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电力系统介绍ppt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课件ppt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课件ppt

1.3
1.
供电系统的高压配电电压主要取决于当地供电电源电压以及高 压用电设备的电压、容量和数量等因素。中、 小型工厂采用的高压 配电电压通常为6~10 kV,从技术经济指标来看,最好采用10 kV配 电电压。由于同样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条件下,配电电压越高, 线路电流越小,线路所采用的导线或电缆截面越小,因而采用10 kV 配电电压可以减少线路的初投资和金属消耗量,还可以减少线路的 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从设备的选型及将来的发展来说,10 kV更优 于6 kV。 对于一些厂区面积大、负荷大且集中的大型厂矿,如厂区 的环境条件允许,可采用35~220 kV架空线直接深入工厂负荷中心 配电, 这样可以分散建立总降压变电所,简化供电环节,节约有色 金属, 降低功率损耗和电压损失。
2. 低压配电电压的选择
供电系统的低压配电电压一般采用220/380 V的标准电压 等级,但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如矿井,因负荷中心远离变电所, 为保证负荷端的电压水平故采用660 V电压作为配电电压, 这 样不仅可以减少线路的电压损耗,降低线路有色金属消耗量, 而且能够增加配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简化供配电系统。 另外,在某些场合,由于安全的原因,可以采用特殊的安全低 电压配电。
因此,载流导体大约经30 min后可达到稳定温升值,计算负荷
也就是半小时最大负荷。分别用P30、Q30、S30和I30表示有功计
算负荷、无功计算负荷、视在计算负荷和计算电流。
计算负荷是分析和设计供电系统的基础,是选择供电系统 导线、变压器、开关电器等设备的依据。如计算负荷过大, 则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 如计算负荷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处于过负荷下运行, 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过早老化甚至烧毁。因此, 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意义重大。

电气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电气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电气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电气基础知识 • 电力系统概述 • 电气设备与运行 • 电力电子技术 •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 • 电气安全与防护
01
电气基础知识
电流、电压和电阻
03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 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电压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 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灭火方法与注意事项
切断电源,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材 进行灭火。
雷电与静电的防护
雷电的危害
雷电放电时产生极高的电压 和电流,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和火灾等。
防护措施
安装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 网等接闪器;将建筑物内的 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采用防雷接地等措施。
静电的危害
THANKS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此 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 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
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 这就是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的,它 们形成统一的电磁场。
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包括PID 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
计算机技术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采 集、存储、处理、显示等。
保护技术
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 包括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 护等。
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概念与发展
01 02
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定义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 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适应、自学习、自优化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电力 系统的运行水平和效率。

电力系统ppt课件

电力系统ppt课件
输电是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负荷中心的过程。
详细描述
输电通常通过高压或超高压线路进行,以减少线路损耗和满足大范围供电的需 求。输电线路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地理环境、经济成本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变电
总结词
变电是将电压进行变换的过程,以满足不同设备对电压的需求。
详细描述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所是实现电压变换的关键设施。通过变压器等设备,将高压 电转换为低压电或反过来进行变换。变电过程中需要确保电压稳定,以保障电力 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电费回收
及时回收电费,降低电力企业经营风险,保障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 。
电力市场与能源政策
市场分析
分析电力市场供需情况、价格走势等因素,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能源政策
关注国家能源政策动态,了解政策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为企业发展 做好准备。
竞争环境
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和市场地位,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提高企业竞 争力。
机械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等。
电力储能技术的优点
能够解决电力系统的峰谷差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储存和释放能量 的平台。
电力储能技术的应用
在家庭、工业、电力系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 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THANK YOU
防雷的方法
包括安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避雷装置,以及采用电涌保护器 等设备。
接地与防雷的要求
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设备的重要性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和防雷措施。
接地与防雷的维护
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同时也要定期对 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故障检修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概述ppt课件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概述ppt课件

云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云服务平台
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力云服务平台,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 置,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电力大数据分析
利用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对电力系统中的大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挖 掘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分布式能源管理
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利用率和电力 系统的经济性。
国外电力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电力工业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电力发展趋势
未来电力工业将朝着清洁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市场化的 方向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导能源,智能电 网和微电网等新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0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 应用
自动化技术原理及特点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 系统概述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与组成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技术 •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策略 • 电力市场运营与改革方向探讨 • 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0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与组 成
电力系统定义及功能
配电网自动化
1 2
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
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 、保护和管理等功能,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和运行效率。
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
包括故障定位与隔离、负荷转移与恢复供电、无 功补偿与电压控制、配电网优化运行等。
3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农村配电网,实 现了对配电网的全面自动化管理,提高了供电可 靠性和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分析(完整版)PPT课件

