气候12.水循环13.海洋人文地理1.人口增长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3.城市空间构造4.城市与城市化5.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6.工业区位与工业区7.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8.世界地域文化和中国地域文化9.地理信息技术2014年高考知识要点--地理科政治部分新课标试卷在试题结构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4部分都有涵盖。

2023年全国新课标一卷文综

2023年全国新课标一卷文综

2023年全国新课标一卷文综2. 文综题目及分析今年的全国新课标一卷文综题目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是高中文综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

3. 文学范畴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文综卷中的文学范畴主要以鲁迅的作品为主题,要求学生对鲁迅的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

4. 鲁迅的文学贡献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其激烈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学创作。

在本次文综卷中,主要涉及到了鲁迅的小说《药》和《狂人日记》。

5. 对《药》的分析《药》是一部揭露社会黑暗的小说,通过一个从小被人背叛的孩子的视角,展现了社会中的不公平和残忍。

该小说通过对药物的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6. 对《狂人日记》的分析《狂人日记》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狂人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虚伪和生活困境的思考。

在小说中,主人公通过疯狂的言辞和举动,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现实问题。

7. 历史范畴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也是文化的积淀。

在今年的文综卷中,历史范畴主要涉及到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文化和科技进步。

8. 明代文化的繁荣明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文学、绘画、戏剧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文综卷中,要求学生对明代文人的书法艺术、诗词创作和戏剧表演进行详细的分析。

9. 清代科技的进步清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制造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本次文综卷中,要求学生通过对清代农具和机械制造业的研究来回答相关问题。

10. 哲学范畴哲学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也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

在今年的文综卷中,哲学范畴主要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西方近代哲学。

11.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包括仁、礼、义等。

在文综卷中,要求学生结合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影响。

近5年高考全国卷政治高频考点分布图+最后7天复习建议

近5年高考全国卷政治高频考点分布图+最后7天复习建议

• 因此,适度焦虑其实是同学们最好的状态, 如果同学们对高考过于不在乎,情绪放松, 那胶原蛋白等身体激素的释放指数会很低, 则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利于考试 的发挥。 • 而重度焦虑则会造成心理过度紧张,大脑 或身体都将出现不适应的状态,影响考试 发挥,甚至导致考试发挥失常。只有适度 的紧张和焦虑,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
三、复习有计划,演练经常化; 天天要做题,“手感”不能丢
• 最后的复习时间虽短,却不能没有计划。有 些学生常感高考临近,时间不够用,却又无 从下手。建议考生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就能 目的明确,条理清晰,使自己的复习进度和 时间同步,心中不慌乱。 • 高考时间紧迫,考场上学生心理紧张,需要 有非常熟练的做题“手感”,才能在有限的 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考试。没有做题“手 感”,在分秒必争的高考考场上,势必影响 做题速度,影响考试发挥。
四、情绪要稳定,调整好自己的 心态
• 研究表明,影响高考成绩的二十个因素中,学生 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临考 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由此可见,好心态才会 有好成绩。 • 通过观察发现:成绩处于一本线到二本线之间、 二本线到三本线之间的同学以及高分数段的同学 更容易焦虑。这些在分数线边缘的孩子担心自己 从一本线掉到二本线上,或者从二本掉到三本。 他们通常认为,“一分之差”可能改变命运,因 此给自己施加较大的压力。
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
1. “网络化”知识 2. 教材:课题、框题、目题 3. 分类进行知识练习 4. 加强主观题的演练: 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 5. 文综内部结合
附:最后7天复习策略
• 一、基础最重要,难题要放弃;不做难题,重回 教材 •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最重要。高考对基础 知识的考核占60%~70%。高三班主任说道: “如果学生能把基础题全部作对,考上本科没有 问题。” • 要学会取舍,不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应付难题、 偏题、怪题上。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应敢于 舍弃难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再熟悉、 再巩固上。

近三年高考政治全国Ⅰ、Ⅱ卷试卷分析与高三备考策略课件(共23张PPT)

