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对中国孩子影响一生的教育方法 --献给所有的父母
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父母作为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者,扮演着塑造孩子品德、价值观和人格发展的角色。
然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却因人而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本文将探讨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一种积极健康的教育方式,以期给予家长们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不同的父母教育方式1. 严厉式教育方式一部分父母采用严厉式教育方式,强调纪律和秩序,注重孩子听从和服从。
他们有明确的规定和期望,对孩子的要求严格,且惩罚措施力度较大。
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在于孩子可能更加守规矩,有较好的自控力。
然而,如果过于严苛,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可能有所阻碍。
2. 溺爱式教育方式另一些父母可能倾向于溺爱式教育方式,过分关心和照顾孩子,追求孩子的舒适和满足。
他们可能没有明确的边界和规矩,容易对孩子放任自流。
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可能会缺乏自律和责任心,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退缩。
如果父母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可能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性式教育方式理性式教育方式强调平等和沟通。
父母愿意聆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他们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在于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望得到培养。
然而,过分追求平等也可能导致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影响孩子的规范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确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态度,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以下是父母教育方式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1. 性格发展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严厉式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可能更加守规矩、严谨,有较强的自律性。
而溺爱式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性格软弱、不自主。
理性式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可能更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
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
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
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
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
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
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
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
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
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
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
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
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
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
如何教育孩子成人有哪些方法.doc
如何教育孩子成人有哪些方法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人成才,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炸找到好方法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成人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成人的方法1、尊老爱友。
现在很大孩子在家打爷爷妈奶奶,抢小弟弟妹妹的玩具。
严重不利于家庭和睦,学会尊老爱友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是现代中国人的基本修养。
2、乐于助人。
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也有人帮助我们。
我们帮助别人其实等于帮助自己。
同时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行为。
3、学会自理。
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4、关爱别人。
妈妈哭他也会随着一起哭;这表明他已能分辨他人的痛苦,这就是爱心的自然流露。
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他们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要时刻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去关爱别人。
5、培养自尊。
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
6、培养自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一个身体的自立;当能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
7、培养自强。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害怕,勇于挑战,战胜困难。
不要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困难和挫折就放弃,退缩。
这才是自强的重要表现。
教育孩子成人的建议小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到处乱跑,而大人就跟在后面追着喂,这样小孩子会觉得这是一种游戏,长期下去不仅会养成坏习惯,而且对身体也不好。
大人应该注意如果他到处乱跑就不要给他喂饭,等他饿了,自然就乖乖过爱吃饭了,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一定要让小孩子养成在饭点餐桌前吃饭的习惯。
小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打骂孩子,这样虽然能够起到让小孩子少犯这种错误的作用,但同时也会给他留下一定的心里阴影。
小孩子这时候还在一个成长期,对什么事情都不懂、好奇,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所以他需要你来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换位思考一下怎样才能不伤害到小孩子的自尊,不要因为一时气恼而忽略了小孩子的心理。
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忠诚,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孩子来说,培养爱国情怀不仅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奋斗的动力。
而家庭教育在孩子爱国情怀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呢?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爱国的榜样。
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从家长的言行中学习和领悟。