电力系统分析(完整版)PPT课件

输电线路优化运行
总结词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运行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描述
输电线路优化运行主要涉及对线路的路径选择、载荷分配、无功补偿等方面的优化,通过合理的规划 和管理,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线路的输送效率和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分布式电源接入与控制
分布参数线路模型考虑线路的电感和 电容在空间上的分布,用于精确分析 长距离输电线路。
行波线路模型
行波线路模型用于描述行波在输电线 路中的传播特性,常用于雷电波分析 和继电保护。
负荷模型
负荷模型概述
静态负荷模型
负荷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 型用于描述负荷的电气特性和运行特性。
静态负荷模型不考虑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情 况,只考虑负荷的恒定阻抗和电流。
电力系统分析(完整版)ppt 课件
• 电力系统概述 • 电力系统元件模型 •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 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 • 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01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总结词
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功能
详细描述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其功能是将一次能源转 换为电能,并通过输配电网络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的电能。
无功功率平衡的分析通常需要考虑系统的无功损耗、无功补偿装置的容 量和响应速度等因素。
有功功率平衡
有功功率平衡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 核心内容,用于确保系统中的有功电 源和有功负荷之间的平衡。
有功功率平衡的分析通常需要考虑系 统的有功损耗、有功电源的出力和负 荷的特性等因素。
有功功率不平衡会导致系统频率波动, 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需 要合理配置有功电源和调节装置,以 维持系统的有功平衡。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PPT课件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PPT课件
且规定35kV及以上线路用户额定电压偏移不超过 ±5%;10kV及以下线路用户额定电压偏移不超过 ±7%。
❖ 第一章 供电系统概述 ❖ 第一章 供电系统概述 ❖ 第一章 供电系统概述 ❖ 第一章 供电系统概述 ❖ 第一章 供电系统概述 ❖ 第一章 供电系统概述 ❖ 第一章 供电系统概述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章 供电系统概述
开始
精选课件ppt
2
课题:电力系统概述
内容:
❖ 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重点) ❖ 二、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基本要求 ❖ 三、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难点)
变电所的作用:从电网接受电能,经过变压器降压,按要求把 电能分配到各个车间。
一般大型工业企业设工厂降压变电所(35~110kV→6~10kV) 和车间降压变电所( 6~10kV →220/380V )。
配电所的作用:接受电能,按要求分配到各类用电设备。
上页
精选课件ppt
下页
12
❖ 三、工厂供配电的电力线路
上页
精选课件ppt
下页
9
工厂变配电所结构框图
上页
精选课件ppt
下页
10
❖ 一、工厂供配电系统组成:5部分
(1)工厂总降压变电站:将电力系统供给的35~110kV的电源电压 降为6~10kV,供给高压配电站、车间变电站和高压用电设备。
(2)高压配电站:集中接受6~10kV电压电能,再分配到附近各车 间变电站和高压用电设备。
上页
精选课件ppt
返回
下页
16
第四节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及电
能的质量指标
❖ 一、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能使电力设备正常工作且能获得最佳经济 效果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电力系统概述图片PPT课件

