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教学提纲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对成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
3.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
2.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误用的案例、成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准备成语积累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几个成语,让学生说出正确的意思。
2. 提问: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误用的情况?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成语误用。
二、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案例,如“举案齐眉”误用为“举案齐眉”。
2. 分析成语误用的类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搭配不当、重复累赘等。
3. 学生举例说明成语误用的现象。
三、成语误用的原因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成语误用的原因,如:对成语含义理解不准确、受方言影响、受广告语、网络用语等影响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四、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1. 教师总结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a. 理解成语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b. 了解成语的用法和搭配,避免褒贬误用、搭配不当。
c. 注意成语的重复累赘,避免使用过多。
2. 学生练习正确运用成语,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原因和正确运用方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收集成语误用的案例,并分析原因。
2. 学生自选一个成语,编写一段含有该成语的句子,注意运用正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原因和正确运用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充分了解成语误用的现象。
2. 引导学生分析成语误用的原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归纳总结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归纳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而在高考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成语的运用是其中一个考点。
然而,许多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常常出现误用的情况。
本文将根据高考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一、义项混淆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的义项混淆,从而导致与原本的意思不符。
举例来说,许多学生会错误地使用“亡羊补牢”,将其用于形容已经失败的事情后做出的补救行动,实际上,“亡羊补牢”原本的意思是指在羊丢失后补牢。
因此,正确的使用应该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二、词序颠倒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成语中的词序颠倒,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出现错误。
例如,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将“声东击西”错误地写为“声击东西”,使得整个句子的意思变得荒谬。
正确的使用应该是“声东击西”,表示用声音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从另一侧偷袭。
三、用词不当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中的词语用错,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产生歧义或错误。
比如,许多学生会将“井底之蛙”误写为“井底之青蛙”,这个错误使得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
实际上,“井底之蛙”指的是视野狭窄、缺乏见识的人。
因此,正确的使用应该是“井底之蛙”。
四、成语替换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替换为其他意思相近的词汇,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产生偏差。
例如,许多学生会将“洗耳恭听”误写为“洗耳朵倾听”,这个替换使得原本的成语意思变得扭曲。
正确的使用应该是“洗耳恭听”,意思是形容非常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五、套用不当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成语,使得整个句子的语境出现问题。
比如,许多学生会在描述一个人不顾困难坚持努力时使用“泥里做红莲”,然而,“泥里做红莲”实际上是指在困境中艰难求生,与学生希望表达的意思不符。
恰当的使用应该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形容一个人坚决不放弃。
通过对高考中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进行分类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在成语的正确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的辨识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的误用情况及辨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3. 成语的误用情况及辨识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误用情况3. 互动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语使用心得4.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成语的含义、结构、来源和分类3. 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成语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强调成语的语义、感情色彩和搭配关系4. 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列举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如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当等,并解释误用的原因5. 训练学生辨识成语误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6.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及其使用心得,互相交流学习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分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和辨识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发现和纠正错误。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成语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日常沟通中的重要性。
2. 成语接龙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学生需要接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以此类推。
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记忆成语并提高反应能力。
3. 成语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熟悉的成语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其他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避免常见错误;3. 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 常见错误类型及纠正方法。
教学难点:1. 成语的正确运用;2. 识别和纠正常见错误。
二、教学准备教材或教学资源:成语故事书、成语卡片、PPT等;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强调成语的结构、来源和修辞特点。
介绍成语的四字短语特点,使学生对成语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常见错误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纠正方法。
例如:错误案例1:他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但还是成绩平平。
(应为“成绩优异”)错误案例2:这个电影非常好看,我看了三遍。
(应为“引人入胜”)4. 实践演练(10分钟)教师发放成语卡片,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成语使用错误。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评价。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成语,并尝试运用到写作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五个成语,了解其基本含义和用法;2. 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成语,注意避免常见错误。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并注意成语的逻辑关系。
通过游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2. 成语辨析比赛(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成语辨析比赛。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帮助学生掌握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意识。
教学重点:
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如何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背景。
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错误。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遇到的成语误用情况,并讨论如何纠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为成语误用而引发的误会或笑话,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成语的基本知识,包括成语的定义、来源和特点,以及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如望文生义、张冠李戴、画蛇添足等。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成语误用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类型,并给出正确的用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纠正成语误用的经验和技巧。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成语的规范使用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正确使用成语》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能正确理解其意思。
2.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避免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来源。
2.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
4. 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及纠正方法。
5.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分类。
2. 难点:辨别和纠正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正确使用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纠正。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成语的含义和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成语的分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纠正。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成语含义、来源和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作文写作:布置相关主题的作文,评估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成语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收集成语: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收集成语,了解其含义和使用场合。
3. 成语故事:选择一个成语,查阅相关资料,编写一个简短的成语故事。
八、课程拓展1. 成语游戏:设计一些成语游戏,如成语接龙、成语猜猜等,增加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