如果家长自身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表现出对国家的尊重、热爱和关心,那么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家长可以积极关注国家大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国家的发展和成就,并与孩子分享;在面对国旗、国徽时,保持庄重和敬畏;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展现良好的公民素质等等。
家长的言传身教能够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爱国的具体表现,从而在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
其次,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古代的爱国将领、近代的革命先烈以及当代的杰出人物的事迹,让孩子了解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崇高精神。
比如,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让孩子感受他的忠诚和勇敢;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让孩子明白他为了抵御外敌、维护国家尊严所做出的努力;讲述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科学事业的事迹,让孩子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和爱国热情。
再者,带孩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孩子的爱国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
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参观这些地方,让孩子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祖国的伟大。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方式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方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教育很重要,那么父母需要怎么教育孩子,正确的方式有哪些?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方式,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方式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
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
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块钱。
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
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一直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与西方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它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并以严格要求和高期望为特点。
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着重于学业成绩的追求。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优秀的学业成绩,孩子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
因此,他们会给予孩子很高的学习压力,鼓励他们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在于培养了中国学生的刻苦精神和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各类学科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还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们强调孩子要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在中国式父母的教育中,孩子会被要求遵守家庭规矩,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在于培养了中国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他们在社会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和发展。
然而,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过度的学业压力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
他们可能因为过高的期望而感到自卑和焦虑,甚至导致学习上的困惑和挫折感。
其次,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可能会限制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孩子可能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最后,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和沟通不畅。
家长可能过于强调纪律和执行力,而忽视了和孩子的良好沟通和亲密关系的建立。
为了改善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注重平衡。
首先,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学习压力,但也要注意适度。
他们应该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
其次,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而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
他们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压力。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代父母的教育方式
现代父母的教育方式1、教育孩子要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让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来替你教育他。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被人喂大的,而外国孩子则是饿大的我见过太多的家长,特别是祖父祖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恨不得替孩子吃饭。
也有爸爸妈妈嫌孩子自己吃饭又脏又麻烦,看到孩子吃饭笨手笨脚的,索性就一喂之。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长和独立进食的乐趣,也无法培养起他们对于事物的敬畏之心。
2、很多妈妈埋怨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还无法好好喝茶,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使唤出的。
曾在一个家长群众看到,几个妈妈为了孩子多大应该自己穿衣服争的不可开交。
好多都觉得孩子在上小班之前,让他们自己穿衣服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而套头衫一类复杂的衣服,有些孩子中班以后才开始慢慢学会。
但其实两岁多的孩子就能够穿戴简单的衣物了,他不会,只是因为你愿意让他尝试、让他犯错。
3、孩子之间的事情就交予孩子自己回去化解。
前两天在幼儿园门口,有一个孩子不小心踩坏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
犯错的孩子小声的说了一句对不起,但是另一个孩子依然难受地大哭起来。
这个时候一边的家长不乐意了:“你哥小坏蛋,弄坏了我们家的东西,赔!”另一个家长也不甘示弱:“你那么凶干什么,我们都说了对不起了!”"说对不起有用吗!你会教孩子吗!?”“赔就赔!又不是赔不起,那么凶,没教养!”家长还在闹得不可开交,可两个孩子却早就被老师带到一边,嘻嘻哈哈玩到一起了。
有的时候,孩子之间的事情就要交给孩子们去解决,这也是锻炼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
4、使孩子从小自学搞家务、自学自己的事情自己搞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在美国,四五岁的孩子就要开始学习自己整理衣物、书包、学习洗菜、擦桌了。
而中国的宝宝们上了小学依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事情。