电力系统概述图片PPT课件
25
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
高燃点全密封变压器
26
330KV变压器
27
110KV变压器
28
220KV变压器
29
30
直流变压器
31
32
33
房山-昌平紧凑型输电线路
大同-房山串补站
34
3.电能用户(电力负荷)
消耗电能的场所,将电能通过用电设 备转换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例如: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电热设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照明设备将 电能转换为光能等。据统计用电设备中70% 是电动机类设备,20%左右是照明用电设备。
减压罐
汽轮机
发电机
调相机
升压变压器
8
北京绿色环保电厂
9
10
11
12
张发口发电总厂
13
1.2 水力发电
14
三峡工程
15
16
17
发电机的定子
发电机的转子
18
1.3 核能发电
Hale Waihona Puke 19日本核电站20
1.4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21
22
23
羊八井地热电站
24
2.电力网
(1)功能:变换电压、传送电能。 (2)组成:由升压和降压变电所和 与之对应的电力线路组成。
35
36
电力系统三大计算 1、标幺值计算 2、稳态计算:潮流;调频、调压 3、暂态计算:故障;稳定性
37
38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ppt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ppt
❖ 1908年,法国人以滇越铁路通车需用电为由 ,胁迫清朝滇政府准其在石龙坝修建水电站
我国最早的水电站
❖ 云南劝业道道台刘岑舫找到云南最大商户王 筱斋,谈及不自办电力,将让权于人的无奈 。
❖ 王筱斋出面召集董瑞章、刘诚等十九位同仁 联名以民间股份制形式成立耀龙电灯公司。
❖ 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石龙坝水电站工程 耗资60万银元,历22月艰辛,于1912 年农 历4月12日建成,装机两台,每台240千瓦。
我国的电力工业
❖ 最早的火电厂 ❖ 最早的水电厂 ❖ 我国的现在电力工业现状
我国的总装机容量 输电企业 供电企业 电力工程造价 厂用电率 网损率
杨树浦发电厂-大上海工业时代的坐标
❖ 杨树浦发电厂前身是建于1882年的英商上海 电光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电气公司,也是世 界上最早的发电厂之一,
❖ 1893年被工部局收购,并于1911年筹建新厂 ,1913年建成运行发电,到1923年已成为远 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元帅曾登上石龙坝电站 引水渠,叹道:"要好好保护电站,它是中国 水电发展的老祖宗。"
我国最早的水电站
❖ 石龙坝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是在2003年岁末 ,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在内 的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最早的发电机面临 悲壮退役的命运:2002年以来,4家位于螳 螂川上游生产氟硅酸的小企业排出的污水, 使电厂发电机转轮、辅助设备和引水管受到 严重腐蚀损坏,于2003年10月14日停产。
❖ 配电网:在负荷中心,把电能分配给各个用户,短 距离、小容量、低压。
基本定义
❖ 动力部分
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供热网络等 水利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 核能发电厂的反应堆。 风能、太阳能等。

电力系统概述PPT(共37页)

电力系统概述PPT(共37页)
本。 ❖ 利用各电厂的工作特点,合理分配负荷,使系统在
最经济的条件下运行。 ❖ 在减少备用机组的情况下,能增加对用户供电的可
靠性。
第一节 电力系统
❖ 高压送电的优点 ❖ 增大送电容量和距离。 ❖ 节约有色金属,降低线路造价。 ❖ 减少电压损耗,提高电压的稳定性。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电压
第一节 电力系统 ❖ 配线装置
500kV硬母
110kV软母线
第一节 电力系统
❖ 变电所
110kV一般变电站
500kV枢纽变电站
220kV重要变电站


No
变 电
Image

第一节 电力系统
❖ 组成电力系统的目的 ❖ 不受地方负荷限制,可以增大单位机组的容量,大
容量机组的效率较高。 ❖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减少运输工作量,降低电能成
第一节 电力系统
➢ 按利用程度: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 气、水能等。 新能源:古老的能源,利用先进的方法加以广泛利 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氢能、生物物 质能等。
➢ 按能否再生: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自然界当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水 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非再生能源:经过几亿年形成、短期内无法补充的 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
第一节 电力系统
3、能源的含义和分类
❖ 能源的含义 能量的来源或源泉,即指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
❖ 能源分类 ❖ 按获得方法: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原煤、原油、天然气、 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产品。 电能、蒸汽、煤气、汽油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82年7月26日,15盏电弧灯在黄浦江畔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120年时光飞驰,中国电力工业走过了光辉路程……安徽电力从1898年创办的安庆银元局造币厂发电车间发展至今,伴随着中国电力沧桑发展的百岁年轮,经过几代安徽电力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安徽电力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时代进步、经济腾飞的社会巨变,为安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安徽作为能源大省的顶梁支柱。

安徽电力的发展也始终在中国电力的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电力实现了快速发展,创下了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多项第一的纪录,写下了一页页令安徽电力人引以为豪的篇章。

今年,省电力公司连获"中国一流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公司"称号,安徽电力人踏上了新时代伟大的征程。

我们发表安徽省电力公司邱国富总经理的纪念文章,就是想让我们回顾走过的足迹,坚定前进的信心。

展望安徽电力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更加美好、更加辉煌!安徽电力工业,从1898年创办的安庆银元局造币厂发电车间发展至今,已有104年的历史。