容易误用的成语开课教案
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开课时间:2018年12月25日开课地点:录播室开课人:陈智民教学目标:1、进一步拓展知识面,进一步积累一定量的成语。
2、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汉语言之情。
3、掌握正确使用和辨析成语的方法。
4、了解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提高成语运用的辨析能力一、导入:看图猜成语二、什么是熟语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
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
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应读:shú,yǔ(一)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怎样判断正误?(1)一看句子的中心辞,(2)看成语意思的指向示例: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指的是“技艺”而不是“全面”“整个局面”,所以用错。
2、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
中心词是“慷慨”,“大方之家”是指有见识有专长人家,所以用错。
课堂训练:1、追悼会上,人们长歌当哭,沉痛悼念伟大的小平爷爷。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
把它理解为大声哭泣。
2、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3、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不是闲适的田园生活。
4、那个“梁上君子”,经常登堂入室,盗窃财物,最终被绳之以法。
比喻学识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褒贬不分: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辨析方法:(1)看是欣赏还是辩词(2)看成语是褒义还是贬义。
正确使用成语专项复习提纲(于淑华)
正确使用成语专项复习提纲编写人:于淑华2版1份高三1260【复习目标】1. 以成语的记忆为突破口,了解高考中成语误用的类型。
• 2. 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
• 3. 重视语言实践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复习重点】望文生义的成语和对象误用的成语【复习难点】褒贬谦敬误用的成语和语法误用的成语【复习过程】一、导入二、考纲解读【考纲要求】高考对成语的考察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即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具体语境中。
【考纲解读】A.复习方法:不能仅仅记住成语的含义,而应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
B.考查重点:从成语的来源看,绝大多数是教材或报刊上经常见到又常用错的成语。
尤其注意双解成语。
较生僻的成语不是考察的重点。
C.命题角度:从成语的意义、适用对象、褒贬色彩和语法功能等方面考察。
三、成语误用类型(一)望文生义例 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例2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望文生义的成语】久假不归屡试不爽不名一文危言危行不足为训侧目而视不孚众望春意阑珊不刊之论下里巴人瓜田李下登堂入室(二)对象误用例3 .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华,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警花。
例4 .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例5、漫步万盛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出鬼斧神工般的魅力,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小组讨论】你还能想到哪些有特定适用对象的成语?(三)褒贬谦敬误用例6、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例7、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考考你】你还能想到哪些褒义成语、贬义成语、敬辞成语、谦辞成语?(四)语法误用例8、乌克兰大选发生危机,反对派领袖尤先科的支持者与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者不可开交地互相抨击,使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内战危险。
《正确使用成语》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习惯,避免常见的成语误用。
3. 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4. 常见的成语误用及其纠正5. 成语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示例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已学的成语。
2. 知识讲解: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成语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的成语误用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4. 练习巩固:提供成语运用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语误用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成语。
2. 互动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成语运用能力:通过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在实际语言中的成语运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成语接龙游戏:用于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成语教材:用于知识讲解,提供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
3. 成语误用案例:用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4. 成语练习题:用于练习巩固,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PPT:用于课堂展示,清晰展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七、教学准备1. 整理成语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 准备成语误用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设计成语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最新易错成语辨析归类教学提纲
易错成语集锦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18.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19.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0.海外奇谈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21.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2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23.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4.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5.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6.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27.胸无城府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28.胸无宿物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
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29.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30.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31.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
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32.妙语解颐解颐:开颜而笑。
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33.持之有故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34.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35.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专题语基(四)成语——辨析容易误解误用的成语-讲义
专题语基(四)成语——辨析容易误解误用的成语-讲义第一篇:专题语基(四)成语——辨析容易误解误用的成语-讲义辨析容易误解误用的成语明日黄花【√】昨日黄花【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外延2004年考纲把“成语”这个专题名改称为“熟语”,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我们讨论的对象是广义成语,比如四言成语和杂言的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也就是古往今来贴近口头表达的凝固短语或短句。
(1)四言成语在劫难逃玲珑剔透稍纵即逝弄巧成拙捉襟见肘未雨绸缪自惭形秽如数家珍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偃旗息鼓(2)三言惯用语莫须有落水狗病西施不倒翁闭门羹避风港变色龙扣帽子东道主豆腐心独木桥独眼龙恶作剧耳边风耳旁风二百五(3)杂言熟语小巫见大巫世上无难事既来之,则安之五十步笑百步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清官难断家务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红楼梦》)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红楼梦》)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水浒传》)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国演义》)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西游记》)学习重点辨析容易误解误用的成语辨析容易混解混用的成语造成误解误用的四个原因:(一)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二)张冠李戴,对象错位第页(三)褒贬模糊,色彩混搭(四)生造结构,矛盾重复(一)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
形容敬畏的神情。
现也用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或“误解为尊敬”。
含贬义,形容愤怒、不满或畏惧的样子具体而微: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
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粗茶淡饭:粗:粗糙、简单;淡饭:古时盐比较匮乏,穷苦人家买不起,因此只能无盐下菜,称为淡饭。
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齐全。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初中成语误用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热爱,增强语文素养。
3.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
教学难点:1. 识别成语误用的能力。
2. 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准备:1. 成语误用的案例。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
2. 提问:你们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理解上的困难或者误用的情况?二、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15分钟)1. 成语的含义与实际意义不符。
- 举例:心旷神怡,原意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误用为形容景色优美。
2. 成语的感情色彩误用。
- 举例:得意忘形,本意是形容人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误用为形容人很高兴。
3. 成语的适用对象误用。
- 举例:指手画脚,原意是指着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误用为形容动作夸张。
4. 成语的结构和搭配误用。
- 举例:倾盆大雨,形容雨势非常大,误用为形容雨下的很快。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呈现成语误用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析误用的原因。
3. 教师总结,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四、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成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避免机械记忆。
同时,要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初中语文成语易错系列教案