如何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怀
如何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怀在当代社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爱国情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怀是每个家长需要深思熟虑并付诸行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阐述如何在家庭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正确的国家观念是培养孩子爱国情怀的基础。
家长可以通过讲述国家历史、国家成就和国家形象的方式,引导孩子明白国家的重要性和伟大。
同时,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
例如,可以在家庭中张贴国旗、播放国歌等,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1.传授优秀的爱国主义文化通过给孩子讲述英雄事迹、经典文化作品等,传授优秀的爱国主义文化。
家长可以选取适合孩子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例如《红楼梦》、《红色娘子军》等,让孩子感受到伟大人物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2.参观爱国主题的地方带领孩子参观一些爱国主题的地方,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
通过现场参观和解说,让孩子深入了解国家历史,接触到真实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引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3.开展家庭活动利用家庭活动的机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举办家庭读书会,选择一些国家英雄的传记或者相关历史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展开讨论。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与爱国主义相关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国家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1.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孩子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让孩子参与环保行动、告诉孩子如何捐助贫困地区等方式,让他们实际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培养其责任感,以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2.引导孩子了解国际大事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了解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增加他们对国际大事的关注。
可以通过观看新闻、阅读时事热点文章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世界上的不同民族和国家,培养他们包容、理解、友善的国际意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会塑造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因此,家长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一、家长的教育理念1.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自己思考和自己解决问题。
这需要家长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自由探索和尝试,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应该包括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友情、家庭、诚信、责任等。
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做人要有担当和责任心,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3. 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孩子也需要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学会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创新活动,比如科技比赛、文艺比赛等,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孩子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肯定。
家长可以从小鼓励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二、家长的教育方法1. 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之一。
家长不仅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还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
比如,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和成果。
2. 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温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中国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一、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观念深入人心。
这一观念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尊师重教的传统思想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得到广泛的体现,家长们教育孩子尊重教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孝顺和好学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师生关系被看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关系,老师被视为充满智慧和权威的人物,孩子们应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
这种思想观念在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孩子们尊敬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地方。
中国家庭教育注重培养良好的家庭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家庭责任。
父母们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将良好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们。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家庭责任感、孝顺心以及亲情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处世。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港湾,通过和家庭成员的互动,孩子们学会了爱、关怀和理解。
三、强调教育的综合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认为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
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和学科技能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培养孩子们全面发展的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审美情趣、身体素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
家长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认为强健的身体是健康成长的基础。
父母们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身体。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要求孩子们懂得与人相处、团结合作、尊重他人。
