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 版
电网重点推广项目
![电网重点推广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1aeeb9d0b9f3f90f76c61bf6.png)
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选读)前言新技术推广应用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环节,是科技创新支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发展的重要体现。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以“一个纲要、两个目录”为核心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体系,新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但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年来涌现出大批科研成果,需要加快转化应用;同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也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强力推进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按照国家电网“研究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制度措施,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的有关要求,国家电网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国家电网公司公司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研究,并按照“先进成熟、普遍适用、影响重大”的原则组织开展了科研成果推荐和评估工作,编制完成《加快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和涉及8个技术领域、48项新技术的《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评估与应用意见》。
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是两个“意见”的具体落实,是具有强制约束性的新技术推广目录,是“一个纲要、两个目录”新技术推广工作体系的重要补充。
《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共包括34项推广应用类新技术和14项示范应用类新技术。
其中,推广应用类新技术需纳入国家电网公司正常的电网建设和生产流程,约束性推广;示范应用类新技术需要安排具体工程进行试点示范应用,应用效果充分论证后,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范围内逐步推广应用。
在列入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的新技术描述中,“技术原理与特点”说明了该技术(或装置)的技术原理、主要功能、有关技术指标和技术成熟度,而在“推广(示范)应用计划”中包含了该技术推广应用的约束性要求,同时给出了该技术的使用地点和条件、责任部门等信息。
国家电网公司规划、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应将《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推荐技术的应用项目及时纳入相应的公司规划、计划,并落实资金安排;总部各专业部门,应按照《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明确的推广应用计划,组织实施本部门负责的重点推广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做好新技术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
国家电网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版
![国家电网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bc3cc3a98271fe900ef967.png)
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是在2014版基础上,由国网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系统梳理电网技术发展需求和新技术工作成果,以“先进成熟、普遍适用、影响重大”为原则总结提炼,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配电与用电重点推广新技术。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一、技术原理与特点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指采用环保气体为主绝缘、真空灭弧、所有高压带电部件(进出线装置除外)全部密闭在微正压(≤金属箱体内、用少量固体绝缘材料作支撑、连续运行性不低于LCS2A、具备零表压条件下正常开断额定短路故障能力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按其应用功能可分为环网柜(RMU)和开关柜(充气柜、C-GIS)两大类,以干燥空气、纯N2或其它合成环保气体为主绝缘,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对SF6气体的依赖,且制造成本与原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相当。
主要有欧式和日式两种结构。
欧式结构的气箱采用薄金属板焊接,制造工艺简洁,能保障规模生产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运行的可靠性;日式结构采用厚金属板焊接,体积大,防腐处理工艺落后,整机的机械联锁复杂。
国内主要采用欧式结构,以干燥空气或纯N2为主绝缘的环保气体。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相对于敞开式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设备占地可减少50%以上,安全性可提高70%,耐受恶劣运行环境影响的能力提高90%以上,维护成本降低80%以上;相对于SF6气体绝缘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环保性可提高10000倍以上,安全性也显着提高,设备LCC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效降低,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排放任何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及温室气体,性价比较高。