初中语文成语易错系列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成语易错点,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增强语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易错点分析3. 成语易错举例4. 成语易错练习教学重点:1. 成语易错点的理解和掌握2. 成语易错练习的解答和分析教学难点:1. 成语易错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2. 成语易错练习的独立解答和分析教学准备:1. 成语易错资料的收集和整理2. 教学PPT的制作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成语产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在学习成语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二、成语易错点分析(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成语易错点,包括同音字、形近字、意义混淆等。
2. 举例说明成语易错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成语易错举例(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成语易错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2.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分析,解释成语易错原因。
四、成语易错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成语易错练习题目。
2.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成语易错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成语易错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
2. 向学生推荐一些成语学习的资源,鼓励他们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成语易错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的误用原因,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同时,教师要注重解答学生的疑问,耐心解释成语易错点的含义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成语易错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成语运用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确使用成语》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2. 培养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根据语境恰当选择合适的成语。
3. 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的误用和滥用5. 成语的辨析和运用练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误用、滥用的情况。
3. 练习法:进行成语辨析和运用的练习。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卡片2. 成语练习题库3. 多媒体教学设备4. 教学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成语的故事或例子,引起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概念。
3. 分析成语的来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起源和种类。
4. 讲解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恰当运用成语。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成语的误用和滥用情况,提醒学生注意。
6. 进行成语辨析和运用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9.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成语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成语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成语运用的准确性。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成语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成语故事,增加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成语游戏:设计一些成语游戏,如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成语。
成语误用的类型与举例上课讲义
一望文生义“搭错车”因为要表达的话中有某个字眼恰与成语中某个字相同,甚至意义也接近,于是便错用该成语。
例【如】:1、走进大厅,她爽朗一笑,引来众人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2、老张被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几点)的事弄得疲惫不堪。
3、相声小品的发展趋势也一样,数量越多,质量越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4、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以致酿成了大祸。
5、他多年勤奋工作,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被选为模范。
6、标点重要,写文章,怎么可以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二、褒贬不明“入歧途”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使用的时候如果不分褒贬之义,便会出错。
【如】: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贬义指成群的人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竞相观摩。
2、这一期看来又得延期出版,来稿虽多,但都是不刊之论(褒义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谭嗣同是甘愿为改革流血的始作俑者(贬义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值得称赞。
4、这个饭店的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褒义指对突出的好人好事的一致赞扬)但又别无去处,难啊!5我国体育健儿又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人们无不弹冠相庆(贬义比喻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比喻坏人上台)。
6、多年来父母倾注心血扶育我,对父母的感激真是罄竹难书(贬义指罪恶极其多)。
7、这一段时间,刘翔这个名字是炙手可热(贬义比喻气焰胜,权势大)三、轻重不分“出入大”许多成语语义轻重有别,该轻不宜重,反之亦然,否则就会误用。
例如:1他上课迟到,老师为了以儆效尤(用于警告学坏的人),当众批评了他。
2、要想写出象样的调查报告,就必须为社区群众肝脑涂地(竭尽忠诚,不惜牺牲)。
3、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的现状,讲课时分类指导,效果很好。
4、这次辩论会上,他的观点被大家驳得体无完肤(形容浑身上下都是伤)一无是处。
初中易错成语讲解教案
教案:初中易错成语讲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常见的易错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汉语成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感。
3. 通过对易错成语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初中阶段常见的易错成语。
2. 成语的误用原因及正确使用方法。
3. 成语的来源和文化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容易混淆或误解的成语呢?二、讲解易错成语(20分钟)1. 列出初中阶段常见的易错成语,如“一帆风顺”、“五湖四海”、“两面三刀”等。
2. 分析成语的误用原因,如望文生义、断词取义、轻重失度、语义重复、自相矛盾、形近混淆等。
3. 通过例句讲解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强调成语的语境和搭配。
三、成语来源和文化背景(15分钟)1. 讲解成语的来源,如寓言故事、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练习和互动(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
2. 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成语学习心得。
3. 教师点评练习题,总结讲解重点。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讲解的易错成语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强调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成语的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3. 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成语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易错成语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成语学习兴趣的提高。
3.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初中阶段常见的易错成语,提高了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成语,避免望文生义、断词取义等错误。
同时,要注重成语的文化背景讲解,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成语练习和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版高三语文(理)5月2日成语对象提纲950份
高三语文 第 1页 (共4页) 高三语文 第 2页 (共4页)成语对象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易误用对象的成语意义和用法。
2.运用掌握的知识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常见易误用对象的成语意义和用法。
难点:运用掌握的知识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教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认真识记下面的成语,掌握常见易误用对象的成语意义和用法。
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一般人多。
更不能形容商品。
2、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3、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4、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5、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主谓式;含褒义)6、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
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诵。
7、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
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
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8、江郎才尽: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
比喻才情减退。
9、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10、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形容篇幅长的作品)11、烘云托月: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
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用于文学艺术等方面)12、韦编三绝: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13、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14、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15、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16、日理万机: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
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17、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
耳与鬓发互相摩擦。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3. 培养学生识别和纠正成语使用错误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3. 识别和纠正成语使用错误三、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卡片2. 成语错误例句3. 教学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成语产生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如成语的意思、用法、搭配等3. 实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例句,引导学生识别和纠正错误4.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成语,教师巡回指导5. 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五、课后作业1. 收集五个成语,了解其意思、用法和搭配2. 运用所学的成语,写一篇小短文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