一百多年以来,安徽电力经历了兴衰起落,风风雨雨,在几代安徽电力人的辛勤耕耘、不懈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安徽电力的发展史,是始终与中国时代进步、经济腾飞的社会巨变相伴的历史。

解放前52年的安徽电力史,是一部被列强掠夺、饱受创伤的辛酸史。

新中国成立时,安徽仅有小型公用火电厂8个,自备电厂15个,输电最高电压为22千伏,线路总长43公里,均系孤立供电小电网;仅有发电设备容量1.43万千瓦,最大单机容量2000千瓦,供电标准煤耗率达2058克/千瓦时。

年发电量0.24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仅0.68千瓦时。

解放后52年的安徽电力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欣欣向荣的创业史。

到2002年,全省拥有500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总容量961.8万千瓦,为1949年的600倍;最大单机容量60万千瓦;平均供电煤耗约350克/千瓦时;拥有500千伏变电所2座,500千伏线路8条,线路总长1120千米,变电容量285万千伏安。

110千伏变电所198座,线路288条,总长5966千米,变电容量975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所1219座,线路1292条,总长13587千米,变电容量674万千伏安。

2001年全省完成发电417.4亿千瓦时, 为1949年的1700倍。

安徽电力的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建成一批高参数、大容量的大机组、大电厂和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标志,安徽电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978年后建成投产的装机容量约700万千瓦,占现有全部装机容量的2/3强,其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14台,容量490万千瓦。

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建成投运使电网结构不断增强,安徽省电网已形成500千伏输电线路为骨干、220千伏线路为主网架的安全、可靠、灵活的电网结构。

与此同时,农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996年6月实现全省村村通电,户通电率99.9%;从1998年开始到2001年底,安徽一期农网改造投资50亿元的计划已基本完成,从2002年开始实施二期农网改造,投资计划约33亿元,预计2003年上半年完成。

总投资25.442亿元的城网改造也在积极推进,预计今年6月可全部完成。

安徽电力的发展再次走上快车道。

安徽电力的发展史,是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争光添彩的历史。

安徽是能源大省,是我国较早发展电力工业的地区。

安徽电力的发展在安徽经济发展乃至华东地区经济发展中始终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安徽电力的发展,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李鹏、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深入安徽电力企业视察、殷切关怀安徽电力的发展,激励着安徽电力职工自强不息、不断奋进的精神。

安徽电力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写下了令人自豪的篇章,留下了永载史册的业绩。

1951年,35千伏淮南至合肥输电线建成,次年建成35千伏淮南至蚌埠输电线,皖中地区开始出现区域性电力网。

1954年,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横空出世,佛子岭水电站首期工程2台1000千瓦机组建成发电;1956年初,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为中国自力更生建造电厂立下丰碑。

更令安徽电力自豪的是,33年后的1989年,国产单机容量最大的首台60万千瓦机组,由安徽电力职工建成投产,像巨人一样矗立在淮河岸边,在中国电力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挥毫写下“平圩不平常,单机甲中华”的题词。

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安徽电力事业不断壮大,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安徽电力为中国电力事业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也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如今,在新建的三峡配套工程中国最高的芜湖500千伏输电跨越塔上,在全国单机容量最大9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上海外高桥二期的建设工程中,在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建设里,在中国第一个国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在中国最大的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到处都有我们安徽电力工作者的身影,到处飘扬着安徽电力队伍的旗帜。

安徽电力发展史,是面向未来、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

安徽电力的发展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逐步理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体制,构建起现代电力企业制度。

省内已形成了统一电网、安全治网、团结治网的电网体制;多家办电、多投资渠道、多形式体制的电源体制。

安徽省电力公司作为安徽电力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已经移交了电力行政管理职能,实现了政企分开,同时配合省经贸委组建成立了安徽省电力行业协会。

省电力公司完成省公司机构改革和调度的本部化,理顺多种产业的资产关系,推进多经系统股份合作制改革。

目前汇总的多经企业共53家,完成改制37家,改制面达70%,吸收职工个人入股资本5.3亿元。

规范重组了燃料、物资、电力通信等10个关联公司,实现了公司本部的主辅分离。

在全国率先完成全省72个县供电企业体制改革,撤销乡(镇)电管站1824个,改制重组乡镇供电所1702个,占总数的97.7%;同时精减农电工10878人,精减幅度为23.31%。