二、适用条件(1)对环保要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地区;(2)运行环境恶劣的地区(沿海、潮湿、高热、严寒、高海拔、具有腐蚀性化学气体或污秽严重地区等);(3)偏远、交通与运输不便、不易巡视维护的地区;(4)额定电流630A及以下、开断电流20kA及以下宜优先选用环保气体金属封闭环网柜;额定电流630A以上,开断电流20kA以上,宜优先选用环保气体金属封闭开关柜。
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
![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f952187a5e9856a5712604f.png)
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国家电网公司二○○六年四月目录前言 (1)一、新技术推广的现状 (2)(一)方向清晰,任务明确,工作机制逐步建立 (2)(二)重大技术实现突破,推广应用初见成效 (2)二、新技术推广面临的挑战 (3)(一)加快新技术推广的紧迫性 (3)(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差距 (4)1、推动新技术应用的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4)2、新技术对电网的支撑作用亟待提高 (4)3、新技术实用化水平提升不明显 (4)4、新技术的信息交流和培训不足 (5)三、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工作目标 (5)四、新技术推广管理体系 (6)(一)建立健全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 (6)(二)关于《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 (7)(三)关于《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7)(四)建设科技公共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8)五、重点任务 (9)(一)重点技术方向 (9)1、特高压技术 (9)2、高压、超高压输电变电技术 (10)3、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 (11)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11)5、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控制和电网规划技术 (12)6、配电与用电技术 (12)7、电力企业信息化技术 (13)8、输变电设计与建设施工技术 (14)9、节能、环保技术 (14)10、企业经营管理技术 (14)(二)重点新技术工程 (15)1、试验示范工程 (15)2、推广应用工程 (15)六、新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16)(一)加大新技术投入,多渠道提供资金保障 (16)(二)探索考核评价方法,积极鼓励采用新技术 (16)(三)加强技术标准管理,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16)(四)注重科技成果积累,建立技术培训机制 (17)附件一: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工程(第一批) (1)一.新技术试验示范重点工程 (1)二.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工程 (5)前言为贯彻国家科技大会和公司一届一次职代会暨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方针,实施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强化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大力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科技进步支撑公司和电网发展,体现“科技是安全水平、科技是经济效益、科技是服务质量”,制定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
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能先进技术目录(第一批)
![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能先进技术目录(第一批)](https://img.taocdn.com/s3/m/b1f753c0360cba1aa811da9e.png)
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能先进技术目录(第一批)为推广应用先进实施电机节能技术,能效提升计划提供技术途径、为提升电机系统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水平,落实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为地方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提供技术途径,经地方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及网上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完成了《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能先进技术目录(第一批)》,现予以公告。
请各地区、有关企业加强组织推广。
1、伺服电机永磁高效节能技术采用短时过载能力强的电源和大功率驱动器件,融入电机参数自动辨识、自动调整的自适应控制技术,保证系统高加速性能的同时,运行智能可靠。
采用谐波抑制技术、能量回馈技术以及功率校正技术,实现电机系统应用的高效率和智能控制。
适用于功率范围0.75kW~300kW高压或低压的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可应用于注塑机的液压动力系统拖动部分、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包装和印刷机械等设备。
应用案例:东莞、武汉、柳州等地2000多台注塑机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运行稳定,综合节电率达到40%~80%,注塑机生产效率提升10%,生产成本降低8%。
2、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采用MCU(微控制芯片)+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芯片)双核结构及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实现智能快速剪线、拨线、抬压脚和高速倒回缝,可匹配18个系列产品,通用性强。
相对传统的电机系统及控制技术,主要解决了快速定位、智能操作的问题。
相比传统的摩擦片式异步电动机(离合器电机)、涡流式异步电动机(电子马达)、混合步进式电动机(变频电机),能耗降低70%,效率提高30%。
适用于功率范围0.55kW~1kW低压电机系统节能改造。
可应用于缝制和纺织系统JUKL8100B-7、ZJ9703、JACK2等设备改造。
应用案例:中捷股份有限公司10万套总功率55000千瓦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改造,综合节电率达70%,生产效率提高30%。