近三年高考政治全国Ⅰ、Ⅱ卷试卷分析与高三备考策略课件(共23张PPT)
2、主观题题型:
1、材料分析说明题 (18年Ⅱ卷4分图表分析说明) 2、4分探究(18年Ⅰ卷6分)
三年五卷结构特点—主观题
3、备考策略: (1)加强主观材料分析说明题解题思路训练 (2)加强图表分析说明题解题思路训练 (3)加强探究型问题的答题角度和答题思路训练
三、近三年高考各模块分值
16年Ⅱ卷:
38题
1、经济 6 分 2、经济 8 分
14分
39题
政治 12分
40题
1、文化 10分 2、哲学 12分
3、探究 4 分(文)
近年全国文综Ⅰ卷题型结构
2 0 1 8年 全国Ⅰ卷
单项选择12—23题 2 道曲线图 (11道四选二) 1道推理1道图表
经4政3文2哲3
38题
经济 14 分
39题 40题
政治 12分
2017年高考命题与时政大事
十八届六中全会2016年7月26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 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
Ⅰ卷38题(经济供给侧 结构改革)
Ⅰ卷39题(政治人 大释法原因、意义)
2017《中国诗词大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12月25日 公共文化保障法
18年Ⅱ卷:经济—劳动价值论;微笑曲线(企业经营); 供给曲线;消费投资关系曲线
政治—民主管理;政府职能;国际社会 文化—文化传播;传统文化; 哲学—实践与认识;矛盾观;价值观
近年高考知识点分布
Ⅱ卷高频考点: 经济生活:
消费的作用、非公有制、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 的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及措施、财政与税收;
Ⅰ卷39题(文化、哲学)
Ⅱ卷38题(经济玉米 种植结构调整)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评析与思考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评析与思考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评析与思考【试卷点评】本套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坚持能力立意,知识点覆盖面宽,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核,做到了科学、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情境设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在试题类型、分值、试卷容量、试卷内部结构、试题的设问方式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定。

选择题有4道经济生活题,其中经济学曲线图形题(第12题)首次出现,且难度较大,计算题去年取消,但今年又恢复;3道政治生活题考查人大、政府、政协;4道哲学生活题,其中唯物论1题(意识),辩证法2题(联系、矛盾特殊性)、唯物史观1题;文化生活1题。

组合式选择题和去年一样,均有9题(四选二)。

主观题第38题材料没有用传统经济材料,而是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考查党的领导,考查文化企业发展的经验。

第39题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反映的文化问题为材料,第(1)问考查文化生活,第(2)问考查认识的发展,第(3)问设问灵活,但破题难。

试卷经济生活合计30分,政治生活24分,文化生活14分,生活与哲学32分。

试题素材主题鲜活,将传统与时政、理论与现实、生活与想象、科学与人文有机融合在一起。

涉及的热点有十八大报告、农民种土豆“丰产不丰收”、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美国的风电场引发“诉讼”、国务院下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会见全国劳动模范代表、文化体制改革、《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等我国及世界重要的社会热点。

主观题融合性强,体现学科内综合性特点。

第38、39题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中华文化的发展为主题,“党的领导”、“文化多样性”等在观点上相互补充,在内容上浑然一体,构思新颖。

通过一个主题多个具体情境设置,从学科内不同角度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

这样不仅有利于避免猜题和押题,也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新题型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区分不同思维水平的考生,体现出高考的选拔性。

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

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
考试说明关于“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 讨问题”的学科基础是课本的基础知识。 试卷考查的是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和与现实问题相关联的主干知识。
2006年全国卷I政治试题的考查点
经济常识 选 择 题 哲学常识 政治常识
非 选 择 题
24—货币职能 25—理性认识及科 学的思维方法 26—商品的价格、 价值、使用价值之 间的关系 27—银行的职能 28—税收的作用 38(1)—经济与 能源的关系 38(2)—企业的 系列知识
高考文综
全国(I)卷政治试题分析
总体感觉: 试题线索清晰、突出主干、强化基础、 重视能力、稳定创新。 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社 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坚持以问题立意、
能力立意,稳中求进,稳中求新,体现人文
精神。
一、试卷结构比较
卷1(140) 题 量 04 12 年 05 11 年 06 12 年 卷2(160) 分值 比例 52 52 52 合计(300) 比例 分值 分值 比例 题 量 48 44 48 34.3 5 % 31.4 % 6
2、从试卷结构上看 全பைடு நூலகம்有政治选择题12道共48分,第38
题仍是纯政治题,总分为32分,保持一致;
第39题是政史地综合题,政治占20分不变。
二、政治试题命题的主要特点 1、坚持能力立意,考查综合能力,注 重思维过程
“信息获取”——“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
(1)重视对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等 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的考查
二要进行信息筛选,找准关键词,它们是 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 三要寻找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点,作为解题 的依托。

