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远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的答案

合集下载

马哲知识点详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哲知识点详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哲从《⼈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开始系统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章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化结构。

历史唯物论揭⽰⼈类社会的本质和产⽣、发展的⼀般规律,⾸先要阐明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必须揭⽰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其经济、政治和⽂化结构;由于经济归根到底决定政治和⽂化,社会的三个层次的基本结构的先后顺序,也是据此⽽进⾏安排和先后阐明的。

这⼀章的重点和难点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类社会和⾃然界的和谐发展;社会⽣产实践和⽣产⽅式在⼈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技术是第⼀⽣产⼒;⽣产关系的本质;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意识形态的相对独⽴性及其社会功能;⽂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这⼀章和下⾯两章(即第五、六、七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和本质性内容——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亦称唯物史观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其任务是揭⽰⼈类社会的本质和产⽣、发展的⼀般规律及趋势。

本部分命题的内容现实性最为突出,联系实际的直接性最为明显,要注意紧密联系我国改⾰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实际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以及全球化问题,提到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的⾼度加以分析。

本章在历届考研应试中出过⼤量选择题,也出过不少分析题,是考研的重点。

从历年考题看,⼈和⾃然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的⾃觉活动的关系,近⼏年围绕上述问题出了相关考题。

由于这些问题是本章的重点,仍存在继续出考题的可能性。

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技术是第⼀⽣产⼒,社会三⼤⽂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具有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本章的重点,近⼏年长期未考,应引起注意。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一、课后思虑题参照答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如何理解“资本到达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打劫弱国的历史,这类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拓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赖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累积和扩充。

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一致的、包罗万象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系统逐渐形成,资本家垄断联盟为分割世界而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大难。

(二)二战后,因为社会主义的成功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盛行,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博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时机,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入资本的国际大循环,经过不一样样互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剥削等,更为奇妙地剥削和打劫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产。

(三)在此刻经济全世界化进度中,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经过它们拟订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经济全世界化战略,连续主导国际经济次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构造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世界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世界化的最大利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天性、资本主义生产无穷扩大的趋向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迫着人类的可连续发展和生计。

(四)我们今日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华稳固,是依赖不一样样、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互换系统,依赖发展中国家供应的广大市场、低价资源和低价劳动力,经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行能给世界带来广泛繁华和共同富饶。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究竟根源于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一)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详细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章节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产和精神生活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有()A.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前提B.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不可能进行政治活动,也不可能有精神活动C.社会历史活动可以脱离人类意识而存在D.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反映正确答案:A,B,D解析: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动的前提,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们就无法从事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反映。

社会历史活动不可以脱离人类意识而存在,所以C错。

因此,正确选项是ABD。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根据唯物史观,我们寻找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A.到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B.到人们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C.到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D.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正确答案:C,D解析:根据唯物史观,我们应当把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政治变革的原因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经济的因素。

因此,正确选项是CD。

知识模块: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有()A.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B.能使我们发现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C.能使我们正确地揭示事变的内部联系D.使得社会历史科学的研究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精确正确答案:ABED解析:答案D的观点是列宁的观点,这句话说明了:唯物史观的创立使我们能够正确地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地研究利:会历史科学。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案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案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介绍19世纪中叶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崛起等。

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当时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的理论回应。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

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方法。

强调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人类社会的本质2.1 社会与自然的区分解释社会与自然的区别,强调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强调社会是人类相互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体现。

2.2 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生产方式的概念。

解释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结构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2.3 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探讨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

第三章:阶级与阶级斗争3.1 阶级的定义与划分解释阶级的概念和阶级划分的基础。

强调阶级是由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的。

3.2 阶级斗争的作用与形式探讨阶级斗争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作用。

介绍阶级斗争的不同形式,包括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斗争。

3.3 阶级社会的消亡与共产主义理想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阶级社会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状态。

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章:国家与社会控制4.1 国家的作用与性质探讨国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性质。

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家与阶级统治的关系。

4.2 社会控制的形式与功能介绍社会控制的各种形式,包括法律、道德和意识形态等。

强调社会控制在维护社会秩序和阶级统治中的重要作用。

4.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社会变革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和动力。

强调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现社会变革的目标。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与启示5.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意义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想史的重要贡献。

郑大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练习参考答案

郑大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练习参考答案

郑大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练习参考答案满分第一章内容已经打出来了楼主• 1.1 [单选] [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1.2 [单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

• 1.3 [单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B )。

• 1.4 [单选] [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B )。

• 1.5 [单选] [对] 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D )。

• 2.1 [多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ABCDE)。

• 2.2 [多选] [对] 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CE)。

• 2.3 [多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ABC )。

• 2.4 [多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ABCE)。

• 2.5 [多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BCDE )。

• 3.1 [判断] [对]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X• 3.2 [判断] [对]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X• 3.3 [判断] [对]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X• 3.4 [判断]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X• 3.5 [判断] [对]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满分第02章在线测试楼主1.1 [单选] [对]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C )。