3、稀土永磁伺服电机高动态响应控制技术采用高动态响应稀土永磁伺服电机电磁及结构场路优化设计、高功率密度、小惯量电机制造技术,使电机加减速电流及损耗下降50%,成本降低50%。
1 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成果推广目录
![1 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成果推广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c5ce6a34ccbff121dd36837c.png)
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目录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部署,蓬莱市供电公司积极引用《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技术和成果,积极应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发布成果,积极应用《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2009年版)》发布新技术。
《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中《农网发展重点应用技术》部分中8个专题技术,蓬莱市供电公司均有涉及,共应用22个项目,具体目录如下:1.2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3 新农村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应用情况报告2.3 环网柜2.5 低压多功能综合配电箱3.1节能型变压器3.3 无功优化补偿技术4.1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4.2 配网自动化4.3 变电站自动化4.4 配变监测技术5.1光纤通讯技术5.2无线公共通信网技术6.1生产管理信息系统6.3 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应用技术7.1 营销技术支持系统7.2 95598客户服务系统7.4需求侧管理技术7.5 远程抄表系统7.6 电能防窃技术8.1 一体化信息支撑平台技术8.3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8.4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农网科技进步支撑框架》中《农网科技进步应用成果汇编》中7个专题成果,蓬莱市供电公司均有涉及,共应用8个成果,具体目录如下:2.4 ZW32型户外永磁机构柱上真空断路器2.10 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3.3 农网电压无功优化及管理系统3.4 变电站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成套装置4.9 配变监控与远程通讯装置5.3 变电站多媒体监视及安全防范集成网络系统6.8 低压载波远程抄表系统7.4 基于GIS平台的配电地理信息系统蓬莱市供电公司积极应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发布成果,共7个项目,具体目录如下:A研发成果类A09 配电与用电基于绝缘导线束的低压配电网新模式A11 电力企业信息化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B 示范应用类B13 SVQC10型变电站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成套装置C 推广应用类C02 高电压外绝缘RTV涂料C07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选线一体化装置C09 县级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模式及配置技术C10 基于高速电力线载波技术的远程抄表系统蓬莱市供电公司积极应用《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2009年版)》发布新技术,共14个项目,具体目录如下:2.3同塔(杆)多回输电线路技术2.8.2 防污闪涂料(RTV)技术2.9.3 复合绝缘子5.1 无人值班变电站6.8 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7.1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优化控制9.7 配网自动化9.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9.10 防窃电技术11.1 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及关键技术11.2 信息安全网络隔离装置12.8 钢管塔技术13.1 节能型变压器13.11 需求侧管理。
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电力)
![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电力)](https://img.taocdn.com/s3/m/ee13123349649b6649d7477c.png)
适用于新建电厂和老电厂的空预器密封改造
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600MW锅炉
360
7260
19166
50
80
36000
58
153
16
电站锅炉智能吹灰优化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
电力、钢铁、石化、水泥等行业火力发电机组125MW以上锅炉
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高压电机、风机的变频调速改造
1000kW/6kV风机
280
1160
3062
15
50
384000
300
792
23
配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技
县级供电企业(110kV及以下电网无功协调控制)
全网电压无功监测:可以对变电站、线路、配变、客户端电压无功远程实时监测。全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实现变电站、线路、配变电压无功相邻协调、隔邻协调控制。
1000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2×1000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200
2622
6922
10
30
8000
10
26
18
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
电力行业
在吸收塔前加装烟气冷却器加热给水。增加一条增压风机旁路烟道,通过优化风机的运行方式,实现在低负荷工况下以单引风机运行代替双引风机+双增压风机运行。
已建设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便提高变电站层运行数据;建设线路、配变电压无功调控设备监测;建设客户端电压监测;电压无功调控设备具备遥测、遥控功能。