3、以长效性热点为主 4、必须有定论 的
5、坚持正确的导向,突出弘扬时代主旋律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Ⅰ试卷总体分析]与往年不同的是,2013年高考全国统一命题的新课标文综卷被分成了两套,即在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份使用的全国Ⅰ卷和在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宁夏、内蒙古等省份使用的全国Ⅱ卷。

全国文综试卷的整体命题思路稍微有所变化,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客观题只有一个单项选择题组,包括12道小题,题号为24―35题;主观题则细化为三个题组,分别是历史必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SOLO题组和历史选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

其中,历史必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只有第40题一道小题,SOLO题组也只有第41题一道小题,而历史选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由四道小题构成,题号为45―48题。

这与往年的试卷构成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对此也应该比较适应。

尽管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的阅读量较大,但它所考查的知识点却是相当有限的。

这主要是因为它所容纳的题目数量是有限的,必修部分只有14道试题,4道选修题又限选1道,所以对每个学生而言,要做的试题总共只有15道,因此整张试卷能考查的知识点并不充分。

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所考查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如下:由上表可知,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力求所考查知识范围的分布均衡化。

不过,也有些许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说文化史所占比重相对偏小、中国古代史所占比重相对偏大等。

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时切忌知识模块偏废的情况出现,而是要在综合平衡中夯实知识体系。

由于整套试卷所能考查的知识点较少,为了避免试卷对不同学生群体产生不公平的影响,试卷在命制时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而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Ⅱ试题解析]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本题所给的有效时间信息是“战国”,旨在让学生比较此时秦国和东方六国在墓葬制度上的不同,即是否有明显等级差别,结果发现秦国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其实君王墓葬是能显出这种差别的,但这不是做题的主要信息),而东方六国则有明显等级差别。

近五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剖析

近五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剖析

近五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剖析近五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地理试题分析近五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从整体上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试题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倡导学以致用;试题设计注重引导地理教学关注学生树立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试题仍然强调地理知识运用、地理信息获取、地理分析与评价、地理表述等能力的考查。

因此,要在地理变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的熟练性与地理思维的敏捷性。

同时,还要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1.选择题全部以题组的形式出现,全卷选择题分成3—4个题组,或3个一组,或2个一组,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形成梯度,保证了考生思维的连贯性,便于考生答题。

2.主干知识抽样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基本从试卷中消失,自然地理突出地形、气候、河流、水资源利用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考查,人文地理突出人口、工业区位、农业区位、交通区位等区位理论的考查,区域地理突出区域定位、区域特征、产业转移及可持续发展观的考查。

这些考点都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所考查的知识皆为教材的原知识或原知识的深化拓展,是平时训练题的变通创新,基本上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工农业业区位、大气运动、水文条件、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历年高考题目中均有体现。

试题贴近生活,注重联系实际,特别是对应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推理性更强。

3.地理图表是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试题从地图或材料切入,涉及到区域图、统计图表、景观图等,尤其等值线图常考不衰,以等高线地形图居多,等值线题因其类型多、善变化、综合性和能力要求高,能很好地体现试题的创新性和梯度性,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所以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图来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或关系,并作出准确的判断或阐述,从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

【免费下载】近三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

【免费下载】近三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全国卷I试卷分析及高频考点

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检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加大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关心和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选做题共四道(45-48题),分值均为15分,45题选自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在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对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认识、46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进程中的洋务派和维新派的认识、47题《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8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

选修题目的设置和材料的选取和2012年试题范式基本一致,仍然以新情境命题,突破教材的限制和束缚,自主选择课外材料,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试题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评价和概括能力,完整深入地理解材料内涵,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周年大事仍是命题最好的切入点,2014高考下列周年大事仍不容忽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兴中会成立120周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95周年;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开始90周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65周年;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50周年;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辆蒸汽机车200周年;1944年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70周年等。

2014年高考知识要点---历史科。

高考文综全国卷Ⅰ 政治试题分析与启示

高考文综全国卷Ⅰ 政治试题分析与启示

问分别围绕“我国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和“金迁都燕京”两大背景材料集中出现。

从考查形式上看,减少了题组,选择题只设一个题组,共2个小题,主观题5个小题保持不变,从题肢设置上看,12个选择题有10个组合答案,比去年增加了两小题,选择题仍以组合选择题为主。