规范农村电价管理,整顿农电市场,基本理顺了农电体制。

目前,安徽省电力公司下辖并核算的有3个发电企业、16个供电局和一个市供电公司,3个火电、送变电施工企业,电研所、设计院各一个,以及修造、培训学校。

共有员工40871人,其中高中级职称4980人,各类高、中级技能人员2772人。

安徽省电力公司已成为一家具有电力生产、建设、经营、设计、科研、教育等综合功能的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在安徽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安徽电力的发展始终实践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力内部模拟市场考核,深化完善“三项责任制”考核制度,企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创造出许多管理上的亮点,取得了丰硕成果。

安徽电力行业目前达标企业已达100%。

有国一流企业8家,网一流企业13家;有“全国电力行业双文明单位标兵”1家,有“全国电力行业双文明单位”10家,“安徽省文明单位标兵”14家,“安徽省文明单位”25家,38个企业获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称号。

安徽电力行业2001年在全省“万人评行风”和创建文明行业目标考评中,名列全省第一。

安徽省电力公司今年被授予“中国一流省电力公司”称号,成为全国电力系统7家一流省公司之一,在安徽省电力发展史上书写了令人自豪的一页。

省公司以一流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标准,转变观念,积极实施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管理。

通过营销管理创新,挖掘省内电力市场潜力;积极参与华东地区电量的交流竞争,开拓省外电力市场。

省公司售电量、送网电量连年攀升,2001年分别增长16.38%、100%。

公司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效益屡创新高:2001年,省公司售销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11.9亿元,在安徽省排名第一;实现利润总额2.505亿元,同比增长15.60%;多经总收入完成58亿元,实现利润3.16亿元。

1999-2001年均全面完成了国电公司下达的各项资产经营考核指标,截至2001年底,安徽省电力公司总资产251.95亿元,财务状况2000年度按财政部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在国电公司直接投资子公司中排名第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在2002年1月安徽省安委会组织的考核中获得总分第一;党风廉政建设连续两年被国电公司评为优秀单位,2000年名列国电公司系统第二。

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纠风先进单位。

在所属16个市供电企业在当地的创建文明行业目标考评中,有14个名列第一,两个名列第二。

安徽电力的发展始终坚持推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电力科技水平。

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省电力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挖潜、革新、改造,大大提升了安徽电力的科技水平,安徽电力行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达到了国电一流的水平,同时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1991年淮南平圩电厂国产首台60万千瓦机组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重大技术装备特等奖”;粉煤灰充填塌陷区造地复田的研究,荣获国家国土奖;1994年,淮南田家庵发电厂30万千瓦技改工程被评为国家“八五”期间优秀技术改造项目;安徽省调获全国电力调度系统“九五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特别是近年来加强了优质服务的技术含量,开发了客户服务中心以及卫星抢修定位系统、地理配网系统等高科技项目,对增强城乡供电的可靠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安徽省电网基本实现分层分区运行,电力网的统一调度得到加强,网内已采用载波、微波等多种通信手段,逐步实现彩色屏幕显示及远动化。

2001年,全省AGC可调机组28台,发电容量606.9万千瓦,占统调总装机容量的67.35%。

自行开发并应用的电网超短期负荷预测软件,提高了负荷预测水平,在华东电网名列前茅;变电站设备自动化水平和无油化率显著提高,目前城市110千伏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所达到100%。

1998年安徽电网电能量自动采集计算系统投入运行,实现了我公司内部电力市场调度运营的全过程自动管理;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建立了电网调度生产、办公自动化、各专业管理等子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了实用化验收。

实现了与网调、国调,与省公司以及所辖地调、发电厂的公文电子流转,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覆盖全省统调发电厂、地调。

安徽电力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了几代安徽电力工作者辛勤耕耘、艰苦奋斗的汗水;凝聚了几代安徽电力工作者勇于攀登、不懈追求的精神;凝聚了几代安徽电力工作者抓住机遇、善于创新的智慧。

新时期的安徽电力工作者在安徽电力发展的探索中,形成了安徽电力“尽心服务,尽力先行”的赋有安徽电力特色、赋有时代特色的企业精神。

安徽电力工作者也正以扎实的作风和坚实的步伐努力实践这一精神,实现安徽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

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安徽电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