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真题笔记
武汉大学620信息资源管理考研真题答案、经验指南、笔记讲义、(汇总贴)

武汉⼤学620信息资源管理考研真题答案、经验指南、笔记讲义、(汇总贴)620信息系统812信息管理基础考研⾼分辅导讲义简介对武汉⼤学信管学院的研究⽣考试有所了解的⼈都应该知道,信息管理基础这门专业课,难度不⼤,主要在于记忆。
经过统计,在历年考研失败的学⼦中,有⼀部分是英语不过关,还有很⼤⼀部分就是死在了专业课上。
并不是说专业课没过线,⽽是指专业课没有拿得⾼分,这样总分就起不来,⾃然就过不了复试线。
根据历年的考⽣经验,专业课只要是花时间、花精⼒在上⾯⼀般都没有问题的。
其中的数据库部分知识需要理解,⽐如关系代数、SQL语句等,其它都是记忆内容。
基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复习不应该脱离课本。
两本书要多看⼏遍,对书本知识全⾯把握。
根据我整理的专业课资料,掌握重点以后,在复习后期⼀定要会查漏补缺,把课本通看⼀遍,在⼼底有⼀个⼤体的知识框架,考试时就可围绕这个知识框架进⾏展开。
本资料按照两本参考书分为两个部分:信息管理学基础部分和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部分。
根据两本书各⾃的特点,这两个部分的主要复习⽅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信息管理学基础这部分,因为这本书考了很多年,重要知识点都已经考过了,为了提⾼试卷难度,出题⽼师⼀般会偏向⾮重点章节的⾮重点知识点,且易被忽视的地⽅。
所以复习过程中要全⾯掌握重要知识点和⾮重要知识点,并且⼤量知识点需要背诵记忆,只有背熟了以后在考场上才能得⼼应⼿。
这本书的知识点不多,按照我的知识结构图逐项背诵,并不断巩固就可以全⾯掌握了。
对于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这部分,⼀半在于记忆,就是基本的概念,特点、优缺点,基本简答题等;另⼀半在于理解,SQL语句,关系代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区别于联系等。
这本参考书⽤了三年,有很多新的考点,复习当注意。
较难的部分是关系代数,SQL语句,还有第⼋章的各种不同的数据库。
重点需要记忆的章节是第⼀、五、六、⼋章,记忆的同时注意不能死记,能理解的尽量理解,或者能⽤⾃⼰的话描述出来不会有偏差,⽐如三种故障及其恢复的⽅法、两种封锁等,理解以后⼀般不会忘记,这样可以⼤⼤减少记忆的压⼒。
武汉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考研重点笔记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第一章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信息科学基础:一、信息的基本概念(一)信息的定义R.V.L哈特莱(1928)“信息”是符号。
香农(1948)信息是通信的内容,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1948)信息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中介。
钟义信信息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二)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动态性,依附性,相对性,可传递性,共享性,可加工性(三)信息的分类按信息发生领域划分: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消息资料知识按主体的认识层次划分:(重点掌握)①语法信息。
②语义信息。
③语用信息。
二、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信息科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新兴学科群体。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其中尤其是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信息论的发展三个发展阶段:狭义信息论阶段、一般信息论阶段、广义信息论阶段。
◆◆系统是自成体系的组织,是相同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
◆◆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由此形成的内在组织形式或内部秩序即为系统的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构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由此形成的外在活动形式或外部秩序,称为系统的功能。
◆◆要素、结构、系统、环境和功能构成系统的基本关系。
◆◆控制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使其不致任意活动或越出预先(有意或无意)设置的范围。
控制三要素,即主体(施控者)、客体(受控者)和控制媒介(传递者)。
这三个要素组成一个整体,相对于某种环境而言,具有控制功能,这就是一个控制系统。
三、信息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信息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一个方法和两个准则。
一个方法是指信息方法;两个准则是指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
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方法是核心,功能准则与整体准则是信息方法能够正确实施的保证。
(一)信息方法第一章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管理科学基础一、管理和管理科学(一)管理和管理科学的定义代表性的定义:●●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武汉大学MBA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部课堂笔记及考试题

武汉大学M B A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部课堂笔记及考试题-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1、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扮演什么角色答: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信息资源,及时地把握机会,做出决策,增进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通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有助于企业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各是什么答:管理信息系统 (MIS)是一个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即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主要有:一是人机系统特征,二是综合(集成)系统特征,三是动态系统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一是信息处理功能,二是事物处理功能,三是预测功能,四是计划功能,五是辅助决策和决策优化功能,六是控制功能。
3、什么是信息孤岛信息孤岛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答:信息孤岛是指在一个组织的各个部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孤立,各种信息无法或者无法顺畅地在部门之间流动。
信息孤岛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导致信息的重复输入和多口采集,影响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正确性;二是导致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反馈,影响业务的顺利开展;三是影响操作和决策支持;四是影响信息化的集团化、行业化应用,制约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一、信息的含义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
“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
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3。
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
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
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
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
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各章都是按照个人认为的重要程度,也就是会考的可能性来排序的,加粗的重要,有划线的的更重要。
第一章
(连续好几年没有出了,今年应该会出现一道,名词的可能性比较大)
1、社会信息化、信息管理
2、信息、社会信息
3、信息化、信息的特征和性质
论述:信息管理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第二章
(重点章,名词和简答都会出现,熟悉掌握前三组)
1、信息直接交流与信息社会代理交流的区别、多向主动主动传递(单向被动传
递)
2、信息传递的密度递减原则、信息失真
3
4、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特征、信息栈
第三章
(重点章,从考题分布就可以看出)
1、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马太效应
2、文献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赖普斯曲线
3、齐夫分布曲线、齐夫分布定律
4、赖普斯指数、(文献的)半衰期
第四章
1、简述信息搜集的方法和途径
2、零次信息源在经济活动和科技活动中的作用
3
4、怎样评价信息获取的效率
5、简述信息的经济性评价方法
第五章
(重点章,从考题分布就可以看出)
1、XML、与传统的文献型组织相比,网络信息组织有哪些主要特征
2、KWOC(题外关键词索引)、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
3
4 、知识组织、信息组织的特性和原则
(了解:网络信息源的特点)
第六章
1、向量空间检索模型、布尔逻辑检索模型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系统、
3
4、信息检索的程序
第七章
1、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主要内容
2、信息服务的原则
3、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
4、简述用户行为的特征
5、信息服务、穆尔斯定律
PS:后三章感觉八、十会被忽略,因为就九、十没有一起考的,第八章也时隐时现,所以……
第八章
①制定信息与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误区
②当代信息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③诺兰模型
④信息系统
第九章
①非营利信息机构的营利方法
②简析信息机构的管理办法
③非营利信息机构为什么要设置专门的营利部门
④信息机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什么?在考虑营销计划时需要考虑哪些策略
第十章
①信息法律②信息政策的评价③信息政策
更多资料:
2014年武汉大学档案学考研必备资料(无敌版)
武汉大学情报学/档案/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资料
2014年武汉大学/武大情报学专业考研必备资料(专业课无敌版)
2014年武大/武汉大学管工/情报考研数据库原理教程全套复习资料。