从情境材料上看,选择题材料进一步简化,主观题39题仍以图表材料出现,40题与历史共有材料,没有单独材料,但在审题时加大了难度。

2、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不仅高度重视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首先强调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程度,如25、26、29、34题以及39题的第(3)小题、40题的第(5)小题等。

其次,加强了基础与情景材料的融合,注重了结合题目的具体情景进行新的提炼和概括,如28、31、32、33题以及40题的(5)(6)小题等。

从阅卷和得分情况看,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好,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方法上及运用基础知识上,与命题者的用意还有较大差距,这点必须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3、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主体设计思路,注重考查学科重点、主干、核心知识。

《考试大纲》强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表现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路,主题领衔,以背景材料为载体,逐层设问是文综测试命题的主要手段,不过分强求知识覆盖面,在今年的试卷中这一考查方式又呈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⑴单科中心问题单一选择题,这类题型的特点,以背景材料为载体,下设若干选项,如第24、26、27、28、29、30、31、32、33、34、35题,从考查知识上看也都是教材主干知识。

⑵单科综合中心问题系列选择题,这类题型的特点:小切口、大跨度,注重系列设问,从而形成对考生的综合考核,如第29、30、32题通过对生活实际的材料考查“认识”、“联系”、“矛盾”的相关知识。

⑶政治学科中心问题型非选择题。

如第39题第(1)(2)(3)问。

⑷跨学科综合中心问题型非选择题。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卷政治试题分析1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卷政治试题分析1

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分析(文化生活部分)王莉二、近5年高考《文化生活》试题的特点1.分值基本稳定,14~16分。

2.选择题题型基本稳定,全是4选2题型;1个题量;但11年没有。

3.主观题全部集中在39题,固定的命题模式,哲学与文化知识的综合材料题;近3年内为1问;题型多为认识类、意义影响类;答案多为开放式,对学生临考时在已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有理有据的发散性思考的能力要求较高,但也增加了得分的可行性。

4.题目背景材料重点关注传统文化、文化交流或文化差异;但需要注意13年38题是以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为背景考查经济、政治知识。

5.考点多涉及文化的特点(多样性、包容性)、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发展。

三、2014年文化生活考点主要变化情况1.新增一框题: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新增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3.增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4.增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5.将第八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框题移至第十课,并新增以下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2015年文化生活备考建议1.整合考点,构建知识结构2.教材变动部分,予以重点关注如: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关注高频考点(1)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特别是相互交融的几个表现,常常任意一个即可拉出来作为单独切入点,比如教育、科技、文化生产与消费;鉴于这几年持续考科技,我认为今年需重点关注一下教育和文化素质。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2014年:一、试卷题型与知识分布与去年试题相比,今年高考试卷题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知识分布由去年的5道中国史题目和7道世界史题目改为8道中国史题目和4道世界史题目,考察中国史的题目明显增加。

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8分,非选择题占52分。

知识分布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的内容。

其中12道选择题中,六部分的考察的情况如下:考察内容题目数量分值中国古代史 4 16中国近代史 3 12中国现代史 1 4世界古代史 1 4世界近代史 1 4世界现代史 2 8非选择题部分考察情况如下:题号考察内容分值40 中西科技文化比较学科内综合试题2541 新史观模式下考查中国近代史创新试题12选做题45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4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4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二、试题特点2014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

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了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考查。

1、从考查内容上看①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例如儒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清朝海禁政策、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维新变法、“一五”计划、美国1787年宪法、苏联新经济政策、欧元、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抗日战争、清末新政等等,这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②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高考全国卷文综试题评析

高考全国卷文综试题评析

高考全国卷文综试题评析一、201x年高考试卷分析201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全国卷Ⅰ)保持了以往的命题思路和风格,更加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201x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201x年命题走向。

试题从总体上看,既有利于发挥高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又有利于考查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1整份试卷的难度基本稳定,但部分题型的难度较201x年略有提升,如听力部分。

2更加强调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凸现语言的交际化。

3继续降低阅读理解部分对考生语速的要求,201x年阅读理解部分仍由5篇短文组成,短文词量为1202个,明显少于201x年的1589个;阅读内容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背景,非常贴近生活,甚至比较时尚,中学英语《201x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201x年命题走向》。

