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V)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V)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总分60分)

1、“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凯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她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的越来越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 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2、2015年发生的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中国土司遗址于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②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③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④中国人民银行从2015年8月26日起,又一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3、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A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 文化为经济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4、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已。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被动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教师、走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创造良好的校园美育环境的积极意义是()

①发挥优秀文化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的决定作用。②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和塑造健全人格。③发挥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主导作用。④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6、电影《捉妖记》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运用最新的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捉妖记》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促进文化交流融合②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个性需求

③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创新④把握继承发展关系,树立高度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从“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的快餐文化,到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电影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关人士表示,发达国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必须警惕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④应加强中美文化交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2015年中英文化年拉开序幕,3月至6月由英国在中国举办主题为“新时代”的英国文化季活动。7月至10 月由中国在英国举办主题为“创意中国”的中国文化季活动。两国互办文化季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9、“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山也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 各取所需,求同存异

10、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 鲜明的民族性

B 相对稳定性C先进性 D 包容性

11、古代有位画家对模仿他的人说:“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另一位大师也这样告诫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从文化上看,两位大师都主张()A 学习文化要区别不同对象 B 要重视文化对社会实践发展的推动作用

C 在继承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才有生命力

D 只要继承就能实现创新

12、徐悲鸿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徐悲鸿文化创新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①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抛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④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2015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其宣传口号为“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点赞,为美丽中国添彩等。我国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

A 既能保持自己思想文化的独立性,又能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B 既能让自己的文化参与国际竞争,又防止全盘西化

C 既能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

D 既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强公众的民族认同感

14、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族建筑,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材料表明()

A 文化的差异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且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C 中华文化代替了各民族文化的特色

D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15、第三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5年7月17日在央视完美回归。该节目意在唤醒更多人对汉字基本功掌握和汉字文化的学习。吸引了不少群众的参与,在观看节目过程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书写汉字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A 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B 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 汉字是文化的载体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6、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广大干部群众心潮澎湃,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①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③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④是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疾呼的“及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践行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某校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习交流活动,下列最适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A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 弘扬国粹,全面继承

C 民族之魂,薪火相传

D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8、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国家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战斗,为国捐躯。③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是一致的。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2015年8月10日,文化部公布了一批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集中下架120首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会公德内容的网络音乐作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令人堪忧。②发展先进文化应该坚持一元化。③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和正确的引导。④应适当限制网络音乐产品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百姓故事大家讲”活动,通过讲故事,寓教于乐,传播社会道德正能量,改变了过去的理论说教形式,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一文化创新活动表明()

①弘扬主旋律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②文化建设应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③文化建设应该倡导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④文化建设要坚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1、有人为了推销商品,采用带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洋牌匾”、“洋商标”。这类“洋店名”、“洋牌匾”、“洋商标” ( )

①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②需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③侵蚀民族精神,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④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2015年11月29日,“穿透力公益之夜---2015首届中国公益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及交响音乐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最终,由亿利公益基金会报送的荒漠化治理微电影《我的未来在库布齐沙漠》获得本届电影节优秀影片奖。这有利于()

①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③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④坚持文艺创作的公益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3、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下列选项体现文化自信的是()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穿着特色鲜明的中式服装,出席荷兰国王举行的盛大国宴。②教育部探索高考改革方案,拟增加语文在高考中的价值。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我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2015年10月13日,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②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方向。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25、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关于雷锋精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6、2015年4月,经各市州文明办推荐152名候选人参与“四川好人榜”评选活动,最终

30名候选人入选4月“四川好人榜”这些“榜样人物”可敬可新、可亲可学,为人们提供了行为世范,树立了道德标杆。以模范人物为榜样,青少年要()

①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明辨是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加强修养,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④重在行动,不尚空谈,要从点滴做起。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7、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 )

①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

③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来指导实践

④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下列观点中反映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②我思故我在

③富贵有命,死生由天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0、“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A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近年来,某市某中学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德育为先导,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营造高质量的文化育人环境,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12分)

32、材料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10分)

33、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女排精神?(10分)

2016----2017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BADB 6---10 DBDAB 11--15 CADDD 16---20 BCCCC

21--25 CCAAC 26---30 DBBDC

二非选择题

31、参考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定

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是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4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

方式。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

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道德修养。(4分)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

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分)

32、(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4分)

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

(2)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2分)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2分)④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体现了这一点。(4分)

33、(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5分)

(2)现阶段我国仍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女排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之一,在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的需要。(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