四、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庭育儿观念
中国传统家庭育儿观念
中国传统的家庭育儿观念,自古以来遵从积极养育的思想,一贯追求真善美的育人宗旨,将父母的谆谆教诲合理应用,使子女茁壮成长。
一、传统家庭的育儿观念
中国传统家庭的育儿观念,强调父母要给孩子有健全的家庭教育,要以“德、智、体、美、劳”为核心原则,培养孩子全方位的智慧,使孩子既有良好的品行,又有良好的素养和完善的能力,使孩子在社会上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家庭育儿的核心思想
1、传承“爱”:家长要尊重并给予孩子温暖的爱,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共同学习并沟通,努力培养孩子遵循正义的美德。
2、培养“力”:家长要认真教育孩子,要以相信和信心教育为基础,培养孩子坚持进取的勇气,教会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有能力应对挑战。
3、传承“仁”:家长要教导孩子具有责任感,要坚持以理性去解释并处理关系,同时要熟悉儒家和其他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让孩子能够懂得和尊重他人,为他人谋利,并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与他人沟通和共同努力。
4、传承“智”:家长要教会孩子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以便孩子在多样化的外界环境中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并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达到自我完善及发展的目的。
总之,家庭育儿观念应该是一种爱的育人方式,而不是一种暴力的育人手段,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智慧、领导力及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将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的期待、支持与友爱进行交融,才能使子女得到完美的育儿。
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
下面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家庭教育重要性的阅读文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尽早开始家庭教育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孩子性格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紧密相关。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对年轻一代或者家庭成员进行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在有目的、有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
家庭教育的最突出特点表现在它的启蒙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养成的性格习惯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家庭环境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起到定势作用。
乐事与人分享,喜悦双倍,难事找人分担,痛苦减半。
家庭教育在情感上最多体现了其感染性,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会传递给身边的人,并与其产生共鸣。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子女间的情感体验当然也是无时无刻的。
家长的兴趣习惯,常常也决定了子女的行为举止,所以,在教育子女时,父母更是模范和表率。
家庭环境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重要。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毋庸置疑的长辈。
因此孩子对于父母一定是带着尊敬和依赖的。
除了贴心的照顾孩子外,父母还承担着一些社会责任,凭借自身工作被大众承认,这些经历都使得孩子对父母怀有崇拜之情。
带着这样的心理,孩子在潜移默化里就会去信任父母,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劝导,按照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
相对于社会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更具有专一性。
孩子出生,成长,父母可谓无时无刻不相伴左右,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也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方位地“读懂”自己的孩子。
将心比心,孩子因为信任父母,在父母面前更能毫无保留地表达个性,这也帮助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
这样,家庭教育才凸显出它自身独有的特色: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进行专一性的教育。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对于家庭的教育,有什么好的科学方法呢?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人格教育做人教育是家教的核心,孩子人格的好坏,直接受父母的影响,父母的人格力量是潜移默化地通过模仿、暗示和感染的机制而影响、传递给孩子。
有一个成功的例子:辽宁文科状元黄晓庆告诉王教授:“我学习上有点失误,父母不大批评;若在做人方面不行,可就难过关了。
”浙江文科状元陈春仙说:“我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但人格伟大,给我奋斗的精神和力量。
”甘肃文科状元张瑞采的父亲是人事干部,她说:“我爸爸从来不收任何人的礼物,教育我做无私的人,我就照我父亲说的那样做。
”我认为人格教育应从3个方面着手:1、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一个人个性成长的重要心理储备。
家长最初的客观评价是奠定孩子自我评价的基石。
如果孩子在学校社会遭到不客观评价,他能在家中获得感情呵护和客观修正,他会是很幸运的。
家庭应该为孩子的精神发育建立一个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
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社会的第一课堂,孩子面对外部世界的勇气和力量及自信心首先来自于家庭。
孩子需要疼爱、接纳和安全感,只有父母的爱、保护和支持,才有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在社会上奋斗的勇气,才能够排除精神上的各种困扰。
儿童少年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不完美,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家长不能苛求和挑剔,应看重孩子的优势和长处。
每个孩子内心都是一座蕴藏丰富的金矿,聪明的家长应努力去发现、开采,并合理地保护和利用。
家长的责任是教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尊重长处发扬优势,同时纠正短处。
若是有的短处暂时难以纠正,就要勇敢地承认它们,要鼓励孩子欣然接纳自己,在发展长处的同时,进一步完美自己。
有人对中美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学生在自信心、独立性、冒险性三方面的品质明显落后于美国学生,这也是中国人在中国领土上从未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学生普遍自卑,这与中国的父母经常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有关。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纪律、孝顺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教育方式受到了一些质疑和批评,但它在许多家庭中仍然被奉为圭臬。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强调纪律。
他们认为纪律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基础。
在家庭中,父母会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并严格要求孩子遵守。
例如,孩子必须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家规、尊敬长辈等。