• 1.2 [单选] [对] 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B )。

• 1.3 [单选] [对] 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C )。

• 1.4 [单选] [对]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C )。

• 1.5 [单选] [对]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D)。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案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案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人类社会的本质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本质的理解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的本质的论述,强调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的统一体。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本质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解释。

1.2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解释物质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探讨人类社会物质基础的变化与发展。

1.3 人类社会的阶级性讲解阶级社会的产生和阶级斗争的作用。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阶级性社会本质的揭示。

第二章: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划分解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三个层次的关系。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科学划分。

2.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分析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探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2.3 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讲解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强调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影响。

第三章: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解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3.2 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分析社会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

探讨社会矛盾运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3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讲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解释。

第四章: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转型4.1 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动力解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动力,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变迁的核心因素。

探讨社会变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4.2 社会转型的特征与过程分析社会转型的特征,如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

阐述社会转型的发展过程,包括转型期的矛盾和冲突。

4.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变迁与转型的指导意义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变迁与转型的理论指导作用。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变迁与转型的科学解释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专题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

(共10题)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选择一项:对错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选择一项:对错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选择一项:对错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选择一项:对错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选择一项:对错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一项:对错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选择一项:对错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项选择题。

(共5题)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

从而,()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选择一项:A. 封建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奴隶社会D. 原始社会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思想观点。

选择一项:A. 政权机构B. 宗教C. 政党D. 法庭3.()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选择一项:A. 社会改革B. 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C. 社会革命D.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4.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完整版)马哲课后答案(全)

(完整版)马哲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是“智慧之学”。

哲学不仅是爱智慧的学问,而且它本身就是智慧。

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的对象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中介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来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方式三、哲学的历史演进不同时代的哲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形态和特点1.中西古代哲学及其特点中国古代哲学注重“天人关系”西方古代哲学注重“对象世界”在总体上,本体论占主导地位。

2.近代哲学及其特点(1)经验论、唯理论与启蒙哲学(2)德国古典哲学:康德与黑格尔从总体上看,认识论占主导地位。

3.现代哲学及其特点(1)现代西方哲学英美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的人文哲学,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从总体上看,发生了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向。

语言、文化、生存等成为主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马哲代表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马哲是世界化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等于马克思哲学。

四、哲学的性质1.哲学具有思想性质2.哲学具有知识性质:哲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思辨性3.哲学具有意识形态性质五、哲学的特点1.哲学具有反思性:后思、本质性之思和反身思维2.哲学具有批判性:批判性是辩证法的本质特征3.哲学具有民族性:哲学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4.哲学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六、哲学的功能总体功能:立场、观点、方法1.描述功能:是什么2.解释功能:为什么3.规范功能:应如何七、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八、唯心主义有哪些理论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心、感觉、观念、意志)是世界产生和存在的根据客观唯心主义:强调人以外的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理、上帝)是世界产生和存在的根据九、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十、什么是一元论与二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1.一元论与二元论:一元论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它或者是物质,或者是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一、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四)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一)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6版 第四章 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6版 第四章 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四、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特征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 经济结构
阶级:特定社会经济结构中的 人群共同体
1 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特征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类实践活动对象化形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 以及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科学技术是一个总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但它不
是“直接生产力,
而是“一般生产
力”
科学技术需要通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发生 质的突变,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 口、生长点,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 向、速度和规模,是决定生产力总体 水平的首要要素。
性概念,科学偏重于
过劳动者和劳动
知识体系,技术则表
工具,物化到劳
现为工艺,二者紧密
动对象之中,才
联系、相互作用、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成为“直接生
互转化。
产力”。
2 生产力的特征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一方面是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本 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不断被同化 为人的体力、自然规律不断被同化为人的智力,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强的过程。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社会生产力,构成生产力的本质。
生产力具有社会性 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生产力的运行离不开个人的劳动能力。但是生产力并不是个人劳动能力简 单相加的“算术和”,而是个人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 协作、分工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社会力量,即社会生产力。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 4. 简答 5. 辨析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产方式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D.各种生产要素的辩证统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问题上()A.国体是形式,政体是内容B.国体是本质,政体是现象C.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D.国体是现象,政体是本质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3.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法律关系B.政治关系C.经济关系D.文化关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4.生产力所反映的关系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D.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5.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是()A.哲学B.艺术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7.国家的实质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B.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C.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D.凌驾于阶级之上的独立社会力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9.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国家政权B.国家结构C.国家性质D.国家职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0.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者技术水平的高低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A.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B.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汇总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众意识决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2.国家所代表的利益是()A.剥削阶级的利益B.统治阶级的利益C.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D.基本阶级的利益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包括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包括答案