4书面表达部分继续采用信件形式,但给出的.文字叙述不多,英语写作功底不好的考生会认为非常难写,难度较201x年有所提高。

二、高考命题走向高考英语命题近些年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的命题思路和风格,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更广,更加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结合近年英语科《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今后英语高考命题会:1更加重视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核现在的高考主要考查语言运用,即在实际生活中听说读写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教和学的内容并非简单一致。

大多数人认为课本里讲什么就应该教什么,从而也就应该考什么,其实现在的高考并非如此,高考对语言知识是重视的。

但它看中的是会不会在具体的语境下灵活运用,而不是理论说教。

2重视语篇的作用,在活的情景中考查所谓突出语篇的作用,即通过语篇考查听、读、写的能力,而不是孤立地、无上下文的分句式的考查。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考听力是在对话和短文中进行的;阅读与完形的考核是以短文的形式出现的;写作也不是仅仅让你写几句话,而是要连贯成短文;改错是让考生在一篇小文章中判断;甚至单项填空也不是就那么一句话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地理试题分析近五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从整体上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试题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倡导学以致用;试题设计注重引导地理教学关注学生树立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试题仍然强调地理知识运用、地理信息获取、地理分析与评价、地理表述等能力的考查。

因此,要在地理变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的熟练性与地理思维的敏捷性。

同时,还要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1.选择题全部以题组的形式出现,全卷选择题分成3—4个题组,或3个一组,或2个一组,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形成梯度,保证了考生思维的连贯性,便于考生答题。

2.主干知识抽样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基本从试卷中消失,自然地理突出地形、气候、河流、水资源利用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考查,人文地理突出人口、工业区位、农业区位、交通区位等区位理论的考查,区域地理突出区域定位、区域特征、产业转移及可持续发展观的考查。

这些考点都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所考查的知识皆为教材的原知识或原知识的深化拓展,是平时训练题的变通创新,基本上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工农业业区位、大气运动、水文条件、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历年高考题目中均有体现。

试题贴近生活,注重联系实际,特别是对应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推理性更强。

3.地理图表是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试题从地图或材料切入,涉及到区域图、统计图表、景观图等,尤其等值线图常考不衰,以等高线地形图居多,等值线题因其类型多、善变化、综合性和能力要求高,能很好地体现试题的创新性和梯度性,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所以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图来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或关系,并作出准确的判断或阐述,从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

4.选材关注热点和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题开篇第一组选择题,即以当年热点事件切入,非选择题也贴近生活,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选考题目同样关注社会现实。

5.开放性试题成为非选择题的主流方向,它能够培养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

此类开放性试题解题规律是正方观点论证其优势,反方观点论证其劣势。

在论证时要特别关注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发展观。

6.选考题目稳中有变,更加突出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同必考题目相似,选考题目继承了主干知识抽样考查的传统与2011年高考选考题问题设计不同,2012年高考选考题的问题设计,由一问变成两问,但是2013、2014和2015年又回归成每题一问。

7.地理高考试卷的变化趋势。

选择题考点趋于分散,以减少单道选择题的思考时间,提高学生得分率。

新增地理原理示意图,注重考查考生读图及灵活运用地理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实际,注重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运用;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试题在保持形式与结构、题型与题量和难度设置方面稳定的同时,能够注重选取反映与地理相关的社会现实生活内容。

材料分析题的题组小题数量减少,单个分值加大,答案更简短,且在设问词的设置上尽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更易拿分。

开放灵活,注重“地”与“理”的结合与问题探究;紧扣区域主题,注重理性分析,强调推理能力的考查。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与防治2011年试题序号1-5、11、37 6-10、36 42 43 44 分值20+18 24+28 10 10 10考查知识点1-2、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3-5、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问题11题、交通运输37、(1)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2)区位因素分析6-8、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9、10题、青藏铁路沿线水文特征36、(1)气候特征描述、水资源短缺原因分析(2)人类活动(建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水资源短缺解决措施旅游发展条件评价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分析湿地的生态效益2012年试题序号1-3、8-9、36 4-7、10-11、37 42 43 44 分值20+22 24+24 10 10 10考查知识点1-3、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8-9、工业的相关知识及区位产业调整的变化特点36、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集聚4-5、河流流量的变化特点及其成因6-7、以城市的分布为载体考查气温的比较和区域定位的知识10-11、等高线图的判读37、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成因以及农业用水水源旅游资源分布和保护措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防范措施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013 试题序号1-3、7-8、37 4-6、9-11、36 42 43 44 分值20+24 24+22 10 10 10考查知识点1-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7-8、人口数量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37、河流中的鱼类迁徙洄游、人类对自然地理事物——鱼类分布的改造及其影响,鱼类的加工工业区位因素。