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电力部分)
原序号
适用范围
技术名称
主要技术内容
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
![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429e8455770bf78a6429546c.png)
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新技术1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发电技术2火电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技术3大型循环硫化床锅炉发电技术4火电机组蒸汽二次再热技术5大型火电机组直接空冷技术6大型火电机组间接空冷技术7煤气化多联产燃气轮机发电技术(IGCC)8冷热电联供技术9汽轮机通流部分优化技术10生物质发电技术11大规模储能技术12光热储能发电技术13分布式能源技术14风光储综合式能源技术15高灰分低热值煤锅炉燃烧技术16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17火力发电大型辅机汽轮机驱动技术18汽轮机组抽汽回热系统优化技术19高压变频调速技术20配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技术21燃煤锅炉气化微油、无油点火技术22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23火电机组三塔合一技术24火力发电厂侧煤仓布置技术25大型设备基础弹簧隔振技术26控制系统总线技术27电站深度调试技术28发电机组噪声综合治理技术29大型火电机组负荷自适应控制优化技术30火电机组低负荷稳定运行技术31热力系统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技术32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技术33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34汽轮机组在线诊断及控制技术35火电机组辅机单系列设计技术36汽轮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汽侧系统冲洗技术37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38固体绝缘环网柜技术39配电网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防护技术40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4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42声表面波无源传感器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43输电线路防舞防风偏技术44光伏发电并网检测技术45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46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47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48特高压换流站调试技术49背靠背直流输电技术50柔性直流输电技术51输电线路直流融冰技术52高精度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技术53区域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54微电网技术55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评估分析技术56电力光纤数字通信传输技术57电力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和IP网络技术58电力光纤线路监测与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技术59软土地区输电线路复合小桩基础设计及施工技术60跨江(海)高塔施工技术61防污闪外绝缘新技术配电网无功优化、降低网损技术62变电站(换流站)噪声控制技术63直流接地极减少环境影响技术64输电线路降低风噪声技术65智能变电站预制光缆组件技术66高性能大容量水电机组技术67高水头大容量大型抽水蓄能机组68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筑坝技术69特高拱坝施工技术70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技术71大型地下厂房施工技术72大型地下工程斜、竖井施工技术73水电工程围堰控制爆破技术74土石坝填筑实时监控技术75水电工程聚能爆破技术76水电站运行自动控制系统77水电工程大型人工砂石生产成套技术二新工艺78汽轮机汽封改造工艺79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工艺80电站锅炉机组洁净化施工工艺81凝汽器螺旋纽带除垢工艺82火电厂凝汽器冷却水管洁净工艺83汽机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加压检查84高压加热器汽侧冲洗工艺85锅炉受热面模块装配式施工工艺86工厂化加工配制87汽机(含小机)本体保温优化工艺88循环流化床锅炉带压中低温烘炉工艺89炉顶密封施工优化工艺90塔式锅炉烟道倒装施工工艺91燃煤电厂烟囱钢内筒整体内衬防腐系统施工工艺92冷却塔“斜支柱—下环梁”一体化施工工艺93P91、P92等新型铁素体耐热钢焊接工艺94Super304H、HR3C等新型奥氏体耐热钢焊接工艺95新型奥氏体耐热钢与马氏体耐热钢异钢种焊接工艺96管形母线自动氩弧焊焊接技术97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打底焊接工艺98大型水工金属结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99射线数字成像无损探伤检测技术100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探伤测技术101超声相控阵无损探伤检测技术102潮间带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技术103绝缘子检测与测试技术104采用带电越线架实施安全不停电跨越施工工艺105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106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107大型水电工程骨料风冷工艺108水电工程爆破震动测试技术109水电工程洞室群通风工艺110户外GIS安装洁净化施工工艺三、新流程111纯凝汽机组改造实现热电联供112电站锅炉采用邻机蒸汽加热启动113超临界机组启动特性优化技术114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115火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技术116锅炉脱硫烟气引增合一系统117过程能耗管控系统118火电厂水务集中处理系统119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