这种严格的纪律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注重孝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中国式父母会教育孩子要尊重和孝顺父母长辈,关心家庭的利益,尽力遵循家族的传统和规范。
他们会告诉孩子,父母的付出是无私的,孩子应该对父母表达感激之情,并为他们的养育之恩尽孝。
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强调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对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因此,他们会教育孩子尊重长辈,注重礼仪,关心他人,注重团队合作等。
他们会告诉孩子,只有通过遵守传统价值观,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并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然而,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和批评。
有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过于强调纪律和传统价值观,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他们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此外,有人担心,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焦虑,甚至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强调纪律、孝顺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旨在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责任感和品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种教育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通过综合各种教育方式和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下一代,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才。
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
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模式一:模具制造型这类家长教育方式比较常见,属于典型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类型,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家长已经替孩子规划好了以后人生的路要怎么走,总是站在自认为对孩子好的方向出发,对孩子非常严格,孩子一举一动都要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就像是一个模具,想要成为什么样,完全取决于父母怎么打造。
模式二:温室培养型随着国民水平提高,很多孩子从小家庭条件很不错,再加上现在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会得到全家人的疼爱,完全秉承着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会尽自己最大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条件,孩子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样,从小到大都有父母陪在身边。
模式三:极力压榨型这种教育模式体现在孩子读书中,很多家长在孩子开始读书那一刻开始,会有非常明显的名校情结,从幼儿园到大学,不是重点不上。
为了达成自己这些心愿,就会压榨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培训班。
别的孩子过生日家长都是送玩具,这样的家长可能会送孩子一套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现在教育也在强调减负,但在这种家庭是不存在的,怎么压榨怎么来。
模式四:经济刺激型这种就是典型的用钱来收买孩子的心,现在随着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模式也逐渐被产业化,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向钱看。
会跟孩子说,考第一奖励什么,考满分奖励什么,基本就是用钱来遥控孩子,整个家庭就像是产业链一样,洗衣服给多少钱,洗碗给多少钱......模式五:原始放牧型这种模式多数出现出外务农、在外打工的家庭,家长为了赚钱可以供自己孩子上学,根本没有时间管教自己的孩子,这类家长也意识不太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对待孩子教育模式采取的是自身自灭的模式,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没有接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导致自身叛逆性格的形成。
模式六:自家萝卜型俗话说:自家萝卜天大个,这类家长就属于孩子的忠实粉丝型,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只要自家孩子稍微有点出众,自己便膨胀了,即使孩子有哪方面不对,家长也会认为是老师学校或者社会的不好,妥妥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中国式家长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孩子教育过程中持有一定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家长。
他们通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追求高分,希望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式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业。
他们认为学习是孩子的首要任务,因此会给孩子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如买各类学习资料、报各类培训班等。
他们会督促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帮助孩子解答问题,并定期与孩子的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中国式家长重视孩子的时间管理。
他们会安排孩子的时间,包括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和娱乐时间。
他们通常会要求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不允许孩子在学习时间玩手机或看电视。
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较高。
他们通常期望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好的中学和大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会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孩子按照计划学习。
他们会给孩子很多奖励,如买礼物、给零花钱等,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
中国式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会为孩子设置很多考试。
他们认为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压力。
他们会给孩子报各种竞赛,如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等,希望孩子能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然而,中国式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们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有些孩子可能并不适合追求高分,他们可能对其他领域更感兴趣,而中国式家长却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式家长过于强调竞争,容易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
孩子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学习和考试状态下,容易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有些孩子因为得不到满分而感到沮丧,甚至有些孩子出现学习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中国式家长可能会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会为孩子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兴趣班,而忽视了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发展。