4-6、气候和自然带9-11、天气状况以及等压线的应用36、气候中的气温、天气特征和空气质量(与我国北方冬季多雾霾相关)等自然地理要素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其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洪灾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与自然灾害有相似之处2014 试题序号分值考查知识点2015 试题序号分值考查知识点1.审题:审题是应试第一关。

“审”就是阅读、琢磨、推敲。

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实质就是领会或揣摸命题人的意图。

其能力要求是获取有效信息。

2.解题:解题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思考问题答案。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答题范围和要点。

解题的能力要求是处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3.答题:答题是把解题中的答案要求用文字或图像方法表达出来。

基本要求是清楚、准确、简明、完整、有序。

答题的关键是:正确运用术语,其能力指向是描述或阐述、论证问题。

2016年高考知识要点--地理科单元节次考点考频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与地图1. 地球仪中频2. 地图三要素中频3.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高频第二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4. 宇宙的特征高频5.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中频6.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7. 地球的圈层结构中频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8. 地球自转的特点中频9.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高频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0. 地球的公转中频11.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高频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2大气的受热过程低频13. 热力环流中频14.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频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5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中频16 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季风环流高频17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频第三节常见的天18 锋面系统高频气系统19 高低压系统高频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20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过之中高频21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高频22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高频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3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24 水资源及合理利用高频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5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高频26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力量27 内力作用高频28 外力作用高频29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高频第二节山地的形成30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高频31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高频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32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高频3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频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频3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频第六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其合理容量36 人口的自然增长高频37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高频38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高频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39 人口的迁移高频40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高频第七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41 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高频4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高频4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高频第二节城市化44 城市化高频45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高频46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第八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47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频48 农业地域的形成高频第二节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49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频50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高频第九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51 工业区位因素高频52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高频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区53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高频54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高频55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高频第十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56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中频57 交通运输布局高频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58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中频59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高频第十一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0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低频6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高频第十二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2 区域的含义低频63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频64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65 地理信息系统高频66 遥感高频67 全球定位系统高频68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高频第十三第一节荒漠化69 荒漠化概念低频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70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中频71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高频7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高频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73 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中频74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高频75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中频76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中频78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中频第十四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79 能源的分类低频80 资源开发条件中频81 能源基地建设高频82 能源的综合利用高频83 环境保护与治理高频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84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中频85 流域的早期开发与后果中频86 流域的综合开发高频第十五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87 地理条件高频88 农业布局特点高频89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高频90 农业发展方向高频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91对外开放的前沿中频9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高频93 问题与对策高频第十六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94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高频95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中频96 西气东输区域发展的影响高频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97 产业转移高频98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高频99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频第第十七单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100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高频101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高频102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高频第二节世界主要的区域103 一个大洲------亚洲高频104 五个地区高频第三节世界主要的国家105 东亚-----日本高频106 南亚------印度高频107 欧洲的东部和北亚-----俄罗斯高频108 大洋洲-----澳大利亚高频109 北美-----美国高频110 拉丁美洲-----巴西高频第第十八单元中国地理第一节中国自然地理111 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频112 我国的地形和地势高频113 中国的气候高频114 河流和湖泊高频115 中国的自然资源高频第二节中国人文地理116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中频117 我国的工业和农业高频118 逐步改善的交通运输业高频第三节中国地理分区119 四大区域的划分低频120 北方地区高频121 南方地区高频122 西北地区高频123 青藏地区高频124 典型的小尺度区域高频选修3旅游地理第一节现代旅游及其作用1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高频第二节旅游资源2 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多样性中频3 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高频4 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意义高频第三节旅游景观的欣赏5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高频6 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高频第四节旅游开发与保护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7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高频8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频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9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高频10 世界主要灾害带的分布高频11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高频第二节中国的自然灾害12 中国的地质灾害高频13 中国的洪水灾害高频14 中国的气象灾害高频15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高频第三节防灾与减灾16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高频17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高频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18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主要原因高频19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中频第二节环境污染与防治20 水污染及其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高频21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中频2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高频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3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频24 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高频25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高频第四节生态环境26 森林及其保护高频保护27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中频28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高频29 生物多样性保护高频30 中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高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