再利用120全密封绝缘油处理系统121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运行与控制122水电站(群)流域梯级调度技术四、新装备123海水淡化装置124设备模块化集成125封闭式储煤设施126高位冷却塔技术127电站锅炉智能吹灰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128脱硫烟气管式换热装置129凝汽器螺旋纽带除垢装置130低温省煤器131联合循环机组一键启停(APS)技术132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其组件133湿式电除尘器134电袋复合式除尘器135外置式蒸汽冷却器136四分仓空气预热器137风冷式干排渣装置138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139钢管塔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140大功率海洋风电装备应用141可控并联电抗器应用142电力巡检机器人应用技术143无人机勘测、巡检应用技术144智能GIS应用技术1456英寸晶闸管阀146800kV换流变压器147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148特高压直流工程75mH平波电抗器149特高压直流电压分压器150直流零磁通CT测量装置151直流纯光CT测量装置152直流5000A穿墙套管153特高压直流断路器154SF6气体绝缘变压器155363/550kV单断口罐式SF6断路器156220kV高阻抗电力变压器157光学电流互感器158固定串补和可控串补(TCSC)159静止无功补偿(SVC)160雷电监测分析系统161电力系统灾变应急处理系统16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63大、重件设备液压提升装置164锅炉蒸汽吹管电动靶板装置165大型锅炉炉膛活动升降平台应用166GIS局部放电在线检测与诊断系统167气体全封闭组合电器内部击穿故障定位系统168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内部闪络故障在线自动定位系统169自能式六氟化硫(SF6)断路器170新型高压隔离开关171新型节能变压器172自动调容调压变压器173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PLC)174标准配送式设备仓175二次航空插头组件176水电工程新型胶带机177大型缆式起重机178可移动布氏硬度压痕自动测量装置179新型中频感应加热焊接热处理设备180新型数字化工业电子内窥镜装置181管道内壁行走探测装置182手持式激光合金元素分析仪183互联网+工程管理应用技术五、新材料1844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185新型奥氏体耐热不锈钢186新型铁素体耐热钢187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耐磨耐火浇注材料188钛复合板内衬材料;189节能环保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190新型保温、隔热、隔音材料191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192柔性石墨密封材料193无收缩二次灌浆材料194高强钢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195节能降噪金具应用196碳纤维复合芯导线1971000mm2大截面导线198耐热铝合金导线199新型绝缘子200混合硝酸盐(储能介质)201新型起爆器材应用202新型化学灌浆浆材应用203新型节能灯具204抽屉式电缆槽盒205变电站光缆接续端子箱206新型复合电缆沟盖板207扩径导线应用。
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附件)(续)——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工程(第一批)
![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附件)(续)——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工程(第一批)](https://img.taocdn.com/s3/m/60d0d2d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5.png)
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附件)(续)——新技术推广应用
重点工程(第一批)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电力》
【年(卷),期】2007(40)4
【摘要】为配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载体产品推广应用工作的开展,《中国电力》杂志2007年第1、2期分别登出了《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目录(第一批)》的A、B、C类;第3期刊出了《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附件“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工程(第一批)”的第1部分“新技术试验示范重点工程”。
本期(第4期)刊登第2部分“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工程”。
【总页数】2页(P101-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1
【相关文献】
1.关于印发《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的通知——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 [J],
2.国家电网公司发布2014版新技术目录和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 [J],
3.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附件)——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工程(第一批) [J],
4.国家电网公司发布2014版新技术目录和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 [J],