专题四人类社会及其开展规律一、判断题。

〔共10 题〕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开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选择一项:对错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选择一项:对错3.在社会根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开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选择一项:对错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选择一项:对错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选择一项:对错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开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一项:对错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开展的前提〔〕。

选择一项:对错10.从社会历史的开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开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项选择题。

〔共 5 题〕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

从而,〔〕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选择一项: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奴隶社会D.原始社会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思想观点。

选择一项:A.政权机构B.宗教C.政党D.法庭3.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开展。

选择一项:A.社会改革B.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C.社会革命D.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4.张衡,创造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到第六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到第六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第六章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本大题各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C )。

Ch4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2.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 )。

Ch4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C )。

Ch4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4.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B )。

Ch4A.劳动生产率B.剩余价值率C.年剩余价值率D.利润率5.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 )ch4A.交换价值B.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

Ch4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7.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D )。

Ch5A.联合起来共同发展B.避免两败俱伤C.相互之间竞争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8.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C )。

Ch4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9. 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D )。

Ch4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二、多项选择题(请将下面各小题后面的备选答案中的正确答案选择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在各小题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第四章测试已完成本次成绩:82.41【单选题】商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单选题】价值的本质是( )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我的答案:D得分:0.4分3【单选题】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我的答案:A得分:0.4分4【单选题】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我的答案:D得分:0.4分5【单选题】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我的答案:D得分:0.4分6【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我的答案:B得分:0.0分7【单选题】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我的答案:D得分:0.0分8【单选题】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因此(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我的答案:A得分:0.4分9【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0【单选题】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1【单选题】剩余价值来源于(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2【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3【单选题】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4【单选题】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5【单选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6【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7【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8【单选题】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9【单选题】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我的答案:B得分:0.0分20【单选题】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1【单选题】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2【单选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经济依据是( )A、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B、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C、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D、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可以参与分配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3【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B、生产使用价值或商品C、生产价值D、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供资本家使用我的答案:D得分:0.0分2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5【单选题】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6【单选题】利润本质上是( )A、成本价格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7【单选题】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8【单选题】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9【单选题】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我的答案:A得分:0.4分30【单选题】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的产物B、生产价格C、利润D、利息我的答案:C得分:0.4分31【单选题】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 )A、价格竞争为特征的B、资本循环为特征的C、资本周转为特征的D、资本转移为特征的我的答案:D得分:0.4分32【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 )。

20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辨析题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20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辨析题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20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辨析题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辨析题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

正确。

理由如下:(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方式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生产关系的三项内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这是因为: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简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

或者:为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或者: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2.人口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错误。

理由如下:人口生产只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物质资料生产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这是因为:(l)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等生活必需品,才能进行其他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更替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

3.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反作用。

错误。

理由如下:(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具有反作用,只不过反作用的性质不同而已。

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武装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因而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并同落后思想展开必要的斗争,对于发挥先进思想对社会存在的推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一、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四)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一)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习题答案全解很详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到第二章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人类社会的本质1.1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的认识1.2 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1.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4 实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交汇点第二章:社会基本结构2.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3 阶级与阶级斗争2.4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三章:社会发展规律3.1 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3.3 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革命3.4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4.1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4.2 全面发展的人:自由、平等、公正4.3 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4.4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及其现实意义5.1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内容5.2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当代的意义5.3 构建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实践路径5.4 结论: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发展第六章:社会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6.1 社会制度的内涵与外延6.2 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与特征6.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6.4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现状与挑战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7.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8.1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8.2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指导地位8.4 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创新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9.1 当代社会问题的特点与挑战9.2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解析9.3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政策创新9.4 当代社会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与创新10.2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特点1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作用与意义10.4 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人类社会的本质在讲解人类社会的本质时,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的认识,特别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以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章

(1)内容: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

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方法论意义 它是我们党制定的群众路线,即“从群

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
15
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1,非理性因素的含义 “非理性”是相对于广义的理性而言的。非理性因素 主要指主体的情感意志及潜意识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 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7
一、真理与谬误
1、真理谬误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在 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指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思想内容,是人们在实 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不真实的、歪曲的反映。
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根本对立的
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
它对认识活动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 它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与筛选对象的作用 它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它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
16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与价值
一、真理与谬误 二、真理的基本属性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
11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实际中的教条主义)
和经验论(实际中的经验主义) (2)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综合和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2、经济社会形态( )。

A、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
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
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
3、社会存在( )。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就是指社会环境
4、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是()。

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5、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它的主要内容有(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意识形态
D、上层建筑
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A、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功能
B、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功能
C、对社会文明的承载传递功能
D、对社会活动的调控功能
E、对社会生活的创新功能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是()。

A、艺术
B、道德
C、政治法律思想
D、宗教
E、哲学
5、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的功能在于()。

A、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的功能
B、知识传承和文明传递的功能
C、认知功能
D、教化功能
E、建构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正确错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正确错误
、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正确错误
、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错误
、在阶级社会中
正确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