3. 学生能够识别并纠正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错误例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
3. 实践性教学法:通过小组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知识点。
八、教学内容1. 成语的起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成语的构成和特点:分析成语的词义、结构、修辞等特点。
3. 成语的正确使用:讲解成语的语境、对象、感情色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4. 成语错误类型:列举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如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
九、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2. 成语辨析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训练学生快速识别正确与错误成语的能力。
3. 成语情景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将成语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加深对成语用法的理解。
十、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第一类望文生义1.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2.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3.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4.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5.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
6.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
7.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8.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9.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0.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1.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12.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1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4.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15. 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16.不名一文:名:指占有。
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17.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8. 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9.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20.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21.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2.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23.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4.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25.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26.别无长cháng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人贫穷。
27.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8.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9.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30.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31.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32.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33.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34.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35.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36.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37.独辟蹊径:比喻独立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方法。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 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象踩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强调环境极为险恶。
)18.豆蔻kòu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19.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20.折冲樽zūn俎zǔ:指在外交谈判上取得胜利。
21.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庞大,不大听从调动指挥,现在也指组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22.粉墨登场:原指演员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多指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23.椿萱并茂:指父母都健在。
24.肝脑涂地:原来形容惨死,现在表示竭尽忠诚,不惜任何牺牲。
25.运斤成风:斤:斧头。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
26.醍醐灌顶:醍tí醐 hú:由牛乳提炼的精华;灌:浇;顶:头顶。
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彻悟。
也比喻感到清凉舒适。
第三类褒贬颠倒1.褒词误用贬义:⑴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⑵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⑶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⑷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⑸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⑹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⑺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10)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1)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2)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3)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14)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2.贬词误用褒义:⑴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⑵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⑶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⑸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⑹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⑺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⑻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⑼费尽心机;挖空了心思,用尽了计谋。
⑽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11)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2)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3)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4)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5)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6)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7)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9)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20)如丧sàng考妣bǐ;(因为损失一点利益或关系)像失去父母一样伤心和着急。
贬义词。
(21)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2)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3)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4)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5)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
(26)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27)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8)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9)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30)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31)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32)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33)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4)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35)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6)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7)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8)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9) 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40)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42)暴虎冯píng河;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涉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贬义词。
(43)连篇累lěi牍;用过多的篇幅来报道。
贬义词。
(44)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贬义词。
3.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11)从容不迫: 形容不慌不忙,沉着镇静。
故作镇静:故意装作镇静。
第四类语义轻重的误用1.后起之秀2.哀鸿遍野3.三长两短4.无可非议第五类语境不合1.莘莘学子:指众多学生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3.捉襟见肘:本形容衣服破烂,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5.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6.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7.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8.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第六类形义相近的误用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褒义)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贬义词)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褒义词)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
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