5.建设部关于推广应用住宅建设新技术、新产品的公告(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是在2014版基础上,由国网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系统梳理电网技术发展需求和新技术工作成果,以“先进成熟、普遍适用、影响重大”为原则总结提炼,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配电与用电重点推广新技术。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一、技术原理与特点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指采用环保气体为主绝缘、真空灭弧、所有高压带电部件(进出线装置除外)全部密闭在微正压(≤金属箱体内、用少量固体绝缘材料作支撑、连续运行性不低于LCS2A、具备零表压条件下正常开断额定短路故障能力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按其应用功能可分为环网柜(RMU)和开关柜(充气柜、C-GIS)两大类,以干燥空气、纯N2或其它合成环保气体为主绝缘,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对SF6气体的依赖,且制造成本与原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相当。
主要有欧式和日式两种结构。
欧式结构的气箱采用薄金属板焊接,制造工艺简洁,能保障规模生产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运行的可靠性;日式结构采用厚金属板焊接,体积大,防腐处理工艺落后,整机的机械联锁复杂。
国内主要采用欧式结构,以干燥空气或纯N2为主绝缘的环保气体。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相对于敞开式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设备占地可减少50%以上,安全性可提高70%,耐受恶劣运行环境影响的能力提高90%以上,维护成本降低80%以上;相对于SF6气体绝缘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环保性可提高10000倍以上,安全性也显着提高,设备LCC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效降低,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排放任何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及温室气体,性价比较高。
二、适用条件(1)对环保要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地区;(2)运行环境恶劣的地区(沿海、潮湿、高热、严寒、高海拔、具有腐蚀性化学气体或污秽严重地区等);(3)偏远、交通与运输不便、不易巡视维护的地区;(4)额定电流630A及以下、开断电流20kA及以下宜优先选用环保气体金属封闭环网柜;额定电流630A以上,开断电流20kA以上,宜优先选用环保气体金属封闭开关柜。
三、推广应用计划2016~2018年,开始逐步加大应用,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应用量不低于新增总量的30%,年增幅不低于8%,大中城市负荷核心区和设备运环境严苛地区,可适当提高应用比例。
2019~2021年,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环保气体绝缘金封闭开关设备的应用量不低于新增总量的90%,大中城市负核心区和设备运行环境严苛地区,可适当提高应用比例。
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一、技术原理与特点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是安装在配电线路上,监测线路运行参数,检测和指示各类短路、接地故障,向配电主站上送监测信息和故障检测数据的装置。
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由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组成,通过采集故障线路三相故障电流波形文件合成零序电流,根据三相合成零序电流暂态特征判断故障区段,准确指示故障线路和故障点并发出故障报警指示(或信息)。
具有短路和接地故障识别、故障远传报警、故障报警复位、防止负荷波动误报警、带电装卸等基本功能,以及监测线路状态信息、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判断、故障录波等高级功能。
与传统故障指示器相比,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能够缩小故障判断区域,缩短故障排除时间,避免传统多次拉闸巡线寻找故障点,可为快速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提供有力保障。
二、适用条件(1)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宜用于瞬时故障多发线路,接地电阻1000Ω及以下的情况,需与配电主站配合使用;(2)适用于额定电压~35kV、额定频率50Hz的三相交流配电架空线路;(3)不适用于常态低、空载线路。
三、推广应用计划2016~2018年,在公司范围内部分单位试点应用。
2019~2021年,在公司范围内逐步加大应用。
终端安全防护技术一、技术原理与特点配电自动化终端安全防护技术是指通过在配电终端中内嵌一颗安全芯片,实现其与主站和现场运维终端通信链路保护、双重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保护等信息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
配电终端利用内嵌的安全芯片,实现配电终端与配电主站之间基于国产非对称密码算法的双向身份鉴别,对来源于配电主站的远程参数设置和远程升级指令采取安全鉴别和数据完整性验证措施。
对于接入配电主站Ⅰ区系统的配电终端,在与主站建立链接之前采用国产商用非密码算法在配电终端和配电安全接入网关之间建立VPN专用通道,实现配电终端与配电安全接入网关的双向身份认证,保证链路通信安全。
配电终端上传的业务数据与主站之间的应用层报文采取基于国产对称密码算法的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验证,确保传输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
配电终端设备还具有防窃、防火、防破坏等物理安全防护措施。
二、适用条件(1)需要通过安全防护措施抵御对配电终端发起的恶意破坏和黑客攻击以及其它非法操作来防止终端故障和失控的情况;(2)适用于配电线路、台区、站所级配电终端。
三、推广应用计划2016~2018年,公司部分地市公司试点应用。
2019~2021年,公司范围内全面应用。
配电自动化技术一、技术原理与特点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指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分析。
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子站(可选)、终端和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要严格遵循国家、行业、公司网络及信息安全相关要求,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采用数字签名、对称加密等技术,强化边界防护,加强内部的物理、网络、主机/终端、应用和数据安全。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增强配电网的可观可测,提升配电网故障快速相应处理能力,提升配电网管理精益化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与服务水平。