有时候,他们会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与孩子的老师产生冲突,甚至干涉学校的教育教学。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爱国情怀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爱国情怀中的作用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使命。
爱国情怀,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忠诚和归属感。
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会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会在国家面临困难时挺身而出。
在当今社会,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爱国情怀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首先,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爱国情怀的基础。
一个充满爱国氛围的家庭,能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家长可以通过在家中悬挂国旗、张贴爱国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爱国氛围。
同时,家长自身的爱国言行也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家长在观看国庆阅兵式时,表现出的激动和自豪;在谈论国家的发展成就时,流露出的骄傲和自信,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国的力量。
其次,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国家的概念往往是模糊的。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述历史故事、介绍国家的地理风貌和文化传统等方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祖国。
比如,给孩子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保卫祖国,英勇牺牲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孩子的爱国之情。
同时,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孩子亲身感受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孩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者,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比如,在节假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陪伴儿童,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能够逐渐明白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为国教子好家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孩子犯错是难免的,关键是家长如何对待他们的问题。比如说做作业,我们如果发现孩子有一次不认真,是因为马虎而出错的,那就得重做;让孩子扫地,就要扫得干干净净,不留死角;擦桌,就要擦得一尘不染,光可照人。只有这样做任何事都认真负责才能真正培养起强烈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和责任感。
1.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衡,严而有方,严而有情。我们懂得:父母过分的呵护,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会令原本“我能行”的孩子变成“我不行”的孩子,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所以,我尝试着,在孩子的每件事上,让其自己思考,有自己的主见,学会自己拿主意。当然,我会给他一些建议,一点忠告,提醒孩子做决定前应注意些什么。我们教育孩子,最忌语言贫乏,啰里啰嗦,唠唠叨叨,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孩子听得不耐烦,自己也惹得一肚子气。成长中的孩子,需要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记住一些人生格言。只要孩子弄懂了这些道理、格言的含义,是会终生不忘,终生受益的。我经常教育孩子的是:细节决定成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要求孩子的是,从小事做起,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做精,而后才能成大事。
“望子成龙”是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如愿以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接受老师的教育外,父母的影响是最持久、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所以我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共赢。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而家长的素质状况、人格形象和实践行为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说轻了怕不听,说重了怕伤自尊,批评多了怕受打击,表扬多了怕骄傲自满。在这方面,我与妻子一道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下面,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点滴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西方文可以传到我们中国来,为什么我们中国文化不能传到西方去,现在假如派你或是我有西方人的地方,他的西方人教养很高,他希望他也学学中国的高度文化,请问我能吗?你能吗?我们的留学生不是都是社会的佼佼者吗?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因为我去美国也讲这个演讲,有个留学生他给我说,你讲得对,因为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也受到很大的困扰,一辈子都很遗憾。因为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美国的同学非常的好学,他看到中国人就很高兴:“啊,你从中国来,我听说中国有一本书叫《易经》,《易经》是很有名,《易经》讲些什么?你是中国人,最好是告诉我了!”这个学生说些什么?“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那你们中国有一本《老子》……?”“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你们是礼仪之帮,你们《礼记》讲些什么?”“I am sorry,我没有读过……”,“你们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美在哪里?”,“I am sorry,我不知道……”,“你们是历史的民族,你们第一本书叫《春秋》,有《左传》,再有《史记》也很有名,什么叫《春秋》《左传》,关公为什么要看《春秋》我不知道,《离骚》文学价值很高,那个作者还要去跳河,请问他为什么要去跳河?”“我不知道……”,“《世说新语》不知道宋明礼学家为什么要辨论?”,“不知道……”,“那么你们有一本书叫作《唐诗三百首》……”,“噢,我读过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那样的纯真纯洁,他的品德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无穷,我们只要不障碍他就不错了。所以,有许多老师;有许多家长一直在残害一直在障阻我们的孩子,所以使我们国家没有人才,从今以后不要再那么努力了千万、千万;拜托、拜托。
能对中国孩子影响一生的教育方法 --献给所有的父母
小钻风 2003-08-12 16:47:08
转帖)儿童经典导读推广讲座录音整理(上)
主讲人:台中师大 王财贵教授
时间:公元2001年7月24日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收看:王财贵--《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潜能开发》