二、适用条件(1) 适用于新建或改造的城乡配电网;(2) 适用于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电网。
三、推广应用计划(1)2016~2018年,城农网10kV 配电线路自动化覆盖率整体达到65%。
(2)2019~2020年,按照线路关键点覆盖的原则,实现城农网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覆盖率90%以上。
节能型配电变压器一、技术原理与特点节能型配电变压器主要包括S13型立体卷铁心变压器、永磁真空有载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立体卷铁心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和植物绝缘油配电变压器。
S13型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突破传统铁心结构,将三个心柱呈等边三角形立体排列,具有空载损耗低、结构紧凑、节省材料、运行噪音小等特点。
永磁真空有载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利用永磁真空有载调压开关实现对电压分接头的自动带载切换的配电变压器,具有切换动作平稳、供电质量高、过励磁小等特点。
立体卷铁心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以非晶合金材料为铁心,同样为立体三角形铁心结构并采用了超低空载损耗的非晶合金带材,具有三相磁路完全对称、抗突发短路能力强、噪音低、铁心材料利用率高、铜材消耗量少、节能效果显着等特点。
植物绝缘油变压器采用植物天然酯作为主绝缘和冷却介质,具有可再生性好、环保性能优良、燃点与闪点高、绝缘性能好等优点。
配电变压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包括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空载电流、短路阻抗。
S13型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与同容量S11型叠铁心变压器相比,空载损耗下降25%以上,空载电流下降70%以上,噪声下降7dB~10dB。
永磁真空有载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相对于机械无载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和机械有载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而言具有许多显着优点,见下表。
变压器对比表(一)立体卷铁心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相对于平面卷铁心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和硅钢铁心配电变压器而言具有许多显着优点,见下表。
变压器对比表(二)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与矿物油浸式变压器相比,在不改变铁芯、绕组等材料和结构的情况下具有许多显着优点,见下表。
变压器对比表(三)二、适用条件(1)新建和改造的城乡配电网应采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2)永磁真空有载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主要应用于负荷呈交替规律变化、平均负荷率低(小于25%)、短时性或季节性负荷波动大、电压越限时间长的10kV配电台区;(3)油浸式非晶合金变压器适用于年均负载率小于35%的配电台区,但不宜在噪声敏感的场所使用;对防火等级要求高、噪声限值低及有高过载需求的地区,可采用非包封干式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4)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主要适用于对生态环境要求高的水源地、防火防爆性要求高的机场、车站、商场、写字楼、地下室等地区。
三、推广应用计划2016~2018年,全面加大应用,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节能配电变压器的年使用量不低于新增总量的70%,年增幅不低于10%。
2019~2021年,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节能配电变压器的年使用量不低于新增总量的95%。
智能配电台区一、技术原理与特点智能配电台区是指从配电变压器台到用户的供电区域,通过应用智能配变终端、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智能电能表等设备,以及通信、信息等技术手段,实现供用电的综合监控、管理与双向互动功能,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化特征。
智能配电台区系统包括:(1)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的配电变压器;(2)采用间隔单元标准化设计的智能型低压配电箱/柜;(3)采用模块化、即插即用、集成化技术的智能配变终端、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智能电能表等;(4)采用多维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或配电台区信息化智能分析技术的智能台区主站系统;(5)采用低压供用电安全保障系统及高精度高可靠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通过台区-配变-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和监控、低压配电网统计分析、经济运行分析、电能质量治理、分布式电源接入、互动化管理、资产管理等应用分析及综合智能化管理功能。
智能配变终端集配变监测仪、无功补偿控制器、电压监测仪等设备功能于一体,可以有效解决配电台区二次设备分散、功能单一、重复装设等问题,可以减少维护工作量、节省运行维护成本,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维护水平。
通过实现台区-配变-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和监控、低压配电网统计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互动化管理等功能,可以支撑配电台区的综合智能化管理,提高从配电台区到终端用户的营配业务一体化分析与管理水平。
二、适用条件智能配电台区适用于柱上、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等新建与改造的配电台区。
三、推广应用计划2016~2018年,开始试点推广应用不低于50座,并争取将该模式纳入物资部招标计划。
2019~2021年,根据试点成熟度,开始大面积推广,每年不低于20座。
分布式电源并网设备及系统一、技术原理与特点分布式电源并网设备及系统是指从设备层、控制层、主站层三个方面,集成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隔离、保护及协调控制等技术,实现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和友好并网的集成化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