我今天要贡献给各位,就是重新来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的理论。我刚才说过大陆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所以以下所说,都是我在台湾的经验,如果有批评到我们教育界的地方,我是在批评台湾教育界,不干大陆的事,但是如果大陆也类似有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反省反省,反正我们是以一个真诚的心来计论这件事情。
我们有哪些地方要反省呢,首先从最大最深的最高远的一方面来讲,就是有关于文化的心态,我且讲一个故事,讲一件事情来做比喻,你看过侏儒吗?侏儒是长不大的孩子,长不大的这个人大部分都是天生的,就是天生侏儒症,有了天生侏儒症的这个孩子,不管生在皇宫贵族之家,给他多少营养他总是长不大,本来一个人按照正常的营养的供应,一个人都有长大的潜能,所以只要好好养他,很轻松的养他,这个孩子就是自然会长高,但是患了天生侏儒症就养不大了,所以这种天生的侏儒症,我们看到我们会觉得很同情,他的父母亲也是很可怜的。不过我后来看到一个报道说,这个侏儒不一定是天生的,所以有人造的侏儒。为什么要人造侏儒呢,因为有些像沿街卖艺的这些人,他需要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譬如说有带猴子的,有带大莽蛇的,有人说这些大家都看过了,我来带侏儒来给大家看,而人呢,就会围观过来,然后没有这么多侏儒怎么办呢?他们有个办法造侏儒。怎么造?去偷一个婴儿,然后把他装在罐子里面,只露出他的头养他,本来这个孩子是正常的,只要稍微地好好照顾他就能够长大,现在故意不让他长大,但是你知道包小脚步的女人就很痛苦了,现在全身都包着当然痛苦更加几倍,所以这个孩子天天叫啊叫,因为他要长大不让他长大,唉唉叫,不管他哀叫了十几年,再把罐子打开就比天生侏儒还要矮,这叫做人造侏儒。
我们要知道这个认知心理学只不过是认知的心理学。西方的心理学家他都知道,他所研究的是人类认知的心理发展,认知的心理发展所应用到科目应该是认知的科目,在我们这边,大概是放在所谓的数学自然和物理化学,这些是认知的科目,凡是认知的科目最好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来安排。什么意思?就是懂了才教,而且教的时候要教得很清楚,而且让他自己学得非常地明白,这一步懂了才可以教下一步,这叫边需边学按步就班,我们要怎样教的时候,必须要了解一个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到底它的程序是什么呢?有认知心理学的书可以看,那么像美国他就是一科学的国度,他对于科学教育正应该按照认知心理学来教,所以他们科学的教育是按排得比较合理的,如果我们没有照这样的合理的安排,恐怕我们的科学教育不一定能够教得成功,在台湾科学教育是失败的,为什么?因为明明显显地违反儿童心理,所以台湾的孩子害怕数学,恐惧数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面对数学的压力,一二三年级考试考得不错,假如我们各位是如此,你教的孩子或你的学生,小学一二三年级数学考得不错,你不要高兴太早,四五年级再说,四五六年级有许多学生就有压力了,那么到了初中有二分之一的人数学考不及格,到了高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数学物理统统考不及格,在台湾大学联考教学总平均只有30分,一个国家办教育办得让青少年数学只有30分,请问你的科学教育在哪里?但是,难道不认真吗?不是,所以我刚才说,事情不是认真就可以的,假如你要去哈尔滨,你往南边走你走得越快,可能离目标越远。所以先要确立目标,先要有智慧,然后才加上努力,要不然努力是白费的。
但是如果生长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地方,而居然我们的国民或是我们的孩子居然没有文化的成长,请问这是不是叫作人造的文化侏儒症?近一百年来中国就患了普遍的文化侏儒症,至少在台湾我的感觉是如此,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忘了中国文化了,在台湾已经是全盘西化了,中国人连中国书都不能读了!什么叫中国人中国书都不能读?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还要靠翻译,就代表这个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国文化。
我们如果看到这种侏儒,我们不是只有同情而已,我们简直觉得他们养他的人是可恨可恶。我讲这个做什么呢,就是我们人除了身体的长大之外,我们还有内在的精神的心灵的文化层次的成长,但是有些人不幸他就患了文化的天生侏儒症,比如他生长在原始丛林民族,在一个非常偏僻野蛮的地方,那么他所面对的他的环境,没有文化没有精神的陶冶,那么他一辈子就跟野人差不多,跟动物差不多,他心灵得不到成长,长得身体很好,心灵没有成长,这种人叫天生的文化侏儒症,这种人也值得我们同情。
如果现在还不知道这种教育的人,你一定要开始知道,各位来自四面八方,我也希望从今天以后,大家能够回到各位的家乡,回到各位的省份,去告诉大家有这样子的教育,而让大家接受这种教育。
刚才说过,不是要老师更辛苦,不是要小朋友更多的功课负担,不是要家长更加认真指导孩子,不是的。我前两年要到大陆来,经过香港去见南怀瑾先生,南怀瑾先生就说了那样一句话,他说:“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我想:“到底做什么事呢?”他说:“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
要知道怎么样做到这样的愉快轻松,跟小朋友一起成长,我们今天有大概两个小时的讲座。在这两个小时之前我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影带,这是六年前的带子。
(录像片)“前几个礼拜我们播送一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专题,对牟先生一生为中国文化的贡献深感佩服,牟先生有感于中国文化对现在社会转向该是一贴良方,但是如何落实呢?现在他的嫡传弟子王财贵就正在推动一项文化运动,从根救起我们未来的主人翁,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成绩进步,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折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请看记者胡春玉和肖瑞华的报道这里是台北市中正国小四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他们每天在早自习也都是在读诵四书,而这里是复兴街的一个社区妈妈家里,小朋友下课后聚在一起也是在读老子、壮子、论语、唐诗,这些一般人认为深奥难懂的中国经典,小朋友不但朗朗上口,有的甚至能背整本老子半论语了,全省目前初步估计大概有五千个小朋友正在接受读经训练,这些小朋友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读经教育,不但国语能长期进步,有的竟然也从经典中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令许多家长及老师又惊又喜……”
这样子的留学生,他自己感觉到了惭愧,这叫做文化的侏儒。没有长大的心灵,你只学别人够吗?现在整个世界兴起了所谓的中国热,大家也都知道,不仅是中国人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假如中国人只是政治经济军事强大,那就应了西方人的一种看法,就是中国的可怕,中国将又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我们以后要想一想了,我们除了各方面强大之外,我们的心灵也要成长,我们的文化也要再度地放光芒,我们除了让人畏惧之外,我们要让人尊敬,我们要让人喜爱,我们的下一代要有宽阔的心胸,要有悲天怜人的情怀,从哪里做起?从文化地教养做起。
那我们教育不是从上到下大家都非常的努力吗?难道我们没有考虑到所谓的文化教养吗?其实不是没有考虑,我们上从教育部下到所有的老师家长,大家都非常尽心尽力的,只是如果说这个尽心尽力没有对准焦点,那就非常可惜,费力多而收功少。
我们且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对教育的本质了解不够透彻,我们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认识不够清楚,那么我们所做的教育可能不仅没有效果,还有反效果。近几十年来台湾的教育思想我刚才说过从美国来,是美国的二十世纪初年的教育思想,是所谓的实用主义所谓的边需教学,所谓的行为科学主义所谓的儿童中心本位,这些术语其实合起来用一句很简单的白话说就是,“懂了才教”的教育。什么叫“懂了才教”,就是我们要考虑一个儿童他的心智学习智能的发展,我们要考虑他到底能不能吸收我们所教他的东西,什么叫吸收就是我要讲得很清楚,他要听得很明白,听完以后我要做测验,他居然能够回答我的问题,甚至最好能够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来,我才知道我达到教育效果了,各位你是不是这样想的,你现在在做教育是不是用这一种的方法来实施。这叫做儿童中心本位,它的背后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不要讲术语那么多就是“懂了才教”。
我们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知识分子,我们凭知识分子的诚意,我们凭知识分子的良知来说这一件事情,所以今天所讲的话超出任何的宗教,超出任何的民族意识,超出任何的政治立场,所以我们今天大家都是学这一行的,我们好好来检讨一下,我们一辈子费了这么多心血,我们家长是这么样的期待孩子,我们老师是怎么样的热心用心,尤其各位能够到这来参加这个研习会,都是百里挑一的,我们付出这么大,难道孩子是这么难教吗?难道人才是这么难培养吗?我们为什么不停下脚步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